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11.1 15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949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利用自然的 能力空前提升。在未来几十年新的世界 格局和发展进程中,我国长期生存和 发展的资源保障在哪里?如何在全国 地域上合理布局日益庞大的经济总量 和社会总量?如何使重要生态功能区 得以保留而环境恶化区不至于发生崩 溃?如何使人口及产业集聚功能区得 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何在全国范 围内促成和谐高质高效的地域格局, [1] 这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战略格局问 题,也是在发展中必须科学认识、审慎 对待并做出正确抉择的严峻问题。 一、地理环境的框架性制约 :地 理环境对中国发展格局的框架性制约 作用,决定了中国发展格局具有经济 社会集聚区与自然资源富集区在空间 上错位分布的特征。 无论生产力水平与科学技术如何 发达,人类的发展始终要受到地理环 境和资源禀赋的约束,而且这种自然 约束往往对一个国家、地区的发展格 局最终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国地势东 高西低,梯度特征显著。便于承纳人 类耕作、居住与建筑构想的较理想的 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太 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即 中国地域发展格局演变 与新发展格局的方向 文/谢高地 鲁春霞 曹淑艳 摘要 : 发展的格局不仅是人口社群和各种社会经济体系在地域上布局与聚集的物理 状态,也是一种无形而重要的战略资源与发展要素。发展格局的合理性,关系全国发展 的经济社会活力及其可持续性,关系发展的自然成本与代价,关系整个国家与民族的长 治久安。本文系统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中国发展格局的框架性制约作用,以及过去 60 年来 我国资源环境格局、产业格局、人口与城乡格局的演变特征,认为塑造发展格局的驱动 力已由“抑制自然优势”转变为“激发与响应自然优势”,发展格局正在朝绿色化与本质 均衡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 发展格局;区域功能;资源环境;发展风险 中图分类号 : F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0138(2011)01-0015-04 地势第一阶梯地区,海拔主要在500 米以下,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水 热条件与近距海洋位置较为优越。自 然区位优势客观上决定,该线以东是 中国经济社会的天然集聚区与理想发 展域。然而,该线以西是中国自然资 源的富集分布区,分布着全国 89%的 煤炭资源、约 60% 的石油资源、75% 的天然气资源、近 80% 的水能资源。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适宜区与高新引力 区空间分布上居东,而自然资源丰富 区居西,决定了中国经济布局与自然 资源布局之间具有天然的空间错位性。 在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 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广大地区,拥有全 国 85% 以上的生态用地,是中国生态 服务供给的主阵地,是决定国家生态 安全的战略区。然而,其北部是土地 沙漠化胁迫的重灾区,中南部或者是 大江大河源头或者是水土流失易发区, 生态系统的天然脆弱性与其功能重要 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丰富的资源赋 存,客观上决定了资源采掘业是该线 以西的广大地区的重要产业活动,使 天然脆弱的生态系统易遭来自人类的 强度干扰 ;战略性的生态地区,又客 观上要求这里尽可能减少人为干扰, 让地域生态系统保持自然而然的状态。 在该线以东的广大地区,目前集聚了 全国近 70% ~ 75% 总人口与非农产业 从业人员、80% 的城镇人口、90% 的 G D P、80% 的财政收入和 95% 以上的 进、出口总额。庞大的人口居住群体, 要求这一地区有清洁、健康的生态环 境,而庞大的经济总量与密集的重工 业布局,意味着有大量的废水、废气 与固体废弃物排放。人们居住生活的 高环境质量诉求与发展的高环境污染 排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强烈的冲突。 区域功能的这种天然冲突,不是人的 力量在中短期内能改变的,更不用说 彻底消除。 受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框架性 制约,中国发展格局具有天然的双重 失衡性——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与生态 脆弱区的空间重叠性,自然资源富集 地区与经济社会集聚中心的空间错位 性。这种双重失衡极大地提高了中国 “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 增大了发展的成本。 二、资源环境格局 :开发利用与 干扰自然的强度迅猛提升,并具有明 显的刚性特征,战略性资源自然短缺、 生态环境人工主导、水环境污染难以 短期内扭转的格局日益显著,增大了 中国发展的风险。 在过去的 60 年里,总体上是开发 利用自然资源范围、规模与强度连年 攀升的时期。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提 高了百余倍,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翻 了两番多,水电、核电由空白到 2007 年实际发电量超过 5500 亿度。种植用 地总面积在 1980 年之前净增加了 5.4 亿公顷,在 1980 年以来共减少了近 2 亿公顷。草地面积在 1949 ~ 1996 年、 森林面积在 1946 ~ 1960 年左右曾减 少了近 1/3。中国的资源环境利用格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18B01)

中国地域发展格局演变 与新发展格局的 ... - CASsourcedb.igsnrr.cas.cn/zw/lw/201107/P020110708359874149760.pdf · 摘要:发展的格局不仅是人口社群和各种社会经济体系在地域上布局与聚集的物理

  • Upload
    others

  • View
    1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国地域发展格局演变 与新发展格局的 ... - CASsourcedb.igsnrr.cas.cn/zw/lw/201107/P020110708359874149760.pdf · 摘要:发展的格局不仅是人口社群和各种社会经济体系在地域上布局与聚集的物理

2011.1 15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949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利用自然的

能力空前提升。在未来几十年新的世界

格局和发展进程中,我国长期生存和

发展的资源保障在哪里?如何在全国

地域上合理布局日益庞大的经济总量

和社会总量?如何使重要生态功能区

得以保留而环境恶化区不至于发生崩

溃?如何使人口及产业集聚功能区得

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何在全国范

围内促成和谐高质高效的地域格局,[1]

这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战略格局问

题,也是在发展中必须科学认识、审慎

对待并做出正确抉择的严峻问题。

一、地理环境的框架性制约 :地

理环境对中国发展格局的框架性制约

作用,决定了中国发展格局具有经济

社会集聚区与自然资源富集区在空间

上错位分布的特征。

无论生产力水平与科学技术如何

发达,人类的发展始终要受到地理环

境和资源禀赋的约束,而且这种自然

约束往往对一个国家、地区的发展格

局最终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国地势东

高西低,梯度特征显著。便于承纳人

类耕作、居住与建筑构想的较理想的

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太

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即

中国地域发展格局演变

与新发展格局的方向文/谢高地 鲁春霞 曹淑艳

摘要:发展的格局不仅是人口社群和各种社会经济体系在地域上布局与聚集的物理

状态,也是一种无形而重要的战略资源与发展要素。发展格局的合理性,关系全国发展

的经济社会活力及其可持续性,关系发展的自然成本与代价,关系整个国家与民族的长

治久安。本文系统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中国发展格局的框架性制约作用,以及过去 60 年来

我国资源环境格局、产业格局、人口与城乡格局的演变特征,认为塑造发展格局的驱动

力已由“抑制自然优势”转变为“激发与响应自然优势”,发展格局正在朝绿色化与本质

均衡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发展格局;区域功能;资源环境;发展风险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11)01-0015-04

地势第一阶梯地区,海拔主要在 500

米以下,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水

热条件与近距海洋位置较为优越。自

然区位优势客观上决定,该线以东是

中国经济社会的天然集聚区与理想发

展域。然而,该线以西是中国自然资

源的富集分布区,分布着全国 89%的

煤炭资源、约 60% 的石油资源、75%

的天然气资源、近 80% 的水能资源。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适宜区与高新引力

区空间分布上居东,而自然资源丰富

区居西,决定了中国经济布局与自然

资源布局之间具有天然的空间错位性。

在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

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广大地区,拥有全

国 85% 以上的生态用地,是中国生态

服务供给的主阵地,是决定国家生态

安全的战略区。然而,其北部是土地

沙漠化胁迫的重灾区,中南部或者是

大江大河源头或者是水土流失易发区,

生态系统的天然脆弱性与其功能重要

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丰富的资源赋

存,客观上决定了资源采掘业是该线

以西的广大地区的重要产业活动,使

天然脆弱的生态系统易遭来自人类的

强度干扰;战略性的生态地区,又客

观上要求这里尽可能减少人为干扰,

让地域生态系统保持自然而然的状态。

在该线以东的广大地区,目前集聚了

全国近 70% ~ 75% 总人口与非农产业

从业人员、80% 的城镇人口、90% 的

GDP、80% 的财政收入和 95% 以上的

进、出口总额。庞大的人口居住群体,

要求这一地区有清洁、健康的生态环

境,而庞大的经济总量与密集的重工

业布局,意味着有大量的废水、废气

与固体废弃物排放。人们居住生活的

高环境质量诉求与发展的高环境污染

排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强烈的冲突。

区域功能的这种天然冲突,不是人的

力量在中短期内能改变的,更不用说

彻底消除。

受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框架性

制约,中国发展格局具有天然的双重

失衡性——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与生态

脆弱区的空间重叠性,自然资源富集

地区与经济社会集聚中心的空间错位

性。这种双重失衡极大地提高了中国

“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

增大了发展的成本。

二、资源环境格局:开发利用与

干扰自然的强度迅猛提升,并具有明

显的刚性特征,战略性资源自然短缺、

生态环境人工主导、水环境污染难以

短期内扭转的格局日益显著,增大了

中国发展的风险。

在过去的 60 年里,总体上是开发

利用自然资源范围、规模与强度连年

攀升的时期。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提

高了百余倍,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翻

了两番多,水电、核电由空白到 2007

年实际发电量超过 5500 亿度。种植用

地总面积在 1980 年之前净增加了 5.4

亿公顷,在 1980 年以来共减少了近 2

亿公顷。草地面积在 1949 ~ 1996 年、

森林面积在 1946 ~ 1960 年左右曾减

少了近 1/3。中国的资源环境利用格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18B01)

Page 2: 中国地域发展格局演变 与新发展格局的 ... - CASsourcedb.igsnrr.cas.cn/zw/lw/201107/P020110708359874149760.pdf · 摘要:发展的格局不仅是人口社群和各种社会经济体系在地域上布局与聚集的物理

2011.116

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生态格局总体上从自然生态系统

为主导向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格局

演变。目前,全国 82%的已利用土地

面积中,种植用地、生态用地、建设用

地的结构比是 19.4%∶ 75.6%∶ 5.0%。

大致以 1970与 1998年为分界,中国土

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经历了三个明显的

演变阶段。第一阶段,种植用地大规模

扩展,生态用地林、草面积双减,沙漠化、

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第二阶段,种植用

地面积持续缓减,生态用地草地锐减,

林地增加,总量下滑,沙漠化面积加速

增长,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阶段,受生态建设与建筑占地的双

重挤压,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且态势难

转,生态用地林、草面积双增,沙漠化

扩展态势得到初步遏制。通过三北防护

林建设、天然林保护、生态退耕还林还

草等大型生态工程,中国成功地扭转了

生态用地严重下滑的态势,扩大了生态

用地的空间分布。与 1996 年相比,生

态用地面积增加了 1.6 亿公顷,增长了

近 40%。自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宜林

地区,为东部地区“建造”了天然生态

屏障,草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内蒙

高原,筑起了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长城。

近 60年来,中国耕地重心和生态用地

重心双双不断西移,使生态建设工程的

效果与耕地面积的含金量大打折扣;建

设用地重心不断向东南沿海移动,由于

建设用地的利益远远高于农业用地和

生态用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势必

会继续侵占耕地。

中国天然水资源总量、地表地下

径流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分布

格局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西部、东

南部年降水量呈现普遍增加的趋势,

而华北、东北地区、陕西、四川和甘

肃南部等地区年降水量则呈现普遍减

少趋势。河川径流总量呈现减少的趋

势,地区水资源短缺程度进一步加剧。

特别是在北方,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量

都有着不同幅度减少,地下水资源严

重超采,在平原区地下水漏斗数量和

面积不断增加。全国用水总量在经历

了 30 多年的急剧增长期后,增速减缓,

但用水的结构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总

体趋势是农业用水比例不断下降,工

业和生活用水比例和用水总量逐步上

升,生态需水越来越受到重视。受水

利工程开发、社会取用水与社会经济

面源污染的多重影响,水生态破坏严

重,水环境质量格局仍然延续着“能

污染的全被污染了,该治理好的还都

没有治理好”。

中国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

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之一。能源开发

利用具有明显的刚性结构特征。受资

源结构的制约,能源生产与消费均以

高碳能源煤炭为主导;受经济发展阶

段与产业选择的制约,能源消费以工

业特别是重工业部门为主导。近年来,

中国能源开发利用持续朝“一多两高

三低”(能源品种多样化、能源利用高

安全、高能效、低碳排、低污染、低

耗竭)的格局转变,能源生产的空间

聚集性呈增强趋势。能源产销的关系

格局由最初的“余煤、缺 (石 ) 油,总

量上供大于需”的结构性短缺,先后

经历了能源生产战略性、规模性与结

构性“三有余”和“三短缺”两个明

显的发展阶段。在1967~1992年的“三

有余”阶段,中国煤炭、石油与能源

总供给均大于需求,能源净出口是国

家换取外汇的重要战略途径。在 1993

年以来的“三短缺”阶段,中国能源

供给的数量性短缺与结构性短缺不断

加强,这既是中国资源禀赋的影响,

也是国家能源战略视角由立足国内向

放眼世界转变的结果,因而更属于一

种战略性短缺。在省际尺度上,中国

能源资源开发整体上呈现逐渐向北部、

向中部地区集中的态势。能源消费空

间移动总体上呈现由北向南,再向东

转西的态势。

受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的双重制

约,中国自然资源开放、利用与空间

格局均具有明显的刚性特征。全国的

资源环境利用总体上已经形成战略性

资源自然短缺、生态环境人工主导、

水环境污染尚未扭转的格局。在未来,

这种格局将进一步增强,增大中国发

展的风险。

三、产业格局:省域空间的经济

运行功能非均衡地显著提升,发展的

区域多功能性、多中心性、聚集性、

合作性、开放性与网络化趋势凸显,

全国空间发展功能布局趋向优化与理

性。

直到 1978 年,第一产业的产值

仍占国民生产总值 28.1%,而第一产

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高达 70.5%。改

革开放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拉开

了中国经济格局朝深刻而丰富的演变

历程前进的序幕。以 1980 年为界,近

60 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先慢后快地迅

猛扩增,这两个时期GDP总量分别扩

大了 3 倍与 13 倍多。各省际空间的经

济运行功能均显著提升,地区GDP相

对增速由“中高、东低”逐步转变为“东

高、中低”,西部地区始终居于中间地

位。全国地域空间上,区域经济增长

的非均衡性总体上不断增强,区域发

展的空间多功能性日益受到重视与开

发利用,经济总量及三大产业的空间

聚集性趋势持续强化,各省区经济开

发度也在不断走向深化。经济开发视

角由局限于“省际”向放眼于更大的

经济区、经济带转变,发展的空间合

作性与网络化趋势日益凸显。国家对

发展内涵理解不断深化,诉求也明显

转变,由单一追求经济规模转变为经

济、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发展。

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呈现先“北上”

后“南下”的演变格局。东部沿海省

区逐渐成为全国经济总量、轻重工业、

第三产业的经济聚集区,以长三角、

珠三角与环渤海最为显著,非农产业

布局的近水、亲海、向外特征日益显著。

晋陕、川渝两区的经济聚集与增长势

头非常旺盛,有望成为西部未来的重

要经济中心。区域经济结构呈自东向

西、从点到面优化升级的演变格局。

人均GDP的省际空间布局由“北高南

低”转变为“东高西低”,但西部资源

大省内蒙古、新疆人均财富水平不断

逼近东部水平。经济发展的外向度经

历了“集中 - 全面分散 - 高度集中”

的演变序列,近几年表现出强烈的向

海、向边(国界)趋势,在东部沿海

省份与西部边陲新疆高度集聚,其他

省份因此遭受严重的外贸隔离,经济

开发度走省际流通增强的道路。

1978 年以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

大潮流中,中国农业格局开始发生剧

烈变化。农业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

在经济发展水平的“中间地带”,形

成了“以牧为主”的区域农牧经济产

值格局。粮食产量的区域贡献南减北

增,东、西双减而中部增加,黄淮海

区、东北区与蒙新区的粮食生产地位

在全国不断增强,而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显著下降,但依然是全国第一大粮

食生产区。肉、蛋、奶三大类畜产品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Page 3: 中国地域发展格局演变 与新发展格局的 ... - CASsourcedb.igsnrr.cas.cn/zw/lw/201107/P020110708359874149760.pdf · 摘要:发展的格局不仅是人口社群和各种社会经济体系在地域上布局与聚集的物理

2011.1 17

总体呈现北强南弱态势,从发展趋势

看,肉类、禽蛋生产将进一步向黄淮海、

东北等主农区集中,而奶业发展则在

西南地区有广阔发展前景。在化学品

与机械能大量投入下,中国生物承载

力空间总量在 1980 ~ 2005 年“扩增”

了 1.5 倍,农业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

生态代价。由一个多样化、低成本的

生态农业转变为一个单一化、高投入

的化学与机械农业,引致了农业生态

环境退化与文化传承功能的全面衰落,

亟需将农业多功能性提升纳入到农业

经济管理日程之中。

四、人口格局:人口规模空间分

布稳定,四大结构(城乡结构、年龄

结构、素质结构、性别结构)格局变

化显著,城乡不公平性持续扩大,人

口流动进入稳定期,迁移路线形成全

新格局。

放眼历史,中国人口规模空间分

布的南北差异与东西差异,早在宋代

就已初具雏形。近 30 年,人口规模

省际分布保持较稳定的“H”型格局,

人口分布在东西方向的不均衡性大于

南北方向。华北、华东与华南沿海区

的人口大省与西南地区的人口大省组

成“H”的竖线,中部人口大省湖北、

河南组成“H”的横线。这主要是

1950 ~ 1980 年期间中国人口分布集

中区由华北、华东沿海逐渐向华南沿

海扩展,由东部与北部沿海省份逐渐

向西南省份不等速扩展的结果。人口

老龄化最初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京、

苏、沪显现,而后先点到面、先东后

中,持续扩展,自 2000 年以来成为全

国城乡地区人口结构一个不可逆转并

不断深化的发展态势,目前几乎遍及

全国各省份。全国人口性别构成总体

在合理范围内波动,但在中西部地区

长期存在一个明显的性别构成失衡空

间连续区,新生儿“女性赤字”问题

尤其严峻。近 60 年来,中国的人口文

化与科技综合指数 (ETI 指数 ) 实现

了大幅提升,省际空间格局变化明显。

ETI 指数高值区呈缩退趋势,中值区

由“V”型分布逐渐为“T”型分布取代,

低值区连片分布在中值区周围:一个

集中在西南,一个集中在环京津沪地

区。前者主要系教育发展水平低的结

果,而后者主要是由于周围经济相对

发达区吸引大量升学人口提前进入劳

动力市场的结果。

1949 年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

动主要发生了四大转变:由乡 - 乡迁

移模式为主向乡 - 城迁移模式为主转

变,由计划性迁移为主向自然性迁移

为主转变,由向北方、向人口稀疏地

区迁入为主转变为向东南沿海、向人

口稠密区迁移,由向小城镇迁移为主

转变为向大中城市迁移为主。伴随上

述四大转变,中国与自然土地资源因

素密切相关的人口迁移传统路线瓦解,

由社会发展区位和社会公共福利吸引

密切相关的人口迁移新路线逐渐形成,

并不断深化。目前,全国人口迁移流

动总体上进入了一种平衡与平稳发展

的时期,人口迁移规模在 1.5 亿人左

右,2/3 属于省内流动,1/3 属于跨

省流动,跨省迁移流动人口向经济发

达的东部地区聚集趋势日益明显。未

来,中国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将逐渐增

多,但是东部地带依然是全国人口的

集中分布中心。人口迁移流动为优化

配置劳动力资源发挥巨大作用,但今

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就业形势仍相当严

峻。

中国城镇化发展在几经起落之后,

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上正规,城镇

化水平持续提升,城镇的综合实力显

著增强。在 1996 年首次跃过了城镇化

发展的第一个拐点(30%),目前正处

于城市扩散能力和辐射能力最强的中

期阶段,一半人生活在城镇,一半人

生活在农村,典型意义上的纯粹农民

数量更少。由于制度原因,中国城镇

化进程远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

化水平、城镇化密度和城镇化发展速

度整体上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

降低,表现为:东部 > 中部 > 东北 >

西部。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

津冀三大城市集群人口比重增速缓慢,

新的城市集群正在孕育与发展之中,

多中心城市集群格局进一步明朗。随

着城镇化推进,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

显,在西部地区和资源型城市尤为突

出。与农村贫困群体相比,城市贫困

群体的生存根基更不稳定,被剥夺感

更强烈。

中国城乡发展二元特征显著,不

公平性逐步加深。城乡之间发展基底

与发展机会不对等,各项制度安排长

期“城乡分治,一国两策”,而市场

机制先天就“嫌贫爱富”,导致城乡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1995 年以来,中

国城乡人均收入相对差距经历了“快

速下降 - 快速拉大 - 平稳拉大”的

变化。其中,城乡人均收入相对差距

由快速拉大到平稳拉大的转折点是在

2004 年,主要原因在于积极的农村

发展理念与对城乡关系的重新理解与

调整。目前,中国城乡人均收入比为

3.35,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 倍。城

乡之间的公共服务资源分布长期具有

不公平性特征,由于制度原因与社会

发展滞后,这种不公平更甚于收入不

公平。城乡医疗资源分布的公平性呈

现下降趋势,省际人均卫生技术人员

与病床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双“贫乏”

带特征。养老保险参保率城乡双低,

参保率城乡比约 4.5 ∶ 1,基本养老

金人均受益者水平城乡比高于 7.5 ∶

1。国民教育也存在严重的起点不公平。

学生人均公共教育经费长期是城市高、

乡村低,与国外相比,高等教育偏高,

基础教育偏低。省际财政性教育支出

在空间由“东高、西低”逐渐转变为“南

高、北低”,而且区域差距有所扩大。

高等教育指数呈极化增长趋势,高值

区高增长,低值区低增长,非常不利

于缩减地区经济差距。

五、新发展格局的方向:塑造发

展格局的驱动力已由“抑制自然优势”

转变为“激发与响应自然优势”,发展

格局正在朝绿色化与本质均衡化方向

实现历史性转折。

中国各地区自然基础有巨大差异,

一些大影响因素的自然作用力不是人

的力量所能改变的。国家经济制度与

发展战略的安排,必须尊重自然区位

对中国发展格局的这种框架性制约。

计划经济体制短期内医治了旧中国遗

留下来的社会经济创伤,但长期僵化

的计划体制抑制了经济发展的自然区

位优势,形成了扭曲的发展格局;市

场经济体制使自然区位优势得以自主

发挥,加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自东

向西梯度发展格局的形成。同时随着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由均衡发展、非均

衡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的转变,中国

成功地实现了发展格局驱动力由“抑

制自然优势”到“激发与响应自然优势”

的巨大转变。

中国正朝一种全新的发展格局模

式努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生态全球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Page 4: 中国地域发展格局演变 与新发展格局的 ... - CASsourcedb.igsnrr.cas.cn/zw/lw/201107/P020110708359874149760.pdf · 摘要:发展的格局不仅是人口社群和各种社会经济体系在地域上布局与聚集的物理

2011.118

化与资源进入全球性稀缺的现实,面

对城乡差距全面拉大与全国农村贫困

人口日益集中在西部地理环境恶劣

区、生态环境脆弱区与生态战略地位

重要区的现实,面对生态债务紧缩的

困境与风险,[2] 中国正在重新审视发

展格局的方向问题。生态经济、循环

经济、生态工业、低碳经济等已开始

从概念走向生产、生活领域,预示中

国正朝一种全新的发展格局模式努

力。这种全新的格局即是经济格局绿

色化,一种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

进程并存的发展格局。在中国经济发

展水平较高而生态资源环境稀缺的区

域推进经济生态化,在生态资源丰富

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欠发达区域推

进生态经济化。总体上,这种全新的

发展格局既能克服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的缺陷,又能为实现生态化经济打下

基础。

中国通过在规模上史无前例的发

展实践,正在对区域均衡发展的内涵

进行着全新的诠释——本质均衡。由

以GDP规模为标尺论均衡向以人均财

富与公共服务拥有的公平性为标尺论

均衡。一度追求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战略、国家的经济中心与战略中心向

内转移战略将逐渐淡出决策视角,为

区域协调发展与合作共赢发展战略所

取代。中国广泛的地域空间、显著的

地理环境分异与自然资源布局,客观

上决定了区域发展功能具有天然的差

别。各区域应各司其职,为全国经济、

社会与自然的长远的、共同的安全繁

荣贡献力量。大兴安岭-太行山脉-

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将毫无

疑问地继续发挥人口生活承载和生产

活动承载功能,以西的地区仍然将发

挥资源与生态安全保障功能。然后在

二次分配工具与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

下,使功能分异、各司其长、各守其

职、GDP 总量不均的全国地域空间单

元,实现低发展成本、高全局共赢、

均社会福利的全新概念的区域均衡发

展。这是一种在人与自然之间和区域

与区域之间具有双协调、双公平、双

高质的发展格局。

在过去的 60 年里,中国经济发

展格局逐渐形成并不断推进的区域多

功能性、多中心性、聚集性、合作性、

开放性与网络化趋势,证明了中国的

发展格局逐渐走向空间优化、结构优

化与自然理性。尊重自然约束,尊重

区域功能分异,尊重市场机制作用力,

是经济格局走向自然理性的高度表

现。

展望未来 10 ~ 20 年,这是中华

民族实现全面复兴的重要而关键的机

会,更是中国和谐繁荣发展格局成型

和成熟的一个主要时段,几百年以来

贫穷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将通过城镇

化和新农村建设而蓬勃发展,是中国

继续保持增长繁荣的主要阵地,中国

南海岸地区有望发展成新的人口经济

集聚区域,新一代年富力强和更加自

信的公民,需要继续怀着改革开放精

神,面向全球,构建对世界具有重要

引领作用的中国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

[1] 陆大道 . 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战

略与方针的若干问题 [J ] . 经济地理,

2009,(1) :2-7.

[2] 谢高地,曹淑艳,鲁春霞,肖玉,

章予舒 . 中国的生态服务消费与生态

债务研究 [J]. 自然资源学报,2010,(1):

43-51.

作者简介:

谢高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

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100101。

鲁春霞,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研

究员,北京市,102617。

曹淑艳,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管

理中心副教授,北京市,100038。

责任编辑 俞景华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上接第 6页)处理全国经济问题,更

须注意这点。”[16] 在新的历史时期陈云

同样强调:“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

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

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

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

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

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

缓缓而行。”“这绝对不是不要改革,而

是要使改革有利于调整,也有利于改革

本身的成功。”[17] 应当说,这是对我国

经济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新中国

60年来经济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几乎

都是由于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速度,贪

大贪多而脱离了中国的国情造成的。正

如陈云所认为的,做工作,不能只想快。

慢一点,稳一点,少走弯路,走弯路的

损失比慢一点的损失多。由此可见, “摸

着石头过河”,是蕴含着调查研究和总

结经验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虽然后

来有人对“摸着石头过河”的工作方法

有过质疑和非难,但陈云认为这种非难

“没有讲出道理来”。他特别指出:“‘九

溪十八涧’,总要摸着石头过,总要

下河去试一试。‘摸着石头过河’,这

话没有错。” 1984 年 6 月陈云在看到

中联部报送的美国经济学家艾德乐对

我国财经工作的意见后批示说:“有经

历的外国人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所有

外国资本家都是如此。凡属危险项目,

他们不搞,宁可吃利息。这是一个千

真万确的道理。”[18] 改革开放 30 多年

来所经历的历史证明,这一充满唯物

辩证法的领导原则和工作方法,对于

保证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

义方向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

意义。

毛泽东曾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

言权,后来又把调查研究作为转变党

的作风的基础一环。事实证明,调查

研究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必经

途径,也只有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

法,才有可能把我们的思想方法搞对

头。毛泽东十分欣赏陈云注重调查研

究的工作作风,称赞说,陈云同志是

非常注重调查研究的,不经过调查研

究是不轻易发表意见的。陈云这种忠

实于党的思想路线和甘当小学生的精

神,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3] [5] [8] [10] [11] [14] [17] 陈 云 文

选,第 3 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5.360;361;46、285、362;362 ;

280、358、189、361、33;34 ;46;279.

[2] [9] [12] [15] 陈云文选 , 第 1 卷

[M ]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1995. 342、

226、188; 297、298;169;344.

[4][16] 陈云文选 ,第 2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1995.234;152.

[6][18] 陈云年谱 ( 下卷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412;413.

[7]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11) [M ]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6.148.

[13] 缅怀陈云 [M]. 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2000.443.

作者简介:

梁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100871。

责任编辑 李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