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教會歷史 第十課 意識型態時代1914-1989 (二) 全球擴張與搬遷時代1900- 20142 16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教會歷史 第十課

意識型態時代1914-1989 (二) 全球擴張與搬遷時代1900-

2014年 2 月 16 日

Page 2: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 自從1910年在英國愛丁堡召開的“國際宣教士會議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nference”之後,基督教各宗各派積極尋求聯合。1948年正式成立“普世教協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其教義根基非常寬廣自由,對直接傳福音的委身薄弱,而且支持第三世界左派運動武力革命。

• 1961年俄國東正教加入。 • 普世教協的精神明顯轉向社會關懷,以此作為基督教合一的基本表現形式。

• 宗派的合併:1900-1970年30次合併。如聯合循道宗、聯合長老宗。

Page 3: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福音派倡導的合一

• 保守的福音派教會不願意加入“普世教協”這個以基督之名從事政治與社會運動的團體。福音派人士於1966年在柏林召開“世界福音會議World Congress of Evangelicalism”,1974年在瑞士洛桑召開“普世福音化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World Evangelization”發表《洛桑宣言》, 強調在基要真理上尋求合一,在普世宣教上同心協力。

Page 4: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天主教的發展 • 天主教在二十世紀前半葉,仍采取“堅持傳統,反抗現代”的立場。自1958年若望二十三世John XXIII當選教宗之後,情勢有了改變。他認為教會應該向現代世界打開大門,回應現代人的真正需要。因此他於1962年召開“梵諦岡二次會議Second Vatican Council”,1963年他去世,保祿六世Paul VI繼任教宗主持后續的會議。

• 第二次梵諦岡會議 (1962-65年)仍然固守天主教的傳統教義,只是在作法上比較現代化,例如:望彌撒時准許使用各地的方言,崇拜儀式可配合當地文化,給予較多的良心自由。此後,天主教開始與其他教派對談,促進關係。例如:與東正教會共同撤銷1054年的互相開除教籍案;稱呼基督教為“分離的弟兄”;也派代表列席“普世教協”,但仍確認教宗無誤論,鼓勵對馬利亞的崇拜。

Page 5: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全球擴張與復興移轉時代1900- • 有人認為現在是「後基督教時代」,但過去一百年比任何時間有更多人成為基督徒。我們甚至可以爭論過去一百年中間所發生的比過去教會歷史中所發生的更多。在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偉大的宣教推動了南半球爆炸性的成長。

• 然而新的成長好像有它特有的性質,是聖靈主動發起的。反而一度曾經是宣教大本營的歐洲和北美看起來處於休眠和衰落。歷史將會紀錄南半球新的基督教中心以及其他地區是否能夠維持忠心的基督教的特質,來為聖靈空前的工作做見證。時間將會告訴我們聖靈攪動的現象會在西方同樣發生。如果沒有聖靈的工作,「後基督教時代」的標籤更貼切現在。

Page 6: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西方的基督教

• 原本建立在同類團體基礎上的教會,現在要面對各種具有不同種族、社會背景的民眾。

• 多元主義的美國,處境是消費市場處境。教會必須推銷它們的傳道工作。大部分教會的宗教活動逐漸為大眾口味所主宰。教會強調家庭,以及個人心理需要,但對生活中的政治、經濟難題卻甚少表態。

Page 7: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美國標榜自我一代的基督教

• 公共教育和流行文化都在背離傳統的宗教道德觀,不再繼承植根於聖經教導的自我犧牲的倫理觀。

• 個人選擇和個人權力支配著美國流行文化。 • 「你必須成為你自己」,這種關注自我的現實觀對天主教和基督教都帶來衝擊。

• 主流教會(聖公會、循道會、長老宗、信義宗等)的人數在1980, 90年代呈下降趨勢,這些教會從主流退居到邊緣。

• 而保守派的基督教會(包括福音派、基要派、靈恩派、五旬節派)一般都繁榮起來。

Page 8: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 成百上千萬的美國人說他們是信徒,但不屬於任何教會。這些人不喜歡正式從屬於任何組織化的宗教團體。對任何宗教品牌沒有忠誠,卻傾向於從神這個架層上挑選似乎會給他們提供「權宜之計」的任何東西。

• 「性」乎在個人追求自我表現和自我實現上發揮著關鍵的功能。他似乎成為靈魂的終級意義的主要源頭。

• 自制理念不再被認為是健康的,他反應的是虛偽和奴役。人們需要從過去解放出來。

Page 9: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保守教會三反應

1. 植根於末世,因罪惡增多及道德的淪落,相信教會被提很快會發生。在末世來臨以前傳道的使命是預備人心。

2. 抵制文化型:宗教右翼運動 3. 自我表現的教會

Page 10: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抵制文化型:宗教右翼運動 右翼人士認識到美國正陷入世俗人文主義的影響,傳統的家庭價值觀正受到媒體和公立學校的抨擊。通過佈道、宣傳和遊行反對墮胎、平等權修正案、同性戀、色情文學以及政府對教育和福利的日益干涉。

• 起因:1973年的Roe v. Wade案件 1978年加州提出一份投票,試圖在法律上擴大對同性戀的保護。保守派牧師組織推翻這措施時,國稅局警告因參加政治活動教會將喪失免稅身分。

• Jerry Falwell 1979年創立道德多數派。關注美國道德的滑坡。

• Robert Grant 的基督徒之聲。 • Beverly LaHaye的關懷美國婦女組織。 • Pat Robertson 的自由協進會。 • James Dobson的 Focus on the Family。

Page 11: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自我表現的教會 • 認為自我表現可用於福音職責上。 • 很多基督教和天主教會將自己表現成具有治病功能或賦予快樂的社團。

• 聖經本身成為精神病治療和多媒體技巧的一部分。

• 建立user-friendly教會,使宗教幾乎成為個人選擇的事情。懺悔、立約、宣誓、傳道權威、傳統都成為過去。

• 選擇教堂,與其說去與神相遇,順服祂啟示的道路,不如說是為了滿足個人的需要。教理越來越少了,而情感與情緒則越來越多。在充滿競爭的社會裡擁有一個愛和容忍的港灣。

Page 12: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巨型教會的興起 • 擺脫宗派的負面形象,更符合大眾的宗教口味。 • 巨型教會的共同特點: 1. 會眾很少帶有宗派印記。向著不同背景和難題的民眾開放。

2. 音樂往往以快節奏、熱情洋溢、通俗的宗教音樂為標誌。

3. 圍繞一位富有魅力的傳道人而建立。講道著重將聖經具體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4. 擁有金錢,可買一切最好的。教會事奉可以滿足能夠想像到的每一種需要。

Page 13: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靈恩運動的發展

• 第一波靈恩運動(約1900開始) 五旬節運動,經歷了醫病與方言等聖靈的恩賜。 “神召會Assemblies of God”,“神的教會Church of God”,“四方福音教會Church of the Foursquare Gospel”等。

• 第二波靈恩運動(約1950開始)滲入了每個主流教會宗派,並且進進入知識份子階層。

• 第三波靈恩運動(約1980開始)強調“神跡奇事”的“葡萄園運動Vineyard Movement”興起,發展“權能事奉Power Ministry”。

Page 14: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地區 1900靈恩派/五旬節派基督徒人數 (百萬計)

2000靈恩派/五旬節派基督徒人數 (百萬計)

非洲 0.9 126

亞洲 0 135

歐洲 0 37.6

拉丁美洲 0 141.4

北美洲 0 79.6

大洋洲 0 4.3

Page 15: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基督教在中國

• 1979卡特總統在中美關係正常化時,要求三樣:宣教士、聖經、自由崇拜。除了宣教士,答應其餘兩項。

• 2000年保守估計基督徒有八千九百萬。

Page 16: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基督教在韓國 • 1784年一名已經在北京南堂受洗的朝鮮使臣李承薰在平壤建立了第一個天主教祈禱所。基督教是由本土平信徒傳入韓國。

• 1880年代許多新教傳教士到朝鮮。 • 與朝鮮文化互相融合、吸收,基督教有效的利用了其傳統文化。

• 參與韓國愛國運動:日本40年佔領期間,眾多基督徒因拒絕崇拜天皇而被關押。朝鮮人對教會的鮮明性格及態度得到強化與堅固。這一立場使得朝鮮信徒稱基督教為「自己的信仰」,而不再是「外國宗教」。

• 韓戰前三分之二信徒在北朝鮮。

Page 17: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 世界上第二大宣教士派出國。差派9800宣教士到138國家。

• 南韓人口五千萬,基督徒860萬,天主教徒510萬。佔人口26%。

• 趙庸基的汝矣島純福音教會是五旬節派神召會,1958年建立,現信徒80萬。

• 韓國教會特點:每天晨禱,同聲開口禱告。

Page 18: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東非大復興

• 1935復興包括烏干達北到肯亞、Rwanda, Burundi, 坦桑尼亞。基督徒百分比烏干達89%,肯亞79%,Rwanda 81%,Burundi 90%,坦桑尼亞51%。

• 約在 2007 年間,東非烏干達發生了一場基督教復興;基督徒的比例由5%增長到75%,更大的神蹟就是威脅烏干達人民的致命疾病──愛滋病,因著信耶穌,罹病率由34%降到5%。

• 基督的信仰在非洲是信徒千哩廣,靈命幾吋深。

Page 19: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Page 20: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 尼采(1844-1900) 提出「上帝已死」。如果沒有上帝,那麼就沒有必然的價值或道德律;以及如果沒有必然的價值或道德律,那麼人類應該如何自處。他認為受教育會使人遠離神。但基督教在成長,有數量空前的世界級科學家肯定神的存在。

• 1991年10月無神論的最高蘇維埃政府邀請一群美國福音派基督教領袖前往莫斯科,為政府出謀劃策,幫助重建「基督教道德價值觀」。

Page 21: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總結

• 今天基督教至少在名義上仍是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信仰。這信仰是從偏僻的猶大中的一些漁夫、稅吏中傳開,如今幾乎傳遍世界。

• 保羅的一生證明神恩典的福音沒有國界、不分種族、性別,也不受文化差異的影響。

• 領受這一真理的大公基督教迅速地傳遍地中海世界。它面對諾斯底主義、馬吉安主義、孟他努主義等,通過使徒及教父的著作,揭穿它們的謊言。同時基督教面對羅馬帝國的迫害,殉道士向後繼者見證信仰的真實無誤。

Page 22: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 312年君士坦丁看見基督的異象,自此基督教羅馬帝國時代開始了。4世紀結束前,基督教成為官方宗教。在帝王的支持下,教會為民眾詳細闡述信仰,就有偉大的大公會議時代。

• 有人走向荒蕪之地,探尋通往恩典的另一條道路 --隱修主義。

• 大多數基督徒從教會與羅馬政府之間愉快的聯姻中看到了神的作為。羅馬帝國東部關係維持了一千年,直到1453年為止。

• 羅馬帝國的西部在五世紀野蠻的日耳曼人和匈奴衝破帝國的防守,橫掃了永恆之城。

• 教宗的作為漸漸興起於羅馬帝國廢墟上,建立了中世紀教會。

Page 23: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 本尼迪克會修士前往日耳曼民族傳教。花費幾百年,教宗在基督徒王儲們的輔助下,建立了基督教歐洲。

• 教宗Gregory VII將教宗職權推到世俗權力的頂點。12世紀教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帝國,集屬靈與世俗為一體的國度。十字軍東征和經院哲學都是教宗主權的見證。

• 權力最終導致了腐敗。教會雖贏得了世界,卻喪失了自己的靈魂。許多基督徒回到聖經,尋找新的異象與更新的力量。迎來了宗教改革。

• 宗教改革時期標誌著新教宗派的產生,其中有信義宗、改革宗、聖公宗、重洗派。

• 16世紀中葉,宗教改革運動已粉碎了西歐的合一傳統,將宗教多元主義傳承到現代。

Page 24: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 雖發動戰爭,基督教王國還是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教會宗派觀,允許現代國家將教會視為與國家分離的志願性的社團。

• 17世紀理性主義出現,世俗主義深入西方社會的公眾生活中。神依然存在,可他成了個人選擇的事情。

• 信徒轉向使徒採用的方式:禱告與佈道。一系列福音派復興運動由此而來:敬虔派、循道宗、大覺醒運動。福音派試圖通過佈道和個人悔改歸信使神重新回到公眾生活中。

• 進步時代經歷了各種基督徒英勇抵制世俗主義的侵蝕。努力將福音傳至偏遠地區,並在工業化歐洲和北美開展許多社會服務事工。儘管基督徒竭盡所能,基督教還是漸漸地遠離西方的公眾生活。

Page 25: Church history 10 教會歷史

• 意識型態時代許多新出現的神祇成為世人效忠的對象。納粹主義抬高國家;共產主義崇拜政黨;美國的民主崇尚個人及其權利。在動盪的歲月裡,各宗派為正統以及自由主義神學展開鬥爭。

• 二戰後,新的基督教領袖在第三世界出現,信仰被賦於新希望。來自歐洲和北美的新教傳教士曾將福音帶到非洲和拉丁美洲,他們由此能夠成功地為基督教的未來發展立下支柱嗎?

• 惟有時間才能給我們答案。但基督徒永遠不會喪失希望,因為信仰永遠超越世上的環境。教會史是無言的見證:耶穌基督不會從歷史舞台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