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39 2014 8 1 责编 王建华 美编 唐鼎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 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广大群众共享 成果。今年上半年,浚县民生支出达 9.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 83.4%。 按照“向西、向心”发展的工作思 路,大力实施城市建设提升工程。县城 面积拉大到20平方公里,人口16万, 城镇化率达到 35.7%。 投资14亿元,开工建设了4条干 线公路,鹤浚快速通道正在施工建设。 投资1.7亿元,相继建设11条城市 道路;南水北调供水一期工程、城区天然 气入户工程等基础设施正在全速推进。 居民健康档案、新农合等工作走在 全省、全国前列;2013 年,总投资 8 亿 元的 15 个保障性住房项目进展顺利。 投资1560万元用于安全饮水工 程,2.8 万农村群众喝上了安全水;8 个 乡镇敬老院全部进行了升级改造,老人 可以更好地享受晚年;总投资2.3亿元 的卫溪中学、长丰小学、王庄镇中小学 建成投用。开展“到群众中去”活动,帮 助群众办实事3200多件,解决实际困 难 973 个…… 这座黎阳古城,正昂首阔步走向美 好明天! □记者 谷武民 通讯员 王海涛 总投资6.7亿元的布丽斯服装项目、总投资4.2亿元的新纯服 装项目、投资3.5亿元的巴蜀食品工业园纷纷投产,总投资28亿元 的大用50万吨中式营养快餐、总投资6.5亿元的深圳雅昌管业华 中产业基地项目、投资5亿元的浙商食品工业园等项目正在快速 推进……在被誉为“古都朝歌”的淇县大地上,处处迸发出新的激 情与活力。 淇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县域实际,向改革要活力要红利,以改 革促发展促提升,迅速掀起了经济建设新高潮,谱写了全县经济社 会大发展的新篇章。 “三思四进五推动” 布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淇县提出了以“三思”强化 “一学”、以“四进”体现“三促”、以“五推动”落实“四抓”的“三思四 进五推动”工作思路,将省委“一学三促四抓”的要求在淇县具体 化。 “三思”,就是思想要进去。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深刻反 思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群众在自己心中的位置、自己在 工作中的差距。 “四进”,就是群众要进来。在接受教育、听取意见、问题会诊、 整改结果四个方面进群众家门,让群众参与。 “五推动”,就是规矩要立起。推动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 题的解决,推动一批民生工程的实施,推动一批促进改革发展稳定 大事的落实,推动一批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的深化。 “晋星争快创先”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鹤淇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 淇县围绕“晋星争快创先”的发展目标,依托园区内规划的汽车及 零部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金属镁精深加工等 4 个功能园区,全 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今年前5个月,全县签约和即将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个,重 点在谈项目10个,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总投资22亿元的纺织辅 料项目已与河南省纺织服装协会签订战略协议,成为该协会在河 南省的唯一布点。 截至目前,鹤淇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1.5平方公里, 入驻工业企业83家。目前,集聚区共实施基础设施项目41个,累 计完成投资46.3亿元,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民生无小事 产业城市互动发展 一批城建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同步推进,产城互动 发展,加快了淇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建设了11万和22万两个变电站、日供水3.5万吨的水厂、日 处理 6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供水、天然气、通信等管网已 随道路铺设,集聚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投资2.3亿元的市民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集 展览馆、会议中心、图书馆、科技馆和群艺馆五馆合一,主体已建 成。实验学校、县人民医院等一批文化、教育、卫生项目相继建成 投用。 未来在召唤,重任在肩。淇县将努力为鹤壁市打造 “两个构建”升级版和“三城建设”,为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浚县:文化名城再现发展活力 □记者 谷武民 通讯员 卢新娟 文图 “工业更强”、“农业更亮”、“古城更美”……如今,这些词已成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浚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代名词。 改革创新求突破、务实重干促提升。今年以来,浚县全力以赴抓项 目、创优势、惠民生,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好趋势、 好态势、好气势。 今年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亿元,增长12.3%;固 定资产投资完成48亿元,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7亿元, 增长 23.4.%;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787元、农民人均现金收 入 4728 元,分别增长 10%、14%。 浚县集聚区三获省“十快”,项目建 设全市“五连冠”。 经过一年建设,今年 5 月,浚县产 业集聚区内总投资 22 亿元的聆海公司 年产190万套高档家居生产线实现投 产。“目前,我们已经接到了金螳螂公 司、格林豪泰酒店、贵阳孔学堂国宾馆 等国内知名企业的订单,正在分批生 产。”7月 28日,项目总经理耿君表示。 据悉,上半年,全县确定的总投资 433亿元的114个在建重点项目,已完成 投资7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其 中,省重点项目 9 个,完成投资 27 亿元; 市重点项目 51 个,完成投资 59 亿元。 今年6月,经农业厅组织专家实打验 收,小河镇 5 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平 均亩产679.9公斤,12万亩高产创建示 范片平均亩产641公斤,全县高产创建 示范区平均单产594.1公斤,为全省乃至 全国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树立了标杆。 今年,浚县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 “百千万”建设工程,划定永久高标准粮 田,全县高标准粮田总面积达到35万 亩,高标准粮田建设全省领先、全国知 名。省政府确定 6 个高标准粮田建设 提升县,浚县是其中之一。 “留古、用古、承古、扬古”,浚县正 以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培 育产业为目的,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 的丰富内涵和现实价值。 今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 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卫河 (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浚县黎阳仓遗 址两项遗产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产业集聚区助推经济风生水起 跻身省高标准粮田建设提升县 两项遗址列入世界遗产 帮助群众办实事 3200 多件 凝心聚力谋发展 深化改革促提升 —淇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集聚区里忙碌有序的生产线

浚县:文化名城再现发展活力 - dahe.cnnewpaper.dahe.cn/dhb/images/2014-08/01/A39/dha39801c_h.pdf业集聚区内总投资22亿元的聆海公司 年产190万套高档家居生产线实现投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浚县:文化名城再现发展活力 - dahe.cnnewpaper.dahe.cn/dhb/images/2014-08/01/A39/dha39801c_h.pdf业集聚区内总投资22亿元的聆海公司 年产190万套高档家居生产线实现投

A392014年8月1日

责编王建华 美编唐鼎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美丽河南

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广大群众共享成果。今年上半年,浚县民生支出达9.5 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3.4%。

按照“向西、向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城市建设提升工程。县城面积拉大到20平方公里,人口16万,城镇化率达到35.7%。

投资14亿元,开工建设了4条干线公路,鹤浚快速通道正在施工建设。

投资1.7亿元,相继建设11条城市道路;南水北调供水一期工程、城区天然气入户工程等基础设施正在全速推进。

居民健康档案、新农合等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2013年,总投资8亿元的15个保障性住房项目进展顺利。

投资1560万元用于安全饮水工程,2.8万农村群众喝上了安全水;8个乡镇敬老院全部进行了升级改造,老人可以更好地享受晚年;总投资2.3亿元的卫溪中学、长丰小学、王庄镇中小学建成投用。开展“到群众中去”活动,帮助群众办实事3200多件,解决实际困难973个……

这座黎阳古城,正昂首阔步走向美好明天!

□记者 谷武民 通讯员 王海涛

总投资6.7亿元的布丽斯服装项目、总投资4.2亿元的新纯服装项目、投资3.5亿元的巴蜀食品工业园纷纷投产,总投资28亿元的大用50万吨中式营养快餐、总投资6.5亿元的深圳雅昌管业华中产业基地项目、投资5亿元的浙商食品工业园等项目正在快速推进……在被誉为“古都朝歌”的淇县大地上,处处迸发出新的激情与活力。

淇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县域实际,向改革要活力要红利,以改革促发展促提升,迅速掀起了经济建设新高潮,谱写了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新篇章。

“三思四进五推动”布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淇县提出了以“三思”强化“一学”、以“四进”体现“三促”、以“五推动”落实“四抓”的“三思四进五推动”工作思路,将省委“一学三促四抓”的要求在淇县具体化。

“三思”,就是思想要进去。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深刻反思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群众在自己心中的位置、自己在工作中的差距。

“四进”,就是群众要进来。在接受教育、听取意见、问题会诊、整改结果四个方面进群众家门,让群众参与。

“五推动”,就是规矩要立起。推动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推动一批民生工程的实施,推动一批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事的落实,推动一批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的深化。

“晋星争快创先”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鹤淇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淇县围绕“晋星争快创先”的发展目标,依托园区内规划的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金属镁精深加工等4个功能园区,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今年前5个月,全县签约和即将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个,重点在谈项目10个,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总投资22亿元的纺织辅料项目已与河南省纺织服装协会签订战略协议,成为该协会在河南省的唯一布点。

截至目前,鹤淇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1.5平方公里,入驻工业企业83家。目前,集聚区共实施基础设施项目41个,累计完成投资46.3亿元,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民生无小事产业城市互动发展

一批城建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同步推进,产城互动发展,加快了淇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建设了11万和22万两个变电站、日供水3.5万吨的水厂、日处理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供水、天然气、通信等管网已随道路铺设,集聚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投资2.3亿元的市民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集展览馆、会议中心、图书馆、科技馆和群艺馆五馆合一,主体已建成。实验学校、县人民医院等一批文化、教育、卫生项目相继建成投用。

未来在召唤,重任在肩。淇县将努力为鹤壁市打造“两个构建”升级版和“三城建设”,为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浚县:文化名城再现发展活力

□记者 谷武民 通讯员 卢新娟 文图

“工业更强”、“农业更亮”、“古城更美”……如今,这些词已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代名词。

改革创新求突破、务实重干促提升。今年以来,浚县全力以赴抓项目、创优势、惠民生,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

今年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亿元,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亿元,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7亿元,增长23.4.%;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728元,分别增长10%、14%。

浚县集聚区三获省“十快”,项目建设全市“五连冠”。

经过一年建设,今年5月,浚县产业集聚区内总投资22亿元的聆海公司年产190万套高档家居生产线实现投产。“目前,我们已经接到了金螳螂公司、格林豪泰酒店、贵阳孔学堂国宾馆

等国内知名企业的订单,正在分批生产。”7月28日,项目总经理耿君表示。

据悉,上半年,全县确定的总投资433亿元的114个在建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7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其中,省重点项目9个,完成投资27亿元;市重点项目51个,完成投资59亿元。

今年6月,经农业厅组织专家实打验收,小河镇5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679.9公斤,12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641公斤,全县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单产594.1公斤,为全省乃至全国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树立了标杆。

今年,浚县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划定永久高标准粮田,全县高标准粮田总面积达到35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省政府确定6个高标准粮田建设提升县,浚县是其中之一。

“留古、用古、承古、扬古”,浚县正以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培育产业为目的,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和现实价值。

今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浚县黎阳仓遗址两项遗产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产业集聚区助推经济风生水起

跻身省高标准粮田建设提升县

两项遗址列入世界遗产

帮助群众办实事3200多件

凝心聚力谋发展深化改革促提升——淇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集聚区里忙碌有序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