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网网址: http// www. people. com. cn 2018 1 2 星期二 丁酉年十一月十六 人民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1-0065 代号 1-1 25378 今日 24 当一个新时代来临,时间便有了不同寻 常的意义20122017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 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中外 记者见面时如是表达,坚定自信。 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息。 进入 2018 年的中国,正全面展开新时 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任 务部署,向着自己的伟大梦想进军这是继往开来的 新时代 —高擎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胜利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 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 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习近平 这样的宣示,在历史的天空久久回荡。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 立起来了”,那是 1949 年的中国;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那是 1978 年后的中国。 又过了 30 多年,时间来到一个重要的 节点2017 10 18 日上午,北京,人民大 会堂万人大礼堂。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 上向世界郑重宣示。 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中国发展的 历史方位,标注着拥有 5000 多年悠久文明 的中华民族抵达一个新的发展高度,意味着 500 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在东方大国展现出 强大生命力,印证着近 70 年历史的人民共 和国生机勃发。 中国进入新时代,世界瞩目。 英国《卫报》认为,中国的新时代是志向 远大的时代;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称,中 国将自己塑造为又一颗让全世界仰望的 “北极星”。 思想的火炬,照耀新时代回望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历程,一 些时间节点之所以成为历史时刻,皆源于 照亮那个时代的真理横空出世。 党的十九大,因其绽放的思想光芒,注 定与那些关键时间节点一起,彪炳史册。 新时代召开的这次党代会,将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 的指导思想,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后,又在 党章中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领导 地位。 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领袖人物,需 要光辉思想的领航。有观察家评价,“两个 确立”标志着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成 熟、更加坚强、更加团结、更有战斗力。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 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 趋赴。 以中国梦擘画民族复兴蓝图,以“两个 一百年”确定国家奋进坐标,以“五位一体” 铺展发展总体布局,以“四个全面”明确战 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以命运共同体展望人类未来…… 洞察时代风云,把握发展大势,党的十 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 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系统回 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八个明确”深刻阐明核心要义,“十四 个坚持”全面谋划基本方略……作为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征程上矗立起思想的灯塔,提供了行动指 南,让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 强大青春活力。 坚强的领导,领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 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 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 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 2017 10 25 日,人民大会堂东大 厅,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亮相。 习近平总书记一番坚定的话语,展现了共 产党人励精图治的品格和力量。 (下 转 第 三 版) 新华社北京 1 1 日电 国家主席 习近平 1 1 日同南非总统祖马互致贺 电,热烈庆祝中南建交 20 周年。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 20 年前的今 天,中南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翻开了 两国关系崭新的一页。20 年来,在双方 共同努力下,中南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实 现了由伙伴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全 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大跨越。事实证 明,不断巩固和深化中南全方位合作符 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我愿同总 统先生一道努力,推动中南关系不断向 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习近平表示,中国和南非是中非合 作论坛现任共同主席国。 2015 年我同 总统先生共同主持召开的论坛约翰内 斯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根据总统先 生提议和非洲国家普遍愿望,中方同意 2018 年在中国举办论坛峰会。我愿 同总统先生和论坛其他非洲成员领导 人一道,把 2018 年论坛峰会开成加强 中非团结合作的历史性盛会。 祖马表示,南中建交 20 周年是双 边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过去 20 里,南中在传统友好和相互信任的基础 上,取得了可喜可贺的合作成果,两国 关系不断提升并被赋予更加重要的战 略意义。两国就涉及彼此共同利益的 问题密切协调,共同应对世界面临的新 威胁和新挑战。作为中非合作论坛共 同主席国,南中致力于推进非中伙伴关 系,推动 2015 年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 成果落实。我期待 2018 9 月赴华出 席中非合作论坛新一届峰会。我希望 以两国建交 20 周年为契机,强化两国 友好关系,拓展合作,实现共赢。 习近平同南非总统祖马就中南建交20周年互致贺电 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 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 “三农”工作的领导,提高新时代党领导 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 要位置,带领人民集中力量办了很多顺 民意、惠民生的好事,解决了很多农民群 众牵肠挂肚的难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 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农村公共 服务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脱贫攻坚 开创新局面,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实 践充分表明,党的“三农”政策是对头的, 农村工作的路子是对头的,党的领导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 也应该清醒看到,面对新时代农村 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党领导“三农”工作 的体制机制、干部队伍、农村基层组织还 不能很好适应。一些地方对党管农村重 要性的认识淡漠了,党管农村工作的原 则放松了、力度削弱了。要保证乡村振 兴战略有效实施,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是我 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管农村是做好“三 农”工作的重要政治优势。振兴乡村,一 定要进一步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 制机制,把这一政治优势发挥好。各级 党委和政府要健全农村工作领导体制, 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理 顺涉农部门的职责分工,坚持工业农业 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 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农村工作 干部要真正深入群众,真心依靠群众,真 情关爱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提高农村工 作本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 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党的“三农” 事业才能获得稳固基础和坚强支撑。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讲究的是 一个“实”字。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 领导,需要在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投入 保障、强化规划引领上见真章。改革是 乡村振兴的法宝,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 篱,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 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 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乡村 振兴是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大战略,务 必强化投入保障,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 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 元投入格局,下决心改变支农项目支离 破碎的现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 务,不能片面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风搞 运动,要定思路、定任务,明确长远方 向,搭建好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 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 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 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 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完全可以把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这件大事办好。把思想 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力量凝 聚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苦干实 干,久久为功,我们一定会不断开创“三 农”工作新局面,满足亿万农民对美好 生活的新期待。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三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本报北京 1 1 日电 (记 者 卢晓 琳、贺勇)迎着新年的晨曦,天安门广场 升国旗仪式隆重举行。这是经党中央 批准,自 2018 1 1 日起由人民解放 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后,解 放军仪仗队和军乐团首次执行的升国 旗仪式。 7 32 分,升旗号角划破长空,升 旗仪式正式开始。 7 34 分,编队抵 达国旗杆基座,升旗组 3 人齐步走上基 座准备升旗,护旗队员面向国旗列 队。 7 36 分,解放军军乐团奏响《义 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 起。国旗升至杆顶,在现场的 9 万多名 各族各界群众爆发出如潮的掌声、欢呼 声。 (相关报道见第十一版) 上图: 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进 行中。 新华社记者 人民解放军首次执行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 九万多名各族各界群众现场观看 近日,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再传 捷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 飞机 AG600 首飞成功。这标志着我 国特种用途飞机研制能力取得重大 突破,是继 C919 大型客机试飞成功 后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回望 2017,从天舟“快递”上太 空到国产航母入海洋,从可燃冰试 采成功到复兴号高铁首发……一连 串重大科技成果不断刷新中国高 度,进一步增强了国人的自尊心自 豪感,在实现复兴梦想的新征程上 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最新数据显 示,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超过欧盟 15 个初创国家 2.08% 的平均水平。创 新成果频频惊艳世人,研发投入增 速屡创新高,让网友“厉害了,我的 中国”的呼声更有底气。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 民族进步之魂。”按照党的十九大部 署,创新型国家建设将加速推进。 我们相信,一个敢于争先、勇立潮头 的中国,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 创造更大 的奇迹。 以创造力增强自信 ■今日谈 R 精彩的中国故事,源于人民共同书 写;撼人的中国奇迹,正是人民携手创造。 2018 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 回望一年来的科技创新、重大工程,饱含 深情地说: “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 造伟力喝彩!”这既是对过去成就的高度 赞扬,更是对未来奋斗的激励鞭策。“我 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要为我们伟 大的人民点赞”“我向同志们致敬”……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中,感谢 人民的支持、致敬人民的贡献,充满深切 的人民情怀,彰显鲜明的人民立场,昭示 “人民至上”的不变初心。 过去一年,中国科技创新鼓点铿 锵。上天入地下海,一系列“中国震撼” 卷起科技发展的“中国浪潮”,定义世界 新的未来。用生命铸就探地利器的黄 大年、建设伶仃洋上“跨海长虹”的林 鸣、培育“东方魔稻”的袁隆平、筑梦量 子前沿科技的潘建伟、化作星辰伴“天 眼”的南仁东……这一年,他们与 8000 多万科技工作者一起点燃科技创新的 “火种”,以巨匠的技艺铸就大国重器,让 中国科技从“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 是“领跑者”,科技强国之路熠熠生辉。 砥砺奋进的五年,一切活力竞相迸 发、一切源泉充分涌流, 13 亿多人民的 智慧和力量形成时代的洪流,书写在历 史的天空。 2017 年中国创新指数攀升 至第二十二位,已成全球第二大创业市 场和“独角兽”诞生地;发力供给侧改 革,攻坚深度贫困,规划雄安新区,探索 租购同权,“美丽中国”铺展画卷,“三 农”工作谱写新篇……多少闯关夺隘, 多少无畏探索,亿万人民尽锐出战,以 创造伟力推动发展实践,让“中国号”巨 轮行进到新的水域。 今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当年,小 岗村村民在包产到户的契约上按下红手 印,掀开中国改革的大幕;义乌人从“鸡 毛换糖”起家,小商品成就走向世界的大 市场……这些伟大的创造,无不来自于 基层热土、植根于亿万人民。新时代新 征程,仍需以改革进一步激发蕴藏于人 民的创造伟力。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 层设计,激活基层探索的内生动力;打破 条条框框,拆除篱笆围栏,优化创新创业 的制度环境。站立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 广袤土地,拥有 13 亿多中国人民的智慧 和激情,这是我们不断前行最澎湃的动 力,这是我们走向复兴最深厚的根基。 “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对于中国 共产党, “人民”是最根本的哲学。推开新 时代的大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带领下,全国人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 干,就一定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 大力量,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 习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贺词启示录② 本报评论员 制图: 蔡华伟

习近平同南非总统祖马就中南建交20周年互致贺电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8-01/02/01/rmrb2018010201.pdf · 当一个新时代来临,时间便有了不同寻

  • Upload
    others

  • View
    1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人民网网址:http:// www. people. com. cn

2018年 1月

2星期二

丁酉年十一月十六

人民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1-0065

代号 1-1第 25378期今日 24版

当一个新时代来临,时间便有了不同寻

常的意义——

2012—20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

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中外

记者见面时如是表达,坚定自信。

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息。

进入 2018 年的中国,正全面展开新时

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任

务部署,向着自己的伟大梦想进军——

这 是 继 往 开 来 的新时代——高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习近平

这样的宣示,在历史的天空久久回荡。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

立起来了”,那是 1949 年的中国;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那是 1978 年后的中国。

又过了 30 多年,时间来到一个重要的

节点——

2017 年 10 月 18 日上午,北京,人民大

会堂万人大礼堂。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

上向世界郑重宣示。

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中国发展的

历史方位,标注着拥有 5000 多年悠久文明

的中华民族抵达一个新的发展高度,意味着

500 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在东方大国展现出

强大生命力,印证着近 70 年历史的人民共

和国生机勃发。

中国进入新时代,世界瞩目。

英国《卫报》认为,中国的新时代是志向

远大的时代;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称,中

国 将 自 己 塑 造 为 又 一 颗 让 全 世 界 仰 望 的

“北极星”。

思想的火炬,照耀新时代——

回望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历程,一

些时间节点之所以成为历史时刻,皆源于

照亮那个时代的真理横空出世。

党的十九大,因其绽放的思想光芒,注

定与那些关键时间节点一起,彪炳史册。

新时代召开的这次党代会,将习近平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确 立 为 党

的指导思想,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后,又在

党 章 中 明 确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的 核 心 领 导

地 位。

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领袖人物,需

要光辉思想的领航。有观察家评价,“两个

确立”标志着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成

熟、更加坚强、更加团结、更有战斗力。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

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

趋赴。

以中国梦擘画民族复兴蓝图,以“两个

一百年”确定国家奋进坐标,以“五位一体”

铺展发展总体布局,以“四个全面”明确战

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以命运共同体展望人类未来……

洞察时代风云,把握发展大势,党的十

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

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系统回

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八个明确”深刻阐明核心要义,“十四

个坚持”全面谋划基本方略……作为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征程上矗立起思想的灯塔,提供了行动指

南,让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

强大青春活力。

坚强的领导,领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

的 社 会 革 命 ,也 能 够 进 行 伟 大 的 自 我 革

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

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

2017 年 10 月 25 日 ,人 民 大 会 堂 东 大

厅 ,十 九 届 中 央 政 治 局 常 委 首 次 亮 相 。

习 近平总书记一番坚定的话语,展现了共

产党人励精图治的品格和力量。

(下转第三版)

开启新征程

谱写新史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华社北京 1月 1日电 国家主席

习近平 1 月 1 日同南非总统祖马互致贺

电,热烈庆祝中南建交 20 周年。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20 年前的今

天,中南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翻开了

两国关系崭新的一页。20 年来,在双方

共同努力下,中南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实

现了由伙伴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全

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大跨越。事实证

明,不断巩固和深化中南全方位合作符

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我愿同总

统先生一道努力,推动中南关系不断向

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习近平表示,中国和南非是中非合

作论坛现任共同主席国。2015 年我同

总统先生共同主持召开的论坛约翰内

斯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根据总统先

生提议和非洲国家普遍愿望,中方同意

于 2018 年在中国举办论坛峰会。我愿

同总统先生和论坛其他非洲成员领导

人一道,把 2018 年论坛峰会开成加强

中非团结合作的历史性盛会。

祖马表示,南中建交 20 周年是双

边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过去 20 年

里,南中在传统友好和相互信任的基础

上,取得了可喜可贺的合作成果,两国

关系不断提升并被赋予更加重要的战

略意义。两国就涉及彼此共同利益的

问题密切协调,共同应对世界面临的新

威胁和新挑战。作为中非合作论坛共

同主席国,南中致力于推进非中伙伴关

系,推动 2015 年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

成果落实。我期待 2018 年 9 月赴华出

席中非合作论坛新一届峰会。我希望

以两国建交 20 周年为契机,强化两国

友好关系,拓展合作,实现共赢。

习近平同南非总统祖马就中南建交20周年互致贺电

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

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

“三农”工作的领导,提高新时代党领导

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

要位置,带领人民集中力量办了很多顺

民意、惠民生的好事,解决了很多农民群

众牵肠挂肚的难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

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农村公共

服务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脱贫攻坚

开创新局面,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实

践充分表明,党的“三农”政策是对头的,

农村工作的路子是对头的,党的领导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

也应该清醒看到,面对新时代农村

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党领导“三农”工作

的体制机制、干部队伍、农村基层组织还

不能很好适应。一些地方对党管农村重

要性的认识淡漠了,党管农村工作的原

则放松了、力度削弱了。要保证乡村振

兴战略有效实施,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是我

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管农村是做好“三

农”工作的重要政治优势。振兴乡村,一

定要进一步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

制机制,把这一政治优势发挥好。各级

党委和政府要健全农村工作领导体制,

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理

顺涉农部门的职责分工,坚持工业农业

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

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农村工作

干部要真正深入群众,真心依靠群众,真

情关爱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提高农村工

作本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

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党的“三农”

事业才能获得稳固基础和坚强支撑。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讲究的是

一个“实”字。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

领导,需要在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投入

保障、强化规划引领上见真章。改革是

乡村振兴的法宝,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

篱,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

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

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乡村

振兴是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大战略,务

必强化投入保障,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

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

元投入格局,下决心改变支农项目支离

破碎的现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

务,不能片面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风搞

运动,要定思路、定任务,明确长远方

向,搭建好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

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

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

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

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完全可以把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这件大事办好。把思想

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力量凝

聚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苦干实

干,久久为功,我们一定会不断开创“三

农”工作新局面,满足亿万农民对美好

生活的新期待。

实 现 乡 村 振 兴 关 键 在 党—三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本报北京 1 月 1 日电 (记者卢晓

琳、贺勇)迎着新年的晨曦,天安门广场

升国旗仪式隆重举行。这是经党中央

批准,自 2018 年 1 月 1 日起由人民解放

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后,解

放军仪仗队和军乐团首次执行的升国

旗仪式。

7 时 32 分,升旗号角划破长空,升

旗 仪 式 正 式 开 始 。 7 时 34 分 ,编 队 抵

达国旗杆基座,升旗组 3 人齐步走上基

座 准 备 升 旗 ,护 旗 队 员 面 向 国 旗 列

队。 7 时 36 分,解放军军乐团奏响《义

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

起。国旗升至杆顶,在现场的 9 万多名

各族各界群众爆发出如潮的掌声、欢呼

声。(相关报道见第十一版)

上图:天 安 门 广 场 升 国 旗 仪 式 进

行中。 新华社记者 申 宏摄

人民解放军首次执行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九万多名各族各界群众现场观看

近日,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再传

捷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

飞机 AG600 首飞成功。这标志着我

国特种用途飞机研制能力取得重大

突破,是继 C919 大型客机试飞成功

后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回望 2017,从天舟“快递”上太

空到国产航母入海洋,从可燃冰试

采成功到复兴号高铁首发……一连

串 重 大 科 技 成 果 不 断 刷 新 中 国 高

度,进一步增强了国人的自尊心自

豪感,在实现复兴梦想的新征程上

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最新数据显

示,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超过欧盟 15

个初创国家 2.08%的平均水平。创

新成果频频惊艳世人,研发投入增

速屡创新高,让网友“厉害了,我的

中国”的呼声更有底气。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

民族进步之魂。”按照党的十九大部

署,创新 型 国 家 建 设 将 加 速 推 进 。

我们相信,一个敢于争先、勇立潮头

的中国,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

创 造 更 大

的奇迹。

以创造力增强自信张 晔

■今日谈R

精彩的中国故事,源于人民共同书

写;撼人的中国奇迹,正是人民携手创造。

在 2018 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

回望一年来的科技创新、重大工程,饱含

深情地说:“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

造伟力喝彩!”这既是对过去成就的高度

赞扬,更是对未来奋斗的激励鞭策。“我

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我要为我们伟

大的人民点赞”“我向同志们致敬”……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中,感谢

人民的支持、致敬人民的贡献,充满深切

的人民情怀,彰显鲜明的人民立场,昭示

“人民至上”的不变初心。

过 去 一 年 ,中 国 科 技 创 新 鼓 点 铿

锵。上天入地下海,一系列“中国震撼”

卷起科技发展的“中国浪潮”,定义世界

新的未来。用生命铸就探地利器的黄

大年、建设伶仃洋上“跨海长虹”的林

鸣、培育“东方魔稻”的袁隆平、筑梦量

子前沿科技的潘建伟、化作星辰伴“天

眼”的南仁东……这一年,他们与 8000多万科技工作者一起点燃科技创新的

“火种”,以巨匠的技艺铸就大国重器,让

中国科技从“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

是“领跑者”,科技强国之路熠熠生辉。

砥砺奋进的五年,一切活力竞相迸

发、一切源泉充分涌流,13 亿多人民的

智慧和力量形成时代的洪流,书写在历

史的天空。2017 年中国创新指数攀升

至第二十二位,已成全球第二大创业市

场和“独角兽”诞生地;发力供给侧改

革,攻坚深度贫困,规划雄安新区,探索

租购同权,“美丽中国”铺展画卷,“三

农”工作谱写新篇……多少闯关夺隘,

多少无畏探索,亿万人民尽锐出战,以

创造伟力推动发展实践,让“中国号”巨

轮行进到新的水域。

今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当年,小

岗村村民在包产到户的契约上按下红手

印,掀开中国改革的大幕;义乌人从“鸡

毛换糖”起家,小商品成就走向世界的大

市场……这些伟大的创造,无不来自于

基层热土、植根于亿万人民。新时代新

征程,仍需以改革进一步激发蕴藏于人

民的创造伟力。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

层设计,激活基层探索的内生动力;打破

条条框框,拆除篱笆围栏,优化创新创业

的制度环境。站立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

广袤土地,拥有 13 亿多中国人民的智慧

和激情,这是我们不断前行最澎湃的动

力,这是我们走向复兴最深厚的根基。

“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对于中国

共产党,“人民”是最根本的哲学。推开新

时代的大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带领下,全国人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

干,就一定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

大力量,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习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贺词启示录②

本报评论员

制图: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