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2019台灣燈會在屏東」志工招募簡章€¦ · 「2019台灣燈會在屏東」志工招募簡章 第七版1070828更新 一、 燈會展期: (ㄧ) 試點燈:108年2月15日-2月18日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議程

    時間 內容 說明

    13:40-14:00 相見歡 報到

    14:00-14:05 長官致詞 劉處長美淑

    14:05-14:10 頒發生日禮券 人事處

    14:10-15:10 2019 台灣燈會簡介暨

    志工招募說明 燈會專案辦公室

    15:10-17:00

    專題演講:

    從兒童權利公約探討

    兒少權益的實踐

    葉大華秘書長

    (社團法人臺灣少

    年權益與福利促進

    聯盟秘書長、國立陽

    明大學衛生福利研

    究所碩士)

    17:00-17:30 綜合討論與意見交流

  • 「2019 台灣燈會在屏東」志工招募簡章 第七版 1070828 更新

    一、 燈會展期:

    (ㄧ) 試點燈:108 年 2 月 15 日-2 月 18 日

    (二) 大鵬灣主燈區:108 年 2 月 19(星期二,農曆正月十五)-3 月 3 日(星期日)

    二、 報名期程:即日起至民國 107 年 10 月 31 日。

    三、 服務地點:屏東縣東港鎮大鵬灣及東港小鎮燈區,或各任務分組所指派之服勤

    地。

    四、 招募對象及服務內容:

    (一) 招募對象:本次燈會志工招募以團隊優先,每團隊需至少有 20 名志工,有意願

    但未參與志工團隊之個人,請電洽本縣志願服務推廣中心,將協助媒合至各組

    別服務。

    (二) 志工服務內容: 編號 組別 局處 服務內容 備註

    A 客服組 社會處

    1. 民眾諮詢、燈區及交通接駁指引、DM 發送 2. 輪椅及娃娃車借用 3. 拾獲遺失物代管及兒童失散遊戲室

    另招募外語、

    手語等專長志

    工。

    B 展演組 文化處

    1.活動會場觀眾引導

    2.表演區域前後臺管理

    3.踩街活動秩序維護管理

    C 接待組 人事處

    C-1. 餐飲接待-燈會貴賓餐飲接待及發送 C-2. 團體中文導覽-來訪機關團體導覽解說工作

    C-3. 團體外語導覽-日、英、印、越、泰外語導覽解說工作

    1.具第二外語

    (日、英、越、

    泰)說、讀能力

    尤佳。

    2.報名後須經

    面試任用。

    D 交通組 城鄉發

    展處

    1. 協助維持各交通接駁站點排隊秩序及人數統計

    2. 協助各停車場停車秩序維護及狀況回報

    服務地點為燈

    會各交通接駁

    站。

    E 導覽组 觀光傳

    播處

    1. 燈飾作品解說與維護 2. 文化培力暨互動體驗區秩序管理 3. 燈區秩序管理與維護

    具有相關導覽

    經驗,客語、

    原住民語、東

    南亞口說能力

    尤佳。

    F 庶務組 行政處

    1. 協助伴手禮、物資、便當等發送 2. 民眾來賓諮詢、指揮中心動線指引等、協

    助簡報室設施設備開關及清潔整理等

    3. 物流中心物品進出控管、盤點等工作

  • 編號 組別 局處 服務內容 備註

    G 醫護组 衛生局

    1. 協助醫療中心、救護站營運管理 2. 巡檢哺(集)乳室維護環境清潔及補充用物 3. 協助稽查員美食攤商之稽查輔導

    具護理專業背

    景尤佳。

    環保組 環保局 1.協助全燈區環境巡檢及維護工作

    2.協助燈會區域宣導垃圾分類

    (三) 培訓課程:

    (1)基礎訓練 6小時:以「台北 e大」(https://elearning.taipei)網站受訓為

    主(若已領有紀錄冊者免上此課程)。

    (2)燈會通識訓練課程 3小時:每位燈會志工完成通識課程。

    (3)各組專業訓練:由各組視需要辦理研習或實作學習。(例如:導覽志工解說

    訓練、服務台志工訓練)

    (四) 輪班時間:

    燈會期間志工服務依各組任務,一天分 2-3 班次,每班次約 4.5~5 小時,每位

    志工至少需參與輪值 3 個以上的班次。輪班時間:

    時段 平日 假日

    早班 9:30-14:30(5 小時)

    午班 13:30-18:30(5 小時) 13:30-18:30(5 小時)

    晚班 18:00-22:30(4.5 小時) 18:00-22:30(4.5 小時)

    (五) 志工福利:

    (1)燈會志工皆享有志工意外保險 (2)餐食及交通轉運點接駁

    (3)服務時段滿額獲贈燈會專屬外套 (4)志工服務時數證明(5)燈會志工紀念卡

    五、報名方式:

    (一) 【團隊報名】:

    (1) 請志工團隊,將「2019 台灣燈會在屏東志工團隊報名表」(附件 1)及「服

    務團隊志工名冊」(附件 2)填寫完成後,逕送:屏東縣政府社會處,以電子

    郵件傳送(建議使用) 或傳真等方式報名,並請來電確認是否報名成功電話

    08-7320982、08-7320984。

    (2) 報名團隊請務必填寫領隊姓名電話,以利溝通協調管理,謝謝!

    (二)【個人報名】:

    個人報名者請自行請填寫(附件 3) 「2019 台灣燈會在屏東」個別志工報名表,

    逕洽本縣志願服務推廣中心 08-7379716,將由本縣志願服務推廣中心協助媒合

    至團隊服務。

    屏東縣政府社會處燈會志工招募 (屏東縣(市)自由路 527 號) 聯絡人:曾小姐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連絡電話:08-7320982、08-7320984 傳真電話:08-7323731

  • 從兒童權利公約探討兒

    少權益的實踐

    主講人:葉大華秘書長

  • 1

    目錄

    第一章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大小事 2

    什麼是國際人權公約? 2

    為什麼需要《兒童權利公約》特別保障兒童? 3

    如果 CRC是一棟房子,那它的樑柱是……? 5

    第二章 CRC 首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 7

    如何運用 CRC來幫助兒童? 7

    附件一:《兒童權利公約》條文 12

    附件二:《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條文 30

    附件三:《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修法推動沿革 32

    附件四:《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第四章公民權與自由 34

    《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教育休閒與文化活動 39

    附件五:「票選台灣青年節與友善休閒措施」調查結果 48

    附件六:「台少盟校園人權環境大調查」調查結果 52

    附件七:兒少代表與 CRC 民間監督聯盟共同回應首次 CRC 國

    際審查結論性意見 57

    附件八:講者簡介 61

  • 2

    第一章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大小事

    在 1989 年 11 月 20 日,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專為兒童1而設的公約─《兒童

    權利公約》(簡稱 CRC),保障兒童擁有基本人權。CRC 指出:未滿 18 歲的兒童

    與成人同樣享有與生俱來的人權,包括:醫療、教育、受保護以及獲得平等發展

    機會的權利。因此,每年的 11 月 20 日也被稱為「國際兒童人權日」,這是世界

    向兒童許下的承諾。

    什麼是國際人權公約?

    「人權」是所有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不管是什麼國籍或各種身份地位,我們

    都應該平等且不受歧視的享受我們的人權。「人權公約」就是把這些人權的重要

    原則,透過法律明文規定,而且具有約束力。

    聯合國現在有九大核心人權公約,並依照每個公約不同的規定,由「獨立專

    家」組成不同的「條約機構」,負責監督各公約執行情況。這些條約機構的工作,

    就是審議締約國定期提交的報告,提出結論性意見2,發表對公約條款內容的一

    般性評論,有些條約機構還有權受理個人的申訴。九大核心人權公約包括:

    《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1965 年)

    《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1966 年)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1966 年)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1979 年)

    《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1984 年);

    《兒童權利公約》* (1989 年)

    《保護所有遷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國際公約》 (1990 年)

    《保護所有人免遭強迫失蹤國際公約》(2006 年)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2006 年)

    註:加上*記號者,為我國已經完成內國法化的國際人權公約

    1 我國「兒童」指未滿 12 歲的人、「少年」指 12 歲以上未滿 18 歲的人。但國際上「兒童」為未滿 18 歲的「兒

    童」和「少年」。

    2 由 18 名來自不同國家,公認熟悉兒童權利及法律系統的兒童權利專家組成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他們每

    次在審核締約國提交的報告後,都會提出憂慮及建議,這份文件稱之為「結論性意見」。

  • 3

    為什麼需要《兒童權利公約》特別保障兒童?

    因為……

    一、兒童是獨立的個體:

    兒童不只是一個被生出來的人,也不是父母或政府的私有財產,在家庭中,

    兒童與大人有同等地位。兒童占世界總人口的一大部分,必須要特別仔細照

    顧。因此政府有義務為兒童正式地確立人權規範,這就是兒童權利公約存在

    的目的。

    二、兒童生命的開始,需要依賴他人照顧:

    兒童必須依賴大人的養育和指導才能逐漸成長獨立,一般來說,應由家庭中

    的大人負起這個工作,但如果照顧者沒有辦法負擔兒童的需要,就必須仰賴

    政府來彌補這個不足。兒童比大人更為脆弱,更容易因為貧窮、醫療匱乏、

    營養不足、飲用水缺乏、住屋及環境污染等因素而受到傷害,因而阻礙兒童

    身心和情感上的發展。因此需要兒童權利公約特別保障他們的權益。

    三、政府的行動,對兒童的影響比其他社會群體更大:

    政府各項政策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兒童。放眼全世界,許多國家的政策並沒

    有把兒童納入考慮,甚至會危害兒童的將來。以這樣「短視近利」的心態制

    定國家政策,大多不能運作,對人民的未來更是帶來負面的影響。因此,政

    府的政策必須考慮到兒童最佳利益,把兒童權利公約納入立法,才能真正保

    障兒童的權益。

    四、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兒童的意見很少被傾聽及納入考慮:

    兒童還不能投票,也沒有管道可以參與政策的制定。雖然很多國家已經開始

    認真傾聽兒童對家庭、學校、社區甚至政府的一些意見表達,但這樣的改變

    目前還在起步階段。因此,在兒童權利公約中規定兒童有權發表意見,而大

    人也必須要適當地予以尊重。

  • 4

    五、許多社會上的變更,對兒童有不成比列及負面的影響:

    在許多國家,因為家庭結構的變遷、全球化的趨勢、就業形態的轉變、社會

    褔利支出減少等,對兒童造成重大影響。特別是,一旦發生武裝衝突及其他

    危難,對兒童影響更不堪設想。

    六、若沒有良好環境以培育兒童,未來社會將付出巨大的成本:

    研究顯示:兒童最早接觸的就是家庭中的照顧者。好的家庭環境會深深影響

    兒童未來發展方向。而兒童的發展,將是未來對社會產生正面貢獻或負面影

    響的重要因素。

    七、未來的社會福利水平,取決於兒童今日的健康成長:

    兒童的身心尚在發展,在面對貧窮、醫療匱乏、營養不足、飲用水缺乏、住

    屋及環境污染等問題時,他們比成人更為脆弱。

    八、若社會失信於兒童,將要承受龐大的社會成本。

    各種社會調查顯示,童年深深影響一個人的未來發展。而一個人的成長,會

    決定他們一生對社會的正面貢獻及為社會帶來的負面成本。

    (以上資料整理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 5

    如果 CRC是一棟房子,那它的樑柱是……?

    一、 CRC 是專屬兒童的權利,和所有的人權一樣,都是…..

    不可剝奪的:

    我們不能放棄自己的人權,其他人也不能奪去我們的人權,即使不承認

    或不保護人權的政府,都不可以。

    普世的:

    所有地方,所有人,不論歲數、性別、種族、宗教信仰、國藉、收入或

    其他身份,都享有同等權利。

    平等的:

    權利不分大小,也不分等級,沒有一項權利比其他權利更為重要。

    互相依賴及不可分割:

    有時我們會將人權分成不同類別,例如生存、發展、受保護及參與。但

    是無論公民和政治權利、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或是集體權利都是不可

    分割、相互關連和相互依賴的。一個權利的改善,也有助其它權利的改

    進。

    給孩子更美好的未來-搖籃篇

    4A 創意獎最佳學生平面廣告獎入圍作品

    作者:沈昀瑩(士林高商廣告設計科)

    指導老師:李佳珍

    手,

    代表著大眾的力量,

    每個人都應維護兒童的種種權利

  • 6

    二、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把 CRC 給予未滿 18 歲兒童的保障,分成四大種類。妳/

    你,都有嗎?快來看看……

    生存權:

    每一名兒童享有基本的生存權利,包括:有充足的食物、乾淨的飲用水、

    基本的醫療服務與適當的生活水準。

    發展權:

    每一名兒童都有接受基本教育、休息、遊戲、參與文化活動的權利,也

    有權了解自己擁有哪些權利。

    受保護權:

    每一名兒童都有權利不受到任何形式的虐待、疏忽照顧和剝削。在武裝

    衝突,或兒童涉及法律程序時,他們應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參與權:

    每一名兒童有權利表達意見,享受社會、經濟、文化、宗教生活。成人

    應尊重其表意和集會結社的權利,兒童也有權從各式來源取得有用的資

    訊。

    (以上資料整理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 7

    第二章 CRC首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

    如何運用 CRC來幫助兒童?

    ◎ 簽署及批准 CRC

    要批准這些人權文件, 一國先要簽署有關條約,並改善國內的法律條文,以

    實現有關文件的內容。隨後國家代表會簽署一份正式的批准書,以表示該國決定

    正式成為有關公約的締約國,並妥善封好,呈交聯合國秘書處。目前含我國共有

    197 個成員簽訂公約。除了美國外,幾乎每一個聯合國成員國都已通過《公約》。

    ◎ 執行 CRC 內容

    CRC 第 4 條列明:「締約國應採取一切立法、行政和其他措施以實現本公約所

    確認的權利。」以往兒童被認為是無助的慈善項目對象,但 CRC 表明兒童是獨立

    的權利擁有者。締約國並非「選擇」去改善政策或其他措施去幫助兒童,而是他

    們「必須」這樣做--因為 CRC 這份人權法要求他們這樣做。

    ◎ 監察國家落實 CRC 的成果

    每一個簽署了 CRC 的締約國,都必須在公約生效兩年內向聯合國兒童權利委

    員會報告執行 CRC 的情況,此後每五年遞交一次報告。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

    由 18 名來自不同國家,公認熟悉兒童權利及法律系統的兒童權利專家組成。他

    們會審核締約國提交的報告,並在「結論性建議」中提出關心及建議,並促請締

    約國在五年後作出改善。

    ◎ 台灣這樣做

    外交部在 1995 年正式向國際社會宣示尊重公約之精神與原則,2008 年經由

    台少盟等民間兒少團體大力倡議後,終於讓「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於 2011 年參

    照 CRC 精神大幅修訂成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 8

    2014 年正逢 CRC 實行 25 週年,由於我國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政府與各界

    為了能夠將與時俱進的聯合國兒童人權標準和國內接軌,所以循先前國際人權公

    約經驗,2014 年 3 月在立法院正式制定「CRC 施行法」,2014 年 11 月 20 日正

    式施行,並在行政院下設「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由政務委員擔任

    召集人,推動落實 CRC 工作。

    雖我國非聯合國會員,所以無法進一步提交國家報告予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

    會審查。但為了展現我國落實兒童權利公約之決心,擬參酌兩公約及 CEDAW 辦

    理模式,於國內舉辦國際審查會議,邀請現任或卸任 CRC 委員或具有審查公約

    相關經驗等國際專家學者擔任審查委員,俾利取師國際經驗,並達到向國際展現

    我國辦理 CRC 成效。我國參考上方聯合國 CRC 國家報告審查機制,調整方式如

    下圖:

  • 9

    ◎ 在 CRC 國家報告程序中,兒童必須是有效且具有意義的參與

    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在 CRC 第 12 號一般性建議書中,明確地承認由「兒

    童主導的組織」和「兒童代表」在報告程序所扮演的角色,並鼓勵締約國和非政

    府組織支持兒童向委員會陳述意見。委員會歡迎兒童主導的組織和兒童組織,在

    監督締約國執行兒童權利的過程中,提交可以反映兒童觀點和建議的書面報告和

    額外的口頭資料,像是兒童報告、影片、研究報告、照片和圖畫,可以呈現在同

    一份報告裡,或是其他相關的非政府組織所提的報告(如 NGO 影子報告)。

    委員會要求提交意見是由兒童準備,或是可以反映兒童觀點的方式,遴選兒

    童參與表達意見的過程,蒐集兒童意見、詮釋以及清楚表達兒童觀點的方式,這

    整個過程是非常有意義的。而委員會接受兒童表達意見,須注意不得透過姓名或

    照片辨識兒童身分。

    委員會指出,未滿 18 歲的兒童參與國家報告審查,主要有下列幾種不同的

    途徑或方式:

    1. 兒童可以自行或透過 NGO,針對評論「國家報告」或「問題清單」提出意見。形式不拘,可以是圖畫、照片、影片、研究報告等。

    2. 在會前工作坊的會議期間,提出口頭意見。

    3. 在會前工作坊的會議期間,與委員會成員的私人會議(又稱為兒童會議)時提出意見。

    4. 參與視訊會議

    5. 參與委員會大會

    2013 年 11 月 30 日 12 月 4

    日在泰國舉辦的第一屆亞洲

    CRC 區域會議,總共有 33 名

    來自柬埔寨,中國香港,印度

    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菲

    律賓,泰國和越南的兒童主導

    的組織代表參加。

  • 10

    ◎ 台灣這樣做

    這些,我們也有嗎?當然有囉!我國在 2017 年 11 月 19 日至 11 月 24 日,

    安排相關議程如下表,並在旁邊註明參照聯合國的會議類型。

    日期 時間 內容

    11/19 17:30~20:00 歡迎會與歡迎晚宴

    審前工作會議,這就像是聯合國的「會前工作坊」

    11/20 委員工作會議

    11/20 委員與監察機關會議

    11/20 10:40~12:00(80)

    14:00~15:30(90) 委員與 NGO 會議

    11/20 16:00~17:00(60) 兒少會議

    審查會議,這就是聯合國的「國家報告審查」

    11/21 09:00~17:00 審查 CRC:總論、第一至五章

    11/22 09:00~15:20 審查 CRC:第六至八章

    擬具結論性意見之閉門會議

    11/22 15:30~17:00 擬具結論性意見

    11/23 09:00~17:00 擬具結論性意見

    11/24 10:00~ 結論性意見發表之記者會

    11/24 12:00~ 午宴暨歡送會

    38 位來自亞洲 16 個兒童主導的組織的兒童,2014 年 8

    月 22 日至 27 日在印尼召開第二屆亞洲 CRC 區域會議。

    這些柬埔寨,香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菲

    律賓,泰國和越南的代表們,透過演示、學習活動、參

    訪和小組討論豐富了他們的知識,針對影響各地區孩子

    不同的問題,從國家、區域和國際等不同面向,共同發

    展戰略。

  • 11

  • 12

    附件一: 《兒童權利公約》條文

    前言

    本公約締約國,

    考量到聯合國憲章所揭示的原則,體認人類家庭所有成員的固有尊嚴及其平等與

    不可剝奪的權利,乃是世界自由、正義及和平的基礎;

    銘記各國人民在聯合國憲章中重申對基本人權與人格尊嚴及價值之信念,並決心

    在更廣泛之自由中,促進社會進步及提升生活水準;

    體認到聯合國在世界人權宣言及國際人權公約中宣布並同意,任何人均享有前述

    宣言及公約所揭示之一切權利與自由,不因其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

    政治 或其他主張、國籍或社會背景、財產、出生或其他身分地位等而有任何區

    別;

    回顧聯合國在世界人權宣言中宣布:兒童有權享有特別照顧及協助;

    確信家庭為社會之基本團體,是所有成員特別是兒童成長與福祉之自然環境,故

    應獲得必要之保護及協助,以充分擔負其於社會上之責任;

    體認兒童應在幸福、關愛與理解氣氛之家庭環境中成長,使其人格充分而和諧地

    發展;

    考量到應充分培養兒童使其可在社會上獨立生活,並在聯合國憲章所揭櫫理想之

    精神,特別是和平、尊嚴、寬容、自由、平等與團結之精神下獲得養育成長;

    銘記一九二四年之日內瓦兒童權利宣言,與聯合國大會於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二十

    日通過之兒童權利宣言揭示兒童應獲得特別照顧之必要性,並經世界人權宣言、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特別是第 23 條及第 24 條)、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

    約(特別是第 10 條),以及與兒童福利相關之各專門機構及國際組織之章程及有

    關文書所確認;

    銘記兒童權利宣言中所揭示:「兒童因身心尚未成熟,因此其出生前與出生後均

    需獲得特別之保護及照顧,包括適當之法律保護」;

    回顧「關於兒童保護和兒童福利、特別是國內和國際寄養和收養辦法的社會和法

    律原則宣言」、「聯合國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標準規則」(北京規則)以及「在非常

    狀態和武裝衝突中保護婦女和兒童宣言」之規定,

  • 13

    體認到世界各國皆有生活在極端困難情況之兒童,對這些兒童需要給予特別之考

    量;

    適度斟酌每一民族之傳統與文化價值對兒童之保護及和諧發展的重要性,體認國

    際合作對於改善每一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兒童生活條件之重要性;

    茲協議如下:

    第一部分

    第 1 條

    為本公約之目的,兒童係指未滿十八歲之人,但其所適用之法律規定未滿十八歲

    為成年者,不在此限。

    第 2 條

    1.締約國應尊重本公約所揭櫫之權利,確保其管轄範圍內之每一兒童均享有此等

    權利,不因兒童、父母或法定監護人之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

    其 他主張、國籍、族裔或社會背景、財產、身心障礙、出生或其他身分地位之

    不同而有所歧視。

    2.締約國應採取所有適當措施確保兒童得到保護,免於因兒童父母、法定監護人

    或家庭成員之身分、行為、意見或信念之關係而遭受到一切形式之歧視或懲罰。

    第 3 條

    1.所有關係兒童之事務,無論是由公私社會福利機構、法院、行政機關或立法機

    關作為,均應以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

    2.締約國承諾為確保兒童福祉所必要之保護與照顧,應考量其父母、法定監護人

    或其他對其負有法律責任者之權利及義務,並採取一切適當之立法及行政措施達

    成之。

    3.締約國應確保負責照顧與保護兒童之機構、服務與設施符合主管機關所訂之標

    準,特別在安全、保健、工作人員數量與資格及有效監督等方面。

  • 14

    第 4 條

    締約國應採取所有適當之立法、行政及其他措施,實現本公約所承認之各項權利。

    關於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方面,締約國應運用其本國最大可用之資源,並視需

    要,在國際合作架構下採取該等措施。

    第 5 條

    締約國應尊重兒童之父母或於其他適用情形下,依地方習俗所規定之大家庭或社

    區成員、其法定監護人或其他對兒童負有法律責任者,以符合兒童各發展階段之

    能力的方式,提供適當指導與指引兒童行使本公約確認權利之責任、權利及義

    務。

    第 6 條

    1.締約國承認兒童有與生俱來之生命權。

    2.締約國應盡最大可能確保兒童之生存及發展。

    第 7 條

    1.兒童於出生後應立即被登記,並自出生起即應有取得姓名及國籍之權利,並於

    儘可能的範圍內有知其父母並受父母照顧的權利。

    2.締約國應確保依據本國法律及其於相關國際文件中所負之義務實踐兒童前項權

    利,尤其若非如此,兒童將成為無國籍人。

    第 8 條

    1.締約國承諾尊重兒童維護其身分的權利,包括法律所承認之國籍、姓名與親屬

    關係不受非法侵害。

    2.締約國於兒童之身分(不論全部或一部)遭非法剝奪時,應給予適當之協助及保

    護,俾能迅速恢復其身分。

    第 9 條

    1.締約國應確保不違背兒童父母的意願而使兒童與父母分離。但主管機關依據所

    適用之法律及程序,經司法審查後,判定兒童與其父母分離係屬維護兒童最佳利

    益所必要者,不在此限。於兒童受父母虐待、疏忽或因父母分居而必須決定兒童

    居所之特定情況下,前開判定即屬必要。

  • 15

    2.前項程序中,應給予所有利害關係人參與並陳述意見之機會。

    3.締約國應尊重與父母一方或雙方分離之兒童與父母固定保持私人關係及直接聯

    繫的權利。但違反兒童最佳利益者,不在此限。

    4.當前開分離係因締約國對父母一方或雙方或對兒童所採取之行為,諸如拘留、

    監禁、驅逐、遣送或死亡(包括該人在該國拘禁中因任何原因而死亡),該締約國

    於受請求時,應將該等家庭成員下落的必要資訊告知父母、兒童,或視其情節,

    告知其他家庭成員;除非該等資訊之提供對兒童之福祉造成損害。締約國並應確

    保相關人員不因該請求而蒙受不利。

    第 10 條

    1.兒童或其父母為團聚而請求進入或離開締約國時,締約國應依照第 9 條第 1 項

    之義務以積極、人道與迅速之方式處理之。締約國並應確保請求人及其家庭成員

    不 因該請求而蒙受不利。

    2.與父母分住不同國家之兒童,除情況特殊者外,應有權與其父母雙方定期保持

    私人關係及直接聯繫。為利前開目的之達成,並依據第 9 條第 1 項所規定之義務,

    締約國應尊重兒童及其父母得離開包括自己國家在內之任何國家及進入自己國

    家的權利。離開任何國家的權利應僅受限於法律之規定且該等規定係為保護國家

    安全、公共秩序、公共衛生或道德、或他人之權利及自由所必需,並應與本公約

    所承認之其他權利不相牴觸。

    第 11 條

    1.締約國應採取措施遏止非法移送兒童至國外或令其無法回國之行為。

    2.締約國應致力締結雙邊或多邊協定或加入現有協定以達成前項遏止之目的。

    第 12 條

    1.締約國應確保有形成其自己意見能力之兒童有權就影響其本身之所有事物自由

    表示其意見,其所表示之意見應依其年齡及成熟度予以權衡。

    2.據此,應特別給予兒童在對自己有影響之司法及行政程序中,能夠依照國家法

    律之程序規定,由其本人直接或透過代表或適當之組織,表達意見之機會。

  • 16

    第 13 條

    1.兒童應有自由表示意見之權利;此項權利應包括以言詞、書面或印刷、藝術形

    式或透過兒童所選擇之其他媒介,不受國境限制地尋求、接收與傳達各種資訊與

    思想之自由。

    2.該項權利之行使得予以限制,惟應以法律規定且以達到下列目的所必要者為

    限:

    (a)為尊重他人之權利與名譽;或

    (b)為保障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衛生與道德。

    第 14 條

    1.締約國應尊重兒童思想、自我意識與宗教自由之權利。

    2.締約國應尊重父母及於其他適用情形下之法定監護人之權利與義務,以符合兒

    童各發展階段能力的方式指導兒童行使其權利。

    3.個人表明其宗教或信仰之自由,僅受法律規定之限制且該等規定係為保護公共

    安全、秩序、衛生或道德,或他人之基本權利與自由所必要者。

    第 15 條

    1.締約國確認兒童享有結社自由及和平集會自由之權利。

    2.前項權利之行使不得加以限制,惟符合法律規定並在民主社會中為保障國家安

    全或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公共衛生或道德或他人之權利與自由所必要者,不在

    此限。

    第 16 條

    1.兒童之隱私、家庭、住家或通訊不得遭受恣意或非法干預,其榮譽與名譽亦不

    可受非法侵害。

    2.兒童對此等干預或侵害有依法受保障之權利。

  • 17

    第 17 條

    締約國體認大眾傳播媒體之重要功能,故應確保兒童可自國內與國際各種不同來

    源獲得資訊及資料,尤其是為提升兒童之社會、精神與道德福祉及其身心健康之

    資訊與資料。

    為此締約國應:

    (a)鼓勵大眾傳播媒體依據第 29 條之精神,傳播在社會與文化方面有益於兒童之

    資訊及資料;

    (b)鼓勵源自不同文化、國家與國際的資訊及資料,在此等資訊之產製、交流與

    散播上進行國際合作;

    (c)鼓勵兒童讀物之出版及散播;

    (d)鼓勵大眾傳播媒體對少數族群或原住民兒童在語言方面之需要,予以特別關

    注;

    (e)參考第 13 條及第 18 條之規定,鼓勵發展適當準則,以保護兒童免於受有損

    其福祉之資訊及資料之傷害。

    第 18 條

    1.締約國應盡其最大努力,確保父母雙方對兒童之養育及發展負共同責任的原則

    獲得確認。父母、或視情況而定的法定監護人對兒童之養育及發展負擔主要責任。

    兒童之最佳利益應為其基本考量。

    2.為保證與促進本公約所揭示之權利,締約國應於父母及法定監護人在擔負養育

    兒童責任時給予適當之協助,並確保照顧兒童之機構、設施與服務業務之發展。

    3.締約國應採取一切適當措施確保就業父母之子女有權享有依其資格應有之托兒

    服務及設施。

    第 19 條

    1.締約國應採取一切適當之立法、行政、社會與教育措施,保護兒童於受其父母、

    法定監護人或其他照顧兒童之人照顧時,不受到任何形式之身心暴力、傷害或虐

    待、疏忽或疏失、不當對待或剝削,包括性虐待。

    2.此等保護措施,如為適當,應包括有效程序以建置社會規劃對兒童及其照顧者

  • 18

    提供必要之支持,並對前述兒童不當對待事件採取其他預防方式與用以指認、報

    告、轉介、調查、處理與後續追蹤,以及,如適當的話,以司法介入。

    第 20 條

    1.針對暫時或永久剝奪其家庭環境之兒童,或因顧及其最佳利益無法使其繼續留

    在家庭環境時,締約國應給予特別之保護與協助。

    2.締約國應依其國家法律確保該等兒童獲得其他替代方式之照顧。

    3.此等照顧包括安排寄養、依伊斯蘭法之監護、收養或於必要時安置其於適當之

    照顧機構中。當考量處理方式時,應考量有必要使兒童之養育具有持續性,並考

    量兒童之種族、宗教、文化與語言背景,予以妥適處理。

    第 21 條

    締約國承認及(或)允許收養制度者,應確保以兒童之最佳利益為最大考量,並應:

    (a)確保兒童之收養僅得由主管機關許可。該機關應依據適用之法律及程序,並根

    據所有相關且可靠之資訊,據以判定基於兒童與其父母、親屬及法定監護人之情

    況,認可該收養,且如為必要,認為該等諮詢可能有必要時,應取得關係人經過

    充分瞭解而對該收養所表示之同意後,方得認可該收養關係;

    (b)在無法為兒童安排寄養或收養家庭,或無法在其出生國給予適當照顧時,承

    認跨國境收養為照顧兒童之一個替代辦法;

    (c)確保跨國境收養的兒童,享有與在國內被收養的兒童相當之保障及標準;

    (d)採取一切適當措施確保跨國境收養之安排,不致使所涉之人士獲得不正當的

    財務上收益;

    (e)於適當情況下,締結雙邊或多邊協議或協定以促進本條之目的,並在此一架構

    下,努力確保由主管機關或機構負責安排兒童於他國之收養事宜。

    第 22 條

    1.締約國應採取適當措施,確保申請難民身分或依應適用之國際或國內法律或程

    序被視為難民的兒童,不論是否與其父母或其他人隨行,均能獲得適當的保護及

    人 道協助,以享有本公約及該締約國所締結之其他國際人權公約或人道文書中

    所揭示的相關權利。

  • 19

    2.為此,締約國應配合聯合國及其他政府間的權責組織或與聯合國有合作關係之

    非政府組織之努力並提供其認為適當的合作,以保護及援助該等兒童並追蹤難民

    兒 童之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以獲得必要的資訊使其家庭團聚。如無法尋獲其

    父母或其他家屬時,則應給予該兒童與本公約所揭示之永久或暫時剝奪家庭環境

    兒童相同之保護。

    第 23 條

    1.締約國體認身心障礙兒童,應於確保其尊嚴、促進其自立、有利於其積極參與

    社會環境下,享有完整與一般之生活。

    2.締約國承認身心障礙兒童有受特別照顧之權利,且應鼓勵並確保在現有資源範

    圍內,依據申請,斟酌兒童與其父母或其他照顧人之情況,對符合資格之兒童及

    其 照顧者提供協助。

    3.有鑒於身心障礙兒童之特殊需求,並考慮兒童的父母或其他照顧者之經濟情況,

    盡可能免費提供本條第 2 項之協助,並應用以確保身心障礙兒童能有效地獲得與

    接受教育、訓練、健康照顧服務、復健服務、職前準備以及休閒機會,促進該兒

    童盡可能充分地融入社會與實現個人發展,包括其文化及精神之發展。

    4.締約國應本國際合作精神,促進預防健康照顧以及身心障礙兒童的醫療、心理

    與功能治療領域交換適當資訊,包括散播與取得有關復健方法、教育以及就業服

    務 相關資料,以使締約國能夠增進該等領域之能力、技術並擴大其經驗。就此,

    尤應特別考慮發展中國家之需要。

    第 24 條

    1.締約國確認兒童有權享有最高可達水準之健康與促進疾病治療以及恢復健康之

    權利。締約國應努力確保所有兒童享有健康照護服務之權利不遭受剝奪。

    2.締約國應致力於充分執行此權利,並應特別針對下列事項採取適當之措施:

    (a)降低嬰幼兒之死亡率;

    (b)確保提供所有兒童必須之醫療協助及健康照顧,並強調基礎健康照顧之發

    展;

    (c)消除疾病與營養不良的現象,包括在基礎健康照顧之架構下運用現行技術,以

    及透過提供適當營養食物及清潔之飲用水,並應考量環境污染之危險與風險;

  • 20

    (d)確保母親得到適當的產前及產後健康照顧;

    (e)確保社會各階層,尤其是父母及兒童,獲得有關兒童健康與營養、母乳育嬰之

    優點、個人與環境衛生以及防止意外事故之基本知識之教育並協助該等知識之運

    用;

    (f)發展預防健康照顧、針對父母與家庭計畫教育及服務之指導方針。

    3.締約國應致力採取所有有效及適當之措施,以革除對兒童健康有害之傳統習

    俗。

    4.締約國承諾促進並鼓勵國際合作,以期逐步完全實現本條之權利。就此,尤應

    特別考慮發展中國家之需要。

    第 25 條

    締約國體認為照顧、保護或治療兒童身體或心理健康之目的,而由權責單位安置

    之兒童,有權對於其所受之待遇,以及所受安置有關之其他一切情況,要求定期

    評估。

    第 26 條

    1.締約國應承認每個兒童皆受有包括社會保險之社會安全給付之權利,並應根據

    其國內法律,採取必要措施以充分實現此一權利。

    2.該項給付應依其情節,並考慮兒童與負有扶養兒童義務者之資源及環境,以及

    兒童本人或代其提出申請有關之其他因素,作為決定給付之參考。

    第 27 條

    1.締約國承認每個兒童均有權享有適於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與社會發展之

    生活水準。

    2.父母或其他對兒童負有責任者,於其能力及經濟條件許可範圍內,負有確保兒

    童發展所需生活條件之主要責任。

    3.締約國按照本國條件並於其能力範圍內,應採取適當措施協助父母或其他對兒

    童負有責任者,實施此項權利,並於必要時提供物質協助與支援方案,特別是針

    對營養、衣物及住所。

    4.締約國應採取一切適當措施,向在本國境內或境外之兒童父母或其他對兒童負

  • 21

    有財務責任之人,追索兒童養育費用之償還。特別是當對兒童負有財務責任之人

    居住在與兒童不同之國家時,締約國應促成國際協定之加入或締結此等國際協定,

    以及作成其他適當安排。

    第 28 條

    1.締約國確認兒童有接受教育之權利,為使此項權利能於機會平等之基礎上逐步

    實現,締約國尤應:

    (a)實現全面的免費義務小學教育;

    (b)鼓勵發展不同形態之中等教育、包括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使所有兒童均能

    進入就讀,並採取適當措施,諸如實行免費教育以及對有需求者提供財務協助;

    (c)以一切適當方式,使所有兒童依照其能力都能接受高等教育;

    (d)使所有兒童均能獲得教育與職業方面之訊息及引導;

    (e)採取措施鼓勵正常到校並降低輟學率。

    2.締約國應採取一切適當措施,確保學校執行紀律之方式,係符合兒童之人格尊

    嚴及本公約規定。

    3.締約國應促進與鼓勵有關教育事項之國際合作,特別著眼於消除全世界無知及

    文盲,並促進使用科技知識及現代教學方法。就此,尤應特別考慮到發展中國家

    之 需要。

    第 29 條

    1.締約國一致認為兒童教育之目標為:

    (a)使兒童之人格、才能以及精神、身體之潛能獲得最大程度之發展;

    (b)培養對人權、基本自由以及聯合國憲章所揭櫫各項原則之尊重;

    (c)培養對兒童之父母、兒童自身的文化認同、語言與價值觀,兒童所居住國家之

    民族價值觀、其原籍國以及不同於其本國文明之尊重;

    (d)培養兒童本著理解、和平、寬容、性別平等與所有人民、種族、民族、宗教

    及原住民間友好的精神,於自由社會中,過負責任之生活;

    (e)培養對自然環境的尊重。

  • 22

    2.本條或第 28 條之所有規定,皆不得被解釋為干涉個人與團體設置及管理教育

    機構之自由,惟須完全遵守本條第 1 項所規定之原則,並符合國家就該等機構所

    實 施之教育所制定之最低標準。

    第 30 條

    在種族、宗教或語言上有少數人民,或有原住民之國家中,這些少數人民或原住

    民之兒童應有與其群體的其他成員共同享有自己的文化、信奉自己的宗教並舉行

    宗教 儀式、或使用自己的語言之權利,此等權利不得遭受否定。

    第 31 條

    1.締約國承認兒童享有休息及休閒之權利;有從事適合其年齡之遊戲與娛樂活動

    之權利,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與藝術活動之權利。

    2.締約國應尊重並促進兒童充分參加文化與藝術生活之權利,並應鼓勵提供適當

    之文化、藝術、娛樂以及休閒活動之平等機會。

    第 32 條

    1.締約國承認兒童有免受經濟剝削之權利,及避免從事任何可能妨礙或影響其接

    受教育,或對其健康或身體、心理、精神、道德或社會發展有害之工作。

    2.締約國應採取立法、行政、社會與教育措施以確保本條規定之實施。為此目的

    並參照其他國際文件之相關規定,締約國尤應:

    (a)規定單一或二個以上之最低受僱年齡;

    (b)規定有關工作時間及工作條件之適當規則;

    (c)規定適當罰則或其他制裁措施以確保本條款之有效執行。

    第 33 條

    締約國應採取所有適當措施,包括立法、行政、社會與教育措施,保護兒童不致

    非法使用有關國際條約所訂定之麻醉藥品及精神藥物,並防止利用兒童從事非法

    製造及販運此類藥物。

  • 23

    第 34 條

    締約國承諾保護兒童免於所有形式之性剝削及性虐待。為此目的,締約國應採取

    包括國內、雙邊與多邊措施,以防止下列情事發生:

    (a)引誘或強迫兒童從事非法之性活動;

    (b)剝削利用兒童從事賣淫或其他非法之性行為;

    (c)剝削利用兒童從事色情表演或作為色情之題材。

    第 35 條

    締約國應採取所有適當之國內、雙邊與多邊措施,以防止兒童受到任何目的或以

    任何形式之誘拐、買賣或販運。

    第 36 條

    締約國應保護兒童免於遭受有害其福祉之任何其他形式之剝削。

    第 37 條

    締約國應確保:

    (a)所有兒童均不受酷刑或其他形式之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之待遇或處罰。對

    未滿十八歲之人所犯罪行,不得處以死刑或無釋放可能之無期徒刑;

    (b)不得非法或恣意剝奪任何兒童之自由。對兒童之逮捕、拘留或監禁應符合法

    律規定並僅應作為最後手段,且應為最短之適當時限;

    (c)所有被剝奪自由之兒童應受到人道待遇,其人性尊嚴應受尊重,並應考慮其年

    齡之需要加以對待。特別是被剝奪自由之兒童應與成年人分別隔離,除非係基於

    兒童最佳利益而不隔離;除有特殊情況外,此等兒童有權透過通訊及探視與家人

    保持聯繫;

    (d)所有被剝奪自由之兒童,有迅速獲得法律及其他適當協助之權利,並有權就

    其自由被剝奪之合法性,向法院或其他權責、獨立、公正機關提出異議,並要求

    獲得迅速之決定。

  • 24

    第 38 條

    1.締約國於發生武裝衝突時,應尊重國際人道法中適用於本國兒童之規定,並保

    證確實遵守此等規定。

    2.締約國應採取所有可行措施,確保未滿十五歲之人不會直接參加戰鬥行為。

    3.締約國應避免招募任何未滿十五歲之人加入武裝部隊。在招募年滿十五歲但未

    滿十八歲之人時,應優先考慮年齡最大者。

    4.依據國際人道法之規定,締約國於武裝衝突中有義務保護平民,並應採取一切

    可行之措施,保護及照顧受武裝衝突影響之兒童。

    第 39 條

    締約國應採取所有適當措施,使遭受下述情況之兒童身心得以康復並重返社會:

    任何形式之疏忽、剝削或虐待;酷刑或任何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之待遇

    或處 罰方式;或遭遇武裝衝突之兒童。此種康復與重返社會,應於能促進兒童

    健康、自尊及尊嚴之環境中進行。

    第 40 條

    1.締約國對被指稱、指控或認為涉嫌觸犯刑事法律之兒童,應確認該等兒童有權

    獲得符合以下情況之待遇:依兒童之年齡與對其重返社會,並在社會承擔建設性

    角 色之期待下,促進兒童之尊嚴及價值感,以增強其對他人之人權及基本自由

    之尊重。

    2.為達此目的,並鑒於國際文件之相關規定,締約國尤應確保:

    (a)任何兒童,當其作為或不作為未經本國或國際法所禁止時,不得被指稱、指控

    或認為涉嫌觸犯刑事法律。

    (b)針對被指稱或指控觸犯刑事法律之兒童,至少應獲得下列保證:

    (i) 在依法判定有罪前,應推定為無罪;

    (ii) 對其被控訴之罪名能夠迅速且直接地被告知,適當情況下經由父母

    或法定監護人告知本人,於準備與提出答辯時並獲得法律或其他適當之協

    助;

    (iii) 要求有權、獨立且公正之機關或司法機構迅速依法公正審理,兒童

  • 25

    並應獲得法律或其他適當之協助,且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亦應在場,惟經特

    別考量兒童之年齡或狀況認為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在場不符合兒童最佳利

    益者除外;

    (iv) 不得被迫作證或認罪;可詰問或間接詰問對自身不利之證人,並且

    在平等之條件下,要求對自己有利的證人出庭並接受詰問;

    (v) 若經認定觸犯刑事法律,對該認定及因此所衍生之處置,有權要求

    較高層級之權責、獨立、公正機關或司法機關依法再為審查;

    (vi) 若使用兒童不瞭解或不會說之語言,應提供免費之通譯;

    (vii) 在前開程序之所有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兒童之隱私。

    3.締約國對於被指稱、指控或確認為觸犯刑事法律之兒童,應特別設置適用之法

    律、程序、機關與機構,尤應:

    (a)規定無觸犯刑事能力之最低年齡;

    (b)於適當與必要時,制定不對此等兒童訴諸司法程序之措施,惟須充分尊重人

    權及法律保障。

    4.為確保兒童福祉,並合乎其自身狀況與違法情事,應採行多樣化之處置,例如

    照顧、輔導或監督裁定、諮商輔導、觀護、寄養照顧、教育或職業培訓方案及其

    他 替代機構照顧之方式。

    第 41 條

    本公約之任何規定,不應影響下列規定中,更有利於實現兒童權利之任何規定:

    (a)締約國之法律;或

    (b)對締約國有效之國際法。

  • 26

    第二部分

    第 42 條

    締約國承諾以適當及積極的方法,使成人與兒童都能普遍知曉本公約之原則及規

    定。

    第 43 條

    1.為審查締約國履行本公約義務之進展,應設立兒童權利委員會,執行下文所規

    定之職能。

    2.委員會應由十八名品德高尚並在本公約所涉領域具有公認能力之專家組成。委

    員會成員應由締約國從其國民中選出,並應以個人身分任職,但須考慮到公平地

    域分配原則及主要法律體系。

    3.委員會成員應以無記名表決方式從締約國提名之人選名單中選舉產生。各締約

    國得從其本國國民中提名一位人選。

    4.委員會之初次選舉應於最遲不晚於本公約生效之日起六個月內舉行,爾後每二

    年舉行一次。聯合國秘書長應至少在選舉之日前四個月函請締約國在二個月內提

    出 其提名之人選。秘書長隨後應將已提名之所有人選按字母順序編成名單,註

    明提名此等人選之締約國,分送本公約締約國。

    5.選舉應在聯合國總部由秘書長召開之締約國會議上進行。在此等會議上,應以

    三分之二締約國出席作為會議法定人數,得票最多且占出席並參加表決締約國代

    表 絕對多數票者,當選為委員會委員。

    6.委員會成員任期四年。成員如獲再次提名,應得連選連任。在第一次選舉產生

    之成員中,有五名成員的任期應在二年結束時屆滿;會議主席應在第一次選舉後

    立 即以抽籤方式選定該五名成員。

    7.如果委員會某一成員死亡或辭職,或宣稱因任何其他原因無法再履行委員會之

    職責,提名該成員之締約國應從其國民中指定另一名專家接替剩餘任期,但須經

    委 員會同意。

    8.委員會應自行制定其議事規則。

    9.委員會應自行選舉其主席團成員,任期二年。

    10.委員會會議通常應在聯合國總部或在委員會決定之任何其他方便地點舉行。

  • 27

    委員會通常應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委員會之會期應由本公約締約國會議決定並在

    必 要時加以審查,但須經大會同意。

    11.聯合國秘書長應為委員會有效履行本公約所規定之職責提供必要的工作人員

    及設施。

    12.根據本公約設立的委員會成員,經大會同意,得從聯合國之資金領取薪酬,

    其條件由大會決定。

    第 44 條

    1.締約國承諾依下列規定,經由聯合國秘書長,向委員會提交其為實現本公約之

    權利所採取之措施以及有關落實該等權利之進展報告:

    (a)在本公約對該締約國生效後二年內;

    (b)爾後每五年一次。

    2.根據本條所提交之報告,應指明可能影響本公約義務履行之任何因素及困難。

    報告亦應載有充分之資料,以使委員會全面瞭解本公約在該國之實施情況。

    3.締約國若已向委員會提交全面之初次報告,即無須就其後按照本條第 1 項第(b)

    款提交之報告中重複原先已提供之基本資料。

    4.委員會得要求締約國進一步提供與本公約實施情況有關之資料。

    5.委員會應每二年經由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向大會提交一次其活動報告。

    6.締約國應向其本國大眾廣泛提供其報告。

    第 45 條

    為促進本公約有效實施並鼓勵在本公約所涉領域之國際合作:

    (a)各專門機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聯合國其他機構應有權指派代表出席就本公

    約中屬於其職責範圍之相關條款實施情況之審議。委員會得邀請各專門機構、聯

    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及其認為合適之其他主管機關,就本公約在屬於其各自職責範

    圍內領域之實施問題提供專家意見。委員會得邀請各專門機構、聯合國兒童基金

    會與 聯合國其他機構就其運作範圍內有關本公約之執行情況提交報告;

    (b)委員會認為適當時,應向各專門機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其他主管機構轉

  • 28

    交締約國要求或標示需要技術諮詢或協助之任何報告,以及委員會就此類要求或

    標 示提出之任何意見及建議;

    (c)委員會得建議大會請秘書長代表委員會對有關兒童權利之具體問題進行研

    究;

    (d)委員會得根據依照本公約第 44 條及第 45 條所得之資料,提出意見及一般性

    建議。此類意見及一般性建議應轉交有關之各締約國並連同締約國作出之評論一

    併報告大會。

    第三部分

    第 46 條

    本公約應開放供所有國家簽署。

    第 47 條

    本公約須經批准。批准書應存放於聯合國秘書長。

    第 48 條

    本公約應對所有國家開放供加入。加入書應存放於聯合國秘書長。

    第 49 條

    1.本公約自第二十份批准書或加入書存放聯合國秘書長之日後第三十日生效。

    2.本公約對於在第二十份批准書或加入書存放後批准或加入本公約之國家,自其

    批准書或加入書存放之日後第三十日生效。

    第 50 條

    1.各締約國均得提出修正案,提交給聯合國秘書長。秘書長應立即將提案通知締

    約國,並請其表明是否贊成召開締約國會議進行審議及表決。如果在此類通知發

    出 後四個月內,至少有三分之一締約國贊成召開前開會議,秘書長應在聯合國

    主辦下召開會議。經出席會議並參加表決之締約國過半數通過之任何修正案應提

    交聯合國 大會同意。

    2.根據本條第 1 項通過之修正案如獲大會同意並為締約國三分之二多數接受,即

    行生效。

  • 29

    3.修正案生效後,即對接受該項修正案之締約國具有約束力,其他締約國仍受本

    公約各項條款及其已接受之任何原修正案之約束。

    第 51 條

    1.聯合國秘書長應接受各國在批准或加入時提出之保留,並分發給所有國家。

    2.不得提出內容與本公約目標及宗旨相牴觸之保留。

    3.締約國得隨時向聯合國秘書長提出通知,請求撤回保留,並由秘書長將此情況

    通知所有國家。通知於秘書長收到當日起生效。

    第 52 條

    締約國得以書面通知聯合國秘書長退出本公約。秘書長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年後退

    約即行生效。

    第 53 條

    聯合國秘書長被指定為本公約存放人。

    第 54 條

    本公約之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及西班牙文本,同一作準,應存放

    聯合國秘書長。下列全權代表,經各自政府正式授權,在本公約上簽字,以資證

    明。

  • 30

    附件二: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條文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六月四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300085351 號令制

    定公布全文 10 條;並自一百零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起施行

    第 1 條 為實施聯合國一九八九年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以下簡稱公約),健全兒童及少年身心發

    展,落實保障及促進兒童及少年權利,特制定本法。

    第 2 條 公約所揭示保障及促進兒童及少年權利之規定,具有國內法律之

    效力。

    第 3 條 適用公約規定之法規及行政措施,應參照公約意旨及聯合國兒童

    權利委員會對公約之解釋。

    第 4 條 各級政府機關行使職權,應符合公約有關兒童及少年權利保障之

    規定,避免兒童及少年權利受到不法侵害,並積極促進兒童及少

    年權利之實現。

    第 5 條 各級政府機關應確實依現行法規規定之業務職掌,負責籌劃、推

    動及執行公約規定事項,並實施考核;其涉及不同機關業務職掌

    者,相互間應協調連繫辦理。

    政府應與各國政府、國內外非政府組織及人權機構共同合作,以

    保護及促進公約所保障各項兒童及少年權利之實現。

    第 6 條 行政院為推動本公約相關工作,應邀集學者專家、民間團體及相

    關機關代表,成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定期召開會

    議,協調、研究、審議、諮詢並辦理下列事項:

    一、公約之宣導與教育訓練。

    二、各級政府機關落實公約之督導。

    三、國內兒童及少年權利現況之研究與調查。

    四、國家報告之提出。

    五、接受涉及違反公約之申訴。

    六、其他與公約相關之事項。

    前項學者專家、民間團體及相關機關代表之人數不得少於總數二

    分之一;任一性別不得少於三分之一。必要時,並得邀請少年代

    表列席。

    第 7 條 政府應建立兒童及少年權利報告制度,於本法施行後二年內提出

  • 31

    第一次國家報告,其後每五年提出國家報告,並邀請相關專家學

    者及民間團體代表審閱,政府應依審閱意見檢討、研擬後續施政。

    第 8 條 各級政府機關執行公約保障各項兒童及少年權利規定所需之經

    費,應依財政狀況,優先編列,逐步實施。

    第 9 條 各級政府機關應依公約規定之內容,就其所主管之法規及行政措

    施於本法施行後一年內提出優先檢視清單,有不符公約規定者,

    應於本法施行後三年內完成法規之增修或廢止及行政措施之改

    進,並應於本法施行後五年內,完成其餘法規之制(訂)定、修

    正或廢止及行政措施之改進。

    第 10 條 本法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起施行。

  • 32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修法推動沿革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2011.12.31

    2003 年「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合併修正並公告實施以來,學術與實務界有許多爭論。

    立法院第六屆會期雖有多位委員提案修正部分條文,然此法直至 2008 年 8、9 月僅二次修

    正通過 3 條修正條文。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有鑑於現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側重殘補性之保護服

    務,缺乏一般兒童少年成長所需之普遍性兒少權益保障與福利服務理念與措施,並為因應

    全球化下台灣兒童及少年及其家庭之需求變化,及近年台灣少子化之社會環境變遷,回應

    當前兒少福利工作之困境,自 2007 年起召集民間兒童、少年福利與權益相關團體,組成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民間修法小組,共同進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修法討論,總計進行 10

    次修法會議,及公聽會。

    為廣納更多專業意見,使民間修正版本更臻完備,台少盟自 2008 年 4 月起,更邀集

    十餘個民間團體與熱心公益的學者、律師、法官、檢察官等法律界專家,在台大林萬億教

    授的協助及帶領下,持續 9 個多月,每週密集召開民間版本修法討論會議,包括 10 場分

    組主題討論會議,及 23 場全組與法律組會議。

    修法小組的共識是朝「權益保障法」的方向修訂,藉以強化兒童少年各項權益的保障,

    因此進行了大架構的修訂,增加許多現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缺漏之權益保障與發展性

    條文。而為避免與現有其他領域之法規競合,部分主題僅有數條與相關法規銜接。此外,

    修正草案也參採「國際兒童人權公約」各項兒少權益概念與內涵,並參考新修訂之「身心

    障礙者權益保障法」體例,修正為民間版「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草案,並經林萬億教

    授、蔡坤湖法官整體修整。

    民間版本討論期間,亦於架構條文大體確定後,9 月起與內政部兒童局長進行 6 次溝

    通協商會議,同時廣泛徵詢法律界學者、法官、檢察官、與律師之意見,10 月邀集法界學

    者專家共同討論 4 次,交換意見並協助體例與條文修整。為使民間版本整全性的修正架構

    能影響行政部門之相對版本,並獲得司法界人士之支持。在歷經無數次與專業團體及個人

    溝通對話、彼此說服的過程中,我們嘗試在不同觀點中折衝、平衡,同時調整民間版本之

    條文內容。

    2008 年 11 月 7 日台少盟完成民間版「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並上網公告。由台少

    盟、勵馨、家扶、兒福聯盟、勵友中心、靖娟、人本、中華育幼關懷協會、全國教師會、

  • 33

    全國家長聯盟等核心修法團體團體,更組成「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推動聯盟」,於 2008

    年 11 月份舉辦全國北、中、南、東 4 場修法座談會,與關心兒少權益與福利的中央與各

    地方政府部門、民間兒童及少年團體工作人員進行溝通並蒐集各方的意見。12 月又召開了

    3 次會議審議修訂,期間亦陸續有許多口頭及書面意見提供,讓匯集眾多民間團體與政府

    部門意見之民間版「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更臻完備。至此,民間版「兒童及少年權益

    保障法草案」已經準備好前進立法院了!於此同時,也促成了內政部兒童局提出其代表政

    府部門的「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修正草案」。

    2009 年起,二民間團體傾向與兒童局同步修法,台少盟則採取了新一波的「兒童及

    少年權益保障法」修法推動倡議行動,針對政府各部會及立法院進行遊說。自 2009 年 1

    月起至 7 月底止,民間修法團體共同參與兒童局緊鑼密鼓召開的「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修

    正草案研商會議,在共計 10 次的會議中,與參與會議的專家學者、中央各部會及地方社

    政機關代表溝通意見,推動保障兒童及少年發展性權益,遊說各部會合力在政策上提供兒

    童及少年成長所需之支持。另一方面,台少盟同時拜會與遊說立法院關心兒少議題的委員

    們支持民間版「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修法的精神與理念,並促成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

    委員會委員協助連署與提案。同時,拜會行政院主責的政務委員、內政部次長等政府決策

    者,尋求支持。 2009 年 5 月,民間版「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草案」順利於立法院完成

    一讀,交付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審查,進行了一次大體討論,只待行政院提出對應

    版本併案審查。

    2010 年初,行政院兒童局完成「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修正草案」,並送立法院與各版本

    併案審議。為加速審查過程,在立法委員陳節如及黃淑英委員的協力下,由台少盟代表民

    間團體與兒童局簡慧娟及張秀鴛先後二任局長,共同召開 3 場次協商會議,整合行政院版

    本與民間團體異中求同,取得對兒少權益保護最大公約數。經過台少盟與兒童局的共同努

    力,終於完成協商版本並完成 103 條具共識,未具共識條文則交付審查會審議。

    2010 年 5 月至 11 月間,在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二位召委楊麗環與劉建國委員

    的協力下,進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修正草案」委員會初審,經歷 5 月 17 日、6 月 2 日、

    11 月 4 日及 11 月 17 日合計二會期 4 場次的審查會議後,終於在 2010 年 11 月 17 日的

    委員會中完成初審,並將「兒童及少年福利法」草案更名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

    法」草案,會中同時決議交付院會進行朝野協商後即可逕付二三讀完成審查。

    後因初審草案版本條文新增第 44 條平面媒體規範條款,以及新納入第 27 條居家式托

    育條款引發媒體及公民團體強烈爭議,遂於 2011 年 5 月 25 日、6 月 1 日、6 月 9 日、10

    月 20 日進行相關條文立法院黨團朝野協商會議,並於 2011 年 11 月 11 日中午於立法院

    完成「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三讀,於 11 月 30 日由總統正式公告完成,總計通

    過 118 條條文,新增 42 條條文,為兒少福利與權益工作邁向新里程碑。

  • 34

    附件四 兒童權利公約首次國家報告

    第四章 公民權與自由

    C.表現自由(§ 13)

    99. 兒少表示意見之權利,參第三章D節,集會結社權利,參本章F節。

    100. 依釋字第364號,以廣播及電視表達意見,屬《憲法》第11條保障言論自由之範圍。

    我國並未設置通訊傳播兒少表示意見權利之申訴機制,惟另置「傳播內容申訴網」並定期

    公布《傳播內容監理報告》。另要求廣電業者於製播以兒少為主要收視對象節目時,應尊

    重其接收、近用與表達意見的權利。透過執照監理機制,於進行定期評鑑及換照作業時,

    宣導尊重閱聽兒少之意見,並納入節目製播之參考。

    101. 政府鼓勵兒少創作,補助辦理兒少文學營及文學獎。

    102. 高級中等學校針對學校刊物,應尊重並保障學生之編輯採訪獨立,不得為合法性審查

    外之內容審查。

    D.獲得適當訊息/傳播媒體(§ 17)

    103. 2011年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訂定《兒少通訊傳播權益政策白皮書》,推動「優良兒

    少電視節目和網站標章」、「電視節目分級細緻化」、「提高兒少電視節目比例」、「建

    立管理防護機制」、「尊重兒少觀點與意見表達」等措施。

    104. 制訂《兒少通訊傳播政策綱領暨行動策略》,揭示兒少有以下權利:

    (a) 免受不當內容影響、免受政治與商業利益剝削;

    (b) 隱私、名譽、資訊、通信不受任意干涉或不法侵害;

    (c) 維護形象完整呈現於媒體或拒絕露出於媒體;

    (d) 近用通訊傳播媒體與自由表意;

    (e) 接收豐富且優質資訊;

    (f) 接受媒體素養教育。

    鼓勵並傳播對兒少有益之資訊與資料

    105. 《兒少法》第39條、第40條明定,政府應鼓勵創作兒少文學、視聽出版品與節目、

    引進優良國際兒少視聽出版品;並獎勵優良兒少出版品、錄影節目帶、廣播、遊戲軟體及

  • 35

    電視節目。辦理兒少優良讀物評選,建置「兒童文化館」網站,提供國內外童書獲獎資訊。

    輔導辦理兒童國際影展,開拓國際多元文化視野。

    106. 設立公立公共圖書館及高中職與中小學圖書館3,並於13縣市設置行動書車巡迴服務

    及招募閱讀志工,擴展偏鄉兒少閱讀資源;另於全國100處托育資源中心購置兒童繪本,

    鼓勵家長陪伴0至3歲兒童閱讀。

    發展適當準則,保護兒少免受不良資訊影響

    107. 電影片及其廣告片:依《電影片與其廣告片審議分級處理及廣告宣傳品使用辦法》,

    分為5級。「電影片分級審議會」成員含兒少團體代表。電影片映演業者應要求觀眾出示

    年齡證明。不得提供兒少觀看未符年齡限制之電影片。父母或成年人不顧分級規定強行帶

    兒少入場觀看,將勸導依規定處罰。

    108. 遊戲軟體:依《遊戲軟體分級管理辦法》,建立5級制分級規範;公告分級參照表並

    設置「遊戲軟體分級查詢網」,輔導業者自律遊戲分級並完整揭露分級資訊;邀集學者、

    社會團體及遊戲軟體上下游業者,成立自律組織「數位遊戲產業自律推動委員會」,建立

    溝通平台。參第43點及第286點。

    109. 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依《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管理辦法》,建立分級規範,輔

    導業者自律分級,違反者依法處罰。

    110. 新聞紙:《兒少法》第45條規範,新聞紙不得刊載有害兒少身心健康之內容。為兼

    顧兒少權益與新聞自由,採先自律後他律機制,由報業公會建立「自律」機制,成立審議

    委員會,於閱聽人陳情、申訴、投訴後,開會審議會員之報導內容並處置。公會如未於3

    個月內審議,或審議結果有爭議,則依「他律」機制由地方主管機關及相關團體、專家共

    同審議,違者依法處罰。

    111. 網際網路:《兒少法》第46條之1及第94條規定,任何人不得於網際網路散布或傳送

    有害兒少身心健康之內容、未採取明確可行之防護措施,或未配合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之

    防護機制,使兒少接取或瀏覽,違者處罰鍰或勒令停業。依同法第46條,我國成立「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受理不妥網路內容之申訴,依案件性質轉請權責單位處理。

    112. 廣播電視、電視節目:《廣播電視法》第21條、《衛星廣播電視法》第27條及《有

    線廣播電視法》第35條規定,廣告及節目內容不得妨害兒少身心健康。《廣播電視法》第

    26條之1及《衛星廣播電視法》第28條規定,業者應就其播送之電視節目予以分級;播出

    3截至2015年,政府設有公立公共圖書館534所及館外服務站169所;提供各類型館藏(含圖書、期刊、報紙、

    非書資料與電子資源等)3,932萬1,176冊(件種),設置8萬6,042席閱覽座位;高中職與中小學圖書館計有

    3,473所,提供各類型館藏6,659萬7,143冊(件種),設置27萬2,078席閱覽座位。

  • 36

    內容違反前揭規定者依法核處(參第42點)。2012年委託辦理「適齡兒童電視節目標章」

    評選,評選結果半年公告一次。

    113. 應用程式(app)類型多元難以分級,民主國家多採業者自律或過濾、條件接取等技術

    填補分級制度之不足,目前AppStore及GooglePlay等下載平臺已自律分級。

    鼓勵媒體關注少數族群或原住民兒少的語言需要

    114. 客家族群:依《客家基本法》第12條規定,委託營運客家電視頻道,開發適合兒少

    觀賞之節目;以國小中高年級生為對象,舉辦夏令營,鼓勵兒少之媒體參與。另建置語言

    學習網站。

    115. 原住民族:依《原住民族基本法》第12條及《原住民族教育法》第29條規定,設置

    原住民族電視臺,製播兒少族語教學節目。另建置語言學習網站。

    E.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 14)

    宗教、思想、自我意識自由

    116. 《憲法》第13條規定,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政府尊重人民之宗教信仰自由,包

    括兒少有信仰宗教及參與宗教活動之自由。

    117. 地方政府安置兒少時,依其宗教習慣安排適當之機構、要求機構確保兒少享有信仰宗

    教及參與宗教活動的權利、不得強制要求參與特定宗教活動。並納入安置教養機構評鑑項

    目。

    118. 思想自由,參第三章D節及本章C節。學生思想自由已融入課程綱要之人權議題。另

    《高級中等學校訂定學生獎懲規定注意事項》第2點明定,學校訂定學生獎懲規定,應依

    《憲法》、《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教育基本

    法》等,尊重及維護學生言論自由、集會結社、受教、學習、身體自主與人格發展等權利。

    F.集會結社及和平集會自由(§ 15)

    119. 《憲法》相關規定參第76點。《集會遊行法》未以年齡限制參加者,惟集會、遊行

    及籌組團體的負責人,限於成年人。

    120. 《高級中等教育法》第53條明定,高級中等學校應輔導學生成立由全校學生選舉產

    生之學生自治組織。

    121. 《工會法》並未限定勞工加入工會之年齡,童工符合規定亦可加入,並有相關選舉權

    利。惟參酌《民法》,《工會法》第19條規定,工會理、監事之被選舉權年齡限制為20

    歲。另《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第7條規定,勞工年滿15歲,有選舉及被選舉為「勞資會議」

  • 37

    勞方代表之權。

    G.保護隱私(§ 16)

    122. 依釋字第603號,「隱私權」受《憲法》第22條所保障。

    123. 《民法》第18條、第195條規定,如隱私受到不法侵害或有受侵害之虞,得請求除去

    侵害或防止;不法侵害他人隱私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損害賠償。《兒

    少法》第66條規定,因職務所知悉之秘密或隱私,應予保密。又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

    者,有可能負刑事、損害賠償或行政處罰責任。

    124. 《兒少法》第69條規範,媒體對(a)受保護兒少(b)緊急安置個案(c)施用毒品或管制藥

    品兒少(d)否認子女之訴、收養事件、親權行使、負擔事件或監護權之選定、酌定、改定事

    件之當事人或關係人(e)刑事案件、少年保護事件之當事人或被害人之身分不得報導或記載。

    地方主管機關應查察媒體有無上開情事,接受民眾陳情或申訴,如查屬實應依法核處。廣

    播電視事業評鑑及換照時,前開兒少隱私保護之辦理情形亦納入審查項目4。另與民間團體

    合作進行校園巡迴宣導,請師生共同監督平面媒體是否有揭露兒少個資等情事。

    125.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及《家庭暴力防治法》均明

    定應妥善維護被害兒少之隱私,提供安全適當的就醫環境、調查不公開、媒體不得報導或

    記載身分資訊,違反者,依法核處。

    126. 《少事法》、《檢察、警察暨調查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新聞處理注意要點》、《警察機

    關防處少年事件規範》等規定,任何人不得於媒體、資訊或以其他公示方式,洩漏有關少

    年案件之記事或照片、姓名、居住處所、就讀學校等,亦不得任少年犯供媒體拍攝、直接

    採訪或藉由監視器畫面拍攝;警察單位可設置具隱密性之「少年保護室」;《少事法》並

    有少年前科資料塗銷之規定。

    127. 少年及家事事件之處理程序,除法定情形外,以不公開法庭行之;涉及兒少之司法文

    書,原則上不對外公開或去識別化後公開;違反者,依法處罰。

    128. 《學生輔導法》第17條規定,學生輔導工作人員負保密義務;《性別平等教育法》

    第22條及《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第23條規定,校園性別事件之資料應予

    保密。倘學生發現資料疑遭不當洩漏,可申訴陳情,校園性別事件可另依《性別平等教育

    4為擴大公民參與及廣納社會多元觀點,政府設有「廣播電視節目廣告諮詢會議」,廣播電視事業評鑑及換

    照時,亦將兒少保護事項之辦理情形納入評鑑及換照審查項目,並每年辦理「廣播內容規範暨製播交流研討

    會」。以上之諮詢、評鑑及換照會議與研討會,均邀請專家學者、公民團體與廣電業者參與,涉有《兒少法》

    時,並提供相關諮詢或改善意見。另為擴大公民參與監督傳播內容,政府建置「傳播內容申訴網」,並定期

    公布《傳播內容監理報告》,以利社會大眾了解傳播內容監理概況。

  • 38

    法》第28條規定,申請調查。

    129. 兒少安置及教養機構訂有院生資料保密與個人隱私權益保障的規定,且機構不得於寢

    室內裝設監視器,檢查個人物品時均提前預告。受安置兒少認隱私受到侵害,可循機構內

    外申訴管道陳情。

    130. 《醫療法》第72條規定,醫療機構及其人員因業務而知悉或持有病人病情或健康資

    訊,不得無故洩漏。兒科專科醫師訓練課程基準已訂有兒少隱私及保密訓練課程。對罹患

    精神疾病、愛滋病、性病、罕見疾病、油症及其遺屬等,分別依《精神衛生法》、《人類

    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油症患

    者健康照護服務條例》等保障。

    H.不受酷刑或其他形式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或處罰之權利(§ 37第1項(a)款)

    131. 《刑法》第63條規定,未滿18歲人犯罪者,不得處死刑或無期徒刑。第126條、第

    286條分別定有凌虐人犯罪及妨害幼童發育罪之處罰規定。另《少事法》第78條規定不得

    對少年宣告禠奪公權及強制工作。

    132. 禁止父母與機構對兒少不當管教,參第五章I節。

    133. 《教育基本法》、《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

    師成績考核辦法》等明定,學生不受任何體罰。對於校長及教師違法處罰或不當管教學生,

    應依《教師法》規定予以懲處。

    134. 兒少因罹患精神疾病強制住院,依《精神衛生法》辦理。強制住院期間,醫療機構須

    善盡病人權益保護之責任;任何人不得對其有遺棄、身心虐待之行為、或留置無生活自理

    能力之罹患精神疾病兒少於易發生危險或傷害之環境。因特定目的,限制病人之居住場所

    或行動者,應遵守法令,於必要範圍內為之8。

    135. 發現有不良傾向難以管教之兒少,父母或監護人得商請「少年輔導委員會」協調地方

    主管機關與社福團體,做必要之矯治輔導;警察人員受理上述事件,除依法處理外,應予

    以口頭勸導,遇有輔導需求,轉介「少年輔導委員會」輔導。

    136. 少年矯正機關嚴禁體罰,對違背紀律少年,非依法令不得懲罰,施以懲罰時,應進行

    個別輔導並通知其父母。

  • 39

    第七章 教育、休閒與文化活動

    A.教育及職業培訓(§ 28)

    保障平等的受教權

    240. 《憲法》第21條、第159條至第161條規定,人民有受國民教育的權利與義務;國民

    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6至12歲的學齡兒童,一律免費受基本教育,其貧苦者,由政

    府供給書籍;各級政府應廣設獎學金名額,扶助學行俱優無力升學之學生。

    241. 《國民教育法》明定義務教育年齡係6至15歲,採免試、免學費及強迫入學。近5年

    學齡兒童就學率皆約為98%,2015年識字率為98.6%。另依《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

    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父母得申請自行教育子女。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參與人次、

    國民中小學正式教師人數及生師比、代理及代課教師人數、各級學校畢業生平均升學率參

    附件7-1至7-4。

    242. 辦理《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方案》,給予偏鄉學校積極關注及適足資源,以期提升偏鄉

    學生學習成效。

    243. 外國人子女居住在我國者,得進入我國學校就讀;依《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提

    供僑生5每年回國接受教育機會。

    244. 身心障礙兒少就學,併參第54點、第198點,提供視覺與聽覺障礙學生合適之教學方

    式與教具,並訂定《各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辦法》,協助特殊需求學生達

    成獨立生活、社會適應與參與、升學或就業等轉銜目標。

    245. 制定《各級學校扶助學生就學勸募條例》,建置「教育儲蓄戶」,保障經濟弱勢學生就

    學權益。

    246. 100學年度6起實施《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維護幼兒受教權,並提升5歲幼兒入園

    率,參附件7-5。

    發展不同形態的中等教育,並採取適當措施協助就讀

    247. 《高級中等教育法》明定高級中等教育採免試入學為主,並依一定條件採免學費方式辦

    理:家庭年所得114萬元以下學生,就讀高職免學費,就讀私立高中比照公立學費;逐年全面

    實施就讀高職免學費,家庭年所得148萬元以下學生,就讀高中亦免學費。高級中等學校學費

    5僑生指海外出生連續居留迄今,或最近連續居留海外 6 年以上,並取得僑居地永久或長期居留證件回國就

    學之華裔學生。但就讀大學醫學、牙醫及中醫學系者,其連續居留年限為 8 年以上。 6學年度,係我國使用之教育年度。指當年8月開學到次年7月結束,上下兩個學期,稱為一個學年度。爰100

    學年度,係指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8月開學,至民國101年(西元2012年)7月結業之學年度。另,民

    國紀年與西元紀年轉換方式為民國年+1911=西元年。

  • 40

    收費數額表參附件7-6。

    248. 依《高級中等教育法》第35條規定,辦理國中多元入學及生涯發展進路宣導,協助學生

    自我認識及探索,並提供升學建議。

    249. 國中畢業後之升學進路分為二大類:一為高級中等學校,包括:以基本學科為主之普通

    型高中;以專業及實習學科為主之技術型高中;提供基本學科、專業及實習學科課程之綜合型

    高中;以特定學科領域為核心課程之單科型高中。一為專科學校,以養成實用專業人才為宗旨,

    教授應用科學及技術,培育就業能力。

    250. 訂定《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就學貸款辦法》及《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就學貸款作業

    要點》,畢業後1年再攤還本息。如有還款困難,可申請緩繳本金或延長還款年限。就學貸款

    相關統計參附件7-7。

    使所有兒少能依其能力接受高等教育

    251. 在高級中等學校階段提供各種生涯輔導探索活動,協助學生適性選擇與發展,了解入學

    管道、大學校系及職業等資訊。自91學年度起實施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建立不同升學管道。

    104學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錄取率為95.58%。

    252. 就學貸款措施參第250點。

    鼓勵正常到校並降低輟學率

    253. 依《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推動中輟通報、協尋、復學及輔

    導等措施,結合教育、內政、警政、社政等機關,引進各類資源,找回中輟生。國民中小學尚

    輟人數及尚輟率統計參附件7-8,高級中等學校中離人數及中離率統計參附件7-9。

    254. 訂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中輟生預防追蹤與復學輔導工作原則》,補助

    各地方主管機關定期辦理「中輟生復學輔導督導會報」,協尋及輔導復學工作,結合社區資源,

    引進退休教師或輔導志工推動認輔制度,辦理中介教育及預防中輟高關懷班和彈性輔導課程。

    255. 參考先進國家中介教育作法,規劃發展群育學校實施方案,由教育與社福體系合作,實

    務運作分為「教育輔導」及「生活支持」,教育單位負責課程及教學,社政單位負責生活照護

    及輔導。

    防制霸凌

    256. 訂定《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及《各級學校防制校園霸凌執行計畫》,推動法治、人權、

    品德、生命教育及配套措施,建置多元管道反映霸凌事件,並提供多元求助管道。校園霸凌人

    數參附件7-10。

  • 41

    確保學校執行紀律之方式,符合兒少之人格尊嚴及本公約規定

    257. 學生不受任何體罰,參第133點。

    258. 《國民教育法》及《高級中等教育法》明定地方主管機關、高級中等學校應訂定學生獎

    懲規定,並經專家學者先行審查是否符合《憲法》等規定。另參第118點。

    259. 為維護學生就學權益,《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未訂定開除學籍相關規定。

    另《學生輔導法》第19條規定,學校應提供整體性與持續性轉銜輔導及服務,使各階段學生輔

    導需求得以銜接。

    260. 我國教育體制中兒少權利受到侵害之救濟措施:

    (a) 幼兒園教保服務有損及幼兒權益者,其父母或監護人,得提出異議、申訴。

    (b) 國民中小學學生對學校管教措施,認違法或不當致損害其權益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以書面

    向學校提出申訴。

    (c) 高級中等學校應設「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審議學生與學生自治組織不服學校影響其權

    益之懲處或其他措施及決議之申訴事件。

    使所有兒少均能獲得教育與職業方面之訊息及引導

    261. 建教合作,參第八章C(a)節。

    262.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列「生涯發展教育」為重大議題之ㄧ,將自我、生涯

    覺察及生涯探索與進路選擇等,融入課程及活動體驗,協助學生了解自我興趣、性向及能力;

    《技術及職業教育法》明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開設或採融入式之職業試探、生涯輔導課程;

    安排學生至相關產業參訪,並提供國中九年級技藝教育,加深學生職業試探機會。

    263. 依青少年發展階段不同需求,推動各項專案訓練措施(參訓人數參附件7-11)。對在校

    生,搭配學制並結合職業訓練,推動《產學訓合作訓練》、《雙軌訓練旗艦計畫》,協助其學

    習符合產業需求技能。對離校待業青少年,推動《青年就業旗艦計畫》、《明師高徒計畫》,

    以做中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