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4 海外华人文学研究中,长篇小说和 散文是比较受研究者青睐的两种体 裁。诗歌、戏剧、短篇小说,被关注度 相对较低。低调的“70 后”海外华人作家张惠雯, 从新加坡到美国,以短篇小说创作起步,作品越 发纯熟精彩。她喜欢轻盈的叙述,感性而灵敏,小 说传达的文学理念透露出作者通透淡泊的人生 姿态。张惠雯认为“小说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 是聆听人们以及万事万物的沉默,从沉默中寻找 被埋没的故事和语言”(张惠雯《关于〈场景〉》)。 创作10年,她塑造了一群烦闷不焦躁、痛苦不低 迷的小说人物。 “留学生文学”描绘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 根”的变化,重视阐释文化的隔膜。 “生根”后的“新 移民文学”全面铺开域外生活,重点落实在个人奋 斗、代际冲突、历史反思的问题。新世纪以来的 “后”新移民文学(“海归文学”)跳脱对雷同化海外 经历的重复创作,重新回归“中国故事”。我一直在 思考一个问题,新世纪以来的海外华人小说虽然 对题材有拓展和思考,但技术路线基本还是依循 现实主义,中国故事也有预设的特定年代和特殊 事件,作品整体的艺术风格折射着对20世纪八九 十年代小说的精神气质的承袭。“中国故事”该如 何传达“中国经验”?该如何诠释中国当代文学的 一些重要母题,尤其是对海外华人文学有特别价 值的“寻根”?“70 后”作家张惠雯于文学实践中重 新思考中国文化,用对中国现时故事的文学白描 来抒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情致。 21世纪初,张惠雯写出了一批精彩的“中国 故事”,美学风格延续了沈从文、废名、师陀、汪曾 祺的乡土审美,比如《爱》《垂老别》《古柳官河》。作 品既有对河南乡村生存现状的描写,也有对乡村 文化景观的展示。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故事”的 思考与时代无关、与历史无关、与政治无关,只关 乎地域、民族、人性等人类的共性问题。如果概括 张惠雯“中国故事”的个性特色,可以认为是混合 着悲凉与温情的问题小说,包裹着悲剧性的情感 重疴。她对新世纪“乡村” 的焦虑、隐痛,从疏淡平静的事 实讲述中流露出来,往往令读者百 感交集。每个故事都设有一项待解决的 社会“问题”,将其放置于理想和现实碰撞后 产生的某一个特定处境,但这每一个处境,又都关 乎爱情和亲情。 《爱》写了牧区医生艾山对女孩的一次“动 心”。他参加阿克木家的“周岁酒”,席间留意到了 一双追随着他的“眼睛”,未曾想,酒后意外地坐上 了“她”家的马车。之后两天,艾山陷入了又幸福又 焦虑不安的情绪中,他想去寻找“她”,却有一丝的 顾虑,因为他对于突然降临的“幸福”前景手足无 措,于是只得一个人先捧着这“烫人”的秘密。“他 联想到过去和未来,各个年代的人,各个地方的 人,死去的、活着的、还未曾来到世间的人,无论窘 困还是安逸,无论生活卑微或是出生高贵,他们都 有那精细入微的能力感受爱,他们都会幻想爱、经 历爱,他们会和他一样因为爱带来的欢愉和折磨 在一些夜晚难以入眠,在白日里却又昏沉恍惚,这 种美好的东西从不曾从世间消失过,这是多么不 可思议!”《如火的八月》里的春光,有一个明媚的 名字,却一再潮湿腐败在“如火的八月”里。她与亮 子相爱,却又被迫成为哥哥屡次用于“骗婚”的工 具。这部短篇叙事冷静,但内蕴着一个沉重的母 题:贫穷。张惠雯切实地揭示乡村女孩的自我实现 与根深蒂固的贫穷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她难 以抵御摆脱贫穷的诱惑,所以也有一定的“原动 力”,她一再愿意去“找哥哥”,并非全然迫于家庭 压力;另一方面她未曾泯灭的良知,又提醒她对健 全人格的汲汲渴求。从深层看,小说铺叙的家庭经 济重担成为一种“精神胜利”,春光想吃冰淇淋、开 理发店,因此她也视“骗婚”为自己进行资本原始 积累的惟一可行方法。因而,在要面包还是要爱情 的命题之下, “骗婚”的道德感其实是被消解了,亮 子的真情也有了些反讽的意味。《垂老别》是一曲 乡村悲歌,聚焦农村丧偶老人的生存危机。杜甫 《垂老别》云: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 日,迟回竟长叹。”衰老的王老汉夫妇被子辈视为 累赘,始终处于被遗弃的境地,妻子去世后,他更 是陷入极端困窘的景况,如同一匹残疾的老马,反 复被两个儿子推挡抛弃。王老汉对老牛的辛酸告 白,道出了老年人的悲惨晚景。“你不知道这回事 儿,你哪会知道?人老啦,就是这一条路。你也老 了,到时候人家把你牵到那地方,什么都由不得 你……我不说了,我何必 说这些呢,到时候,你要 忍着。你要忍着,你啥 都懂得。你想想 人老了,不 也是那一 条路,都 一样 。”最 终,王老汉选择悄 无声息地离开,为的是还 给孩子家庭的安静,并保 全儿子在村里的颜面。父 爱的深厚沉重与儿子的 麻木冷酷形成鲜明对比。张惠雯的中国故事,以批 判孝道缺失带来的人性泯灭,再次肯定重塑中国 传统文化的现时意义和现实价值。王老汉在空寂 寒冷的田野里赶路,虽带着含糊笑意的表情,却滑 落了一长串的泪水。我认为,《垂老别》的层次及意 境与痖弦的诗《歌》十分切近: “谁在远方哭泣呀, 为什么那么伤心呀,骑上金马看看去,那是昔日。 谁在远方哭泣呀,为什么那么伤心呀,骑上灰马看 看去,那是明日。谁在远方哭泣呀,为什么那么伤 心呀,骑上白马看看去,那是恋。谁在远方哭泣呀, 为什么那么伤心呀,骑上黑马看看去,那是死。” 近年来,张惠雯小说更多是描写“新移民”故 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反而赋予当前海外华人文 学题材一种新意。随着华人“海归”、作家“海归”, 海外华人文学在当下的创作热点转向“中国故事” 和“中国经验”,原先域外生活题材的作品锐减。但 异域故事从来都是海外华人小说的亮点,“现在 时”的华人故事不应该被舍弃或者搁置,而应该是 被持续关注并开发新意。海外华人文学的域外描 写有两个标志性主题: “隔膜”与“边缘人”。张惠雯 小说没有完全延续中西文化冲突的模式,而是弱 化当前新移民对国外生存的体验与感受,求学、事 业、生活只是提供叙事背景,作者着力于描写有个 性特色的心路和情绪。 如果说《垂老别》是一种直接、坦率的亲情叙 事,那么《欢乐》则以一个传统的中西文化冲突的 故事包裹着深重的中国式母子情。对于“我”而言, 无法沉浸于圣诞夜的热闹欢乐,“我”被心中充溢 着的悲伤、失望和忏悔所撕扯。母亲的离世,“我” 突然感受到形单影只的悲凉。母爱的朴素真实,与 圣诞夜的华丽虚幻构成参照。《欢乐》略带感伤地 描绘出20世纪80年代移居海外的成功一代“新 移民”的“幸福生活”背后。他们对西方世界的感 情,恰如踏进一场绚烂舞会: “有时的确会迟疑、茫 然失措,如他刚才站在门前的那一刻,但你只要走 进来,跨过那道门,像一个游泳的人那样纵身跃入 欢乐的波浪之中,就能很快融入地悠游,忘却其他 东西。”但是无论什么时代,“边缘人”的情感遭际 是无法完全抹除的:“他的周围全是人,但他却感 到这是个寂寥的空间,明亮、喧哗而又寂寥!他仿 佛极力追随着他人的欢乐,却无所适从。” “他觉得 他处于两个世界的交界地,冷与热的边缘……他 知道所有这些热情和气的人当中,没有谁会真的 关心他和他的事。”一场“欢乐”聚会,跃动着多个 不欢乐的因子。若看文化,是中与西的隔膜、大陆 与台湾的差异;若看个人,是母与子的疏离、婆与 媳的冲突。晚宴的浮华催化了“我”的落寞, “我”终 于了解到母亲对于“我”的重大意义,“她”是“我” 的他者, “我”通过“她”,才辨别出真实的自己。 “一 个女工,独自培养了一个博士生,这在他们那地方 差不多是个传奇。但他后来走了。他在美国遇到一 个台湾女人,就迅速和她结婚了。那时候的他急于 完成那些人生中的‘任务’,把这当作成就,而娶一 个台湾女人,这多多少少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只是 在后来,他才意识到人生中的成就和真实的幸福 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他”知道了真正的幸福不 是言语的、不是形式的、不是仪式的、不是物质的, “是自由、跃动、漂移不定而又挥洒自如的,它是即 坚固又柔软的”。“他”真正的欢乐,是母亲用一辈 子浓烈醇厚的母爱所赐予的。 《十年》与《场景》是两篇具有一定可比性的爱 情故事,特点是呈现两性各自对爱情的处理与理 解,最终殊途同归于真挚隐忍的爱,如普希金的诗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 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去打扰你,我也不想再让 你难过悲伤。”《十年》里的“他”原本以为爱情和亲 情都是可以被随意挥霍并透支的,因此对于家庭, 他是“不在场”的父亲,终因他的任性和粗暴失去 了妻女。10 年后,他恍然发现“他不可能忘记在他 们还年轻的时候她给予过他的那些美好的东西, 他终究不相信还能从别的地方找到这些东西。只 有她那么爱过他,怜悯他这个倔强、自尊而又自卑 的孤儿。”他怀揣着悔意、思念、嫉妒,决定从约翰 内斯堡到德州探访她们。短暂的相处,他明白主动 抛弃的情感不可挽回,爱已不是具体的、片面的, 爱的存在和言说方式也是多样的, “尤其当生活把 他推到将老的、生命的另一端,当他在年深日久的 孤独和悔恨里浸泡得柔软了,他会感到血缘加诸 于感情的力量—她是他和他最爱的女人的结 晶,她本身就是爱,即便其他的一切都变了,包括 感情,她的存在依然能将他们牢牢维系在一起。” 《场景》是张惠雯对女性情感世界的一次探索,她 写了一个收藏着秘密的女人, “过去,曾经,她很骄 傲,不担心变老,她想如果一个女人坚信她爱的人 会一直爱着她,持久而忠诚,就不会害怕老去。现 在,她逐渐明白了时间是什么,它像一个怪兽的影 子,在你身上缓缓爬行、蔓延,从头到脚,直至完全 地覆盖住你,把你丢弃在阴暗中。”《场景》如同补 叙了《廊桥遗梦》里弗朗西斯卡在罗伯特·金凯离 开后的后半生,“她”同样是在波澜不惊的日子里 私藏着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回忆、想象与感触占 据了“她”独处的时光, “在寂寞而安稳的日复一日 的生活里,让那秘密和她一样逐渐被岁月消蚀、埋 入坟墓。”小说倒叙了 15 年前那段爱情的发生、发 展与终结。 “她”与作家的相遇,打破了生活的规律 与平静,随着两人交往越深,她看到了自己的丰 富、生动和灵性。当对家庭的愧疚与偷情的羞愧集 中爆发时,她决定放弃,作家的话刺痛了她,也使 她领悟了真实的自己并没有被了解和接受, “因为 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你是商人的妻子,无论你 多么多愁善感,你还是习惯在关键的时候把实际 的东西放在第一位。我这么说并没有贬低你的意 思。而我呢,我是搞写作的,这种人无论看起来多么 理智,骨子里都是感情用事。”作家走后的 15 年, “对她来说,在这个曾经属于她的家里,她仿佛成了 局外人。什么东西把她和他、和他们隔开了,她难以 找回以前那个安稳、惬意的位置安顿自己。她感到 自己在另一边,忧虑地、伤感地守着她的可耻的秘 密。”她一再怀念与作家相处的一个个甜蜜场景,它 们被定格为人生的一个个难忘片段,她的真爱可 以倾注、融化、托付,这才是她最珍视的幸福。 张惠雯认为“故事性是某种东西所具有的那 种不甘于被淡忘、不肯在意识里暗淡熄灭、引发你 想象与回忆的性质,我们可以说,某个人有故事 性,某件事有故事性,或者某个场景有故事性。” (张惠雯《关于〈场景〉》)无论是中国故事还是新移 民故事,她都不是致力于详述情节与细节,而是在 认真地审视和诉说人的感情,传递她对人性问题 的尖锐与怜悯。 “如果你有幸和任何一个生活于幸福模式之 家的人深谈,如果你能窥见哪怕一丁点他的内心 世界,你几乎都会发现那种无法治愈的、现代的烦 闷,那种挥之不去也无所寄托的欠缺与失落。”(张 惠雯《关于幸福》)近两年,张惠雯推出的一系列新 作:《岁暮》《旅途》《十年》《场景》《欢乐》《我梦中的 夏天》,都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无论多么完美的生 活,无论多少寻欢作乐的经历,都难以彻底治愈这 种“现代病”。 法国华裔画家张珺作品《落霞》 责任编辑:王杨 电话: (010)65389193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华文文学 藤校逐梦 藤校逐梦 的悲剧意蕴 的悲剧意蕴 江少川 台湾童书专家严淑女线上分享绘本教育 台湾童书专家严淑女线上分享绘本教育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邮政编码:100125 总编室电话/传真:(010)65003319 新闻部电话/传真:(010)65002492 宣传发行部电话:(010)65935482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0065号 零售每份 0.70 元 印刷:中国青年报社印刷厂 家庭教育、子女升学、海外留学等 问题,是当今地球村视域下,牵动东西 方千万家长的普遍性热点话题。美籍华 人作家黄宗之、朱雪梅夫妇2009年出版 的长篇小说《破茧》,将视点聚焦于新移 民家庭孩子的成长历程,曾引起广泛关 注。此后青少年成长题材一直为他们所 关注,终于催生出新作《藤校逐梦》。小 说于2017年初发表在“小说月报原创 版”贺年刊上。作家从跨地域、跨时空的 视野,以贴近现实的小说叙事,触及到 时代脉搏的律动。小说通过中国与美国 三个不同的华人家庭“留学、读名校”的 故事,艺术地演绎了两代人悲欢离合的 境遇及其人物复杂的心路历程。 进入 21 世纪,在经济发达、科学技 术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父母如何教 育孩子、如何对待孩子的升学、留学问 题?是以进名牌大学、读名校为终身目 标,还是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的理想?是 为子女规定学习的专业,还是尊重他们 自己的选择?小说中的辛洁与惠萍,是 作者倾力塑造的两位母亲形象,她俩是 学生时代的闺蜜,现在虽然分别生活在 美国与中国,但在对待孩子们升学的问 题上却惊人地一致:考名校、不上名校 不罢休。还要包办孩子们的学习专业, 以便将来找到体面的职业获得高薪。惠 萍把儿子文森送到美国留学,就寄居在 辛洁家。移居美国多年的辛洁坚持要女 儿上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学经济管理,欠 下了10多万美元的债,可是女儿琳达 不喜欢,她毕业后想继续读电影学院, 辛洁坚决反对,后来虽退让一步又坚持 要琳达上名牌电影学院。惠萍一心要儿 子文森读完医学预科上医学院,将来毕 业当医生,反对他到实验室做助理,以 致于文森读不下去,差点自杀而死。从 辛洁和惠萍身上,我们看到许多母亲的 影子,她们虽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现 代女性,但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却故步 自封:其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识 依然根深蒂固;其二,家长专制观念顽 固不化,企求包办子女的升学与求职; 其三,两位母亲从小就萌生的“名校情 结”未能在自己身上实现,于是寄希望 于子女,这是一种经过包装的现代利己 主 义 。用“ 上 名 校”取代孩子们人生的 目标,忽视青少年完美人格的建立,实 质上是对孩子们自尊、立志的扼杀。这 是当今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与失败。教 育家弗娄贝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 是掌握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握在母 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 —人类的教育者 。”《藤校逐梦》以 直面现实的勇气,向辛洁、惠萍这样的 母亲们发出了叩问:“我们该给子女提 供什么样的养分与成长空间?”即使考 上哈佛、耶鲁,北大、清华等名校,那毕 业以后呢?人生的目标又在哪里?它如 同黄钟大吕的洪亮之声,具有强烈的警 世意义。 围绕辛洁一家人,小说展现了一代 华人青年求学路上的成长之痛,成功地 塑造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青年人物形 象,他们中既有坚韧顽强的勇敢追梦 者,受到理性之光的照耀,也有头顶中 美名校炫丽的光环者,梦断异乡。 苏珊是小说中最具有悲剧意味的 人物。这位北大读本科、清华攻硕士,而 后又获美国哈佛的博士、斯坦福博后的 高才生,读的都是中美顶尖学府,学的 是热门的经济管理专业,又如愿以偿地 进入美国体面的金融界工作。她头顶着 中美名牌大学的桂冠,一路春风得意。然 而她孤傲、矜持、封闭、自私利己,对人冷 漠,贪幕虚荣。因此婚姻大事一直得不到 解决,直到认识彼特,然而,同样自私自 利、惟我独尊的彼特在谈婚论嫁之时给 了她沉重一击,她经不起打击,最终郁郁 寡欢自杀而死。 在《藤校逐梦》中,文森几经波折, 最后踏入生物学园地,琳达不懈努力, 终于梦圆五彩荧屏,而苏珊孤独迷茫, 落得梦碎美利坚。他们的求学路充满了 风雨坎坷,引发人们严峻的思考。青少 年的成长与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关系 密切,同时,年轻人的立志、磨砺、树立人 生目标以及自我发展意识也特别重要。 读名校是人生的目标吗?不是的,它只是 一个过程,人生成长的一个阶段。做一个 怎样的人,树立远大理想、建构美好、健 全的人格才是人生的目标 就文学而言,移民生活题材是一座 富饶的金矿,移民作家得天独厚的优势 就在于开掘这座矿床。黄宗之夫妇移居 美国20余年,一直深掘移民生活题材, 执著耕耘这块庄稼地,从《阳光西海岸》 《破茧》《平静生活》到《藤校逐梦》,收获 丰硕。这些作品紧扣时代跳动的脉搏,表 现出海外华人的生存状态与命运。 “诗人 比任何人都应该是他自己时代的儿子。” (别林斯基语)如今,这对作家夫妇又以 对时代崭新的思考,以自己孩子求学读 书的深层体验及面对来自中国留美学 生潮的涌动撞击,敏锐地感受到教育与 人生的关系之重,饱含忧患意识、思想 含量厚重,具有很强的当代性。 张惠雯 张惠雯 张惠雯 张惠雯 讲述不肯在意识里黯淡熄灭的故事 讲述不肯在意识里黯淡熄灭的故事 戴瑶琴 近日,台湾童书专家严淑女的音频 亲子教育节目《50个绘本故事教你做会 沟通的父母》在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 FM”上线。在节目中,她与广大父母分 享了 50 个绘本故事,通过绘本,让家长 们了解孩子,发现自己。 节目分为“ 天生气质 ”、“ 情绪问 题”、“社交发展问题”和“心智发展问 题”4个部分,从多个维度用绘本故事 分析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 问题。比如在节目中提到的由新蕾出版 社出版的绘本《大嗓门妈妈》,讲述了小 企鹅惹妈妈生气后,被妈妈的怒吼震得 四分五裂的故事。在故事中,企鹅妈妈 冷静下来之后,把小企鹅的碎片拼凑在 一起,并且温柔地对它说:“对不起。”朴 实的画风和易懂的故事,让家长和孩子 在共读的过程中了解彼此,很多家长都 曾被这个故事打动,对自己情绪失控时 对孩子大吼感到歉疚。 严淑女谈到,现代家长们在育儿过 程中,常常有“爱是万能的”的想法,但 其实育儿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她认 为,从绘本故事中,大人和孩子能重新 认识和接纳自己,很多问题都可以从中 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张 璐)

张惠雯:讲述不肯在意识里黯淡熄灭的故事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4B170609_Print.pdf · 说传达的文学理念透露出作者通透淡泊的人生 姿态。张惠雯认为“小说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34

在海外华人文学研究中,长篇小说和

散文是比较受研究者青睐的两种体

裁。诗歌、戏剧、短篇小说,被关注度

相对较低。低调的“70后”海外华人作家张惠雯,

从新加坡到美国,以短篇小说创作起步,作品越

发纯熟精彩。她喜欢轻盈的叙述,感性而灵敏,小

说传达的文学理念透露出作者通透淡泊的人生

姿态。张惠雯认为“小说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

是聆听人们以及万事万物的沉默,从沉默中寻找

被埋没的故事和语言”(张惠雯《关于〈场景〉》)。

创作10年,她塑造了一群烦闷不焦躁、痛苦不低

迷的小说人物。

“留学生文学”描绘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

根”的变化,重视阐释文化的隔膜。“生根”后的“新

移民文学”全面铺开域外生活,重点落实在个人奋

斗、代际冲突、历史反思的问题。新世纪以来的

“后”新移民文学(“海归文学”)跳脱对雷同化海外

经历的重复创作,重新回归“中国故事”。我一直在

思考一个问题,新世纪以来的海外华人小说虽然

对题材有拓展和思考,但技术路线基本还是依循

现实主义,中国故事也有预设的特定年代和特殊

事件,作品整体的艺术风格折射着对20世纪八九

十年代小说的精神气质的承袭。“中国故事”该如

何传达“中国经验”?该如何诠释中国当代文学的

一些重要母题,尤其是对海外华人文学有特别价

值的“寻根”?“70后”作家张惠雯于文学实践中重

新思考中国文化,用对中国现时故事的文学白描

来抒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情致。

21世纪初,张惠雯写出了一批精彩的“中国

故事”,美学风格延续了沈从文、废名、师陀、汪曾

祺的乡土审美,比如《爱》《垂老别》《古柳官河》。作

品既有对河南乡村生存现状的描写,也有对乡村

文化景观的展示。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故事”的

思考与时代无关、与历史无关、与政治无关,只关

乎地域、民族、人性等人类的共性问题。如果概括

张惠雯“中国故事”的个性特色,可以认为是混合

着悲凉与温情的问题小说,包裹着悲剧性的情感

重疴。她对新世纪“乡村”

的焦虑、隐痛,从疏淡平静的事

实讲述中流露出来,往往令读者百

感交集。每个故事都设有一项待解决的

社会“问题”,将其放置于理想和现实碰撞后

产生的某一个特定处境,但这每一个处境,又都关

乎爱情和亲情。

《爱》写了牧区医生艾山对女孩的一次“动

心”。他参加阿克木家的“周岁酒”,席间留意到了

一双追随着他的“眼睛”,未曾想,酒后意外地坐上

了“她”家的马车。之后两天,艾山陷入了又幸福又

焦虑不安的情绪中,他想去寻找“她”,却有一丝的

顾虑,因为他对于突然降临的“幸福”前景手足无

措,于是只得一个人先捧着这“烫人”的秘密。“他

联想到过去和未来,各个年代的人,各个地方的

人,死去的、活着的、还未曾来到世间的人,无论窘

困还是安逸,无论生活卑微或是出生高贵,他们都

有那精细入微的能力感受爱,他们都会幻想爱、经

历爱,他们会和他一样因为爱带来的欢愉和折磨

在一些夜晚难以入眠,在白日里却又昏沉恍惚,这

种美好的东西从不曾从世间消失过,这是多么不

可思议!”《如火的八月》里的春光,有一个明媚的

名字,却一再潮湿腐败在“如火的八月”里。她与亮

子相爱,却又被迫成为哥哥屡次用于“骗婚”的工

具。这部短篇叙事冷静,但内蕴着一个沉重的母

题:贫穷。张惠雯切实地揭示乡村女孩的自我实现

与根深蒂固的贫穷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她难

以抵御摆脱贫穷的诱惑,所以也有一定的“原动

力”,她一再愿意去“找哥哥”,并非全然迫于家庭

压力;另一方面她未曾泯灭的良知,又提醒她对健

全人格的汲汲渴求。从深层看,小说铺叙的家庭经

济重担成为一种“精神胜利”,春光想吃冰淇淋、开

理发店,因此她也视“骗婚”为自己进行资本原始

积累的惟一可行方法。因而,在要面包还是要爱情

的命题之下,“骗婚”的道德感其实是被消解了,亮

子的真情也有了些反讽的意味。《垂老别》是一曲

乡村悲歌,聚焦农村丧偶老人的生存危机。杜甫

《垂老别》云:“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

日,迟回竟长叹。”衰老的王老汉夫妇被子辈视为

累赘,始终处于被遗弃的境地,妻子去世后,他更

是陷入极端困窘的景况,如同一匹残疾的老马,反

复被两个儿子推挡抛弃。王老汉对老牛的辛酸告

白,道出了老年人的悲惨晚景。“你不知道这回事

儿,你哪会知道?人老啦,就是这一条路。你也老

了,到时候人家把你牵到那地方,什么都由不得

你……我不说了,我何必

说这些呢,到时候,你要

忍着。你要忍着,你啥

都懂得。你想想

人老了,不

也是那一

条 路 ,都

一样。”最

终,王老汉选择悄

无声息地离开,为的是还

给孩子家庭的安静,并保

全儿子在村里的颜面。父

爱的深厚沉重与儿子的

麻木冷酷形成鲜明对比。张惠雯的中国故事,以批

判孝道缺失带来的人性泯灭,再次肯定重塑中国

传统文化的现时意义和现实价值。王老汉在空寂

寒冷的田野里赶路,虽带着含糊笑意的表情,却滑

落了一长串的泪水。我认为,《垂老别》的层次及意

境与痖弦的诗《歌》十分切近:“谁在远方哭泣呀,

为什么那么伤心呀,骑上金马看看去,那是昔日。

谁在远方哭泣呀,为什么那么伤心呀,骑上灰马看

看去,那是明日。谁在远方哭泣呀,为什么那么伤

心呀,骑上白马看看去,那是恋。谁在远方哭泣呀,

为什么那么伤心呀,骑上黑马看看去,那是死。”

近年来,张惠雯小说更多是描写“新移民”故

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反而赋予当前海外华人文

学题材一种新意。随着华人“海归”、作家“海归”,

海外华人文学在当下的创作热点转向“中国故事”

和“中国经验”,原先域外生活题材的作品锐减。但

异域故事从来都是海外华人小说的亮点,“现在

时”的华人故事不应该被舍弃或者搁置,而应该是

被持续关注并开发新意。海外华人文学的域外描

写有两个标志性主题:“隔膜”与“边缘人”。张惠雯

小说没有完全延续中西文化冲突的模式,而是弱

化当前新移民对国外生存的体验与感受,求学、事

业、生活只是提供叙事背景,作者着力于描写有个

性特色的心路和情绪。

如果说《垂老别》是一种直接、坦率的亲情叙

事,那么《欢乐》则以一个传统的中西文化冲突的

故事包裹着深重的中国式母子情。对于“我”而言,

无法沉浸于圣诞夜的热闹欢乐,“我”被心中充溢

着的悲伤、失望和忏悔所撕扯。母亲的离世,“我”

突然感受到形单影只的悲凉。母爱的朴素真实,与

圣诞夜的华丽虚幻构成参照。《欢乐》略带感伤地

描绘出20世纪80年代移居海外的成功一代“新

移民”的“幸福生活”背后。他们对西方世界的感

情,恰如踏进一场绚烂舞会:“有时的确会迟疑、茫

然失措,如他刚才站在门前的那一刻,但你只要走

进来,跨过那道门,像一个游泳的人那样纵身跃入

欢乐的波浪之中,就能很快融入地悠游,忘却其他

东西。”但是无论什么时代,“边缘人”的情感遭际

是无法完全抹除的:“他的周围全是人,但他却感

到这是个寂寥的空间,明亮、喧哗而又寂寥!他仿

佛极力追随着他人的欢乐,却无所适从。”“他觉得

他处于两个世界的交界地,冷与热的边缘……他

知道所有这些热情和气的人当中,没有谁会真的

关心他和他的事。”一场“欢乐”聚会,跃动着多个

不欢乐的因子。若看文化,是中与西的隔膜、大陆

与台湾的差异;若看个人,是母与子的疏离、婆与

媳的冲突。晚宴的浮华催化了“我”的落寞,“我”终

于了解到母亲对于“我”的重大意义,“她”是“我”

的他者,“我”通过“她”,才辨别出真实的自己。“一

个女工,独自培养了一个博士生,这在他们那地方

差不多是个传奇。但他后来走了。他在美国遇到一

个台湾女人,就迅速和她结婚了。那时候的他急于

完成那些人生中的‘任务’,把这当作成就,而娶一

个台湾女人,这多多少少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只是

在后来,他才意识到人生中的成就和真实的幸福

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他”知道了真正的幸福不

是言语的、不是形式的、不是仪式的、不是物质的,

“是自由、跃动、漂移不定而又挥洒自如的,它是即

坚固又柔软的”。“他”真正的欢乐,是母亲用一辈

子浓烈醇厚的母爱所赐予的。

《十年》与《场景》是两篇具有一定可比性的爱

情故事,特点是呈现两性各自对爱情的处理与理

解,最终殊途同归于真挚隐忍的爱,如普希金的诗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

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去打扰你,我也不想再让

你难过悲伤。”《十年》里的“他”原本以为爱情和亲

情都是可以被随意挥霍并透支的,因此对于家庭,

他是“不在场”的父亲,终因他的任性和粗暴失去

了妻女。10年后,他恍然发现“他不可能忘记在他

们还年轻的时候她给予过他的那些美好的东西,

他终究不相信还能从别的地方找到这些东西。只

有她那么爱过他,怜悯他这个倔强、自尊而又自卑

的孤儿。”他怀揣着悔意、思念、嫉妒,决定从约翰

内斯堡到德州探访她们。短暂的相处,他明白主动

抛弃的情感不可挽回,爱已不是具体的、片面的,

爱的存在和言说方式也是多样的,“尤其当生活把

他推到将老的、生命的另一端,当他在年深日久的

孤独和悔恨里浸泡得柔软了,他会感到血缘加诸

于感情的力量——她是他和他最爱的女人的结

晶,她本身就是爱,即便其他的一切都变了,包括

感情,她的存在依然能将他们牢牢维系在一起。”

《场景》是张惠雯对女性情感世界的一次探索,她

写了一个收藏着秘密的女人,“过去,曾经,她很骄

傲,不担心变老,她想如果一个女人坚信她爱的人

会一直爱着她,持久而忠诚,就不会害怕老去。现

在,她逐渐明白了时间是什么,它像一个怪兽的影

子,在你身上缓缓爬行、蔓延,从头到脚,直至完全

地覆盖住你,把你丢弃在阴暗中。”《场景》如同补

叙了《廊桥遗梦》里弗朗西斯卡在罗伯特·金凯离

开后的后半生,“她”同样是在波澜不惊的日子里

私藏着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回忆、想象与感触占

据了“她”独处的时光,“在寂寞而安稳的日复一日

的生活里,让那秘密和她一样逐渐被岁月消蚀、埋

入坟墓。”小说倒叙了15年前那段爱情的发生、发

展与终结。“她”与作家的相遇,打破了生活的规律

与平静,随着两人交往越深,她看到了自己的丰

富、生动和灵性。当对家庭的愧疚与偷情的羞愧集

中爆发时,她决定放弃,作家的话刺痛了她,也使

她领悟了真实的自己并没有被了解和接受,“因为

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你是商人的妻子,无论你

多么多愁善感,你还是习惯在关键的时候把实际

的东西放在第一位。我这么说并没有贬低你的意

思。而我呢,我是搞写作的,这种人无论看起来多么

理智,骨子里都是感情用事。”作家走后的15年,

“对她来说,在这个曾经属于她的家里,她仿佛成了

局外人。什么东西把她和他、和他们隔开了,她难以

找回以前那个安稳、惬意的位置安顿自己。她感到

自己在另一边,忧虑地、伤感地守着她的可耻的秘

密。”她一再怀念与作家相处的一个个甜蜜场景,它

们被定格为人生的一个个难忘片段,她的真爱可

以倾注、融化、托付,这才是她最珍视的幸福。

张惠雯认为“故事性是某种东西所具有的那

种不甘于被淡忘、不肯在意识里暗淡熄灭、引发你

想象与回忆的性质,我们可以说,某个人有故事

性,某件事有故事性,或者某个场景有故事性。”

(张惠雯《关于〈场景〉》)无论是中国故事还是新移

民故事,她都不是致力于详述情节与细节,而是在

认真地审视和诉说人的感情,传递她对人性问题

的尖锐与怜悯。

“如果你有幸和任何一个生活于幸福模式之

家的人深谈,如果你能窥见哪怕一丁点他的内心

世界,你几乎都会发现那种无法治愈的、现代的烦

闷,那种挥之不去也无所寄托的欠缺与失落。”(张

惠雯《关于幸福》)近两年,张惠雯推出的一系列新

作:《岁暮》《旅途》《十年》《场景》《欢乐》《我梦中的

夏天》,都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无论多么完美的生

活,无论多少寻欢作乐的经历,都难以彻底治愈这

种“现代病”。

法国华裔画家张珺作品《落霞》

责任编辑:王 杨 电话:(010)6538919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华文文学

《《藤校逐梦藤校逐梦》》的悲剧意蕴的悲剧意蕴□江少川

■动 态

台湾童书专家严淑女线上分享绘本教育台湾童书专家严淑女线上分享绘本教育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邮政编码:100125 总编室电话/传真:(010)65003319 新闻部电话/传真:(010)65002492 宣传发行部电话:(010)65935482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0065号 零售每份0.70元 印刷:中国青年报社印刷厂

家庭教育、子女升学、海外留学等

问题,是当今地球村视域下,牵动东西

方千万家长的普遍性热点话题。美籍华

人作家黄宗之、朱雪梅夫妇2009年出版

的长篇小说《破茧》,将视点聚焦于新移

民家庭孩子的成长历程,曾引起广泛关

注。此后青少年成长题材一直为他们所

关注,终于催生出新作《藤校逐梦》。小

说于2017年初发表在“小说月报原创

版”贺年刊上。作家从跨地域、跨时空的

视野,以贴近现实的小说叙事,触及到

时代脉搏的律动。小说通过中国与美国

三个不同的华人家庭“留学、读名校”的

故事,艺术地演绎了两代人悲欢离合的

境遇及其人物复杂的心路历程。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发达、科学技

术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父母如何教

育孩子、如何对待孩子的升学、留学问

题?是以进名牌大学、读名校为终身目

标,还是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的理想?是

为子女规定学习的专业,还是尊重他们

自己的选择?小说中的辛洁与惠萍,是

作者倾力塑造的两位母亲形象,她俩是

学生时代的闺蜜,现在虽然分别生活在

美国与中国,但在对待孩子们升学的问

题上却惊人地一致:考名校、不上名校

不罢休。还要包办孩子们的学习专业,

以便将来找到体面的职业获得高薪。惠

萍把儿子文森送到美国留学,就寄居在

辛洁家。移居美国多年的辛洁坚持要女

儿上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学经济管理,欠

下了 10多万美元的债,可是女儿琳达

不喜欢,她毕业后想继续读电影学院,

辛洁坚决反对,后来虽退让一步又坚持

要琳达上名牌电影学院。惠萍一心要儿

子文森读完医学预科上医学院,将来毕

业当医生,反对他到实验室做助理,以

致于文森读不下去,差点自杀而死。从

辛洁和惠萍身上,我们看到许多母亲的

影子,她们虽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现

代女性,但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却故步

自封:其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识

依然根深蒂固;其二,家长专制观念顽

固不化,企求包办子女的升学与求职;

其三,两位母亲从小就萌生的“名校情

结”未能在自己身上实现,于是寄希望

于子女,这是一种经过包装的现代利己

主义。用“上名校”取代孩子们人生的

目标,忽视青少年完美人格的建立,实

质上是对孩子们自尊、立志的扼杀。这

是当今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与失败。教

育家弗娄贝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

是掌握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握在母

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

亲——人类的教育者。”《藤校逐梦》以

直面现实的勇气,向辛洁、惠萍这样的

母亲们发出了叩问:“我们该给子女提

供什么样的养分与成长空间?”即使考

上哈佛、耶鲁,北大、清华等名校,那毕

业以后呢?人生的目标又在哪里?它如

同黄钟大吕的洪亮之声,具有强烈的警

世意义。

围绕辛洁一家人,小说展现了一代

华人青年求学路上的成长之痛,成功地

塑造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青年人物形

象,他们中既有坚韧顽强的勇敢追梦

者,受到理性之光的照耀,也有头顶中

美名校炫丽的光环者,梦断异乡。

苏珊是小说中最具有悲剧意味的

人物。这位北大读本科、清华攻硕士,而

后又获美国哈佛的博士、斯坦福博后的

高才生,读的都是中美顶尖学府,学的

是热门的经济管理专业,又如愿以偿地

进入美国体面的金融界工作。她头顶着

中美名牌大学的桂冠,一路春风得意。然

而她孤傲、矜持、封闭、自私利己,对人冷

漠,贪幕虚荣。因此婚姻大事一直得不到

解决,直到认识彼特,然而,同样自私自

利、惟我独尊的彼特在谈婚论嫁之时给

了她沉重一击,她经不起打击,最终郁郁

寡欢自杀而死。

在《藤校逐梦》中,文森几经波折,

最后踏入生物学园地,琳达不懈努力,

终于梦圆五彩荧屏,而苏珊孤独迷茫,

落得梦碎美利坚。他们的求学路充满了

风雨坎坷,引发人们严峻的思考。青少

年的成长与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关系

密切,同时,年轻人的立志、磨砺、树立人

生目标以及自我发展意识也特别重要。

读名校是人生的目标吗?不是的,它只是

一个过程,人生成长的一个阶段。做一个

怎样的人,树立远大理想、建构美好、健

全的人格才是人生的目标

就文学而言,移民生活题材是一座

富饶的金矿,移民作家得天独厚的优势

就在于开掘这座矿床。黄宗之夫妇移居

美国20余年,一直深掘移民生活题材,

执著耕耘这块庄稼地,从《阳光西海岸》

《破茧》《平静生活》到《藤校逐梦》,收获

丰硕。这些作品紧扣时代跳动的脉搏,表

现出海外华人的生存状态与命运。“诗人

比任何人都应该是他自己时代的儿子。”

(别林斯基语)如今,这对作家夫妇又以

对时代崭新的思考,以自己孩子求学读

书的深层体验及面对来自中国留美学

生潮的涌动撞击,敏锐地感受到教育与

人生的关系之重,饱含忧患意识、思想

含量厚重,具有很强的当代性。

张惠雯张惠雯

张惠雯张惠雯::讲述不肯在意识里黯淡熄灭的故事讲述不肯在意识里黯淡熄灭的故事□戴瑶琴

近日,台湾童书专家严淑女的音频

亲子教育节目《50个绘本故事教你做会

沟通的父母》在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

FM”上线。在节目中,她与广大父母分

享了50个绘本故事,通过绘本,让家长

们了解孩子,发现自己。

节目分为“天生气质”、“情绪问

题”、“社交发展问题”和“心智发展问

题”4个部分,从多个维度用绘本故事

分析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

问题。比如在节目中提到的由新蕾出版

社出版的绘本《大嗓门妈妈》,讲述了小

企鹅惹妈妈生气后,被妈妈的怒吼震得

四分五裂的故事。在故事中,企鹅妈妈

冷静下来之后,把小企鹅的碎片拼凑在

一起,并且温柔地对它说:“对不起。”朴

实的画风和易懂的故事,让家长和孩子

在共读的过程中了解彼此,很多家长都

曾被这个故事打动,对自己情绪失控时

对孩子大吼感到歉疚。

严淑女谈到,现代家长们在育儿过

程中,常常有“爱是万能的”的想法,但

其实育儿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她认

为,从绘本故事中,大人和孩子能重新

认识和接纳自己,很多问题都可以从中

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张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