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关于修订大连外国语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 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 专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根据《全国教育改革与发 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 [2009]1 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 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现就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 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 指导思想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导师和学生掌握专业 研究方向、制定培养计划、安排课堂教学和保证论文进程的基本依 据。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要以推动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 量为宗旨,切实贯彻我校研究生教育“以人为本、提升内涵、突出 特色、保证质量”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 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实现“质量优良、特色鲜 明、国际化办学水平高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 础。 2. 基本原则 (1)本着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培养 高素质人才的原则,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2)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为依 据,反映国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体现本单位的办学优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关于修订大连外国语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

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

专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根据《全国教育改革与发

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 [2009]1 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

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现就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

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 指导思想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导师和学生掌握专业

研究方向、制定培养计划、安排课堂教学和保证论文进程的基本依

据。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要以推动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

量为宗旨,切实贯彻我校研究生教育“以人为本、提升内涵、突出

特色、保证质量”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

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实现“质量优良、特色鲜

明、国际化办学水平高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

础。

2. 基本原则

(1)本着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培养

高素质人才的原则,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2)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为依

据,反映国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体现本单位的办学优

Page 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势和特色。

(3)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及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

(4)认真总结本单位的研究生培养经验,积极吸取有关学位与

研究生教育的各项研究成果,大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生

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

(5)要努力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

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培养方案修订具体要求及内容结构

为突出培养方案修订的目标性和针对性,本次修订对全校学术

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出了总体要求,并提供了各培

养方案内容结构的基本框架,请各培养单位参照要求及范例,做好

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具体要求及培养方案的基本结构参见附件。

三、培养方案的管理

1. 培养方案的修订和管理要以各培养单位为主体,在培养单位

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由所在学科学术委员会审议后报研究生

处审核批准后执行。

2. 培养方案一经批准实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如

需修改,必须履行相关的审批程序。

3. 研究生处将不定期地对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

估。为此,研究方向、课程、学位论文等名称使用要准确规范,研

究生课程考试成绩、答卷及有关资料要由各培养单位建立档案,妥

善保管。

Page 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4. 本培养方案自 2014 级研究生开始执行。

2014 年 8月 22 日

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处

Page 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0201)

一、 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建立于 1970 年,1987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包括英语文学、英

语语言学、翻译学及中西文化四大领域,下设英语语言学、翻译学、英国文学、

美国文学、加拿大文学、西方戏剧等研究方向。

二、 二级学科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育的人才要具有:

1.健全的人格:身心健康,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祖国,拥护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祖国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良好的品质:追求知识,积极进取,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善于研究,勇于

创新。

3.良好的专业技能:精通英语,有较强的语言实践能力;能运用第二外语阅读

和翻译专业资料;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科学研究。

4.良好的专业素养:有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功底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

科的发展状态;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文学修养和较宽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面,理

论水平较高,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相关领域的工作,能独立进行有一定深度的

语言文学研究和翻译工作,能胜任对外交流工作。

三、 三级学科培养目标

本学科下设如下方向,要求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如下:

1.英语语言学研究方向

在深入系统阅读主要语言学理论著作的基础上,系统了解英语国家语言学

研究领域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当代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了解当代理论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了解语言学学科各分支的理论体系,重点掌

握某些分支理论和实践功用,掌握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能对语言现象和语

Page 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言教学与习得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解释,能够运用研究方法研究学术问题,能在

导师指导下撰写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研究论文。

2.翻译学研究方向

在深入阅读国内外翻译理论著作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各流派翻译理论的不

同观点,了解国内外翻译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能运用跨学

科的方法研究中西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基本问题,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

较有创新意义的有关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论文。

3.英国文学研究方向

在深入阅读英国文学原著及有关评论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英国文学的

发展脉络,能对其主要文学阶段以及流派中的主要作家与作品进行系统研究,

探讨其主题、文体风格、社会及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了解国内外有关专家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掌握文学分析与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一定的文学批

评理论素养,在导师的指导下能针对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完成较

有新意的文学研究论文。

4.美国文学研究方向

在广泛阅读美国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系统地了解美国文学发展史,了解美

国文学各重要发展阶段和流派的特征及其代表作家和作品,了解国内外美国文

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具备扎实的文学基础知识,掌握文学批评理论和科

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美国小说、美国诗歌、美国戏剧等领域

独立完成具有一定新意的科研论文。

5.加拿大文学研究方向

在深入了解文学创作理论和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础上,从加拿大文学发展史

入手,以古典及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为指导,研究加拿大文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不同时代加拿大作家(含小说家、戏剧家、散文作家等)的创作风格,灵活运

用文学批评理论,分析文学文本中的情节叙述、人物刻画与历史、文化和政治

背景等元素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加拿大文学对加拿大社会的

批判功效。

6.西方戏剧研究方向

本方向以古希腊悲剧为先声,尤其是埃斯库勒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

Page 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斯的悲剧文本作为范文,对戏剧的性质、语言、悲剧人物、悲剧性格等戏剧问

题进行深入探讨,囊括西方戏剧不同流派(如古希腊戏剧、罗马戏剧、文艺复

兴戏剧、现代戏剧、自然主义戏剧、古典主义戏剧、严肃剧、喜剧、美国戏剧

及荒诞派戏剧等)文本和理论,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西方戏剧和戏剧理论发展的

过程及其嬗变,研究戏剧与西方文艺理论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在西方文化和

艺术方面的素养,加深其文化底蕴。本着洋为中用的原则,使学生对西方戏剧

流派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并且能够在较深层面进行一些中西戏剧比较研究。

四、 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 3年。前 2年开设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后 1年进行教学实践

和撰写论文。延迟毕业必须向培养单位及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获批准。学

习年限不得超过 4年。

申请提前论文答辩、提前毕业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优秀;

(3)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4)已经完成学位论文。

五、 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1. 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低于 38 分,其中学位课 21 学分,非学位课 16 学分,参加讲座

1学分。具体分配如下:

(1)学位公共课:7学分

(2)平台必修课:2学分

(3)专业必修课:12 学分

(4)专业选修课:12 学分

(5)公共选修课:4学分

(6)参加学术讲座:1学分

Page 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2.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共 7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基础外语 4

平台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 2 要求选 1 门课程,2学分。文学理论 2

翻译通论 2

公共选修课见“每学期开课计划”。 4 要求选 2 门课程,4

学分。

专业必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24 共 24 学分。

专业选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参加学术讲座 1 不少于 8次。总计 38 共 38 学分。

在课程学习期间,按要求修满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养单位开设的专

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页,要求口头

报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至 4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撰写 4000字以上的

论文 1-2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5分以上(含 75分)。每位研究生应

至少参加 8次学术讲座,并做好听讲座记录,必须注明时间、地点、主讲人简

介、讲座内容,并由会议组织方在场教师签字确认。

3.专业课程设置

英语语言文学——文学方向(包括方向 3、4、5、6)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

文学研究方法与写作 考试 2文学研究导论 考试 2

西方文论 考试 2

英语学术写作(文学) 考试 2同声传译 考试 2

导师专题研究 考试 2西方哲学思想史 考查 2

圣经与西方文化 考查 2

古典神话和西方文学 考查 2

叙事学 考查 2

英语文体学 考查 2

英美小说研究 考查 2

Page 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英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 考查 2

当代英国文学 考查 2

20 世纪英国诗歌 考查 2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 考查 2

英国戏剧研究 考查 2

西方戏剧文本解读 考查 2

哲学方法论指导下的生态文学批评 考查 2

20 世纪美国诗歌 考查 2

美国华裔文学 考查 2

亚裔美国文学 考查 2

注:可跨学科方向选修课程,但最多不超过两门。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方向(包括方向 1、2)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

语言学研究方法 考试 2学科研究动态 考试 2语言学研究经典 考试 2

英语学术写作(语言学) 考试 2同声传译 考试 2

导师专题研究 考试 2

语言哲学 考查 2

音系学 考查 2

语用学 考查 2

语义学 考查 2

应用语言学基础理论 考查 2

认知语言学 考查 2

认知语法学 考查 2

教育统计学 考查 2

语料库语言学 考查 2

教育语言学 考查 2

认知语用文体学 考查 2

语用与语篇 考查 2

英语词汇学 考查 2

语篇分析方法与实践 考查 2

英语教学法研究 考查 2

课堂教学评价 考查 2

二语习得理论 考查 2

二语习得哲学 考查 2

跨文化交际学 考查 2

文化语言学 考查 2

文化教学理论与实践 考查 2

Page 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翻译史 考查 2

西方翻译理论 考查 2

译介学 考查 2

口译研究 考查 2

文学翻译 考查 2

典籍英译 考查 2

戏剧翻译研究 考查 2

翻译研究方法 考查 2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 考查 2

金融翻译 考查 2

注:可跨学科方向选修课程,但最多不超过两门。

六、 学习安排

时间 学习内容

第 1学期:第 1年 9月—第 2年 1月

1、选导师2、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3、推荐必读书目4、参加学术讲座

第 2学期:第 2年 2月—7月

1、修平台课2、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3、导师可以开始个性化指导4、参加学术讲座

第 3学期:第 2年 9月—第 3年 1月

1、导师专题研究2、第一次开题3、访学

4、参加学术讲座

第 4学期:第 3年 2月—7月

1、导师专题研究2、论文中期检查

3、第二次开题4、参加学术讲座

第 5学期:第 3年 9月—第 4年 1月

1、导师专题研究2、交初稿3、提前答辩

第 6学期:第 4年 2月—6月

1、导师专题研究2、交论文

3、答辩

注:第 1-4学期原则上不允许外出实习。

七、 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

Page 1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

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开题委员会由 5人组成。开题

报告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八、 学位论文撰写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

分,条理清晰。格式应严格按照论文要求,注明引文出处,养成良好的学术研

究态度。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选题对英语学科发展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获开题委员会通

过,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有一定新见解,显示出作者具有独立科研能力。

3.学位论文需用英语撰写,用英语答辩。

4.学位论文正文长度不少于2万英语单词(不含参考文献及附录)。

九、 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经指导教师同意,论文匿名评审通过,论文评阅

人同意,方可参加答辩。答辩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答辩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答辩,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十、 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

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撰写研究论文,参加国内外及校内外

的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

十一、 硕士学位授予所需其他条件

申请硕士学位,除了达到以上各项规定外,必须至少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中的

两条方可申请硕士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Page 1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教研实践: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校内教学单位或研究单位参加至少

一个学期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必须有助教或助研经历并由实践单位提供证

明和评价。

2.学术活动: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等学术活动,在导师的

指导下完成科研课题或撰写至少一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主持学校或以

上级别的研究生创新项目。

3.发表论文:在论文答辩前必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须为第一作者)

的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国内外研讨会论文集公开发表至少一篇本专业领域

的论文,单位署名必须为大连外国语大学。

十二、 课程描述

文学研究方法与写作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28,学分 2

课程概况:

文学论文写作是一门针对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开设的实践性课程,该课程从

对文学本质与特点的探讨出发,对不同文学体裁,如:小说、戏剧和诗歌等的

基本分析手段和方法逐一介绍。以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为理论支撑,

该课程对上述体裁中包含的基本文学要素进行梳理和对比研究。除此之外,该

课程还强调培养学生对文学类核心期刊(CSSCI 和 A&HCI 期刊)已发表论文的解

读和学习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领会文学论文的写作策略,并帮助学生

付诸实践。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通过对不同体裁文学作品写作风格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文本的解

读策略;

强调文学理论与文本分析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学生养成科学且理性的文

本批评学术习惯;

借助学习、评析优秀文学评论文章的方式,使学生熟悉科研论文写作的

基本模式;

通过拆解论文,分部分讲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硕士毕业论文的各个有

机组成部分。

Page 1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教学理念:

因该课程是实践性课程,所以教师将重点放与不同文学体裁相匹配的分析方法

和学术论文写作各个实践环节的讲述上面。以撰写合格硕士毕业论文和发表高

质量学术期刊为教学目标,本课程采用教师案例分析与学生课堂讨论相结合的

方式,启发学生文学批评中的创新性思考,并将其贯彻到实际学术写作之中。

规定教材:

Griffith, Kelley. Writing Essays about Literature A Guide and Style Sheet(Seventh Edition)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推荐书目:

Brooks, Cleanth & Robert Penn Warren. Understanding Poetry (Fourth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Brooks, Cleanth & Robert Penn Warren. Understanding Fiction (ThirdEdition). 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6.

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学期论文:10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文学分析策略 22 文学文本组成元素 23 小说分析 1 24-5 小说分析 2 46 戏剧分析 27 诗歌分析 28 文学论文写作:选择题目 29 文学论文写作:初稿写作 210 文学论文写作:修改与编辑 211 文学论文写作:参考文献标注 212 案例分析 1 213 案例分析 2 214 案例分析 3 2

授课教师:

徐 彬 (副教授)

Page 1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文学研究导论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文学研究导论是秋季开设的英语专业一年级研究生的必修课,属于知识性课程。本课程是

为英语语言文学及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等专业研究生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以

中外相关的文学理论为知识背景,以历史的和现实的文学现象为讨论对象,通过对文学基

础知识以及文学批评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的传授,使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文学理论知识,

深化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学观念,掌握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

概念范畴和基本的文学研究方法。本课程的学习是为学生学好文学相关课程、进行文学赏

析和文学评论等实践活动,以及今后从事专业化的语言及文学研究,作必要的知识准备及

理论准备。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具备比较扎实的文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对英国文学的各种体裁和西方文学理论

的各个流派均有所了解;

广泛阅读过西方文论经典名著,并且能够对文学作品做出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理解,

提高对文学的领悟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提高对文学以及其他语言学科的兴趣,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逐步扩展

文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作为外语工作者的职业和个人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的感

召力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规定教材:

Klarer, Mario.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Studies. Oxford: Routledge,2004.

邵锦娣、白劲鹏: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推荐书目:

Adams, Hazard (ed.).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New York: Harcourt,1971.

Bressler, C. E. 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Practice. (2nd Edition).Prentice Hall, Inc. 1999.

Booth, Wayne C.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1983.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inneapolis:

Page 1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5\1996.

Greenblatt, Stephen.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NinthEdi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12.

King, Bruc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nglish Literature.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Leech, Geoffrey & Michael Short. Style in Fiction. New York: Longman,1992.

Lemmedu. X. J. and Dana Gioia(eds).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Fiction, Poetry, and Drama. 6th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5.

Vesterman, William.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Reading.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3.

Welch, B.Y. & Robert A. Bennett.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Lexington:Ginn and Company, 1981.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期中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涉及西方文论的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

述题。5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3000 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西方

文论的观点与论点进行分析和阐释,或者借助其分析

和评价相关的文学作品。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有

理有据、述评结合。

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超越本科阶段的英语文学 2

2 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本 2

3 小说1 2

4 小说2 2

5 戏剧1 2

6 戏剧2 2

7 诗歌1 2

8 诗歌2 2

9 英美文学的阶段 2

10 理论方法1 2

11 理论方法2 2

12 理论方法3 2

13 理论方法4 2

14 批评方法1 2

Page 1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5 批评方法2 2

16 批评方法3 2

17 批评方法4 2

授课教师:

王 卉(副教授)

西方文论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西方文论是秋季开设的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属于知识性课程。本课程作为英语专业

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是以西方相关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为历史线索,概括性地介绍和分析自

古希腊至 20 世纪的各种学说,梳理其中的基本观念及其理论形态,借此帮助学生了解西方

文艺理论的经验和规律、探寻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且更深入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内在

精神,为进一步的学术思考建立必要的基础和参照。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具备比较扎实的文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对西方文学理论的各个流派均有所了

解;

广泛阅读过西方文论经典名著,并且能够对文学作品做出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理解,

提高对文学的领悟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提高对文学以及其他语言学科的兴趣,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逐步扩展

文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作为外语工作者的职业和个人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的感

召力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规定教材:

Habid, M. A. R. A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推荐书目:

Bressler, C. E. 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Practice. (2nd Edition).Prentice Hall, Inc. 1999.

Greenblatt, Stephen.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NinthEdi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12.

Harmon, William. A Handbook to Literary Theory (12th Edition). New York:

Page 1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Longman, 2011.

Kennedy, X. J. An Introduction to Fiction (11th Edition). New York:Longman, 2009.

Moriarty, Laura. The Center of Everything: A Novel. Winnipeg: HyperionPress, 2004.

Rivkin, Julie & Michael Ryan. Literary Theory: An Anthology. New York: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Webster, William Franklin. English: Composition and Literature. New York:Forgotten Books, 2013.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朱立元:《西方文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4 月。

朱志荣:A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7。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期中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涉及西方文论的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

述题。5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3000 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西方

文论的观点与论点进行分析和阐释,或者借助其分析

和评价相关的文学作品。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有

理有据、述评结合。

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古希腊文学批评 2

2 修辞学的传统 2

3 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和拉丁文学批评传统 2

4 中世纪的文学批评理论 2

5 从现代的初期到启蒙运动时期 2

6 十九世纪初期和浪漫主义时期 2

7 十九世纪晚期 2

8 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理论综述 2

9 心理批评 2

10 形式主义批评 2

11 结构主义批评 2

12 解构主义 2

13 女性主义 2

14 读者反映和接受理论 2

Page 1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5 后殖民理论 2

16 新历史主义 2

17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2

授课教师:

王 卉(副教授)

英语学术写作(文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英语学术写作是秋季开设的英语专业一年级研究生的必修课。本课程是为英语语言文学及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等专业研究生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将在分析英语一年级

研究生实际写作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过程训练和文字表述训练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

学术论文的概念、类别及特点;学术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写作要求及文本样式、学术论

文写作的语言技巧及标准化、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以及学术论文的思维方法等方面来帮助

学生优化文章的框架结构、条理性、逻辑性、规范性、表达力等。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使之更有效地、规范地、高质量地撰写论文;

培养研究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恰当地记录和总结自己的研究发现的能

力;

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为学位论文写作和学术论文发表奠定坚实的基

础;

传授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使得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化、条理化和逻辑化。

规定教材:

温克勒:《学术论文写作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

推荐书目:

David Rosenwasser, Jill Stephen. Writing Analytically. 5th ed. US:Wadsworth Publishing, 2009.

Gibaldi, Joseph.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5th ed.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Harmon, William. A Handbook to Literary Theory (12th Edition). New York:Longman, 2011.

Julian Wolfreys and William Baker eds., Literary Theories: A Case Study

Page 1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in Critical Performance. New York: New York UP, 1996.

Richard D. Altick. The Art of Literary Research. New York: W.W. Norton,1963.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后写作选取课后写作的五次成绩,其内容包括:总结、书评、

摘要写作、大纲写作和参考文献写作。50%

期末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8000 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按照

严格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和论文写作方法进行写作。

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学术写作导论 2

2 如何确定选题 2

3 概要写作 2

4 书评 2

5 文章评论 2

6 学术论文的写作流程 2

7 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 2

8 学术论文的摘要的写作方法 2

9 学术论文的引言的写作方法 2

10 学术论文的主体的写作方法 2

11 学术论文的结论的写作方法 2

12 学术论文的引用 2

13 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 2

14 信息检索与利用 2

15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要求 2

16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要求 2

17 毕业论文的答辩 2

授课教师:

李雪梅(副教授)

同声传译

学时与学分:

Page 1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英汉同传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学术研究生必修课。本门课由英语学院教师讲

授,主要介绍英汉同声传译的一般基本规律,通过对同声传译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大量的课

堂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训练的基本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增强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为

未来的同声传译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英汉同传的基本规律;

掌握英汉同传的基本训练方法;

提高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

依托各种训练材料扩大通识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依托英汉同传不同语境下的交流活动提高思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

规定教材:

英语学院教材编写组.《英汉同声传译教程》, 待出版。

推荐书目:

柴明熲:《口译:技巧与操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张维为:《英汉同声传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仲伟合 詹成:《同声传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仲伟合:《同声传译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仲伟合:《英语同声传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反应训练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训练后,

根据授课教师给出的语段和篇章进行测试。10%

视译训练考试内容为一篇英语讲话稿,要求学生在一定的准备

时间后对稿子进行视译,并录音考试。20%

课堂表现针对课堂大量的训练,授课教师采取课堂监听,请学

生示范练习等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计分。20%

期末考试考试内容为课堂训练相当难度的会议讲话语料,采取

录音的形式进行。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Page 2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课程介绍 22 反应训练 23 信息存储 24-5 跟读训练 46-7 顺句驱动 48 预测 29-10 译前准备 411-12 视译 413-14 带稿同传 415-16 模拟会议 4

执笔人:

方 菊 (副教授)

导师专题研究

导师专题研究是英语学术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课时和形式由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

定,原则上要求每周 2 课时。在专题研究初期,导师应摸清所指导学生的研究方向,列出

书单,和研究生一起阅读原文,进行探讨和分析,使研究生养成读书习惯,确定研究方法,

在相应的领域达到一定的高度。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培养研究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促使学生由理论向实践环节过渡、由写读书报告到写硕士论文产

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专题研究不仅是针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而是针对某一个领域比较深

入的学习,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学术上的深度。

西方哲学思想史

This course is a broad thematic survey of Western intellectual history from thebeginnings of civilization to the clos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roughout thesemester we will examine several important aspects of Western social, cultural,political, economic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during the past several centuries.There are three broad aims for this course. First, you should gain some generalknowledge of Western intellectual thought, along with some appreciation of thecomplex forces that have molded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Second, lectures andclass assignments will introduce you to a number of important problems andquestions that people in different societies and cultures have encountered andattempted to address. Third, this course will hopefully sharpen your ability toanalyze past events and to think critically and creatively about important problems

Page 2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and issues in our world.

圣经与西方社会

Undoubtedly, the Bibl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ieces of literature in Westerncivilization. This course aims to present students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Bible andits influence in Western society over history. From the outset, we will take note ofthe complexit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ible and Western society. In thiscourse, we will strive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ible and society inseveral layers. This course aims to give students a much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of this important text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how it has influenced peoplethroughout history.

古典神话和西方文学

文学作品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脱离不了古典神话的影响。在其早期的发展过程中,神

话和文学不分你我,诸多作品形式是文学,内容是神话。

本课程从美索不达米亚说起,逐步过渡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结合古典神话,分析早期

文学中的神话元素。作品包括《工作与时日》《神谱》、《伊利亚特》、《奥德赛》、《俄狄浦斯

王》、《神曲》、《特洛伊罗斯与克丽西达》、《维纳斯与阿多尼斯》等。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接触西方古典神话的同时,大量接触与其相关联且影响巨大的英语文学

作品,从中找出人物的原型,逐步把握神话与文学的关系及脉络,了解西方文化,拓展学

生研究视野,为深入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打一个坚实的基础。

叙事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叙事学导论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

选修课。本门课由应用英语学院教师讲授,主要介绍西方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基

础理论,以及如何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小说、戏剧、新闻、影视剧等不同体裁的文本进行分

析。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叙事学理论的基础上获得分析、解读文本

的方法和能力,更好地对文本进行理解和阐释,同时将引导学生如何将叙事学理论应用于

其他学科(如:语言学、翻译等)进行跨学科研究,扩大研究视角和范围,以便提高学生

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Page 2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和掌握西方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基础理论;

了解和熟悉西方叙事学的起源、发展、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想流派;

了解国内外叙事学的研究现状;

学会运用叙事学理论进行文本解读和阐释;

学会如何将叙事学理论应用于其他学科(如:语言学、翻译等)进行跨学科研究。

教学理念:

本课程奉行的教学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教师在课上重点讲授主要的叙事学理

论和解读文本的方法,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下调研的基础上,有质量地参与课堂讨论。教

师会努力构建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保证师生自由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和体验。

规定教材:

Toolan, M. J. (2001). Narrative: A Critical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2nd ed).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推荐书目:

Bal, M. 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Toronto: University ofToronto Press, 1985.

Booth, W.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1.

Chatman, Seymour.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8.

Genette, Gerard. 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 Trans. Jane E. Lewin.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0.

Martin, Wallace. 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

Prince, Gerald. 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 Aldershot: Scolar Press,1988.

Rimmon-Kenan, Shlomith. Narrative Fiction, (2nd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2.

申丹 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选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叙

事学理论专题进行课下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在课

上做 5-10 分钟的全班发言,并将稿子在课程结束后

整理上交。

25%

课堂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课堂所讲授的叙事学理论以及针对具

体文本进行分析解读,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一起,让学

生发表不同见解互相交流,讨论后教师进行讲评。

15%

Page 2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3000字,需交打印稿和电子版。论文需用所学叙事学理论对文本进行解读或者对叙事

学理论中的某个概念进行梳理和论证,并对参考资料

的观点与论点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

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6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课程概述、什么是叙事? 22-3 叙事学基本概念 44-5 基本故事结构 46-7 叙事时间与空间 48 叙述视角与聚焦 29-10 叙述者与叙述 411-12 人物与人物话语 413 叙事情境 214 后经典叙事学概述 215 认知叙事学、语用叙事学 216 修辞性叙事学 217 女性主义叙事学 2

授课教师:

曲 涛(副教授)

英语文体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17,学分 2

课程概况:

英语文体学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针对英语专业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由英语学

院教师讲授,主要介绍英语文体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指导学生通过文献阅读了解英语文

体学的新发展以及前沿研究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文体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语料研究

与分析,进行文体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学中培养训练学

生基本的运用文体学概念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英语文体学这一交叉学科

进行语言分析,或者扩展文学批评的的新视角,从而在跨学科的研究趋势下形成创新的

研究方向。

课程目标:

Page 2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英语文体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通过阅读专业文献,梳理英语文体学的流派及发展过程,熟悉基本理论的应用途径;

依托相应的文体学理论,结合英语语篇进行研究与分析,掌握文体学分析框架;

针对不同语篇的分析文献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学术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规定教材:

徐有志:英语文体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推荐书目:

Leech, N.Geoffrey and Mick Short.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English Fictional Pros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1.10.

Toolan, Michael. Language i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Stylistic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8.

董启明:《新编英语文体学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

申丹:《西方文体学的新发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0。

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12。

张德禄,张国:《英语文体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专题进行

课前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在课上做 3-5 分钟的全

班发言,并将稿子在课程结束后整理上交。

50%

学期论文

期末论文将依据学生对文体学基本概念的认知以及

对不同语篇的科学分析,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学术分

析能力、语言能力等进行评定。

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课程介绍 2

2 英语文体学发展 2

3 语言的类别 24 语言描述 25 正式与非正式语言 26 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 27 对话中的英语 2

Page 2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8 公共演讲中的英语 2

9 广告中的英语 210 新闻报道中的英语 211 科技文献中的英语 212 法律文书中的英语 213 文学中的英语(一) 214 文学中的英语(二) 215 文学中的英语(三) 216 文学中的英语(四) 217 复习 2

执笔人:

傅 琼 (副教授)

英美小说研究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28,学分 2

课程概况:

英美小说研究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比较文学专业二年级必修课,由英语学院教师讲授。

本课将追溯英美小说之起源及最新发展,在关注英美作家的创作思想及艺术成就的同时,

重点剖析影响力较大的流派及经典作品。本课将以时空为脉络,以专题为中心,如历史小

说、现实主义小说、浪漫小说、哥特小说、新写实小说、学院小说及元小说等;立足二十世

纪文学批评理论,探究英美小说的艺术规律及审美价值。

课程目标:通过此课程学习,学生需

熟悉英美小说之起源及最新发展;

了解英美主要文学思潮、其影响力及发展趋势;

提高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评评判性思维能力;

从文学角度了解英美文化及社会动态。

教学理念:

鉴于本专业的中外学生背景各异,文学及语言功底层次不齐,教师需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文

化背景因素,尽量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最大限度避免“一刀切”,体现多元

文化的包容性。与此同时,教师应坚持对学生的学术期望值,要求学生在课前文本及评论

阅读的基础上,对某些文学现象展开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发表客观的独创性个人见解。

规定教材:

Page 2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侯维瑞 李维屏:《英国小说史》,译林出版社,2005 年。

推荐书目:

哈罗德•布鲁姆. 江宁康译:《西方正典》. 译林出版社,2005 年。韦恩•布思. 付礼军译:《小说修辞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

N.R.弗莱. 陈慧 袁宪军 吴伟仁译:《批评的剖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年。

F.R. 利维斯. 袁伟译:《伟大的传统》,三联书店,2002 年。李维屏:《英国小说艺术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年。

戴维•洛奇:王峻岩等译《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 年。

殷企平等:《英国小说批评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年。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要求学生针对某一作家或作品进行课下调研,在课上

做 5-8 分钟的主题发言,提出一至两个较有深度的思

考题,带领全班讨论,并将发言稿在课程结束后整理

上交。

30%

期中考试 无 0%

学期论文

教师规定论文题目,学生也可自选论文题目,但需先

征教师同意。论文约为 3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对课程规定书目调研,并对参考资料的观点与论点

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写作要求符合规范、观点明确、

有理有据、述评结合,鼓励个人见解。

70%

期末考试 无 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英美小说起源及主要发展阶段 22 司各特历史小说 23 维多利亚时期小说 24 《远大前程》的艺术特色 25 《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26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心理描写 27 哈代的悲剧艺术 28 《无名的裘德》 29 哥特小说和女性小说 210 美国浪漫小说 211 学院派小说 212 新写实小说 213 后现代派小说 214 后殖民小说 2

授课教师:

Page 2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马爱华(教授)

英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英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是秋季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属于知识性课程。本课程会重点选

取英美的主要现代主义小说家和他们的主要的短篇作品,运用与之相关的文学批评和文学

理论,分析每一篇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的现代主义小说艺术。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

和教学的各个环节,组织安排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活动于一体,将课内教学

内容辐射至课外,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具备比较扎实的文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对英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有所了解;

广泛阅读英美现代主义小说,并且能够对文学作品做出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理解,提

高对文学的领悟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提高对文学以及文学评论的兴趣,培养敏锐的文学感知力,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规定教材:

Dominic Head.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Modern British Fiction,1950-2000.Chongqing Publishing House,2007.

推荐书目:

Frederick R. Karl. A Reader’s Guide to the Contemporary English Novel.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Malcolm Bradbury. The Modern British Novel.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2004.

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李维屏:《英国小说艺术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期中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英美现代主义小说名词解释、简答题和

论述题。50%

期末考试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8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按照严格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和论文写作方法进行写作。

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Page 2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现代主义 2

2 海明威与《异乡客》 2

3 马克·吐温与《跳蛙》 24 菲茨杰·拉德与《重访巴比伦》 25 亨利·詹姆斯与《知识树》 26 乔伊斯与《阿拉比》 27 乔伊斯与《小云彩》 2

8 毛姆与《前哨》 2

9 斯塔福与《在动物园》 210 奥康纳与《国家客人》 211 奥康纳与《好人难寻》 212 福斯特与《从科罗诺斯来的路》 213 伍尔夫与《墙上的斑点》 214 福克纳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215 劳伦斯与《马贩子的女儿》 216 曼斯菲尔德与《花园舞会》 217 复习 2

授课教师:

李雪梅(副教授)

当代英国文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28,学分 2

课程概况:

当代英国文学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一年级必修课。本门课由英语学院教师讲

授,主要介绍展现并探究二战后至九十年代这一时期的英国戏剧、诗歌及小说概貌,介绍

其文学发展趋势及主要作家和作品。本课旨在使学生对此阶段的文学思潮如荒诞派、运动

派、新写实小说、寓言哲学小说以及实验派小说及特点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学生通过学习

提高对当代文学的鉴赏和分析能力,从文学角度了解当代英国文化及社会动态。

课程目标:通过此课程学习,学生需

熟悉二战后英国文学主要作家及作品;

了解二战后的主要文学思潮、其影响力及发展趋势;

提高对当代英国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评评判性思维能力;

从文学角度了解当代英国文化及社会动态;

教学理念:

Page 2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根据读者反映理论,文学作品因接受对象的背景不同而不会有唯一正确的解读。尽管此课

程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教师应最大限度避免“一言堂”。学生在课前阅读基础上,积极参

与课堂活动。教师会努力营造有利于师生及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维度、客观

地看待所学作品,发表个人见解。

规定教材:

马爱华 徐彬:《当代英国文学》,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Murdoch,Iris. The Unicorn. London:Penguin Books Ltd., 1963.

推荐书目:

Brannigan, John. Orwell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3.Bradbury, Malcolm. The Modern British Novel 1878-2001.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Head, Dominic.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Modern British Fiction, 1950-2000.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Rusinko, S. British Drama: 1950 to the Present, a Critical History. Boston: TwaynePublishers, 1989.

Showalter, Elaine.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Wheeler, K. A Guide to Twentieth-Century Women Novelists. London: Blackwell,1996.

瞿世镜,任一鸣:《当代英国小说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张和龙:《战后英国小说》,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作家或作品进

行课下调研,并在课上做 3-5 分钟的全班发言,将发

言稿在课程结束后整理上交。

0%

期中考试 无 0%

学期论文

教师规定论文题目,学生也可自选论文题目,但需先

征教师同意。论文约为 2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对课程规定书目调研,并对参考资料的观点与论点

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写作要求符合规范、观点明确、

有理有据、述评结合,鼓励个人见解。

30%

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规定教材内容及指定作品的解析,考试

题型为问答题或和论述题。7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Page 3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战后英国文学概述/ 荒诞派戏剧 22 品特戏剧:看管人 23 奥斯本戏剧:愤怒的回顾 24-5 拉金/ 唐纳•大卫诗歌 46 阿米斯小说:幸运的吉姆 27 韦恩小说:大学后的漂泊 28 斯诺小说:大学校长 29 格林小说:问题的核心 210 默多克小说:黑王子 211 莱辛短篇:弃心记 212 伯吉斯小说:发条橙 213 福尔斯/卡特/鲁西迪小说 214 休斯/古恩/悉尼诗歌 2

授课教师:

马爱华(教授)

20 世纪英国诗歌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28,学分 2

课程概况:

20 世纪英国诗歌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一年级必修课。本门课由英语学院教师

讲授,本课聚焦二十世纪英国诗歌主要流派,如新浪漫派,超现实主义,运动派,火星派等。

课内讲授当代享有盛誉诗人的代表作,其中包括奥登,希尔, 拉金, 休斯,哈里逊, 希尼

等。本课旨在使学生了解现/当代英诗特点及最新发展动态,熟悉其内容、语言、表现手法

及技巧,开阔文学视野,提高英语语言素养。

课程目标:学生应

熟悉活跃在 20 世纪英国诗坛的主要作家及作品;

重点了解二战后的英诗特点及发展动向;

理解民族特性在当代英诗中的反映,提高对当代英诗的鉴赏水平;

对英国诗歌中的地域色彩给予关注并客观评价;

解析课程规定的不同英诗风格作品。

教学理念:

课程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熟悉 20 世纪文化及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英诗、其特点及意义,尽管

此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教师应努力营造“群言堂”。教师主张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

Page 3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上,运用所学文学知识对作品进行多维度思考以提高其文学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相

关知识链条以达客观评价所学作品的目的。

规定教材:

英语学院教材编写组. 《Modern British Poetry》, 待出版。

推荐书目:Brooks, Cleanth & Warren R.P. Understanding Poetry. 4th 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Thomson Learning, 2004.Corcoran, Neil, English Poetry since 1940, London: Longman, 1993.Davie, Donald. Under Briggflatts: A History of Poetry in Great Britain 1960-1988,

London:Carcanet Press, 1989.

Hamilton, Ian. Companion to 20th Century Poe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Keegan, Paul. ed. The New Penguin Book of English Verse, New York: Penguin,2000.

Ma, Yongbo. Tran. The Selected Contemporary English Poems. Shijiazhuang: HebeiEducation Press, 2003.

Schimidt, Micheal.(ed.). The Harvill Book of Twentieth-Century Poetry in English.London: The Harvill Press, 1999.

章燕:《多元•融合•跨越—英国现当代诗歌及其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鼓励课堂发言,但不占总成绩 0%期中考试 无 0%

学期论文

教师规定论文题目,学生也可自选论文题目,但需先

征教师同意。论文约为 2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对课程规定作品调研,并对参考资料的观点与论点

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写作要求符合规范、观点明确、

有理有据、述评结合,鼓励个人见解。

30%

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规定教材内容及指定作品的解析,考试

题型为问答题或和论述题。7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哈代与英诗 22 奥登时代 1 23 奥登时代 2 24 新浪漫派:迪兰•托马斯 25 桂冠诗人 约翰•贝杰曼 2

Page 3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6 运动派诗歌及菲利普•拉金 27 伊丽莎白•詹尼斯 28 斯蒂夫•史密斯 29 桂冠诗人 泰德•休斯 210 托马•岗恩 211 反传统之声 托尼•哈励逊 212 女性之音 卡罗尔•·安•·达菲 & 温迪·可普 213 诺奖得主 谢默思•·悉尼 214 其他重要诗人 2

授课教师:

马爱华(教授)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2,学分 2课程描述: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针对英语文学专业方向的一年级和二年级选

修课。本门课由应用英语学院教师讲授,主要针对十九世纪英国的五位女作家的作品进行

分析鉴赏。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该时期的女作家作品分析鉴赏,帮助学生了解文学

基础理论和常识,加强对影响女性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理解。通过阅读分析文学作品,提

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和能力。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一下目标:

充分了解十九世纪妇女的社会地位,不仅能够分析作品,同时还能从理论和批评的

角度清晰表述对作品的理解;

能够用口语和文字清晰表述并从批判的角度辨别、分析、反馈影响妇女社会地位的

观点和议题;

明确学习文学和学习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包括法律、科学、历史和艺术史;

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不同方法;

能够学会积累、分析、处理资料并提高独立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理念:

该课程的课堂授课以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课前需要对作家和作品有一定了

解,并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教师结合作品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作品的主题等提

出讨论议题,通过分析和讨论加深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并能通过文学作品的分析,体会文

学欣赏水平和能力对个人修养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积极影响。通过把作品和现实相结合

的方式讨论,领会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带给读者的现实意义。教师应搭建一个轻松和谐的课

堂氛围,通过对作品里的人,物和事件的评判,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和人生体验。

规定教材:

Austen, Jane. Pride and Prejudice. Penguin Group, 2005.Bronte, Charlotte. Jane Eyre,Wordsworth Editions Ltd, 1999.

Page 3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Bronte, Emily.Wuthering Heights,Wordsworth Editions Ltd, 1992.

Eliot, George. The Mill on the Floss,W.W. Norton & Company, 1994.

Gaskell, Elizabeth. Mary Barton, Penguin Books, 2003.

推荐书目:

柏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侯维瑞、李维屏:《英国小说史(上、下)》,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 ----20世纪中国女性与文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

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刘俐俐:《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刘英、张建萍:《英国短篇小说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陆扬:《文学是什么?高雅文化与大众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Brooks, Cleanth and Robert Penn Warren. Understanding Fiction. Pearson Education,2004.

Guerin, Wilfred L. Et al.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Showalter, Elaine. Teaching Literature.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3.

——.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The Online Writing Lab (Purdue):

http://owl.english.purdue.edu/internet/resources/index.html

Jack Lynch's Grammar and Style Notes (Rutgers):

http://andromeda.rutgers.edu/~jlynch/Writing

Style and Editorial Guide: Strunk and White's Elements of Style:

http://www.bartleby.com/141

课程要求及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提出的议题进行讨论。讨论

结束后,小组成员做出总结,归纳讨论结果。同时对

其它小组的讨论结果提出问题和不同观点。

15%

小测验根据所读作品的有关内容和细节以选择题的形式进

行测验。五部作品的测验分别计分。25%

三篇论文

学生可以根据对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自选论文题目。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1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60%

Page 3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授课教师:

石晓杰(教授)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课程介绍

阅读文学作品指导、为什么学习文学、布置下周阅读

作品章节和讨论议题

2

2-3

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作家、作品简介、人物特点、

主题分析、探讨 19世纪女性社会地位和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对比、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男女主人公的

爱情故事是否有明显的现实意义。重点章节的精读和

分析。

4

4 小组讨论/小测验 2

5-6

夏洛特勃朗特《简爱》作家、作品简介人物性格、主

题分析、探讨主人公是否可以作为女性主义的代表、

童年生活环境对个性发展的重要性、19世纪女性工作的主要角色为什么都是家庭教师、婚姻中的社会等级

观念和人格平等与现代社会有什么变化和发展。重点

章节的精读和分析。

4

7 小组讨论/小测验/提交第一篇论文 2

8-9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作家、作品简介

男女主人公双重性格、作品复仇主题分析、该作品与

其他女作家的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如何理解男女主

人公的爱情观。重点章节的精读和分析

4

10 小组讨论/小测验/提交第二篇论文 2

11-12

乔治爱略特 《弗洛河上的磨坊》作家、作品简介

作家的个人经历和教育背景是如何影响到其作品的

与众不同。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带来的不同命运和

悲剧、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什么、作家对爱情的理解

是什么、作品的结局是否是唯一选择、作品中的宗教

色彩因素有哪些。重点章节的精读和分析

4

13 小组讨论/小测验 2

14-15

盖斯凯尔夫人 《玛丽巴顿》作家、作品简介

作家的个人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作品反映的工业革

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什么现实意义。分析作品中的人

物性格、人物关系、人性主题、宪章文学的写作风格

特点。重点章节的精读和分析

4

16 小组讨论/小测验/提交第三篇论文 2

Page 3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英国戏剧研究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英国戏剧研究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一、二年级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

本门课由英语学院教师讲授,属于英语专业知识性课程,是西方戏剧领域的一项基本课程。

本课程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戏剧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其次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英国戏

剧进行介绍,有助于学生宏观把握英国戏剧的发展进程、了解英国戏剧的全貌。第三个部

分通过重点学习和研究英国戏剧史上不同发展时期的六位主要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来帮助

学生加深对英国戏剧中主要作家代表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建立文学批评的基本框架结构。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通过选读和赏析英国主要剧作家的代表作品及其语言进行有效的欣赏;

了解英国戏剧的走向,人民的思想意识和心态,社会的变迁;

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文学欣赏和分析的能力。

规定教材:

何其莘:《英国戏剧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

推荐书目:

Aston, Elaine.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odern Women Playwright.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nnes, Christopher. Modern British Drama: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Nicoll, Allardyce. British Drama. New York: General Books, 2010.

Jacobus, Lee A. The Compact Bedford Introduction to Drama. Boston: Bedford/ St.Martin’s, 2005.

Shepherd, Simon.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Modern British Theatr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Worthen, W. B. Modern Drama Plays/ Criticism/ Theory. Fort Worth: HarcourtBrace & Company, 1995.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英国戏 50%

Page 3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剧进行课下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在课上做 10 分

钟的全班发言,并将稿子在课程结束后整理上交。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1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对本学期课上研究的英国戏剧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并对参

考资料的观点与论点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写作要求

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课程简介、戏剧入门 22-3 英国戏剧史简介 24-6 《浮士德的悲剧》 67-9 《奥赛罗》 610-12 《贵在真诚》 613-15 《皮格马利翁》 616-17 《送菜升降机》 4

执笔人:

吕春媚 (副教授)

西方戏剧文本解读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2,学分 2

课程描述:

西方戏剧文本解读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针对英语文学专业方向的一年级和二年级选

修课。本门课由应用英语学院教师讲授,主要针对五部具有代表意义的西方戏剧文本进行

分析解读。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剧本的分析解读,培养学生了解基本的戏剧基础理

论和知识,从观众和读者的角度帮助学生提高对戏剧的理解、鉴赏、批评和表述内心深刻、

复杂情感的能力。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一下目标:

能够学习、创作或参与一些形式的文学创作,作为人生体验和理解创作过程的方法

和手段;

能够掌握批评和评论术语,对戏剧作品可以准确阐述和分析并明确表达论点;

能够评判剧本的质量是如何影响观众品鉴的体验;

能够检验对文学作品的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并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作品的这种

解读也会有所改变;

能够评定文学作品和文化历史的关系。

Page 3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教学理念:

该课程的课堂授课以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课前需要对作家和作品有一定了

解,并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教师结合作品的创作历史背景,戏剧中人物关系,戏剧

冲突和高潮部分,戏剧的主题等在通过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提出讨论议题,加深对戏剧

的深度理解,体会作为剧场观众和文本读者对戏剧欣赏的不同方式。通过现场观看的形式,

让学生感受戏剧带给观众的感染力。教师应搭建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对戏剧里

的人物冲突和事件的评判,分享彼此的对戏剧理解、感悟和人生体验。

规定教材:

Jacobus,Lee A. The Bedford Introduction to Drama. Bedford Books of St. Martin’sPress, 1993.

推荐书目:

傅俊:《英国戏剧读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何其莘:《英国戏剧史》,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王虹:《戏剧文体分析----话语分析的方法》,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张先:《外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潘家洵,萧乾,成时:《易卜生戏剧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温华:《外国戏剧文学经典作品赏析》,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范浩,张瑛,刘海平:《英美戏剧:剧本与演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杜鹃:《肖伯纳戏剧研究》,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廖可兑:《尤今奥尼尔戏剧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Trudeau,Lawrence J. And Thomas J Schoenberg. Drama Criticism: Criticism of theMost Significant. Cengage Gale, 2010.

课程要求及成绩评定: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提出的议题进行讨论。 10%

测验根据所读作品的有关内容和戏剧知识以选择题的形

式进行测验。30%

三篇论文

学生可以根据对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自选论文题目。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1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60%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Page 3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授课教师:

石晓杰(教授)

哲学方法论指导下的生态文学批评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 总学时 28, 学分 2

课程概况:

哲学方法论指导下的生态文学批评史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的选

修课。本科的授课教师为应用英语学院老师,是通过贯穿西方历史的哲学方法论为指导和

范式,来研究生态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从而得到相应的文学批评手段。本学科开设的宗旨

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哲学方法论的主要派别,以及这些哲学方法论在文学领域,特别是生态

文学和生态批评方面的指导性作用,使得学生在哲学方法论和文学学习中搭起一座沟通的

桥梁,为文学批评找到更多的介入手段和研究方法。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对重要的西方哲学派别和方法论有基本认识

了解最重要的生态文学作品

了解生态批评的重要方法论

依托于生态文学作品原著以及生态批评学术论文,强化文学素养,巩固英语语法与

词汇方面的基础知识,从而达到语言基本功的娴熟。

形成自己的辩证的分析能力,懂得如何进行生态批评。

教学理念:

1课程介绍、什么是戏剧、戏剧与其它文学体裁形式的

区别、戏剧元素和组成部分、戏剧种类、布置下周阅

读作品章节和讨论议题

2

2-4 古希腊戏剧介绍、古希腊戏剧在戏剧发展史上的作用

和影响。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剧本解读 /小组讨论

6

5-7现实主义戏剧代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剧本解读

小组讨论/提交第一篇论文6

8-10 介绍表现主义和自然主义戏剧风格;

斯特林堡的“朱丽小姐”剧本解读/小组讨论6

11-13肖伯纳的“芭芭拉少校”剧本解读

小组讨论/提交第二篇论文6

14-15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剧本解读/小组讨论 4

16 期末测验/提交第三篇论文 2

Page 3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能力相结合,在教师“师傅领进门”的前提下(方法论和材料由

教师准备一部分),学生通过推荐书目和自主查阅,扩展教师课堂内容,课上以老师引导为

辅,学生参与为主,鼓励对同一篇文学作品做多角度生态批评方法论的研究。每个主题按

照教师方法论介绍→生态文学作品引入→该主题作品的生态批评方法以及 CSSCI学术论文→学生查阅与自主学习→学生课堂发表与讨论→教师总结的思路来进行,努力创造学术气

氛,鼓励学术的创意角度。

规定教材:

邓晓芒:《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学林出版社,2008年。

推荐书目:

Abbey, Edward. Desert Solitair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 1990.

Carson, Rachel. Silent Spr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2.

——. Under the Sea Wind. New York: the NewAmerican Library, Inc.,1966.

Dreese, Donelle. Eco-criticism: Creating Self and Place in Environmental andAmerican Indian Literatures.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2002.

Emerson, R. W. .Nature, Address and Lectur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sity Press,1971.

Hemingway, Ernest. Green Hill of Africa.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35.

Kroeber, Karl. Ecological Literature Criticism: Romantic Imaging and Biology ofMi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Thoreau, Henry David. Walde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自主材料收集根据教师布置任务,进行的相关的材料搜集, 包括:

材料角度是否切题,是否有自主研究的发现。10%

课堂参与

基于搜集之材料,在课堂上做不得少于 5分钟的发表。要求:观点明确,不得堆砌材料。论证方法要明确。

在语言表述方面,符合语法,表达流利。语音语调也

视为采分点。

20%

两次小考根据所学内容,比如方法论和著名的生态批评观点,

进行开卷测试,活用所学知识,回答 Essay Question.20%

期末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1000字,需交打印稿和电子版的同时上交。论文需对重要的生态文学作品进行生态批

评,并对参考资料的观点与论点进行分析和阐释。论

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Page 4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 生态批评综述 2

2 生态批评的历时研究 2

3-4 著名生态作品介绍 45-6 哲学方法论概述 47 二元论与爱默生 28 阐释学与《沙乡年鉴》 2

9 生态批评中的形而上的误区 2

10 实体主义与狄更斯作品中的生态意向 211 现象学与哈代作品的生态表述 212 解构主义与劳伦斯作品的生态解析 213 先验论与《寂静的春天》 214 文学与哲学的桥梁:波普尔三世界理论 2

授课教师:

刘春伟(副教授)

20 世纪美国诗歌

学时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二十世纪美国诗歌是春季学期开设的英语学术研究生的选修课程。本门课由英语学院教师

讲授,主要以二十世纪美国诗歌的发展进程为序,包含现代诗歌、诗歌技巧和主要诗人。

讨论的诗人有艾略特、斯蒂文森、摩尔、毕晓普、罗维尔、普拉斯等诗人。历史的、传记

以及性别批评等各种文学批评方法将被使用,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各种形式的现代诗歌、了

解各种诗歌技巧以及语言等来欣赏诗歌的美学效果。这门课将帮助学生提升批评分析能力,

引领学生把诗歌作为丰富自己体验的手段,以此探索自我的多种可能性,并为学生提供一个

更广泛的学术研究空间。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英语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词语、形式、韵律、节奏、象征等知识;

了解和熟悉二十世纪英语诗歌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诗歌流派;

了解诗人对世界的文学观察视角以及人文思维模式;

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以及文学思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依托诗歌知识扩大词汇量,巩固语法和语篇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规定教材:

Page 4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英语学院教材编写组.《英语诗歌教程》,待出版。

推荐书目:

Brooks, Cleanth. Warren, R.P.. Understanding Poetry.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Inc.,U.S.: 1976.

Richard, Ellmann, O’Clair, Robert. Ramazani, Jahan. The Norton Anthology of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oetry. W. W. Norton & Company:2003.

Parini, Jay. Millier, Brett Candlish.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American Poetr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Beach, Christopher.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20th Century American poet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Bishop, Elizabeth. The Complete Poems, 1927-1979. New York: Farrar, Straus,Giroux, 1983.

Moore, Marianne. Complete Poems. New York: McMillan Publishing Co., PenguinBooks, 1982.

Stevens, Wallace.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allace Stevens. New York: VintageBooks, 1982.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诗歌专题进

行课下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在课上做 3-5 分钟的全班

发言,并将稿子在课程结束后整理上交。

20%

体验式作业 诗歌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创作 3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文字

数不得少于 2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或者是诗歌翻译

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大纲及教学要求 2

2-4

托马斯·艾略特 《序曲》

《阿尔佛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东方三博士之旅》

6

5-7

华莱士·斯蒂文森 《星期天早晨》

《坛子轶事》

《论现代诗歌》

《冰淇淋皇帝》

6

Page 4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雪人》

《在基韦斯特海岸边对秩序的遐想》

8-9

玛丽安娜·摩尔 《鱼》

《诗歌》

《坟墓》

《穿山甲》

《何谓岁月?》

4

11-13

伊丽莎白·毕晓普 《异教徒》

《鱼》

《在候诊室》

《巴西,1502年 1月》 《加油站》

《一种艺术》

《诗》

《麋鹿》

6

14-16

罗伯特·洛威尔 《楠塔基特岛贵格会墓地》

《献给联邦死难者》

《臭鼬出现的时刻》

6

17-18

西尔维娅·普拉斯 《巨像》《拉扎勒斯夫人》

《榆树》

《阿里尔》

《爸爸》

《你是》

4

执笔人:

李文萍(教授)

美国华裔文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美国华裔文学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年级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由

英语学院教师讲授,系统介绍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历史、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传授美国华

裔文学的批评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美国华裔文学史观、华裔文本分析能力、多

Page 4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元文化批评意识以及跨文化评鉴能力等。本课程将历史、文论及作品相结合,使学生不仅

了解文学知识,而且培养其将文学放在人类、社会、文化、哲学、伦理、政治、意识形态

等不同语境中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意识及能力。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系统地介绍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历史、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传授美国华裔文学的批

评理论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华裔文本分析能力;

反思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性”,了解并把握华裔文学与中国母体文化之间关系;

将历史、文论及作品相结合,培养学生将文学放在人类、社会、文化、哲学、伦理、

政治、意识形态等体系中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

通过文学途径,深入了解美国华裔文化以及美国华裔族群心态,充分认识美国社会

的多元性质。

教学理念:

本课程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是教学主体,平等参与课堂活动。本课特色在于将历史、

文论及作品相结合,使学生不仅了解文学理论知识,而且培养其将文学放在人类、社会、

文化、哲学、伦理、政治、意识形态等不同语境中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意识及能力。

规定教材:

Xiaohuang, Y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the 1850s.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推荐书目:

Kim, Elaine H.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Social Contexts.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Ling, Amy. Between Worlds: 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 New York:Pergamon Press, 1990.

程爱民、邵怡、卢俊等:《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单德兴:《重建美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吴冰:《华裔美国作家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徐颖果:《美国华裔文学选读》(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徐颖果:《美国华裔戏剧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

专题进行课下调研,并在课上做 10-15 分钟的全班发40%

Page 4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言。

学期论文

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3,000字,需对教师布置的课题进行调研。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并对参考资料的观

点与论点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写作要求格式规范、

结构完整、论点明确、阐释充分。

6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美国华裔文学的界定及其内涵的演变 22 美国华裔移民史与《排华法案》 23 美国华裔文学发展阶段及主题概览 24 早期华人移民作家及作品 25 北美第一位华裔女作家:水仙花及其作品 46 第二代华裔作家自传:黄玉雪《华女阿五》 27 唐人街书写:雷霆超《吃一碗茶》 28 “泛亚族裔意识”:亚裔感性与《唉呀!》 29 笔战:汤赵之争 210 华裔男性/英雄主义:赵健秀戏剧 211 华裔女性/女权主义:汤亭亭三部曲 212 美国华裔后现代主义巅峰之作:《孙行者》 213 谭恩美母女关系系列小说 214 华裔美国梦:任碧莲《典型的美国人》 215 华裔戏剧中的东方主义:黄哲伦《蝴蝶君》 216 21世纪美国华裔文学转型之作:《拯救溺水鱼》 217 美国华语文学简介 2

授课教师:

王绍平(教授)

亚裔美国文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亚裔美国文学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年级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由

英语学院教师讲授,系统介绍亚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传授亚裔美

国文学的批评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美国族裔文学史观、族裔文本分析能力、多

元文化批评意识以及跨文化评鉴能力等。本课程特色在于将历史、文论及作品相结合,使

Page 4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学生不仅了解文学知识,而且培养其将文学放在人类、社会、文化、哲学、伦理、政治、

意识形态等不同语境中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意识及能力。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系统地介绍亚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重要作家及其作品,阅读亚裔文学重要作品,

掌握亚裔研究专业术语;

传授亚裔美国文学的批评理论和研究方法,重点采用文化研究以及叙事学等方法;

将历史、文论及作品相结合,培养学生将文学放在人类、社会、文化、哲学、伦理、

政治、意识形态等体系中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

深入了解美国亚裔族群心态,了解亚裔在美国社会的奋斗历史以及亚裔美国文化;

培养学生形成美国族裔文学史观、族裔文本分析能力、多元文化批评意识以及跨文

化评鉴能力等。

教学理念:

本课程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是教学主体,平等参与课堂活动。本课特色在于将历史、

文论及作品相结合,使学生不仅了解文学理论知识,而且培养其将文学放在人类、社会、

文化、哲学、伦理、政治、意识形态等不同语境层面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意识及能力。

规定教材:

Kim, Elaine H.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Contexts.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吴冰:《亚裔美国文学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年。

推荐书目:

Adams, Bella.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8.

Ling, Amy. Between Worlds: 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 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90.

江宁康:《美国当代文学与美利坚民族认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单德兴:《重建美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吴冰:《华裔美国作家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徐颖果:《美国华裔戏剧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

专题进行课下调研,并在课上做 10-15 分钟的全班发

言。

40%

Page 4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学期论文

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3,000字,需对教师布置的课题进行调研。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并对参考资料的观

点与论点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写作要求格式规范、

结构完整、论点明确、阐释充分。

6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亚裔美国文学主题及研究方法 22 美国亚裔移民史 23 美国文学中的亚洲人形象 24 从亚洲人到亚裔美国人:早期亚洲移民作家 25 早期华人移民作家及作品 46 唐人街面面观 27 日裔美国家庭及社会群体 28 第二代亚裔作家自画像 29 第二代华裔作家自传 210 日裔作家自传 211 菲裔作家自传 212 朝裔作家自传 213 汤赵之争 214 汤亭亭三部曲 215 谭恩美母女关系系列小说 216 当代华裔戏剧 217 美国亚裔文学与其他族裔文学的比较 2

授课教师:

王绍平(教授)

语言学研究方法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必修课。本

门课由英语学院教师讲授,系统关注学术研究的范式、研究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及

论文写作问题。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研究方法的意义,提高研究方法的意识,

掌握研究方法,依托系统的研究设计从事学术论文写作。

Page 4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认识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开展学术研究的意义;

掌握研究的范式、研究的方法、数据采集的工具及数据分析的方法;

掌握撰写学术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的规范;

获得运用国际规范从事学术研究和专业研究论文的能力。

教学理念: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协助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

主体,是课堂活动的平等参与者。教师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将项目依托教学、互动教

学的理念融入课程教学,重点讲授主要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组织做课堂发表、

课堂讨论、项目开展及论文写作。学生也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认真完成教师指定任务,

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高质量地进行课堂发表,规范地用英语和汉语撰写研究论文。

规定教材:

Wen, Qiufang, Applied 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Writing.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推荐书目:

Bitchener, John. Writing an Applied Linguistics Thesis or Dissertation: A Guide toPresenting Empirical Researc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2012.

Burns, Anne. Doing Action Research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 Guide forPractioner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1.

Gass, Susan M. & Mackey, Alison., Data Elicitation for Second and ForeignLanguage Research,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James Dean Brown. Understanding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Nunan, David.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Seliger, Herbert W. & Shohamy, Elan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9.

Slade, Carole. Form and Style: Research Papers, Reports and These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桂世春 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金立鑫:《语言研究方法导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Page 4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专题进

行课下阅读或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在课上做 15

分钟的全班发言。

30%

阅读报告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系统阅读相关书目并

撰写读书报告,总计不少于 5000字。20%

学期论文

学生以 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项目,可以按教师的

要求自选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汉语版本的

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6000汉字,同时提交相应的英语版本,交打印稿。论文需对这对特定的选题进行系统

设计、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论文写作要求研究问题

明确、研究方法设计合理,采集数据过程透明,分析

方法得当,研究结果有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

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Introduction: MAThesis as a Product of Research 2

2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2

3 Identification of a Research Problem 24-5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46 Design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27 Case Studies 28 Surveys 2

9 Experimental Research 2

10 Questionnaires 211 Interviews 212 Observation 213 Tests 214 Data Analysis in Research 215 Research Proposal 216 Writing-Up of the Research Report/Paper 217 Report on Projects 2

执笔人:

常俊跃(教授)

学科研究动态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Page 4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课程概况:

学科研究动态是一门在秋季学期为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专业

语言学方向的一年级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本门课由英语学科教师轮流讲授,共进行

15 次学术讲座。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状况,把握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确

定未来研究方向,并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梳理语言学方向各个分支的理论发展状况,包括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翻译学、

文化语言学等;

掌握了解所在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

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

获得运用国际规范从事学术研究和专业研究的能力。

教学理念:

研究生已是具有基本独立思考能力的学习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问题的提出者和观点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平等参与者。本门

课的教学是由本校导师团队通过报告会分别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知识或新的研究进

展,以扩展他们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教师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将项目依托教学、

互动教学的理念融入课程教学,重点讲授主要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组织做课堂

发表、课堂讨论、项目开展及论文写作。学生也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认真完成教师指

定任务,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高质量地进行课堂发表,规范地用英语和汉语撰写研究论

文。

规定教材:

推荐书目:

由每次讲座的老师给出。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出席

与表现

为保证本课堂的互动性,要求学生全程出席,并积极

参与课堂活动如提问、讨论等。30%

阅读报告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系统阅读相关书目并

撰写读书报告,总计不少于 5000字。20%

学期论文

学生根据讲座内容,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根据某

个讲座就某个方面撰写研究综述,由该领域的导师们

一起进行成绩评定。研究综述包括:相关文献梳理、

该领域你掌握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研究热点、你的研

究兴趣等。汉语版本的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6000汉字,

50%

Page 5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同时提交相应的英语版本,交打印稿。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每个教学周期可调整)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典籍英译研究 2

2 冲突性话语分析---社会语用视角 2

3 外语教学方法研究的发展与启示 24-5 音系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动态 46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研究视角 27 形成性教学评价发展趋势 28 语篇分析理论与研究方法 2

9 纠正性反馈与二语习得 2

10 二语习得理论与实践研究 211 翻译研究方法论 212 老生常谈:词汇习得面面观 213 语用学及语用文体学的发展趋势 214 三语/多语习得研究:回顾与展望 215 译介学 2

执笔人:

霍跃红(教授)

语言学经典研究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语言学经典研究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研究生必修课。本课程通过

对语言学经典著作的详细解读,使学生切实把握语言学的本质、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对

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思路有系统的认识和把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从理论和实

践两个方面,为其他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和熟悉语言学史发展的主要脉络、主要历史人物和思想流派;

深入认识经典语言学理论著作中的思想内涵;

提高分析语言问题、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Page 5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能够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解读英语中的具体问题。

规定教材:

Jespersen, Otto. 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 Vol. 1.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4 (forthcoming).

Saussure, Ferdinand.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Beijing: FLTRP, 2001.

推荐书目:

Bloomfield, Leonard. Language. Beijing: FLTRP, 2001.

Mathesius, Vilem.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resent Day English on a GeneralLinguistic Basis. 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8.

Pedersen, Holger. Linguistic Scienc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ethods and Results.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0.

Robins, R. H. 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 Beijing: FLTRP, 2001.

Sampson, Geoffrey. Schools of Linguistics: Competition and Evolution.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胡壮麟,叶起昌:《语言学理论与流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专题进

行课下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在课上做 15-20 分钟

的全班发言,并将稿子在课程结束后整理上交。

40%

期末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规定教材以及部分推荐阅读书目所覆

盖的语言学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

力,考试题型为主观论述题。

6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裴德生:近代欧洲诸大语群 22 叶斯柏森:早期现代英语的辅音 23 叶斯柏森:早期现代英语的元音 24 叶斯柏森:英语的音长 25 叶斯柏森:英语的重音 26 叶斯柏森:16世纪以来的英语演变 27 博杜安·德·库尔德内:论语言学的任务 28 索绪尔:语言学的对象与任务 2

Page 5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9 索绪尔:语言学的一般原则 210 索绪尔:历时语言学 211 索绪尔:共时语言学 212 索绪尔:地理语言学 213 特鲁别茨科依:语音学与音系学 214 雅柯布森:言语声音及其任务 215 布龙菲尔德:言语社团 216 布龙菲尔德:句法 217 布龙菲尔德:词法 2

授课教师:

曲长亮(副教授)

英语学术写作(语言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2,学分 2

课程概况:

学术写作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一年级研

究生必修课。本门课由应用英语学院教师讲授,面向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本课程以实践

为主, 要求学生熟悉和了解学术英语写作的基本过程和步骤,明确并掌握英语学术论文的

标准格式, 通过进行大量的文献查询、整理和阅读,拟定论文选题,完成学术论文写作具

体各部分的实践练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术写作基本要求和过

程的基础上获得学术研究的方法和学术写作能力,为其它专业课所要求的学术英语论文写

作,以及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同时也初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学术研究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术写作的水平。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和掌握学术写作的语言特点和格式规范;

了解和熟悉学术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步骤;

学会查询文献、独立思考,提高思辨能力;

初步掌握学术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规范学术语言,培养学术情操,提高学术写作水平。

教学理念:

本课程奉行的教学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教师在课上重点讲授学术写作的要求

和步骤,介绍学术语言特点和写作格式规范,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下调研的基础上,有质

Page 5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量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会努力构建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保证师生自由分享彼此的思想、

知识和体验。

规定教材:

Bitchener, John. Writing an Applied Linguistics Thesis or Dissertation: A Guide to Presenting Empirical Researc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2012.

推荐书目:

Mauch, James E. & Birch, Jack W. Guide to the Successful Thesis and Dissertation.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 1998.

Rosenwasser,David & Stephen, Jill. Writing Analytically (5th edition).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Watson, George. Writing a Thesis: A Guide to Long Essays and Dissertations.Chengdu: Sichuan University Press, 2003.

Winder, A.C. Writing the Research Paper (7th edition).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平时作业

本课程要求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按照布置的任

务完成相关写作实践练习,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

行写作互评,并写出评语报告。每次作业需交打印稿

和电子版。

50%

学期论文

本课程学期论文要求以 3-4 人的小组为单位,完成一

个小型项目,通过团队合作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学术写

作的各个环节和写作,并要求每位学生就参与本项目

写出反思报告。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4000字,需交打印稿和电子版。

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课程概述 22-3 概要写作 44-5 评论写作 46 学术规范介绍:如何避免剽窃 27 学术规范介绍:APA论文格式 28 如何进行论文选题 29 文献综述写作 210 论文摘要部分写作 211 论文引言部分写作 2

Page 5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2 研究方法写作 213 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写作 214 论文结论部分写作 215-16 学生小组项目讨论 4

授课教师:

曲 涛(副教授)

语言哲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28,学分 2

课程概况:

语言哲学是一门在研究生第二学期开设的英语语言学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由外聘教师讲授,

主要介绍语言哲学的历史渊源、发展特点、发展趋势、学术流派、研究课题及与其它学科

的关系等等。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语言哲学这个研究领域,提高其对语

言本质的认识,把握语言哲学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厘清语言哲学和其它语言学科

研究的关系,熟悉当前语言哲学研究的课题和特点,以便为将来进行语言哲学专题研究打

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认识从哲学的高度把握语言本质的重要性;

认识语言哲学对其它语言学学科研究的指导作用;

了解语言哲学的发展及当前的特点及未来的趋势;

了解语言哲学的流派及研究课题;

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教学理念:

研究生已是具有基本独立思考能力的学习者,因此,在研究生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

的中介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助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

平等参与者。只有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本课堂旨

在创造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的气氛,采用教师重点讲解、学生自愿参与讲解、课前布置预

习、课上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题提建议、课后学生撰写读书笔记、教师布置和学生自

选研究课题的教学方法,并建立课程邮箱及 bbs,把所有相关的材料与作业全部放到邮箱里

共享,以便使大家平等交流、互相启发,达到思考和研究的目的。

规定教材:

Bickerton, D. Language and Human Behavior. Seattle: U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Lycan, W. G.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Page 5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New York: Routledge, 2008.成晓光:《西方语言哲学教程》,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霍永寿:《西方语言哲学入门必读(上、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专著与论文选读。

推荐书目:

Chapman, S. & C. Routledge. (eds.) Key Ideas in Linguis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Languag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9.

Hurford, J. R. The Origins of Meaning: Language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 I.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 The Origins of Grammar: Language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 II.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Lee, B. (e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The Key Thinkers. London: Continuum,2011.

Losonsky, M. Linguistic Turns in Modern Philosophy.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6.

Quine, W. V. Word and Objec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0.

Sawyer, S. New Waves i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NY: Palgrave, 2010.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江怡:《分析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涂纪亮:《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出席

与参与

为保证本课堂的互动性,要求学生全程出席,并积极

参与课堂活动如提问、讨论等。30%

读书笔记

要求整个学期完成 4-6个读书笔记。其中有教师命题笔记,也有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自选读书笔记题目和内

容。所有作业均要求发送到班级邮箱里分享。

4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在和教师商讨的基础上自选论文题目。此任

务为研究论文。要求有明确的论点、严谨的论证、并

符合学术规范。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5000字。3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语言哲学的渊源 22 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语言哲学 23 语言哲学的定义、概念、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定位 24-5 分析哲学(形式语言分析、日常语言分析) 4

Page 5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6 意义理论(指称论) 27 意义理论(摹状词理论) 28 意义理论(观念论、命题论、使用论) 29 意义理论(证实论、成真条件论) 210 后语言哲学(语言与人类) 211 语言的起源 212 语言与人类(意识、智能、行为) 213 语言与实在 214 语言与真 2

授课教师:

成晓光(教授)

音系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音系学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及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音系

学是理论语言学四大核心学科之一,也是应用语言学涉及语音的各项研究的理论基础。本

课程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音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学生既可掌握音系学

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也可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语音研究理论流派的基本思想、贡献及

历史局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语音现象的认识与理解,将现代音系学的

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和研究实践,从而提高语言学理论水平。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和熟悉音系学发展中的主要理论、主要思想和主要研究方法;

深入认识音系学经典理论著作中的思想内涵;

提高分析语音问题、解决语音问题的能力;

能够运用音系学理论分析解读英语中的具体问题。

教学理念: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助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

课堂活动的平等参与者。教师通常会在课上重点讲授主要的人物和观点,学生应完成课前

指定任务的基础上,有质量地参与课堂活动,有所思所感皆可畅所欲言。教师会努力构建

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保证师生自由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和体验。

Page 5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规定教材:

Odden, David. Introducing Phonology. Beijing: FLTRP, 2008.

推荐书目:

Anderson, Stephen. Phonolog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hicago: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985.

Clark, John and Colin Yallop. An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Beijing:FLTRP, 2000.

Cruttenden, Alan. Intonation. Beijing: PKU Press, 2003.

Gussenhoven, Carlos and Haike Jacobs. Understanding Phonology. Beijing: FLTRP,2001.

Ladefoged, Peter. A Course in Phonetics. Beijing: FLTRP, 2009.

Roach, Peter.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Beijing: FLTRP, 2008.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专题进

行课下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在课上做 15-20 分钟

的全班发言,并将稿子在课程结束后整理上交。

40%

期末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规定教材以及部分推荐阅读书目所覆

盖的语言学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

力,考试题型为主观论述题。

6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音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22 语音转写:辅音 23 语音转写:元音 24 语音转写:附加符号 25 音位变体关系 26 底层表达式 27 交互过程 28 特征理论(1) 29 特征理论(2) 210 分析实例 211 音系类型学与自然性 212 抽象性与心理现实 213 非线性表达式 214 当代音系学流派(1) 2

Page 5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5 当代音系学流派(2) 216 音系学与外语教学 217 音系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

授课教师:

曲长亮(副教授)

语用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28,学分 2

课程概况:

语用学是一门在研究生第一学期开设的英语语言学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由外聘教师讲授,

主要介绍语用学的学科渊源、定义、发展历史、发展特点、发展趋势、学术流派、研究课

题及与其它相邻学科的关系等等。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语用学这个研究

领域,提高对其语言哲学渊源的认识,把握语用学在语言学中的定位,厘清语用学与语义

学和其它语言学科研究的关系,熟悉当前语用学研究的课题和特点,以便为将来进行语用

学专题研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认识语用学的语言哲学渊源;

认识语用学与语义学及其它学科的关系;

把握语用学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地位;

了解语用学的发展及当前的特点及未来的趋势;

了解语用学的流派及研究课题。

教学理念:

研究生已是具有基本独立思考能力的学习者,因此,在研究生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

的中介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助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

平等参与者。只有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本课堂旨

在创造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的气氛,采用教师重点讲解、学生自愿参与讲解、课前布置预

习、课上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题提建议、课后学生撰写读书笔记、教师布置和学生自

选研究课题的教学方法,并建立课程邮箱及 bbs,把所有相关的材料与作业全部放到邮箱里

共享,以便使大家平等交流、互相启发,达到思考和研究的目的。

规定教材:

Cummings, L. Pragmatics: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Edinburgh: EdinburghUniversity Press, 2005.Huang, Y.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age 5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London: Arnold, 1999.专著与论文选读。

推荐书目:

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Bulitz, W & N. R. Norrick. (eds.). Foundations of Pragmatics. Berlin: de GruyterMouton, 2011.

Cruse, A. Meaning in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Horn, L. R. & G. Ward. The Handbook of Pragmatics. Oxford: Blackwell, 2006.

Soames, S. What Is Meaning.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von Heusinger, K & K, Turner. (eds.). Where Semantics Meets Pragmatics. Oxford:Elsevier, 2006.

何兆熊:《语用学文献选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出席

与参与

为保证本课堂的互动性,要求学生全程出席,并积极

参与课堂活动如提问、讨论等。30%

读书笔记

要求整个学期完成 4-6个读书笔记。其中有教师命题笔记,也有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自选读书笔记题目和内

容。所有作业均要求发送到班级邮箱里分享。

4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在和教师商讨的基础上自选论文题目。此任

务为研究论文。要求有明确的论点、严谨的论证、并

符合学术规范。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5000字。3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语用学的哲学渊源 22 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关系 23 语用学的定义、概念、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定位 24-5 语用学的微观与宏观两大传统 46 微观语用学分析:会话含义 27 微观语用学分析:预设 28 微观语用学分析:言语行为 29 微观语用学分析:指示语 210 经典格莱斯(合作原则)与后格莱斯理论(关联理论) 211 宏观语用学分析:语用综观和顺应论 212 宏观语用学分析:语境、结构、动态性、意识程度 2

Page 6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3 语用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14 语用学未来发展 2

授课教师:

成晓光(教授)

语义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2,学分 2

课程概况:

语义学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针对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一年

级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课程由英语学院教师讲授,主要介绍语言学范畴内的语义理

论和语义研究流派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1)语义学的学科归属、目标和任务,语义学里的重要概念以及语义学与哲学、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2)分析词义、句义的核心语义理论;3)出于不同视角的语义理论,即成分理论、形式语义学、认知语义学。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语义运作的基本机制,了解一些研究方法,以便为之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语义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传统语义描述的视角和途径。

了解当代语义学研究的主要视角。

能将所了解的理论用于解释语言现象,进行初步地归纳和分析。

规定教材:

Saeed, John. Semantics:《语义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0年。

推荐书目:

Hurford, James. Heasley, Brendan&Michael Smith. Semantics: A Courseboo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nd Revised edition. 2007.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专题进行课

下讨论,要求每位学生在课上做 3-5 分钟的全班发言。20%

学期论文论文一般由教师命题。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2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文献资料的

30%

Page 6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收集、综述和分析,观点鲜明,论据充分

期末考试考试为开卷形式,内容包括规定教材的所覆盖的知

识,考试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论述题。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课程简介 22 语言学范畴内的语义学 23 意义、思维及现实 24 词义 45 句义关系和真实性 26 句义一:情景 27 句义二:句子的参与成分 28 语境与推断 29 语言的功能:作为行为的言语 210-11 意义成分 212-13 形式语义学 213-14 认知语义学 215 总结 216 期末考试 2

授课教师:

赵永青(教授)

应用语言学基础理论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科学,它以理论语言学为依托,以实际

应用为导向。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有关的应用语言

学基础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和它对语言教学的启发意义。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能力,并要

求学生参加教学实践,以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有关的应用语言学基础理论知识;

Page 6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引导学生思考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和它对语言

教学的启发意义;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和意义。

规定教材:

Hadley, A.O. 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 2006.

Hedge, Tricia.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0.

推荐书目:

Beebe, L. M. Issu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ultiple perspectives. NewYork: Newbury House Publisher, 1988.

Celce-Murcia, Marianne.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Cook,Vivian.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2000.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 1985.

Gui, Shichun. Applied Linguistics. Hunan: Hunan Education Press, 1988.

McCarthy, Michael. Issu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Beijing: World Book PublishingHou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文秋芳:《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年。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程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应用

语言学基础理论知识专题进行课上内容讨论和课下

相关研究现状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通力合作,任

务分工明确,每个小组可选派代表在课上做 15 分钟

的专题发言,并将 PPT 及相关材料在课程结束后整理

上交。

4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与应用语言学基础理论知识相关的论

文题目,撰写一篇研究设计报告,字数和语言不限,

内容符合要求,格式规范,需交打印稿。研究设计报

告需结合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

方法,针对某一相关论题进行调研,并对相关研究现

状进行分析和阐释,述评结合。报告撰写要求选题新

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问题及研究范

60%

Page 6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围明确,研究思路清晰,参考文献丰富。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应用语言学简介 22 语言教与学的关系 23-5 语言学习观 66 学习者与学习、课堂与语境 27 交际课堂 28 自主学习与语言教学 29 词汇的教与学 210 语法的教与学 211 发展语言技能(听) 212 发展语言技能(读) 213 发展语言技能(说) 214 发展语言技能(写) 215 课程设计 216 课堂评价 217 总结归纳 2

授课教师:

李春姬(教授)

认知语言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研究生一年级英语专业选修课。本门课是一门知识性

学科,由英语学院教师讲授,着重介绍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的核心概念、研究成果和先进

的研究方法及相互关系。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通过对大量真实语料的分析和讨论的基础

上,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高学生们对语言现象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自行分析解决语

言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术研究的能力,为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具备比较扎实的认知语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对认知语言学研究中使用的定义

和概念均有所了解;

Page 6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在掌握认知语言学理论基础上,广泛阅读经典名著,深刻理解语言形式、语言结构

的丰富多样性,学会如何分析语言现象, 了解语言形式、语言功能和语言意义所涉及的复

杂因素。

能够对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做出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理解,提高对语言的领悟力和分

析综合能力;

提高作为外语工作者的职业和个人素质,包括思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的感

召力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规定教材:

Ungerer, E & H. J. Schi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推荐书目:

William Croft & Cruse.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2004.

Chomsky, N. Language and Min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68.

Vyvyan, E. & G, Melanie.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Lakoff, G. & 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0.

Langacker, R. W. Investigations in Cognitive Grammar. Berlin & New York: Moutonde Gruyter,2009.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认知语言学

某一理论的分析成果进行课下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

员在课上做 5-10 分钟的全班发言,并将稿子在课程

结束后整理上交。

30%

学期论文

学生依托认知语言学理论,选取语言学研究领域自己

比较感兴趣的模块撰写学术论文。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8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对理论框架阐述清楚,所研究对象文献挖掘穷尽,研究成果中有自己的原创

性结果。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7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2 范畴化 43-4 原型理论 45 概念隐喻 26 概念转喻 2

Page 6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7 图形-背景理论 28 意象图示理论 29 概念整合理论 210 框架理论 211-12 构式语法 413-14 认知与语篇 415-16 像似性 417 认知与教学 2

执笔人:

林 璐(副教授)

认知语法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认知语法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研究生二年级英语专业选修课。本门课是一门知识

性学科,由英语学院教师讲授,课程主要基于 Langacker、Taylor、Lakoff、Talmy等认知语言学家的基本理论,介绍认知语法的部分基本观点,如弹子球模型、事件框架分析法、图

形/背景、射体/界标、识解、理想化认知模式、词汇框架模型等。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

通过对大量真实语料的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从认知语法角度,提高学生们对语言现象的

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自行分析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术研究的能力,为继续深造

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具备比较扎实的认知语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对认知语法研究中使用的定义和概

念均有所了解;

在掌握认知语法理论基础上,广泛阅读经典名著,深刻理解语言形式、语言结构的

丰富多样性,学会如何分析语言现象, 了解语言形式、语言功能和语言意义所涉及的复杂

因素。

能够对认知语法研究成果做出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理解,提高对语言的领悟力和分析

综合能力;

提高作为外语工作者的职业和个人素质,包括思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的感

召力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规定教材:

Langacker, R. W. Investigations in Cognitive Grammar. Berlin & New York: Moutonde Gruyter,2009.

Page 6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推荐书目: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Descriptive Application.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a.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b.

Langacker, R. W. Cognitive Grammar: a Basic Int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8.

Quirk, R. et al.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Longman, 1985.

Vyvyan, E. Jorg Zinken & Benjamin Bergen.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ader.London: Equinox Publishing Limited, 2007.

Bernd Herine. Cognitive Foundation of Gramma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William Croft & Cruse.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2004.

Vyvyan, E. & G, Melanie.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Lakoff, G. & 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0.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认知语言学

某一理论的分析成果进行课下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

员在课上做 5-10 分钟的全班发言,并将稿子在课程

结束后整理上交。

30%

学期论文

学生依托认知语法理论,选取语言学研究领域自己比

较感兴趣的模块撰写学术论文。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8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对理论框架阐述清楚,所研究对象文献挖掘穷尽,研究成果中有自己的原创

性结果。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7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2 认知语法中的构式 43-4 认知语法中的转喻 45-6 构式语法化 47-8 现存句的认知研究 49-10 主语的认知研究 4

Page 6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1-12 英语中的限定性主语 413-14 从句的认知语法研究 416-17 并列句的认知语法研究 6

执笔人:

林 璐(副教授)

教育统计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6,学分 2

课程概况:

教育统计学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选修课。本门课由英语学院外聘

教师讲授,主要介绍应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把统计学英语到语言学、测

试学、语料库等教育实践中。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学习使用社会统计学软件 SPSS、学习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语言及测试等教育活动进行定量分析,使学生能在传统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定量分析,以提高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

力。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述语、基本概念和统计意义;

学会各种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社会统计学软件 SPSS;

学习和使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并应用到语言等教育研究中;

基于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在学术论文撰写中强化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进行定量

和定性分析的水平。

教学理念:

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对于文科出身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注重课堂讲授的重要性。用半数

学化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在重点讲授主要的统计学理论的前

提下,要求学生应完成课前指定任务的基础上,有质量地参与课堂设计,敢于参与项目设

计、数据收集和整理、统计结果分析等活动。

规定教材:

周世界:《语言统计理论与实践》,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3年。

推荐书目:

Woods, Anthony & Fletcher, Paul & Hughes, Arthur. Statisics in Language Studies.

Page 6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Butler, Christopher. Statistics in Linguistics: London: Basil BlackWeil Inc., 1985.

Bachman, Lyle 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Biber, Douglas & Conrad, Susan & Reppen, Randi. Corpus Linguistic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Hughes, Arthur.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2000.

周世界:《语言统计学》,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某一统计项目为专题进行课

下调研、收集材料,要求每位成员在课上做 3-5 分钟

的全班演示,并将稿子在课程结束后整理上交。

10%

期中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的名

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2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1000字。论文需针对语言学、测试学、语言教学、及语料库语言学,并对参考资料的观

点与论点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

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20%

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规定教材以及部分推荐阅读书目所覆

盖的语言知识。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绪论 22 基本概念 23 描述性统计 24 推断性统计 45 统计图 26 正态分布 27 估计 28 假设检验总论 29 参数检验 210 非参数检验 211 卡方检验 212 方差分析 2

Page 6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3 相关分析 214 回归分析 215 因子分析 216 调查表统计方法 217 测试统计方法 218 语料库研究中的统计学 2

授课教师:

周世界 (教授)

语料库语言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6,学分 2

课程概况:

语料库学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选修课。本门课由英语学院外聘教

师讲授,主要介绍在语料库基础上进行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介绍如何使用检索软件和统

计方法处理语料库所提供的大量数据,进行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变异、语言

习得、及语言的历史变化等课题研究。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料库研

究的具体方法和分析技术、学习使用语料库中常见的检索软件、掌握语料库中的实证性研

究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提出研究主题,如何学会用语料库的方法进行研究的步骤,最后

对有关的语言想象做出解释,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理解和掌握语料库的设计、建立、分类;

学会各种语料库检索软件;

掌握统计方法及社会统计学软件 SPSS; 学习和使用语料库方法,并应用到语言研究中;

基于语料库理论在学术论文撰写中强化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

析的水平。

教学理念: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助者。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

教师注重课堂授课的同事,要组织学生在完成课前指定任务的基础上,有质量地参与课堂

设计,敢于参与项目设计、数据收集和整理、统计各种语料结果分析等活动。

规定教材:

Biber, Douglas & Conrad, Susan & Reppen, Randi. Corpus Linguistic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Page 7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推荐书目:

Thomas, Jenny. Using Language for Language Researc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Woods, Anthony & Fletcher, Paul & Hughes, Arthur. Statisics in Language Studie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Kennedy, Graeme. An Introduction to Corpus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黄昌宁,李娟子:《语料库语言学》, 商务印书馆,2002年。

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

周世界:《语言统计理论与实践》,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3年。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某一语料库项目为专题进行

课下调研、收集材料,要求每位成员在课上做 3-5 分

钟的全班演示,并将稿子在课程结束后整理上交。

10%

期中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对语料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的名

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2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1000字。论题针对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变异、语言习得、及语言的历史变

化等课题研究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

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20%

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规定教材以及部分推荐阅读书目所覆

盖的语言知识。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绪论 22 基本概念及分类 23 语料库的建立 24 词频及MonoConc软件 45 编码标注及 CLAWS软件 26 关键词检索及 AntaConc软件 27 短语检索 28 语料库中的统计方法 29 词汇学研究 210 句法学研究 211 词汇-语法问题研究 2

Page 7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2 句子分析 213 语篇研究 214 语言学的历时研究 215 文体研究 216 平行语料库 217 ParaCon软件 218 语料库研究总结 2

授课教师:

周世界 (教授)

教育语言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教育语言学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选修课。本课程以语言教育

的实际问题为核心,强调将语言学与教育学有机结合,旨在帮助语言教师掌握如何利用语

言学理论来解决教育过程中与语言相关的问题。该课程以教育语言学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基

础为基础,重点介绍教育语言学中双语教育、语言迁移、语言测评、聚焦于形的语言教学、

语言教育中的认同以及语言教育政策等相关论题,同时也关注语言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教育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核心研究主题、及教育语言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

借鉴语言学、教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理论,批判地探讨教育

语言学相关论题,

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特质,增强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探讨语言教育的意识,

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教育语言学的当下应用及新的研究领域有深入

的领悟,并且

发现教育语言学领域的新问题,并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教学理念: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助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

课堂活动的平等参与者。教师通常会在课上重点讲授主要的教育语言学理论基础和核心论

题,学生应完成课前指定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有质量地参与课堂讨论。教师会努力构建轻

松平等的课堂氛围,保证师生自由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和体验。

规定教材:

Spolsky B. & F. Hult. The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Linguistics, Malden: Blackwell

Page 7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Publishing. 2010.

推荐书目:

Blackledge, A. & A. Creese. Multilingualism: A Critical Perspective. London:Continuum, 2009.

Canagarajah, A. Reclaiming the Local in Language Policy and Practice. Mahwah:Lawrence Erlbaum, 2005.

Corson, D.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1997.

Hornberger, N. Continua of Biliteracy: An Ecological Framework for EducationalPolic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Multilingual Settings. Clevedon: MultilingualMatters, 2003.

Hult, F. Directions and Prospects for Educational Linguistics. Dordrecht: Springer,2010.

Lin, A. & P. Martin. Decolonization, Globalization: Language-in-Education Policyand Practice.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5.

Ricento, T.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Policy: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Blackwell Publishing, 2006.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读书报告

学生阅读一本新近出版的教育语言学著作,并同时以

口头和笔头方式提交读书报告。

口头报告(占总成绩 15%):与指定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课堂口头报告,口头报告过程中鼓励与其他同学

互动交流。

笔头报告(占总成绩 15%):笔头报告约 1000字,按照可发表论文的学术规范撰写并打印。

30%

专题讨论

每名学生每周针对课堂阅读的核心文献撰写一份 500字综述(双倍行距、打印),并在学生之间交换阅读

后讨论,每名同学要为阅读的其他综述撰写评语并给

出成绩评定。

30%

学期论文

学期论文是对本门课程学习收获的整体评价手段。学

生将整合课堂阅读的核心文献、补充阅读文献、学生

个人学习经历以及学生对教育语言学相关问题的个

人反思撰写 3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该论文将全面展示学生对教育语言学相关论题的理解与反思。

4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课程内容 学时分配

Page 7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 教育语言学导论 2

2 教育语言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2

3 教育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语言学习的神经生理机制 24 教育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心理语言学 25 教育语言学的理论基础:社会语言学 26 核心主题:双语与双语识读 27 核心主题:教育环境下的语言变体 28 核心主题:语言教育中的认同 2

9 核心主题:多语识读中的性别与语域 2

10 核心主题:中介语与语言迁移 211 核心主题:第二语言习得 212 核心主题:聚焦于形的外显语言教学 213 核心主题: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214 任务型语言教与学 215 互动、输出与交际性教学 216 语言在语言教与学中的中介作用 217 教育语言学研究前沿 2

授课教师:

夏 洋(副教授)

认知语用文体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认知语用文体学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研究生选修课。本门课由英语学院教师

讲授,系统介绍认知文体学和语用文体学研究主要理论和具体应用。本课程对认知语用文

体学的理论特征、方法路径和研究范式等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学生学会适切表达并能够对

诗歌、小说、戏剧等语篇进行分析和阐释,以便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学术修

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熟悉认知语用文体学发展的主要脉络,了解该领域发展的前沿;

深入了解认知语用文体学的理论特征、方法路径和研究范式;

依托语用学、认识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理论,对诗歌、小说和戏剧语篇进行具体分析,

扩大学生学术词汇量,巩固并进一步学习学术写作规范,提高学生在不同语境下用英语适

切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Page 7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通过师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规定教材:

Black, Elizabeth. Pragmatic Stylistic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Stockwell, Peter.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2.

推荐书目:

Cutting, Joan.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 Resource Book for Students. London:Routledge, 2002.

Gavins, J. and G. Steen. 2003. 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Grundy, P. Doing Pragmatics. London, New York, Sidney and Auckland: EdwardArnold, 1995.

Huang, Yan.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er, W. 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

Jaszczolt, K.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Discourse.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Leech, G. N. 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 London: Longman, 1969.

Leech, G. 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1980.

Pratt, M. L. 1977. Toward a Speech Act Theory of Literary Discourse.Bloomington/Lond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Schiffrin, Deborah, Deborah Tannen & Heidi E. Hamilton (eds.). The Handbook ofDiscourse Analysi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08.

Sell, R. D. Literary Pragmatics. London: Routledge, 1991.

Thomas, J.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London:Longman, 1995.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认知语

用文体学专题进行课下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在课

上做 3-5 分钟的全班发言,并将稿子在课程结束后整

理上交。

3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2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结合具体语料如诗歌、小说和戏剧语篇等,并运用所学语

用学具体理论作为框架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写作要

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70%

Page 7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认知语用文体学概览 22-3 身体、思想和文学 44 认知指示 25 直接与间接语篇 26 图形与背景 27 叙事声音 28-9 言语行为与文学语篇分析 49 概念隐喻 210 礼貌与文学语篇 211-12 语篇与心理空间 413 会话含义与文学语篇分析 214 关联理论与回声语篇 215-16 文本世界理论 417 复习 2

执笔人:

刘风光(教授)

语用与语篇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语用与语篇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研究生选修课。本门课由英语学院教师讲授,

系统介绍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研究主要理论和具体应用。本课程涉及语用学的语境、上下文、

指示语、言语行为、会话结构、合作原则、礼貌等语用现象,旨在帮助学生学会适切表达

并能够对具体语篇进行初步的分析和阐释,以便提高学生的学术修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

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熟悉语用学和语篇分析发展的主要脉络,了解该领域发展的前沿;

深入了解语境、上下文、指示语、言语行为、会话结构、合作原则、礼貌等语用现

象;

依托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理论,对各类语篇进行具体分析,扩大学生学术词汇量,巩

固并进一步学习学术写作规范,提高学生在不同语境下用英语适切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Page 7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通过师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

规定教材:

Cutting, Joan.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 Resource Book for Students. London:Routledge, 2002.

推荐书目:

Grundy, Peter. Doing Pragmatics. London, New York, Sidney and Auckland:Edward Arnold, 1995.

Huang, Yan.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Jaszczolt, Kasia.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Discourse.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Leech, Geoffrey.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1980.

Schiffrin,Deborah, Deborah Tannen & Heidi E. Hamilton (eds.). The Handbook ofDiscourse Analysi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08.

Thomas, Jenny.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London:Longman, 1995.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语用学

和语篇分析专题进行课下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在

课上做 3-5 分钟的全班发言,并将稿子在课程结束后

整理上交。

3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2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结合具体语料如日常话语、英文电影或其他各类语篇等,

并运用所学语用学具体理论作为框架进行分析和阐

释。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7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语用学与语篇分析概览 22-3 语境、上下文与语篇分析 44 指示语 25 指示语与语篇分析 26 言语行为理论 27 言语行为与语篇分析 28 会话结构 29 会话结构与语篇分析 2

Page 7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0 合作原则 211 会话含义 212 会话含义与语篇分析 213 关联理论 214 格莱斯理论与语篇分析 215 礼貌/不礼貌理论 216 礼貌/不礼貌与语篇分析 217 复习 2

执笔人:

刘风光(教授)

英语词汇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英语词汇学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由应用英语学院

教师讲授,内容包括:英语词汇学历史,英语词汇、词汇单位、词汇分类、语义学、符号

学、词汇结构、主要形态发展过程、词汇语义学和词汇习得,研究词汇的各种特征对词汇

习得的影响等;词汇教学技巧,主要研究如何进行词汇测试及教学方法,还包括如何区别

一词多义,掌握多义词词义结构等内容。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

能力的基础上,获得比较系统的词汇学基础知识,能够对与英语词汇学相关的语言现象进

行分析的能力。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学习词汇基础单位和词汇学主要分支及问题;

了解词汇的特点\词型及词汇组合关系,词汇形态和语义特点,词汇搭配等;

深入了解词汇学与其他语言学分支的关系: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和词典学等;

掌握词汇学与英语语法之间的关系;

在掌握当代词汇学的观念和技能的基础之上,学会如何利用所学的词汇学知识进行

研究。

教学理念: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助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

课堂活动的平等参与者。教师将注重实用性,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分析与英语词汇相关的语

言现象。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让学生能够总结在词汇学习中多获得的知

识,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加深对词汇系统性的理解,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教师会努力

Page 7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构建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保证师生自由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和体验,帮助学生加深对

词汇的细微特征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于词汇应用的准确性。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最

新的词汇学理论,指导学生如何应用计算机等技术进行词汇研究。

规定教材:

汪榕培等:《高级英语词汇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推荐书目:

Bauer, Laurie. Vocabula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Carter, Ronald. Vocabulary: Applied Linguistic Perspective.2nd edition. London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Denning, Keith, Brett Kessler, and William R. Leben. English Vocabulary Element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Halliday, M.A.K. Lexicology and Corpus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London:Continuum. 2004.

Jackson, Howard and Etienne Ze Amvela. Words, Meaning and Vocabulary. An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Lexicology. London: Continuum. 2000.

Bogaards, Paul and Batia Laufer. Vocabulary in a second language : selection,acquisition, and testing. John Benjamins. 2004.

Visnja Pavicic Takac.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Foreign LanguageAcquisiti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8.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包括出席情况,课堂活动是否积极参与,课题发言和

相关的课题练习及相关活动。10%

期中考试 2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5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只要是和词汇学研究相关的某一具体问题都可以。

20%

期末考试 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词汇学课程介绍 22 词汇,词汇单位,词汇分类等 23 词汇学的发展历史 24-5 词表:基础词表等 46 英语词典学 27 词义:一词多义、同义词和反义词等 2

Page 7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8 构词法:派生法、转换等 29 语法与词汇 210 词源学,英语词汇中的外来语 211 词汇特点与习得 212 词频研究 213 语料库基础上的词汇研究 214 计算机与词汇研究方法 215 词汇与翻译 216 词汇教学研究 217 期末总结 2

授课教师:

卢晓娟(副教授)

语篇分析方法与实践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语篇分析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包括如何基于微观语

言学(如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和宏观语言学(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的不同分支对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分析,同时使学生了解并

掌握书面语篇和口语语篇的语言学分析与研究方法。本课程注重语篇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对应用语言学相关领域(如英语作为外语的语言学习与教学)的研究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语篇分析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了解并掌握书面语篇和口语语篇的语言学分析与研究方法;

能够基于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的不同分支对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分析;

理解语篇分析的方法与实践对应用语言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的指导意义。

教学理念: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助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

课堂活动的平等参与者。教师通常会在课上重点讲授语篇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学生应完成课前指定任务的基础上,有质量地参与课堂活动,有所思所感皆可畅所欲言。

教师会努力构建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保证师生自由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和体验。

规定教材:

Page 8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Hatch, Evelyn. Discourse and Language Educ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2.Huang Guowen & Ghadessy Mohen. 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6.Lin Wei, Yang Yuchen. English Discourse Analysis.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Press,2007.Schiffrin, Deborah, Deborah Tannen and Heidi E. Hamilton (eds.). The Handbook of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 Blackwell. Brinton, Laurel J., 2001.

推荐书目:

Brown, Gillian & George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3.

Hoey, Micheal. 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Publishers) Ltd., 1983.

——. 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2000.

M. A. K. Hallidy and Ruquaiy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 Longman: LongmanGroup Limited,1976.

Schiffrin, D.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London: Blackwell, 1994.

Stubbs, Michael. Discourse Analysis : The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of NaturalLanguag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3.

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杨惠中、桂诗春、杨达复:《基于 CLEC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程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语篇

分析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专题进行课上内容讨

论和课下相关研究现状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通力

合作,任务分工明确,每个小组可选派代表在课上做

15 分钟的专题发言,并将 PPT 及相关材料在课程结束

后整理上交。

4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与语篇分析相关的论文题目,撰写一篇

研究设计报告,字数和语言不限,内容符合要求,格

式规范,需交打印稿。研究设计报告需结合语篇分析

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针对某一类型的语篇分

析论题进行调研,并对参考资料的观点与论点进行分

60%

Page 8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析和阐释,述评结合。报告撰写要求选题新颖,具有

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问题及研究范围明确,

研究思路清晰,参考文献丰富。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2 什么是语篇? 43-4 什么是语篇分析? 45-6 语言的形式与功能 47-8 语篇的结构 49-10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411-12 语篇语境 413-14 语篇、文化与社会 415 语篇的理解 216-17 如何进行语篇分析? 4

授课教师:

李春姬(教授)

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外语教学方法研究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一年级选修课。本门

课由英语学院教师讲授,系统关注外语界广泛认可的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口语法、交际

法、暗示法、自然法、多元智能、任务教学法、内容依托教学法及中国存在的等各种流派

和方法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国外和国内各种教学方

法流派的优势与缺陷,反思自己对教学的认识,吸收其有益的成分,进而结合当前的外语

教学实践活动研究中国背景的外语教学。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认识各种教学方法流派的优势与缺陷;

获得考各种教学方法流派对自己教学的启示;

具备分析研究我国外语教学方法实践的能力;

具备针对我国当前的外语教学问题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

教学理念:

Page 8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协助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

主体,是课堂活动的平等参与者。教师会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将项目依托教学、互动教学

的理念融入课程教学,重点讲授主要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组织课堂讨论、做课

堂教学模拟、项目开展及论文写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认真完成教师指定任务,积

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高质量地进行课堂发表,规范地用英语和汉语撰写研究论文。

规定教材:

Richards, J. et al.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推荐书目:

Bachman, Lyle 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Bachman, Lyle F., et al.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Cohen, A.D. Learning Strategi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0.

Cook, V.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Cook, V.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0

Stern, H.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3

Ur, P.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李传松、许宝发:《中国近代外语教育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李良佑、张日昇、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专题进

行课下阅读,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在课上做 15 分钟的

全班发言。

30%

阅读报告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系统阅读相关书目并

撰写读书报告,总计不少于 5000字。20%

学期论文 学生以 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项目,可以按教师的 50%

Page 8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要求自选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汉语版本的

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6000汉字,同时提交相应的英语版本,交打印稿。论文需对这对特定的选题进行系统

设计、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论文写作要求研究问题

明确、研究方法设计合理,采集数据过程透明,分析

方法得当,研究结果有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Introduction, Development of FLT and ItsImplications

2

2 TEFL Approaches,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Matters 2

3 Oral Approach & The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24-5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46 The Silent Way &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27 Suggestopedia &Whole Language 2

8Multiple Intelligences & Neurolinguisiticprogramming

2

9The Lexical Approach & Competence-basedLanguage Teaching

2

10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 The NaturalApproach

2

11 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212 Content-based Language Teaching 213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214 Approaches & Methods in China 215 Projects on Language Teaching 216 Presentations on Students’ research 217 Presentations on Students’ research 2

执笔人:

常俊跃(教授)

课堂教学评价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34,学分 2

课程概况:

Page 8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形成性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

学专业研究生一年级、二年级选修课。本门课由英语学院教师讲授,主要介绍形成性教学

评价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种形成性评价手段在课堂评价中的用途。本课程主要目的是帮助

学生了解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区别及如何发挥其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作用,并能够在

教学实践中灵活应用形成性教学评价,并深入开展相关形成性教学评价实证研究。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区别;

学习形成性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种类及评价功能;

借助案例分析,熟悉各种形成性教学评价手段特点,灵活应用所学理论开展课堂教学

评价;

开展文献阅读,掌握形成性教学评价实证研究前沿动态,能够开展相关实证研究。

规定教材:

Stiggins, R.&Arter Judith A. Classroom Assessment For Student Learning: Doing ItRight, Using It Well.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7.

推荐书目:

Marzano Robert J..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Standards-based Grading: ClassroomStrategies That Work. Bloomington: Marzano ResearAlderson J. Charles.Assessing Read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Bachman Lyle F. & Palmer Adrian. Language Assessment in Practice: DevelopingLanguage Assessments and Justifying Their use in the Real Worl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Bachman Lyle F. and Adrian S. Palmer.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Tes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Brown James Dean. Testing in Language Programs: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English Language Assess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Education, 2005.

Buck Gary. Assessing Liste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Cohen Andrew D. Assessing Language Ability in the Classroom.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Earl Lorna M.. Assessment as Learning----Using Classroom Assessment to MaximizeStudent Learning.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Inc., 2003.

Fisher Douglas & Frey Nancy. Checking for Understanding Formative AssessmentTechniques for Your Classroom.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Development, 2007.

ch Laboratory, 2010.

Page 8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Weigle Sara Cushing. Assessing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形成性评价

方法进行课下调研,在阅读推荐书籍基础上,每个小

组在课上做 5-8分钟的全班发言,介绍该方法的相

关理论及应用,并将稿子在课程结束后整理上交。

15%

小组研讨

针对指定形成性实证研究文献进行课下阅读,归纳出

文献中的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论及该

研究优势与缺陷。讲分别在三次课上规定时间内开展

小组研讨,对上述方面进行批判式分析讨论。

15%

课堂评价

方案设计

能够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对英语学院本科自选

CBI课程的某一单元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案,要有理

有据,能够解释设计方案背后的课堂评价理念。

40%

学期论文

学生可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旨在

掌握某一形成性评价方法的相关实证研究前沿动态。

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1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对该形成评价方法国内外经典和前沿相关实证研究进

行调研,并对参考资料的观点与论点进行分析和阐

释。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3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2介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概念、区别及两种评价对

教学的意义。4

3 课堂评价目标类别及明确课堂评价目标的意义。 2

4结合本校英语专业本科课程大纲中课堂评价目标进行案例

分析及讨论。2

5 课堂评价方法分类及概念误区 2

6课堂评价目标与方法的匹配:根据学习目标的变化,如何

选择、实施相应的形成性评价方法;根据不同学习目标科

学制定评价内容对教学的意义。

2

7形成性评价方案设计步骤,借助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科学

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案并批判性修缮评价方案。2

8结 合 案 例 分 析 “ 根 据 选 项 回 答 (selected responseassessment)”这种评价方法的形成性功效和设计步骤。

2

9结合案例介绍分析“简答(extended written response)”这一评价方法的形成性功效和设计步骤。

2

10-11结合案例介绍分析“业绩表现(performance assessment)”这一评价方法的概念、使用目的和设计步骤,以及如何科学

4

Page 8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设计、运用评分标准(scoring rubric)。

12—13“个别交流(personal communication)”这一形成性评价方法的使用目的和种类。

4

14—15档案袋评价六大种类、档案袋内容、评价标准、实施原则

的相关案例分析。4

16 标准化测试的形成性评价功能 217 形成性课堂评价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2

执笔人:

姚香泓 (副教授)

二语习得理论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二语习得理论是一门在秋季学期面向外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研究生开设的选修课。

本门课由英语学院教师讲授,主要介绍二语习得理论历史发展脉络及其重要理论及假设。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二语习得领域的相关知识,了解其发展历史,当下热点研究

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建构起二语习得理论知识框架;

评判性的研究二语习得领域的主要理论,模式及假设;

发展思辨能力,发现自己研究兴趣。

教学理念:

教师和学生是进行意义协商的双方。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起到脚手架的作用。教师通

常会在课上讲授主要的相关理论,学生应完成课前指定任务的基础上,有质量地参与课堂

活动,有所思所感皆可畅所欲言。教师和学生会就二语习得领域里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论

文展开讨论。

规定教材:

Ellis, Rod.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Oxford UniversityPress, 1994.

Page 8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推荐书目:

Brown, H.D., & Gonzo, S.T. Reading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6.

Cook, V. & Bassetti, Benedetta. Language and Bilingual Cognition. New York:Psychology Press, 2011.

Gass,S.M., & Selinker, L.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4th edi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8.

Larsen-Freeman, D. & Long, M.H.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esearc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Mitchell, R., & Myles, 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2nd edition).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Saville-Troike, M. Introdu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nd Edi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Sheng Changhong, Liu Xiwen, & Ji Zhongm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Introductory Cours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理论进

行课下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在课上做 3-5 分钟的

全班发言,并将稿子在课程结束后整理上交。

2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3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对二语习得相关理论或观点进行调研,并对参考资料的观

点与论点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

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8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课程简介 22 中介语数据 23 母语的作用:历史回顾 24-5 儿童语言习得:一语和二语 46 近期关于已习得语言作用的观点 27 二语习得与语言学 28 普遍语法 29-10 中介语过程 411 背景下的中介语 212 输入、互动与输出 213 教学中的二语学习 2

Page 8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4-15 非语言影响 416 词库 217 关于二语习得的全面的观点 2

授课教师:

孙 鑫(副教授)

二语习得哲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二语习得哲学是一门在秋季学期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

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由刘雪莲讲授,主要讨论当前第二语言习得的三大理论模式,

提出新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 并阐明用新方法进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认知和试验基

础。此外,本课程还将关注二语学习领域的主要研究发现,使学生全面了解第二语言学习

的最新理论, 建立二语习得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对当前二语习得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最新发展获得概观;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领域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了解和熟悉二语学习的基本知

识;

激发对二语学习研究的兴趣,为更深入的阅读和研究提供指导。

规定教材:

Muriel , Saville-Troike. Introdu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推荐书目:

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3rd ed). New Jersey:Pearson Hall Regents, 1994.

Gass, S.M., & Selinker, L.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4th edi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8.

Marysia, Johnson. A Philosoph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Hew Have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Mitchell, R., & Myles, 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2nd edition). London:Hodder Arnold, 2004.

Rod Elli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age 8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Education Press, 1999.

Widdowson, H.G. 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作业 每章都会有作业,形式为简答题或者文献述评。 5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3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以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为框架,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

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准确,

有自己见解,鼓励实证研究。

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2 二语习得研究概述 43-4 二语习得研究的基础 45-6 二语习得的语言学视角 47-9 二语习得的心理学视角 The psychology of SLA 610-12 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视角 Social contexts of SLA 613-14 二语运用知识要求 415-16 二语学和教 417 复习 2

执笔人:

刘雪莲 (副教授)

跨文化交际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在秋季学期为英语专业研究生所开设的选修课。本门课程由英语学院

教师讲授,主要介绍该领域著名学者的名篇,了解跨文化交际学的基础知识,介绍文化、

跨文化交际身份认同、文化语境等基本概念,解释跨文化交际过程及语言的文化基础,并

探讨群体内及个人关系的发展,分析跨文化冲突、管理及跨文化适应性,最终研究身份转

换问题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的是达到对跨文化交际概念及理论的具体应用。

Page 9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

2. 丰富学生跨文化交际知识,以利更好地理解本族及不同文化,并能更客观地理解跨文化

状况。

3. 引导并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跨文化交际界限。

4. 指导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

5.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享用跨文化交际过程。

规定教材:

Guo-Ming Chen, William J. Starosta著:《跨文化交际学基础》,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推荐书目:

Benedict, R. (1934). Patterns of cultur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rislen, R. (1981). Cross cultural encounters. New York: Perganon.

Cole, M. (1997).Cultural psychology : A once and future disciplin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Andrade, R., & Strauss, C. (1992). Human motives and cultural models. 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urnham, A., & Bochner, S. (1986). Culture shock: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tounfamiliar environments. London: Methuen.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udykunst, W. (1983).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Current perspectives.Newbury Park, CA: Sage.

Hall, E. T. (1986). Unstated features of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learning. In Alan

Thomas & Edward W. Ploman (Ed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 A globalperspective. Toronto: OISE Press.

Hall, E. T. (1989). Beyond culture. New York: Anchor Books, Doubleday.

Hall, E. T. (1990). The silent language. New York: Anchor Books, Doubleday

Hofstede, G. H. (1980).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work-related values. Beverly Hill: CA: Sage.

Hofstede, G. H. (2001).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urs,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Publications.

Jahoda, G. (1992). Crossroads between culture and mind: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intheories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Page 9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Kim, Y. Y. (1988)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 integrativetheory. Clevedon, Philadelphia: Multiligual Matters Ltd.

Kim, Y. Y. & Gudykunst, W. B. (Eds) (1988).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Currentapproaches.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Kim, Y. Y. (2001). Becoming intercultural: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our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Kluckhohn, C. & Murray, H. A. (Eds.). (1961). Personality in nature, society, andculture. New York: Knopf.

Kroeber, A. L., & Parsons, T. (1958). The concepts of culture and of social syste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3, 582-583.

Lewis, R. D. (1996). When cultures collide: managing successfully across cultures.London: Sonoma, California: N. Brealey Publishers.

Linton, R. (1959). The tree of culture. New York: Vintage Books.

MacCormack & Strathern M. (Eds.) (1987). Nature, culture, and gender.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linowski, B. (1944). 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 and other essays. 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Montagu, A. M. F. (Ed.) (1968). Culture: Man's adaptive dimens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isser, U. & Jopling, D. A. (Eds.). (1997). The conceptual self in context: Culture,experience, self-understand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erber, D. (1996). Explaining culture: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Williams, R. (1983).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胡文仲:《超越文化屏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胡文仲编:《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陶文钊,陈永祥:《中美文化交流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刁培蕚:《教育文化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爱德华. 霍尔著,刘建荣译:《无声的语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Page 9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表现课前预习,课上积极参加讨论及对老师和同学们评论

的回应10%

期中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跨文化交际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以及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2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论

文字数不得少于 1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解释和研究,并对参考资料的观点与论

点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

据、述评结合。

20%

期末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规定教材的内容以及部分推荐阅读书

目所覆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考试题型为多项选

择题。

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跨文化交际学导论 22 跨文化交际学基本概念 23 跨文化交际学的五种核心假设 24-5 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 46 价值取向及跨文化冲突 27 跨文化言语交际 28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29 高、低语境及语义 210 身份协同及群体文化冲突 211 建设性的跨文化冲突管理 212 身份转变及跨文化适应性 213 跨文化交际能力 214 课程内容相关的讨论 2

授课教师:

陈宝文(副教授)

文化语言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Page 9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文化语言学是一门在为一、二年级英语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

探索和研究的重点是语言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意义、结构、语境、

语篇和非语言交际手段等所有语言形式与文化的关系,旨在探讨语言与其对应的文化之间

的关联,力图揭示语言与思想传统、语言与价值观之间、语言与思维模式的联系,并为跨

文化沟通提供借鉴。本课程注重中文与英语的对比,并力求为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等提供

跨文化的视野。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文化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了解文化语言学的发展进程;

了解文化语言与语言学其他分支的区别和联系;

了解文化语言学目前的研究热点以及它与跨文化交际、跨语言研究之间的关系;

了解文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之间的关联,为语言和文化的教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和研究方法。

教学理念:

研究型的专业选修课程应该重视拓宽学生的思路和兴趣,让他们看到未曾了解或知晓的研

究领域和研究内容,而不是把所有的理论灌输给学生。教师应专注于启发和引导,鼓励学

生进行平等、自由的沟通。同时,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贵在融会贯通,因此,教师要善于

提醒学生联系他们更为熟知的其他语言学理论,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

和解释。在学生层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求语料、综合方法,进行有一

定原创价值的研究。

规定教材:

Palmer, Gary B. Towards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6.Shual, David L. & Furbee, N. L. Language and Culture. Waveland Press, 1998.

推荐书目:

Connor, U. Contrastive Rhetoric: 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cond-LanguageWrit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Martin, J. N. & Nakayama, T. K.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Salzmann, Z. Language, Cultureand Society. Westview Press, 2003.

Sharifian, Fa. & Palmer, Gary B. Applied Cultural Linguistics: Implications for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John BenjeminsPublishing Company, 2007.

骆小所:《文化与语言》,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Page 9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许力生:《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需要,与教师商定一个与本课程

相关的命题,进行文献搜索和阅读,梳理并总结文献,

形成一个文献综述,并在课堂上发表,发表时间为 5-8

分钟。

30%

学期论文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学生完成结课论文,论文字数

不得少于 2000字,包括引言、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部分,要求按照学术论文的结构和格式完

成。

7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课程描述和要求 22-3 重点概念和命题 44 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25 语境与文化 26 词汇、意义与文化 27 语言结构与文化 28 语篇与文化 29 表示方式与文化 210 隐喻与文化 211 语言、思想与现实 212 语言与价值观 213 跨文化交际 214 应用文化语言学 215 学生发表、反馈及总结 216 学生发表、反馈及总结 217 复习、交流 2

执笔人:

黄 滔(教授)

文化教学理论与实践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Page 9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文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一年级必修课。本课程从文化教

学的角度,对语言中的文化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给予较为系统地介绍。本课程目的是文

化教学,是教育和指导学习者如何从语言教学角度,实现文化教学。实际上,本课程的学

习过程就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在获得文化体验后,使学生在交流自己的体验中,形成

积极的文化教学意识和能力。学习者能够理解外国文化,理解外国文化的观念,成为有意

识的文化学习者、教育者、积极的体验着、理性的分析比较者。同时使学习者掌握一定的

文化教学理论,为其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基础。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掌握相关的文化教学理论,为以后的英语教学和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了解和熟悉如何从语言教学角度实现文化教学;

深刻理解理解外国文化,理解外国文化的观念,具有较强的文化比较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课程学习扩大词汇量,巩固并进一步学习语法知识和语篇知识,提高综合

运 用英语的能力;

依托学习和文化比较,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理念: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助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

课堂活动的平等参与者。本课程坚持“做中学”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在课程上

构建轻松平等的交互式教学气氛,并辅助“探讨式”教学方式,分享知识,分享体验,分

享理念。

规定教材:

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 in Practice Patric R. Moran (美)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推荐书目: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余卫华:《跨文化研究读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

王维波 车丽娟:《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Larry A. Samov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Iris Varner Linda Beamer:《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Workplace》,(Third Ed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Larry A. Samovar:《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Page 9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案例进行剖析和研讨,

每个小组在课上做 3-5 分钟的陈述,组与组之间进行

探讨和交流,课后纸质材料作为作业上交。

30%

学期论文

学生依照学期所学内容自选论文题目,与教师商定之

后,着手写个人学期论文。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2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对文化教学中的某一具体案

例进行论述,既要有理论基础,又要有案例支撑。论

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7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文化知觉度 22 文化学习模式 23 文化维度 24 文化意识层次 25 文化适应模式 26-7 跨文化体验 48-9 文化学习 410 语言文化课程 211-13 文化教学的原则 214 教师的角色 215 中国文化教学实践 216 美国文化教学实践 217 英国文化教学实践 2

授课教师:

王维波(教授)

翻译史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 ,学分 2

课程概况:

翻译史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一年级翻译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本门课由英语学院教师

讲授,包括西方翻译简史和中国翻译简史两个部分。西方翻译史包括各历史时期西方的翻

Page 9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译实践史和翻译思想发展史。中国翻译简史以中国翻译史几个主要的高潮时期为线索,以

主要译者和译著为中心。课程以 Anthony Pym的翻译史研究方法作为主要的方法论指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初步具有独立地开展与翻译史有关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中外翻译史上的主要事件、主要理论流派、重要译者及其代表译作;

在主要译者及译作之中能够选取 2-3个译者或译作,做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能够利用现代翻译理论分析翻译史上的重要翻译活动对文化产生的影响;

初步具有能够独立地开展与翻译史有关的翻译实践和翻译家研究的基本能力。

规定教材: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推荐书目: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赵勇:《西方翻译理论精华》,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revised 2nd edi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Lefeveré, Andre. Translation/ History/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2.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 2001.

Pym, Anthony.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8.

Robinson, Douglas.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Manchester: St. Jerome, 1997.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展示

在本学期中,学生选取 2-3 个译者或译作,做较为深

入的了解和研究,并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研究结

果。

30%

课程论文

在期末,学生能够就其中一个译者或译作做系统的分

析,能根据翻译史研究方法写出一篇 3000-5000词的研究论文,教师根据文献和观点做出评价。

70%

Page 9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2 西方早期《圣经》翻译和古典翻译 43-4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家民族语言的翻译 45-6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翻译 47-8 现代英美翻译实践和理论简史 49-10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概览 411-12 清末民初时期的翻译 413-14 五四时期的翻译 415-17 当代翻译名家简介 6

执笔人:

赵 勇 (教授)

西方翻译理论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 ,学分 2

课程概况:

西方翻译理论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一年级翻译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本门课由英语学

院教师讲授,旨在使学生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和流派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为专题翻译研

究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本课程总结了自西塞罗以来的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进程,其中包

括西方传统翻译理论、“科学”的翻译理论、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翻译研究派、功能主义翻译研究、文本语言学与认知翻译研究、解构主义翻译研究、女性

主义翻译研究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等。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总体路径和各个时期有代表性思想;

能够选取 2-3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做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能够运用这些主要的翻译观点解释翻译实践过程的主要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思

辨能力。

规定教材:

赵勇:《西方翻译理论精华》,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推荐书目: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revised 2nd edition) Shanghai:

Page 9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Lefeveré, Andre. Translation/ History/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2.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 2001.

Pym, Anthony.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8.

Robinson, Douglas.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Manchester: St. Jerome, 1997.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展示

在本学期中,学生选取 2-3 种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做

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研

究结果。

30%

课程论文

在期末,学生能够就其中一种观点做出比较系统的分

析,能写出一篇 3000-5000词的研究论文,教师根据文献和观点做出评价。

7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2 西方古典翻译理论 43-4 “科学”的翻译理论 45-6 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 47-8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49-10 翻译研究派 411-12 目的论与功能主义翻译研究 413 话语分析与认知翻译研究 214 解构主义翻译研究 2

15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2

16-17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 4

执笔人:

赵 勇 (教授)

译介学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Page 10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课程概况:

“译介学”是翻译研究近年来兴起不久的新兴学科, 它拓展了比较文学、翻译学乃至中国

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领域, 展示出极大的学术研究空间。本课程拟对译介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基本概念进行厘清和深入浅出的阐释, 对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翻

译文学史与文学翻译史的关系问题等进行理论考察和分析。继上世纪 80 年代翻译研究发生

“文化转向”之后,国内译介学蓬勃发展。本课程主要教学目的在于:以西方翻译研究学

者和国内学者谢天振的研究理论成果为探讨对象,使学习者了解东西方翻译研究理论的发

展脉络,训练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拓展学习者在翻译研究理论的学术视野。

课程目标:

梳理二十世纪后期国内外翻译研究的发展轨迹,探讨西方翻译理论的相互继承与突

破关系,分析“西学东渐”过程中本土翻译研究的进展;

介绍现代西方翻译理论,如苏珊·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为首的文化派翻译理论,埃

文·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费米尔等人的功能派目的论,以及吉迪恩·图里的描述翻译学

等;

对谢天振的“译介学”(Medio-translatology)进行专门研讨,分析其学科渊源、基本内容,以及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从比较文学视角出发,探讨二十世纪外国文学译介与中国当代文学发生的关系。

教学理念:

译介学主要研究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外国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的问题,以及文学翻译史的研究。译介学的研究不是一种语言研究,而是一

种文学研究或者文化研究,它关心的不是语言层面上出发语和目的语之间如何转换的问题,

它关心的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神等问题,

它关心的是文学翻译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因此,

研究生阶段的这一程旨在通过国内外文学翻译研究理论的嬗变轨迹的探讨,引导学习者善

于运用这些理论或指导翻译研究实践,或以实践反过来检验这些翻译理论的学术研究适用

性。

规定教材:

谢天振:《译介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年。

推荐书目: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 .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01 .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 NewYork: Routledge, 1995.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Page 10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Even-Zohar, Itamar.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Polysystem[J]. Poetics Today, 1990,11:1, (11:1) :45-51 .

Bassm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 London andNew York: Printer Publishers, 1990.

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 163页。

卢康华、孙景尧:《比较文学导论》,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84年,第 165页。

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孙景尧:《简明比较文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许钧 穆雷:《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张南峰:《中国译文传统剖析,中西译学批评》,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赵希方:《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学习者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调研

和讨论,并做课上的 7-10 分钟的论述发言,并将 PPT

在课程结束后整理上交。

30%

学期论文

学习者自选论文题目,征得教师同意。论文字数不得

少于 30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对译介学相关的翻译研究进行个案考察,并对参考资料的观点与论点

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述评结合。

7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2 译介学理论概述 43-5 西方翻译研究理论的“文化转向” 46-8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勒菲弗尔(Lefevere)的理论 49-11 埃文· 佐哈尔(Evan- Zohar)的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 412-14 费米尔(H.J.Vermeer)等人的功能派目的论(Skopos Theory) 4

15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的描述翻译学(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4

16 国内译介学的发展概述 417 谢天振的“译介学”研究 6

授课教师:

Page 10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王 春(副教授)

口译研究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口译研究课程是一门英语专业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探究口译与功能语言学、语篇语

言学、认知心理学、语料库研究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研究。通过研读和分析口译与以上学科

结合的理论文献和案例研究,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口译研究的多个视角,同时提升学生的科

研意识和使用科学方法进行科研的能力。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口译研究的历史和发展;

了解最主要的口译跨学科研究方向,即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语

料库等;

提升研读文献和分析案例的能力;

培养发现科研问题的能力;

增强使用科学方法进行科研的能力;

规定教材:

Pochhacker, Franz.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9.弗朗兹·波赫哈克(著)、仲伟合等(译):《口译研究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仲伟合等:《口译研究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

推荐书目:

Hatim, Basil.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Hatim, B. & Mason, I. Discourse and Translator.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1990.

Jones, Roderick.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8.

M. A. K. Halliday.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1985.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

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

Page 10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玛丽雅娜·勒代雷(著)、刘和平(译):《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中国出版集团,2011年。

王克非:《语料库翻译学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

张敬源:《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本课程安排学生针对研究专题或次专题进行调研后

作出课堂发表。20%

文献报告

本课程要求学生针对阅读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并尽

量反映当前该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

进展和学术见解,形成一篇书面报告。

40%

研究设计

本课程要求学生针对某专题进行研究设计并形成书

面材料。研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研究问题、假

说、文献综述、分析步骤(或实验设计)和基本结论

(或数据处理)。

4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课程要求及课程简介 22 功能语言学口译研究 23 功能语言学口译研究 24-5 功能语言学口译研究 46 功能语言学口译研究 27 语篇语言学口译研究 28 语篇语言学口译研究 29 语篇语言学口译研究 210 认知心理学口译研究 211 认知心理学口译研究 212 认知心理学口译研究 213 语料库口译研究 214 语料库口译研究 215 语料库口译研究 216 研究设计 217 研究设计评价 2

执笔人:

邹德艳 (副教授)

Page 10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文学翻译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文学翻译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一年级选修课。本门课由英语

学院教师讲授,其目的是通过文学翻译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介绍、翻译实例理解、表达与修

订过程的分析与讲评以及翻译实践的训练,帮助研究生较为深入地认识文学翻译活动,初

步理解和掌握文学翻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并切实提高他们理解过程中的文学鉴赏

水平与表达过程中的艺术再现能力,为他们能够独立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并进行文学翻译

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文学翻译的基本原理;

掌握文学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具备独立从事文学翻译、进行文学翻译研究的能力。

教学理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做中学,但又要具备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规定教材:

胡显耀 李力:《高级文学翻译》,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推荐书目:

Bassnett, Susan & Lefevere, André.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Hermans, Theo. 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Explain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revised 2nd edi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Lefeveré, Andre. Translation/ History/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2.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 2001.

Pym, Anthony.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8.

Page 10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Robinson, Douglas.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Manchester: St. Jerome, 1997.

张保红:《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毛荣贵:《翻译美学》,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张 今:《文学翻译原理》(修订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鼓励课堂发言,但不计入总成绩。 0%

文献综述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系统阅读翻译类期刊

及必读书目并撰写文献综述。20%

翻译实践要求学生参加韩素音翻译大赛,并就自己翻译实践写

出翻译实践报告。40%

学期论文

以自己的翻译实践为例,运用本学期所涉及的某个翻

译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写出不少于 6000字的学期论文。

4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Introduction 22 Features of Literary Language 23 Prose Translation 24 Seminar on Students’ Work 45-6 Poetry Translation 27 Seminar on Students’ Work 28 Novel Translation 29-10 Seminar on Students’ Work 210 Drama Translation 211 Seminar on Students’ Work 212 Acting It Out 213 Literature Review 214 Seminar on Students’ Contest Participation 215 Translation Workshop 216 Book Report 217 Presentations on Students’ Research 2

执笔人:

霍跃红(教授)

Page 10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典籍英译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文学翻译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一年级选修课。本门课由英语

学院教师讲授,本课程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同时结合典籍的题材和体裁特点组织翻译教学

和翻译实践。通过引导学生做大量的翻译实践、课堂点评和典籍英译名作比读,让学生熟

悉典籍整理与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掌握典籍英译的基本策略和标准,为今后从事

中华典籍的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中国文化典籍的基本概况;

熟悉典籍英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掌握典籍英译的基本策略和标准;

具备独立从事典籍英译、进行翻译研究的能力。

教学理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做中学,但又要具备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中英文并重,

通过提高古汉语水平而更好地理解并进行翻译。

规定教材:

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汪榕培 王宏:《中国典籍英译》,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推荐书目:

Bassnett, Susan & Lefevere, André.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Hermans, Theo. 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Explain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revised 2nd edi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Lefeveré, Andre. Translation/ History/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2.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 2001.

Page 10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Pym, Anthony.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8.

Robinson, Douglas.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Manchester: St. Jerome, 1997.

张保红:《文学翻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毛荣贵:《翻译美学》,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张 今:《文学翻译原理》(修订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鼓励课堂发言,但不计入总成绩。 0%

文献综述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系统阅读翻译类期刊

及必读书目并撰写文献综述。20%

翻译实践要求学生参加韩素音翻译大赛,并就自己翻译实践写

出翻译实践报告。40%

学期论文

以自己的翻译实践为例,运用本学期所涉及的某个翻

译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写出不少于 6000字的学期论文。

4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22 Translators of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 23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24 Seminar on Students’ Work 45-6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rose 27 Seminar on Students’ Work 28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Novels 29-10 Seminar on Students’ Work 210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Drama 211 Seminar on Students’ Work 212 Translation Criticism 213 Students’ Report on Their Lerature Review 214 Seminar on Students’ Contest Participation 215 Translation Workshop 216 Book Report 217 Presentations on Students’ Research 2

执笔人:

Page 10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霍跃红(教授)

戏剧翻译研究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戏剧翻译研究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一年级、二年级选修课。本门课重点介绍

戏剧翻译研究的概念及戏剧翻译研究的发展状况,集中探讨戏剧翻译研究领域几个重要研

究者的戏剧翻译思想,对戏剧翻译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戏剧翻译研究的

不同研究视角。通过开设本课程,使学生能够理解戏剧翻译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掌握

进行戏剧翻译研究的方法。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理解戏剧翻译研究的内容;

充分了解戏剧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

掌握戏剧翻译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理论思想;

掌握戏剧翻译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清楚戏剧翻译研究的各种研究视角;

学习戏剧翻译研究的方法。

规定教材:

Sirkku Aaltonen:Time-Sharing on Stage: Drama Translation in Theater and Society,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0.

推荐书目:

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 [M]. 3rd 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Coelsch-Foisner, Sabine, and Holger Klein(ed.). Drama Translation and TheatrePractice [C]. Europäischer Verlag der Wissenschaften: Peter Lang, 2004.

Zatlin, Phyllis. Theatrical Translation and Film Adaptation: A Practitioner’s View[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5.

刘肖岩:《论戏剧对白翻译》,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任晓霏:《登场的译者——英若诚戏剧翻译系统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9。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Page 10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戏剧翻

译专题进行课下讨论与课堂发表。2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2500字。论文需对戏剧翻译研究问题进行调研,并对参考资料

的观点与论点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

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8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2 戏剧翻译的概念 43 戏剧翻译研究的发展状况 2

4-5 Bassnett的戏剧翻译思想 46-7 Aaltonen的戏剧翻译思想 48-9 Snell-Hornby的戏剧翻译思想 410-11 可演出性 412-13 戏剧翻译研究中的研究视角 414 西方戏剧汉译的案例分析 215 中国话剧英译的案例分析 216 中国戏曲英译的案例分析 217 总结 2

授课教师:

潘智丹(副教授)

翻译研究方法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翻译研究方法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一年级选修修课。本门课

由英语学院教师讲授,系统关注翻译研究的对象、目标、范式、研究设计、数据采集、数

据分析及论文写作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从历时与共时两个角度,总结翻译研究领域已有

的研究方法,探索进行翻译研究的多种有效途径。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研究

方法的意义,提高研究方法的意识,掌握研究方法,依托系统的研究设计从事学术论文写

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具备进行翻译研究的能力。

课程目标:

Page 11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翻译研究的类型、步骤;

熟悉翻译研究的领域;

掌握翻译研究的范式、研究的方法、数据采集的工具及数据分析的方法;

获得运用国际规范从事学术研究和写作专业研究论文的能力。

规定教材:

Snell-Hornby, Mary. 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viewpoints?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推荐书目:

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 3rd 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4.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London: Routledge, 2001.

Nord, Christine.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ethodology, and Didactic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2nd ed.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Piotr, Kuhiwczak, & Karin littau. A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M]. 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7.

Snell-Hornby, Mary. 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viewpoints[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Pym, Anthony.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8.

Robinson, Douglas.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Manchester: St. Jerome, 1997.

Weissbort, Daniel, and Astradur Eysteinsson. Translation — Theory and Practic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Wen, Qiufang, Applied 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Writing.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桂世春 宁春岩:《 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金立鑫:《语言研究方法导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

本课将安排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专题进

行课下阅读或调研,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在课上做 15

分钟的全班发言。

30%

阅读报告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系统阅读相关书目并

撰写读书报告,总计不少于 5000字。20%

Page 11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学期论文

学生以 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项目,可以按教师的

要求自选题目,但需事先征得教师同意。汉语版本的

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6000汉字,同时提交相应的英语版本,交打印稿。论文需对这对特定的选题进行系统

设计、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论文写作要求研究问题

明确、研究方法设计合理,采集数据过程透明,分析

方法得当,研究结果有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

5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Introduction: Types of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22 Steps of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23-4 Recommended Area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25 Research Paradigm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46 Concepts Visited and Revisited 27 Empirical Research1: Qualitative Study 28 Empirical Research1: Quantitative Study 29 Case Study 210 Corpus-based Study 211 Research Process 1: Design 212 Research Process 2: Data Collection 213 Data Analysis in Research 214 Product Study 215 Translators’ 216 Writing-Up of the Research Report/Paper 217 Report on Projects 2

执笔人:

霍跃红(教授)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0,学分 2

课程概况: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是一门在秋季学期开设的英语专业一年级、二年级选修课。本门课

主要介绍与语料库翻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框架、翻译语料库的建设过程和语料库在翻译研

究方面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向。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握语料库翻译学的基本理念,

Page 11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理解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作用,初步了解翻译语料库的建立与使用,并尝试使用翻译语

料库进行翻译研究。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理解翻译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掌握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及理论框架;

了解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

理解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功能及应用;

学习语料库建设的过程;

尝试在翻译研究中运用语料库。

规定教材:

Maeve Olohan:Introducing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Routledge, 2004.

推荐书目:

Granger, Sylviane, Jacques Lerot and Stephanie Petch-Tyson. Corpus-basedApproaches to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Zanettin, Federico, Silvia Bernardini and Dominic Stewart. Corpora in TranslatorEduc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王克非等:《双语对应语料库:研制与应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黄立波:《基于汉英/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项目设计

学生可以自选研究对象,设立研究目标,并根据研究

目标设计语料库,拟定标注方案和检索项目,预测研

究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40%

学期论文

学生可以自选论文题目。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2500字,需交打印稿。论文需对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进

行调研,并对参考资料的观点与论点进行分析和阐

释。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述评结合。

6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2 语料库翻译学的概念 43 平行语料库 2

4 可比语料库 25-6 翻译语料库的建立 4

Page 11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7-8 翻译语料库的工具 49 翻译语料库的数据分析 210 语料库与翻译共性研究 211 案例分析 212 语料库与翻译个性研究 213 案例分析 214 翻译语料库的局限性 215 总结 2

授课教师:

潘智丹(副教授)

金融翻译

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 2,总学时 34,学分 2

课程概况:

金融翻译是一门在春季学期开设的英语翻译方向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由应用英语

学院教师讲授,本门翻译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业务、证券业务、投资决策、金融

衍生品、保险业务、公司财务等方面的英文文献进行翻译实践。除此,还包括系统的翻译

培训,包括介词成语、分词与动名词结构,复杂句和并列复杂句等。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帮助学生基本的翻译技能,在译语中忠实于源语的意义等, 学生掌握如何评价金融翻译译

文质量的标准。

课程目标:

本课程希望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提高语言与翻译技能,丰富其认知翻译的经历;

进一步了解金融和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在认知层面上了解其

他英语国家;

对于英语国家的传统与文化进一步的了解和加深;

在金融领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得到锻炼;

逐渐提升自信心,时间管理的能力,翻译策略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规定教材:

自选材料

推荐书目:

Geoffrey Samuelsson-Brown. A Practical Guide for Translators[M].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Page 11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Douglas Robinson.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Peter Newmark. About Transla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2006.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ng Literatur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2006.

Gunilla Anderman Margaret Rogers. Translation Today [M].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

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课程要求与成绩评定:

评定项目 要求 百分比

课堂发表这部分分数主要依据是:课堂参加讨论或者笔头作业

的表现,还包括出席情况,出席每周都要统计。30%

课后翻译每周都会有课后翻译练习,要求打印在 A4 纸上或工

整的手写。50%

期末考试 在期末将进行一次五百字的英译汉翻考试 20%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课程简介 22 银行业务 23 词汇翻译:名词、代词、形容词 24 证券业务 25 词汇翻译:介词、动词、连词 26 投资决策 27 翻译技巧:句子翻译 28 金融衍生品(1) 29 翻译技巧:复杂句翻译 210 金融衍生品(2) 211 翻译技巧:并列复杂句翻译 212 公司财务(1) 213 翻译技巧:长句翻译 214 公司财务(2) 215 翻译技巧:篇章翻译 216 保险业务 217 课程总结 2

Page 11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授课教师:

卢晓娟(副教授)

Page 11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50211)

一、 学科、专业简介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是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科硕士点的两

个二级学科之一。包括英语语言学、翻译学及跨文化交际学三大领域,下设理

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四个研究方向。

二、 二级学科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育的人才要具有:

1.健全的人格:身心健康,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祖国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良好的品质:追求知识,积极进取,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善于研究,

勇于创新。

3.良好的专业技能:精通英语,有较强的语言实践能力;能运用第二外语

阅读和翻译专业资料;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科学研究。

4.良好的专业素养:有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功底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

本学科的发展状态;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文学修养和较宽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面,

理论水平较高,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相关领域的工作,能独立进行有一定深度

的语言文学研究和翻译工作,能胜任对外交流工作。

三、 三级学科培养目标

本学科下设四个方向,要求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如下:

1. 理论语言学研究方向

在深入系统阅读主要语言学理论著作的基础上,系统了解英语国家语言学

研究领域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当代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了解当代理论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了解语言学学科各分支的理论体系,重点掌

Page 11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握某些分支理论和实践功用,掌握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方法并能对语言现象和语

言教学与习得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解释,能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具有一定创新意义

的研究论文。

2.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

在深入系统阅读主要应用语言学理论著作的基础上,全面了解语言学、语

言教学理论和教育学基本理论,了解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了解当代国

内外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认识语言教学各个环节和因素的

作用,掌握课程设置、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以及语言测试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掌握研究方法,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研究论文。

3. 跨文化交际学方向

通过深入系统阅读国内外跨文化交际学的基础理论著作,学生能较全面地

掌握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知识,并了解国内外跨文化交际学的最新发展状况和

研究成果,掌握跨文化交际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能独立从事初步的科研

活动,应拥有较高的文化敏感度,通过对各文化之间的相互比较,养成双向视

角的思维习惯,有能力在陌生文化中自如地从事交际活动,能在导师的指导下

完成较有创意的研究论文。

4. 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

在深入系统地阅读国内外翻译理论著作的基础上,掌握翻译理论各流派的

不同观点和发展历史,了解国内外翻译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掌握英语语言学理论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具有熟练的英汉口、笔译的

翻译技巧,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较有创新意义

的有关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论文。

四、 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 3年。前 2年开设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后 1年进行教学实践

和撰写论文。延迟毕业必须向培养单位及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获批准。学

习年限不得超过 4年。

申请提前论文答辩、提前毕业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Page 11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优秀;

(3)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4)已经完成学位论文。

五、 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1.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低于 38 学分,其中学位课 21 学分,非学位课 16 学分,参加讲

座 1学分。具体分配如下:

(1)学位公共课:7学分

(2)平台必修课:2学分

(3)专业必修课:12 学分

(4)专业选修课:12 学分

(5)公共选修课:4学分

(6)参加学术讲座:1学分

2.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共 7 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基础外语 4

平台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 2 要求选 1 门课程,2

学分。文学理论 2

翻译通论 2

公共选修课见“每学期开课计划”。 4 要求选 2 门课程,4

学分。

专业必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24 共 24 学分。

专业选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参加学术讲座 1 不少于 8次。

总计 38 共 38 学分。

在课程学习期间,按要求修满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养单位开设的专

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页,要求口头

报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至 4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撰写 4000字以上的

Page 11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论文 1-2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5分以上(含 75分)。每位研究生应

至少参加 8次学术讲座,并做好听讲座记录,必须注明时间、地点、主讲人简

介、讲座内容,并由会议组织方在场教师签字确认。

3.专业课程设置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

语言学研究方法 考试 2学科研究动态 考试 2语言学研究经典 考试 2

英语学术写作(语言学) 考试 2同声传译 考试 2

导师专题研究 考试 2

西方哲学思想史 考查 2

音系学 考查 2

语言哲学 考查 2

语用学 考查 2

语义学 考查 2

应用语言学基础理论 考查 2

认知语言学 考查 2

认知语法学 考查 2

教育统计学 考查 2

语料库语言学 考查 2

实证语言学 考查 2

英语文体学概论 考查 2

语用文体学 考查 2

语用与语篇 考查 2

英语词汇学 考查 2

英语修辞学 考查 2

语篇分析方法与实践 考查 2

英语教学法研究 考查 2

课堂教学评价 考查 2

二语习得哲学与理论 考查 2

跨文化交际学 考查 2

文化语言学 考查 2

文化教学理论与实践 考查 2

翻译史 考查 2

译介学 考查 2

口译研究 考查 2

计算机辅助翻译 考查 2

Page 12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西方翻译理论 考查 2

翻译实践 考查 2

文学翻译 考查 2

典籍英译 考查 2

戏剧翻译研究 考查 2

翻译研究方法论 考查 2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 考查 2

注:可跨学科方向选修课程,但最多不超过两门。

六、学习安排

时间 学习内容

第 1学期:第 1年 9月—第 2年 1月

1、选导师2、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3、推荐必读书目4、参加学术讲座

第 2学期:第 2年 2月—7月

1、修平台课2、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3、导师可以开始个性化指导4、参加学术讲座

第 3学期:第 2年 9月—第 3年 1月

1、导师专题研究2、第一次开题3、访学4、参加学术讲座

第 4学期:第 3年 2月—7月

1、导师专题研究2、论文中期检查3、第二次开题4、参加学术讲座

第 5学期:第 3年 9月—第 4年 1月

1、导师专题研究2、提交论文初稿3、提前答辩

第 6学期:第 4年 2月—6月

1、导师专题研究2、提交论文3、答辩

注:第 1-4学期原则上不允许外出实习。

七、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

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

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开题委员会由 5人组成。开题

Page 12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报告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撰写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

分,条理清晰。格式应严格按照论文要求,注明引文出处,培养严谨的学术态

度。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选题对英语学科发展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获开题委员会通

过,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有一定新见解,显示出作者具有独立科研能力。

3.学位论文需用英语撰写,用英语答辩。

4.学位论文正文长度不少于2万英语单词(不含参考文献及附录)。

九、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经指导教师同意,论文匿名评审通过,论文评阅

人同意,方可参加答辩。答辩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答辩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答辩,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十、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

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国内外及校内外的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

十一、硕士学位授予所需其他条件

申请硕士学位,除了达到以上各项规定外,必须至少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中

的两条方可申请硕士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1.教研实践: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校内教学单位或研究单位参加至少一

个学期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必须有助教或助研经历并由实践单位提供证明

和评价。

2.学术活动: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等学术活动,在导师的

指导下完成科研课题或撰写至少一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主持学校或以

上级别的研究生创新项目。

Page 12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3.发表论文:在论文答辩前必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须为第一作者)

的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国内外研讨会论文集公开发表至少一篇本专业领域

的论文,单位署名必须为大连外国语大学。

十二、课程描述

(见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语言学方面的课程描述)

Page 12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0205)

一、 学科、专业简介

日语语言文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下设二级学科,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

学学科为辽宁省特色突出计划立项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本硕士学位点于 1986

年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1987 年开始招生,现有“日语语言学研究”、“日本文

学研究”、“日本社会文化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四个研究方向。本硕

士点注重人才培养,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专业领

域有较好学术影响,主要研究日语语言规律及相应的教学法、日本文学发展史

及作家作品、日本文化史及发展规律等问题。

二、二级学科培养目标

1、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具有为祖国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具有不断进取、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和创造精神;

3、精通日语,具有坚实的日语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

日本的社会文化以及本学科的历史与现状;

4、熟练掌握研究方法,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

机构的本科专业教学、科研以及高层次的翻译工作;

5、能运用第二外语阅读和翻译专业资料,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

科研,学位论文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三、三级学科培养目标

本学科下设四个方向,要求掌握的知识模块如下:

1、日语语言学研究方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日语语言的基本理论以及从事语言研究的各种方法,了解

语言学的发展史及现状,熟悉日语语言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现代语言学的

Page 12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各种学派及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2、日本文学研究方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文学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从事日本文学研究的方

法,了解日本文学的产生、发展、现状,熟悉日本文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

现代文学各种流派及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日本文学研究能力。

3、日本社会文化研究方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日本社会文化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从事日本社会文化研究

的方法,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熟悉日本社会文化研究方面的最新

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具有进行中日社会文化比较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中日文翻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翻译技能,了解中日文翻译

领域的发展史及现状,熟悉翻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具有较强的

口译和笔译能力。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 3年。前 2年开设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后 1年进行教学实践

和撰写论文。

申请提前论文答辩、提前毕业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优秀;

(3)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4)已完成学位论文。

学习年限不得超过 4年,延迟毕业必须申请批准。

五、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1. 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低于 40 学分,其中学位课 21 学分,非学位课 18 学分,参加学术

讲座 1学分。具体分配如下:

1)学位公共课:7学分

Page 12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2)平台必修课:2学分

3)专业必修课:12 学分

4)专业选修课:14 学分

5)公共选修课:4学分

6)参加学术讲座:1学分

2. 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共 7 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基础外语 4

平台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 2 要求选 1门课程, 2学分文学理论 2

翻译通论 2公共选修课 见“每学期开课计划”。 4 要求选 2 门课程,4

学分

专业必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12 共 26学分专业选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14参加学术讲座 1 不少于 8次

总计 40 共 40学分

在课程学习期间(中期考核前),按要求修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养

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

页,要求口头报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至 4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撰写 2500

字以上的论文 1-2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5分以上(含 75分)。每位

研究生应至少参加 8次学术讲座,并做好听讲座记录,必须注明时间、地点、

主讲人简介、讲座内容,并由会议组织方在场教师签字确认。

3. 专业课程设置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

日语语言学概论 考试 2

日本文学概论 考试 2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考试 2

日本社会语言学 考试 2

Page 12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课 中日语言比较概说 考试 2

导师专题研究 考试 2

日语语用学 考查 2

日语语义学 考查 2

日语词汇学 考查 2

日语语音学 考查 2

认知语言学 考查 2

语料库语言学 考查 2

汉日语法对比研究 考查 2

中日词汇比较研究 考查 2

中日词汇交流史 考查 2

日本语史概论 考查 2

日本近代语研究 考查 2

现代日语语法研究 考查 2

敬语研究 考查 2

日语病句分析与研究 考查 2

中日语言比较实践 考查 2

日语文体与修辞 考查 2

日本文学赏析 考查 2

中日比较文学方法论 考查 2

日本文艺理论与批评 考查 2

日本汉文学研究 考查 2

中日古典文学比较研究 考查 2

日本汉文学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 考查 2

日本作家海外体验文学研究 考查 2

日本文学作品翻译研究 考查 2

日本诗歌与翻译研究 考查 2

跨文化交际概说 考查 2

跨文化交际实践 考查 2

日本社会文化导论 考查 2

日本社会研究 考查 2

日本文化史 考查 2

战后日本文化研究 考查 2

中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考查 2

日本近代文化思想研究 考查 2

日本艺术研究 考查 2

中日文化与翻译比较研究 考查 2

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考查 2

战后日本政治与外交 考查 2

战后中日关系 考查 2

日语教育概论 考查 2

中日教育对比研究 考查 2

日语教学法研究 考查 2

Page 12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日语教学法特论 考查 2

注:可跨学科方向选修课程,但最多不超过两门。

六、学习安排

时间 学习内容

第 1 学期:第 1年 9月—第 2年 1月

1、选定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研究计划;2、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取得规定学分;3、确定研究方向;4、参加学术讲座。

第 2 学期:第 2年 2月—6月

1、修平台课;2、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取得规定学分;3、确定学位论文选题,进行开题报告;4、参加学术讲座。

第 3 学期:第 2年 9月—第 3年 1月

1、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取得规定学分;2、按研究计划,撰写学位论文;3、第一次开题未通过者第二次开题;4、参加学术讲座。

第 4 学期:第 3年 2月—6月

1、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取得规定学分;建议修完所有学分;

2、按研究计划,撰写学位论文;3、进行中期检查;4、参加学术讲座。

第 5 学期:第 3年 9月—第 4年 1月

1、撰写学位论文;2、申请提前答辩者提交学位论文、参加预答辩、论文内外审。合格者参加提前答辩。

第 6 学期:第 4年 2月—6月

1、提交学位论文、参加预答辩;2、学位论文内外审;3、学位论文答辩;4、学位授予。

注:第 1-4 学期原则上不允许外出实习。

七、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

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

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开题委员会由 3-5 人组成。开

题报告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

理。

Page 12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八、学位论文撰写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

分,条理清晰。格式应严格按照论文要求,注明引文出处,养成良好文风。具

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选题对学科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通过开题

报告,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有一定新见解,显示出作者具有独立科研能力。

3、学位论文需用日语撰写,用日语答辩。

4、学位论文长度不少于3万字符。

九、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论文匿名评审通过,经指导教师推荐,论文评阅

人同意,方可参加答辩。答辩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答辩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答辩,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十、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

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

十一、硕士学位授予所需其他条件

申请硕士学位,除了达到以上各项规定外,还必须满足下列 3点中的 2点:

1.教研实践: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校内教学单位或研究单位参加教学

实践活动,必须有助教或助研经历并由实践单位提供证明和评价。

2.学术活动: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等学术活动,在导师

的指导下完成科研课题或科研论文;主持学校或以上级别的研究生创新项目。

3.发表论文:在论文答辩前必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须为第一作

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国内外研讨会论文集至少公开发表1篇本专业领

域的论文,单位署名必须为大连外国语大学。

Page 12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十二、课程描述

1、日语语言学概论

本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着眼点,系统讲授日语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

识。本课程主要学习掌握以下内容:1)日语语音与音位;2)日语词法;3)日

语句法,重点讲解日语的时、体、态;4)日语篇章话语分析;5)日语语意及

认知语言学;6)日语文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并掌握日语语言

学的基本理论、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日语语言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2、日本文学概论

本课程以日本文学各种题材的作品、作家以及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

探讨古今各个时期文学作品的特色、作家的创作风格以及各种文学现象的发生、

发展、衰亡的过程,使学生从理论与艺术的高度理解与审视日本文学,以此达

到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从事日本文学

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本课程系统探讨研究的范式(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研究工具(问卷、访

谈、测试等)、研究问题的提出、文献阅读、研究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

研究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在此基础上,讲解论文研究的作用和重要性、论文研

究的选题、常用方法、写作要点、正确态度等方面、学位论文的一般要求、国

内外主要学术期刊特色及要求。本课程旨在培养学习者从事学术问题研究的能

力,为从事后续的研究工作及学位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日本社会语言学

本课程讲授日本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引导学习者从社

会科学的不同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本课程重点讲授语言的社会

属性,探讨在语言生活形态不断更新的形势下,现代日本社会中所体现的年龄、

性别、社会阶层与语言变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学习者进一步对日本现

代社会中的语言活动、语言生活、语言接触、语言意识、语言习得等进行研究。

5、中日语言比较概说

Page 13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本课程在弄清对比语言学的基本定义,同比较语言学相关领域的区别、性

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对中日语言的主要不同点,诸如语系、语序、

词尾变化、敬谦表达方式、思维形象、比喻、感情色彩、表达方式等进行概括

比较,为进行中日语言比较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比较方法。

6、导师专题研究

本课程采取学生发表、集体讨论、导师总结指导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位论

文撰写,研讨并解决学位论文写作准备和撰写阶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研

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和推动学生由理论向实践环

节过渡。专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由导师因材施教,紧扣研究目的,指导研

究生有计划地读书,并进行探讨和分析,使研究生养成读书习惯,确定研究方

法。

7、日语语用学

本课程运用语用学的一般理论,以日语为对象进行解读分析,主要研究日

语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以及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理解和运用日语的

过程,分析研究日语语言的“言外之意”。本课程在讲授语言的内含意义和具体

意义、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等入门知识后,分别就意义、指示、推意(含意)、

前提和言语行为等基本课题对日语进行探讨,使学习者深刻了解日语的语用特

征。

8、日语语义学

本课程以日语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词的特征记述、成分分析、意义素、

词与词的意义关系、同义词•多义词•同音异义词的分析、比喻、连语•惯用句、

句与句的意义关系等方面,使学习者系统地掌握语义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语义

学的全貌,从理论上把握语义的作用规律。

9、日语词汇学

本课程通过探讨词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对日语词汇学中所涉及到的语义

的分析、记述方法、近义词的比较及中日词汇的对照进行研究。本课程着重介

绍有关日语词汇的体系、构成及位相等基础理论知识,使学习者系统地了解日

语词汇的产生、组成、演变,明确日语词汇的构造及研究范畴;在此基础上进

Page 13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一步论述语义的记述、分析的基本方法等,使学习者进一步理解日语语言的本

质和功能。

10、日语语音学

本课程讲授日语语音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学习以下内容:日语元音、

辅音的分类、发音方法及特点;日语音节的构成;声调规则;语调、重音的表

达形式;节奏、音变等。本课程不仅引导学习者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定性研究,

还引导学习者进行语音韵律特征的综合研究和定量研究,为学习者进行进一步

的语言研究或今后进行语言教学做准备。

11、认知语言学

本课程学习认知语言学“范畴化”、“隐喻”、构式等基本理论和相关的重要

概念,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手法分析有关日语语义、语法研究的各种语言现

象。通过掌握语言学领域这门新兴学科的基本方法,为进行日语语言学研究及

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最新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为从事语

言与认知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

12、语料库语言学

本课程以日语为主要对象,讲授语料库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与应用。主要内

容为:1)国内外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简介;2)国内外语料库简介(单语语料库,

双语平行语料库等);3)语料库相关软件;4)语料库应用;5)语料库研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掌握语料库语言学的基本特征,学会现有语料库

和相关软件的使用,并能够根据自身研究目的研制语料库。

13、汉日语法对比研究

本课程学习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研究手法,运用对比语言学的

方法论分析有关日语和汉语语义、语法研究的各种语言现象。通过学习汉日语

法对比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手法,为能运用相关方法论分析各语法范畴的语言现

象奠定基础。为从日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各种语法现象、汉日语

言的异同,提供汉日语法对比的基本方法。

14、中日词汇比较研究

本课程以现代汉语和日语的词汇为研究对象,关注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

日语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中日词汇进行分类分层次的比较分析。本课程不仅讲

Page 13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授词汇整体比较和具体分析的方法,还讲授如何利用中日对译语料库,从对译

的角度分析对比同类词汇在用法上的区别、表达上的差异等。本课程旨在培养

学习者在词汇学和语义学方面的科研能力。

15、中日词汇交流史

本课程旨在解析中日近现代词汇交流史实、即中日同形词的历史成因。使

用通时、共时等语言学研究手法详细解析近现代中日词汇交流的规模、途径、

领域、传播等重要问题。内容主要分为近代中日词汇交流和当代中日词汇交流

两部分。

16、日本语史概论

本课程讲授日语历史相关的专业知识,梳理日语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分

析探讨促使日语变化的原因,并涉及日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论观念、重大语

言政策和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日语发展的历史,并在体察

现代日语背后的漫长历史活动后,对日语以及其他语言的未来进行思考。

17、日本近代语研究

日本步入近代化社会时,使用语言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

现代日语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课程主要讲授日语近代语的

定义、研究资料、表现形式及研究方法,和近代语研究中的问题点。尤其关注

近代语中的“待遇表现”、人称词、“断定表现”等问题。旨在使学习者对日本

近代语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同时掌握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8、现代日语语法研究

本课程介绍传统的“学校语法”及现代日语语法,以期学生了解现代日语

语法研究现状,掌握基本的语法理论常识。通过各种现代日语语法学说在一些

基本概念、语法术语等定义上的异同进行对比研究、讨论,重点研究主语与主

题、态、体、时、语气等日语语法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前沿问题。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希望学生了解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语法学说,掌握必备的日语语法理论知

识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准备。

19、敬语研究

Page 13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本课程探讨日语中敬语的形式、特征、使用以及发展变化等,涉及敬语研

究的前沿观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使学习者对日语敬语的认识有一个

质的飞跃,更系统全面地认识敬语,提高对敬语的运用能力。

20、日语病句分析与研究

本课程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常见病句进行分类及分析,

尤其关注语义差异、语法差异、文化差异等导致的误用,探讨汉语母语对误用

产生的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习者注重实践,通过实例探讨中日两

国在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学习者从事学术问题研究的能力。

21、中日语言比较实践

通过对日中、中日文学作品中的原译作比较,验证中日语言比较理论及翻

译理论,从误用例分析研究入手,找出导致误用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感情

倾向、语言习惯等方面的深层原因,引导学习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语言比较、

翻译理论研究开创更广阔的空间。

22、日语文体与修辞

本课程主要讲授日语修辞学和文体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引导学

习者从日语词法、句法、篇章法等不同角度去研究日语的修辞手法和文体特征。

重点讲授“声喻”,引导学习者揭示五感间的转换机制,启发学习者研究语言表

层含义与深层含义的内部关联。本课程旨在提高学习者修辞能力,使其掌握修

辞技巧,启迪构思,开展文章写作。

23、日本文学赏析

本课程以近现代日本文学各种题材的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学作品的

创作背景、语言特色、主题思想以及作家的创作风格的解读与分析,使学生从

赏析者的角度解读与赏析日本文学作品。同时,培养学生以讲授者的角度准备

教案及多媒体课件,以此达到提高学生文学赏析与执教能力的教学目的。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从事日本文学研究以及未来的执教能力打下坚实的基

础。

24、中日比较文学方法论

本课程首先学习对中日古典文学原著进行直接的正确读解;在此基础上,

以中日古代交流史为背景,从自然观、政治史、伦理观、宗教意识、审美特征

Page 13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等不同侧面,对中日古典文学的原典进行“开放型”且“独立的”思维方式和

研究的实践,把握中日文学中各自局限于时空的民族特色部分,以及反映人类

文明发展过程中共性的部分。使学习者了解并掌握中日古典文学的基础知识,

以及独立进行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际操作程序。

25、日本文艺理论与批评

本课程以日本文学各个时期的文艺理论的形成与变迁以及文学批评中的各

种研究手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古今各个时期的文艺理论、文学作品的特色、

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综合梳理,指导学生运用训诂学研究、文学史研究、文献

学研究、文艺学研究、社会历史学研究、民俗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不同研

究方法和手段,从理论与艺术的高度理解与审视日本文学,以此提高学生的研

究能力和夯实学生的日本文学理论基础。

26、日本汉文学研究

本课程以平安时代汉文学为中心,纵观长达四百年之久的各阶段汉文学演

变情况;通过平安时代问世的主要诗集、文集,以及当时主要的诗人、文人,

并有针对性选择部分作家作品进行解读,来探讨平安时代汉文学发展的轨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对日本汉文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全面的了

解,以至于能够独立读解汉文学、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27、中日古典文学比较研究

通过直接读解日本平安文学的代表作《源氏物语》《古今和歌集》等作品的

部分章节和查阅相关的中日文史资料,提高阅读中日古典原著的能力;并通过

对中日古典文学作品进行溯源式考察和进行集体讨论的方法,把握中国文学对

日本文学乃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同时学习如何整理分析第一手史

料文献,并以开放的视角和多元的理论进行独创性的研究;提高学生作为研究

者的良好学术素质,培养其思考问题和进行研究的能力。

28、日本汉文学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

本课程以平安时代汉文学为中心,与中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通过精读平

安时代汉文学的作家作品,了解日本汉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互关系,以及日本

汉文学在摄取中国文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独特性。使学生能够对日本汉文学与

Page 13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中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联产生正确认识,能够独立阅读,并掌握中日比较文学

的研究方法,为撰写学位论文和从事教育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9、日本作家海外体验文学研究

本课程以近代以来,日本作家的海外体验为基础创作的文学为主要蓝本,

对日本作家海外体验文学进行详细梳理,深入剖析日本作家欧美体验和亚洲体

验的异同及其在文学表现上的差异,特别是详细地分析日本作家亚洲体验文学

的特点、创作历史背景,以及日本作家复杂的内心世界,考察其对二十世纪日

本文学的影响,引导和组织研究生开展创新性的科研活动。

30、日本文学作品翻译研究

本课程以日本经典文学名作《雪国》等的翻译为例,通过原作与译作的解

读、不同译本比较,考察文学翻译的特点、原则以及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者的

作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体会如何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能做到既传

形又传神,找到使译作富于艺术感染力的深层原因。

31、日本诗歌与翻译研究

本课程变以往“以人取诗”方式为“以诗取人”方式,以主题、形式、方

法、技术、新颖为标准选择诗作,约涉及200首作品,涉及近百位诗人(包括歌

人、俳人)。如茨木则子、村越化石、冈真史、吉野弘、会田纲雄、高良留美子、

河上肇、草野心平、山田今次、宫泽贤治等。通过本课程使学习者掌握日本古

今特色诗人的美学理念、创作倾向、艺术风格及语言特色并探讨诗歌翻译理论、

技巧。

32、跨文化交际概说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并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重要

性、研究进程、理论、研究方法及研究必须的基础知识,诸如言语语、非言语

语、对人交流、文化的独特性与普遍性等,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理论根据及

方法等,培养学习者在国际社会中以开放的视角和多元的理论进行独创性研究

的能力。

33、跨文化交际实践

本课程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理论指导,结合中日跨文化交际进程中的具体

事例,探讨如何从克服文化背景,即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感情倾向、语言习

Page 13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惯等不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摩擦,判断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问题,推

导、总结出规律性。

34、日本社会文化导论

本课程内容主要分文化的概念与内涵、通过日本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进一步

明确日本文化的特点、通过社会现象透视日本文化的特征三部分。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并掌握日本社会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日本文化的基本

特征,在学习和实践中充分注意到文化方面的因素。

35、日本社会研究

本课程内容大体分为两部分。首先通过对日本现代社会存在问题的介绍,

了解日本各种社会问题(如各种家庭问题,养老问题,以及教育中的问题)的

研究现状和课题。第二部分主要讲述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访谈等社

会调查方法)。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掌握各种

社会问题研究的基础方法,为以后的独立研究奠定基础。

36、日本文化史

本课程以日本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佛教为着眼点,剖析日本文化的源流以

及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形成和发展特征、表现形式等。内容包括日本文化的源流;

古代国家的形成和日本神话;佛教的吸收与发展;从汉风文化到国风文化;平

安、镰仓、内乱期的佛教;近世国家的成立与历史思想;元禄文化;儒学在日

本的发展;国学与洋学;明治维新中公论尊重的理念;近代日本的西洋化与传

统文化等。旨在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不同时期的日本文化特征,树立正确的历

史观。

37、战后日本文化研究

本课程围绕二战后日本社会不同领域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讨论和研究。使学

习者了解战后不同阶段日本社会各个层面的问题所在挖掘其根源,在全面理解

现代日本社会的基础上,找出对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启示。

38、日本近代文化思想研究

本课程选取“国民国家”这一具有历史性和政治性的视角,梳理并探讨近

代文学如何被纳入国家体制以及如何与日本的“国民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产生

种种共谋关系。本课程梳理近代言文一致运动,并选取故乡、战争、女学生、

Page 13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疯癫者这四个专题进行具体研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将近

代文学置于同时代的社会构造和权力关系中去审视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39、日本艺术研究

本课程选择日本艺术史中关键作家作品、影响艺术思潮的重要事件,以点

带面,探讨艺术思潮的流变。在古代艺术的讲解中,重点关注造型艺术,探讨

物哀等传统美学观念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在对现当代艺术的讲解中,重点关

注作品中传统与现代美学观念的融合。本课程旨在使学习者掌握日本艺术作品

中所体现的美学理念,能了解其创作倾向、艺术风格。

40、中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本课程以海尔、联想、同仁堂等为例,分析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及发展,

以丰田、松下、索尼等为例分析日本企业文化的现状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对

中日企业文化方面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进行探讨、分析和归纳。并提出当今

我国在企业文化方面所存在的,有待于今后解决的问题等。通过学习扩充学生

的知识面,加深对日本企业文化的了解,为今后在企业就业或是研究企业问题

打下基础。

41、中日文化与翻译比较研究

本课程以语言学的理论学习及双语文化背景学习为基础,分析中日语言以

及文化特点,进行语言文化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本课程旨在学习基础理论及前

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并通过双语对比

研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在语言结构、语义、功能上的差异,重点探讨并学习文

化因素的翻译。为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2、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口译理论和研究的基本框架,并通过与中日/日中口

译实践相结合,提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重点使

学生在掌握口译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应用于口译实践并指导口译实践。娴熟地

使用口译技巧进行口译活动,使口译实践达到更加顺捷的反应、更加精准的程

度、更加传神的境界,最终达到提高口译实践能力的目的。

43、战后日本政治与外交

Page 13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本课程通过对日本的政治制度、政治团体(政党)以及对外政策等问题的

探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战后日本的政治与外交。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外

事外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4、战后中日关系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过程、重大事件及目前现状有一

个总体的了解。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判断,进一步提高学生判断国际形势、

把握国际风云变化的能力。

45、日语教育概论

本课程讲授日语教育现状、课程设置构成要素、教授法概观、课堂活动、

教材分析、听说读写各阶段的指导方法、教案书写、练习与考试评估方法以及

日语教育学研究方法等基础理论;并根据上述基础理论进行研究与实践,如进

行教材分析、教学法实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在掌握日语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培养问

题意识,提高研究能力。

46、中日教育对比研究

本课程通过讲述、讨论、分组报告、教学影片欣赏等形式指导学生对中日

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与教育社会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希望学

生能运用教育社会学的知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比研究中日教育的诸多问题。

47、日语教学法研究

本课程上学习研究国内外的外语教学法,重点学习研究日语教学法。通过

了解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历史、研究各种教学法的特点,结合中国日语教育实际,

探讨适合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教学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日语教育工作打下

坚实的基础。

48、日语教学法特论

本课程系统讲授日语教学教学法理论体系;以小组发表形式进行讨论,研

究讨论实际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验证日语教学法理论和发现问题。并在此实

践环节中,给学生提供现场教学实践的机会。本课程通过理论讲授、教学方法

讨论、实际教学演习三个环节的有机安排,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切

实理解外语教学的相关知识。

Page 13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0211)

二、 学科、专业简介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是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学科硕士点的二

级学科之一,于 1986 年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1987 年开始招生,现拥有“日语

语言学研究”、“日本社会文化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本学位点注重人才培养,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专

业领域有较好的学术影响。

二、二级学科培养目标

1、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具有为祖国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具有不断进取、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和创造精神;

3、精通日语,具有坚实的日语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

日本的社会文化以及本学科的历史与现状;

4、熟练掌握研究方法,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

机构的本科专业教学、科研以及高层次的翻译工作;

5、能运用第二外语阅读和翻译专业资料,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

科研,学位论文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三、三级学科培养目标

本学科下设三个方向,要求掌握的知识模块如下:

1、日语语言学研究方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日语语言的基本理论以及从事语言研究的各种方法,了解

语言学的发展史及现状,熟悉日语语言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现代语言学的

Page 14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各种学派及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2、日本社会文化研究方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日本社会文化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从事日本社会文化研究

的方法,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熟悉日本社会文化研究方面的最新

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具有进行中日社会文化比较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中日文翻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翻译技能,了解中日文翻译

领域的发展史及现状,熟悉翻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具有较强的

口译和笔译能力。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 3年。前 2年开设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后 1年进行教学实践

和撰写论文。

申请提前论文答辩、提前毕业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优秀;

(3)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4)已完成学位论文。

学习年限不得超过 4年,延迟毕业必须申请批准。

五、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1. 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低于 40 学分,其中学位课 21 学分,非学位课 18 学分,参加学术

讲座 1学分。具体分配如下:

1)学位公共课:7学分

2)平台必修课:2学分

3)专业必修课:12 学分

4)专业选修课:14 学分

5)公共选修课:4学分

6)参加学术讲座:1学分

Page 14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2. 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共 7 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基础外语 4

平台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 2 要求选 1门课程, 2学分文学理论 2

翻译通论 2公共选修课 见“每学期开课计划”。 4 要求选 2 门课程,4

学分

专业必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12 共 26学分专业选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14参加学术讲座 1 不少于 8次

总计 40 共 40学分

在课程学习期间(中期考核前),按要求修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

养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

页,要求口头报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至 4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撰写 2500

字以上的论文 1-2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5分以上(含 75分)。每位

研究生应至少参加 8次学术讲座,并做好听讲座记录,必须注明时间、地点、

主讲人简介、讲座内容,并由会议组织方在场教师签字确认。

3. 专业课程设置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

日语语言学概论 考试 2

日语语义学 考试 2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考试 2

日本社会语言学 考试 2中日语言比较概说 考试 2

导师专题研究 考试 2

日语语用学 考查 2

日语词汇学 考查 2

日语语音学 考查 2

认知语言学 考查 2

Page 14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课 语料库语言学 考查 2

汉日语法对比研究 考查 2

中日词汇比较研究 考查 2中日词汇交流史 考查 2日本语史概论 考查 2日本近代语研究 考查 2

现代日语语法研究 考查 2

敬语研究 考查 2

日语病句分析与研究 考查 2

中日语言比较实践 考查 2

日语文体与修辞 考查 2

日本文学作品翻译研究 考查 2

日本诗歌与翻译研究 考查 2

跨文化交际概说 考查 2

跨文化交际实践 考查 2

日本社会文化导论 考查 2

日本社会研究 考查 2

日本文化史 考查 2

战后日本文化研究 考查 2

日本近代文化思想研究 考查 2

日本艺术研究 考查 2

中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考查 2

中日文化与翻译比较研究 考查 2

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考查 2

战后日本政治与外交 考查 2

战后中日关系 考查 2

日语教育概论 考查 2

中日教育对比研究 考查 2

日语教学法研究 考查 2

日语教学法特论 考查 2

注:可跨学科方向选修课程,但最多不超过两门。

六、学习安排

时间 学习内容

第 1 学期:第 1年 9月—第 2年 1月

1、选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研究计划;2、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取得规定学分;3、确定研究方向;4、参加学术讲座。

第 2 学期:第 2年 2月—6月

1、修平台课;2、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取得规定学分;3、确定学位论文选题,进行开题报告;4、参加学术讲座。

Page 14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第 3 学期:第 2年 9月—第 3年 1月

1、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取得规定学分;2、按研究计划,撰写学位论文;3、第一次开题未通过者第二次开题;4、参加学术讲座。

第 4 学期:第 3年 2月—6月

1、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取得规定学分;建议修完所有学分;

2、按研究计划,撰写学位论文;3、进行中期检查;4、参加学术讲座。

第 5 学期:第 3年 9月—第 4年 1月

1、撰写学位论文;2、申请提前答辩者提交学位论文、参加预答辩、论文内外审。合格者参加提前答辩。

第 6 学期:第 4年 2月—6月

1、提交学位论文、参加预答辩;2、学位论文内外审;3、学位论文答辩;4、学位授予。

注:第 1-4 学期原则上不允许外出实习。

七、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

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

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开题委员会由 3-5 人组成。开

题报告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

理。

八、学位论文撰写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

分,条理清晰。格式应严格按照论文要求,注明引文出处,养成良好文风。具

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选题对学科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通过开题

报告,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有一定新见解,显示出作者具有独立科研能力。

3、学位论文需用日语撰写,用日语答辩。

4、学位论文长度不少于3万字符。

Page 14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九、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论文匿名评审通过,经指导教师推荐,论文评阅

人同意,方可参加答辩。答辩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答辩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答辩,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十、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

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

十一、硕士学位授予所需其他条件

申请硕士学位,除了达到以上各项规定外,还必须满足下列 3点中的 2点:

1.教研实践: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校内教学单位或研究单位参加教学

实践活动,必须有助教或助研经历并由实践单位提供证明和评价。

2.学术活动: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等学术活动,在导师

的指导下完成科研课题或科研论文;主持学校或以上级别的研究生创新项目。

3.发表论文:在论文答辩前必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须为第一作

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国内外研讨会论文集至少公开发表1篇本专业领

域的论文,单位署名必须为大连外国语大学。

十二、课程描述

2、日语语言学概论

本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着眼点,系统讲授日语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

识。本课程主要学习掌握以下内容:1)日语语音与音位;2)日语词法;3)日

语句法,重点讲解日语的时、体、态;4)日语篇章话语分析;5)日语语意及

认知语言学;6)日语文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并掌握日语语言

学的基本理论、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日语语言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2、日语语义学

本课程以日语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词的特征记述、成分分析、意义素、

词与词的意义关系、同义词•多义词•同音异义词的分析、比喻、连语•惯用句、

Page 14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句与句的意义关系等方面,使学习者系统地掌握语义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语义

学的全貌,从理论上把握语义的作用规律。

3、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本课程系统探讨研究的范式(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研究工具(问卷、访

谈、测试等)、研究问题的提出、文献阅读、研究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

研究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在此基础上,讲解论文研究的作用和重要性、论文研

究的选题、常用方法、写作要点、正确态度等方面、学位论文的一般要求、国

内外主要学术期刊特色及要求。本课程旨在培养学习者从事学术问题研究的能

力,为从事后续的研究工作及学位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日本社会语言学

本课程讲授日本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引导学习者从社

会科学的不同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本课程重点讲授语言的社会

属性,探讨在语言生活形态不断更新的形势下,现代日本社会中所体现的年龄、

性别、社会阶层与语言变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学习者进一步对日本现

代社会中的语言活动、语言生活、语言接触、语言意识、语言习得等进行研究。

5、中日语言比较概说

本课程在弄清对比语言学的基本定义,同比较语言学相关领域的区别、性

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对中日语言的主要不同点,诸如语系、语序、

词尾变化、敬谦表达方式、思维形象、比喻、感情色彩、表达方式等进行概括

比较,为进行中日语言比较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比较方法。

6、导师专题研究

本课程采取学生发表、集体讨论、导师总结指导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位论

文撰写,研讨并解决学位论文写作准备和撰写阶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研

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和推动学生由理论向实践环

节过渡。专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由导师因材施教,紧扣研究目的,指导研

究生有计划地读书,并进行探讨和分析,使研究生养成读书习惯,确定研究方

法。

7、日语语用学

Page 14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本课程运用语用学的一般理论,以日语为对象进行解读分析,主要研究日

语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以及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理解和运用日语的

过程,分析研究日语语言的“言外之意”。本课程在讲授语言的内含意义和具体

意义、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等入门知识后,分别就意义、指示、推意(含意)、

前提和言语行为等基本课题对日语进行探讨,使学习者深刻了解日语的语用特

征。

8、日语词汇学

本课程通过探讨词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对日语词汇学中所涉及到的语义

的分析、记述方法、近义词的比较及中日词汇的对照进行研究。本课程着重介

绍有关日语词汇的体系、构成及位相等基础理论知识,使学习者系统地了解日

语词汇的产生、组成、演变,明确日语词汇的构造及研究范畴;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论述语义的记述、分析的基本方法等,使学习者进一步理解日语语言的本

质和功能。

9、日语语音学

本课程讲授日语语音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学习以下内容:日语元音、

辅音的分类、发音方法及特点;日语音节的构成;声调规则;语调、重音的表

达形式;节奏、音变等。本课程不仅引导学习者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定性研究,

还引导学习者进行语音韵律特征的综合研究和定量研究,为学习者进行进一步

的语言研究或今后进行语言教学做准备。

10、认知语言学

本课程学习认知语言学“范畴化”、“隐喻”、构式等基本理论和相关的重要

概念,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手法分析有关日语语义、语法研究的各种语言现

象。通过掌握语言学领域这门新兴学科的基本方法,为进行日语语言学研究及

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最新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为从事语

言与认知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

11、语料库语言学

本课程以日语为主要对象,讲授语料库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与应用。主要内

容为:1)国内外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简介;2)国内外语料库简介(单语语料库,

双语平行语料库等);3)语料库相关软件;4)语料库应用;5)语料库研制。

Page 14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掌握语料库语言学的基本特征,学会现有语料库

和相关软件的使用,并能够根据自身研究目的研制语料库。

12、汉日语法对比研究

本课程学习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研究手法,运用对比语言学的

方法论分析有关日语和汉语语义、语法研究的各种语言现象。通过学习汉日语

法对比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手法,为能运用相关方法论分析各语法范畴的语言现

象奠定基础。为从日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各种语法现象、汉日语

言的异同,提供汉日语法对比的基本方法。

13、中日词汇比较研究

本课程以现代汉语和日语的词汇为研究对象,关注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

日语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中日词汇进行分类分层次的比较分析。本课程不仅讲

授词汇整体比较和具体分析的方法,还讲授如何利用中日对译语料库,从对译

的角度分析对比同类词汇在用法上的区别、表达上的差异等。本课程旨在培养

学习者在词汇学和语义学方面的科研能力。

14、中日词汇交流史

本课程旨在解析中日近现代词汇交流史实、即中日同形词的历史成因。使

用通时、共时等语言学研究手法详细解析近现代中日词汇交流的规模、途径、

领域、传播等重要问题。内容主要分为近代中日词汇交流和当代中日词汇交流

两部分。

15、日本语史概论

本课程讲授日语历史相关的专业知识,梳理日语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分

析探讨促使日语变化的原因,并涉及日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论观念、重大语

言政策和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日语发展的历史,并在体察

现代日语背后的漫长历史活动后,对日语以及其他语言的未来进行思考。

16、日本近代语研究

日本步入近代化社会时,使用语言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

现代日语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课程主要讲授日语近代语的

定义、研究资料、表现形式及研究方法,和近代语研究中的问题点。尤其关注

Page 14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近代语中的“待遇表现”、人称词、“断定表现”等问题。旨在使学习者对日本

近代语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同时掌握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7、现代日语语法研究

本课程介绍传统的“学校语法”及现代日语语法,以期学生了解现代日语

语法研究现状,掌握基本的语法理论常识。通过各种现代日语语法学说在一些

基本概念、语法术语等定义上的异同进行对比研究、讨论,重点研究主语与主

题、态、体、时、语气等日语语法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前沿问题。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希望学生了解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语法学说,掌握必备的日语语法理论知

识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准备。

18、敬语研究

本课程探讨日语中敬语的形式、特征、使用以及发展变化等,涉及敬语研

究的前沿观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使学习者对日语敬语的认识有一个

质的飞跃,更系统全面地认识敬语,提高对敬语的运用能力。

19、日语病句分析与研究

本课程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常见病句进行分类及分析,

尤其关注语义差异、语法差异、文化差异等导致的误用,探讨汉语母语对误用

产生的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习者注重实践,通过实例探讨中日两

国在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学习者从事学术问题研究的能力。

20、中日语言比较实践

通过对日中、中日文学作品中的原译作比较,验证中日语言比较理论及翻

译理论,从误用例分析研究入手,找出导致误用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感情

倾向、语言习惯等方面的深层原因,引导学习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语言比较、

翻译理论研究开创更广阔的空间。

21、日语文体与修辞

本课程主要讲授日语修辞学和文体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引导学

习者从日语词法、句法、篇章法等不同角度去研究日语的修辞手法和文体特征。

重点讲授“声喻”,引导学习者揭示五感间的转换机制,启发学习者研究语言表

层含义与深层含义的内部关联。本课程旨在提高学习者修辞能力,使其掌握修

辞技巧,启迪构思,开展文章写作。

Page 14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22、日本文学作品翻译研究

本课程以日本经典文学名作《雪国》等的翻译为例,通过原作与译作的解

读、不同译本比较,考察文学翻译的特点、原则以及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者的

作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体会如何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能做到既传

形又传神,找到使译作富于艺术感染力的深层原因。

23、日本诗歌与翻译研究

本课程变以往“以人取诗”方式为“以诗取人”方式,以主题、形式、方

法、技术、新颖为标准选择诗作,约涉及200首作品,涉及近百位诗人(包括歌

人、俳人)。如茨木则子、村越化石、冈真史、吉野弘、会田纲雄、高良留美子、

河上肇、草野心平、山田今次、宫泽贤治等。通过本课程使学习者掌握日本古

今特色诗人的美学理念、创作倾向、艺术风格及语言特色并探讨诗歌翻译理论、

技巧。

24、跨文化交际概说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并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重要

性、研究进程、理论、研究方法及研究必须的基础知识,诸如言语语、非言语

语、对人交流、文化的独特性与普遍性等,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理论根据及

方法等,培养学习者在国际社会中以开放的视角和多元的理论进行独创性研究

的能力。

25、跨文化交际实践

本课程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理论指导,结合中日跨文化交际进程中的具体

事例,探讨如何从克服文化背景,即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感情倾向、语言习

惯等不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摩擦,判断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问题,推

导、总结出规律性。

26、日本社会文化导论

本课程内容主要分文化的概念与内涵、通过日本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进一步

明确日本文化的特点、通过社会现象透视日本文化的特征三部分。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并掌握日本社会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日本文化的基本

特征,在学习和实践中充分注意到文化方面的因素。

27、日本社会研究

Page 15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本课程内容大体分为两部分。首先通过对日本现代社会存在问题的介绍,

了解日本各种社会问题(如各种家庭问题,养老问题,以及教育中的问题)的

研究现状和课题。第二部分主要讲述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访谈等社

会调查方法)。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掌握各种

社会问题研究的基础方法,为以后的独立研究奠定基础。

28、日本文化史

本课程以日本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佛教为着眼点,剖析日本文化的源流以

及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形成和发展特征、表现形式等。内容包括日本文化的源流;

古代国家的形成和日本神话;佛教的吸收与发展;从汉风文化到国风文化;平

安、镰仓、内乱期的佛教;近世国家的成立与历史思想;元禄文化;儒学在日

本的发展;国学与洋学;明治维新中公论尊重的理念;近代日本的西洋化与传

统文化等。旨在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不同时期的日本文化特征,树立正确的历

史观。

29、战后日本文化研究

本课程围绕二战后日本社会不同领域中 的各种现象进行讨论和研究。使学

习者了解战后不同阶段日本社会各个层面的问题所在挖掘其根源,在全面理解

现代日本社会的基础上,找出对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启示。

30、日本近代文化思想研究

本课程选取“国民国家”这一具有历史性和政治性的视角,梳理并探讨近

代文学如何被纳入国家体制以及如何与日本的“国民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产生

种种共谋关系。本课程梳理近代言文一致运动,并选取故乡、战争、女学生、

疯癫者这四个专题进行具体研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将近

代文学置于同时代的社会构造和权力关系中去审视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31、日本艺术研究

本课程选择日本艺术史中关键作家作品、影响艺术思潮的重要事件,以点

带面,探讨艺术思潮的流变。在古代艺术的讲解中,重点关注造型艺术,探讨

物哀等传统美学观念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在对现当代艺术的讲解中,重点关

注作品中传统与现代美学观念的融合。本课程旨在使学习者掌握日本艺术作品

中所体现的美学理念,能了解其创作倾向、艺术风格。

Page 15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32、中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本课程以海尔、联想、同仁堂等为例,分析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及发展,

以丰田、松下、索尼等为例分析日本企业文化的现状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对

中日企业文化方面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进行探讨、分析和归纳。并提出当今

我国在企业文化方面所存在的,有待于今后解决的问题等。通过学习扩充学生

的知识面,加深对日本企业文化的了解,为今后在企业就业或是研究企业问题

打下基础。

33、中日文化与翻译比较研究

本课程以语言学的理论学习及双语文化背景学习为基础,分析中日语言以

及文化特点,进行语言文化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本课程旨在学习基础理论及前

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并通过双语对比

研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在语言结构、语义、功能上的差异,重点探讨并学习文

化因素的翻译。为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4、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口译理论和研究的基本框架,并通过与中日/日中口

译实践相结合,提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重点使

学生在掌握口译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应用于口译实践并指导口译实践。娴熟地

使用口译技巧进行口译活动,使口译实践达到更加顺捷的反应、更加精准的程

度、更加传神的境界,最终达到提高口译实践能力的目的。

35、战后日本政治与外交

本课程通过对日本的政治制度、政治团体(政党)以及对外政策等问题的

探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战后日本的政治与外交。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外

事外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6、战后中日关系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过程、重大事件及目前现状有一

个总体的了解。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判断,进一步提高学生判断国际形势、

把握国际风云变化的能力。

37、日语教育概论

Page 15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本课程讲授日语教育现状、课程设置构成要素、教授法概观、课堂活动、

教材分析、听说读写各阶段的指导方法、教案书写、练习与考试评估方法以及

日语教育学研究方法等基础理论;并根据上述基础理论进行研究与实践,如进

行教材分析、教学法实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在掌握日语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培养问

题意识,提高研究能力。

38、中日教育对比研究

本课程通过讲述、讨论、分组报告、教学影片欣赏等形式指导学生对中日

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与教育社会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希望学

生能运用教育社会学的知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比研究中日教育的诸多问题。

39、日语教学法研究

本课程上学习研究国内外的外语教学法,重点学习研究日语教学法。通过

了解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历史、研究各种教学法的特点,结合中国日语教育实际,

探讨适合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教学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日语教育工作打下

坚实的基础。

40、日语教学法特论

本课程系统讲授日语教学教学法理论体系;以小组发表形式进行讨论,研

究讨论实际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验证日语教学法理论和发现问题。并在此实

践环节中,给学生提供现场教学实践的机会。本课程通过理论讲授、教学方法

讨论、实际教学演习三个环节的有机安排,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切

实理解外语教学的相关知识。

Page 15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0202)

一、学科、专业简介

俄语学科建立于 1970年,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与解放军

外国语学院联合培养俄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现为辽宁省重点学科、一流学

科、特色学科、教育部特色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俄语学科拥有国家级教学

名师 1人、省级教学名师 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1人、千人层次 3

人;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5人。

俄语学科国际化办学特色突出,与俄罗斯 20余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俄

语学科设有俄语中心、教育部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

技术大学设立了孔子学院。我校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校长委员会主席单

位,为俄语学科与俄罗斯项目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建

立了从本科到博士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俄语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孙

玉华教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俄语综合课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教学团

队,“高级俄语综合课”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高级俄语综合课”、“基础

俄语综合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二、二级学科培养目标

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俄语语言文学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

和广博的文化背景知识,精通俄语,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从事高校专业俄语

教学,进行俄语语言、文学、社会与文化方面的专题科学研究,掌握俄罗斯及世界文学知

识,较好地胜任外事外贸等对外交流领域的业务工作和翻译工作,具有较强的科研与实践

运用的能力。

三、三级学科培养目标

1、俄语教学法方向

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和文学基础,系统地掌握西方、俄罗斯及我国外语教

Page 15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学法理论,了解教学法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能够独立进行教学实验,并对教

学实验进行科学、理性分析,掌握现代俄语教学法研究方法,具有进行国际学

术交流的语言能力。

2、俄语语言学方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俄语语言学理论,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状况、

发展趋势及最新成果,掌握现代语言学研究方法论,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

语言能力,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文化学、媒体语

言学等俄语语言学分支学科。

3、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方向

具备扎实的俄罗斯区域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俄罗斯历史、地理、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知识知识,掌握俄罗斯区域学研究基本方法,具备独立从事

俄罗斯区域研究、社会与文化研究科研能力,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

力。

4、俄罗斯文学方向

具备扎实的文学理论基础,全面掌握俄罗斯文学史,对欧洲及世界文学有

较全面的知识,掌握现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

力。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 3年。前 2年开设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后 1年进行教学实践

和撰写论文。

申请提前论文答辩、提前毕业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优秀;

(3)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4)已完成学位论文。

学习年限不得超过 4年,延迟毕业必须申请批准。

五、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Page 15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 40学分,其中学位课 23

学分,非学位课 16学分,参加讲座 1学分,所修课程必须符合学位授予标准。

学分总体分布如下:

1)公共必修课(学位课) 7学分

2)平台必修课(学位课) 2学分

3)专业必修课(学位课) 14学分

4)公共选修课(非学位课) 4学分

5)专业选修课(非学位课) 12学分

6)参加学术讲座 1学分

2、课程结构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共 7 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基础外语 4

平台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 2 要求选 1门课程, 2学分文学理论 2

翻译通论 2公共选修课 见“每学期开课计划”。 2 要求选 2 门课程,4

学分

专业必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共 14学分专业选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共 12学分

参加学术讲座 1 不少于 8次总计 共 39学分

在课程学习期间(中期考核前),按要求修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养

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

页,要求口头报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 至 4 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撰写

5000 字以上的论文 1 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5 分以上(含 75 分)。

3、专业课程设置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

Page 15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期 考核方式 学分

俄语语义学 1、2 考试 4现代西方文论 2 考试 2俄语教学法研究 2 考试 2语言文化学 3 考试 2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3 考试 2导师专题研究 4 考试 2

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 1 考查 2俄语语言学基础 1 考试 2西方语言学流派 1 考查 2俄罗斯文学的文化阐释 1 考查 2俄罗斯文学史 1 考查 2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 2 考查 2语言的文化阐释 2 考查 2俄语语法学 2 考查 2高级俄语口语 2 考查 2俄语功能修辞学 2 考查 2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化 2 考查 2篇章语言学 2 考查 2对比语言学 3 考查 2媒体语言学 3 考查 2文学篇章分析 3 考查 2高级俄语口译 3 考查 2社会语言学 3 考查 2认知语言学 3 考查 2俄罗斯戏剧史 4 考查 2跨文化交际与俄语教学 4 考查 2俄语语用学 4 考查 2俄语成语学 4 考查 2言语修养 4 考查 2媒体文本与文化 4 考查 2俄语篇章教学论 4 考查 2

六、学习安排

时间 学习内容

第 1 学期:第 1年 9月—第 2年 1月

1、确定导师2、学习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3、推荐必读书目4、参加学术讲座5、助研助教活动

第 2 学期:第 2年 2月—6月

1、修读平台课2、学习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

Page 15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3、导师个性化指导4、参加学术讲座5、助研助教活动

第 3 学期:第 2年 9月—第 3年 1月

1、导师专题研究2、第一次开题3、访学或参加学术会议4、参加学术讲座5、助研助教活动

第 4 学期:第 3年 2月—6月

1、导师专题研究2、中期检查3、第二次开题4、参加学术讲座5、助研助教活动

第 5 学期:第 3年 9月—第 4年 1月

1、导师专题研究2、提交硕士论文初稿3、提前答辩4、助研助教活动

第 6 学期:第 4年 2月—6月

1、导师专题研究2、提交论文终稿3、硕士论文答辩

七、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

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

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开题委员会由 3-5人组成。开

题报告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

理。

八、学位论文撰写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

分,条理清晰。格式应严格按照论文要求,注明引文出处,养成良好文风。具

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选题对学科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通过开题

报告,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有一定新见解,显示出作者具有独立科研能力。

Page 15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3、学位论文原则上用俄语撰写,俄汉语言文化对比、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可用中文撰写。

4、学术型学位论文使用俄语写作,长度不少于1.5万词;使用汉语写作,长

度不少于2.5万字。

九、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经指导教师推荐,论文评阅人同意,方可申请答

辩。答辩小组由 5名专家组成,其中 1名为校外专家。答辩评定等级为通过、

少量修改通过、有条件通过、不通过。答辩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答

辩,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十、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

根据科研需要,可在第 4-5学期安排研究生到校外访学或参加学术会议一

次,以便收集资料,向有关专家请教。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校内外的学术

会议并提交论文。

十一、硕士学位授予所需其他条件

申请硕士学位,除了达到以上各项规定外,还必须满足以下三项条件中的两

项。

1. 教研实践: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校内教学单位或研究单位参加教学

实践或管理,必须有助教或助研经历并由实践单位提供证明和评价。

2. 学术活动: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等学术活动,在导师

的指导下完成科研课题或科研论文;主持学校或以上级别的研究生创新项目;

参加学校组织的硕、博士论坛并做发表。

3. 发表论文:在论文答辩前必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须为第一作

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国内外研讨会论文集至少公开发表一篇本专业

领域的论文,单位署名必须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学习期间需参加校级和系级科

研讲座8次以上,记为1学分。

Page 15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十二、课程描述

1、俄语语义学

该课程是为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课程以厘清语

义学与符号学、哲学、逻辑学的关系为切入点,主要以当代语义学理论为基础,

应用新的语义分析方法,对词的意义、词汇及语义体系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与

研究,以揭示词义的本质、功能、内部结构与演变机制,揭示词汇-语义体系内

部多方面、多层次的语义关系和语义规律。分析词汇意义时充分运用聚合关系

与组合关系的各种特点。此外,在重点学习和研究词汇语义的基础上,过度到

俄语简单句的语义,重点研究句子的平面问题(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

面)及句子的逻辑语义类型问题(品评句、存在句、称名句、等同句)。

2、现代西方文论

本课程是在《文学理论》课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提高课和拓展课。目的在于

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史为线索,梳理各时期文学理论流派,掌握其基本产

生历程、特点、代表作家及其主要建树,以及流派之间的互相作品及影响。主

要内容包括:19世纪俄国文论的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

20世纪的俄苏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洛特曼的结构符号学、巴赫金的复调理

论和狂欢化诗学、英美新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原

型批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读者批评理论、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解构主义文

学批评等流派。

3、俄语教学法研究

俄语教学法是一门交叉学科,与研究各门课程教学的普通教学论有着密切

联系。本课程系统介绍俄语教学法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源流与发展。结合实践

教学探讨俄语教学法研究的各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和主要教学论。培

养学生运用语言学基础理论和俄语教学论理论与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能力,与

俄罗斯对外语俄语教学法研究相对照,进行中国俄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4、语言文化学

本课程从语言事实入手,深入揭示和解释蕴藏在文本深层的民族文化语义。

注重俄汉民族文化语义在文本深层语义结构中的表达与阐释,力图揭示文本深

Page 16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层语义的结构和构成,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文化的某些总体趋向性特征,

并对此进行描写、解释与对比研究;形成以意义为核心的本体论、以语言世界

观理论为核心的非理性主义认识论和以互文—对话为核心的方法论的语言文化

学研究体系。培养学生从事俄汉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从俄汉语言文化

对比研究的开放性、创造性语义阐释模式出发,进行文本分析、概念分析、概

念对比等深层民族文化语义描写与阐释研究。

5、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本课程主要向硕士研究生讲授西方语言学、文学、翻译等学科研究理论与

方法,介绍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培养学生独立科研能力。该课程通过西方语

言学研究方法理论概况和基本原理的讲授,培养硕士研究生研究研究方法理论

的兴趣和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研究方法理论进行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研究的

基本能力。该课程是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各方向的必修课,对于文学、翻译、语

言学等方向的硕究生提高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6、导师专题研究

本课程由导师为各自指导研究生开设,由导师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结合研

究生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授课和个别辅导,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学习、读书研讨、读书报告、论

文准备与辅导、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指导等,为研究生论文撰写与答辩打下坚

实基础。

7、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

本课程主要介绍人文社会科学实际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与工具,是一门基

础性、交叉性、综合性专业理论课,有助于外语类硕士研究生理清逻辑思路、

拓展创新思维、开阔学术视野、提升理论境界,培养、训练和强化研究与创新

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夯实相关学科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并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

一般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对象及其与自然科学的

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基础及其基本规范、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研究方法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类型等,特别要求学生理解并把握

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论谱系及其演变历史, 并由此了解与此相应或密切相

Page 16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关的方法论立场,以期在面临具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实际问题时,能够合理、及

时、有效地选择和利用可靠的特定方法与技巧分析和解决问题。

8、俄语语言学基础

本课程是为一年级上学期学术型研究生开设、以俄语为研究语料的普通语

言学课程。该课程以从语言研究到言语研究为主线,围绕若干重要课题,介绍

不同观点,找出问题要害,使学生深入认识语言,同时帮助学生摸索出探讨课

题的路数,确立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语言与言语;语言的

符号性质 能指与所指;语言符号系统是层级装置 单位与层次;确定语言单位

线性单位与集合单位;语言单位间的关系 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语言的系统性

质 单位与结构;语言的发展 共时与历时;超符号层次单位的研究 语义与句法;

语句中名词的指称 逻辑性指称与语用性指称;篇章语言学与篇章的关联性与整

体性等内容。

9、俄语语法学

该课程是为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语法学是语言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皆在研究俄语标准语的语言体系、语言规则、言语规范等。

学习、了解与研究有代表性的语法学著作、基础理论及前沿理论。研究梳理俄

罗斯科学院语法学著作80年语法:简单句的重要理论问题,如简单句的结构、

结构模式、述谓性、客观情态性、主观情态性、语义结构、述谓特征、主体、

客体等等; 前沿理论:简单句的外部语义、内部语义、交际语义等等。除此,

简要介绍相关学科与理论:如功能语法、交际语法、联想语法、积极语法等。

10、西方语言学流派

本课程简要介绍西方及俄罗斯主要语言学流派,厘清各流派的主要思想观

点和概念体系,把握西方语言学理论渊源与历史发展,揭示其逻辑演进,阐明

各流派之间的矛盾与互补,深入认识语言本质和规律。主要内容包括:语言学

史简介、19世纪语言学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洪堡特语言学思

想、自然主义与唯美主义、А.А. Потебня 哈里科夫语言学派、20世纪语言学流

派、Бодуэн де Куртенэ 喀山语言学派、Ф.Фортунатов语言学思想、索绪尔及个

人心理主义与社会心理主义、布龙菲尔德及描写主义、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

法、俄罗斯的功能语言学。

Page 16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1、俄罗斯文学的文化阐释

本课程旨在打破文学的本体论或其他文学批评方法只对作品进行文学批评

的单一视角的局限,对俄罗斯现当代文学现象进行文化阐释。目的在于从历史

文化角度出发,将文学现象置于民族的宏大文化背景下,对其所包蕴的深层文

化心理内涵和文化内核进行整体观照,获得对于文学作品作为个体的审美创造

与文化整个的沟通的认识,达到对文学作品深层内涵的把握和评价,再现文学

文本内在的知识与价值系统。重点内容包括文本符号层次(文本语言系统)的

文化意蕴解析、文学意象的文化原型分析、文学作品的文化心理透析等方面。

其中涉及到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体学等各种批评模式的阐释方法。

12、俄罗斯文学史

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19世纪至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概述这

一时期文学史的基本特点,解读主要作家、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重点内容包括俄罗斯民间口头创作,古代俄罗斯文学史(11-17世纪),18世纪俄

罗斯文学史,以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为代表的19世纪俄罗斯

文学史,以高尔基、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拉斯普京为代表的20世纪的俄罗

斯文学。

13、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

向学生介绍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和作家。通过对名家名著的分析

和研究,使学生对俄罗斯文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更加

真实的把握文章的风格与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原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

学鉴赏能力。

14、语言的文化阐释

该课程作为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课旨在从哲学阐释学出

发,分析、描写、阐释以文本为基本单位的意指单位的深层语义结构,借以揭

示并解释特定民族语言世界图景的某一片断,从而得出该民族某一定主题下世

界观的总体倾向性及认知世界的模式化表达。以专题形式介绍语言文化学的基

础理论、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基本要素与研究过程、语言文化学研究认识论及方

法论、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具体工具与方法、语言文化学研究各学派的基本理论、

语言文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等。

Page 16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5、高级俄语口语

本课程旨在提高俄语学生型研究生口语表达能力。在本科阶段口语课基础

上,加大口语实践强度,要求学生能够针对某一主题进行连贯口语表达,就国

内外热点时事发表各自观点,要求内容切题,观点明确,语音语调自然,言语

正确,语速不少于 80词/分钟,可连续交谈和发言。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时事、

经济、社会、教育、文化、体育等。

16、俄语功能修辞学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俄语各种功能语体的属性、特点,系统了解词

汇和语法的各种同义、近义、反义等手段。通过修辞实践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

力,了解语义、句法辞格和主要功能语体、修辞变体。主要内容包括:词的修

辞色彩;多义词;同音异义词;近音异义词;同义词;反义词;新词语;固定

词组;名词形式的修辞变体;形容词形式的修辞变体;动词形式的修辞变体;

句法修辞;语义辞格;句法辞格;口语体和书面语体。

17、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化

本课程目的是介绍白银时代文化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学、艺术、人文学科、

思想界的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形成特有的整体文化氛围,及“白银时代”文

化中出现的哲学、宗教、诗歌、音乐、绘画、戏剧等方面融合的具体情况;确

定这一时期文学甚至是文化成就在整个俄罗斯文学史中的地位。重点内容包括

俄罗斯白银时代的现代主义诗歌等文学成就,斯拉夫主义者基列耶夫斯基和霍

米亚科夫等为代表的宗教哲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涅米洛维奇-丹钦科、梅耶

荷德、安德列耶夫等为代表的戏剧艺术,鲁宾斯坦兄弟的音乐文化,巡回画派

为代表的绘画艺术。

18、篇章语言学

篇章是语义完整的语言交际单位。篇章语言学课程从多角度探讨篇章理论。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篇章结构、篇章指称,篇章语义连贯、篇章衔接、篇章主

题等。结合 Austin和 Searle言语行为理论讨论命题行为、言语行为、言内行为、

以言成事及这些行为在语言行为上的作用,学会运用篇章语言学理论进行篇章

或话语分析实践,就篇章的某一主题进行理论研究。

19、对比语言学

Page 16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本课程是为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比较是语

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对比则更侧重于不同之处的比较。对比语言学是研

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时对比的一门学科,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课程的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对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对比

语言学在理论和应用两大方面的内容与方法。主要涉及对比语言学的本体论问

题,对比语言学的一般理论与方法。通过语言不同层面的对比研究,找出语音

对比、词汇对比、语法对比、篇章对比、语用对比的方法及不同特点。同时,

还涉及一些对比分析与翻译、对比分析与外语教学等应用性研究。

20、媒体语言学

俄语媒体语言学是一门综合研究现代俄语媒体文本和媒体话语的最新语言

学科领域,旨在用综合和整合的方法对传媒语言进行分析,其任务是不仅要了

解语言及文本在媒体语境中的功能特点,还要把对语言的研究引入传媒语言的

各种形式,研究主要媒体文本,培养对不同语体及体裁的媒体文本进行交际-语

用分析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大众交际作为传媒语言、媒体文本行使

功能的特殊领域的基本特点;2、概括总结现代媒体交际的功能修辞知识及交际

语用知识;3、了解媒体文本及其主要分类的特点,研究分析其结构、语义、语

用特点等。

21、文学篇章分析

文学篇章分析从篇章“结构的统一性”和“组织的统一性”特征出发,以

文学语篇作为对象,从文学篇章的整体出发,分析理解篇章结构,句子之间、

段落之间的衔接与逻辑思维的连贯,从而能够使学生通览全篇,掌握文章的主

题,同时掌握句子在表达篇章整体意义上的作用。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基本掌

握文学篇章分析法,并与篇章教学研究相结合,从文学篇章“衔接、连贯和语

境”三个核心概念出发,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进行文学篇章教学研究,

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进行文学篇章研究的能力。

22、高级俄语口译

本课程是一门高要求的强化课程,是一门知识面很宽的实用型课程。其目

的在于通过翻译训练提高在现代社会跨语言交际活动中的双语能力,从而达到

迅速、准确、通顺易懂地进行翻译目的。口译概述简要论述了口译的性质、特点

Page 16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标准、过程、类型以及译员必备的素质。内容包括参观访问、外事活动、礼仪祝

辞、商务谈判、旅游观光、大会发言、宣传介绍、人物访谈、文化交流、科学

报告、饮食文化、中国改革、外交与国际事物等。题材均为与当代口译工作密

切相关的热门话题。

23、社会语言学

该课程旨在使学生基本掌握社会语言学的内涵、研究内容、发展历程、应

用范围、研究方法、研究前景等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

言状况如双言制、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2)各种语言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

社会方言、标准语和土语、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等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3)交谈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4)

社会以及不同的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

效应; 5)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

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

24、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以非客观主义经验哲学作为基础,以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感知世

界并将其概念化的方法、策略作为基础和依据进行语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概念结构以及自然语言范畴化的结构特性(包括原型性、认知模型、心智空间、

意象、句法隐喻等)、语言构造的功能原则(包括象似性、标记性等)、句法和

语义的概念界面(包括认知语法和框架语义学等)以及语言运用的经验及语用

背景、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该课程以讲授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思想以及理论和

方法为主,同时对目前的语言认知研究加以概括和总结,力求使学生在初步掌

握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能够以新的观念,从新的视角观察语言的

不同侧面,并力求对语言事实给予合理而贴切地解释。

25、俄罗斯戏剧史

本门课的目的在于全面梳理、介绍自俄罗斯古代戏剧至 21世纪初的俄罗斯

戏剧史发展进程,总结各个时期戏剧史的基本特点,介绍个别剧作家及著名戏

剧作品,理解其在俄罗斯及至世界戏剧史中的地位与意义。重点内容包括俄罗

斯古代戏剧、十八世纪戏剧、十九世纪戏剧、二十世纪戏剧、新世纪之交的戏

剧。包括主要戏剧流派——宗教戏剧、宫廷戏剧、古典戏剧、感伤主义戏剧、

Page 16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讽刺喜剧、别林斯基的戏剧批评,包括的主要剧作家有格里鲍耶托夫、普希金、

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奥斯特罗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二十世

纪主要剧作家及“新戏剧”作家。

26、跨文化交际与俄语教学

本课程整合并借鉴当代语言文化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跨文化交

际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积极开展俄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方向的研

究特色旨在加强和突出跨文化交际与俄语教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将跨文化交

际、语言文化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理论与俄语教学实践研究相结合,

以培养中国学生俄语语言个性为目的,以语言信息单位、语言文化单位、先例

文本等语言文化单位为基本教学单位,探索培养学生掌握一定较为系统的俄罗

斯文化观念并形成相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和途径,建立跨文化交际与俄

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体系,培养学生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教学法研究能力。

27、俄语语用学

该课程是为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语用学是

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的是符号学中符号与符号解释者和使用者

——人之间的关系。俄语语用学以俄语语料为例讲授语用学的相关理论,使俄

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了解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俄罗斯的发展。主要涉及

语用学的本体论问题及意义、所指、指示、语境、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礼貌、

跨文化交际语用学等。同时,还涉及现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参数坐标——人类

中心论,言语交际的基本理论、交际的语用策略、语法与语用之间的关系、社

会文化空间的语用观、俄罗斯言语礼节的概念及其交际体现等等。

28、俄语成语学

俄语成语学是俄罗斯语言学体系的重要分支,研究广义上的熟语单位。主

要包括成语、固定搭配、谚语、俗语、套话等语言单位。本课程系统讲授俄语

成语学发展史,区分各流派对成语概念的定义,重点介绍В.В. Виноградов、В.Н.

Телия等学者的成语学思想,讲授俄语成语学综合研究方法,包括语法学、语义

学、语用学、语言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成语研究的主要思想与观点,培养学

生跨学科进行成语研究及成语教学研究的能力。

29、言语修养

Page 16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实用型和提高型课程。其目的在于了解俄罗斯

文化,在不同的交际活动中言语表达不仅要对,而且还要富有表现力,以增强

和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言语成品质量及言语修养。内容包括交际礼节、标准

与规范、言语的正确性、言语的清晰性、言语的合理性、言语的准确性、言语

的逻辑性、言语的纯正性、言语的丰富性、言语的表现力、言语的恰当性。

30、媒体文本与文化

该课程是在《媒体语言学》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提高课,目的在于从文化学、

言语修养角度进一步研究媒体文本的重要相关问题。《媒体文本与文化》的主要

内容为:1)进一步梳理《事件-媒体事件-媒体文本》交际模块中三者之间的相

互关系;2)从文化学、言语修养角度解释媒体文本;3)了解后现代主义时期

的大众交际文本的特点;4)研究分析言语修养视域下的媒体文本相关问题。

31、俄语篇章教学论

本课程针对中国学生俄语学习过程中的知识需求和心理特点,以语言个性

理论为基础,有选择地将篇章理论、交际教学理念及情景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

实践,使学生获得篇章形式与意义的整体理解,通过篇章构建中国学生俄语语

言个性三层次结构中的具体内容。俄语篇章教学论从语言情景、言语情景、交

际情景、交际语用情景、篇章情景、社会情景等交际行为情景类型入手,深入

研究篇章作为交际语言行为的本质及功能;从篇章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深入

了解篇章的交际结构和篇章所揭示的语言个性的能力;从交际参与者、事件、

时间、空间、评价等范畴综合考察篇章整体、连贯性等问题,使学生在较短时

间内建立起不同信息类型、不同功能结构的篇章模式,并较为系统分析篇章中

隐含的认知信息和认知过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言语的输入与输出的能力,在

语义、认知和交际三个层面上构建中国学生的俄语语言个性。

Page 16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法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0203)

一、 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建立于 1973 年,1994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为法语语言

文学,下设五个研究方向:1)翻译学方向;2)语言学研究(法语)方向;3)法

语文学研究方向;4)文化研究(法语)方向;5) 跨文化交际学(法语)方向。

二、 二级学科培养目标

1、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而艰

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2、具有不断进取、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和创造精神。

3、具有坚实的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

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熟练掌握法语,有较强的语言实践能力;能运用第二外语

(英语)阅读所学专业的各种资料与文献;学位论文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价值、深度与广度达到硕士学位授予要求。

4、有较高的法语语言文学修养和较宽的法语语言文学知识面,理论水平较

强,能胜任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独立进行有一定深度的语言文学

研究和翻译工作,能胜任对外交流工作。

5、身心健康。

三、 三级学科培养目标

本学科下设五个方向,要求掌握的知识如下:

1、翻译学方向

通过对翻译活动相关基本问题的理性分析与思考,结合翻译实践,尤其是

文学翻译实践活动相关具体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对翻译实践活动和翻译理论研

究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法汉互译能

力,掌握处理其他各类文体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达到实用或公开发表的水

Page 16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平。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翻译理论建构能力,为我国翻译事业培养人才。

2、语言学研究(法语)方向

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掌握语言学研究中的科学

方法、调查方法和相关知识。能应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法语

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等诸因素之间的辨证关系;能运用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和

方法分析和解决法语教学与习得过程中的问题。

3、法语文学研究方向

掌握法语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系统研究主要文学阶段以及流派中的主要

作家与作品,探讨其主题、文体风格、社会及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通过对

文体学、叙事学理论的学习以及具体的文本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文

体风格和叙事策略的辨识能力及对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

文体批评和叙事批评的方法,能够运用文体学、叙事学的理论进行具体的文本

分析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对文学文本的研究能力。

4、文化研究(法语)方向

通过对文化研究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文化研究的相关理

论。通过对法国文化的特点尤其是法国社会文化现状以及法国当代哲学的流变

进行深入解读,提高学生对法国各类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分析与

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相关理论对法国社会的某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度

的分析与判断。

5、跨文化交际学(法语)方向

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理论以及实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跨文

化交际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对跨文化交际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能够

对语言学习对象国文化和本国文化有深入了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研究能

力,以适应和研究全球化浪潮下的跨文化现实。

四、 学习年限

学习期限为 3年。前 2年开设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后 1年进行教学实践

和撰写论文。

申请提前论文答辩、提前毕业者须满足以下条件:

Page 17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优秀;

3)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4)已完成学位论文。

学习年限不得超过 4年,延迟毕业必须申请批准。

五、 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1. 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低于 38 学分,其中学位课 21 学分,非学位课 16 学分,参加讲

座 1学分。具体分配如下:

1)学位公共课:7学分

2)平台必修课:2学分

3)专业必修课:12 学分

4)专业选修课:12 学分

5)公共选修课:4学分

6)参加学术讲座:1学分

2. 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共 7 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基础外语 4

平台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 2 要求选 1门课程, 2学分文学理论 2

翻译通论 2公共选修课 普通语言学 2 要求选 2 门课程,4

学分高等教育学 2唐宋文学 2文艺美学 2法学基础 2中外文化比较 2中文语言比较 2国际关系概况 2西方经济学 2

Page 17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专业必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共 24学分

专业选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参加学术讲座 1 不少于 8次总计 共 38学分

在课程学习期间(中期考核前),按要求修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养

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

页,要求口头报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至 4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撰写 4000

字以上的论文 1-2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5分以上(含 75分)。每位

研究生应至少参加 8次学术讲座,并做好听讲座记录,必须注明时间、地点、

主讲人简介、讲座内容,并由会议组织方在场教师签字确认。

3. 专业课程设置

法语语言文学——翻译学方向(包括三级学科研究方向 1)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期 考核方式 学分

翻译史 1 考试 2

法汉翻译技巧 1 考试 2

翻译通论(平台课) 2 考试 2

翻译批评 3 考试 2

论文写作 4 考试 2

导师专题研究 3-4 考试 2

文学翻译 2 考查 2

非文学翻译 2 考查 2

口译理论与实践 2 考查 2

影视翻译 2 考查 2

译介学 3 考查 2

典籍法译研究 3 考查 2

法语翻译理论原著选读 4 考查 2

文化研究导论 1 考查 2

法语文体学与叙事学 1 考查 2

当代法国语言学动态研究 1 考查 2

Page 17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口语表达训练(外教) 1 考查 2

注:可跨学科方向选修课程,但最多不超过两门。

法语语言文学——语言文化文学方向(包括三级学科研究方向 2,3,4,5)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期 考核方式 学分

当代法国语言学动态研究 1 考试 2

法语文体学与叙事学 1 考试 2

文化研究导论 1 考试 2

跨文化交际学 1 考试 2

论文写作 4 考试 2

导师专题研究 3-4 考试 2

社会语言学 2 考查 2

汉法语言比较 3 考查 2

符号学导论 4 考查 2

法语文体与叙事解析 2 考查 2

篇章分析理论与实践 3 考查 2

法语修辞 1 考查 2

文学理论 2 考查 2

当代法语文学 3 考查 2

法国社会与文化 2 考查 2

当代法国哲学思想研究 3 考查 2

法国大众文化研究 4 考查 2

法国政治文化研究 4 考查 2

法国艺术思想研究 4 考查 2

外语教学法 2 考查 2

中西文化比较 3 考查 2

跨文化商务传播 4 考查 2

跨文化外语教学 4 考查 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2 考查 2

Page 17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语言测试与评估 3 考查 2

翻译史 1 考查 2

法汉翻译技巧 1 考查 2

口译理论与实践 2 考查 2

口语表达训练(外教) 2 考查 2

注:可跨学科方向选修课程,但最多不超过两门。

六、 学习安排

时间 学习内容

第 1 学期:第 1年 9月—第 2年 1月

1、选导师2、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3、推荐必读书目4、参加学术讲座

第 2 学期:第 2年 2月—6月

1、修平台课2、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3、导师可以开始个性化指导4、参加学术讲座

第 3 学期:第 2年 9月—第 3年 1月

1、导师专题研究2、安排第一次开题3、访学

4、参加学术讲座

第 4 学期:第 3年 2月—6月

1、第二次开题2、参加学术讲座

第 5 学期:第 3年 9月—第 4年 1月

1、交初稿2、提前答辩

第 6 学期:第 4年 2月—6月

1、交论文2、答辩

注:第 1-4 学期原则上不允许外出实习;导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学生在第

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出国进修。

七、 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

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

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开题委员会由 5 人组成。开

题报告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

理。

Page 17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八、 学位论文撰写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

分,条理清晰。格式应严格按照论文要求,注明引文出处,养成良好文风。具

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选题对学科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通过开题

报告,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有一定新见解,显示出作者具有独立科研能力。

3、学位论文需用法语撰写,用法语答辩。

4、学位论文长度不少于 2万法语字符(不含参考文献及附录)。

九、 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经指导教师推荐,论文匿名评审通过,论文评阅

人同意,方可申请答辩。答辩小组由 5名专家组成。答辩评定等级为优秀、良

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答辩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答辩,第二次

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十、 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

根据科研需要,可在第 4-5 学期安排研究生到校外访学一次,以便收集资

料,向有关专家请教。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

十一、 硕士学位授予所需其他条件

申请硕士学位,除了达到以上各项规定外,还必须满足下列三点中的两点:

1.教研实践: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校内教学单位或研究单位参加教学

实践活动,必须有助教或助研经历并由实践单位提供证明和评价。

2.学术活动: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等学术活动,在导师

的指导下完成科研课题或科研论文;主持学校或以上级别的研究生创新项目;

参加学校组织的硕博士论坛并做发表。

Page 17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3.发表论文:在论文答辩前必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须为第一作

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国内外研讨会论文集公开发表一篇以上本专业

领域的论文,单位署名必须为大连外国语大学。

十二、 课程描述

1、当代法国语言学动态研究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语言学的理论课程,介绍语

言学的基本理论,对语言现象进行理性思考,使学生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

功能及变化规律。介绍语言学其他分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与语言学相关

各研究领域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

结合课堂讨论。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2、法语文体学与叙事学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旨在向学生系统地介绍法语

文体学叙事学的基础理论,包括西方主要文体学流派、主要文体观、各种文体

手段以及经典叙事学中的主要概念如叙事者、叙事视角、叙事人称、叙事时间

等,使学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掌握文体叙事分析的基本理论,为今后进行

具体的文本分析打下理论基础。课程设置 17 周,考查方式为考试/论文。

3、文化研究导论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系统讲解文化研究学科的理

论以及当下的发展现状,并梳理国际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文

化主义、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文化“霸权”理论、大众文化理论、后现

代主义等诸多社会科学思潮。授课过程中以文化研究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学、

媒体研究、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相关知识,探讨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的文化现

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文化研究学科的产生、发展、研究对象、相

关理论、研究方法等有一个初步系统的认识。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试

/论文。

4、跨文化交际学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本课程论述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

向、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用学、

Page 17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交际民族学、语篇分析等相关学科的视角,系统评介当今经典的跨文化交际理

论,对社会和文化规范、语言的哲学观以及交际行为和非语言的交际行为进行

多方位的文化对比和分析,并使用大量范例和个案,让学习者真正体会跨文化

交际精髓。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5、论文写作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以实践为主,要求学生熟悉

学术法语写作的基本过程和步骤,明确并掌握法语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学会

查阅读、整理资料,拟定论文选题,做好学术论文写作具体各部分的实践练习,

为其它专业课程所要求的学术论文写作以及学位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

时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

考试/论文。

6、社会语言学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基本掌握社会语

言学的内涵、研究内容、发展历程、应用范围、研究方法、研究前景等。了解

语言与社会阶层、性别、语境、种族、国家、地理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明确

语言、方言、变体、言语共同体、双言制、双语现象、语码转换、语言政策等

概念,能够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

主,结合课堂讨论。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7、汉法语言比较研究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对汉语和法语语法的体系进

行反思,重点解析动词体系中的时、态、体的意义和差别,把语言外在形式与

语言内在逻辑进行关联思考,使学生加深对两种语言的理解,更好地进行语言

研究和实践。本课程以教师讲解为主,结合课堂讨论。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

式为考试/论文。

8、符号学导论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语言

符号学和非语言符号学。第一部分讲授符号的概念和本质、语言与符号的关系

及语言符号学各流派的观点。第二部分介绍非语言符号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和研

究领域。使学生对符号学有一个比较宽广的视野,运用符号学的方法思考和分

Page 17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析问题。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

考试/论文。

9、法语文体与叙事解析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旨在通过具体文学文本分析

的实践,使学生学会运用文体学叙事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文体叙事批评,掌握文

体叙事批评的方法,培养审美意识,提高文学文本的鉴赏力。本课程选择分析

的文本为名著节选或法国经典短篇小说。课程设置 17 周,考查方式为论文。

10、篇章分析理论与实践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系统介绍篇章分析(analyse du

discours)中的基本概念,包括篇章语言学中的基础理论、叙述学中的基础理论

等,分析各种体裁的文本,如文学文本、报刊文本等,使学生掌握篇章分析的

各种角度,更深入、透彻地理解篇章的意义。课程设置 17 周,考查方式为考试

/论文。

11、法语修辞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讲授内容包括法语修辞基本

理论和实践运用两部分,重点分析法语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结构等语言要

素的修辞作用,旨在帮助学生在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过程中熟悉各种修辞手段,

掌握恰当运用法语的交际能力,提高法语理解、表达能力及欣赏不同体裁篇章

的能力。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12、文学理论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通过传授基础文学理论和相关知识,

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素养和理解、分析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的能力,让学生掌

握文学理论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培养独立科研和论文撰写的能力。

课程设置 17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13、当代法语文学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通过梳理二十世纪以来重要的法语

作家及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奖项,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当代重要

的法语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和重要奖项,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当代法

语文学的鉴赏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掌握最新的文学动向和文学研究动向。课程

Page 17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设置 17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14、法国社会与文化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结合相关文化研究的理论知

识,系统分析法国社会与文化的历史演变、现状及特点,梳理国内外学界对法

国社会文化研究的成果,内容涉及法国的政治、社会、教育、文化、外交等诸

多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法国社会与文化以及各类文化现象形成

理性认识与判断。课程设置 17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15、当代法国哲学思想研究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选修课。本课程系统讲解 20世纪中叶到 21世纪

初的法国哲学思想的发展,结合法国的历史,法国社会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分析

当代法国文化及基本理论流变的原因,涉及存在主义、后弗洛伊德主义、新符

号论、消费文化批判理论、后现代政治哲学、文化资本批判理论、社会运动理

论等思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法国二战后主要哲学思想流派的理论

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与解读。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16、法国大众文化研究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结合相关文化理论对法国大

众文化研究进行系统讲解,并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法国青年亚

文化、女性文化、移民文化、影视文化、消费文化、文化身份等诸多方面。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对法国大众文化的研究

有正确的认识与判断。课程设置 17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17、法国政治文化研究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结合政治文化研究相关理论,

对法国政治文化的传统、现状及特点加以研究,内容涉及法国社会的政治传统、

政治意识、政治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气质等诸多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将系统了解政治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对法国政治文化有正确的认识

与判断。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18、法国艺术思想研究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结合相关文艺理论,研究法

Page 17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国自文艺复兴以来艺术思潮的流变,内容涉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现代主义等艺术思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将对法国文艺复兴以来艺术思潮的流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艺术与文

化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19、外语教学法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该课程系统讲解外语教学中的理论

与实践问题,介绍现代外语教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论述外语教学法的

发展历史及主要外语教学法流派,分析当前国外外语教学界对语法教学所持的

不同观点,并分别对具体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详

细分析,最后重点论述近年来在外语教育领域发生的重要变革以及今后的发展

趋势。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20、中西文化比较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从决定中西文化根本差异的

生成土壤入手,通过发展历程、制度演变、哲学精神、宗教差异、对经济的作

用、文学差别、艺术的不同表现、教育传统、科技进步、民俗等方面的对比,

系统揭示中西文化的异同和各自的内在价值,着重阐述中国和西方主流文化在

宗教、伦理和政治法律方面的主要观念,并回顾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展望

中西文化未来发展的趋势。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21、跨文化商务传播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以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

架为基础,对中法商务交际语料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中国人的商务交际行为和

法国人的商务交际行为,从而试图建立一个中法商务交际活动的新模式。通过

大量案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是学生能够将法语言语行为中的

语言符号,副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自觉运用于不同的商务操作中,提高跨文

化商务交际能力。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22、跨文化外语教学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从跨文化角度系统研究外语

教学,探讨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等问题,全面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与外语教学的理论建构、实践原则及其在教学活动、教材编写、评估测试中的

Page 18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具体运用等,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

为考试/论文。

2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系统介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的基本概念、学科性质、发端与发展,分专题讲述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中介

语研究、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第二语言学习者语

言系统变异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

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

异因素研究等,并探讨二语习得研究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课程设置 17 周,考

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24、语言测试与评估

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讲授语言评估与测试的基本

理论,结合我国大规模法语水平考试以及法国所研发的 TEF、TCF、DELF、DALF

等具体的测试,参考《欧洲个性化语言学习档案》等新型评估形式,使学生掌

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25、翻译通论

翻译学方向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本课程通过梳理国内外翻译理论发展脉络,

结合翻译史上的具体实例,对翻译的概念、翻译的过程、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

翻译中的矛盾、译者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翻译批评以及翻译教学相关理论进行

系统讲授,使学生对何为译、如何译,以及为何译、译何为等理论问题有较为

深刻的认识,掌握翻译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对翻译理论有较为完整、系统的

认识,对翻译现象有较为客观的评判。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26、翻译史

翻译学方向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本课程通过对中西翻译史进行历时的梳理

和共时的比较,并对中西翻译史三大发展阶段进行宏观描述,通过对重大事件、

主要代表人物的具体阐释,使学生对中西译学演变有深刻的认识,使其在注重

翻译实践的同时,理解翻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从而对翻译学的

学科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课程设置 17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27、法汉翻译技巧

Page 18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翻译学方向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以讲授法语向汉语翻译过程中所需

的技巧为核心,旨在使研究生掌握相关翻译技巧并胜任日常较为常见题材的法

汉翻译。授课教师将从词汇、语义、语法、篇章等方面对翻译技巧进行深入、

系统的讲授,通过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的授课材料,结合讲、练、评等手段,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翻译原则、翻译标准以及翻译技巧;培养学生在法汉、汉法

转换过程中对两种语言的敏感性,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地从事较高级别的法译

汉、汉译法翻译工作。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28、翻译批评

翻译学方向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旨在向学生系统介绍翻译批评的目

的、基本方法和概念,通过开展讨论和主题研究,使学生对翻译的实质、可行

性、原则、方法、目的、作用等基本问题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能够对译作进行

全面、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日后从事翻译批评的理论研究工作及翻译批评实

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设置 17周,考核方式为考试/论文。

29、法语翻译理论原著选读

翻译学方向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法国翻译理论发展

的历史概况,熟悉法国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掌握阅读翻译理论文献的方法,

提高文献阅读能力,为阅读法语翻译理论文献原著以及日后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所选用文献主要包括法语学术文章及学术专著的节选

两种类型,以法国翻译理论发展轨迹为线索,涵盖法国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查/论文。

30、译介学

翻译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一门将翻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的课程。通过传授译介学理论和相关知识,使学生拥有新的翻译研究视角和理

论知识,提升理解、分析翻译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文化关系的能力,同

时深入了解翻译文学与文学翻译的关系。授课内容包括译介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与实践意义、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包括译者、读者和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

逆)研究、译本的价值与影响评价研究、翻译文学的性质与归属研究以翻译文

学史与文学翻译史研究。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查/论文。

31、典籍法译研究

Page 18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翻译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旨在使研究生掌握典籍法译研究的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典籍法译的特点、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并能够进行

一定的翻译实践,为日后的研究和翻译实践打下坚实基础。授课内容包括典籍

法译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典籍法译研究的理论及研究方法、典籍法译

译者研究、中国古典散文法译研究、中国古诗法译研究以及中国古典小说法译

研究。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查/论文。

32、文学翻译

翻译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在相关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从宏观

和微观层面上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学翻译中的具体问题,提升他们对文学翻译

的感性与理性认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翻译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文

学翻译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对翻译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授课内容包括中国

以及西方文学翻译史上的重大事件、主要思想;中国近现代著名法汉翻译家及

其代表翻译作品研究;小说、诗歌、散文、剧本、通俗文学等不同体裁文学作

品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研究。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查/论文。

33、非文学翻译

翻译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非文学翻译

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独立并出

色地完成非文学文本的法汉互译。通过教师课堂讲授、随堂作业、课后练习和

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准确、通顺、迅速翻译中法文材料的实践能

力,在各种非文学翻译典型案例的实践与研究中掌握此类翻译任务的特性、过

程、技巧和规律。授课内容包括:宏观方面,讲授非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职

业发展、翻译理念等;微观方面,以法汉翻译过程为导向,重点探讨常见问题

的解决方法,如怎样查找专业词语,句子、段落和篇章的翻译方法,进行篇章

调整等。课程设置 17 周,考核方式为考查/论文。

34、影视翻译

翻译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以当代法国经典影视剧为主要授课

素材,旨在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基础理论讲解方面,结合

相关影视翻译专著及学术论文,阐明影视翻译的定义、目的、核心、类型及发

展历史、演变特点等基本问题,同时联系相关翻译理论,通过具体的影视剧欣

Page 18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赏及对剧本翻译的分析,让学生大体了解影视翻译批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在实践演练方面,重点整理归纳技术层面上的操作经验,教会学生利用字幕软

件(如 Subtitle Workshop或 Time Machine)进行影视字幕译配工作,通过实践

练习丰富课堂内容,促进学生的手脑结合,从而达到完善知识结构、增强专业

技能的教学目的。该课程设置为 17周,考核方式为考查/论文。

35、口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学方向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为实践课程,介绍法汉口译的特点

和规律,运用多媒体手段和现实的口译资料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法汉互译能

力。本课程以实战训练为主,教师对学生的口译过程和结果进行讲评,结合学

生自评和互评。课程设置 17周,考核方式为考查/口试。

36、口语表达训练(外教)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为为重点,通过语音训练、听力训练、口语表达训练等方法,综合培养学生的

口语表达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在进行学术表达时的口语表达能力。该课程设

置为 17周,考核方式为考查/口试。

Page 18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0204)

一、学科、专业简介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于 2005 年批准设立,2006 年开始第一批招生。学

科点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教学及科研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

称和博士学位的导师队伍。2005 年至今,本学科点共出版专著 2部,译著十余

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 3项,有效地促进了科学

研究与研究生教学的有机结合。本学科下设德语语言学、德语文学、翻译理论

与实践三个研究方向,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二、二级学科培养目标

1.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具有为祖国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掌握扎实的德语语言文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历

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德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3. 具有不断进取、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和创造精神,德

语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创新和独到的见地;

4. 学位获得者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文

化、新闻、出版、党政管理及外事等部门工作。

三、三级学科培养目标

本学科下设三个方向,要求掌握的知识模块如下:

1、德语语言学研究方向

较系统地掌握现代语言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当代理论语言学的重

要流派及其最新发展状况;了解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现状以及与之相关

的语言学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人类学理论对语言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认识语言教学各个环节和因素的作用,能够在将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独

Page 18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立进行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研究。

2、德语文学研究方向

大量阅读各个不同时期的德语文学作品,系统了解和掌握德语文学发展的

基本脉络,探讨各个文学时期名家名著的基本思想、语言风格及其历史意义和

现实意义;了解国内外专家在此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掌握文学分析

与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德语文学研究方向的研究论

文。

3、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以翻译学理论和翻译创意思维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学习

使学生掌握翻译学基本知识和方法论,了解主要翻译理论及流派,通晓跨文化

交际行为理论、语际行为理论和语际翻译技巧,以理论为依托熟练进行交传口

译和同声传译,并从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文学之对比研究出发,培养学生跨

学科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的能力。

四、学习年限

学习期限为 3年。前 2年开设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后 1年进行专业实践

和撰写论文。申请提前论文答辩、提前毕业者须满足以下条件:1)修满培养方

案规定的学分;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优秀;3)有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

发表的研究成果;4)已完成学位论文。学习年限不得超过 4年,延迟毕业必须

申请批准。

五、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1. 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低于 38学分,其中学位课 21学分,非学位课 16学分,参加讲

座 1学分。具体分配如下:

1)公共必修课(学位课):7学分

2)平台必修课(学位课):2学分

3)专业必修课(学位课):12 学分

4)专业选修课(非学位课):12 学分

Page 18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5)公共选修课(非学位课):4学分

6)参加学术讲座:1学分

2. 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公共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共 7 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基础外语 4

平台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 2 要求选 1门课程, 2

学分。文学理论 2翻译通论 2

公共选修课 见“每学期开课计划” 要求选 2 门课程,4

学分

专业必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共 12 学分

专业选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共 12 学分

参加学术讲座 1 不少于 8次

总计 共 38 学分

在课程学习期间,按要求修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养单位开设的专业

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 页,要求口头报

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 至 4 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撰写不少于 6页(A4

纸)的论文 1-2 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5 分以上(含 75 分)。每

位研究生应至少参加 8次学术讲座,并做好讲座记录,必须注明时间、地点、

主讲人简介、讲座内容,并由会议组织方在场教师签字确认。

3. 专业课程设置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期 考核方式 学分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1 考试 2

德语语言学概论 2 考试 2

德语文学概论 1 考试 2

德语翻译学导论 1 考试 2

文学理论导论 1 考试 2

导师专题研究 3 考试 2

非 专

德语经典诗歌赏析 2 考查 2

性别批评导论 2 考查 2

Page 18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语言哲学 2 考查 2

口译策略分析 2 考查 2

口译实践 2 考查 2

20 世纪德语小说研究 3 考查 2

德语女性作家作品研究 3 考查 2

汉德句法对比研究 3 考查 2

语言认知与阐释翻译 3 考查 2

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 3 考查 2

跨文化视野下的教学法研究 3 考查 2

德国战后文学 4 考查 2

奥地利文学研究 4 考查 2

文学翻译研究 4 考查 2

注:可跨学科方向选修课程,但最多不超过两门。

六、学习安排

时间 学习内容

第 1 学期:第 1年 9月—第 2年 1月

1、学习学位公共课。2、学习 4门专业必修课。3、学习公共选修课。

第 2 学期:第 2年 2月—6月

1、学习学位公共课和平台必修课。2、学习 1门专业必修课和若干专业选修课。3、学习公共选修课。4、进一步夯实德语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

5、通过定期做报告和参与课堂讨论,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 3 学期:第 2年 9月—第 3年 1月

1、学习专业选修课。2、学习公共选修课。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业语言应用能力。

第 4 学期:第 3年 2月—6月

1、学习专业选修课,提高跨学科和交叉研究能力。

2、组织校外访学,多方咨询和收集文献。3、论文开题,确定论文选题和框架结构。

第 5 学期:第 3年 9月—第 4年 1月

1、独立撰写学位论文。2、参与教学和其他社会实践。

第 6 学期:第 4年 2月—6月

1、论文修改、定稿、审阅。2、学位论文答辩。

注:第 1-4 学期原则上不允许外出实习。

七、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

Page 18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

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开题委员会由 5人组成。开题

报告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撰写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

分,条理清晰。格式应严格按照论文要求,注明引文出处,养成良好文风。具

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选题对学科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通过开题

报告,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有一定新见解,显示出作者具有独立科研能力。

3.学位论文需用德语撰写,用德语答辩。

4.学位论文长度不少于2万词(文字内容相当于小4号字、1.5倍行间距、默

认页边距的A4纸60页)。

九、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论文匿名评审通过,经指导教师推荐,论文评阅

人同意,方可参加答辩。答辩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答辩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答辩,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十、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

根据科研需要,可在第 3-4 学期安排研究生到校外访学一次,以便收集资

料,向有关专家请教。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

十一、硕士学位授予所需其他条件

1. 专业实践:为更好地培养研究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社会

实践能力,在学期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实践活动,形式可以为教学实践或在

Page 18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企事业单位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实习活动。实习结束后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德

语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习报告书》。

2. 学术、科研活动:在论文答辩前必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须为

第一作者)的身份至少公开发表1篇本专业领域的论文,单位署名必须为大连外

国语大学;或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或参加学术会议、教学研讨并提交论文。

3. 参加讲座、报告:在论文答辩前必须参加8次以上(包括8次)学术讲座

或报告,内容可以属于本学科专业领域,也可以是通识性内容。按要求完成者,

获得1个学分。

十二、课程描述

1、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学术论文的形式及其结构和功能;二、

撰写学术论文的技巧和科学方法,其中包括如何确定论文题目、如何查阅文献

资料、如何使用文献资料、如何制定工作时间规划等;三、学术论文的规范化

格式和避免学术造假。目的是使学生在研究生学习初始阶段便了解和掌握科学

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指导其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和毕业论文工

作。

2、德语语言学概论

本课程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现代语言学基本概念;语音学和音位学;形态

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理论,为其将来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工作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3、德语文学概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基本掌握德语文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

法,为德语文学的进一步研读和今后从事德语语言文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十三、 德语翻译学导论

本课程通过系统讲授翻译发展史、语言相对论思想、普遍主义翻译理论、

文体比较研究、等值论、翻译的篇章类型学、情景-框架理论、目的论、关联理

Page 19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论、描写翻译研究和解构翻译思想,使学生掌握翻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为今后从事拓展性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四、 文学理论导论

本课程介绍包括接受理论、诠释学、符号学、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

构主义、解构主义、精神分析流派、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性批评

等二十世纪西方主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并辅之以相应的具体文本分析进行讲解,

使学生能够比较清晰地梳理出各个流派的脉络,对西方现当代文学理论有一个

全景式的了解。

6、德语经典诗歌赏析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德语诗歌作品的审美接受能力,使

学生对德语文学发展过程中各个重要时期的重要诗人和诗歌作品有一个比较系

统的整体性把握。

性别批评导论

本课程介绍性别批评的理论背景、关注焦点、批评对象和方法论,特别是

和女性主义批评的联系相区分。通过文学和文化案例的讲解使得学习者理解和

运用性别批评这一重要的文学和文化批评模式。

语言哲学

本课程从语言和逻辑、语言和语言分析、语言和人类文化学、语言和存在

四个模块出发,系统讲授语言哲学的发展脉络、代表人物、基本理论和思想以

及研究方法,旨在促使学生从哲学维度思考语言学、翻译学和文学的相关问题,

培养其跨学科及交叉研究的能力。

口译策略分析

本课程系统讲授口译的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口译的基本技巧。通过

口译练习,使学生熟悉口译中的记忆策略、应变技巧,掌握不同的文体特点、

了解受众因素对口译过程与结果的制约等,提高学生的理解阐释和口语表达能

力。

口译实践

Page 19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本课程选取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领域的文本作为训练素材,

使学生熟知交传口译过程中的相关策略和技巧,提高文本分析、理解和记忆、

施为话语表达手段等基本口译能力,为其日后可能从事的口译工作奠定基础。

11、20世纪德语小说研究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深化学生对叙事学、心理分析等文学理论和方法的认识

程度,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的部分重要德语小说作品做出

比较深入的分析。

12、德语女性作家作品研究

本课程挑选并研读具有代表性的德语女性作家的作品,尝试运用不同的批

评视角,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使得学习者了解德语女性作家的创作特点和及

其时代话语,并为进一步学会分析文学作品打好基础。

13、汉德句法对比研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汉德简单句对比:句子的概念;主要

句子成分的位置及构成方式对比;句子类型对比;汉语中几种特殊句型的德语

表达方式。二、汉德复合句对比:复合句的表现形式;主句和从句之间的语义

关系;汉语中常见从句的德语表达法;德语中常见从句的汉语表达法。使学生

在了解汉德两种语言的句法规则基础上,能够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深入挖掘

二者之间的相通性和差异,为将来从事汉德对比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14、语言认知与阐释翻译

本课程从认知学、心理语言学、阐释学、翻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入手,

通过系统梳理迄今为止传统语文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文化转向等主要翻译研

究范式,加深学生对直觉与认知、灵感与阐释、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局部与

整体、个体性与普遍性等一些始终为学界所热议的二元对立概念的认识。

15、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

本课程主要研究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差异,

研究不同社会结构导致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以及不同民族习俗所积

淀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不同交际情景制约的语言规则、交际方式的

Page 19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差异。不但要进行理论探究,还要注重实际的应用研究,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

16、跨文化视野下的教学法研究

本课程以中德跨文化交际为框架,通过模拟实践课堂教学的不同场景、实

施流程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熟悉德语教学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模式;

组织学生以作报告和教学演示等形式,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其在教学

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7、德国战后文学

本课程对德国战后文学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综合,并要求学生对这一时

期的部分重要作家和作品能够独立进行富有意义的学术研究和探索。

18、奥地利文学研究

本课程从国别文学的高度,从奥地利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出发,探讨奥

地利20世纪的文学现象。通过对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的研读,了解不同时期奥地

利文学的创作思潮,从而为文学作品的阐释提供更大的空间。

19、文学翻译研究

本课程从历史渊源、哲学思辨、语言学视角、文化学透视等四个方面,系

统讲授指涉文学翻译的理论话语和方法批判,指明文学翻译由文本间的语际关

系向文化视野下效果历史及主体行为的延展趋势,揭示文学翻译作品既是原作

者精神活动的产物,又是译者主体行为的结果。

Page 19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0207)

20、学科、专业简介

大连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学科点建于2008年,并以其雄厚的师

资力量和高质量的研究生教学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依据硕士研究生

的培养目标和师资力量的变化,本学科点从2009年开始调整、完善原定的各

个研究方向,把最初的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研究、西语教学

法研究四个专业方向调整为跨文化交流学、中国与西语国家文化交流史、西

班牙文学三个研究方向,同时把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西语教学法研究作为将来

开设的专业方向。从2011年开始,本学科点全面实施调整后的培养方案,课

程设置更为合理,课程体系更为紧密,为学生的理论修养更为全面扎实创造

条件。调整后学科方向更能彰显本学科的特色,其研究领域更加宽广深入,

完全达到二级学科的培养目标。

本学科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

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地完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大力提高科研能

力,使教学、科研齐头并进,带动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本学科注重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努力探索国际化办学

的新模式,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谋求西班牙语学科的持续发展。

21、二级学科培养目标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具有为祖国建设事业奋勇献身精神,身心健康的高等学校教师和专业研

究人员。

2、具有扎实的西班牙语语言文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

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3、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西班牙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学

Page 19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位论文要有一定创新和见地。

4、第二外语应具有一定的口笔语能力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书刊的能力。熟

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并能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5、学位获得者可胜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适应

文化、新闻、出版、党政管理及外事等部门工作。

22、三级学科培养目标

本学科下设三个方向,要求掌握的知识模块如下:

1、西班牙文学研究方向

大量阅读各个不同时期的西班牙文学作品,系统地了解并掌握西班牙文学

发展的基本脉络,探讨各个文学时期名家名著的基本思想、语言风格及其历史

意义和现实意义;了解国内外专家在此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掌握文

学分析与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西班牙文学研究方向

的研究论文。

2、中国与西语国家文化交流史研究方向

研究中西、中拉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中国和两个地区相互了解,增加友

谊和友好往来。这一课程就是给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分析和理论基础,为他们今

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明确的方向。

3、跨文化交流学研究方向

以跨文化交流学理论为基础,以西班牙文化和拉丁美洲文化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中、西、拉三个地区之间在文化交流中的形式、内涵、障碍、共性、差

异等方面的对比研究,了解如何在中国和西班牙语文化圈之间建立正常交流的

渠道,排除障碍,解决文化冲突造成的问题。学生要系统阅读有关西班牙--拉丁

美洲文化、历史、社会学、中西文化交流史、跨文化交流学、文化与传播等方

面的书籍和资料,同时要搜集案例并作案例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这门专

业理论并且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

4、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以翻译学理论和翻译创意思维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学习

使学生掌握翻译学基本知识和方法论,了解主要翻译理论及流派,通晓跨文化

交际行为理论、语际行为理论和语际翻译技巧,以理论为依托熟练进行笔译和

Page 19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交传口译,并从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文学、翻译与文化角度进行对比研究,

培养学生跨学科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的能力。

23、学习年限

学习期限为 3年。前 2年开设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后 1年进行教学实践

和撰写论文。

申请提前论文答辩、提前毕业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优秀;

3)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4)已完成学位论文。

学习年限不得超过 4年,延迟毕业必须申请批准。

24、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1. 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低于 40 学分,其中学位课 21 学分,非学位课 19 学分。具体分

配如下:

1)学位公共课:7学分

2)平台必修课:2学分

3)专业必修课:12 学分

4)专业选修课:14 学分

5)公共选修课:4学分

6)参加学术讲座:1学分

2. 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共 7 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研究

2

基础外语 4

平台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 2 要求选 1门课程,

2 学分,翻译硕士

专业学生可以选

文学理论 2

翻译通论 2

Page 19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修平台课,充抵选

修课学分。

公共选修课 见“每学期开课计划” 要求选 2门课程,

4学分

专业必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共 26 学分

专业选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参加学术讲座 1 不少于 8次

总计 共 40 学分

在课程学习期间,按要求修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养单位开设的专业

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 页,要求口头报

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 至 4 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撰写 4000 字以上的

论文 1-2 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5 分以上(含 75 分) 。每位研

究生应至少参加 8次学术讲座,并做好讲座记录,必须注明时间,地点,主讲

人简介,讲座内容,并由会议组织方在场教师签字确认。

3. 专业课程设置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

西班牙战后文学 考试 2

中拉文化交流史 考试 2

基础笔译 考试 2

跨文化交流学 考试 2

拉丁美洲文学 考试 2

导师专题研究 考试 2

浪漫主义 考查 2

浪漫主义诗歌赏析 考查 2

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考查 2

从“九八”年代到“二七”年代 考查 2

“社会小说”研究 考查 2

《堂吉诃德》研究 考查 2

拉丁美洲文化概论 考查 2

西班牙文化导论 考查 2

西班牙拉丁美洲民俗研究 考查 2

中西文化交流史 考查 2

拉丁美洲研究 考查 2

翻译与文学 考查 2

应用语言学 考查 2

Page 19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影剧评论 考查 2

西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 考查 2

非言语交流 考查 2

西班牙历史 考查 2

文化与传播 考查 2

中西语言比较 考查 2

口译 考查 2

专题笔译 考查 2

注:可跨学科方向选修课程,但最多不超过两门。

25、学习安排

时间 学习内容

第 1 学期:

第 1年 9月—第 2年 1月

完成开设的专业课程

第 2 学期:

第 2年 2月—6月

1、选择平台课

2、完成开设的专业课程

第 3 学期:

第 2年 9月—第 3年 1月

1、完成开设的专业课程2、按导师推荐书目完成阅读

第 4 学期:

第 3年 2月—6月

1、完成开设的专业课程

2、按导师推荐书目完成阅读

3、研究生论文开题

第 5 学期:

第 3年 9月—第 4年 1月

1、完成开设的专业课程

2、按导师推荐书目完成阅读

3、撰写论文

第 6 学期:

第 4年 2月—6月

1、3月交论文初稿

2、毕业论文答辩

注:第 1-4 学期原则上不允许外出实习。

26、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

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

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开题委员会由 5 人组成。开题

报告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27、学位论文撰写

Page 19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

分,条理清晰。格式应严格按照论文要求,注明引文出处,养成良好文风。具

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选题对学科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通过开题

报告,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有一定新见解,显示出作者具有独立科研能力。

3、学位论文需用西班牙语撰写,用西班牙语或汉语答辩。

4、学位论文长度不少于 2 万词。

28、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论文匿名评审通过,经指导教师推荐,论文评阅

人同意,方可参加答辩。答辩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答辩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答辩,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29、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

根据科研需要,可在第 3-4 学期安排研究生到校外访学一次,以便收集资

料,向有关专家请教。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

30、硕士学位授予所需其他条件

1、教学实践:为使研究生对教学有初步体验和锻炼,在学期间安排一定数

量的教学实习活动,形式为参与本科部分课程授课或者做助教的工作。实习结

束后学生写出总结,由实习指导教师和年级教研室写出书面评语。

2、学术活动: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等学术活动,在导师

的指导下协助导师完成科研课题或科研论文。

31、课程描述

1、西班牙战后文学

西班牙战后文学为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战后文学的发展脉络,包

Page 19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括 50 年代的社会(或批判)现实主义;60 年代的实验文学;70 年代某些现实

主义创作手法的回归;社会现实主义的基本理论、实践及所取得的成果;分析

评论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2、中拉文化交流史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从美洲印第安人的亚洲起源一直讲到目前我国与拉

美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重点讲述印第安人与汉人的亲属关系、中

国-菲律宾-美洲-西班牙多边贸易、殖民时期的中拉关系、美洲独立战争时期的

中国人、解放后中拉人民在各个反面的交流。

3、基础笔译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以翻译学理论和翻译创意思维为研究对象,通过系

统学习使学生掌握翻译学基本知识和方法论。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翻译技巧,并

由经验丰富的翻译学者做指导,以理论为依托熟练进行笔译,在提高翻译能力

的同时,培养学生进行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文学的对比分析和研究的能力。

4、跨文化交流学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导论式课程,涵盖跨文化交流学的基本理论、概

念和原则,主要内容包括文化的价值与结构、交流(或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文化冲突与跨文化适应等。实践部分(包括案例分析)

均以中国和西语国家的文化比较为主(包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比较),从而启

发学生能独立研究两种文化的异同并掌握相关的策略。

5、拉丁美洲文学

本科程为专业必修课,是西语专业的一门知识性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

了解拉丁美洲文学发展史的概貌,包括各个时期的思想潮流、文学流派、代表

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讲授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文学作品的评论方法,提高学生对

拉丁美洲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及鉴赏能力。

6、导师专题研究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研究生阶段的最后一门课程。各研究方向导师根

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以讨

论的形式,了解本研究方向最新的研究动态;师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导师对

学生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专门的指导,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科学研究

Page 20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的能力。

7、浪漫主义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详细梳理西班牙浪漫主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及在诗

歌、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侧重于西班牙浪漫主义诗歌和戏剧方面

的研究,通过阅读作品,了解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和艺术手法,熟悉部分著名

的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通过分析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对西班牙浪漫主义文

学在西班牙文坛上的地位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和认识。

8、浪漫主义诗歌赏析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主要内容是论述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阶段;重要特

点;代表诗人及杰作分析;后浪漫主义诗人古斯塔沃 阿道夫 贝克尔《诗韵

集》的研究,贝克尔对以后西班牙诗歌的巨大影响等。

9、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主要授课内容是:现实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作为重

要文学流派的基本特点;重点作家(胡安 巴莱拉、佩雷斯 加尔多斯、何塞

Mª 佩雷达、克拉林等)介绍和代表作品评介;现实主义的基本理论及其在

文学史上的地位。

10、从“九八” 年代到“二七”年代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涉及西班牙文学史上的三个文学群体,即:“98 年一

代”、“14 年一代”及“27 年一代”。了解“98 年一代”作家群体的形成原因及

历史背景,他们在文学创作领域的主张和探索;“14 年一代”在继承和完善前辈

作家的文学主张方面的探索;以及“27 年一代”作家和诗人在将西班牙诗歌发

展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包括他们的文学主张、在诗歌艺术上的探索、艺术手

法的创新以及主要成果。通过阅读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对这一时期的西班牙

文学有一个较清晰的总体把握和认识。

11、“社会小说”研究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着重研究上世纪 50 年代在西班牙文坛上涌现出的一

批社会现实主义作家及他们所创作的以揭露西班牙社会问题为题材的小说。通

过阅读原著或选读部分章节,熟悉部分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分析这一文学现

象出现的社会原因,作家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小说”的创作手法。

Page 20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2、《堂吉诃德》研究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主要内容是:评价介绍塞万提斯艰难曲折的人生轨

迹;对其文学作品的总体评介;对《堂吉诃德》主人公象征意义的解读与研究;

将人道主义与巴洛克文风美妙结合;《堂吉诃德》对后世文学的巨大影响;《堂

吉诃德》在中国等。

13、拉丁美洲文化概论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社会演进为基点,对拉

美文化在历史中的缘起和流变进行梳理,突出其社会发展的跨越性,尤其强调

其文化的冲突、调和以及最终融合的发展历程,从而揭示拉美文化的多元特点、

民族特征和意识形态多样性的倾向。

14、西班牙文化导论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西班牙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上也曾是地跨亚、非、

美洲的世界级殖民帝国。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多元文化的积淀铸成了独特的

人文社会特征,使之兼有东西方文化的因素。突出西班牙文化形成的历史原因、

社会演进的基本线索和现代西班牙社会的主要特点。

6、西班牙拉丁美洲民俗研究

西班牙-拉丁美洲民俗研究课为专业选修课。本课从社会学、民族学和跨文

化交流学的角度,介绍西班牙和拉美几个主要国家(墨西哥、秘鲁、古巴、哥

伦比亚、阿根廷等)的民俗现象,包括信仰、节庆、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的特

点等,通过对上述现象的分析,认识并了解西班牙和拉美民俗的文化内涵、社

会意义和民族特点。

16、中西文化交流史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重点讲述罗马化后中西的交流、中国-菲律宾-西班

牙的大三角贸易、西班牙在菲律宾与中国的冲突、中西的贸易交流、西班牙的

中国热、中国与西班牙殖民地的关系(古巴、巴拿马和秘鲁)、解放后中国与西

班牙在各个方面的交流及发展。

17、拉丁美洲研究

拉丁美洲研究为专业选修课,是一门教学研究型课程,在学生了解西语拉

美国家的政治、经贸、社会、科技以及国际关系情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

Page 20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课堂讲课和课外学习,培养和提高收集资料、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努力扩大

对拉美问题的综合知识面;深化专业西语的学习,大力提高灵活运用西语的能

力和水平。

18、翻译与文学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分两部分进行,前一部分从研究翻译理论入手,追溯

我国翻译历史,着重研究我国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历史;后一部分通过翻译实

例,分析文学翻译的特点,探讨文学翻译的技巧,文学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所

起的作用等。同时,通过翻译实践,在翻译部分文学作品选段的基础上,初步

掌握文学翻译的原则和经常使用的策略以及部分技巧。

19、应用语言学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从西班牙语的语言特点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第二外语

习得和第二语言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论题;介绍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外

在和内在原因,了解第二语言教学语言技能的评估;认识应用语言习得研究方

法和论文撰写的相关问题。

20、影剧评论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采用最新的新闻、影视类材料,培养外语学生学习

和了解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娱乐等领域焦点问题及热门话题的

意识,并使其运用所学专业对之进行详细、深刻和有创见的分析评估,引导和

训练学生就某一热点事件拓宽视野,分析深层次背景,强化语言组织能力和表

述的逻辑性,使学生的分析评论有内容、有深度。

21、西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从西班牙语教学理论为切入点,认识西班牙语教学

法的发展历程,分析影响西班牙语学习的因素和各个时期教学法的不同特点;

探讨不同教学法同西班牙语各语言技能发展的内在联系;了解和认识 20 世纪以

来,各种教学法的产生、运用及其发展趋势,并探索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

22、非语言交流

非言语交流为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简略阐述非言语

交流的基本概念、特征和非言语交流的行为规范,突出介绍西语国家的体势语、

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及其文化内涵,同时着重分析在跨文化交流中,中

Page 20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西非言语交流礼俗规范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等。课程中的案例均以中国和西

语国家的案例为主。

23、西班牙历史

西班牙历史作为专业选修课,从史前西班牙开始,分阶段地介绍西班牙的历

史演变和重大事件,并结合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课程将重点介

绍西班牙多元化文化的历史原因,分析当代西班牙诸多问题的历史渊源;正确

认识西班牙历史上的对外扩张和20世纪西班牙的民主进程已经对当代西班牙社

会的影响。

24、文化与传播

文化与传播为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阐述文化与传播的内容、意义和方

略,侧重文化对环境的意义(文化与教育、文化与商业环境、文化与对外关系)

和文化与语言(语言与文化、外语与翻译、西班牙语的多样性)。上述内容均以

中国和西语国家的相关现象为基础。同时增加实践部分,将文化交流的理论付

诸对实际案例的操作,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文化交流的能力。

25、中西语言比较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从词汇、句法、语篇、语用、修辞、文化等层面对中

西语言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旨在揭示中西语言的相似和差异,突出对外西班

牙语教学和中西互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多方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

养学生独立解决语言运用难题的能力。

26. 专题笔译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基础笔译理论为指导,从实践出发,侧重于专题

分类研究,让学生接触不同体裁的文本(应用文、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等

篇章),通过翻译实践,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以及运用翻译技巧对各个

领域,不同题材文章的笔译能力。

27. 口译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主要以口译实践为主,以期通过汉西和西汉口译的训

练,提高学生从事口译活动的实际能力。本课程由外教和中国教师合作授课,

拟选用涉及文化、教育、历史、社会、经贸、时事政治、外交、体育、环保、

科技、医疗、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语料进行实际翻译训练,以提高学生对

Page 20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于不同题材和内容的口头翻译的实践能力。

Page 20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二、 学科、专业简介

阿拉伯语是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阿拉伯民族的共同语言,是伊斯兰教的

宗教语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在西亚和北非,有二十二个阿拉伯国家

把它作为官方语言,在另外十几个伊斯兰国家中它也被广泛使用。

阿拉伯世界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苏伊士运河连接红海和地中海,

沟通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阿拉伯世界盛产石油,人们对这一地区

早就格外关注。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与这一地区

的交往也越来越多。随着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外交、经贸、文化、技术合作、业

务关系的不断发展与加强,阿拉伯语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我校阿拉伯语专业建立于 2005 年,附属大连外国语学院俄语系,2012 年

与意大利语专业一道,成立意阿语系。阿拉伯语自建专业以来,教学和科研工

作取得了长足发展。2011 年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阿拉伯语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自成立以来,我校阿拉伯语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外语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

广、综合素质好、工作适应能力强、有专业发展潜力的人才。他们中的大部分

人已成为我国外事工作和阿拉伯语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

阿拉伯语专业有一支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师资

队伍。现有教师 11 名,其中教授、副教授 3名,并有外籍专家 1人。

阿拉伯语专业现有两种教学层次:本科(4年)、硕士研究生(3年)。研究

生有三个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阿拉伯问题研究等。

阿拉伯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我国外交、对外文化交流、对外经贸、

对外新闻、对外军事和一切涉外领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阿拉伯语专业

复合型人才,同时为我国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输送合格的师资和科研人员。近

年来,我系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进出口公司、外交人员服务局、旅行社等

外事、经贸、教育科研、新闻、金融、旅游部门就业。各用人单位对阿拉伯语

Page 20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系毕业生各方面素质、能力以及发展潜力均比较满意,学生毕业后就业比较顺

利。

三、 二级学科培养目标

1、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修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具有为祖国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有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热爱

祖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本专业培养学术应用型人才,具有不断进取、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

新的学习和创造精神;应掌握坚实的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具有系统

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阿拉伯语,学位论文有一定

的独立见解,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发展近况和发展

趋势及最新成果;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综合

实践能力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其他现代技术手

段进行科研工作。

3、能够胜任高校阿拉伯语教学工作,或在科研单位从事与阿拉伯语相关的科研

工作,或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担任外事外贸等对外交

流的翻译业务工作。

四、 三级学科培养目标

1、阿拉伯语言文学方向: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基础,全面掌握阿拉伯语言

文学史,了解阿拉伯语言文学在世界上的地位,掌握现代语言文学研究的方

法论与文学批评理论,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

2、阿拉伯问题研究方向:全面系统地了解阿拉伯国家政治、经济、阿拉伯伊斯

兰文化、阿拉伯国家历史、阿拉伯国家对外关系,了解中东问题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及最新成果,掌握国际问题研究的方法论,有能力进行中阿文化对

比研究,具有分析研究中东问题的能力。

3、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掌握阿拉伯语词法、句法、篇章语言学、修辞学,掌

握翻译理论,重视翻译实践,进行汉阿语言对比研究,具有口笔译实践能力。

Page 20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四、学习年限

学习期限为 3年。前 2年开设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后 1年进行教学实践

和撰写论文。申请提前论文答辩、提前毕业者须满足以下条件:1)修满培养方

案规定的学分;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优秀;3)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4)已

完成学位论文。 学习年限不得超过 4年,延迟毕业必须申请批准。

五、 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1、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 39 学分,其中学位课 23

学分,非学位课 16 学分,所修课程必须符合学位授予标准。学分总体分布如下:

7)公共必修课(学位课) 9学分

8)专业必修课(学位课) 14 学分

9)公共选修课(非学位课) 4学分

10) 专业选修课(非学位课) 12 学分

2、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共 7 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研究

2

基础外语 4

平台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 2 要求选 1门课程,

2学分文学理论 2

翻译通论 2

公共选修课 普通语言学 2 要求选 2门课程,

4学分高等教育学 2

唐宋文学 2

文艺美学 2

法学基础 2

中外文化比较 2

中外语言比较 2

国际关系概况 2

西方经济学 2

专业必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共 14 学分

Page 20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专业选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共 12 学分

总计 共 39 学分

在课程学习期间(中期考核前),按要求修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养

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

页,要求口头报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 至 4 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撰写

4000 字以上的论文 1-2 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5 分以上(含 75

分)。

3、专业课程设置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期 考核方式 学分

阿拉伯语语言学基础 1 考试 2

阿拉伯文学史 1 考试 2

笔译理论与实践 1 考试 2

口译理论与实践 2 考试 2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2 考试 2

阿拉伯问题研究 3 考试 2

导师专题研究 3-4 考试 2

阿拉伯通史 1 考查 2

经贸翻译 1 考查 2

阿拉伯语语法学 2 考查 2

中阿关系 2 考查 2

中阿文化比较 2 考查 2

阿拉伯古典文学作品研读 2 考查 2

口译实践 2 考查 2

阿拉伯国家对外关系 2 考查 2

阿拉伯语修辞学 2 考查 2

阿拉伯语词汇学 2 考查 2

阿拉伯现当代文学作品研读 3 考查 2

中国翻译思想史 3 考查 2

中阿交往史话 3 考查 2

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 3 考查 2

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3 考查 2

同声传译 3 考查 2

阿拉伯语篇章语言学 3 考查 2

阿拉伯国家政体 3 考查 2

伊斯兰教与古兰经 3 考查 2

阿以关系 3 考查 2

Page 20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海湾问题 4 考查 2

阿拉伯思想史 4 考查 2

阿拉伯国家政治经济 4 考查 2

阿拉伯文学汉译史 4 考查 2

阿拉伯语成语学 4 考查 2

阿拉伯民俗研究 4 考查 2

阿拉伯艺术史 4 考查 2

阿拉伯方言 4 考查 2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4 考查 2

注:可跨学科方向选修课程,但最多不超过两门。

六、 学习安排

时间 学习内容

第 1 学期:

第 1年 9月—第 2年 1月

1、进行专业课学习

2、开始对研究方向进行了解

3、助研助教活动

第 2 学期:

第 2年 2月—6月

1、进行专业课学习

2、开始对研究方向进行初步研究

3、助研助教活动

第 3 学期:

第 2年 9月—第 3年 1月

1、进行专业课学习

2、初步确定毕业论文的研究范围

3、助研助教活动

第 4 学期:

第 3年 2月—6月

1、进行专业课学习

2、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并进行开题答

3、助研助教活动

第 5 学期:

第 3年 9月—第 4年 1月

1、毕业论文撰写

2、助研助教活动

3、外出实习实践

第 6 学期:

第 4年 2月—6月

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并完成毕业论文答

七、 中期考核

第 4学期进行中期考核,综合审查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基础理

论、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学习成绩等素质,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中期考核

表》。达到规定的学分,并通过中期考核者,方可进入开题报告环节。中期考核

不合格者可按规定申请再次考核,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Page 21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八、 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

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

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开题委员会由 3人组成。开题

报告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九、 学位论文撰写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

分,条理清晰。格式应严格按照论文要求,注明引文出处,养成良好文风。具

体要求如下:

1、 学位论文选题对学科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通过开

题报告,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 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有一定新见解,显示出作者具有独立科研能

力。

3、 学位论文可用汉语或阿拉伯语撰写。用撰写论文的语言进行答辩。

4、 学术型学位论文使用汉语写作,长度不少于 2万字;使用阿拉伯语写

作,长度不少于 1.5 万词。

十、 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经指导教师推荐,论文评阅人同意,方可申请答

辩。答辩小组由 3名专家组成,其中 1名为校外专家。答辩评定等级为通过、

少量修改通过、有条件通过、不通过。答辩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答

辩,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十一、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

根据教学及科研需要,可在学习期间安排研究生到校外访学一次,以便收

集资料,向有关专家请教。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会议并提交

Page 21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论文。

十二、硕士学位授予所需其他条件

1. 助研助教:为使研究生对教学和科研有初步体验和锻炼,在学期间安

排一定数量的教学和科研实习活动,形式为参与本科部分课程授课或

者做助教工作。实习结束后学生写出总结,由实习指导教师和年级教

研室写出书面评语。

2. 学术活动:研究生要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相关专业的学术活动,提交论

文或在导师指导下协助导师完成相关科研课题。

3. 学术讲座:本专业研究生在学期间,需参加八次以上(含八次)学校、

本系或其他系部组织的学术讲座,并撰写总结材料,由指导教师或教

研室写出书面评语,同时记为 1学分。

十三、课程描述

1、课程名称:阿拉伯语语言学基础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研一第一学期学生

学时学分:每周 2节,共 34 学时,2学分

教学目的:使学生全面掌握阿拉伯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深入研究阿拉伯

语起源、传播与发展,了解阿拉伯语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刻认识语言学

与其他学科,以及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①语言的界定;

②阿拉伯语起源与阿拉伯民族共同语言的形成;

③阿拉伯语传播与发展;

④阿拉伯语语言学研究现状;

⑤阿拉伯语语音学,语义学等;

⑥学习语言学的现实意义;

⑦外语教学与语言学。

采用教材:《语言学概论》,王德春著,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Page 21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阿拉伯语发展史》,刘开古著,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阿拉伯语语言学》,周烈著,外研社

以及自选自编补充教材

考核方式:考试

2、课程名称:阿拉伯文学史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研一第一学期学生

学时学分:每周 2节,共 34 学时,2学分

教学目的:通过阿拉伯文学史的研读,使学生基本弄明阿拉伯文学分期

及主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同时熟悉他们的出身、经历及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

及他们的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①阿拉伯文学的蒙昧时期“悬诗”;

②拉希德时期和伍麦叶时期;

③阿巴斯时期的东方;

④阿巴斯时期的西方;

⑤复兴时期;

⑥重点讲述乌姆鲁勒盖斯、昂泰拉、卡尔布本祖海尔、艾赫

塔勒、法拉兹达格、艾布努瓦斯、伊本穆格法、艾布泰玛

姆等作家的代表作。

采用教材:《阿拉伯文学史》[黎巴嫩]汉纳法胡里著

参考《阿拉伯文学简史》

考核方式:考试

3、课程名称:阿拉伯通史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研一第一学期学生

学时学分:每周 2节,共 34 学时,2学分

教学目的:了解阿拉伯民族及伊斯兰教发展进程及全貌,重大历史事件

及历史人物,较深刻认识阿拉伯民族特征及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Page 21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教学内容:①伊斯兰教产生前的阿拉伯半岛和阿拉伯人;

②伊斯兰教和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决定;

③四大哈里发和倭马亚王朝的对外扩张;

④阿拔斯王朝;

⑤埃及、北非各王朝;

⑥西班牙和西西里。

采用教材:自编讲义

考核方式:考试

4、课程名称:笔译理论与实践(1)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研一第一学期学生

学时学分:每周 2节,共 34 学时,2学分

教学目的:“翻译是人类走向文明的第一步。”使学子首先认识翻译的重

要性。通过中国各大著名翻译家的翻译思想,让学生大体了解中国翻译思想脉

络,从中吸取先辈翻译思想、理念精华,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努力贯彻“翻

译应坚持外语学习始终”、“译无理论,重在实践,贵在坚持”理念,不断提高

母语运用能力、扩大外语阅读范围,在大量的翻译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笔译能力、

水平。

教学内容:

将依次讲述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翻译家

1 马建忠的翻译思想

2 严复的翻译思想

3 林纾的翻译思想

4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

5 朱光潜的翻译思想

6 傅雷的翻译思想、

7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

8 梁实秋的翻译思想。

9 布置足量翻译练习,提倡读研期间翻译一本书(20 万字)。

Page 21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采用教材:《翻译漫谈(10 讲)》李唯中著

《中国翻译思想史》王秉钦著

《季羡林谈翻译》季羡林著

考核方式:考试

5、课程名称:口译理论与实践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研一第二学期学生

学时学分:每周 2节,共 34 学时,2学分

教学目的:反复强调翻译重在实践,贵在坚持。通过大量翻译实践练习,

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和实际翻译能力。以古典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作为翻

译练习材料,提高外文水平的同时,强调不断提高、强化自己的母语运用能力、

水平。

教学内容:①以古典文学《一千零一夜》、《凯里莱与迪木乃》为蓝本,

指定(或自选)翻译其中的某些篇章;

②分阶段讨论翻译实践心得,总结、交流译作体会与实践经

验;

③介绍中国阿拉伯文学作品汉译概况。

④唐诗阿译实例讲解。

采用教材:①《卜海赛》

②《阿拉伯古典文学选读》

③《唐诗阿译十首讨论》

考核方式:考试

6、课程名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研一第二学期学生

学时学分:每周 2节,共 34 学时,2学分

教学目的: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过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

要内容及其特征,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史的影响,阿

Page 21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历史名人及其成果。

教学内容:①阿拉伯文化的渊源及组成;

②阿拉伯文化的基础;

③阿拉伯文化的成就;

④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采用教材:自编教材

考核方式:考试

7、课程名称:阿拉伯古典文学选读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授课对象:研一第二学期学生

学时学分:每周 2节,共 34 学时,2学分

教学目的:通过阿拉伯古典文学选读使学生认识《古兰经》对阿拉伯语

规范化所起的决定性作用。通过精选教材研读,使学生对古典文学产生欣赏兴

趣和翻译、研究欲望。

教学内容:阿拉伯蒙昧时期和中世纪的文学创作,是阿拉伯古典文学的

精华所在。概略介绍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和《宽恕书》、《一千零一

夜》、《凯里来与迪木奈》、《安塔拉传奇》等几部重要作品产生背景及其影响。

选择有代表性的古典文学作品作为重点研读材料。介绍中国阿拉伯古典文学作

品翻译概况。

采用教材:①《阿拉伯古典文学选读》——上海外国语大学编选

其中“悬诗”、《宽恕书》、《一千零一夜》、《凯里来与迪木奈》、

《安塔拉传奇》为重点讲述、研究对象。

②精读《马本路克专制》——泽丹系列小说

考核方式:考查(写古典文学作品评论;写古典文学作品读后感。)

8、课程名称:阿拉伯语语法学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授课对象:研一第二学期学生

学时学分:每周 2节,共 34 学时,2学分

Page 21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教学目的:在学习研究语言学概论的基础上,深入学习阿拉伯语语法学

的特点,重点研究阿拉伯语构词法中的派生法和阿拉伯语语法中的句法。训练

学生用阿拉伯语进行语法分析,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阿拉伯

语的语法规则,语言的民族特点,语言的习惯表达,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教学内容:①阿拉伯语词汇学;

②阿拉伯语的构词法(派生、合成、交会、缩略、借入等);

③阿拉伯语语法涉及的范畴;

④阿拉伯语习语与修辞;

⑤阿拉伯语语法中的疑难问题等。

采用教材:《阿拉伯语词汇学》国少华著 外研社

《拉伯语语言学与修辞》陈中耀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以及自选自编补充教材

考试方式:考查

9、课程名称:阿拉伯问题研究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研二第一学期学生

学时学分:每周 2节,共 34 学时,2学分

教学目的:阿拉伯问题研究涉及方面很多,本课程主要研究以色列建国,

阿以冲突,中东战争,中东和平进程以及阿拉伯地区区域组织和近年来部分阿

拉伯国家发生的政治动荡等问题。使学生全面了解阿以冲突的由来和冲突长期

不得解决的深层次原因,提高分析新问题能力和对国际问题进行科研的能力。

教学内容:①以色列建国;

②巴勒斯坦问题(巴以冲突、边界、难民、耶路撒冷地位等问

题);

③中东地区局部战争问题(五次中东战争以及两伊战争、海湾

战争、伊拉克战争);

④中东和平进程;

⑤中东地区区域性组织;

⑥阿拉伯国家石油问题研究;

Page 21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⑦中阿合作论坛;

⑧2011 年以来部分阿拉伯国家政治动荡的主要原因。

采用教材:自编自选教材

考核方式:考试

10、课程名称:中阿交往史话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授课对象:研二第一学期

学时学分:每周 2节,共 34 学时,2学分

教学目的:了解中阿两大民族古往今来的交往史及在政治、军事、文化、

经济、商贸、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加深对源远流长友谊的认识。

教学内容:①古代中阿交往;

②唐代的中阿交往;

③郑和下西洋;

④中阿经贸交流;

⑤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⑥阿拉伯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⑦中国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的贡献。

采用教材:自编讲义

考核方式:考查

11、课程名称:阿拉伯现当代文学选读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授课对象:研二第一学期学生

学时学分:每周 2节,共 34 学时,2学分

教学目的:对于学习阿拉伯语的学子,不可不概括了解一下阿拉伯现当

代文学发展概貌。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通过重要作家的代表作研读,使学

生增进阿拉伯语语感、了解现现当代阿拉伯文学发展脉络,进一步认识、了解

阿拉伯社会现状。

教学内容:阿拉伯现当代名见经传的作家八百余位,选择其中十位大作

Page 21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家,重点讲述他们的生平、经历、代表作。

①埃及作家

纳吉布·迈哈福兹(1911—2006)p122

迈哈姆德·台木尔(1894—1973) p183

塔哈·侯赛因(1889—1973)p179

尤素福·西巴伊(1917—1978) p175

陶菲格·哈基姆(1898—1988) p72

②黎巴嫩作家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 p97

梅雅·齐雅黛(1886—1941)p200

乔治·泽丹(1861—1914) p198

③叙利亚作家

米哈伊勒·努埃曼(1889—1988)p145

哈纳·米纳(1924-- ) p134

采用教材:

①《风口浪尖上的赛勒娃》、《魔宫探幽》迈·台木尔著

②《阿拉伯现当代作家名录》

考核方式:考查

12、课程名称: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授课对象:研二第二学期学生

学时学分:每周 2节,共 34 学时,2学分

教学目的:了解论文写作的目的,要求环节,结构与规范,如何选题,

如何搜集资料,掌握论证方法与技巧,为书写硕士论文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①论文的性质、特点、分类

②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与主要环节

③论文的选题与创新

④资料搜集与文献检索

Page 21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⑤论证方法与技巧

⑥论文的结构和语言

采用教材:自编讲义

考核方式:考查

十四、参考书目

(一)阿拉伯问题研究

1、阿拉伯通史,(美)希提著,马坚译,商务印书馆

2、阿拉伯中古史,郭应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1—8册),(埃及)艾哈迈德·爱敏著,商务印书馆

4、传承与交流:阿拉伯文化,纳忠等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5、《古兰经》译解,法赫德国王古兰经印刷厂

6、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纲,孙承熙著,昆仑出版社

7、伊斯兰教史,金宜久著,宗教文化出版社

8、中国阿拉伯文化交流史话,宋岘著,百科全书出版社

العرب、9 تاریخ في 史希同等著,北京外国语大学,الموجز

العربیة、10 والبلدان الصین بین الثقافي التبادل و العربیة 史希同等著,北京外国语大学,الثقافة

11、现代海湾阿拉伯国家政治体制研究,刘竞、安维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12、民族冲突与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杨灏城、朱克柔

主编,人民出版社

13、中东战争实录,谢力夫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14、变化中的中东经济——现状与前景,张俊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5、阿拉伯政治外交与中阿关系,张宏等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العربیة、16 النھضة دار شفیق، د.علي الدولیة، العالقات منظور من الخلیجي- التعاون مجلس

(二)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方向

1、语言学概论,王德春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阿拉伯语发展史,刘开古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阿拉伯语词汇学,国少华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Page 22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4、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文化语言学视角,国少华著,时事出版社

5、阿拉伯语语言学,周烈、蒋传瑛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阿拉伯语修辞学,薛庆国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现代外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美)Timothy Light,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8、汉语阿拉伯语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朱立才著,新世界出版社

9、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陈中耀等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阿拉伯语汉语对比研究,周文巨等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للنشر、11 الشروق دار الجنابي، نصیف د.أحمد العربیة، اللغة تاریخ من مالمح

الشروق、12 دار مكتبة االنطاكي، محمد واإلعراب، القواعد في المنھاج

13、 التربیة وزارة عطا، شفیق ومحمد الشناوي محمد الحمادي، یوسف والصرف، النحو في األساسیة القواعد

العربیة مصر جمھوریة – والتعلیم

بمصر、14 المعارف دار ابراھیم، العلیم عبد العربیة، اللغة لمدرسي الفني الوجھ

التجاریة、15 المحمودیة المكتبة المراغي، مصطفي أحمد والبدیع، والمعاني البیان البالغة- علوم

16、一千零一夜(原文及中文全译),李唯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7、安塔拉传奇(原文及中文全译),李唯中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18、纪伯伦全集(原文及中文全译),李唯中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凯里来与笛木乃(原文及中文全译),李唯中译,天津古籍出版社

الوراق、20 موقع شیخو، لویس العربیة، اآلداب تاریخ

الوراق、21 موقع المبرد، واألدب، اللغة في الكامل

الوراق、22 موقع المرزباني، النساء، أشعار

الوراق、23 موقع المقفع، ابن ودمنة، كلیلة

الوراق、24 موقع النویري، األدب، فنون في األرب نھایة

الوراق、25 موقع المقفع، ابن الصغیر، واألدب الكبیر األدب

(三)翻译理论与实践

1、翻译论从,翻译论从编委会,商务印书馆

2、那些翻译大师们,刘克敌,李酉宏主编,金城出版社

3、季羡林谈翻译,季羡林著,当代中国出版社

Page 22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4、中国翻译思想史,王秉钦,南开大学出版社

5、罗丹艺术论,(法)奥古斯特,罗丹口述(法)葛赛尔记录,傅雷译,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

6、纪伯伦在中国,甘丽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外国文学卷,天文卷,历史卷),中国大百

科全书出版社

8、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9、世界历史词典,商务印书馆

10、古今称谓词典,中华书局

11、现代阿拉伯文学词典,译林出版社

12、同义词词典, 吉林人民出版社

13、反义词词典,江西教育出版社

14、辞海,夏征农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15、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6、中外人物词典,许中杰、左建、李祥瑞、屈玉祥等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

17、圣经文学词典,李晓涛著,四川大学出版社

Page 22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亚非语言文学(韩国语)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0210)

一、 学科、专业简介

韩国语系始建于 1995 年,2002 年设立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韩国语

系朝鲜语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辽宁省示范性专业。本学科下设韩国语语言

学研究、韩国文学研究、韩国文化研究、韩国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4个研究方向。

现有教授 5人,副教授 9人,硕士生指导教师 13 人。近 5年,硕士生指导教师

队伍先后承担了教育部项目 2 项、省级项目 6项、国际合作项目 8项。出版有

一定影响力的学术专著 12 部,发表学术论文 40 篇;承担教材研究和编写项目 6

项,编写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7部。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

事教学科研工作,或者在外交、安全、军事、经贸等政府部门及企业工作。

二、 二级学科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身心健康,有事业心、社会责

任感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不断进取、实事求是、

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和创造精神;

3、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

能独立开展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学位论文有一定独立见解,有一定的理论

和创新意义;

4、具备从事教学、科研、外事、管理,以及其他与本学科相关的工作的综

合素质和能力。

三、 三级学科培养目标

本学科下设 4个方向,各方向的培养目标如下:

Page 22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韩国语语言学研究方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韩国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语言学研究基本方法;了解

韩国语语言学领域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及最新成果;具有较强的

研究能力,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本领域研究论文。

2、韩国文学研究方向

在深入系统地阅读韩国文学原著及有关评论文献的基础上,全面掌握韩国

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了解韩国文学领域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及

最新成果;掌握韩国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在导师指

导下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本领域研究论文。

3、韩国文化研究方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韩国社会文化基本知识;主要研究韩国传统文化、朝韩历

史文化、中韩文化比较,以及东北亚区域文化,了解本领域国内外当前的研究

状况、发展趋势及最新成果;掌握文化人类学、比较文化研究等基本方法,具

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本领域研究论文。

4、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

全面系统地掌握中韩、韩中翻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翻译技能;了解韩国语

翻译领域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及最新成果;掌握韩国语翻译研究

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

本领域研究论文。

四、 学习年限

学习期限为 3年。前 2年进行课程学习,后 1年进行教育实习和学位论文

撰写。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请提前进行论文答辩:

1)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均为优秀;

3)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4)已完成学位论文。

学习年限不得超过 4年,延迟毕业须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批。

Page 22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五、 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1、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低于 38学分,其中学位课 21学分,非学位课 16学分,参加讲

座 1学分。具体分配如下:

1)学位公共课:7学分

2)平台必修课:2学分

3)专业必修课:12 学分

4)专业选修课:12 学分

5)公共选修课:4学分

6)参加学术讲座:1学分

2、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共 7 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研究

2

基础外语 4

平台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 2 要求选 1门课程,

2学分。文学理论 2

翻译通论 2

公共选修课 见“每学期开课计划” 4 要求选 2门课程,

4学分

专业必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12 共 24 学分

专业选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12

参加学术讲座 1 不少于 8次

总计 共 38 学分

在课程学习期间,按要求修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养单位开设的专业

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 页,要求口头报

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 至 4 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撰写不少于 6页(A4

纸)的论文 1-2 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5 分以上(含 75 分)。每位

研究生应至少参加 8次学术讲座,并做好讲座记录,必须注明时间,地点,主

讲人简介,讲座内容,并由会议组织方在场教师签字确认。

Page 22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3、专业课程设置

亚非语言文学(韩国语)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考试/考查 2

韩国语语言学概论 考试/考查 2

韩国文学概论 考试/考查 2

翻译概论 考试/考查 2

中韩文化比较研究 考试/考查 2

导师专题研究 考试/考查 2

韩国语语法研究 考查 2

韩国语词汇学 考查 2

韩国语语用学 考查 2

中韩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考查 2

韩国语话语分析 考查 2

韩国语教学法研究 考查 2

中韩文学与文化研究 考查 2

韩国古典文学研究 考查 2

韩国现当代文学 考查 2

文学理论与批评 考查 2

中韩文学比较研究 考查 2

韩国文学作品赏析 考查 2

韩国古典小说研究 考查 2

韩国口碑文学研究 考查 2

翻译简史 考查 2

汉韩翻译理论研究 考查 2

基础笔译 考查 2

基础口译 考查 2

中韩文学翻译 考查 2

中韩翻译实务 考查 2

中韩同声传译理论与实践 考查 2

高级韩国语写作 考查 2

韩国学概论 考查 2

韩国民俗学 考查 2

韩国传统文化研究 考查 2

韩国经济与社会 考查 2

韩国文化史 考查 2

中韩政治外交关系研究 考查 2

外聘专家专题讲座课 考查 1

注:可跨学科方向选修课程,但最多不超过两门。

Page 22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六、 学习安排

时间 学习内容

第 1 学期:

第 1年 9月—第 2年 1月

1、参加相关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

2、阅读本专业必读书目。

3、研究生选择指导教师(双向选择)。

4、研究生创新项目申报。

第 2 学期:

第 2年 2月—6月

1、参加相关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

2、参加研究生导师专题研究课学习。

3、阅读本专业必读书目,进行交流。

4、韩国孔子学院和中小学孔子课堂志

愿者选拔。

5、研究生出国交流选拔。

第 3 学期:

第 2年 9月—第 3年 1月

1、参加相关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

2、参加研究生导师专题研究课学习。

3、阅读本专业必读书目。

4、研究生创新项目申报。

第 4 学期:

第 3年 2月—6月

1、参加相关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

2、研究生导师专题研究课学习。

3、阅读本专业必读书目。

4、研究生校外访学。

5、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

第 5 学期:

第 3年 9月—第 4年 1月

1、研究生校外访学。

2、实习。

3、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

4、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第 6 学期:

第 4年 2月—6月

1、实习。

2、研究生毕业论文送审。

3、毕业资格审查。

4、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

注:第 1-4 学期原则上不允许外出实习。

七、 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

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

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开题委员会由 3-5名专家组成。

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按结业

处理。

Page 22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八、 学位论文撰写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

分,条理清晰。格式应严格按照论文要求,注明引文出处,养成良好文风。具

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选题对学科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和创新意义,

通过开题报告,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有一定新见解,显示出作者具有独立科研能力。

3、学位论文需用韩国语撰写,用韩国语或汉语答辩。论文格式等相关内容

须符合本专业的论文撰写规范。

4、学位论文长度不少于 3.0 万字符。

九、 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论文匿名评审通过,经指导教师推荐,论文评阅

人同意,方可参加答辩。答辩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答辩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答辩,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十、 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

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鼓励研究生出版

或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作品,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作品必须署名“大连

外国语大学”。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参加学校和本学科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

参加学术讲座的数量不得少于 8次。

十一、 专业课程描述

1、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本课程由本学科四个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联合授课,讲授韩国语语言学、

韩国文学、韩国文化、韩国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

究动向,以及本研究领域学术与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格式规范等。

2、韩国语语言学概论

Page 22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本课程主要从普通语言学理论出发,分析韩国语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

等方面的基本特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重新梳理普通语言学理论以及韩国语语

言学的基本特征,为语言学研究奠定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及科研方法,本课程的

重点放在普通语言学流派以及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运用上。

3、韩国文学概论

本课程是韩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以韩国文学的基本原理、

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包括韩国文学的定义、起源、体

裁等总论及诗论、小说论、戏曲论、批评论等分论,是对韩国文学活动的特殊

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

4、翻译概论

本课程主要从语言学、翻译学、文化传播学等相关多学科的理论和视角出

发,以中韩语言的差异为基础,从语义认知角度,展开历史、社会、多元文化

语境下,对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讨论与思考。通过具体的翻译实践分析,帮

助学习者走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局限,更为全面、科学地理解翻译和翻译研

究,建立开放、发展、具有文化性的翻译观。

5、中韩文化比较研究

本课程主要从人类学、民俗学、社会政治学的理论和视角出发,分析并深

究中韩文化的异同,加深对东亚区域文化特点的认识,掌握比较文化研究的基

础理论和方法。重点放在对以民俗文化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比较研究。

6、导师专题课

本课程主要是各硕士生导师针对自己所指导研究生进行专题研究和毕业论

文撰写开设的一门课程。具体内容和考核方式主要由各导师安排。

7、韩国语语法研究

本课程主要通过以一部分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所研究的论文内容涉

及形态论和基础语法,以具体的论文形式去研究相应的韩国语法,可以更直观

地让学生了解相关语法,从而更容易接受并运用到相关学术科研中去,提升学

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8、韩国语词汇学

本课程主要从韩国语词汇学的理论和视角出发,分析并深究韩国语词汇的

构成方法、体系、变化,以及词汇的通时和共时关系,加深对韩国语词汇特点

Page 22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的认识,掌握韩国语词汇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重点放在构词法、体系及词

汇变化研究。

9、韩国语语用学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

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韩国语,仅仅

懂得其发音、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本课程以韩国语为基础,旨在研究在

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韩国语。并且从中找

到中韩两国人使用语言时的思维模式差异、联想差异、文化差异以及语用规则

的差异。本课程的成绩评定主要依据课堂发表、讨论表现和期末撰写的学术论

文。

10、中韩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本课程为韩国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选修科目,旨在介绍中韩语言对比研究

的基本方法,传授关于中韩语言文化比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对

比的理解能力,为其今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以韩汉语言对比

为基础,探究韩汉语言表达形式的异同点以及渗透在其语言表达形式中的文化

内涵的差异,尽可能剖析体现在韩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渊

源,使学生对韩国语言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

11、韩国语话语分析

本课主要以话语分析理论为视角,以韩国语、汉语以及英语为例进行分析,

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已有的经典话语理论的基础上,了解语篇研究等本领域的

学术研究动态,主要内容包括对经典话语理论的综述,对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的篇章语言学的介绍,对话语分析研究方法的讨论及应用。本课程的重点放在

引导学生掌握话语分析以及语篇分析的研究方法。

12、韩国语教学法研究

本课程主要教授和研究有关韩国语教学法的问题, 试图从宏观的角度探讨

各种不同情况下, 各种不同环境中的韩国语语言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

不仅在理论上对韩国语教学有所了解,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并运用恰当的

教学方法和技巧,具备课堂管理的能力与评价的能力。

13、中韩文学与文化研究

本课程是韩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要以较为广阔的、宏观的视

Page 23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野,结合对具体的韩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分析,对同属儒教文化圈的中韩文

化在认知视角、文化习俗、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作深刻而全

面的研究分析。本课程的成绩评定主要依据课堂发表、讨论表现及期末撰写的

报告或论文。

14、韩国古典文学研究

本课程以促进学生对韩国的古典文学进行整体理解为目标,引导学生按文

学发展史顺序进行对韩国古典文学进行研究,并找出不同时期韩国古典文学的

特点,系统地掌握韩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基本过程,找出韩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方

法和新的研究方向。

15、韩国现当代文学

本课程主要从文学史的视角出发,集中深入研究韩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

络。通过教师对 1910年以后韩国每个历史时期文学状况的概述,让学生清晰地

梳理韩国现当代文学的历程。通过学生对所喜爱作品的发表及教师的点评,让

学生把握韩国近代史、韩国社会与韩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加深学生对东北亚

状况下韩国文学特殊地位的认识。

16、文学理论与批评

本课程主要针对学生对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认识不足的现状,指导学生接

触文学理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撰写论文提供理论依据。授课内容包括讲

授研究文本本体的结构主义、新批评等方法及注重哲学方法的后结构主义、解

构论等。课程中会解读应用相关理论的论文,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17、中韩文学比较研究

本课程从比较文学、接受美学、中西诗学、叙事学等诸多理论角度出发,

结合社会历史研究法、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传记研究法、符号研究法、解释学

研究法等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集中探讨并分析中韩文学作品的相互影响与

相互关联,寻找本学科的研究思路,掌握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和科学研究能力。

18、韩国文学作品赏析

本课程主要针对研一学生对韩国文学作品阅读不足的现状,选取了 14篇最

有代表性的韩国现当代小说作为授课对象。鉴赏部分采取个人发表、集体讨论

的方式。让学生对韩国文学作品蕴含的感情、特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由主

Page 23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要教师来讲解文学理论、各个作品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使用规范的用语、逻

辑的思维去解析韩国文学。

19、韩国古典小说研究

本课程在韩国古典小说中选择几篇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讲解。以韩国第

一部汉文小说《金鳌神话》中的 5篇作品和《云英传》等韩国古典小说为课堂

使用材料,引导学生系统把握重要作品的主要内容。目的是通过分析作品的体

系结构和作者意识,提高学生鉴赏与研究作品的能力,并且在分析作品内容和

背景的过程中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20、韩国口碑文学概论

口碑文学意为“口头话语文学”,又称为“口传文学”。本课程主要从文学

研究的角度来探讨口碑文学。内容涉及说话、民谣、巫歌、盘索里、民俗剧、

民谭等方面,找出他们各自的特征、分类、产生和变异以及现存的资料状况,

从而分析口碑文学在韩国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加深对整个韩国文学的了解。

21、翻译简史

本课程从实际的翻译理论教学出发,通过学习和总结我国翻译学者们的研

究成果,来加深学生们对汉译韩、韩译汉方面的认识,提升他们在中韩翻译方

面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中国两千多年的翻译史和国外两千

多年的翻译史以及翻译在促进世界文明进步中所作出的贡献有大致的了解,对

中国翻译和韩国翻译进行初步的对比,从而找出各自的特点,为进一步深入学

习和研究翻译理论打下基础。

22、汉韩翻译理论研究

本课程主要介绍当代翻译理论、中国翻译历史、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

实际应用,并思考中外翻译理论的异同,找出汉韩翻译可以借鉴的理论支撑点,

分析并探讨汉韩翻译中不可译或添加译、删减译的特殊话语场景问题。使学生

了解基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从中寻找出可持续研究的课题,进行独立思考或

深入研究。

23、基础笔译

本课程主要从翻译理论、翻译实践两方面教授。翻译理论部分结合教师对

翻译理论的概述,主要通过翻译文本(中韩、韩中)的批评来体现笔译原则和

笔译的特征。翻译实践部分从科普翻译到文学翻译逐步提高,以小组发表、集

Page 23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体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从而巩固笔译基础、贯彻翻译理论。

24、基础口译

本课程将翻译理论、实践、评析与鉴赏有机结合,以中韩翻译理论为指导,

以中韩语言对比研究为依托,解决中韩口译中有关政治、外交、文化、科技、

商务等领域高要求的复杂性口译,使学生掌握中韩口译的理论与方法,掌握较

高的中韩口译理论与实践能力。

25、中韩文学翻译

本课程从译介学、接受美学、传播学等角度出发,结合文艺学美学方法论、

解释学研究方法等,集中介绍文学翻译理论及文学翻译的文学性问题。并通过

中国文坛对韩国纯文学的译介及韩国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重点探讨译者

的文化身份与翻译策略的选择。使学生自觉地了解中韩翻译的本质及特点,掌

握翻译技巧,培养独立翻译文学作品的实践能力。

26、中韩翻译实务

本课程将翻译理论、实践、评析与鉴赏有机结合,以中韩翻译理论为指导,

以中韩语言对比研究为依托,解决中韩翻译中有关政治、外交、文化、科技、

商务等领域高要求的复杂性翻译,使学生掌握中韩翻译的理论与方法,具备较

高的中韩翻译理论与实践能力。

27、中韩同声传译理论与实践

本课程针对学习过交替传译课程的学生,讲授同声传译的基本方法,从短

句、短文到演讲词,逐步提高文本难度。同时还向学生讲授有稿同传、幻灯片

同传、无稿同传等各种形式同声传译的方法。

28、高级韩国语写作

该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训练学生掌握不同题材文章的写作方法。

每节课点评学生所写作文,使学生掌握自我介绍、影评、阐释自我见解、回想

文、日记、评述文等多种题材文章的写作方法。第二阶段是教授研究生如何用

韩国语撰写毕业论文,详细讲解选题方法,毕业论文格式及组成部分,论文各

部分的写作方法、要领以及需要做的准备工作等,指导研究生用韩语撰写论文。

29、韩国学概论

本课程以韩国和韩民族的全部事物和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韩国的政

治、经济和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出发,掌握区域研究、国别研究的相关理论

Page 23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和方法。从而充分研究韩国文化,真正理解东亚区域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构建

新型的东亚文化价值观。

30、韩国民俗学

本课程主要从民俗学的理论和实践角度出发,通过讲解韩国民俗学各细部

领域的知识、引导阅读各细部领域的论文,从而使学生在了解韩国民俗学基本

内容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民俗学研究方法。

31、韩国传统文化研究

本课程以韩国传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韩国的家族和村庄文化、衣

食住、岁时风俗、民间信仰、传统艺术等方面出发对韩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概

述。从而分析韩国传统文化在韩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加深对整个韩国文化

及韩民族的了解,并有助于理解韩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32、韩国经济与社会

本课程针对研究生开设,旨在讲解韩国经济发展过程的特征以及各种制度,

政策的制定初衷和职能。但主要还是针对韩国经济的初步理解和资料搜集方法

进行讲解,尤其是韩国经济中最重要的统计资料的搜集方法和对经济现象的本

质进行理解,使同学们会从正确的视角去理解韩国经济,并能够自主搜集韩国

经济的相关资料,通过阅读进行深入了解。

33、韩国历史人物专题研究

本课程面向研究生,在对韩国的历史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研究韩国国内

的重要历史人物并探求现代社会何谓最佳价值观。使学习者以分析推测历史人

物的活动过程,把握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状况和条件,理解其活动过程为目的。

通过对行为过程的推断和理解来提高对历史的思考能力,深层次的理解历史人

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34、韩国文化史

本课程以韩国韩国文化史作为研究对象,将韩国文化史划分为九个不同的

时期,内容涉及历史概述、文化概况和当时独具特色的文化,从而分析出各个

时代不同的文化特征。

35、中韩政治外交关系研究

本课程是韩国语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让学生从政治与外交的角度

出发,分析并深究当前整个东北亚国际形势的发展,加深对东北亚区域形势的

Page 23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了解,进而分析中国与韩国的关系在整个东北亚局势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36、外聘专家专题讲座课

本课程主要邀请韩国语或东北亚研究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性知识

讲授,课程具体名称根据专家讲授具体内容而定。该课程主要通过专家对朝鲜

语言文学或东北亚研究领域知识的系统讲授,使学生能够对该领域有深入系统

地了解,掌握相关知识,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理论基础、形成思辨思维,进一

步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

Page 23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外学生)

(学科代码:050102)

三、 学科、专业简介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是以汉语语言学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国际汉语教

育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内容,注重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本体研究的结合,培养学

术研究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

四、 二级学科培养目标

1、具有坚实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

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2、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有独立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或相近学科的

教学、科研或文化工作的能力与技能;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借

助词典阅读专业论著和处理外文资料;

4、熟练掌握计算机运用,掌握资料检索的方法;

5、学位论文应有新的见解和一定的学术价值。

五、 三级学科培养目标

本专业下设理论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和对比语言学三个研究方向:

1、理论语言学方向

系统地掌握现代语言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当代理论语言学的重要

流派及其最新发展。提高语言理论水平、增加观察语言现象的学术敏感,从事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不含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语言学理论研究。

2、对外汉语教学方向

Page 23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在课程教学大纲、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学习以

及能力评估和水平测试等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系统

地掌握语言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掌握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对

外汉语教学研究。

3、对比语言学方向

系统地掌握对比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语言比较的理论和实

践。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语言比较研究。

六、 学习年限

学习期限为 3年。前 2年开设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后 1年进行教学实践

和撰写论文。申请提前论文答辩、提前毕业者须满足以下条件:1)修满培养方

案规定的学分;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优秀,均在 80 分以上;3)有公开发表的

研究成果;4)已完成学位论文。 学习年限不得超过 4年,延迟毕业必须申请

批准。

七、 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1. 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低于 37 学分,其中学位课 21 学分,非学位课 16 学分。具体分

配如下:

1)学位公共课:7学分

2)平台必修课:2学分

3)公共选修课:4学分

4)专业必修课:12 学分

5)专业选修课:12 学分

2. 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共 7 学分

Page 23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研究(中)

2

基础外语(中) 4

汉语语言学(外) 3 共 7 学分

高级汉语(外) 4

平台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 2 要求选 1门课程,

2学分文学理论 2

翻译通论 2

公共选修课 普通语言学 2 要求选 2门课程,

4学分高等教育学 2

唐宋文学 2

文艺美学 2

法学基础 2

中外文化比较 2

中外语言比较 2

国际关系概况 2

西方经济学 2

专业必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共 24 学分

专业选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总计 共 37 学分

在课程学习期间(中期考核前),按要求修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养

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

页,要求口头报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 至 4 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撰写

2500 字以上的论文或研究报告 1-2 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5 分以

上(含 75 分)。

3. 专业课程设置

Page 23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期 考核方式 学分

跨文化交际 1 考查 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2 考试 2

对比语言学 3 考试 2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4 考试 2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1 考试 2

导师专题研究 2 考查 2

语义学 2 考查 2

语用学 3 考查 2

社会语言学 2 考查 2

语料学 3 考查 2

西方语言学流派 1 考查 2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4 考查 2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 3 考试 2

语言测试研究 4 考查 2

语言对比专题研究 4 考查 2

汉语修辞研究 1 考查 2

古汉语专题研究 2 考查 2

汉语语音、汉字教学 1 考查 2

汉语词汇、语法教学 2 考查 2

汉语技能教学 2 考查 2

注:可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但最多不超过两门。

八、 学习安排

时间 学习内容

第 1 学期: 1、修公共课程和选修课

Page 23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第 1年 9月—第 2年 1月 2、选导师

3、推荐参考书目

第 2 学期:

第 2年 2月—6月

1、修公共课和选修课

2、导师指导学生选择研修方向

第 3 学期:

第 2年 9月—第 3年 1月

1、修公共课和选修课

2、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

3、参与导师课题和相关的实践活动

第 4 学期:

第 3年 2月—6月

1、修公共课和选修课

2、中期考核

3、毕业论文开题

4、参与导师课题和相关的实践活动

第 5 学期:

第 3年 9月—第 4年 1月

1、毕业论文撰写

2、实习

3、参与导师课题和相关的实践活动

第 6 学期:

第 4年 2月—6月

1、实习

2、参与导师课题和相关的实践活动

3、毕业论文撰写

4、毕业论文答辩

注:第 1-4 学期原则上不允许外出实习。

九、 中期考核

第 4学期进行中期考核,综合审查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基础理

论、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学习成绩等素质,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中期考核

表》。达到规定的学分,并通过中期考核者,方可进入开题报告环节。中期考核

不合格者可按规定申请再次考核,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十、 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

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

Page 24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开题委员会由 3-5 人组成。

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按结业

处理。

十一、 学位论文撰写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

分,条理清晰。格式应严格按照论文要求,注明引文出处,养成良好文风。具

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选题对学科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通过开题

报告,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有一定新见解,显示出作者具有独立科研能力。

3、学位论文需用汉语撰写,用汉语答辩。

4、学位论文长度不少于 2万字。

十二、 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经指导教师推荐,论文评阅人同意,方可申请答

辩。答辩小组由 5名专家组成,其中 1名为校外专家。答辩评定等级为通过、

少量修改通过、有条件通过、不通过。答辩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答

辩,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十三、 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

根据科研需要,可在第 4-5 学期安排研究生到校外访学一次,以便收集资

料,向有关专家请教。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

鼓励将校外访学与学术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在学期间

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署名“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校按照《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

生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十四、 硕士学位授予所需其他条件

Page 24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至少在国内外刊物上正式发表一篇署名“大连外国语大学”的论文,刊

物级别不限。(外国留学生除外)

2、在学期间至少参加八次本专业的学术报告活动。

十五、 课程描述

1、跨文化交际

本课程通过系统讲授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典型案例,使学

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知晓中西方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

面的异同,提高理论水平与思辨分析能力。跨文化交际特别强调“案例教学”

的重要性,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特别是选择那些能够展示世界多元文

化特点、有助于学生预见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障碍的案例,从而提高学生的

跨文化交际技能,培养学生跨越文化屏障从事社会实践的能力。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本课程主要介绍国外第二语言教学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演变与发

展、国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模式以及在宏观指导下的汉语基本要素与听

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第二语言教学的基

本理论、流派和发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汉语教学中。

3、对比语言学

本课程着重让学生了解对比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熟悉不同语言

层面对比研究的主要方法,培养对比理论对不同语言现象进行观察、研究和对

比分析的能力。

4、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本课程是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进行专题性研究和探讨。对各语法要素的研

究成果、语法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以及语法理论流派等做专题性的介绍。

5、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本课程要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成果和最新研究方向进行专题性研究和探

讨。对词汇研究的理论成果、研究方法作深入的专题性的介绍。

6、导师专题研究

本课程是通过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一些前沿热点问题、

Page 24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介绍语言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检查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动向和成果。

7、语义学

本课程重点介绍语义学相关研究,使学生掌握语义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和研

究方法。在借鉴西方语义学理论的同时,着重分析汉语的语义特征,强调语义

的系统性和民族性。

8、语用学

本课程主要介绍语用学的发展与特点、研究对象、方法与目标,语用学的

基本概念和理论等。旨在使学生学习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掌握分析

语境语义的方法。

9、社会语言学

本课将介绍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而使学生

掌握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正确认识现实社会语言现象,为进一步研究奠定

扎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重视语言的社会调查和分析,强调理论和语言事实的

结合。

10、语料学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语料学的基本理念;掌握语料检索的一般方法;熟

练使用语料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技能,进行语言学领域的各种问题研究。

11、西方语言学流派

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语言学主要学派的理论主张、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

以及存在的不足。

12、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本课程主要介绍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方法,指导学生论文的选题、调查、数

据统计和解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13、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

本课程介绍当代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认识论及研究对象所涵盖的各个领

域,包括类范畴与原型理论、语言客体范畴化、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意象图

式与凸显原则、句法相似性与语言表达式、概念整合与意义构建、构式语法与

句法构式,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和解释汉语事实的主要成果。

Page 24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14、语言测试研究

本课程是应用语言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现代教育统计意义上的语言测

试与语言学、语言教学、心理测量、教育统计等都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是一

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如何衡量人的语言能力,以及如何

解释测试结果等。

15、语言对比专题研究

本课程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英汉语言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旨在

揭示英汉语言的相似和差异,以寻求可用于外语教学与英汉互译等实际问题的

原理。具体表现为通过英汉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篇等诸方面的

对比研究。

16、汉语修辞研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修辞和语境,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词语

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辞格的综合运用,语体风格等。

17、古汉语专题研究

本课程在学习“古代汉语”课程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介绍古代汉语的基础

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本课程讲授汉语的一般知识,既有一定的

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一方面要求学习者掌握各种基本观点和一般理论,

注重理解;另一方面,又要求把对一般知识的学习和阅读古书的实践结合起来,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18、汉语语音、汉字教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汉语语音和汉字的基本知识,重点是语音与汉字教学的技

巧和方法。

19、汉语词汇、语法教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基本知识,重点是词汇与语法教学的技

巧和方法。

20、汉语技能教学

主要介绍汉语课堂教学的课型特点,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和训

练方法,重点在分课型教学技能的培养。

Page 24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0108 )

一、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专业 2006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讲授比较文学理论、比较

诗学、中外文学史等文学理论的沿革与发展,并将这些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到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文本解读、理论研究和文学现象解析中,并紧扣文学前

沿,从不同文学视角审视文学作品,厘清文学脉络,使学生准确掌握文学动态,

提高学生的文学敏感性,提升他们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学科专

业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二、二级学科培养目标

1.具有健康的个人品格。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祖国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身心健康。

2.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学就扎实的文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

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把握本学科的前沿理论。

3.具有敏锐的思辨能力。练就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比较文学与世

界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有一

定创新和见地。

4.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言,有一定的口语表

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并能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5具有较强的从业能力。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多种行业从业能力,可在高等院

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文化、新闻、出版、党政管理及外

事等部门工作。

三、三级学科培养目标

1.比较诗学研究方向

通过研读中西文论原著,准确把握各主要理论、学说的内涵,并及时追踪

本学科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从而掌握中国(东方)与西方主要文学理论家和

经典作家的文学理论,了解中西文论史、美学史,熟悉其中的主要文学理论与

Page 24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评述特点,系统掌握中国(东方)文论与西方文论基本知识及比较诗学基本原

理。在熟读中西文论原著及有关评论文献的基础上,遵循比较诗学原理,审视

具体中西文论的可比性,揭示彼此间在文学作品与作者、作者与世界、文学作

品与读者、作者与读者、读者与世界等文学活动中诸种关系上的契合与差异,

以期有所发现并形成对有关中西文论家及其作品、理论的系列性与系统性的研

究成果。通过以上的比较研究,使研究生可以对中西文学理论传统具有较为全

面和深刻的理解,培养开阔的比较文学视野,从人类总体性与理性思维的高度,

把握中西比较文论的发展脉络和当今世界比较诗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在比较诗

学的研究中,从美学沉思的角度,以多元的世界文化为背景,在诗艺层面上开

展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寻找共通的文学规律,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

诗学文论体系,在深层次进行人之生存问题的对比研究,使文化的价值在人的

生存状态中得到凝固和升华,还诗学以“人学”的本真面目。

2.西方戏剧研究方向

掌握西方主要戏剧家的剧作和戏剧理论,了解西方戏剧史,熟悉其中的主

要戏剧流派及戏剧作品,从而系统掌握西方戏剧的基本知识及基本原理。通过

研读西方戏剧原著,准确把握各主要戏剧作品和理论的内涵,并及时追踪本学

科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在熟读西方戏剧原著及有关评论文献的基础上,系统

地按西方戏剧原理,具体审视中西戏剧的可比性,揭示彼此间在戏剧作品与作

者、作者与世界、作品与读者、作者与读者、读者与世界等一系列关系上的契

合与差异,以期有所发现并形成对有关中西戏剧家及其作品、戏剧理论的系列

性与系统性的研究成果。通过以上的研究,研究生可以对中西戏剧理论传统具

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培养开阔的戏剧文学视野,从人类总体性与理性思

维的高度,把握中西方戏剧的发展脉络,厘清其发展走向,从而清晰地了解这

一文学形式以及西方戏剧研究的前沿问题。

3.中日文学比较方向

在熟读中日文学原著及有关评论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运用比较文学的原

理,从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等视角,探讨具体中日文学文本的可比性,进而揭

示彼此间在文学结构与主题、人性的多元与统一、个人与社会、文学与文化等

诸多层面上的契合与差异,以期有所发现并取得中日文学作家作品的系列性与

Page 24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系统性研究成果。通过对中日文学文本的比较研读、有关中日文论的研究以及

对比较文学理论的探讨,使研究生准确把握各主要学说和流派的内涵,并及时

了解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从而系统掌握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

基本理论知识及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本专业方向的最新动态,对中日比

较文学理论和前沿研究问题具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 3年。前 2年开设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后 1年进行教学实践

和撰写论文。学习年限不得超过 4年,延迟毕业必须做出书面申请,并获得批

准。申请提前进行论文答辩、提前毕业者须满足以下条件:1)修满培养方案规

定的学分;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优秀;3)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4)已完成

学位论文。

五、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1. 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低于37学分,其中学位课21学分,非学位课16学分。所修课程

必须符合学位授予标准。学分总体分布如下:

具体分配如下:

1)公共必修课:8学分

2)专业必修课:12 学分

3)专业选修课:12 学分

4)公共选修课:4学分

5)参加学术讲座:1学分

2. 课程设置:

见附件:

六、课程成绩要求

研究生成绩记录方式为百分制。硕士学位授予对所修课程成绩要求如下:

在课程学习期间(中期考核前),按要求修满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

养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 页,要求口头报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 至 4 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

Page 24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撰写 4000 字以上的论文 1-2 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5 分以上(含

75 分) 。每位研究生应至少参加 8次学术讲座,并做好听讲座记录,必须注

明时间、地点、主讲人简介、讲座内容,并由会议组织方在场教师签字确认。

七、学习安排

时间 学习内容

第 1 学期:在校第 1年 9月—第 2年 1月

1.选导师2.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3.推荐必读书目

第 2 学期:在校第 2年 2月—6月

1.修专业、公共必修课/选修课2.导师可以开始个性化指导

第 3 学期:在校第 2年 9月—第 3年 1月

1.导师专题研究2.访学3.安排第一次毕业论文开题

第 4 学期:在校第 3年 2月—6月

1.中期检查2.毕业论文第二次开题

第 5 学期:在校第 3年 9月—第 4年 1月

1.交论文初稿2.提前答辩

第 6 学期:在校第 4年 2月—6月

1.交论文终稿2.答辩

注:第 1-4 学期原则上不允许外出实习。

八、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

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

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开题委员会由 5人组成。开题

报告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按肄业处理。

九、学位论文撰写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

分,条理清晰。格式应严格按照论文要求,注明引文出处,养成良好文风。具

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选题对学科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通过开题

报告,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有一定新的见解,显示出作者具有独立科研能力。

3.学位论文需用中文撰写,用中文答辩。

Page 24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4.学位论文长度不少于2万5千字。

十、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教学与实践环节,在规定

期限内完成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论文匿名评审通过,经指导教师推荐,

论文评阅人同意,方可参加答辩。答辩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

不及格。答辩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答辩,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按

肄业处理。

十一、 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

根据科研需要,可在第 3-4 学期安排研究生到校外访学一次,以便收集资

料,向有关专家请教。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

十二、 硕士学位授予所需其他条件

申请硕士学位,除了达到以上各项规定外,还必须满足下列三点中的两点:

1.教研实践: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校内外教学单位或研究单位参加教

学实践活动,必须有助教或助研经历并由实践单位提供证明和评价。

2.学术活动: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等学术活动,在导师

的指导下协助导师完成科研课题或科研论文;主持学校或以上级别的研究生创

新项目;参加学校组织的硕博士论坛并做发言。

3.发表论文: 在论文答辩前必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须为第一

作者)的身份公开发表一篇以上本专业领域的论文,单位署名必须为大连外国

语大学。

Page 24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期 考核方式 学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考试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考试 2

外语 考试 4

文学研究方法论 考试 2

比较文学导论 考试 2

当代中西文学思潮 考试 2

比较诗学 考试 2

比较文学史 考试 2

导师专题研究 考试 2

普通语言学 考查 2

唐宋文学 考查 2

文艺美学 考查 2

高等教育学 考查 2

法学基础 考查 2

中国文学批评史 考查 2

唐宋诗词概论 考查 2

文学主题学研究 考查 2

莎士比亚戏剧研究 考查 2

中日古典文论比较研究 考查 2

艺术哲学 考查 2

文学与文化研究 考查 2

中外文学文本细读 考查 2

英美小说研究 考查 2

论文写作 考查 2

中日古代文学比较研究 考查 2

俄罗斯戏剧研究 考查 2

二十世纪美国诗歌 考查 2

英美女作家研究 考查 2

文学理论 考查 2

英国戏剧研究 考查 2

女性主义思潮研究 考查 2

叙事学研究 考查 2

Page 25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中日古典女作家研究 考查 2

小说理论与批评 考查 2

加拿大短篇小说研究 考查 2

中国古典文艺思潮 考查 2

课程描述:

文学研究方法论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当代比较文学的发展与世界文学的发展;比较文学与世

界文学研究体系模式、结构和基本理论,研究的准备、步骤和序列;中国的外

国文学研究历史、现状、趋势和方法,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介绍、讲

解和剖析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学研究的方法。更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论、分析

和综合的方法论、历史和逻辑的方法论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使学

生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论与文艺心理学的方法论、语义学的方法论与符号学的

方法论等,并运用到文学研究的实践中。

比较文学导论

本课程将通过对中外比较文学理论与研究实践要籍的选读、分析,对比较

文学理论与研究实践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包括:比较文学的定义及学

科特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其与总体文学及世界文学等的界分、学派论的

是非及学科发展史要、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文学性、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

学科研究、接受研究、阐发研究、主题学、文类学、译介学、形象学、比较诗

学、国际中国学、海外华人华裔华文文学、比较文学之于中国以及比较文学之

未来展望等。本课程旨在强化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基本理论修养,使学生能

以正确的视角和方法开展比较文学研究。

当代中西文艺思潮

本课程旨在从宏观上为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讲授中西方文艺思潮。其中包

括西方文艺范畴的本体论和当代中国文坛的本体论话语系统的有关理论问题、

文学主体性的迷失和复苏、中西方价值论、中西人本主义文艺思潮、中西现实

主义文艺思潮、中西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中西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中西新历史

Page 25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主义文艺思潮、中西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和中国通俗文艺思潮等。对课程的学

习能够帮助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对中西方文艺思潮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视角进

行系统梳理。

比较诗学

本课程旨在在跨文化、跨国度的文学作品及理论之间,寻求共同的文学规

律和美学场域,从不同文化、不同美学系统中,分辨出具有代表性的美学观点,

找出其中的差异和以及彼此沟通的渠道。本课程还向学生介绍现当代西方文学

理论的发展脉络,包括:结构主义、现象哲学、符号学、读者反应美学、诠释

学等,并试图探讨它们被应用于文学研究中的可行性及其可能引发的危机。本

课程以点带面,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比较文学史

本课程涵盖了从古代世界各国比较文学的历史沉淀期、18 世纪欧洲比较文

学学术先声期、比较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萌芽、到世界各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再到 20 世纪比较文学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

就等。教学上以比较文学发展史为脉络,梳理、评析比较文学史上法国学派、

美国学派、苏联学派、中国学派等各种流派的产生、主张、发展演变的历史以

及在世界比较文学史的地位与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和全面阐释比较文

学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超文学研究以及当前热门研究的比较文学

研究方法,探讨比较文学成为当今研究领域显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中国文学批评史

本课程紧扣古代文学批评与儒道释文化的关系,在古代文化的思想背景和

精神源流中,把握并阐释文学批评的演进脉络和理论精粹,内容主要包括:孔

子的文学理论、庄子的文学思想、《毛诗序》诗学思想等。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

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对学生进行初步且系统的学术训练。

唐宋诗词概论

Page 25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本课程主要讲授词学基础、唐五代名家词、北宋名家词、南宋名家词,旨

在帮助学生在阅读唐宋名家词的基础上,掌握词的基本理论及词的发展历史,

为进一步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文学主题学研究

本课程旨在讲授主题学理论基本范畴及其在研究实践中的运用。课程结合

中西、中印文学等平行研究、影响研究的若干案例,力图描述主题学理论的跨

学科性、实证性。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提高其创新能力,了解学

术史和前沿态势。

莎士比亚戏剧研究

本课程旨在对莎士比亚具有代表性的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等的介

绍、解析和重读使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从

不同文学理论视角对这些戏剧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诠释,从美学角度审视人性的

真、善、美和假、恶、丑,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莎剧的具有普遍性的主题,其优

美的语言,深刻的哲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更加深学生对人性认识,提高他们

对人生的领悟能力。

中日古典文论比较研究

本课程将选取中日两国古代有关文学理论的文献,通过直接研读,探讨影

响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学理念的形成脉络,在提高阅读古典文献的能力的同时,

深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通过与日本古代有关文学理念的篇章的对比,了

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对日本古典文学的深远影响,在开拓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的

视域的同时,将中国古代文学理念放诸东亚地区古代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来把握,

从政治史、自然观、审美意识、宗教意识等多方面,使学生理解中国文化对周

边国度的影响。

艺术哲学

本课程旨在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审视文学和艺术现象。本课程从艺术哲

Page 25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学的基本问题即:美与美学的区别以及美的本质等理论问题谈起,涉及以下主

要论题:1、美的获得及美的基本类型;2、美的文化模式、美(以中国为代表

的东方为主)的人类学起源;3、美在礼中孕育、在“文”中涌出、在抽象中流

动、在变相中凝结等理论问题;4、美的宇宙学根据等。使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

生熟悉美学基本原理,并能结合文本对文学审美进行较为科学地探讨。

文学与文化研究

本课旨在以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其在中西文学表现上的异同。主要探讨内容如

下:中西民族性格与中西文学;中西文学的想象力;中西文学的审美理想;中

国文学的世俗自然与西方文学的宗教澄明;中西文化与文学的发展模式;中西

文学的使命感;中西文学的悲剧精神;中西文学中的雅与俗;中西文学与文化;

中西文学的未来展望等。本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穿越异质文化差异的鸿沟,建

立一个较为系统的中西比较文学架构。

中外文学文本细读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文学文本细读理论、方法的讲解与探究,辅以实例示范,

加之以学生对具体文本的解析和训练,培养学生对文学文本的解读、诠释能力,

以便进一步培养其思辨能力和文学敏感性。通过解析报告,提高学生对文本解

读的技术性、实证性,故而本课程是“细读”而不是做宏观的、抽象的、纯理

论的分析。

文学理论

本课程旨在介绍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从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质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

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等理论问题入手,本课程旨对如下论题:文学审美意识形

态属性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理论;文学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的审美价值追

求;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及文

学风格;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批评等详加探讨。使学

生能较为全面地掌握文学批评基本理论,并运用于文本分析的实践中去。

Page 25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英美小说研究

本课程旨在追溯英美小说之起源及最新发展,在关注英美作家的创作思想

及艺术成就的同时,重点剖析影响力较大的流派及经典作品。本课将以时空为

脉络,以专题为中心,如历史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浪漫小说、哥特小说、新

写实小说、学院小说及元小说等;立足二十世纪文学批评理论,探究英美小说

的艺术规律及审美价值。本课程将帮助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较为系统地把握英

美小说发展史及小说创作相关理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论文写作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学术论文写作和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两部分。教学上

主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发挥比较文学的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

跨学科的特点,运用比较文学跨学科的创新性研究方法,对论文题目的合理设

定,论文章节的科学设置,序言、先行研究、每章节的开头和结尾的撰写方法,

结语理论提升的撰写方法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理论阐释和科学合理的论文写作

指导,并对研究生运用各种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撰写的小论文进行详细的讲解

和指导,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辅助性的指导。

中日古代文学比较研究

本课程以日本古代文学特别是日本古代汉文学为中心,与中国文学进行比

较研究。通过精读平安时代汉文学的作家作品,使学生了解日本汉文学与中国

文学的相互关系,以及日本汉文学在摄取中国文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独特性。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生能够精读日本汉文学作品,并掌握中日比较文学的研

究方法,为撰写毕业论文和将要从事的教育科研工作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俄罗斯戏剧研究

本课程旨在全面梳理、介绍自俄罗斯古代戏剧至 21 世纪初的俄罗斯戏剧史

发展进程,总结各个时期戏剧史的基本特点,介绍个别剧作家及著名戏剧作品,

理解其在俄罗斯及至世界戏剧史中的地位与意义。包括主要戏剧流派——宗教

Page 25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戏剧、宫廷戏剧、古典戏剧、感伤主义戏剧、讽刺喜剧、别林斯基的戏剧批评,

包括的主要剧作家有格里鲍耶托夫、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

奥斯特罗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二十世纪主要剧作家及“新戏剧”作家。

二十世纪美国诗歌

本课程以二十世纪美国诗歌的发展进程为序,包含现代诗歌、诗歌技巧和

主要诗人。讨论的诗人有艾略特、斯蒂文森、摩尔、毕晓普、罗维尔、普拉斯

等诗人。本课程运用历史的、传记以及性别批评等各种文学批评方法,使学生

学习各种形式的现代诗歌、了解各种诗歌技巧以及语言等来欣赏诗歌的美学效

果。这门课将帮助学生提升批评分析能力,引领学生把诗歌作为丰富自己体验

的手段,以此探索自我的多种可能性,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泛的学术研究空

间。

英美妇女作家研究

本课程旨在介绍英美文学中的妇女作家和作品,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解

读,通过研究帮助学生了解女性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三次浪潮,把握女性主义文

学思潮的发展脉络,重新诠释女性主义在西方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并运

用女性主义批评等相关文学理论对女性文学作品作深刻的分析。

英国戏剧研究

本课程旨在通过选读和赏析英国主要剧作家的代表作品及其语言进行有效

的欣赏,了解英国戏剧的走向,人民的思想意识和心态,社会的变迁,从而达

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文学欣赏和分析的能力。本课程分为三个部分:戏剧的

基本知识和概念;英国戏剧史简介;英国戏剧史上不同发展时期的六位主要作

家及其代表作的研读。本课程主要采用教师主讲和学生自学以及课堂讨论的形

式。

中国古典文艺思潮

本课程旨在对中国古典文艺思潮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本课程分四大

Page 25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部分:1、魏晋时代文艺思潮,主要介绍魏晋时代的文学环境、志怪小说、从三

曹到陶渊明;2、唐韩愈与古文运动,前涉白居易,后及司空图等的文学主张;

3、北宋前期的诗文革新运动,前涉晚唐,后及南宋及金元;4、明中期的文学

复古思潮,前涉明初戏曲理论,后及明末文学解放思潮及四大名著的产生。通

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能较为详尽地理解掌握我国古典文艺思

潮,为比较文学研究中中国视野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本课旨在介绍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中西文本比

较。主要内容:女性主义的发展;女性主义批评意识;女性主义与文学;女性

主义的后现代语境;女性主义美学的探讨;身份政治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在中国;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叙事;女性话语的诞生;母性神话的解构

与重建;爱情的颠覆;男人:从中心到边缘;女性形象的变革等。本课程借助

中西女作家的对比研究,考察女性主义批评对中国文学观念和文化意识形态的

影响。

叙事学研究

本课程旨在介绍西方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基础理论以及中国叙事

学研究,讲授如何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小说、戏剧、新闻、影视剧等不同体裁的

文本进行分析,更好地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并进行中外文学作品文本对比分

析训练。通过对叙事学理论的学习和应用,给学生提供一种新的认识和方法去

研读文学作品,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培养和提高学

生对文本的解读、分析和诠释能力,并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

中日古代女性作家研究

本课程旨在对中日两国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女性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直接

研读和比较,尝试探讨女性在文学的草创时期以及文学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的若

干问题,如:1、文学诞生时期,女性的参与;2、女性形象在不同时期文学作

品中的变化及其原因;3、女性作家作品中的自我塑造与自我表现;4、中日古

Page 257: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代女性作家的异同等。本课程将培养学生读解古典汉语文献的能力和整理、归

纳、分析第一手史料文献等能力。

小说理论与批评

本课程旨在讲授中国小说发展过程、批评理论与方法。也包括当代小说批

评的外来理论与方法。重点是传统叙事艺术、西方叙事艺术以及精神分析等理

论的比较分析与运用。教学目的:扩展学生小说理论与批评的知识面,提升叙

事文学批评能力。

加拿大短篇小说研究

加拿大短篇小说作为加拿大文学领域的一项基本课程,与加拿大文学史和

加拿大诗歌相辅相成。本课程旨在介绍加拿大短篇小说的发展历程,解读重要

的作家及其作品,使学生了解加拿大文学的特点,并能够独立分析评判加拿大

短篇小说,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本课程不仅注重理论学习,而且注重

实际分析,对于重要的作品将会帮助学生从全局和细节的不同层面进行分析理

解,对于学生学习加拿大文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Page 258: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30505)

十二、 学科、专业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硕士点于 2007 年开始招生。硕士点现有教师 18 人,其中教授 4人,副教

授 7人,博士 3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2人。学科始终以提升专业研究的综合

实力为目标,注重科研能力,突出研究特色。近年来,在国内各类学术期刊上

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先后参与和承担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 10 余项,获得省

级以上科研奖 10 余项。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们思想道德形成、发展

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主要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

主义信念,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理论基础

扎实、知识面较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强、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和党政、

企业、群团、社会工作 、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设有四个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现

代伦理与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

论研究。

十三、 二级学科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较高的思想政

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学术素质;

2、了解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一定

的科学研究能力;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Page 259: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十四、 三级学科培养目标

本专业下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现代伦理与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思想

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四个研究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

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方向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

的、任务、内容和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等。

2、现代伦理与道德教育理论研究

现代伦理是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起点与归宿,也是当代社会应重点关注的

问题。道德教育即是培养现代伦理精神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传统道德价值转

型与变迁的主要方式。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道德教育需要先进的道德教育理

论来指导。本方向主要研究道德基本理论、全球化视野下中外德育比较、公民

教育研究等。

3、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在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研究思想政

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探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和管理能

力的新形式和新内容。主要研究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与管理的规律、基本理论与

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原则、主要

内容、特点和方法等,使学生全面提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4、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

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

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

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

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 能

创造安宁有序的社会秩序,繁荣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我国实行法治,

Page 260: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是适应世界潮流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

法治建设过程需要以扎实的法治理论为指导。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依法治国方略理

论;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如何加快发展法学教育,

更新法学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法律理论与实践人才。

十五、 学习年限

学习期限为 3年。前 2年开设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后 1年进行教学实践

和撰写论文。申请提前论文答辩、提前毕业者须满足以下条件:1)修满培养方

案规定的学分;2)专业必修课程成绩优秀;3)已完成学位论文。学习年限不

得超过 4年,延迟毕业必须申请批准。

五、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1. 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低于 41 学分,其中学位课 12 学分,非学位课 18 学分。具体分

配如下:

1)学位公共课:7学分

2)专业必修课:12 学分

3)专业选修课:20 学分

4)公共选修课:4学分

2. 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研究

2 共 7 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基础外语 4

公共选修课 见“每学期开课计划” 要求选 2门课程,

4学分

专业必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共 32 学分

专业选修课 见“专业课程设置”

总计 共 43 学分

在课程学习期间(中期考核前),按要求修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本培养

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课一般要求阅读量不少于 500

页,要求口头报告或撰写书面读书报告 1 至 4 次(篇),考核方式一般为撰写

Page 261: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4000 字以上的论文 1-2 篇;每门专业课程成绩要求达到 75 分以上(含 75

分) 。

3. 专业课程设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期 考核方式 学分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1 考试/论文 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 3 考试/论文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 考试/论文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研究 1 考试/论文 2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1 考试/论文 2

导师专题研究 4 考试/论文 2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 考试/论文 2

中西方人生哲学比较研究 4 考试/论文 2

社会心理学问题研究 3 考试/论文 2

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研究 2 考试/论文 2

中国哲学史 2 考试/论文 2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2 考试/论文 2

西方政治思想史 1 考试/论文 2

哲学思维与智慧研究 4 考试/论文 2

国际政治问题研究 3 考试/论文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通论 3 考试/论文 2

注:可跨学科方向选修课程,但最多不超过两门。

十六、 学习安排

时间 学习内容

第 1 学期:

第 1年 9月—第 2年 1月

主要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

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研究、马

克思主义伦理学、西方政治思想史等专

业必修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

度通论等有关选修课,指导研究生阅读

相关书籍。

第 2 学期:

第 2年 2月—6月

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

哲学史、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当代

国外社会思潮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等专业必修课和有关选修课,指导研究

生阅读相关书籍。

第 3 学期:

第 2年 9月—第 3年 1月

主要讲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社

会心理学问题研究、国际政治问题研究

等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指导研究生阅

读相关书籍。

Page 262: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第 4 学期:

第 3年 2月—6月

主要讲授导师专题研究、中西方人生哲

学比较研究、哲学思维与智慧研究等课

程,开展社会实践及论文开题报告工

作,指导研究生阅读相关书籍。

第 5 学期:

第 3年 9月—第 4年 1月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开始论文调查及

论文撰写。

第 6 学期:

第 4年 2月—6月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进行论文撰写、

修改、定稿,完成论文答辩。

注:第 1-4学期原则上不允许外出实习。

十七、 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

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

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开题委员会由 5人组成。开题

报告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十八、 学位论文撰写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

分,条理清晰。格式应严格按照论文要求,注明引文出处,养成良好文风。具

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选题对学科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通过开题

报告,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有一定新见解,显示出作者具有独立科研能力。

3、学位论文需用中文撰写,用中文答辩。

4、学位论文长度为2-3万字符。

十九、 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论文匿名评审通过,经指导教师推荐,论文评阅

人同意,方可参加答辩。答辩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答辩未通过者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再次答辩,第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Page 263: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二十、 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

根据科研需要,可在第 3-4 学期安排研究生到校外访学一次,以便收集资

料,向有关专家请教。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

二十一、 硕士学位授予所需其他条件

1、社会实践。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除了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门

课外,还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并完成一篇研究论文或总结报告。

2、听学术讲座。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前两年,必须累计听 8次学术讲座,

记 1学分,由校研究生会和部研究生组织统计,否则得不到硕士学位。

二十二、 课程描述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

修课,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理论基础、规律、对象、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等。

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

课,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涉及的主要因素如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社

会要求的角度,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和信

息接受的所有心理因素,包括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对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

对教育环境的心理研究,以及对教育者自身的心理研究;从人的心理现象出发,

按照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心理、情感心

理、意志心理以及个性心理、群体心理、交往心理等,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

科学化。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历史必然性、发展进程、经验教训,当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困境及出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党的领导

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等,以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4、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

修课,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基本规律、基本命题,

Page 264: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学习其立场、观点、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史尤其是中国化的过

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问题。

5、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主要

研究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道德教育和修养、道德与经济利益、物质生活

的关系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道德现象中的带有普遍性和

根本性的问题,从中揭示道德的发展规律。

6、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

研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及

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

进行科学的评价,借鉴其合理因素,开阔学生的理论视野,提高他们辨别理论

是非的能力。

7、中国哲学史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主要研究中

国古代哲学与近代哲学的发展脉络,探索和寻求中国哲学家的表达方式与中国

哲学精神。古代哲学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易经、儒家思想及其传承、道家思想、

墨家思想和法家思想。近代哲学是指 1919 年到 1949 年这一历史区间的中国哲

学,包括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国实证哲学思潮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8、中西方人生哲学比较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

课,涉及哲学、伦理、宗教、社会等多方面的内涵。中西方在各自长期的发展

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思想,这些哲学理论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形

成了各具特色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中西方对什么是人、人的起源、人的本

质、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人的生死等问题的思想来源、主要内容、根本特点

的比较与分析,发掘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并分析其差异的社会、历史、

文化根源。

9、国际政治问题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以马

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原则为指导,主要讲授世界政治的概念、

特点、研究对象及其方法,研究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当代世界政治

面临的主要问题等。

10、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研究

自我意识、人格理论、情绪及压力管理、人际交往、婚恋、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Page 265: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常见心理疾病等。

11、社会心理学问题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是

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如人际知觉、人际吸

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12、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

性的不同国家(如中国、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进

行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根据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进行专题比较,然后

通过综合比较得出规律性的认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比较研究的基本理论,

了解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长处和不足,以学人之长,加强和改进我们的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

13、哲学思维与智慧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

此门课程以了解哲学思维方式为主线,系统介绍人们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

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法,分析正确的思维方式,剖析错误思维方式

及其具体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智慧的人生态度。

14、西方政治思想史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西方政

治思想史是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是专门研究西方政治学家政治思想产生、发展、

演变历史的一门学科。它从古代希腊、罗马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一直研究到近代西欧、北美的洛克、卢梭、杰斐逊、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的

政治思想,它让我们看到,就其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影响而言,至今还没有一种

政治理论可以与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通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

业选修课,本课程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理论的

基础上,从我国经济体制的历史变革出发,阐明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设、

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创新,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实施;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的性质、改革模式和改革途径,以及面临的矛盾和选择,分析其对构建政治

法律制度发挥的重要作用。课程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资格制度、

尊重保护市场经济主体财产权制度、合同自由制度、国家对市场经济适度干预

Page 266: file.dlufl.edu.cnfile.dlufl.edu.cn/gd.dlufl.edu.cn/zytz/2014-09-03/... · ´6' F6| % pl+ ... 3 }XgñòóJ t ¾KË åE056ô õþúC g 9í öé Ô 9g õþ5î}X0÷D5îóJø ÏÐ O¸Y?

制度、市场经济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