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放军报社主办 第 3914期 ZHONGGUO GUOFANGBAO 关注国家安全 助推国防建设 2019 6 3日 星期一 己亥年五月初一 本版责任编辑 王京育 鲁文帝 代号1 - 18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81 - 0002/(J) 网址: http://www.81.cn 中国国防报微信公众号 前不久,一位人武部部长转改 文职的报道刊出后,引发热议。 “听说你转文职了?”自军队现 役干部转改文职工作拉开帷幕后, 这句话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 一道“转”与“不转”的选择题,但对 于答题者来说,却难以轻易做答,新 身份、新岗位、新任务……这些要面 对的、要扛起的、要担负的,即使对 沙场老兵而言,也并非易当然,这不是一道选题,但对于 些不忘入伍初心、不营生活、不 甘掉征程的人来说,转改文职 是一条能继续矢志的新时间 第二批 现役干部转 改文职人 员已到 半年有余 编辑 出新 栏目《 “军转文” 这些亲历谈谈他们转改经历 点点滴滴 希望能 对即 将或已经 转改的战友们有所帮助自述人:张渤欣 2018年 11月,从海军北海舰队转 改文职到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人武部 陕西秦岭深处,有个叫洛南的小城。 去年,我经过深思熟虑,成为该县 人武部的一名文职人员。没想到的是, 我很快成了这里的“明星”,走在街上, 几乎是 100%的回头率 。 你想想,刚来时,还未更换的一身 藏蓝色海军军服,加上 190厘米的“海 拔”、不拖后腿的颜值,在这个较为封闭 的、距离大海 1000 多公里的小县城,不 成“名人” 都难 。这不,不到一个 ,很 都知道县人武部来了个“海军大个 ”。 人武部 领导 到县里 开会 ,大 都和开玩笑: “洛南离海太远你这个海上来的人。” 人武部 政委石升 谈心 ,“小 ,你 县里的 ‘红 了,走 哪都有人打听你,我就给他们讲 你的经 顺便普及 下国防知识 ,你 得把好形象保持住 了, 当好 人武部的 ‘代言’! 石政委 我还有一 文职人员不是 现役 军人,我 能当 这个“ 代言 人” 吗?石政委说 ,换 不换 ,换 色,文职人员 是军 人员虑一消天地宽。是受欢迎穿着 这一身服 的我,身 长相都 浮云,这身是“加分项”。我没 理由因着装颜色的改变而减少自 己对大部了小而放松对自己要求自那 后,我时 刻提醒自己 要始终 条令条例 ,一 刻注意 要利用这个“与众”, 当好人武部的 形象代言人”。 转眼 到了 征兵季 ,人武部 展征兵宣传进校园活动。这个“形象代言 人” 自然非 莫属 ,我 告诉 自己了是宣传抹黑为了回 学生 们可能 到的 ,我 连续 加了 征兵 ,还 收集整理 了一 些发生 当地 革命故事 籍优秀 军人 事迹 ,在 宣传 的时 讲给 们听 人武部和地方交往,在的部 我这 龄轻 级别低 部几 乎没有 独立 工作 在人武部不一了, 是一名 参谋 前科 没有 ,我经常作为军负责和地进行工作,刚情况,我里没后, 慢慢有了。在兵整组工作中和地接协调 工作前期潜力调查,到编组组织,我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过, 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抠,加成了为我工作标准严要求自己到人武部领导赞扬,还转改文职人员的年来,我最初迷茫在的刚到小县 城的不 所措 ,到 在的“ 形象代言 人 ”,成 了很 了很 。我 没有,军忘入伍初在“小平台”上 有大为。 整理余守义 记者在这个小城,我成了“代言人” 军转文 军转文 之后 之后 两幅画面对比,让人五味杂陈:同 样是面对相机,叙利亚4岁小女孩儿 “举手投降”,惊恐的眼神令人揪心;而 中国小女孩儿,在海军保护下踏上归国 之途,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 我们无意于对比和渲染什么,中国 孩子在家国遭受外侵的惨痛历史上不 乏其例。 放眼全球,一个沉重现实话题回避 当今世界并 太平!纵观 史,一 种真切体验 必掩饰 生活 在一 个安定时代多幸福!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泻汪洋。” 少年强则。“一”国童节又至,让我们在国家全和族兴旺高度呼唤实现 “两百年奋斗目标 ,国 防教育从娃娃抓起 少年 “一个都能少”。 “马背婴儿”与“大辫子小 姑娘”真情告白 赢得孩子赢得未来 曾经种流行观念战争,让女 走开 捷克 塞费尔特也 颇具浪漫气息诗句假如让女人落到上的玫瑰亲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在 革命了另一幅景象1935 4 长征过赤水 ,女 军陈 慧清分娩难产 此刻 枪声 阵紧似 五军 团长董振堂命令一团勇猛阻击战斗 异常激烈过了个多时他拎跑来 :“ 有多 能生出 孩子 谁也 董振堂边跑阵地“一要打个生孩子的间来是一场血战!整整孩子 出生 阻击 士见 到队 慧清 董振堂 :“我们革命打,不这段描述早已耳熟每每读住热泪盈眶 为先 艰辛 更为先董振堂!真英雄孩子“”, 值吗19 4 9 4 22 ,一 子小 姑娘 “我”的无渡江万船齐发身材瘦弱她拼尽力使劲划桨滴滴挂 额头 不上 擦拭 新华社 事记 者邹健东即拍摄幕感场景永恒瞬在历史记忆中。 转星移 是人 几十 离休 邹健东 始寻找 这位 不相 的“子小姑娘”, 交给那张 珍贵照片,人1999 5月 22 两人 于相 ,“ 子小 英已 6 9 岁。“ 是我的 张照片照片迟到5 0 ,“我”的场景却仿佛前…… 什么是历史 西 罗说 :“一 懂自己出生的历史的人, 子。”而国 防教育 的孩子 中国哪里时代哪里去又经什么。 贺龙的女儿捷生长征的“马背婴儿”, 步入耄耋幻觉 漫漫长 夜半梦半醒 ,一 音若 续、或远或近 滴答滴答滴答 滴答滴 答滴答 …… 像春 像潮汛 像十二 雪花那般凌空 于, 她记来了她记来了马蹄马蹄声声入梦,让捷生 加明白父辈当年革命我们 设依靠谁? 孩子 希望 同在 !今 的国 防教 从娃娃抓起有多赢得便赢得从“看后背识字法 ”到“八 一爱民学校” 两条红飘带的启示 毛泽和两八路照片1939 4 2 4 毛泽 学校务部参会议,两 八路 山坡 冲冲 地跑到 问好 中, 毛泽 :“ 小, 八路 军, 什么 ”两人 :“了打本帝主义放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教育 八路心中的家国下。 番豪言壮语 毛泽 我是毛主席 毛泽 “不对 我不 叫毛主席 ,我 叫毛泽 。” 毛泽,在手心毛泽写了 记者轻轻按下相机快门珍贵长征 曾经 创造 背识字法—背贴字办法摘掉 文盲 子, 想觉 家” 美誉曾经回破棉袄块棉絮子上”, 好用得时光荏苒2 006 4 月1 7 ,一 个大 雨瓢泼 子。 5 2 岁的军 师王 北京飞西直接赶3 00 之外的中心小念红 长征 7 0 ,全 军和武警长征沿线援学校 ”。 7 0 11 2 变化折射意, 彰显深谋:国防教育正以 形式长征沿线当年长征球上的 中国 革命 利。而11 2 学校所所 少年 点缀 上, 是一条充满希望机的列室搜集长征遗址……长征人, 神面貌焕然历史与现实碰撞,两教育 防教育,中国理研究所1511 卷调查惊人 结论对儿虐待、情虐待虐待 忽视(冷暴 )四 中, 忽视”对儿令人欣慰的是, 学校走出 ”, 少有 阴柔 ”, 少出现 忽视 ”, 的国 防教育 对中国 教育 了难 正向“红小鬼”家出了个“新时 代好少年” 常谈常新大话题 5月 22 ,中教育全国 中国 委联合 2 0 19 1 0 时代 西省延安实验11 岁的是其中之一。 ”家 时代 !当 群众赞叹 的外 是一 革命 ,小小 艺旧 巾志愿 游客反 形式 让人 记住 革命 贡献 ?革 战争 史上, 多少 刘胡兰 英雄 革命 革命 ,国 防教育 薪火 少年的国防教育,不 简单 轻轻 轻轻”,而是在实现中国 上, 多少年2 0 1 8 5月3 0 主席 西 军小 学学 生回 :“ 望你 怀 着一 的心, 时光 将来对国家对人的人。” 这些的一优秀 易牺牲 的,一是 手, 号兵 军小 手的女儿, 退年多时间写1 2 篇短 结集 成书 字字看 是什么 ”。 出生 1 8 便 ;不 两岁, 东渡 女的史,是捷生古稀 面历史, 自己童年匆忙的人, 俩坐 在什4 0 四合,不 ,儿子 箱磁从战争的,是张爱于我 国家和个民族沉重…… 防与少年少年与大话题,一大话题少年中国, 我中国少年国无少年与国防, “一个都不能少” 本报编辑部 本报讯 邵悦道: “我部场站遭空中子持进行 袭扰 机场 信中 观测平台3 战士伤昏人武部 。” 5 26日 湖北 省老河口市人武部老河口场站 情况 后, 场站 兵分迅速安全警戒关键路口设置哨 并派抓捕搜索 ;通 队就地 检测无线电通联 情况 线 线路 ;气 象保 来到观测平台架设观测器材气状;医疗硝烟”, 伤战士救治……这是老河口市 兵分场站联演联训的一头。 兵分 是人武部 联手驻 ,一 步步摸索建设起 的。”人武部部杭永涛说: 场站 希望驻 地能 战斗建设。” ,人武部 迅速 协调 ,在 场站 附近 李楼 挑选退 建安全警戒 院挑选急 丰富 护骨 医疗 协调 联通 技术建通老河口市气 技术骨 干编 建气 象保 …… 4支 专业率为100%。 场站 ,到 兵分 组织与分队开联演联训验民兵分专业水及保流程掌 情况联演联训炎热机场 温度达4 0 摄氏度但高影响 练热 他们 场站 ,在演训爬滚挥汗如 。“一想到机场安全息息有一 种紧迫感 上不 敢马 。” 安全警戒,为 1 5 演训 率为9 6 .4 %, 课目 专业课目 合格均达到100%。“来,我协调 造强上的 ‘保。”人武部政委 喻勇湖北省老河口市人武部与驻地部队联手共训 共同打造 保障尖 兵”

少年与国防,“一个都不能少”2001/06/03  · 1949年 4月 22日,一位大辫子小 姑娘“我送亲人过大江”的无怨无悔,就 是回答。渡江战役,万船齐发。身材瘦弱的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少年与国防,“一个都不能少”2001/06/03  · 1949年 4月 22日,一位大辫子小 姑娘“我送亲人过大江”的无怨无悔,就 是回答。渡江战役,万船齐发。身材瘦弱的

解放军报社主办 第3914期ZHONGGUO GUOFANGBAO

关注国家安全 助推国防建设

2019年6月

3日星 期 一

己亥年五月初一

■本版责任编辑 王京育 鲁文帝

代号1-188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81-0002/(J)网址:http://www.81.cn

中国国防报微信公众号

前不久,一位人武部部长转改文职的报道刊出后,引发热议。

“听说你转文职了?”自军队现役干部转改文职工作拉开帷幕后,这句话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一道“转”与“不转”的选择题,但对于答题者来说,却难以轻易做答,新身份、新岗位、新任务……这些要面对的、要扛起的、要担负的,即使对沙场老兵而言,也并非易事。

当然,这不是一道必选题,但对于那些不忘入伍初心、不舍军营生活、不甘掉队强军征程的人来说,转改文职则是一条能继续矢志军营的新路。

时间转瞬,第二批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已到岗半年有余,编辑部推出新栏目《“军转文”之后》,请这些亲历者谈谈他们转改之后经历的点点滴滴,希望能对即将或已经转改的战友们有所帮助。

开 栏 的 话

自述人:张渤欣2018年 11月,从海军北海舰队转

改文职到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人武部

陕西秦岭深处,有个叫洛南的小城。去年,我经过深思熟虑,成为该县

人武部的一名文职人员。没想到的是,我很快成了这里的“明星”,走在街上,几乎是100%的回头率。

你想想,刚来时,还未更换的一身藏蓝色海军军服,加上 190厘米的“海拔”、不拖后腿的颜值,在这个较为封闭的、距离大海 1000多公里的小县城,不成“名人”都难。这不,不到一个月,很多人都知道县人武部来了个“海军大个子”。陪人武部领导到县里开会,大家都和我开玩笑:“洛南离海太远,都想看看你这个海上来的人。”

人武部政委石升武找我谈心,“小张,你现在可是咱县里的‘红人’了,走

到哪都有人向我打听你,我就给他们讲你的经历,顺便普及一下国防知识,你得把好形象保持住了,当好人武部的

‘代言人’!”石政委的话没错,但我还有一点

顾虑:文职人员不是现役军人,我能当好这个“代言人”吗?石政委说,换岗不换位,换装不褪色,文职人员也是军队人员!

顾虑一消天地宽。是呀,受欢迎的是穿着这一身服装的我,身高、长相都是浮云,这身衣服才是“加分项”。我没有理由因为着装颜色的改变,而减少自己对军队的爱,也不能因为从大部队到了小单位,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自那以后,我时刻提醒自己,心里要始终装着条令条例,一言一行都要时刻注意,要利用这个“与众不同”,当好人武部的

“形象代言人”。就这样,转眼到了征兵季,人武部

要开展征兵宣传进校园活动。这个“征兵形象代言人”自然非我莫属,我告诉自己:做好了是宣传,做不好是抹黑。

为了回答好学生们可能问到的问题,我连续加了好几天班,把征兵政策烂熟于心,还收集整理了一些发生在当地的革命故事和商洛籍优秀军人的事迹,在宣传政策的时候,讲给学生们听。

人武部和地方交往多,在以前的部队,像我这样年龄轻、级别低的干部几乎没有独立代表单位出去开展工作的机会。但在人武部就不一样了,虽然我只是一名参谋,因为当前科长没有配备,我经常作为军事科的负责人和地方进行工作对接。

说实话,刚开始面对这些情况,我心里没底,但硬着头皮经历几次后,自信心就慢慢有了。在今年民兵整组工作中,我边学边做,主动和地方部门对接协调工作,从前期的潜力调查,到民兵编组,再到组织点验,我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过,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抠,加班加点成了常态。正因为我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不仅得到人武部领导的赞扬,还得到地方很多单位同志的认可。

回顾转改文职人员的半年来,我从最初的迷茫到现在的自信,从刚到小县城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形象代言人”,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我觉得,单位没有好坏,军装不分色彩,只要不忘入伍初心,就一定能在“小平台”上有大作为。

(整理人:余守义 记者:曹 琦)

在这个小城,我成了“代言人”

近日,山东省莱阳市工商银行派出工作人员走进驻军部队,为官兵办理开

通网银、重置密码等银行卡业务,让官兵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暖心服务。

张川川摄

““ 军 转 文军 转 文 ””之 后之 后

两幅画面对比,让人五味杂陈:同样是面对相机,叙利亚 4岁小女孩儿

“举手投降”,惊恐的眼神令人揪心;而中国小女孩儿,在海军保护下踏上归国之途,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

我们无意于对比和渲染什么,中国孩子在家国遭受外侵的惨痛历史上不乏其例。

放眼全球,一个沉重的现实话题不容回避: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纵观历史,一种真切体验不必掩饰:生活在一个安定的时代多么幸福!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少年强则国强。“六一”国际儿童节又至,让我们站在国家安全和民族兴旺的高度呼唤: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少年与国防“一个都不能少”。

“马背婴儿”与“大辫子小姑娘”真情告白

赢得孩子赢得未来

曾经,有一种流行观念:战争,让女人走开。捷克诗人塞费尔特也曾写下颇具浪漫气息的诗句:假如让女人操纵大炮,落到大地上的将是玫瑰和亲吻。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革命实践中展现了另一幅景象!

1935年 4月,红军长征过赤水河时,女红军陈慧清分娩难产。此刻,追敌的枪声一阵紧似一阵。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命令一个团勇猛阻击,战斗

异常激烈。过了一个多时辰,他拎着枪跑来:“还有多久能生出孩子?”谁也不知道。董振堂一边跑回阵地一边大喊:

“一定要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来!”又是一场血战!整整两个小时后,

孩子出生了。阻击的战士见到队伍中的产妇陈慧清,有些不悦。董振堂大怒:“我们今天革命打仗,不就是为了孩子吗?”

这段描述早已耳熟能详,每每读来还是禁不住热泪盈眶,为先烈的艰辛,更为先烈的担当:董振堂!真心英雄!

生一个孩子“拼一个团”,值吗?1949年 4月 22日,一位大辫子小

姑娘“我送亲人过大江”的无怨无悔,就是回答。

渡江战役,万船齐发。身材瘦弱的她拼尽全力使劲儿划桨,汗水一滴滴挂在额头也顾不上擦拭。新华社军事记者邹健东当即拍摄下这一幕感人场景,一个永恒瞬间被定格在历史记忆中。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几十年后,离休的邹健东开始寻找这位素不相识的“大辫子小姑娘”,想亲手交给她那张珍贵的照片!

天地有情,人间有爱。1999年5月22日两人终于相见时,“大辫子小姑娘”颜红英已经 69岁。“这是我的第一张照片!”照片迟到 50年,“我送亲人过大江”的那一幕场景却仿佛还在许多人眼前……

什么是历史?西塞罗说:“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而国防教育就是要让今天的孩子们知道——新中国从哪里来,新时代到

哪里去,这中间又经历过什么。贺龙的女儿贺捷生,作为全程亲历

长征的“马背婴儿”,步入耄耋之年后常常有一种幻觉,漫漫长夜半梦半醒,一种声音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或远或近地回荡在耳边: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像春风,像潮汛,像十二月的雪花那般凌空飘来。终于,她记起来了,她记起来了,是马蹄声!马蹄声声入梦来,让贺捷生更加明白:父辈当年革命为了啥?我们今天建设依靠谁?

孩子与希望同在!今天的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有多么重要,赢得了孩子便赢得了未来。

从“看后背识字法”到“八一爱民学校”

两条红飘带的启示

那幅毛泽东和两个小八路的照片,许多人过目难忘。

1939年 4月 24日上午,毛泽东到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参加一个会议,两个小八路从山坡上兴冲冲地跑到跟前问好。交谈中,毛泽东问:“你们这么小,参加八路军,为了什么?”两人争先恐后地回答:“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是呵,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撑起了两个小八路心中的家国天下。

听到这番豪言壮语,毛泽东笑了:“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知道,您是毛主席!”毛泽东说:

“不对!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泽东。”毛泽东弯下腰,在手心里把“毛泽东”几个字写了一遍,耐心地教他们怎么写。摄影记者石少华轻轻按下相机快门,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

红军长征路上曾经创造了“看后背识字法”——背上贴字,边走边学,许多“红小鬼”靠这个办法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也提高了思想觉悟。有“红军书法家”美誉的舒同曾经回忆,那时候,从破棉袄里撕出一块棉絮,绑在棍子上就成了“红军笔”,好用得很!

时光荏苒。2006年 4月 17日,一个大雨瓢泼

的日子。52岁的军队工程师王福臣从北京飞到西安后来不及休整,直接赶到300多公里之外的永乡中心小学。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周年,全军和武警部队在长征沿线援建“八一爱民学校”。从最初计划援建 70所到后来援建112所,数字变化折射出深情厚意,也彰显了深谋远虑:国防教育,正以一种全新形式在长征沿线地区展开。

当年,红军长征路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引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走向胜利。而今,112所“八一爱民学校”就像一所所少年军校,点缀在地图上,又是一条充满希望和生机的红飘带:建红军事迹陈列室,搜集整理流传在当地的红军故事,主动参与长征遗址的维护与整修……用长征精神教书育人,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历史与现实碰撞,两条红飘带相映生辉:亲和性与参与性强的软教育,赋予国防教育独特魅力。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1511名儿童问卷调查后得出一个惊人结论:针对儿童的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冷暴力)四大暴力行为中,“忽视”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最大。

令人欣慰的是,从“八一爱民学校”走出的学生没有“伪娘”,很少有“阴柔化”,也极少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说明,他们从来没有被“忽视”,行之有效的国防教育已经对中国教育形成了难能可贵的正向辐射。

“红小鬼”家出了个“新时代好少年”

常谈常新大话题

5月22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发布 2019年第一批 10名“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陕西省延安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11岁的张力文是其中之一。

“红小鬼”家出了个“新时代好少年”!当地群众赞叹说,张力文的外公是一名老革命,她从小就常听红军故事、延安故事,小小年纪如愿成了鲁艺旧址的红领巾志愿者讲解员。许多游客反映,她以讲、唱、跳的形式宣传,让人记住了:少共国际师存在多长时间,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革命战争史上,诞生过多少刘胡兰式的小英雄?

革命家庭革命事,国防教育薪火传。今天重视少年儿童的国防教育,不

是简单地倡导和复制“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而是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伟大征程上,帮更多少年找准人生的方向。

2018年 5月 30日,习主席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回信时说:“希望你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年,红军后代追忆父辈的一系列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优秀读物也在引导和塑造后来者——

战场上最容易牺牲的,一是旗手,二是号兵,因为他们必须站在最高处。《信仰的追问》作者刘江波作为红军小号手的女儿,退休后用一年多时间写出12篇短文,结集成书,字字看来皆是血,她在追问“信念是什么”。

出生仅 18天,便由父母背着去长征;不足两岁,父亲率部东渡黄河抗日。《父亲的雪山 母亲的草地》作为元帅父女的生命史与心灵史,是贺捷生将军古稀之年直面历史,顽强追溯父亲、母亲和自己童年散落的足迹。

就像两个匆忙赶路的人,父子俩坐在什刹海边住了近 40年的四合院里对话,不知不觉间,儿子为父亲录下了满满一箱磁带。《从战争中走来》作者张胜带来的,是他和父亲张爱萍将军关于我们这支军队、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更加沉重的思考……

国防与少年,少年与国防。——一个不能不谈的大话题,一个

常谈常新的大话题。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少年与国防,“一个都不能少”■本报编辑部

本报讯 邵悦报道:“我部场站遭受‘敌’空中打击,多名‘敌特’分子持械对我进行袭扰。机场塔台通信中断、气象观测平台受损、3名战士受伤昏迷,请求人武部派出保障分队。”5月 26日,湖北省老河口市人武部接到空军老河口场站情况通报后,对口保障空军场站的各民兵分队迅速出动。

安全警戒分队赶到关键路口设置哨卡,并派出抓捕小组搜索“敌特”分子;通信保障分队就地检测无线电通联情况,派出有线兵排查通信线路;气象保障分队来到气象观测平台,架设观测器材,观

测天气状况;医疗保障分队顶着“硝烟”,对受伤战士展开救治……这是老河口市对口保障空军民兵分队与空军场站官兵联演联训的一组镜头。

“对口保障空军民兵分队是人武部联手驻地部队,一步步摸索建设起来的。”人武部部长杭永涛说:“今年初,空军场站提出需求,希望驻地能编建民兵保障分队,助力部队提升战斗力建设。”

为精准对接部队需求,人武部迅速与地方政府协调,在场站附近的李楼镇挑选退伍兵组建安全警戒分队;在驻地医院挑选急救经验丰富的医护骨干,编

组医疗保障分队;协调地方移动和联通公司,选派技术能手编建通信保障分队;联系老河口市气象局,抽调技术骨干编建气象保障分队……新组建的 4支分队,专业对口率为100%。

空军场站派出骨干,到各民兵分队分业组织训练,并与分队开展联演联训,检验民兵分队的专业水平及保障流程掌握情况。

这次联演联训期间,天气炎热,机场地面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但高温并未影响参训民兵的训练热情,他们与场站官兵一起,在演训场上摸爬滚打、挥汗如雨。“一想到机场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心里就有一种紧迫感,训练上不敢马虎。”安全警戒分队民兵李修平说。

据了解,为期 15天的演训中,民兵参训率为 96.4%,共同课目与专业课目合格率均达到100%。“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加强与驻地部队的沟通协调,共同打造强军路上的‘保障尖兵’。”人武部政委喻勇说。

湖北省老河口市人武部与驻地部队联手共训

共同打造“保障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