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教會歷史 第七課 宗教改革時期 1517-1648() 理性與復興時代1648-1789() 20141 19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教會歷史 第七課

宗教改革時期 1517-1648年(二) 理性與復興時代1648-1789年(ㄧ)

2014年 1 月 19 日

Page 2: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全球擴張時代

• 1492 年10月11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150年歷史上稱「發現的時代」。

• 1500-1650年基督教史稱為「全球擴張時代」,羅馬天主教修士與會士將福音傳遍了西班牙拉丁美洲殖民地以及非洲和亞洲沿海的葡萄牙港口。

• 是用「適應政策」或「征服政策」來使人歸向「神聖信仰」?

Page 3: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 在葡萄牙商人與西班牙征服者除了奪取香料與黃金外,他們的心靈深處隱藏著傳播「神聖信仰」的熱忱。幾乎每艘船上都有道明會、方濟會、奧古斯丁修會或耶穌會的修士。

• 1581 – 1712年間前往中國的376名耶穌會士中,有127人死在途中。

• 教宗交代葡萄牙與西班牙國王有責任在所征服的土地上傳福音。除去偶像,通過天主教將臣民帶到基督的統治下。

• 「征服政策」:印地安人有人祭與拜偶像惡行,反印第安人的戰爭是仁義之戰,就像以色列人對迦南人一樣。

Page 4: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遠東傳教先鋒 – 沙勿略(1506-1552)

• 耶穌會修士,被委任為教宗使節。 • 1542年,在印度果阿停留幾個月,發起道德革命運動。去印度南端。

• Paravars漁民為得葡萄牙人的保護集體受洗,但八年內沒有人講解。沙勿略三年中背誦信經、主禱文、十誡和玫瑰經給他們建立了教會。

Page 5: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在日本的傳教

• 1549年沙勿略登日本島,正值封建貴族統治渴望與外界貿易,歡迎基督教的傳入。

• 在日本改變沙勿略的傳教觀--適應政策。 • 到16世紀末,耶穌會主宰著日本的傳教工作。

1579年建立了天主教小鎮長崎。全國有30萬信徒,成百上千教堂與兩所基督教學院。

• 17世紀初新統治著頒佈迫害基督徒政策。在1614-1642之間,4045位殉道。只有一部分餘民在長崎附近的小山中倖存下來。

Page 6: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日本馬利亞觀音

Page 7: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在中國的傳教

• 1552年沙勿略想進入中國,病逝在廣東上川島。 • 1567年澳門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 • 1579年范禮安從澳門對著中國喊:「盤石,你何時才能打開?」

• 1583年利瑪竇進入廣東肇慶,一步步向首都邁進,1600年進入北京。

• 採用適應政策。後道明會與方濟會認為適應中國人方式走得太遠,引發「禮儀之爭」,1706年康熙傳諭限教。

Page 8: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清教主義Puritanism

• 清教徒運動有個人的一面,也有公眾的一面。它始於個人對神救贖恩典的體驗,但繼而發展到強調選民在這個世界上的傳教使命,即按照聖經原則塑造社會。

• 強調信徒的內在生命,清教主義的重生信息是以後基督教福音派的根本。

• 清教改革是英格蘭的第二次宗教改革。經歷了三個時期。

Page 9: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清教運動在英格蘭的改革運動 1. 伊麗莎白女王統治下(1558-1603),試圖沿著加爾文的日內瓦路線「淨化」英國國教會。《日內瓦聖經》和《殉道士書》是血腥瑪莉時的產物,帶入英格蘭。清教徒把自己看成神的新以色列子民,神在普世救贖計劃中為英格蘭人民留有一特殊的位置。

2. 詹姆斯一世與查理一世統治下(1603-1642),反抗君主制,在王室強迫以高教會派風格統一基督教的壓力之下遭受磨難。只同意新譯本《英王欽定本聖經KJV》。分離主義運動。移民美洲-1607 Virginia; 1620五月花號。

Page 10: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3. 英格蘭內戰和克倫威爾Cromwell統治期 (1642-1658)。清教徒有塑造國家教會機會,由於內部意見不合而告失敗。

• 1625年查理一世繼位,決心實施神授王權的理論;他的妻子是信奉天主教的法國公主。任命William Laud 為大主教,成立反清教徒團。擱置議會。

• 十年內清教徒移民麻薩諸塞,共16,000人。 • 保皇派與議會派內戰爆發。議會終能自由進行清教徒的改革。1643-1649制定《威斯敏斯特信條》代替《三十九條信綱》以及大小兩種教理問答。

• 1649處死查理一世,他變成被狂熱分子迫害的殉道士,成為許多英格蘭人記住清教徒的方式。

• 成立共和國,1658克倫威爾去世之後,兩年內國家又回到君主制。

Page 11: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宗派的產生

• 三十年戰爭結束簽訂《Peace of Westphalia》(1648年)反映一個時代結束。允許新教和天主教在同一領土內共同存在。人們開始質疑政府決定人民宗教信仰制度,取而代之就是宗派主義。

Page 12: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教派(sect)與宗派(denomination)的不同

• 教派聲稱惟獨它具有基督的權威。它認為自己是基督的真身;它擁有全部的真理,而其它宗教則一概沒有。具有排他性。

• 宗派是用一個特殊名稱命名的某個基督教團體,它只不過是一個更大團體-教會的一員,所有宗派都屬於教會。

Page 13: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歸納教會宗派理論

1. 沒有人能始終看清真理,對教會的外部形式和觀點上的差異是不可避免的。

2. 即使這些差異無關於基要真理,也不能置之不理。每位信徒都有責任實踐他所相信的聖經教導。

3. 既然沒有一個教會能最終和完全掌握神的真理,那麼任何單一教會結構不可能完全代表真正的基督教會。

4. 單單分離這個事實本身並不能構成分裂。在很多要點上存在區別,但在基督裡仍能合一。

Page 14: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Page 15: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理性與復興時代 1648 – 1789年

宗教改革時代以基督徒關於拯救道路之爭為標誌。理性時代(Age of Reason)最突出的標誌是否定一切超自然宗教。尊重科學和人類理性代替了基督教信仰,成為西方文化的基石。許多基督徒不是通過論証,而是通過超自然的歸信體驗面對這一信仰危機。信仰更多的是體驗而非教條。

Page 16: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理性時代的精神

• 理性時代又稱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 • 懷疑所有可以懷疑的事務。 • 以全新的方式看待神、世界和個人自我。 • 理性取代了信仰,人的根本關注點不是來生,而是在這個世界上獲得快樂和成就。

• 教義問題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行為。信條是否讓我們更加寬容,更加尊重那些與我們意見不同的人,更響應耶穌愛的精神?

• 理性時代的觀點今日仍存在於西方世界的價值觀之中。

Page 17: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理性精神的紮根與成長

• 文藝復興運動:恢復古典希臘和羅馬在文學、政治和藝術領域所表現出來的價值觀。對人類及其力量的自信。

• 貫穿於1550-1650年的宗教衝突讓人感到宗教偏見似乎遠比無神論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對寬容和普遍真理的渴望蔓延開來。

• 現代科學的興起:哥白尼、開普勒、伽利略發現太陽才是宇宙中心。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中世紀不可見的精靈世界-天使和魔鬼被當作迷信拋棄。取而代之的是服從物理規律,可以用數學符號來表達的宇宙世界。

Page 18: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自然神論 (Deism)

• 在18世紀無神論是不受歡迎,「異教徒」都相信有「最高存在」,但把「最高存在」-神會干涉「世界機器」這種想法看為迷信。這種信條被稱為自然神論。

• 自然神論的神有時被稱為製表匠神。神是ㄧ位完美的製表匠,造完後給它上發條,讓它自己走。以後 不再干涉這個世界。

Page 19: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基督徒對理性主義的回應

• 法國教會試圖用傳統的方法制止,審查「危險」的書籍。

• 英格蘭一些人有力的筆伐自然神論。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主教巴特勒(Joseph Butler)《宗教類比》基本上結束了這群思想家們的辯論。

• 自然神論者以自信樂觀想像他們已了解神一切的智慧與目的。然而巴特勒看得清楚:生活充滿了困惑和不解之謎。理性沒有提供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它提供給我們的只有可能性。

• 自然神論由於自身的弱點瓦解了,它建立在虛假的樂觀主義之上。可是對自然神論的擯棄並沒有使基督教回復到西方文化的中心位置。

Page 20: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巴斯噶Blaise Pascal (1623-1662)

• 法國傑出的數學家、物理學家、發明家。

• 1654神秘的經驗成為基督徒。 • 1658準備寫《為基督信仰辯護書》,不能完成,留下札記,後出版為《默想錄》,為護教學中的經典之作。反對笛卡兒的理性主義,和法國作家蒙田的懷疑論。

• 「神可以經由信心藉著耶穌基督來認識,信心就是神給的。人離開神會萬分痛苦,這就說明人需要祂。…但人心裡藏有相信神的理由,這是理性所不知道的。」

Page 21: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敬虔派Pietism

• 任何一個宗教在成為大多數人的宗教並慢慢變成社會習慣之後,會傾向於變得單調而貧乏。17世紀把信仰變成了心智操練,信心不再是一種順服的行為,而是認同學者們提出的教義真理。

• 敬虔派的崛起是對這種僵化的宗教改革的回應,對德國路德主義有名無實的信仰提出挑戰。

Page 22: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敬虔派的目的

1. 強調個人信仰(重生)的重要性。相信基督是從個人開始,信仰的本質在於信徒心靈中對神的恩典具有個人的體驗。在基督教史上,受洗的基督徒要悔改信主的觀念第一次凸顯出來。

2. 想要將基督徒生活的重心從個人在其中出生和成長的國家教會轉移到由對神有永活信仰的信徒組成的親密團契中。從得到生命復興的平信徒應該傳福音到個階層。

Page 23: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 Philip Spener (1635-1705) 明白因信稱義不單純是一種教理,而是靈性再生。1669在家中聚會,每星期二次閱讀聖經和進行信仰交流。這聚會很快被人輕蔑地稱為「敬虔者的聚會」。從此「敬虔派」誕生了。

• 1722年摩拉維亞弟兄會在Zinzendorf 親岑道夫伯爵(1700-1760)的地產上建立Herrnhut 社團,即「主的守望者」。1727年親岑道夫領導下重組,接受神職任命。摩拉維亞弟兄會成為歷史上第一股大規模的新教宣教力量。

Page 24: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敬虔派的貢獻

1. 將18世紀教會的重心從熱切的爭論轉移到對靈魂的關懷上。

2. 使佈道和牧師探訪成為新教傳道活動重心。 3. 大大豐富了基督教音樂。 4. 強調屬靈平信徒在復興教會上的重要作用。

Page 25: Church history 7 教會歷史

福音派信徒從敬虔派繼承

1. 情感在敬虔派信徒的宗教生活中佔很大比重,而理性則有頻臨消失的危險。

2. 敬虔派保留了現存的制度化教會。它並沒有正面攻擊它。但將基督教的本質-新生和靈性生活-從傳統國家教會轉移到親密的團契小組或信徒的志願組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