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歷史課後作業解答參考(考試時仍以課本內容為準) 105 學年度歷史科講義 1 第一章 中國的遠古文明 三、何謂卜辭? 1.甲骨文的由來:商 人以「尚鬼 」著稱,相信鬼神能夠操縱人的禍福,遇事都要占卜, 殷墟 發現的「甲骨文」,大多是商 人卜問鬼神留下來的「卜辭」。 2.卜辭的製作過程人在龜甲和獸骨上面刻畫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他們遇事請示鬼神,稱之為「卜」;先將甲骨鑽鑿,用火烘灼,背面現出的裂紋,稱之為「 」。 憑「兆」判別吉凶,並將應驗的結果,刻畫在卜兆之旁,這種文字稱為卜辭或貞卜文字。 六、試說明周代封建制度的內容與目的。 1.內容: 1)西周 封建諸侯,爵位分為五等:公、侯、伯、子、男。 封土大小和置軍多少,皆依爵位等級而定。 2)封土大小: A 天子的直轄地最大,稱為王畿 B 諸侯的封土稱為封國 C 卿大夫的封土稱為釆邑 D 卿大夫將采邑 的部分土地,分封給屬下的士,作為 食田 ,但不能世襲; E 士以下是庶人 ,不再分封(沒有土地)。 3)軍隊建置: 天子六軍,諸侯大國(公、侯)三軍,次國(伯)二軍,小國(子、男)一軍。 2.目的:封建制度的目的,在封建姻親,以屏藩周室 1)諸侯尊周 天子為共主,對周 天子有朝覲、陪祭、納貢、勤王等義務; 2)周 天子則有 制禮樂、征伐、巡狩等權力。 第二章 春秋戰國的劇變 三、試述商鞅變法的內容。 秦孝公 用商鞅 為相,頒變法之令,推動許多改革。 1.組織保甲,行連坐法,令民「五家為保,十家相連」,實行連坐法。 2.提倡軍功,禁止私鬥,使秦民勇於公戰而怯於私鬥。 3.鼓勵耕織,獎勵生產,又規定凡一家有二男以上不分居者,加倍納稅。 4.廢封建,開阡陌,鼓勵人民開墾荒地,政府計田收稅。 5.此外,又畫一度量衡,改革戎狄習俗,遷都於咸陽 四、試述秦擊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原因。 1.秦能任用客卿 ,破除國界觀念:故人才特盛。例證─ 1)秦孝公 用衛人商鞅 ,變法圖強; 2)秦惠王 用魏人張儀 ,以「連橫」打破「合縱」; 3)秦昭王 用魏人范睢 ,以兼併各國土地; 4)秦王政 用楚人李斯 ,以離間諸侯君臣。 2.秦據關中 ,獨擅形勢之利:、函 之固,進可以攻,退可以守,以伺諸侯之弊。 3.山東各國,忽視強秦 互相征伐而消耗國力,及秦壯大,又不能相互合作;且以土地 財貨賄賂秦國,求取一夕安寧,故秦能宰制諸侯,統一天下。

歷史課後作業解答參考(考試時仍以課本內容為準) 105學年度歷史科講義 第一章 中國的 … · 曹操 南下受阻,轉而經營西北,佔據關、隴。

  • Upload
    others

  • View
    2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歷史課後作業解答參考(考試時仍以課本內容為準) 105 學年度歷史科講義

    1

    第一章 中國的遠古文明 三、何謂卜辭?

    1.甲骨文的由來:商人以「尚鬼」著稱,相信鬼神能夠操縱人的禍福,遇事都要占卜, 殷墟發現的「甲骨文」,大多是商人卜問鬼神留下來的「卜辭」。

    2.卜辭的製作過程: 商人在龜甲和獸骨上面刻畫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他們遇事請示鬼神,稱之為「卜」;先將甲骨鑽鑿,用火烘灼,背面現出的裂紋,稱之為「 兆 」。 憑「兆」判別吉凶,並將應驗的結果,刻畫在卜兆之旁,這種文字稱為卜辭或貞卜文字。 六、試說明周代封建制度的內容與目的。 1.內容:

    (1)西周封建諸侯,爵位分為五等:公、侯、伯、子、男。 封土大小和置軍多少,皆依爵位等級而定。

    (2)封土大小: A 天子的直轄地最大,稱為王畿; B 諸侯的封土稱為封國; C 卿大夫的封土稱為釆邑; D 卿大夫將采邑的部分土地,分封給屬下的士,作為 食田,但不能世襲; E 士以下是庶人,不再分封(沒有土地)。

    (3)軍隊建置: 天子六軍,諸侯大國(公、侯)三軍,次國(伯)二軍,小國(子、男)一軍。 2.目的:封建制度的目的,在封建姻親,以屏藩周室。 (1)諸侯尊周天子為共主,對周天子有朝覲、陪祭、納貢、勤王等義務; (2)周天子則有 制禮樂、征伐、巡狩等權力。 第二章 春秋戰國的劇變 三、試述商鞅變法的內容。 秦孝公用商鞅為相,頒變法之令,推動許多改革。

    1.組織保甲,行連坐法,令民「五家為保,十家相連」,實行連坐法。 2.提倡軍功,禁止私鬥,使秦民勇於公戰而怯於私鬥。 3.鼓勵耕織,獎勵生產,又規定凡一家有二男以上不分居者,加倍納稅。 4.廢封建,開阡陌,鼓勵人民開墾荒地,政府計田收稅。 5.此外,又畫一度量衡,改革戎狄習俗,遷都於咸陽。

    四、試述秦擊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原因。

    1.秦能任用客卿,破除國界觀念:故人才特盛。例證─ (1)秦孝公用衛人商鞅,變法圖強; (2)秦惠王用魏人張儀,以「連橫」打破「合縱」; (3)秦昭王用魏人范睢,以兼併各國土地; (4)秦王政用楚人李斯,以離間諸侯君臣。 2.秦據關中,獨擅形勢之利:依 崤、函 之固,進可以攻,退可以守,以伺諸侯之弊。 3.山東各國,忽視強秦:互相征伐而消耗國力,及秦壯大,又不能相互合作;且以土地

    財貨賄賂秦國,求取一夕安寧,故秦能宰制諸侯,統一天下。

  • 歷史課後作業解答參考(考試時仍以課本內容為準) 105 學年度歷史科講義

    2

    六、試說明孔子、孟子與荀子的思想要旨。 1.孔子: (1)孔子的學說,著重在仁,其政治思想或倫理教育方面的最終目的是要達到仁的理想。

    仁是人與人之間的愛心,故曰「仁者愛人」。 (2)孔子的哲學思想是積極入世的,鼓勵人善用才智,為人類謀福利,不可獨善其身,必須

    進而兼善天下。 (3)孔子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使學術平民化;也開啟「布衣卿相」的政治新局面。 2.孟子: (1)孟子主張「性善」,認為「四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是人類生而具有的善良特質;仁、義、禮、智的德性,就是順此特質發展而成。 (2)在政治上,他提倡「王道」,反對「霸道」;並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的施政理念。 3.荀子: (1)荀子主張「性惡」,認為人的本性有許多情慾,順其發展將衍生出爭奪等惡行,

    主張以「禮」為治,克制情慾,約束行為,才能達到社會安寧。 (2)「尊君」、「隆禮」是他的政治主張。 八、試述戰國時代法家思想的重要派別及其代表人物

    1.戰國時代:法家之學,在三晉最為發達,可分為三派: 派別 代表 思想要旨

    重「法」 李克、商鞅 著重制定法律條文,以嚴刑重賞來貫徹執行。 重「術」 申不害 主張君主應有駕馭臣下的方法和手段。 重「勢」 慎到 主張國君須有威勢,才足以服人。

    2.韓非集法家之大成:師事荀子,有《韓非子》一書傳世。 (1)他繼承荀子性惡思想。 (2)認為人君治理國家,法、術、勢三者不可偏廢。 (3)對於臣民統治,不能依賴仁義,而在於威勢;主張循名責實,賞罰嚴明,則法行而國治。 第三章 秦漢帝國

    一、秦始皇如何控制思想言論?

    1.焚書:秦始皇 34 年,丞相李斯認為:諸生不師今而學古,非議國家政策,有損天子威信,遂建議:(1)天下百姓收藏的詩書百家語,一律焚毀;(2)談論詩書,以古非今者,處死刑,滅其族;(3)只准許留存醫藥、卜筮、種樹等書。

    2.阬儒:焚書次年,又有「阬儒」之事。起因於方士誹謗秦始皇不德,於是在咸陽阬殺 「文學方術士」460 餘人。

    3.影響:秦始皇的「焚書阬儒」,使學術思想自由大受打擊,並造成古代典籍大量失傳。

    四、漢武帝在政治、學術與財政等方面有何重要改革?

    1.【政治方面】建年號,改曆法: (1)漢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即建年號為建元,以後的帝王都沿襲以年號記年。 (2)漢武帝又更易曆法,改採以正月(寅月)為歲首的夏代曆法。

  • 歷史課後作業解答參考(考試時仍以課本內容為準) 105 學年度歷史科講義

    3

    2.【學術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漢武帝採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而獨尊儒術,從此儒學取得文化正統的地位。 (2)設五經博士及太學;並採公孫弘的建言,挑選博士弟子員五十人於太學讀書,成績優秀

    者可以任官。此後任官的儒者漸多,儒家逐漸取得政治上的優勢。 3.【財政方面】改革財政,增加稅收: (1)統一幣制:廢除漢初的各種幣制,統一由政府鑄造「五銖錢」,嚴禁人民私鑄。 (2)鹽、鐵、酒專賣:將鹽、鐵、酒三項交由政府專賣,以增加國家收入。 (3)「平準」與「均輸」:在京師設「平準令」,負責收購貨物,賤買貴賣,以平抑物價;

    在各地則設「均輸官」,將郡國進貢之物,運往價高之地出售,得錢歸公。

    五、試述王莽改制的內容。

    1.【社會改革】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名為「王田」;改奴婢為「私屬」,皆禁止買賣。 2.【經濟改革】 (1)國營六筦:規定鹽、鐵、酒、名山大澤、錢布銅冶、五均賒貸,全歸國營,名曰「六筦」。

    其中「五均賒貸」就是國營的平價事業和貸款業務,影響民生至鉅。 (2)改革貨幣:廢五銖錢,另鑄新幣。 製幣原料有金、銀、銅、龜、貝五樣物質, 名稱有金、銀、龜、貝、錢、布六品,幣值分為二十八種, 共有五物六名二十八品,嚴禁人民私鑄。

    第四章 秦漢帝國的制度與文化 三、《史記》和《漢書》各為何人所作?其在史學上的地位與影響如何? 1.《史記》是西漢司馬遷所撰。 (1)涵蓋時序:起於黃帝時代,終於武帝太初年間,歷述 2600 餘年間史事。 (2)內容體例:共 130 篇,內有十二本紀,以序帝王;十表,以貫歲月;八書,以紀政事;

    三十世家,以敘公侯;七十列傳,以志士庶。是一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 (3)地位:《史記》是中國歷代正史之鼻祖,也是第一部通史。

    2.《漢書》為東漢班固繼其父班彪遺志所作,由其妹班昭完成。 (1)涵蓋時序:敘事上自漢高祖,下至王莽,記 230 年事蹟。 (2)內容體例:共 100 篇,內有本紀十二,年表八、志十、列傳七十篇。 其體例仿自《史記》,惟去其世家,改書為志,是為「表志紀傳體」。 (3)地位:史以朝代為限,始自《漢書》,實開中國斷代史的先例。 此後各朝正史,皆以《漢書》為其所本。 六、漢代通使西域,在文化上有何影響? 1.兩漢通使西域,開闢了中國與西域之間的通道,同時促成中西文化的交流。 中國絲織品經河西走廊,輸往西域各國,可遠至大秦(羅馬),這條商路被稱為「絲路」。 2.西方傳入中國的植物有葡萄、苜蓿、胡桃、胡麻、石榴等,其他如音樂、美術與佛法等,

    也隨之輸入,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 歷史課後作業解答參考(考試時仍以課本內容為準) 105 學年度歷史科講義

    4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的分合 二.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的結果為何?各有什麼影響? 1.赤壁之戰 (1)經過與結果:東漢獻帝 建安 13 年,曹操統兵 30 萬南征,與孫權、劉備聯軍 5 萬人,

    決戰於赤壁。由於曹軍長途遠征,又感染時疫,初戰即失利。孫、劉聯軍繼而採用火攻,

    延及岸上營區,導致曹軍大敗。

    (2)影響:

    曹操 南下受阻,轉而經營西北,佔據關、隴。

    劉備 乘勝佔領荊州南部,並取得益州、漢中,自立為漢中王。

    孫權 致力建設江東基業,並趁關羽北伐之際,西取荊州。

    天下漸成三分之勢。

    曹操控有黃河流域;劉備僅有益州、漢中;長江中下游區域,全歸孫權。 2.淝水之戰 (1)經過與結果:東晉孝武帝 太元 8 年,前秦 苻堅率 80 餘萬大軍南侵,企圖消滅東晉。

    謝安派謝石與謝玄等,統北府兵 8 萬抵禦,隔淝水對峙。東晉兵少,利於速戰,用計乘

    機渡水急擊,秦軍大敗。

    (2)影響:苻堅戰敗後,前秦瓦解,北方再度陷於分裂局面。

    東晉雖阻止胡人南下,得以維持偏安局面,卻因內部不安定,未能收復中原。 五.簡述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有那些重要措施?

    1.實行班祿制:發給官吏俸祿,嚴懲受賄貪污官吏。

    2.實施均田制:把國家的荒田分給農民耕種,以增加生產;同時向農民徵收糧食、布帛,

    以確保賦稅。

    3.遷都洛陽:孝文帝以舊都平城荒鄙,距離南境過遠,不利向南進攻,乃於太和 18 年遷都

    至經濟佳、交通方便的歷史名都洛陽。

    4.推行漢化政策:包括禁胡服、禁胡語、禁歸葬、通婚姻、改姓氏、改度量、改官制、重

    文教。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的制度與社會文化 二.簡述三省六部制的由來。

    1.三省的發展:魏晉南北朝的中央官制,是從三公九卿制邁向三省六部制的過渡階段。

    (1)曹魏之時,尚書省正式成為外朝機構;魏文帝乃增設中書省,掌理詔命機要,以分其權;

    (2)西晉武帝,親任門下省參與審議、封駁,以分中書之權。

    (3)南朝以後,三省並掌大政。

    (4)北朝的中央官制,多取法南朝。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時代,官位品號都以南朝為準。

    2.六部的由來:西魏、北周極端復古,仿效《周禮》建置六官,即天官府(吏)、地官府(戶)、

    春官府(禮)、夏官府(兵)、秋官府(刑)、冬官府(工),此為隋唐「六部」之由來。

  • 歷史課後作業解答參考(考試時仍以課本內容為準) 105 學年度歷史科講義

    5

    五.列表比較永嘉之禍以後,世族的地域分布、淵源及特質?

    地區 南方 北方 名稱 僑姓 吳姓 郡姓 國姓 淵源 永嘉之禍以後南渡

    的世族。 自孫吳以來江南

    當地的名族。 晉室南遷以後,留在北

    方的世族。 北魏孝文帝推行漢

    化政策時,命令鮮

    卑人所改的漢姓。

    特質 1 .多居朝廷要位, 自視甚高,仍以中原

    望族互相標榜。

    2.同為僑姓世族,

    又有渡江早晚之分。

    吳姓的地位遠不

    如僑姓,而且兩者

    之間芥蒂甚深。

    1.他們為區別胡漢,往

    往 在 姓 氏 前 冠 以 郡

    名,如清河崔氏。

    2.隨著北魏政權分裂

    ,郡姓又分成兩支。※

    (課本未寫不用背)

    代表

    大姓 王、謝、袁、蕭 朱、張、顧、陸 關中郡姓

    ↓ 韋裴柳薛

    山東郡姓 ↓

    崔盧王鄭

    元、長孫、宇文、

    于、陸

    ※「山東郡姓」經東魏到北齊,保持漢代重經學儒術的傳統。

    ※「關中郡姓」經西魏到北周,在宇文氏的關中本位文化政策下轉趨胡化。

  • 歷史課後作業解答參考(考試時仍以課本內容為準) 105 學年度歷史科講義

    1

    第七章 隋唐五代的興衰 二、「安史之亂」發生的背景為何?安史集團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一)發生背景

    1.政治腐化:玄宗晚年無心於國事,由李林甫、楊國忠掌握大權,不但不能改善唐代開國制度的弊端,

    反而使政治走下坡。

    2.軍事缺失:(1)唐代軍人出將入相,地位很高,而且政府沒有民族偏見,任用不少外族將軍。

    (2)逃兵情形嚴重,政府不得不用募兵代替原先的府兵制,軍隊容易被將軍控制。

    (3)各道節度使擁有的權力太大。以上各種因素造成玄宗時胡人擔任邊區節度使,擁有大軍的危機。

    3.人事問題:安祿山得到玄宗重用,統治河北地區,經濟和軍事力量雄厚;加上他被宰相楊國忠排擠,

    決定天寶十四年起兵。安氏死後,由史思明繼續領導叛軍與唐朝對抗,史稱「安史之亂」。

    (二)安史集團失敗的原因 1.唐軍抵抗:張巡、許遠死守睢陽,使叛軍無法取得南方物資,又可轉運南方糧草財稅給西北的唐朝政府利用。

    2.外族助唐:唐朝將軍郭子儀、李光弼有回紇、大食出兵相助,收復失土。

    3.集團內亂:安史集團內部爭鬥,削弱本身的作戰力。

    三、唐代中晚期走向衰弱的政治因素為何? (一)地方──藩鎮之亂:唐政府以節度使官位酬謝軍人、安撫降將,他們的勢力龐大,形成「藩鎮」。

    其中河北三鎮最跋扈,他們多半是胡人,也是安史集團成員,藩鎮之亂等於是安史之亂的延長。

    此後,中央政府只能在藩鎮派系利益衝突中求生存。 (二)中央──牛李黨爭:由於武則天重視科舉,進士成為政治新興勢力,與舊勢力世族門第競爭激烈。

    進士牛僧孺和世族李吉甫、李德裕父子,因政策看法不一及私人恩怨,自西元九世紀開始,各自結黨,

    相爭四十年,更與宦官合作,打擊對方,史稱「牛李黨爭」。

    (三)宦官亂政:

    1.原因:唐代中晚期,宦官因擁立天子有功,擁有監軍、禁軍指揮權,不僅控制皇帝、大臣及首都安全,

    進而決定皇帝人選,甚至敢殺害皇帝。

    2.實例:文宗時,大臣李訓等人計劃暗殺宦官,反遭殺害,此即「甘露之變」。

    3.影響:在宦官的威脅下,正直敢言的官員逐漸減少。宦官與藩鎮、牛李兩黨都有合作,長期操縱政治。加

    以宦官內部派系紛歧,政策無法連貫,弱化晚唐中央政府的行政能力。 四、歸納五代十國的政治特色為何? (一)藩鎮政治:在五代十國,「軍人」取代世族,扮演推動歷史變遷的角色;「兵變」是軍人擁立君主和將領 的方法。軍人建立國家,政權性質等於晚唐藩鎮延續,人民飽受戰亂之苦。 (二)南北易位:1.南方各國經濟成就高,君主也很重視文化教育。

    2.中原(北方)本是早期中國歷史的重心,但戰亂改變這現象。為了取得南方物資和漕運便利,五代君主多選擇開封為首都;歷史名城長安、洛陽退出政治舞台。

    (三)外族興起: 1.唐末:隨著唐帝國衰落,回鶡、吐蕃崛起。 2.五代:沙陀人建立政權;北方契丹族直接威脅中原地區,介入五代政權爭奪戰。「兒皇帝」石敬瑭即以燕雲

    十六州土地,換得契丹人幫助而登上皇帝寶座。 第八章 隋唐制度、社會文化與對外關係 三、何謂「租、庸、調」?何謂「兩稅法」? (一)租、庸、調:唐代因襲隋制,定為「租、庸、調」法。

    1.辦法:每丁歲納粟二石為「租」;每丁歲服役二十日為「庸」;每戶歲納綾、絹、絁各二丈為「調」。

    2.優點:(1)項目分明;(2)規定以實物繳交,直接鼓勵人民生產。

    3.敗壞原因:租庸調賦役制度的基礎是「均田制」。安史之亂以後,土地兼併盛行,戶籍散亂,田地受還成為具

    文,隨著「均田制」瓦解,租庸調也無法維持。

  • 歷史課後作業解答參考(考試時仍以課本內容為準) 105 學年度歷史科講義

    2

    (二)兩稅法:唐德宗時,宰相楊炎創立「兩稅法」。 1.辦法:每年分夏、秋兩次徵輸。 2.優點:(1)政府量出制入,確保國家財政收入;(2)依民戶的貧富等級課稅,公平且擴大稅源;

    (3)簡化納稅項目,概以錢計,免除徭役。 3.缺點:(1)兩稅法僅徵租不授田,已失為民置產之意;

    (2)限定以錢納稅,農民須賤售穀物以易錢,顯示政府忽視民間經濟。 四、略述科舉制度的由來及其意義。 (一)由來:1.隋初鑒於門閥流弊,取消「九品官人法」。2.隋煬帝置「進士科」,由士人自行報名,參加試策,

    及第者得任官職,這是科舉制度的開始。 (二)意義:1.自科舉制度實施後,取才任官已有比較客觀的標準。2.由於考試機會平等,名門、寒族得以自由

    競爭,從唐代後期起,門第觀念逐漸消融。3.廣泛提拔人才,使得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更密切。 八、何謂「東亞文化圈」?如何形成?受影響最深的國家有那些? (一)東亞文化圈的形成:在中西文化交流下,唐代將各民族文化與中國文化融匯創新,也將中國文化向四方傳

    播。其中尤以漢字、儒教、律令、中國的科技(天文、曆算、醫學)、中國化的佛教等影響周邊地區,構

    成所謂的「東亞文化圈」。

    (二)周邊地區國家透過官學及私學的「漢字教育」吸收中國文化。

    (三)受影響最深的國家:朝鮮半島、日本、越南。 第九章 宋與遼金夏 一、什麼是「澶淵之盟」? (一)時間、背景: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聖宗因宋朝停止兩國貿易,阻斷遼國重要收入,決定南侵。 (二)經過:宋人大驚,大臣甚至主張遷都。真宗採納宰相寇準的建議,帶兵侵征,擊敗遼國先鋒軍。 (三)結果:兩國訂立「澶淵之盟」,內容是:

    1.宋每年給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2.兩國約為兄(宋) 弟(遼)之邦;3.雙方以「白溝河」為邊界。 (四)此約的意義:1.宋朝放棄上國地位與遼訂立對等和約,這種兄弟國外交,是新的國際關係,也是中國古史

    少見。2.當時宋人都覺得恥辱,但在澶淵之盟架構下,維持一百多年和平,使宋朝繁榮安定。 二、試述「熙寧變法」的主要內容。

    宋神宗(熙寧三年)支持王安石進行改革,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規劃新法。 (一)財經:1.青苗法:給農民低利貸款,保障農民不受高利貸剝削,又能增加政府收入。 2.方田均稅法:畫分土地等級,訂定稅則,平均人民負擔。 3.均輸法:制定南方送交朝廷物品的運輸原則,減輕人民負擔,政府也能獲利。 4.市易法:政府在首都設「市易務」,避免大商人操縱物價。

    5.免役法:人民不用再義務當差,依據家庭財產課稅,由政府雇用工人服役。 (二)軍事:1.置將:淘汰疲弱士兵,重編「禁軍」,並授權將軍負責訓練。

    2.保甲法:實行兵民合一新制度,組織訓練民眾,平時保衛家園,戰時出征。 3.保馬法:鼓勵首都及西北地區人民馴養騎兵所需的戰馬。 4.置「軍器監」:成立武器製造機構,改良武器品質。

    (三)育才:1.科舉革新:考試方式以「經義」、「時務策」取代詩詞。又設立「明法科」,錄取法律人才。 2.三舍法:太學改為三級制,希望以學校平日考核代替科舉成績來選拔真正的人才。

    四、試述南宋成功立國於南方的原因。 (一)名將輩出:韓世忠、岳飛等將軍先後戰勝金兵,令對方不敢輕易發動軍隊渡江,韓世忠擊敗兀朮就是一例。 (二)地理優勢:南方多溝渠湖泊,不同於華北平原,地理條件限制女真騎兵。長江、秦嶺變成南宋最好的天然

    防線。

  • 歷史課後作業解答參考(考試時仍以課本內容為準) 105 學年度歷史科講義

    3

    (三)齊國緩衝:劉豫吸收漢人為金國攻打南宋,讓南宋不會直接面臨強敵威脅。 (四)發展經濟:南宋面積較小但養活大量人口,經濟實力很強,傳統農業、工商業都很有進展;海外貿易更是

    國家重要的收入。 (五)金國因素:女真人變成統治者後,生活腐化情形日趨嚴重,喪失尚武精神和戰鬥力。蒙古勢力興起後,

    金兵不得不防守蒙古軍,無法發動對南宋的戰爭。 第十章 蒙元帝國 一、說明蒙古三次西征的情形。 1.西域強國花剌子模殺了蒙古派去的使者,成吉思汗親自帶兵征討,消滅花剌子模後,又派將軍遠征歐洲, 到達黑海北岸。這就是蒙古第一次西征。在返回蒙古途中,消滅西夏國。 2.窩闊台繼任大汗,聯合宋朝滅金國,開始第二次西征。這次攻下莫斯科,打敗捏迷思(日耳曼)聯軍,直達亞德里

    亞海岸。主帥拔都建立欽察汗國統治這片土地。 3.蒙哥繼任後,進行第三次西征主帥旭烈兀攻打阿拉伯半島及回教國家,消滅東大食,並建立伊兒汗國。 4.蒙古三次西征先後建立欽察汗、察合台汗、窩闊台汗、伊兒汗等國。 三、試述元代統治下種族歧視的情形。 1.元朝將人民分為四等:依地位高低分為蒙古人(國人)、色目人(西域人)、漢人(契丹、女真、高麗人及金

    曾統治的漢人)、南人(南宋人)四等。

    2.種族歧視的情形:(1)各級長官一定以蒙古人為首長,漢人、南人為副手。 (2)科舉時,蒙古人、色目人為一榜,漢人、南人為一榜,題目難易不同。

    (3)軍事方面,南人不得參與樞密院,不許充當天子宿衛;沒收民間軍器和馬匹。

    (4)社會方面,每二十家編為一甲,以蒙古人為甲主進行社會控制,禁止集會活動。 第十一章 宋遼金元制度與社會經濟 一、試述北宋初期相權的變化? 北宋初期將相權分為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首相,參知政事是副相,只能管內政;軍政由樞密院負責,

    中書省、樞密院合稱「二府」;財政則歸三司使負責(戶部司、鹽鐵司、度支司)。 二、何謂「二元體制」? 遼創二元體制,以北面官治理游牧民族,以南面官統治漢人。 五、試述宋代史學發達的情形? 1.宋代史學家有濃厚的道德思想,例如歐陽修不滿意五代歷史人物的作為,利用重寫《新五代史》來表達他對

    人物的歷史評價。 2.司馬光用十九年時間寫成《資治通鑑》,內容是以編年體方式敘述從戰國時代到五代的大事,並附上他對

    史事的看法,作為帝王統治的參考。 3.袁樞覺得《資治通鑑》不易閱讀,於是依歷史事件分類,將《資治通鑑》重新編寫成《通鑑紀事本末》

    創立新體裁。 4.鄭樵整理古代社會現象和制度,寫成《通志》,與唐代杜佑《通典》、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合稱「三通」。 六、試述古代中國「三大發明」到了宋元時代進步的情形? 1.火藥:北宋末年,李綱曾使用「霹靂砲」抵抗金人入侵。金滅北宋後,接管汴京的火器工廠,金人學會製作

    火器,也利用「震天雷」火炮抵抗蒙古。 2.印刷術:最重要的是雕版印刷的盛行和活字印刷的發明。雕版印刷始於唐代,到兩宋達於極盛。宋人印書,

    重視雕刻技巧與文字校對,宋版書印刷精美而且錯誤少,格外珍貴。宋仁宗時,畢昇發明活字版印刷,首先用

    膠泥製成活字。元代王禎製作木頭活字,並創造轉輪排字盤,省時又方便。 3.指南針:中國很早使用指南針,到了宋代,磁針裝置技術的進步,指南針開始運用於海上導航。

  • 歷史課後作業解答參考(考試時仍以課本內容為準) 105 學年度歷史科講義

    1

    第十二章 明代的興衰 四、鄭和出使西洋的動機及影響為何?

    (一)動機:明成祖 朱棣對於海外經營態度積極,歸納有三點原因:一、懷疑 惠帝 未死,可能匿居海外,因此派人前往尋找。二、向海外各國誇示富強,宣揚國威。三、發展海外貿易,以中國的錦繡、瓷器、

    漆器等物品,換取南洋的香料及各種奇珍寶貨。 (二)影響:鄭和遠航前後經歷二十八年,遍訪亞、非近四十個國家,在東南亞留下大量歷史遺跡。這項遠

    航行動,使當時的中國人更加瞭解海外情形,激起了向海外發展的極大興趣,因此有非常多的福建、廣

    東居民,紛紛向南洋移殖,或是經商,或是開墾。明代中葉以後,國勢漸漸衰弱,但前往南洋移墾的人

    始終絡繹不絕(=接連不斷),他們奠定了日後華僑在南洋的地位基礎。

    六、張居正改革的重要項目為何。

    (一)整頓吏治:提出「考成法」,嚴格貫徹對各級官員的考核。同時裁撤大批冗員,獎勵清廉能幹的官員,

    遏止貪污腐敗,提高行政效率,奠定推行其他改革項目的基礎。 (二)整飭邊防:張居正認為只要堅定意志,不出五年,絕對能有足夠軍力抵禦蒙古威脅。又大力支持戚繼

    光、譚綸在北方整頓防務,任命名將李成梁駐防遼東,對於邊疆安全很有貢獻。 (三)整頓官學:明代中期以後,州縣生員人數眾多,依靠特權而胡作非為,被稱為「學霸」。張居正核減

    生員錄取名額,革去學霸功名,整頓各地官學,慎選官學教官,期望為國家培養一批新的人才。 (四)節省開支:明末財政面臨崩潰,理財成為施政重點。開源方面,重點在嚴加催徵田賦和清理欠稅。節

    流方面,主要是裁減冗官冗費、減少皇室開支。另外,又要求皇帝的個人花費、皇帝對臣民的各項恩賞,

    必須把握「量入為出」原則,不可隨意浪費。 (五)丈量土地:明代中期以後,貴族、官僚、富豪、大地主們隱瞞了兼併的土地田畝,拒絕繳稅,國家稅

    收嚴重不足、不均,必須重新清丈田土,合理改革賦稅制度。八年之間,完成全國田地丈量,查出大批

    隱匿田畝,總體田畝稅收增加,大部分的貧苦農民也脫離了沈重的稅賦負擔。 (六)推行「一條鞭法」:清丈全國土地田畝之後推行「一條鞭法」。將各地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稅,

    一律合併為一條,按照田畝與人口的比例,計算每畝的平均田賦,按田徵收。統一田賦與力役,簡化徵

    收項目和手續,防範豪強漏稅與官吏貪污,有助於減輕貧農下戶(=貧民)的負擔。此法承接唐代兩稅法的精神,開啟了後來清代的「攤丁入畝」制度,是中國賦役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

    第十三章 清代滿洲政權 一、清代前期統治策略為何?有何懷柔措施與高壓手段?

    清代統治中國的手段,採取「懷柔與高壓並行」的策略,基本上以懷疑的態度對待漢人。 (一)關外時期:努爾哈齊還沒有併吞中國的野心,也不會籠絡遼東漢人,因此將大多數漢人俘虜充為奴隸,

    並且隨意殺害漢人儒生。皇太極則改用懷柔政策,命令滿漢分居,另設官員管理漢人。皇太極已經有 南向中國的決心,所以特別任用明朝降官。

    (二)入關以後:清代繼續以懷柔政策籠絡漢人。例如:禮遇明代君臣,為明思宗發喪下葬,褒揚死難的明

    代官員,歸降者一體錄用,徵召錄用故明遺民。清廷也維持科舉制度,用「功名」籠絡漢族知識份子, 沖淡其民族意識。又廢除明代末年的各種苛捐雜稅,以及撤銷廠衛特務機關。

    與懷柔政策並行的,就是高壓政策,目的是消滅漢人的民族意識與反清復明思想,主要對象是那些懷念故

    國,嚴守夷夏之防、滿漢之別,決心不與清代政府合作的漢人士大夫階層。清廷的高壓手段,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禁結盟社:禁止士子組織社團,不准批評或建議國家軍民利病等事。 2. 摧抑紳權:地方仕紳社會地位很高,經常干預地方事務,清廷屢次加以打擊,消滅其社會影響力。 3. 興文字獄:文字獄是摧折士大夫知識份子操守風骨的一項利器,讀書人或官員往往為了隻字片語而送命,

    甚至任意株連(=牽連),在康雍乾時代最盛。

  • 歷史課後作業解答參考(考試時仍以課本內容為準) 105 學年度歷史科講義

    2

    4. 下剃髮令:束髮是漢人禮教之一,是一種文化精神,也是華夷之辨的重要象徵。清廷嚴格執行剃髮令, 就是藉此打擊漢人士大夫階層的民族自尊心,讓漢人的外貌與滿人無異,進而忘卻本身是漢人的心理認知,

    而達到讓所有漢人真正服從的目的。

    第十五章 民國初建與艱苦維持 一、何謂五四愛國運動?

    一次大戰於民國七年(1918)結束,中國因曾對德國宣戰,是戰勝國之一,得以參加巴黎和會。中國代表主張收回山東權利,但列強卻極可能應允由日本取得山東利益。消息傳回國內,人心激憤。八年五月四日,北

    京大學生以「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為口號,示威抗議,各省響應,紛紛罷工罷市。 身在巴黎的中國代表受到國內愛國運動的鼓舞及影響,拒簽和約,山東問題因而懸而未決。直到十一年

    (1922)華盛頓會議九國公約,各國應允尊重中國主權獨立及領土完整,並規定山東問題由中日另行談判解決。

    二、「黃金十年」曾有哪些建設與改革? (一)廢除不平等條約:國民政府北伐統一全國,獲得各國承認為合法政府,此後中國政府致力於廢除自清

    末以來的不平等條約,其中以 關稅自主權 及 取消領事裁判權 為談判核心。 (二)財政與經濟:1.為了改革國家財政,劃分中央與地方稅收項目。廢除釐金,提高海關稅則,廢除苛捐雜

    稅,使國家稅收增加,減輕人民負擔。實行「廢兩改元」,發行法幣,統一國家幣制。2.經濟方面, 獎勵工商業發展,減少入超,機器與原料進口量增加。農業方面,設置農村復興機構,改良農作物品種,

    促進運銷,改善農村生活,使糧食生產足供自給。 (三)交通建設:1.鐵路方面。民國二十年(1931)以前,全國鐵路一萬三千公里,百分之九十二由外國經營,

    二十年至二十六(1937)年間,新築鐵路三千三百公里,均為中國自建自營。2 公路方面,北伐前,全國公路僅一千公里,至二十七(1938)年已完成十一萬公里,大都在黃河以南各省。3.航空方面,開辦數家航空公司,有中外合資,也有中國自營,航線遍及各大城市及邊遠省分。

    (四)軍事方面:1.聘用數百名德國軍事顧問,使軍隊訓練現代化。2.廣州黃埔軍校遷址南京,直屬中央,並設立分校,培養軍事幹部。3.在杭州成立航空學校,為空軍訓練中心。4.公布兵役法,改革兵役制度,穩定兵源。

    (五)教育與學術:1.頒訂教育宗旨,規定學校設備及課程標準,充實經費,健全師資。自二十二年(1933)起,教育經費從未拖欠短少,為民國建國以來所未有。2.設立「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為最高學術研究機構。3.大學生人數增加,各著名大學也設立研究所,提高教育水準。

    (六)社會改良:政府於二十三年(1934)發起「新生活運動」,以禮義廉恥為國民日常生活規範,以「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為實踐原則。另有民間人士發起農村改良運動,提升農民知識水準,

    穩定農村秩序。 三、中國加入同盟國,對於抗日戰爭有何助益?

    民國三十年(1941)十二月,日軍偷襲美軍夏威夷珍珠港基地,爆發太平洋戰爭。中國正式對日宣戰,加

    入同盟國行列,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區。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席捲東南亞,英美均遭受重大挫敗。我軍則於湖南殲敵五萬六千人,創造「第三

    次長沙大捷」,深獲同盟各國讚揚。中國戰場牽制日軍百萬,英美盟軍在歐洲合力對付德國。

    中國加入同盟國之後,獲得美方充裕貸款,用以維持財政穩定。美軍也在華成立第十四航空隊,幫助取回

    制空權。中國則派遣大隊遠征軍赴印度接受美式裝備及訓練,同時輪調國內各軍至雲南更換新式武器,加強訓

    練。自中印公路開通後,美援物資源源供應,日軍攻勢更為泥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