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ail: jlrbBS3BS@163.com电话:(0431)88600660 7 2015 8 12 星期三 编辑 吕冬雪 走进城郊的菜园,城市居民当起了 “菜农”;拿起手机,可以认购农田订制农 场;稻田里的螃蟹验证着绿色农产品的 产生…… 在乡间采访,一桩桩的新鲜事儿,让 记者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区别于传统农业 的生产模式,有着一个共同的特质蕴涵着越来越多农业创意的元素。从产 前环境到产中技术,再到产后营销,无不 呈现出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创意”风采。 把城市消费力吸引到乡村 眼下,一些农田正发生着微妙的变 成了度假庄园、采摘园或是农家 乐。在满足城市居民娱乐休闲等日益多 样需求的同时,也给乡村带来了前所未 有的改变。 夏日,酷热。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 一辆满载游客的豪华大巴车缓缓驶入村 内, 30 多位游客鱼贯而出。 村边的稻田里,一幅以绿色稻田为 纸,黑稻为墨“写”出的“美丽光东”的作 品,让站在观景台上的游客们啧啧称奇。 “彩稻景观,只是光东村发展‘创意 农业’的一部分。”杨丽娜是村里朝鲜族 民俗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她告诉记者, 为了增强小村旅游的吸引力,村民们没 少琢磨创新的点子。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游客们在小村 里感受中国朝鲜族民俗风情。一位来自 福建的游客兴奋地说:“白天看精彩的朝 鲜族民族表演,三餐吃美味的朝鲜族特 色饮食,晚上睡着舒服的朝鲜族大炕,这 种互动的乡村旅游创意组合很新鲜!” 这几年,光东村改变了原本单纯依 靠种植水稻的收入模式,改为农忙时种 地、农闲时发展旅游,而这已成为光东村 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这种改变是双向的:村民的收入方 式、耕作技能与标准在变化,城市人对乡 村的认知也在改变。 “创意农业”推动城乡互动,光东村 就是一个缩影。 7月26日,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杨 木村,游客孟丽在绿意盎然的小村庄里 惬意地当了一回菜农:亲手采摘黄瓜、西 红柿、豆角等绿色果蔬。 “郝大哥,你们这儿可真好,空气好 不说,还可以采摘绿色蔬菜、看梅花鹿、 感受湿地风光,我们以后周末没事儿就 来。”孟丽口中的郝大哥是长春市兴邦 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郝文。 采摘完蔬菜,郝文又带大家走进养 殖户院中,与梅花鹿来了一次近距离接 触。“这次,游客到我们这儿来,从采摘、 参观到吃饭全免费。”郝文说,他们合作 社从今年6月初开始,每逢周末都会邀请 一些市民来合作社,免费采摘、免费参 观、免费吃饭,目的就是想让市民走进菜 园,了解蔬菜的种植环境、管理流程和蔬 菜品质,进而认可他们的蔬菜,认可他们 的发展理念,成为合作社的会员。 今年,杨木村利用菜田、大棚和乡土 气息浓郁的农家大院,发展采摘园、农家 乐还有度假村,借此实现农产品城乡无 缝对接,解决村里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 种的是风景,卖的是创意。事实是, 因为创意农业的兴起,合作社成员在有 了新的收入的同时,农业生产的技能也 得到更新与升级。 杨木村村支书杜有军说:“创意农业 是我们村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该村从 2011 年就开始发展设施农业,建大棚,种 植黄瓜、甜瓜、榛子、樱桃等作物。 杜有军说,过去村民一直种苞米等 附加值低的农作物,如今合作社引导农 民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把城里人的消 费力吸引到乡村,这对农民的收入就是 很好的拉动。 建立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 如何让消费者接受安全、绿色的农 产品?这是一道关于信任的难题。 消除消费者的信任隔阂,广袤田野 间自有“创意”。 8月初的田野,绿波翻滚。在长春市 双阳区奢岭街道马场村晟华合作社万亩 鸭田生态水稻订制农场里,绿油油的稻 田与湛蓝的晴空连为一线。稻田中间, 每隔一段距离就树立着一块指示牌,指 示牌上有“双盛古稻”的字样还有编号。 “那边的编号 4代表着这是今年合作 社接到的第4笔订单,后面的数字是订单 面积。”合作社理事长李华靓拿出手机演 示,“通过‘双盛古稻’客户端,可以订购 不同套餐。” 一块面积 500水稻订制农场,订购 价格 3888 元,一年保底出产鸭田米 125 公斤,还赠送6只稻田鸭。李华靓介绍, 客户通过客户端能够在公司提供的电子 地图上认购土地位置和面积,随时可以 通过微信和邮件了解到水稻长势和稻田 的图文信息。 “这种‘鸭田共作’的良性种养循环 模式,不但被农民认可,也被消费者认 可。”李华靓说,“今年,近九成的生态鸭 田米都实现了私人订制种植。” 在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房身岗子 村,村支书奚德武也在做着类似的尝 试。70公顷的稻田里,一只只灰褐色的 螃蟹在池底横行。 “稻田养蟹是我们房身岗子村大米 的最大卖点。”“我们就是想用这种方式, 让人们到农田里亲眼看到我们的大米真 的是有机种植。” 水稻和蟹苗长势喜人。今年房身岗 子村稻田养蟹的面积70公顷,水稻用的 是高产品种,肥料用的全部是有机肥。 眼下,河蟹已经长到 1 两半重,9 月末上 市时能长到2两多重。奚德武说,去年, 一公斤螃蟹卖到40元,村里300户农民 从事稻田养蟹,收入十分可观。 对于“创意农业”,奚德武的想法是: 最怕一哄而起。他希望通过创意,开发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种养,“这 对农民增收意义非凡”。 突破困局尚需“头脑风暴” “我们度假村还没开业,就早已名声 在外了,这都得益于网络宣传和微信营 销。”说起营销策略,长春市九台区卡伦 镇融盛休闲文化园经理徐丽秋十分满意 自己的创意。 徐丽秋是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因养 殖和销售孔雀而赢得“孔雀公主”的美名。 去年12月,她通过长春市妇联的微信公众 平台举办了芦花鸡品鉴活动,之后不久,她 又通过这一微信平台,开展了芦花鸡团购 活动,一次就销售了芦花鸡近百只。 “担心做着做着变成了农家乐。”虽 然起步阶段的成功让徐丽秋兴奋不已, 然而,如何让度假村更加充满文化内涵 与创意,仍然困扰着徐丽秋。 事实上,大多数的“创意农业”确实 都是以“农家乐”的形式存在着。在采访 中,无论是“创意农业”的从业者还是业 内专家都表示,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创 意农业”大多还停留于概念,还有诸多困 局有待破解。 一是“浅”,创意层次低,方法和手段 单一,科技含量不够、原创水平不高。 二是“滥”,一些地方盲目跟风,一哄 而起,大量低水平重复投资,布局不合 理。 三是“抄”,相互模仿,照搬照抄现象 严重。 四是“乏”,创意、技术、管理、营销人 才都严重缺乏,更缺乏善创意、懂技术、 会管理、知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五是“滞”,在流通渠道上,当前创意 农产品的流通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破解这些,需要更多的探索,还需要 更丰富的“头脑风暴”来激发创意灵感, 才能让“创意农业”的美色、美形和美感 带给人们更加别致的风味、别样的享受。 (压题图片为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 的“彩稻景观”。本报记者赵赫男摄) 在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杨木村的采摘园里,游客与各种蔬果“亲密接触”。 李忠良 摄 3 年,昔日荒草甸,摇身一变成了项 目开花结果、效益成倍递增的宝地…… 通榆县边昭镇东3公里,在吉林佳佳香公 司的种植养殖基地,每天都在上演新奇。 羊草、稗草及自种的紫花苜蓿,一道 把草场染青。草地上有寻食的鸡鸭,路边 有鱼塘,饲舍里有肉驴,处处生机勃勃。 种草护草:养殖源头是种草 从边昭镇中心东行3公里,一块特殊 草场就出现在眼前。它被承包给吉林佳 佳香公司30年,被用于建立种植养殖销 售一体的基地。 场长尚怀玉61岁,原是沈阳的铁路 职工,去年9月退休后便带着妻子到了基 地,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180公顷草场逛一圈,需要乘尚怀玉 的捷达车,车道上有栏杆,解开锁才能继 续前行。尚怀玉解释说:“车道上锁就是 防止车辆上草场辗压。” 在前年投入 25 万元种植的紫花苜蓿 地块,尚怀玉介绍说,由于紫花苜蓿营养 成分高,打草时与自然生长的草合在一 起,就是高质量的肉驴饲料。尚怀玉拉 过来一捆 35 公斤的饲草说:“这一垛草就 能饲喂百余头存栏肉驴4个月。” 围草经济:新鲜的增收途径 基地挣钱的主业是与养殖户合作发 展肉驴饲养项目。佳佳香公司给养殖户 提供肉驴,免费提供免疫及配种服务,让 农户科学养殖,再通过秸秆饲料化,帮助 养殖户降低养殖成本,扩大规模。目前公 司肉驴存栏400头,合作农户存栏500头。 在肉驴养殖车间,肉驴正在吃驴槽 内的玉米面。尚怀玉说,肉驴吃细料才 能长得快。基地现在每天都有 500 公斤 驴肉销往白城、辽宁、大连及长春等地。 到了春节前后,全天都要屠宰,23 名员工 “连轴转”,仍忙不过来。 进入基地种植区,甜黏玉米,以及各 类瓜果蔬菜,都已进入收获期。几千只 鸡鸭被散放在草场上和鱼塘边,风吹草 低见鸡鸭,成为一道特有的草原风光。 尚怀玉自豪地说:“除草原风情和田 园风光外,基地还有20座蒙古包特色餐 饮休闲屋,供给游人居住消闲。”来此观 光游玩的人们可以在草原看风光、吃鲜 菜、尝鲜果、品鲜鱼和食驴肉。 这还不是围草经济全部。 “看到大机器了吗?我们要消化掉 周边玉米秸秆,转化为牲畜爱吃能长肉 的膨化饲料,与草场饲草一道供应周边 合作的养殖户。”公司董事长尚怀珠想得 更长远。 点草成金:做足草和秸秆文章 建基地搞种植养殖,这种模式可行吗?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党委 书记、教授高光认为,畜牧养殖全产业 链经营模式可以从各个环节降低成本, 通过基地就能自行解决饲料问题,不但 降低成本,而且保证饲料安全可控。佳 佳香公司第一年外购饲料50%,第二年 外购饲料仅为20%,去年饲草完全自给。 今年佳佳香公司种植草40公顷,加 上原有 100 公顷,基本不用增加投入,就 能实现增产。去年的草籽被留在草场, 经自然风吹到地里,草场上的草就更加 浓密了。 离开佳佳香公司,头脑里仍是那迷 人的草原风光。沿途看见一块块有羊群 散放的草场总忍不住思索:它们是否也 适用佳佳香的发展模式呢? 草场之变 —来自吉林佳佳香公司种植养殖基地见闻 本报记者 曾庆伟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达,越 来越多的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方式, 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也让不 少农民受益。“不论销售方式怎么 改变,最终想在市场上立住脚,还 得靠优秀而稳定的品质,流行点儿 说,不仅要比绿色还得拼颜值。”洮 南鸿晟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 责人田睿说。 土豆“白富美”线上价格高 洮南鸿晟马铃薯种植专业合 作社的土豆,从种植到收获,每一 个环节田睿都会在朋友圈里发照 片或短视频。“这不仅是为了销 售,也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土豆的 生长过程,算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吧。”田睿说,合作社种的土豆,不 仅好吃、个大也干净。朋友们笑 称她的土豆是“白富美”。白指干 净;富指营养丰富;美指个大长得 均匀。“8 月末早熟的土豆就能收 获了,广州的客户已经下了订单, 本月 20 号左右就来挑土豆。”田睿 说,广州客户用量较大,特别追求 品相,对包装要求也高,每 30 斤一 个精包装,个头均匀、表面光滑的 土豆装进袋里,确实很漂亮。田 睿告诉记者,今年土豆特别好卖, 线上线下两条脚走路,不仅卖得 快价格也不错。 原生态葡萄网购爆单 在德惠市布海镇志上专业合 作社的葡萄园内,记者看到,大棚 内的葡萄树长势旺盛,郁郁葱葱的 葡萄叶子下面,满是葡萄,像一串 串珍珠,晶莹剔透。 “再过半个月时间,葡萄就会 陆续成熟上市,现在一多半葡萄已经有主了,都是以每斤 15元的价格在网上接受的订单。”志上专业合作社的负责 人杨大志介绍起大棚葡萄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时,高兴地说, 合作社共栽植了2000株葡萄,今年是第一年结果,预计可 产葡萄一万斤。杨大志说:“咱走的就是原生态生产路线, 不人为去干预它,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生产出的产品和市 场上的普通葡萄有很大不同,尽管价格稍高,但品质好,卖 相也好,竞争力强。” 为了拓宽葡萄的销售渠道,志上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自 己的网络销售平台,在网上接受预定,葡萄成熟后,物流配 送到销售网点。 大市场远近闻名客源多 德惠市布海镇陈家村瓜菜较多,种植远近闻名,全村香 瓜大棚460栋,陆地瓜菜100余公顷。从前,村里人上镇上 卖菜,或等着外地人来购菜。为了吸引更多客源,村民自发 组建了一个瓜菜交易市场。 每天清晨6点,陈家村瓜菜交易市场就热闹起来,水泥 路两边挤满了卖菜的农民,他们有的在整理香瓜,力求摆出 最好的卖相;有的在与客商商讨价格,交易成功的过秤装 车,来来往往一派繁忙的景象。 “市场上的瓜主要销往哈尔滨、延吉、长春等地,九台、 长春用小车就不用说了,长途运输靠大车。光我们屯子有 3台跑吉林市的大货车,一天一辆货车最少装200多箱,能 装走我们屯子3万斤瓜左右。”陈家村瓜农陈兆辉介绍说。 线线本报讯 记者陈沫 通讯员陈凤友 张烨)敦化市大力 实施园艺特产业千亿元创业计划及百万亩棚膜蔬菜、人 参、林蛙、食用菌等重点产业振兴工程,截至去年年底,全 市特产业产值突破25.1亿元,其中食用菌产业产值达到 15 亿元。 该市依托长白山自然资源,园艺特产业得到持续、健 康、科学发展。目前敦化市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发展 到5.5亿袋,居全省之首。在发展食用菌产业过程中,敦化 市采用“外引内发”的模式招商,利用科技手段、措施,规划 园区建设基地,同时建立起了“基地+公司+农户”生产方式。 在双泉村,发展黑木耳产业的家庭占全村总户数的 95%以上,全村种植规模突破3000多万袋,实现经济收 入4200万元,户均收入达6万元。目前,敦化市已形成 贤儒镇新兴林场、绿野商贸有限公司等食用菌(木耳) 示范区。 敦化园艺特产业迅猛发展 本报讯 (记者石巍 通讯员张贵友) 靖宇县龙泉镇南阳 村是靖宇县远近闻名的中药材专业村,总面积达到2860 亩。2012年以来,每年收入都在12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1 万多元,奔向了富裕的小康路。 项目支书做引领。村支书张喜国头脑灵活,早在1997 年就带头种了10多亩平贝母和龙胆草,不到两年就获得纯 收入 30 多万元。现在他和其他两名支部成员每人带了 2 个 中药材种植项目,每年创造收入300多万元。 乡土人才做表率。李兆星是村里的“土专家”,积累 了丰富的平贝母、龙胆草、天麻等中草药的种植经验。他 创办了野生天麻种植合作社,从天麻品种的选择到菌种 培育,从天麻畦面遮阳到越冬覆盖等各个环节形成了自 己一套独特的天麻栽培技术管理模式。每年实现纯收入 200 多万元。 合作组织兴产业。为了使道地中药材栽培产业尽快形 成规模,村里鼓励青年农民积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 产业发展。近几年,村里先后成立了6个中药材种植专业 合作社,入社成员达到120多人,带动村里270多户农民发 展了龙胆草、返魂草、灵芝等中药材品种。合作社还根据药 农的各种需求,为大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 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种植中药材 富了南阳村 源自大地的 源自大地的 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看我省 看我省 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发展 发展 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赵赫男 赵赫男 核心阅读 “创意农业”,上世纪 90 年代起源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是指将科技和人文要素 有效地融入农业生产。对于农业大省而言,“创意农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和效益空间。随着我省 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迈进,“创意农业”随之风生水起,并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源自大地的“头脑风暴” - cnjiwang.comjlrbszb.cnjiwang.com/images/2015-08/12/07/jlrb07b812c_h.pdf因为创意农业的兴起,合作社成员在有 了新的收入的同时,农业生产的技能也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源自大地的“头脑风暴” - cnjiwang.comjlrbszb.cnjiwang.com/images/2015-08/12/07/jlrb07b812c_h.pdf因为创意农业的兴起,合作社成员在有 了新的收入的同时,农业生产的技能也

三 农Email:jlrbBS3BS@163.com 电话:(0431)88600660 72015 年 8 月 12 日 星期三编辑 吕冬雪

走进城郊的菜园,城市居民当起了

“菜农”;拿起手机,可以认购农田订制农

场;稻田里的螃蟹验证着绿色农产品的

产生……

在乡间采访,一桩桩的新鲜事儿,让

记者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区别于传统农业

的生产模式,有着一个共同的特质——都

蕴涵着越来越多农业创意的元素。从产

前环境到产中技术,再到产后营销,无不

呈现出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创意”风采。

把城市消费力吸引到乡村

眼下,一些农田正发生着微妙的变

化——成了度假庄园、采摘园或是农家

乐。在满足城市居民娱乐休闲等日益多

样需求的同时,也给乡村带来了前所未

有的改变。

夏日,酷热。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

一辆满载游客的豪华大巴车缓缓驶入村

内,30多位游客鱼贯而出。

村边的稻田里,一幅以绿色稻田为

纸,黑稻为墨“写”出的“美丽光东”的作

品,让站在观景台上的游客们啧啧称奇。

“彩稻景观,只是光东村发展‘创意

农业’的一部分。”杨丽娜是村里朝鲜族

民俗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她告诉记者,

为了增强小村旅游的吸引力,村民们没

少琢磨创新的点子。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游客们在小村

里感受中国朝鲜族民俗风情。一位来自

福建的游客兴奋地说:“白天看精彩的朝

鲜族民族表演,三餐吃美味的朝鲜族特

色饮食,晚上睡着舒服的朝鲜族大炕,这

种互动的乡村旅游创意组合很新鲜!”

这几年,光东村改变了原本单纯依

靠种植水稻的收入模式,改为农忙时种

地、农闲时发展旅游,而这已成为光东村

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这种改变是双向的:村民的收入方

式、耕作技能与标准在变化,城市人对乡

村的认知也在改变。

“创意农业”推动城乡互动,光东村

就是一个缩影。

7月26日,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杨

木村,游客孟丽在绿意盎然的小村庄里

惬意地当了一回菜农:亲手采摘黄瓜、西

红柿、豆角等绿色果蔬。

“郝大哥,你们这儿可真好,空气好

不说,还可以采摘绿色蔬菜、看梅花鹿、

感受湿地风光,我们以后周末没事儿就

来。”孟丽口中的郝大哥是长春市兴邦

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郝文。

采摘完蔬菜,郝文又带大家走进养

殖户院中,与梅花鹿来了一次近距离接

触。“这次,游客到我们这儿来,从采摘、

参观到吃饭全免费。”郝文说,他们合作

社从今年6月初开始,每逢周末都会邀请

一些市民来合作社,免费采摘、免费参

观、免费吃饭,目的就是想让市民走进菜

园,了解蔬菜的种植环境、管理流程和蔬

菜品质,进而认可他们的蔬菜,认可他们

的发展理念,成为合作社的会员。

今年,杨木村利用菜田、大棚和乡土

气息浓郁的农家大院,发展采摘园、农家

乐还有度假村,借此实现农产品城乡无

缝对接,解决村里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

种的是风景,卖的是创意。事实是,

因为创意农业的兴起,合作社成员在有

了新的收入的同时,农业生产的技能也

得到更新与升级。

杨木村村支书杜有军说:“创意农业

是我们村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该村从

2011年就开始发展设施农业,建大棚,种

植黄瓜、甜瓜、榛子、樱桃等作物。

杜有军说,过去村民一直种苞米等

附加值低的农作物,如今合作社引导农

民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把城里人的消

费力吸引到乡村,这对农民的收入就是

很好的拉动。

建立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

如何让消费者接受安全、绿色的农

产品?这是一道关于信任的难题。

消除消费者的信任隔阂,广袤田野

间自有“创意”。

8月初的田野,绿波翻滚。在长春市

双阳区奢岭街道马场村晟华合作社万亩

鸭田生态水稻订制农场里,绿油油的稻

田与湛蓝的晴空连为一线。稻田中间,

每隔一段距离就树立着一块指示牌,指

示牌上有“双盛古稻”的字样还有编号。

“那边的编号4代表着这是今年合作

社接到的第4笔订单,后面的数字是订单

面积。”合作社理事长李华靓拿出手机演

示,“通过‘双盛古稻’客户端,可以订购

不同套餐。”

一块面积500㎡水稻订制农场,订购

价格3888元,一年保底出产鸭田米125

公斤,还赠送6只稻田鸭。李华靓介绍,

客户通过客户端能够在公司提供的电子

地图上认购土地位置和面积,随时可以

通过微信和邮件了解到水稻长势和稻田

的图文信息。

“这种‘鸭田共作’的良性种养循环

模式,不但被农民认可,也被消费者认

可。”李华靓说,“今年,近九成的生态鸭

田米都实现了私人订制种植。”

在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房身岗子

村,村支书奚德武也在做着类似的尝

试。70公顷的稻田里,一只只灰褐色的

螃蟹在池底横行。

“稻田养蟹是我们房身岗子村大米

的最大卖点。”“我们就是想用这种方式,

让人们到农田里亲眼看到我们的大米真

的是有机种植。”

水稻和蟹苗长势喜人。今年房身岗

子村稻田养蟹的面积70公顷,水稻用的

是高产品种,肥料用的全部是有机肥。

眼下,河蟹已经长到1两半重,9月末上

市时能长到2两多重。奚德武说,去年,

一公斤螃蟹卖到40元,村里300户农民

从事稻田养蟹,收入十分可观。

对于“创意农业”,奚德武的想法是:

最怕一哄而起。他希望通过创意,开发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种养,“这

对农民增收意义非凡”。

突破困局尚需“头脑风暴”

“我们度假村还没开业,就早已名声

在外了,这都得益于网络宣传和微信营

销。”说起营销策略,长春市九台区卡伦

镇融盛休闲文化园经理徐丽秋十分满意

自己的创意。

徐丽秋是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因养

殖和销售孔雀而赢得“孔雀公主”的美名。

去年12月,她通过长春市妇联的微信公众

平台举办了芦花鸡品鉴活动,之后不久,她

又通过这一微信平台,开展了芦花鸡团购

活动,一次就销售了芦花鸡近百只。

“担心做着做着变成了农家乐。”虽

然起步阶段的成功让徐丽秋兴奋不已,

然而,如何让度假村更加充满文化内涵

与创意,仍然困扰着徐丽秋。

事实上,大多数的“创意农业”确实

都是以“农家乐”的形式存在着。在采访

中,无论是“创意农业”的从业者还是业

内专家都表示,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创

意农业”大多还停留于概念,还有诸多困

局有待破解。

一是“浅”,创意层次低,方法和手段

单一,科技含量不够、原创水平不高。

二是“滥”,一些地方盲目跟风,一哄

而起,大量低水平重复投资,布局不合

理。

三是“抄”,相互模仿,照搬照抄现象

严重。

四是“乏”,创意、技术、管理、营销人

才都严重缺乏,更缺乏善创意、懂技术、

会管理、知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五是“滞”,在流通渠道上,当前创意

农产品的流通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破解这些,需要更多的探索,还需要

更丰富的“头脑风暴”来激发创意灵感,

才能让“创意农业”的美色、美形和美感

带给人们更加别致的风味、别样的享受。

(压题图片为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

的“彩稻景观”。本报记者赵赫男摄)

在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杨木村的采摘园里,游客与各种蔬果“亲密接触”。

李忠良 摄

3年,昔日荒草甸,摇身一变成了项

目开花结果、效益成倍递增的宝地……

通榆县边昭镇东3公里,在吉林佳佳香公

司的种植养殖基地,每天都在上演新奇。

羊草、稗草及自种的紫花苜蓿,一道

把草场染青。草地上有寻食的鸡鸭,路边

有鱼塘,饲舍里有肉驴,处处生机勃勃。

种草护草:养殖源头是种草

从边昭镇中心东行3公里,一块特殊

草场就出现在眼前。它被承包给吉林佳

佳香公司30年,被用于建立种植养殖销

售一体的基地。

场长尚怀玉61岁,原是沈阳的铁路

职工,去年9月退休后便带着妻子到了基

地,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180公顷草场逛一圈,需要乘尚怀玉

的捷达车,车道上有栏杆,解开锁才能继

续前行。尚怀玉解释说:“车道上锁就是

防止车辆上草场辗压。”

在前年投入25万元种植的紫花苜蓿

地块,尚怀玉介绍说,由于紫花苜蓿营养

成分高,打草时与自然生长的草合在一

起,就是高质量的肉驴饲料。尚怀玉拉

过来一捆35公斤的饲草说:“这一垛草就

能饲喂百余头存栏肉驴4个月。”

围草经济:新鲜的增收途径

基地挣钱的主业是与养殖户合作发

展肉驴饲养项目。佳佳香公司给养殖户

提供肉驴,免费提供免疫及配种服务,让

农户科学养殖,再通过秸秆饲料化,帮助

养殖户降低养殖成本,扩大规模。目前公

司肉驴存栏400头,合作农户存栏500头。

在肉驴养殖车间,肉驴正在吃驴槽

内的玉米面。尚怀玉说,肉驴吃细料才

能长得快。基地现在每天都有500公斤

驴肉销往白城、辽宁、大连及长春等地。

到了春节前后,全天都要屠宰,23名员工

“连轴转”,仍忙不过来。

进入基地种植区,甜黏玉米,以及各

类瓜果蔬菜,都已进入收获期。几千只

鸡鸭被散放在草场上和鱼塘边,风吹草

低见鸡鸭,成为一道特有的草原风光。

尚怀玉自豪地说:“除草原风情和田

园风光外,基地还有20座蒙古包特色餐

饮休闲屋,供给游人居住消闲。”来此观

光游玩的人们可以在草原看风光、吃鲜

菜、尝鲜果、品鲜鱼和食驴肉。

这还不是围草经济全部。

“看到大机器了吗?我们要消化掉

周边玉米秸秆,转化为牲畜爱吃能长肉

的膨化饲料,与草场饲草一道供应周边

合作的养殖户。”公司董事长尚怀珠想得

更长远。

点草成金:做足草和秸秆文章

建基地搞种植养殖,这种模式可行吗?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党委

书记、教授高光认为,畜牧养殖全产业

链经营模式可以从各个环节降低成本,

通过基地就能自行解决饲料问题,不但

降低成本,而且保证饲料安全可控。佳

佳香公司第一年外购饲料50%,第二年

外购饲料仅为20%,去年饲草完全自给。

今年佳佳香公司种植草40公顷,加

上原有100公顷,基本不用增加投入,就

能实现增产。去年的草籽被留在草场,

经自然风吹到地里,草场上的草就更加

浓密了。

离开佳佳香公司,头脑里仍是那迷

人的草原风光。沿途看见一块块有羊群

散放的草场总忍不住思索:它们是否也

适用佳佳香的发展模式呢?

草 场 之 变——来自吉林佳佳香公司种植养殖基地见闻

本报记者 曾庆伟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达,越

来越多的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方式,

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也让不

少农民受益。“不论销售方式怎么

改变,最终想在市场上立住脚,还

得靠优秀而稳定的品质,流行点儿

说,不仅要比绿色还得拼颜值。”洮

南鸿晟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

责人田睿说。

土豆“白富美”线上价格高

洮南鸿晟马铃薯种植专业合

作社的土豆,从种植到收获,每一

个环节田睿都会在朋友圈里发照

片或短视频。“这不仅是为了销

售,也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土豆的

生长过程,算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吧。”田睿说,合作社种的土豆,不

仅好吃、个大也干净。朋友们笑

称她的土豆是“白富美”。白指干

净;富指营养丰富;美指个大长得

均匀。“8月末早熟的土豆就能收

获了,广州的客户已经下了订单,

本月20号左右就来挑土豆。”田睿

说,广州客户用量较大,特别追求

品相,对包装要求也高,每30斤一

个精包装,个头均匀、表面光滑的

土豆装进袋里,确实很漂亮。田

睿告诉记者,今年土豆特别好卖,

线上线下两条脚走路,不仅卖得

快价格也不错。

原生态葡萄网购爆单

在德惠市布海镇志上专业合

作社的葡萄园内,记者看到,大棚

内的葡萄树长势旺盛,郁郁葱葱的

葡萄叶子下面,满是葡萄,像一串

串珍珠,晶莹剔透。

“再过半个月时间,葡萄就会

陆续成熟上市,现在一多半葡萄已经有主了,都是以每斤

15元的价格在网上接受的订单。”志上专业合作社的负责

人杨大志介绍起大棚葡萄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时,高兴地说,

合作社共栽植了2000株葡萄,今年是第一年结果,预计可

产葡萄一万斤。杨大志说:“咱走的就是原生态生产路线,

不人为去干预它,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生产出的产品和市

场上的普通葡萄有很大不同,尽管价格稍高,但品质好,卖

相也好,竞争力强。”

为了拓宽葡萄的销售渠道,志上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自

己的网络销售平台,在网上接受预定,葡萄成熟后,物流配

送到销售网点。

大市场远近闻名客源多

德惠市布海镇陈家村瓜菜较多,种植远近闻名,全村香

瓜大棚460栋,陆地瓜菜100余公顷。从前,村里人上镇上

卖菜,或等着外地人来购菜。为了吸引更多客源,村民自发

组建了一个瓜菜交易市场。

每天清晨6点,陈家村瓜菜交易市场就热闹起来,水泥

路两边挤满了卖菜的农民,他们有的在整理香瓜,力求摆出

最好的卖相;有的在与客商商讨价格,交易成功的过秤装

车,来来往往一派繁忙的景象。

“市场上的瓜主要销往哈尔滨、延吉、长春等地,九台、

长春用小车就不用说了,长途运输靠大车。光我们屯子有

3台跑吉林市的大货车,一天一辆货车最少装200多箱,能

装走我们屯子3万斤瓜左右。”陈家村瓜农陈兆辉介绍说。

农产品﹃线上线下﹄拼﹃颜值﹄

本报记者

孙翠翠

本报讯(记者陈沫 通讯员陈凤友 张烨)敦化市大力

实施园艺特产业千亿元创业计划及百万亩棚膜蔬菜、人

参、林蛙、食用菌等重点产业振兴工程,截至去年年底,全

市特产业产值突破25.1亿元,其中食用菌产业产值达到

15亿元。

该市依托长白山自然资源,园艺特产业得到持续、健

康、科学发展。目前敦化市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发展

到5.5亿袋,居全省之首。在发展食用菌产业过程中,敦化

市采用“外引内发”的模式招商,利用科技手段、措施,规划

园区建设基地,同时建立起了“基地+公司+农户”生产方式。

在双泉村,发展黑木耳产业的家庭占全村总户数的

95%以上,全村种植规模突破 3000 多万袋,实现经济收

入4200万元,户均收入达6万元。目前,敦化市已形成

贤儒镇新兴林场、绿野商贸有限公司等食用菌(木耳)

示范区。

敦化园艺特产业迅猛发展

本报讯(记者石巍 通讯员张贵友)靖宇县龙泉镇南阳

村是靖宇县远近闻名的中药材专业村,总面积达到2860

亩。2012年以来,每年收入都在12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1

万多元,奔向了富裕的小康路。

项目支书做引领。村支书张喜国头脑灵活,早在1997

年就带头种了10多亩平贝母和龙胆草,不到两年就获得纯

收入30多万元。现在他和其他两名支部成员每人带了2个

中药材种植项目,每年创造收入300多万元。

乡土人才做表率。李兆星是村里的“土专家”,积累

了丰富的平贝母、龙胆草、天麻等中草药的种植经验。他

创办了野生天麻种植合作社,从天麻品种的选择到菌种

培育,从天麻畦面遮阳到越冬覆盖等各个环节形成了自

己一套独特的天麻栽培技术管理模式。每年实现纯收入

200多万元。

合作组织兴产业。为了使道地中药材栽培产业尽快形

成规模,村里鼓励青年农民积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

产业发展。近几年,村里先后成立了6个中药材种植专业

合作社,入社成员达到120多人,带动村里270多户农民发

展了龙胆草、返魂草、灵芝等中药材品种。合作社还根据药

农的各种需求,为大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

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种植中药材 富了南阳村

源自大地的源自大地的““头脑风暴头脑风暴””——看我省看我省““创意农业创意农业””发展发展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 赵赫男赵赫男

核心阅读

“创意农业”,上世纪90年代起源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是指将科技和人文要素

有效地融入农业生产。对于农业大省而言,“创意农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和效益空间。随着我省

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迈进,“创意农业”随之风生水起,并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