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三災、哇災,你甘哉? 氣候變遷坡地災害 氣候變遷災害風險知識懶人包系列(5)

坡地災害 07 · Title 坡地災害_07 Created Date 2/3/2019 11:34:44 PM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坡地災害 07 · Title 坡地災害_07 Created Date 2/3/2019 11:34:44 PM

三災、哇災,你甘哉?氣候變遷坡地災害

氣候變遷災害風險知識懶人包系列(5)

Page 2: 坡地災害 07 · Title 坡地災害_07 Created Date 2/3/2019 11:34:44 PM

山坡地邊坡上的土壤、岩屑與岩

石等材料,因受颱風、暴雨、地

震與人為不當開墾等影響,而發

生崩塌、地滑或土石流等現象,

形成坡地災害。

什麼是坡地災害?

01

Page 3: 坡地災害 07 · Title 坡地災害_07 Created Date 2/3/2019 11:34:44 PM

災害風險

3.脆弱度

1.危害度

2.暴露度

1.危害度

2.暴露度

該區域有容易致災的特性

嗎?

•地質脆弱?地勢陡峭等

•不當開挖、超限利用等

有颱風或豪雨造成的嚴重降雨事件嗎?

•降雨集中?累積雨量過大?

•地震?

有容易受坡地災害影響的對象?

•有保全住戶?

•聚落的區位?

•土地使用類別?

3.脆弱度

造成坡地災害的因素

為什麼會發生坡地災害?

02

Page 4: 坡地災害 07 · Title 坡地災害_07 Created Date 2/3/2019 11:34:44 PM

坡地災害可概分為落石、土石流、岩屑崩滑、岩體滑動

坡地災害有很多種嗎?

岩塊或岩體從陡峭的岩壁上分

離,以自由落體、滾動或彈跳

方式快速向下移動。

落石

較鬆軟破碎的岩屑、崩積層或土壤等,

於陡坡與緩坡發生崩落與滑動情形。

岩屑崩滑

砂石、礫石及巨石等與水混合

後,受重力影響,沿斜坡、河

道或溝渠等路徑,由高處往低

處流動現象。

土石流

屬於規模較大、滑動面深度較深的山崩,

岩體滑動的破壞面通常會深入岩層內,

大多是整片岩體完整地向下滑動。

岩體滑動

03

Page 5: 坡地災害 07 · Title 坡地災害_07 Created Date 2/3/2019 11:34:44 PM

1989~2016 年歷史災害點位分布圖

重大坡地災情數量 TOP5

莫拉克颱風 (2009) 1514

372

180

127

95

卡玫基颱風 (2008)

蘇迪勒颱風 (2015)

梅姬颱風 (2010)

0610 豪雨 (2012)

1

2

3

4

5

歷史災情遍布全臺灣各地山區,根據統計

過去27年重大坡地災情集中位於苗栗縣、

臺中市、南投縣、嘉義縣、臺南市、高雄

市的山區

在臺灣,過去發生的重大坡地災情

圖例

1989至2016的歷史災點

縣市界線

04

統計資料: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彙整

Page 6: 坡地災害 07 · Title 坡地災害_07 Created Date 2/3/2019 11:34:44 PM

在降雨特性的影響下,梅

雨(5-6 月)與 颱 風 季

(7-9 月)是 臺 灣 最 常 發

生坡地災害的時期。

過去發生重大坡地災害事件的雨量與災點分布圖

8/5-8/10 總累積雨量

2009年 莫拉克颱風

6/10-6/16 總累積雨量

2012年 0610豪雨

20

60

100

15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200

1500

>1500

單位:mm

20

60

100

15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200

1500

>1500

單位:mm

梅雨季 颱風季

梅雨+颱風季62%

38%其他月份

臺灣各月降雨

占全年總雨量百分比

在臺灣,每年哪個時期最容易發生坡地災害?

05

Page 7: 坡地災害 07 · Title 坡地災害_07 Created Date 2/3/2019 11:34:44 PM

坡地災害高潛勢地區集中在全臺各地的山

區,尤其是中央山脈西部山區

主要位於中央山脈兩側山麓,根據水保局截至2019年1月統

計資料,目前全國共有1,725條,以南投縣262條為最多。

主要遍布臺灣山區,根據地調所環境地質圖,套疊其中四種

脆弱地質圖,其涵蓋範圍以南投縣為最廣。

土石流潛勢溪流

全臺坡地災害潛勢圖

順向坡 落石 岩體滑動 岩屑崩滑

地質災害潛勢

在臺灣,哪些地區容易遭遇坡地災害?

圖例

土石流潛勢溪流

順向坡

落石

岩體滑動

岩屑崩滑

縣市界線

06

Page 8: 坡地災害 07 · Title 坡地災害_07 Created Date 2/3/2019 11:34:44 PM

氣候變遷下,未來的降雨對坡地災害會有怎麼樣的變化?

基期(1986-2005) 世紀末(2081-2100)根據推估,未來臺灣山區的豪雨

日數變化顯著,包括東部宜蘭、

花蓮與中南部山區的豪雨日數可

能會增加。

隨著豪雨日數增加,若無整體性

治山防減災計畫,可能會使坡地

災害的範圍或規模增加。

0 2 4 6 8 10 (日/年)

每年豪雨日數(日降雨量達200mm)

07

Page 9: 坡地災害 07 · Title 坡地災害_07 Created Date 2/3/2019 11:34:44 PM

坡地災害風險圖—找出氣候變遷下的可能風險區

致災因子 指標選擇基期(1979~2003年)

未來推估(2075~2099年)

以中央、雪山、玉山及阿里山山脈範圍為

高風險區基期

*未來推估

因部分鄉鎮未來推估降雨機率減少,使得

坡地災害風險降低,而中央、雪山、玉山

及阿里山山脈仍為坡地災害高風險地區

危害度採用基期與AR5未來推估下,「24小時內降雨超過 350mm 」之發生機率

脆弱度歷史崩塌指標、地質災害潛勢、坡度指標

暴露度 人口密度

風險 危害度 × 脆弱度 × 暴露度

08

*本未來推估屬現階段研究成果,仍具有不確定性,需謹慎解讀。

Page 10: 坡地災害 07 · Title 坡地災害_07 Created Date 2/3/2019 11:34:44 PM

坡地災害的調適策略有哪些?

•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例如: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能源效率提升,例如:多使用節能產品

•增加溫室氣體吸附儲存,例如:多種樹

降低危害度

•改善山坡地脆弱度,例加:強坡地水土保持工程(擋

土牆、邊坡工程、新興工程、加強排水系統、水土

保持設施)

•土地利用改變,例如:進行國土規劃,針對氣候變

遷坡地災害高風險地區限制開發,選擇適當的位址

開發或規範調適設施

降低脆弱度

•離災避災(避免暴露),如聚落人員疏散撤離

•強化防災能力,例如:強化社會經濟弱勢族群之防災能

力、山區物資、醫療資源

降低暴露度

•系統轉型與韌性增加,例如:加強防災教育及應變能

力、跨層級及跨部會氣候變遷坡災治理機制

•風險移轉與分擔,例如:產業保險的設置及災害救助金

•整備應變,例如:強化土石流監測系統、預警系統、疏

散撤離機制

其他災害風險管理

對於那些氣候變遷坡地高風險區,或是隨著極端事件的強度、頻率增加,我們可以…

09

Page 11: 坡地災害 07 · Title 坡地災害_07 Created Date 2/3/2019 11:34:44 PM

本知識懶人包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製作

2019 年製

Page 12: 坡地災害 07 · Title 坡地災害_07 Created Date 2/3/2019 11:34:44 PM

· IPCC, 2012, Managing the Risks of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s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 IPCC, 2014, AR5 Synthesis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14

· 陳宏宇,1998,山崩有哪些類型

·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14,國土地質資訊,取自https://www.moeacgs.gov.tw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6,應用RCP8.5氣候情境評估氣候變遷下之災害風險圖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7,氣候變遷下淹水及坡地災害風險圖圖集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7,氣候變遷災害風險圖問答集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8,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取自https://tccip.ncdr.nat.gov.tw/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8,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網站,取自https://dmap.ncdr.nat.gov.tw/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18,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取自https://246.swcb.gov.tw/v2016/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8,臺灣氣候的過去與未來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9,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調適平台(Dr.A)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