1
文化新闻 打造壮民族文化展示区,是一个关乎民 族自信、发扬壮族特色的艰巨工程,必须有 “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和资源整合。壮民族 文化展示区的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建筑、交 通工程设计施工,应按照经济社会与文化发 展规律,立足当下,谋划长远。 对于武鸣区来说,打造壮民族文化展示 区,不是动辄大拆建、大征地、大迁徙,而是 尊重当地村民居民意愿。第一是保护文物 生态,第二才是开发利用。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 笔者设想的壮民族文化展示区是布局合 理、主题突出、全面开花,弘扬以歌圩歌节为 载体的壮族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公共服务事 业,营造特色文化产业和民族文化旅游业,提 升文化继承与再生能力,形成四大板块: 一是主题场馆。这里有壮族文化博物 馆,展示代表壮族和壮族先民各个历史时期 的文物精品;有文化长廊,将各地壮族文化精 华汇集绘成连环画,包含壮族地区特色景区,以 及一批著名的壮族历史人物;有音乐歌厅,欣赏 嘹歌、尼的呀、春牛调等壮族民歌,以及马骨胡、 天琴等壮族乐器演奏;有文学史馆,运用现代 科技、动漫游戏等,演绎壮族民间传说、神话 故事;有现代展览,展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 是改革开放以来,壮族人民生产生活出现的 巨大变化,以及现代壮族 艺术家创作的文学、美 术、摄影、书法等作品。 二是文体演艺。这里有剧场影厅,演出 壮剧、彩调、师公戏、采茶戏等,放映反映壮 族生活的电影、电视剧;有壮乡体育场馆,举 行擂铜鼓、捣陀螺、抢花炮、抛绣球等民族体 育比赛,以及跳竹竿舞、扁担舞、蚂拐舞等民 族舞蹈;有露天搭建的壮家歌台,开展游客 参与的对歌活动,每年“壮族三月三”在主歌 台举办歌王争霸赛,评出当年广西“歌王”; 有从壮族生活汲取养料,进行创新,运用产 业化运作、当地村民参与创作的《印象 · 乡》大 型 实 景 演 出。 三是生态体验。按照绿色发展理念,保 护有价值的壮族古村落、古建筑,保持山水 田林原生态,参观壮族古村干道、干栏民居 等,体会村落、建筑、道路和生产方式、生活 习俗的民族韵味;穿越森林水涧,感受清洁 乡村、生态乡村的魅力;上大明山观日出日 落,下大峡谷荡舟灵水,同时追寻骆越古国 遗迹…… 四是美食娱乐。挖掘壮族传统美食 食谱,培植壮乡特色的各种食材,传承和 创新民族烹调艺术,让游客进“农家乐”享 受特色佳肴;利用旧居翻新办农民旅馆, 或者参照民族传统建筑,引进现代理念重 新设计,建设壮民族度假村,吸引游客住 下 来 休 闲 度 假 ;在 原 县 城 打 造三条街:壮民 族美食一条街、壮民族传统工艺一条街、壮 民族游戏娱乐一条街,把最好玩 的壮族和广西各民族的娱乐游戏 内容和方式,集中起来加 以提炼开发。 丝茅草 丝茅草 一种极为普通的 一种极为普通的 大江南北 大江南北 山山岭岭都可以 山山岭岭都可以 看到它的身影 看到它的身影 叶片长而锋利 叶片长而锋利 呈锯齿形 呈锯齿形 茎很高 茎很高 据说鲁班有 据说鲁班有 一次到荒郊伐木 一次到荒郊伐木 被草划破手 被草划破手 由此发明了锯子 由此发明了锯子 那草便是 那草便是 丝茅草 丝茅草 我国很早就有关于丝茅草的 我国很早就有关于丝茅草的 诗句 诗句 :“ :“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 白茅包之 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 有女怀春 吉士诱之 吉士诱之 林有朴 林有朴 野有死鹿 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 白茅纯束 有女 有女 如玉 如玉 舒而脱脱兮 舒而脱脱兮 无感我帨 无感我帨 无使尨也吠 无使尨也吠 。” 。” 春天 春天 丝茅 丝茅 从地里冒出尖尖的嫩芽 从地里冒出尖尖的嫩芽 丝茅草里的白茅 丝茅草里的白茅 被外面 被外面 茎叶包裹着 茎叶包裹着 很像女人怀孕的 很像女人怀孕的 样子 样子 这也就是古诗中常用白 这也就是古诗中常用白 茅比喻怀春 茅比喻怀春 怀孕女子的原 怀孕女子的原 剥开茎 剥开茎 可以吃到里面细 可以吃到里面细 柔清甜的白茅 柔清甜的白茅 小时候放牛之时 小时候放牛之时 我就会在 我就会在 田间地头 田间地头 抽一大把白茅 抽一大把白茅 与小 与小 伙伴一起吃 伙伴一起吃 抽白茅 抽白茅 要选择土 要选择土 地肥沃 地肥沃 湿润的地方 湿润的地方 那里的白 那里的白 茅壮实 茅壮实 水分较多 水分较多 而贫瘠 而贫瘠 燥的地方 燥的地方 长出的白茅细瘦 长出的白茅细瘦 起来味很淡且涩 起来味很淡且涩 春天一到 春天一到 把牛牵到水田埂 把牛牵到水田埂 自己就抽着白 自己就抽着白 茅吃起来 茅吃起来 抽白茅很有趣 抽白茅很有趣 把茅 把茅 草的一片茎叶撕开 草的一片茎叶撕开 向上轻轻一 向上轻轻一 白茅就断了 白茅就断了 嫩嫩的白茅吃 嫩嫩的白茅吃 起来就像咀嚼春天的味道 起来就像咀嚼春天的味道 春夏之交 春夏之交 三日风雨五日 三日风雨五日 容易患感冒 容易患感冒 那时的赤脚 那时的赤脚 医生就会组织人员 医生就会组织人员 在阳光明 在阳光明 媚的时候 媚的时候 挖一些茅根 挖一些茅根 熬成 熬成 送到生产队 送到生产队 学校 学校 让正 让正 在劳动的社员喝 在劳动的社员喝 让学生喝 让学生喝 茅根熬成的汤 茅根熬成的汤 甜滋滋的 甜滋滋的 能预防感冒 能预防感冒 小孩害怕打针 小孩害怕打针 所以都争着喝 所以都争着喝 到了夏天 到了夏天 小小的丝茅草已 小小的丝茅草已 经长成蓬勃茂盛的草 经长成蓬勃茂盛的草 只要把牛 只要把牛 牵到田埂 牵到田埂 让牛大口大口吃着 让牛大口大口吃着 不一会儿 不一会儿 牛肚便饱饱的 牛肚便饱饱的 顽皮 顽皮 的我们就会骑在填饱肚子的牛背 的我们就会骑在填饱肚子的牛背 与牛一起神气起来 与牛一起神气起来 此时 此时 也就很能顺着主人的脾气 也就很能顺着主人的脾气 不倔强 不倔强 耕田的时候 耕田的时候 不用费 不用费 多大力气 多大力气 一会儿就能耕出一 一会儿就能耕出一 大片 大片 父亲在坡上劳动的闲 父亲在坡上劳动的闲 就会将丝茅草的茎用刀划 就会将丝茅草的茎用刀划 然后编成马儿 然后编成马儿 马尾巴翘 马尾巴翘 四蹄腾空扬起 四蹄腾空扬起 非常逼 非常逼 带回家给我当玩具 带回家给我当玩具 丝茅草虽是一种普通的 丝茅草虽是一种普通的 然而不因身属草类而自 然而不因身属草类而自 总是一个劲向上生长 总是一个劲向上生长 个劲壮大自身 个劲壮大自身 如果你坐车经 如果你坐车经 过乡村的田埂和树木稀少的山 过乡村的田埂和树木稀少的山 满眼都是丝茅草 满眼都是丝茅草 不愧是 不愧是 草类中的强者 草类中的强者 秋末冬初 秋末冬初 丝茅草似乎完成 丝茅草似乎完成 了自己一年的使命 了自己一年的使命 叶片开始老 叶片开始老 稀稀落落 稀稀落落 绿叶变黄变灰变 绿叶变黄变灰变 最后只剩孤零零的茎在风中 最后只剩孤零零的茎在风中 摇摆 摇摆 昔日的农人又把这些茅草 昔日的农人又把这些茅草 割下来 割下来 带回家做柴火 带回家做柴火 在贫穷 在贫穷 的年代 的年代 还可用它盖房子 还可用它盖房子 杜甫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载 有载 :“ :“ 月秋高风怒号 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 卷我屋上三重 茅飞渡江洒江郊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 高者挂罥 长林梢 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 南村 群童欺我老无力 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 忍能对面为盗 公然抱茅入竹去 公然抱茅入竹去 。” 。” 那种凌 那种凌 然之气 然之气 如丝茅草铿锵有力 如丝茅草铿锵有力 茅草一生 茅草一生 始生之初 始生之初 就将 就将 柔嫩 柔嫩 甜丝丝的白茅奉献给美 甜丝丝的白茅奉献给美 根被熬成汤 根被熬成汤 给人类治病 给人类治病 长成翠绿的茎叶 长成翠绿的茎叶 奉献给牛羊 奉献给牛羊 待到暮年 待到暮年 干枯的茅杆 干枯的茅杆 又给人 又给人 们做柴火或盖房 们做柴火或盖房 思其一生 思其一生 起眼 起眼 不珍贵 不珍贵 却是平凡之中有 却是平凡之中有 着不屈的力量 着不屈的力量 “相约民歌湖畔 · 共眷天下民 歌”南宁民歌湖周周演 —2017 大型民歌专场云南专场近日在南 宁上演。傣族舞蹈《水姑娘》、哈 尼族歌曲《梯田夜话》、彝族歌曲 《回到阿着底》……富有民族风情 的歌舞给观众展示了彩云之南的艺 术魅力。 为传扬民歌文化,南宁市从 2017年1月开始丰富南宁民歌湖 “周周演”内容,增设大型民歌专 场演出活动。当晚,云南演员不仅 给观众演唱了耳熟能详的云南民歌 《蝴 蝶 泉 边》《阿 诗 玛》 等 , 还 与 广 西歌手一起演唱广西民歌《山歌好 比 春 江 水 》《 世 上 只 有 藤 缠 树 》 等,两省区民歌在民歌湖畔交相辉 映,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张 天 韵) “壮族三月三”节日近了,我不由得想起区外 曾有人问我壮族有什么民族特色?许多外地人不大 知晓壮族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比如源远流长 的壮族歌圩,便是壮民族文化一个鲜活印记。“壮 族三月三”歌节,是壮族歌圩的亮点,也是有着鲜 明色彩的民族节日。自治区政府于2014年将“壮 族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民族传统节日,并放假两 天,此乃符合区情、顺乎民意之举。 壮族歌圩2006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有几百个壮族歌圩点,覆盖 壮族聚居的地区。壮族歌圩是壮族民歌的自然载 体,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形式。古代歌圩是 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聚会歌唱活动形 式,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可称为“圩欢” “圩逢”“笼峒”“窝坡”等。这种活动相互酬唱, 彼此对歌,古人也称之为“墩圩”。壮族青年男女 在赶圩之日有盛大歌会,与会者成百上千甚至达万 人。青年们三五成群对唱山歌,唱累了到村里吃 饭,饭后再唱。天黑以后,打着火把,在村边树 下、山坡竹林,成双成对相互对歌,你问我答,你 唱我和,倾诉衷肠,倾吐爱慕之情,不唱到天亮不 罢休。明代邝露在《赤雅》中描述:“……三三五 五,采芳拾翠亮才回家。” 壮学著名学者黄现璠曾说:“壮族自古以来就 是一个爱唱山歌的民族,可以说壮族山歌是壮族文 明的源点和重要传播手段之一。”唱山歌,特别是对 歌、群歌,离不开歌圩这个最佳载体。歌圩不仅是山 歌生长茂盛的土壤,而且是山歌传唱比赛的大舞台, 是为山歌兴盛推波助澜的浪潮。可以说,没有歌圩就 没有刘三姐,歌圩造就了“歌仙”刘三姐和“一人唱 来万人和”的刘三姐文化。 “壮族三月三”也叫歌圩节,是壮族规模宏 大、场面热闹、持续时间较长而定期举行的歌圩。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的盛大节日,也是广西汉、 瑶、苗、侗、仫佬等各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世 居民族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笔者考察过宁明花山、田阳敢壮山、 宜州刘三姐乡、桂林阳朔西街、巴马盘阳 河畔、横县邓圩等地,认为我们可以在 “壮族三月三”传统文化节日的基础上,打 造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元素、文化事业与 文化产业相互促进的壮民族文化展示区。 结合区内壮文化丰富的地区,以南宁市武 鸣区为起点和重点,打造壮民族文化展示 区,进而发展为文化壮都。 武鸣壮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深 厚。壮族是西瓯、骆越民族的后裔。武鸣 地区是骆越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一个 重要的考古证据:1986~1987年在武鸣发掘 了马头元龙坡西周至春秋墓群以及安等秧 战国墓群。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大明山南 麓地区是壮族先民骆越人的祖居地之一, 是骆越部落最早的一处都城所在地。 壮乡武鸣歌圩,自古盛行,遍及城 乡,“壮族三月三”时期更是热闹非凡。 每年的“壮族三月三”,“去武鸣看‘三 月三’!”是许多广西人和区外宾客的愿 望。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化,经济文化的 结合越来越紧密,民族文化旅游业成为 “壮族三月三”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武鸣 的文化积淀和实践历练,特别是2015年 撤县建区,以及与首府交通距离的优 势,为打造壮民族文化展示区奠定了良 好基础。 南宁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每年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东盟各国政 要及国内外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游客齐聚 南宁。会期需要走走看看,近在眼前的武 鸣壮民族文化展示区,便是一个好去处。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 “壮族三月三”的秋季歌场。在武鸣的壮民 族文化展示区完全可以与南宁国际民歌艺 术节对接。此外,平时外地人来广西,如 何认识壮族?最直观的,可以到武鸣去, 体验壮民族文化展示区的魅力,感受原汁 原味的壮文化民俗。 我一直觉得,鸟和树,是相濡以沫的关系。它们相 互依存,无比亲近。 一只鸟儿,箭一般冲出树梢,向远处飞去。树木被 风吹得“沙沙”作响,一些叶子随风飘到高处,又被风 扔向地面,卷到远处的沟壑里。另一只鸟儿,站在离树 不远的摇晃的电线上,看似绝望,却又像饱含深情和期 待。这是我前几天回老家的路上见到的情景。鸟儿与 树,让我顿觉生趣。 记起我曾待过一段时光的东北一个叫葫芦岛的地 方。当时树叶落尽,冰雪光滑,空气冰冷得像凝固了一 样。在我们住处门外的一块空地上,有几只麻雀,不知 从何而来,每天清晨都在“叽叽喳喳”地跳着、叫着。 它们的声音时高时低,婉转而悲戚。光秃秃的泥地上, 不见一丝绿色。没有草,更没有虫子,麻雀在这里寻找 什么呢?当太阳升起,阳光照到树上,冰雪上的麻雀似 乎更兴奋了。它们不但在树林里跳来跳去,有时还突然 从树枝间直冲天空。嘹亮的叫声,开始把整片树林叫 活。 在南方,随时随地可以看到鸟儿和树叶亲密无间。 它们不分时辰,不分地点,只要你用心发现,鸟儿的叫 声总会传来。那些鸟儿,分不清种类,有的是不知名 的,它们就在高高低低的、干的、湿的、陆地上的和海 边的树林里,甚至是随便一块野地低矮的灌木丛中,来 往或者潜藏。它们可能正在觅食,也可能正在倾诉;它 们的日子可能过得丰富多彩,也可能过得自得其乐。它 们的叫声里,有着太多我们无从知晓的秘密。 但是鸟儿终归是弱小的,一颗小小的铅弹就可以让 它一命呜呼,一张破渔网,就可以让它们束手就擒;而 树林看起来强大,其实也是被动的,它们只能长得茂盛 些吸引鸟儿来栖息。 鸟儿与树,一动一静,一大一小,看起来风马牛不 相及,但命运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既是对方养生活命的 食粮,更是寂静黑夜里的依靠。我于是想,它们是彼此 的梦想。鸟儿替代树木,在空中,翻飞,转折,将树木 的梦想,带到高处,带到飘渺和远方。树为居无定所的 鸟儿提供了随时可以栖息的家园。在树的怀里,小鸟是 如意的,树是包容的。鸟儿会飞出树林,可能飞过乡 镇,飞进城市,但鸟儿离开了树林,就像农人离开自己 种的田地,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无论外面的阳光 多么灿烂,飞过的天空多么蔚蓝,它一定会飞向树林,将 窝筑在林里,叶子会为鸟儿遮蔽风雨,林里会有鸟儿的食 物。树有一方天地,就会有鸟儿的一寸栖息。 在树木和鸟儿面前,人类不是万能的。一只鸟儿从 树林中发出的那一声清脆鸣叫,人类穷尽一辈子时间, 也是学不会的。 歌圩是壮民族文化特色 1 “四大板块”激活展示区 3 打造壮民族文化展示区 2 鸟儿与树 丝茅草情思 老家周围有几个集市,小时 候我随父母去得最多的是大面 圩。大面圩位于灵川县境内, 水、陆两路皆便达,商品丰富, 前来赶集者络绎不绝。 小时候家里穷,大面圩离家 里约15公里,步行需要两个多 小时,我们赶集时总是抄小路行 走。从村里出发,经过几个村屯 和两片丘陵地。当时的丘陵地树 木繁茂,茅草丛生,比较阴森。 走在那丘陵荒野上,我总担心从 灌木丛里跳出什么动物来。 大面圩原是一个自然村。据 灵川县志记载,其建集时间为清 乾隆年间,逢三、六、九为圩 日,至今不变。这个村之所以成 集市,全因其地理位置使然。集 市分米行、鞋布行、杂货行、鸡 鸭行、猪牛行、果蔬行、米粉 行、酒行、农具行等9个独立的 交易行。每个交易行皆为矩形 状,按一定间距依次排开。每逢 集日的时候,来自灵川县及桂林 市郊等地的人们汇聚于此,形成 一个庞大而繁荣的市场。 集市一般自早上9时左右形 成,直到下午3时左右才散去。 来此赶集的人们,不仅交换物 品,购买各类生产生活资料,还 交流信息,传递亲戚朋友口信。 到了上午10时,集市逐渐形成 高潮,直至中午12时左右才慢 慢退去。此时的圩场,人头攒 动,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吹拉 弹唱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 小伙伴乔兄时常与我结伴去 赶大面圩。他生性聪明,打小就 喜好用弹弓打鸟捕蛇之类的猎野 之事。所以每次去大面圩,他都 要我陪他完成一个“规定动 作”—上弹弓店逛逛。因打照 面多了,每一家弹弓店的老板都 叫得出阿乔的名字。阿乔说,大 面圩的弹弓做工好,伸拉力强, 能打好多“狗爬蛇”。几十年过 去了,我们不再打弹弓,弹弓店 也早已不存在,但乔兄的话语仍 存留在我的脑海里。 那时的集市是农村姑娘小伙 相亲找对象的大好场所。该圩集 中了七村八寨的赶集人,那时虽 是自由恋爱,但由于姑娘小伙平 时接触太少,相互之间不认识、 不了解,所以往往借助媒婆牵线 搭桥。每逢圩日,姑娘小伙便精 心打扮一番,然后在媒婆的引领 下与对方见面。相亲的地点多是 在米粉行。能吃一碗粉下来,双 方差不多就成了。 让我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到大 面圩买猪崽。当时还处在吃“大 锅饭”的时候,父母为了省出半 天工,在没成圩之前就赶到了大 面圩。那天恰逢周日,学校没有 课,我也悄悄尾随父母来到了集 市。我们赶集的目标是买两头猪 崽,一头是养大达标之后上交国 家的“任务猪”,一头是自家过 年用的年猪。成圩之后,父母围 着猪行来回看了又看,按照他们 心目中的标准仔细挑选着每一头 猪崽。最终有两头“长相”良好 的猪崽先后入选。回到家里,母 亲在猪栏门口烧了一堆稻草火, 然后与父亲一同将猪崽穿火抬进 猪栏。猪崽抬过火的一刹那,父 母含着期盼异口同声地说道: “哟嗬,长大起码三百斤!” 时过境迁,我已经有好多年 没去赶大面圩了。听说周边应运 而生了八里街市场,但已无儿时 的繁华。然而不管怎么变化,大 面圩在我的心中永远是小时那个 熙熙攘攘的地方,因为它充满了 我的乡愁与记忆。 云南民族歌舞亮相邕城 秦桂生 乡土文化 美文小品 心香一瓣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副刊部责编 主编:蒋林 编辑:林雪娜 美编:黄海宁 值班电话:0771-5690111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12 花山

副刊部责编 依托展区 - gxrb.gxrb.com.cngxrb.gxrb.com.cn/page/1/2017-02-23/012/16771487799854616.pdf · 草从地里冒出尖尖的嫩芽。此 时,丝茅草里的白茅,被外面

  • Upload
    others

  • View
    2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副刊部责编 依托展区 - gxrb.gxrb.com.cngxrb.gxrb.com.cn/page/1/2017-02-23/012/16771487799854616.pdf · 草从地里冒出尖尖的嫩芽。此 时,丝茅草里的白茅,被外面

文化新闻

打造壮民族文化展示区,是一个关乎民

族自信、发扬壮族特色的艰巨工程,必须有

“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和资源整合。壮民族

文化展示区的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建筑、交

通工程设计施工,应按照经济社会与文化发

展规律,立足当下,谋划长远。

对于武鸣区来说,打造壮民族文化展示

区,不是动辄大拆建、大征地、大迁徙,而是

尊重当地村民居民意愿。第一是保护文物

生态,第二才是开发利用。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

笔者设想的壮民族文化展示区是布局合

理、主题突出、全面开花,弘扬以歌圩歌节为

载体的壮族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公共服务事

业,营造特色文化产业和民族文化旅游业,提

升文化继承与再生能力,形成四大板块:

一是主题场馆。这里有壮族文化博物

馆,展示代表壮族和壮族先民各个历史时期

的文物精品;有文化长廊,将各地壮族文化精

华汇集绘成连环画,包含壮族地区特色景区,以

及一批著名的壮族历史人物;有音乐歌厅,欣赏

嘹歌、尼的呀、春牛调等壮族民歌,以及马骨胡、

天琴等壮族乐器演奏;有文学史馆,运用现代

科技、动漫游戏等,演绎壮族民间传说、神话

故事;有现代展览,展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

是改革开放以来,壮族人民生产生活出现的

巨大变化,以及现代壮族

艺 术 家 创 作 的 文 学 、美

术、摄影、书法等作品。

二是文体演艺。这里有剧场影厅,演出

壮剧、彩调、师公戏、采茶戏等,放映反映壮

族生活的电影、电视剧;有壮乡体育场馆,举

行擂铜鼓、捣陀螺、抢花炮、抛绣球等民族体

育比赛,以及跳竹竿舞、扁担舞、蚂拐舞等民

族舞蹈;有露天搭建的壮家歌台,开展游客

参与的对歌活动,每年“壮族三月三”在主歌

台举办歌王争霸赛,评出当年广西“歌王”;

有从壮族生活汲取养料,进行创新,运用产

业化运作、当地村民参与创作的《印象·壮

乡》大型实景演出。

三是生态体验。按照绿色发展理念,保

护有价值的壮族古村落、古建筑,保持山水

田林原生态,参观壮族古村干道、干栏民居

等,体会村落、建筑、道路和生产方式、生活

习俗的民族韵味;穿越森林水涧,感受清洁

乡村、生态乡村的魅力;上大明山观日出日

落,下大峡谷荡舟灵水,同时追寻骆越古国

遗迹……

四 是 美 食 娱 乐 。 挖 掘 壮 族 传 统 美 食

食 谱 ,培 植 壮 乡 特 色 的 各 种 食 材 ,传 承 和

创新民族烹调艺术,让游客进“农家乐”享

受 特 色 佳 肴 ;利 用 旧 居 翻 新 办 农 民 旅 馆 ,

或者参照民族传统建筑,引进现代理念重

新 设 计 ,建 设 壮 民 族 度 假 村 ,吸 引 游 客 住

下来休闲度假;在原县城打造三条街:壮民

族美食一条街、壮民族传统工艺一条街、壮

民族游戏娱乐一条街,把最好玩

的壮族和广西各民族的娱乐游戏

内容和方式,集中起来加

以提炼开发。

丝 茅 草丝 茅 草 ,, 一 种 极 为 普 通 的一 种 极 为 普 通 的

草草,,大江南北大江南北、、山山岭岭都可以山山岭岭都可以

看 到 它 的 身 影看 到 它 的 身 影 ,, 叶 片 长 而 锋 利叶 片 长 而 锋 利 ,,

呈锯齿形呈锯齿形,,茎很高茎很高。。据说鲁班有据说鲁班有

一 次 到 荒 郊 伐 木一 次 到 荒 郊 伐 木 ,, 被 草 划 破 手被 草 划 破 手

指指,,由此发明了锯子由此发明了锯子。。那草便是那草便是

丝茅草丝茅草。。

我国很早就有关于丝茅草的我国很早就有关于丝茅草的

诗 句诗 句 :“:“ 野 有 死 麕野 有 死 麕 ,, 白 茅 包 之白 茅 包 之 。。

有 女 怀 春有 女 怀 春 ,, 吉 士 诱 之吉 士 诱 之 。。 林 有 朴林 有 朴

樕樕,,野有死鹿野有死鹿。。白茅纯束白茅纯束,,有女有女

如 玉如 玉 。。 舒 而 脱 脱 兮舒 而 脱 脱 兮 !! 无 感 我 帨无 感 我 帨

兮兮 !! 无 使 尨 也 吠无 使 尨 也 吠 。”。” 春 天春 天 ,, 丝 茅丝 茅

草草 从 地 里 冒 出 尖 尖 的 嫩 芽从 地 里 冒 出 尖 尖 的 嫩 芽 。。 此此

时时 ,, 丝 茅 草 里 的 白 茅丝 茅 草 里 的 白 茅 ,, 被 外 面被 外 面

茎 叶 包 裹 着茎 叶 包 裹 着 ,, 很 像 女 人 怀 孕 的很 像 女 人 怀 孕 的

样 子样 子 ,, 这 也 就 是 古 诗 中 常 用 白这 也 就 是 古 诗 中 常 用 白

茅 比 喻 怀 春茅 比 喻 怀 春 、、 怀 孕 女 子 的 原怀 孕 女 子 的 原

因因 。。 剥 开 茎剥 开 茎 ,, 可 以 吃 到 里 面 细可 以 吃 到 里 面 细

柔清甜的白茅柔清甜的白茅。。

小时候放牛之时小时候放牛之时,,我就会在我就会在

田间地头田间地头,,抽一大把白茅抽一大把白茅,,与小与小

伙伴一起吃伙伴一起吃。。抽白茅抽白茅,,要选择土要选择土

地肥沃地肥沃、、湿润的地方湿润的地方,,那里的白那里的白

茅壮实茅壮实,,水分较多水分较多,,而贫瘠而贫瘠、、干干

燥的地方燥的地方,,长出的白茅细瘦长出的白茅细瘦,,吃吃

起来味很淡且涩起来味很淡且涩。。春天一到春天一到,,我我

把牛牵到水田埂把牛牵到水田埂,,自己就抽着白自己就抽着白

茅吃起来茅吃起来。。抽白茅很有趣抽白茅很有趣,,把茅把茅

草的一片茎叶撕开草的一片茎叶撕开,,向上轻轻一向上轻轻一

提提,,白茅就断了白茅就断了,,嫩嫩的白茅吃嫩嫩的白茅吃

起来就像咀嚼春天的味道起来就像咀嚼春天的味道。。

春 夏 之 交春 夏 之 交 ,, 三 日 风 雨 五 日三 日 风 雨 五 日

晴晴 ,, 容 易 患 感 冒容 易 患 感 冒 ,, 那 时 的 赤 脚那 时 的 赤 脚

医 生 就 会 组 织 人 员医 生 就 会 组 织 人 员 ,, 在 阳 光 明在 阳 光 明

媚 的 时 候媚 的 时 候 ,, 挖 一 些 茅 根挖 一 些 茅 根 ,, 熬 成熬 成

汤汤 ,, 送 到 生 产 队送 到 生 产 队 、、 学 校学 校 ,, 让 正让 正

在 劳 动 的 社 员 喝在 劳 动 的 社 员 喝 ,, 让 学 生 喝让 学 生 喝 。。

茅 根 熬 成 的 汤茅 根 熬 成 的 汤 ,, 甜 滋 滋 的甜 滋 滋 的 ,, 又又

能 预 防 感 冒能 预 防 感 冒 ,, 小 孩 害 怕 打 针小 孩 害 怕 打 针 ,,

所以都争着喝所以都争着喝。。

到了夏天到了夏天,,小小的丝茅草已小小的丝茅草已

经长成蓬勃茂盛的草经长成蓬勃茂盛的草。。只要把牛只要把牛

牵 到 田 埂牵 到 田 埂 ,, 让 牛 大 口 大 口 吃 着让 牛 大 口 大 口 吃 着 ,,

不一会儿不一会儿,,牛肚便饱饱的牛肚便饱饱的。。顽皮顽皮

的我们就会骑在填饱肚子的牛背的我们就会骑在填饱肚子的牛背

上上 ,, 与 牛 一 起 神 气 起 来与 牛 一 起 神 气 起 来 。。 此 时此 时 ,,

牛牛 也 就 很 能 顺 着 主 人 的 脾 气也 就 很 能 顺 着 主 人 的 脾 气 ,,

不 倔 强不 倔 强 ,, 耕 田 的 时 候耕 田 的 时 候 ,, 不 用 费不 用 费

多 大 力 气多 大 力 气 ,, 一 会 儿 就 能 耕 出 一一 会 儿 就 能 耕 出 一

大 片大 片 。。 父 亲 在 坡 上 劳 动 的 闲父 亲 在 坡 上 劳 动 的 闲

暇暇 ,, 就 会 将 丝 茅 草 的 茎 用 刀 划就 会 将 丝 茅 草 的 茎 用 刀 划

破破 ,, 然 后 编 成 马 儿然 后 编 成 马 儿 ,, 马 尾 巴 翘马 尾 巴 翘

起起 ,, 四 蹄 腾 空 扬 起四 蹄 腾 空 扬 起 ,, 非 常 逼非 常 逼

真真!!带回家给我当玩具带回家给我当玩具。。

丝 茅 草 虽 是 一 种 普 通 的丝 茅 草 虽 是 一 种 普 通 的

草草 ,, 然 而 不 因 身 属 草 类 而 自然 而 不 因 身 属 草 类 而 自

卑卑 ,, 总 是 一 个 劲 向 上 生 长总 是 一 个 劲 向 上 生 长 ,, 一一

个 劲 壮 大 自 身个 劲 壮 大 自 身 。。 如 果 你 坐 车 经如 果 你 坐 车 经

过 乡 村 的 田 埂 和 树 木 稀 少 的 山过 乡 村 的 田 埂 和 树 木 稀 少 的 山

坡坡 ,, 满 眼 都 是 丝 茅 草满 眼 都 是 丝 茅 草 ,, 不 愧 是不 愧 是

草类中的强者草类中的强者。。

秋末冬初秋末冬初,,丝茅草似乎完成丝茅草似乎完成

了自己一年的使命了自己一年的使命,,叶片开始老叶片开始老

去去,,稀稀落落稀稀落落,,绿叶变黄变灰变绿叶变黄变灰变

白白,,最后只剩孤零零的茎在风中最后只剩孤零零的茎在风中

摇摆摇摆。。昔日的农人又把这些茅草昔日的农人又把这些茅草

割下来割下来,,带回家做柴火带回家做柴火。。在贫穷在贫穷

的年代的年代,,还可用它盖房子还可用它盖房子。。杜甫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有载有载:“:“八八

月 秋 高 风 怒 号月 秋 高 风 怒 号 ,, 卷 我 屋 上 三 重卷 我 屋 上 三 重

茅茅。。茅飞渡江洒江郊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高者挂罥

长林梢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南村

群童欺我老无力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忍能对面为盗

贼贼 ,, 公 然 抱 茅 入 竹 去公 然 抱 茅 入 竹 去 。”。” 那 种 凌那 种 凌

然之气然之气,,如丝茅草铿锵有力如丝茅草铿锵有力。。

茅草一生茅草一生,,始生之初始生之初,,就将就将

柔 嫩柔 嫩 、、 甜 丝 丝 的 白 茅 奉 献 给 美甜 丝 丝 的 白 茅 奉 献 给 美

味味 。。 根 被 熬 成 汤根 被 熬 成 汤 ,, 给 人 类 治 病给 人 类 治 病 。。

长 成 翠 绿 的 茎 叶长 成 翠 绿 的 茎 叶 ,, 奉 献 给 牛 羊奉 献 给 牛 羊 。。

待到暮年待到暮年,,干枯的茅杆干枯的茅杆,,又给人又给人

们做柴火或盖房们做柴火或盖房。。思其一生思其一生,,不不

起眼起眼,,不珍贵不珍贵,,却是平凡之中有却是平凡之中有

着不屈的力量着不屈的力量。。

“相约民歌湖畔·共眷天下民

歌 ” 南 宁 民 歌 湖 周 周 演 ——2017

大型民歌专场云南专场近日在南

宁上演。傣族舞蹈 《水姑娘》、哈

尼族歌曲 《梯田夜话》、彝族歌曲

《回到阿着底》 ……富有民族风情

的歌舞给观众展示了彩云之南的艺

术魅力。

为传扬民歌文化,南宁市从

2017 年 1 月 开 始 丰 富 南 宁 民 歌 湖

“周周演”内容,增设大型民歌专

场演出活动。当晚,云南演员不仅

给观众演唱了耳熟能详的云南民歌

《蝴蝶泉边》《阿诗玛》 等,还与广

西歌手一起演唱广西民歌 《山歌好

比 春 江 水》《世 上 只 有 藤 缠 树》

等,两省区民歌在民歌湖畔交相辉

映,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张天韵)

“壮族三月三”节日近了,我不由得想起区外

曾有人问我壮族有什么民族特色?许多外地人不大

知晓壮族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比如源远流长

的壮族歌圩,便是壮民族文化一个鲜活印记。“壮

族三月三”歌节,是壮族歌圩的亮点,也是有着鲜

明色彩的民族节日。自治区政府于 2014 年将“壮

族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民族传统节日,并放假两

天,此乃符合区情、顺乎民意之举。

壮族歌圩 2006 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有几百个壮族歌圩点,覆盖

壮族聚居的地区。壮族歌圩是壮族民歌的自然载

体,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形式。古代歌圩是

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聚会歌唱活动形

式,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可称为“圩欢”

“圩逢”“笼峒”“窝坡”等。这种活动相互酬唱,

彼此对歌,古人也称之为“墩圩”。壮族青年男女

在赶圩之日有盛大歌会,与会者成百上千甚至达万

人。青年们三五成群对唱山歌,唱累了到村里吃

饭,饭后再唱。天黑以后,打着火把,在村边树

下、山坡竹林,成双成对相互对歌,你问我答,你

唱我和,倾诉衷肠,倾吐爱慕之情,不唱到天亮不

罢休。明代邝露在 《赤雅》 中描述:“……三三五

五,采芳拾翠亮才回家。”

壮学著名学者黄现璠曾说:“壮族自古以来就

是一个爱唱山歌的民族,可以说壮族山歌是壮族文

明的源点和重要传播手段之一。”唱山歌,特别是对

歌、群歌,离不开歌圩这个最佳载体。歌圩不仅是山

歌生长茂盛的土壤,而且是山歌传唱比赛的大舞台,

是为山歌兴盛推波助澜的浪潮。可以说,没有歌圩就

没有刘三姐,歌圩造就了“歌仙”刘三姐和“一人唱

来万人和”的刘三姐文化。

“壮族三月三”也叫歌圩节,是壮族规模宏

大、场面热闹、持续时间较长而定期举行的歌圩。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的盛大节日,也是广西汉、

瑶、苗、侗、仫佬等各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世

居民族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笔者考察过宁明花山、田阳敢壮山、

宜州刘三姐乡、桂林阳朔西街、巴马盘阳

河 畔 、 横 县 邓 圩 等 地 , 认 为 我 们 可 以 在

“壮族三月三”传统文化节日的基础上,打

造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元素、文化事业与

文化产业相互促进的壮民族文化展示区。

结合区内壮文化丰富的地区,以南宁市武

鸣区为起点和重点,打造壮民族文化展示

区,进而发展为文化壮都。

武鸣壮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深

厚。壮族是西瓯、骆越民族的后裔。武鸣

地区是骆越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一个

重要的考古证据:1986~1987 年在武鸣发掘

了马头元龙坡西周至春秋墓群以及安等秧

战国墓群。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大明山南

麓地区是壮族先民骆越人的祖居地之一,

是骆越部落最早的一处都城所在地。

壮 乡 武 鸣 歌 圩 , 自 古 盛 行 , 遍 及 城

乡 ,“ 壮 族 三 月 三 ” 时 期 更 是 热 闹 非 凡 。

每 年 的 “ 壮 族 三 月 三 ”,“ 去 武 鸣 看 ‘ 三

月 三 ’!” 是 许 多 广 西 人 和 区 外 宾 客 的 愿

望 。 随 着 改 革 发 展 的 深 化 , 经 济 文 化 的

结 合 越 来 越 紧 密 ,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业 成 为

“壮族三月三”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武鸣

的 文 化 积 淀 和 实 践 历 练 , 特 别 是 2015 年

撤 县 建 区 , 以 及 与 首 府 交 通 距 离 的 优

势 , 为 打 造 壮 民 族 文 化 展 示 区 奠 定 了 良

好基础。

南宁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每年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东盟各国政

要及国内外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游客齐聚

南宁。会期需要走走看看,近在眼前的武

鸣壮民族文化展示区,便是一个好去处。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

“壮族三月三”的秋季歌场。在武鸣的壮民

族文化展示区完全可以与南宁国际民歌艺

术节对接。此外,平时外地人来广西,如

何认识壮族?最直观的,可以到武鸣去,

体验壮民族文化展示区的魅力,感受原汁

原味的壮文化民俗。

我一直觉得,鸟和树,是相濡以沫的关系。它们相

互依存,无比亲近。

一只鸟儿,箭一般冲出树梢,向远处飞去。树木被

风吹得“沙沙”作响,一些叶子随风飘到高处,又被风

扔向地面,卷到远处的沟壑里。另一只鸟儿,站在离树

不远的摇晃的电线上,看似绝望,却又像饱含深情和期

待。这是我前几天回老家的路上见到的情景。鸟儿与

树,让我顿觉生趣。

记起我曾待过一段时光的东北一个叫葫芦岛的地

方。当时树叶落尽,冰雪光滑,空气冰冷得像凝固了一

样。在我们住处门外的一块空地上,有几只麻雀,不知

从何而来,每天清晨都在“叽叽喳喳”地跳着、叫着。

它们的声音时高时低,婉转而悲戚。光秃秃的泥地上,

不见一丝绿色。没有草,更没有虫子,麻雀在这里寻找

什么呢?当太阳升起,阳光照到树上,冰雪上的麻雀似

乎更兴奋了。它们不但在树林里跳来跳去,有时还突然

从树枝间直冲天空。嘹亮的叫声,开始把整片树林叫

活。

在南方,随时随地可以看到鸟儿和树叶亲密无间。

它们不分时辰,不分地点,只要你用心发现,鸟儿的叫

声总会传来。那些鸟儿,分不清种类,有的是不知名

的,它们就在高高低低的、干的、湿的、陆地上的和海

边的树林里,甚至是随便一块野地低矮的灌木丛中,来

往或者潜藏。它们可能正在觅食,也可能正在倾诉;它

们的日子可能过得丰富多彩,也可能过得自得其乐。它

们的叫声里,有着太多我们无从知晓的秘密。

但是鸟儿终归是弱小的,一颗小小的铅弹就可以让

它一命呜呼,一张破渔网,就可以让它们束手就擒;而

树林看起来强大,其实也是被动的,它们只能长得茂盛

些吸引鸟儿来栖息。

鸟儿与树,一动一静,一大一小,看起来风马牛不

相及,但命运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既是对方养生活命的

食粮,更是寂静黑夜里的依靠。我于是想,它们是彼此

的梦想。鸟儿替代树木,在空中,翻飞,转折,将树木

的梦想,带到高处,带到飘渺和远方。树为居无定所的

鸟儿提供了随时可以栖息的家园。在树的怀里,小鸟是

如意的,树是包容的。鸟儿会飞出树林,可能飞过乡

镇,飞进城市,但鸟儿离开了树林,就像农人离开自己

种的田地,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无论外面的阳光

多么灿烂,飞过的天空多么蔚蓝,它一定会飞向树林,将

窝筑在林里,叶子会为鸟儿遮蔽风雨,林里会有鸟儿的食

物。树有一方天地,就会有鸟儿的一寸栖息。

在树木和鸟儿面前,人类不是万能的。一只鸟儿从

树林中发出的那一声清脆鸣叫,人类穷尽一辈子时间,

也是学不会的。

歌圩是壮民族文化特色1 “四大板块”激活展示区3

打造壮民族文化展示区2

鸟儿与树庞 白

丝 茅 草 情 思华 野

老家周围有几个集市,小时

候我随父母去得最多的是大面

圩 。 大 面 圩 位 于 灵 川 县 境 内 ,

水、陆两路皆便达,商品丰富,

前来赶集者络绎不绝。

小时候家里穷,大面圩离家

里约 15 公里,步行需要两个多

小时,我们赶集时总是抄小路行

走。从村里出发,经过几个村屯

和两片丘陵地。当时的丘陵地树

木繁茂,茅草丛生,比较阴森。

走在那丘陵荒野上,我总担心从

灌木丛里跳出什么动物来。

大面圩原是一个自然村。据

灵川县志记载,其建集时间为清

乾隆年间,逢三、六、九为圩

日,至今不变。这个村之所以成

集市,全因其地理位置使然。集

市分米行、鞋布行、杂货行、鸡

鸭行、猪牛行、果蔬行、米粉

行、酒行、农具行等 9 个独立的

交易行。每个交易行皆为矩形

状,按一定间距依次排开。每逢

集日的时候,来自灵川县及桂林

市郊等地的人们汇聚于此,形成

一个庞大而繁荣的市场。

集市一般自早上 9 时左右形

成,直到下午 3 时左右才散去。

来此赶集的人们,不仅交换物

品,购买各类生产生活资料,还

交流信息,传递亲戚朋友口信。

到了上午 10 时,集市逐渐形成

高潮,直至中午 12 时左右才慢

慢退去。此时的圩场,人头攒

动,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吹拉

弹唱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

小伙伴乔兄时常与我结伴去

赶大面圩。他生性聪明,打小就

喜好用弹弓打鸟捕蛇之类的猎野

之事。所以每次去大面圩,他都

要 我 陪 他 完 成 一 个 “ 规 定 动

作”——上弹弓店逛逛。因打照

面多了,每一家弹弓店的老板都

叫得出阿乔的名字。阿乔说,大

面圩的弹弓做工好,伸拉力强,

能打好多“狗爬蛇”。几十年过

去了,我们不再打弹弓,弹弓店

也早已不存在,但乔兄的话语仍

存留在我的脑海里。

那时的集市是农村姑娘小伙

相亲找对象的大好场所。该圩集

中了七村八寨的赶集人,那时虽

是自由恋爱,但由于姑娘小伙平

时接触太少,相互之间不认识、

不了解,所以往往借助媒婆牵线

搭桥。每逢圩日,姑娘小伙便精

心打扮一番,然后在媒婆的引领

下与对方见面。相亲的地点多是

在米粉行。能吃一碗粉下来,双

方差不多就成了。

让我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到大

面圩买猪崽。当时还处在吃“大

锅饭”的时候,父母为了省出半

天工,在没成圩之前就赶到了大

面圩。那天恰逢周日,学校没有

课,我也悄悄尾随父母来到了集

市。我们赶集的目标是买两头猪

崽,一头是养大达标之后上交国

家的“任务猪”,一头是自家过

年用的年猪。成圩之后,父母围

着猪行来回看了又看,按照他们

心目中的标准仔细挑选着每一头

猪崽。最终有两头“长相”良好

的猪崽先后入选。回到家里,母

亲在猪栏门口烧了一堆稻草火,

然后与父亲一同将猪崽穿火抬进

猪栏。猪崽抬过火的一刹那,父

母 含 着 期 盼 异 口 同 声 地 说 道 :

“哟嗬,长大起码三百斤!”

时过境迁,我已经有好多年

没去赶大面圩了。听说周边应运

而生了八里街市场,但已无儿时

的繁华。然而不管怎么变化,大

面圩在我的心中永远是小时那个

熙熙攘攘的地方,因为它充满了

我的乡愁与记忆。

云南民族歌舞亮相邕城

赶 集秦桂生

乡土文化 美文小品

心香一瓣

依托展区

依托展区

擦亮名

擦亮名片片

——建言﹃壮族三月三﹄

陈学璞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副刊部责编 主编:蒋林 编辑:林雪娜 美编:黄海宁 值班电话:0771-5690111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