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wwhb.cn 2019 11 26 10 / 1 4 ,“ 12 ”。 ”。 OFF ”, 13 7 4 》、 》、 N 12 4 ”? fringe”。 13 。” 1-2 1-2 5-10 。” 》。 20 。” —— 12 》, !” 19 60 …… ”, ”, 。” 20 ”。 》, 。” 。” 。” 。” …… 。” 。” 23 ”。 “《 。” ”, ,” ”。 2012 》。 ”, 。” 2.8 2000 4000 。》 IMAX 2019 ,“ :“ 。》 。” ,“ ,《 。》 》 …… ”。 。” ”, 》。 (《 》) ——

持续提供优质内容 是剧院面对的新挑战dzb.whb.cn/imgPath/2019-11-26/101126.pdf2019/11/26  · 作品, 但该剧的市场轨迹让她意识到,有些时候, 作品要等一等观众。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持续提供优质内容 是剧院面对的新挑战dzb.whb.cn/imgPath/2019-11-26/101126.pdf2019/11/26  · 作品, 但该剧的市场轨迹让她意识到,有些时候, 作品要等一等观众。

www.whb.cn

2019 年 11 月 26 日 星期二10 人文聚焦编辑/杨舒涵

持续提供优质内容,是剧院面对的新挑战从剧展到演出季,从“且看且珍惜”到“戏不能停”

入秋以后, 上海大剧院的小剧场档

期排得很满,平均每月上演两部作品,每

部戏的演出周期从1周到4周不等,“戏不

能停”的节奏将持续到年底,四个月的时

间里连演12部剧, 组成上海大剧院的首

个“小剧场国际戏剧演出季”。

承担了剧目提供和遴选的, 是策展

机构 “爱丁堡前沿剧展”。 回顾七年前,

第一届 “爱丁堡前沿剧展” 的演出场地

也是在上海大剧院的小剧场。 这些年过

去, 作为策展方, “爱丁堡” 的选剧范

围早已从爱丁堡艺穗节扩展到阿维尼翁

OFF 艺术节、 阿德莱德艺穗节等艺术节

展 , 剧目数量渐长 , 演出周期逐步拉

长。 如今剧展决定回归并落户上海大剧

院, 并做出很有挑战感的转变: 把一年

一度、 短时间的密集展演, 扩容成持续

数月的演出季。

这并非 “多邀几部剧、 多演几场”

的简单加法。 随着上海演艺市场发展,

引进剧目的渠道不断拓宽, 上海观众对

大型综合型艺术节展和中小型专题型舞

台剧目展演都司空见惯。 条件优越的演

出场所不断兴建, 以节展的契机邀请名

团名家, 自然皆大欢喜, 而另一个正在

浮出水面的严峻挑战是剧院不得不面对

的, 即怎样在剧院的 “空的空间” 里,

持续地为观众提供优质的内容, 让良好

的观演体验, 从节庆的短时狂欢蔓延成

日常的随喜状态。 上海大剧院的 “小剧

场演出季”, 是应对这种挑战的一种谨

慎尝试。

有些时候,作品要等一等观众

之所以用 “谨慎” 来形容这个演出

季, 因为所选剧目给人 “似是故人来”

的第一印象: 西班牙默剧 《安德鲁与多

莉尼》 13 次中国巡演 ; 加拿大多媒体

形体剧 《反转地心引力 》 7 次中国巡

演; 法国纯真剧团的 《安提戈涅》 和英

国当代芭蕾 《虎生》 都是 4 次中国巡

演; 英国的 《我心深处》、 墨西哥默

剧 《也许也许也许 》 、 波兰新马戏

《一桌 N 椅》 和新西兰形体剧 《小淘

气》 都是返场。 一个演出季的 12 部

作品, 新作仅 4 部, 这样的选戏思路

是否过分 “安全”? 面对这质疑, 策

展人水晶承认 , 从短平快的剧展延

长、 扩容成演出季, 节目输出的压力

陡增, 她的出发点确实是稳扎稳打,

既是测试演出市场的容量, 也利用旧

作的口碑和人气扩展观众群。

最初 “前沿剧展 ”的 “前沿 ”这个定

语,来自英语单词fringe,字面意思是“穗

子”和“成为边缘”。水晶和搭档袁鸿的初

衷是挑选那些相对于主流商业作品而言

处于行业的边缘地位、 却坚持尝试推动

戏剧边界的作品。 在把这些不循规蹈矩

的“小戏”不断引进国内的过程中,作为

策展人的她发现, 创作的边界能够被推

动,观众群的边界也是这样。

《安德鲁与多莉尼》 来中国 13 次

了, 然而在今年这个演出季, 目前已经

开票的几部作品里出票最好的仍是它。

演出市场中有太多不可测因素, 即便水

晶本人都无法清晰地解释为什么 《安德

鲁与多莉尼》 能成为一部现象级的常销

作品, 但该剧的市场轨迹让她意识到,

有些时候, 作品要等一等观众。 “只要

对内容有信心, 观众就在那儿, 总是会

来的, 只是有的来早, 有的来晚。” 这

就带出了短期集中展演的缺陷: 演出的

排期只有 1-2 场, 作品来得像龙卷风,

等观众反应过来时, 已然看不到了。 等

下一轮的剧展或巡演, 则要等上大半年

甚至更久。 比如 《也许也许也许》 是个

独角默剧, 去年来上海演出前, 业内很

多人觉得这个作品太异类了, 谁能想到

第一场反响太好, 第二场爆满, 可是演

完两场就没了, 许多失之交臂的观众从

去年初冬盼到今年深秋。 戏剧节展的演

出场次总是有限, 以至于看场好戏会有

且看且珍惜的迫切感, 演出季不同, 在

确保演出场所的前提下, 一个剧目从容

地排期 1-2 周, 5-10 个场次不等 , 一

旦形成观众传递的口碑效应, “就不至

于让新的观众等太久。” 在这样的良性

循环里, 艺术家、 演出方、 剧院和观众

都是得益的。

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 ,

意味着把边界不断推得更远

比起 《安德鲁与多莉尼》 《也许也

许也许》 《安提戈涅》 这些有口碑和人

气积累、 不愁票房的旧作, 这个演出季

里更让人期待的是两部亚洲首演的新

作, 《和鸡一起活》 和 《孤寂棉田》。

《和鸡一起活 》 是一部新西兰喜

剧, 编剧在体量很小的一部作品里创造

了生动的市井小世界, 女演员在不到一

小时的舞台时间里, 欢笑着演完了一个

女人一生的遗憾和失落。 这个作品既不

是时髦的肢体剧, 也没有经典文本的背

景, 它承担了戏剧的一项重要功能, 即

在远离世界中心的地方, 人们怎样生活

着, 怎样和外部世界发生着联系。 《孤

寂棉田》 是法国 20 世纪末最重要的剧

作家科尔泰斯的代表作, 他被视为热内

的继承人, 在 《孤寂棉田》 里, 他创造

了一对素昧平生却对峙的人物, 一场对

峙的欲望关系, 两个角色的 “对战” 中

不存在交流, 成了两个人的独白剧场。

科尔泰斯的剧本文学价值很高, 语言晦

涩却充满优美的意象 , 比如 “孤寂棉

田” 在戏里的第一次出现: “你对我说

话, 就像是对一棵大树说, 就像对着密

室的墙, 像在深夜里, 一个人, 一丝不

挂地, 散步于孤寂棉田。”

《和鸡一起活》 关于别处的生活,

《孤寂棉田》 创造了别样的表达, 分别

从内容和戏剧实践的层面拓宽了视野。

这两个剧目的存在, 意味着这个 “小剧

场演出季” 在整体稳妥的剧目排期中,

也存着冒险的野心———无论对于剧院或

是策展团队, 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 总

是意味着把边界不断推得更远。

郝蕾:只有纯粹、干净的人才能当一个好演员虽然经常被拍到未经修饰的一面,但她从不纠结于此

排了三个月话剧的郝蕾, 每逢周末必

要回家给孩子辅导功课, 很少有演员像她

这般真实、 接地气, 和平常的职场妈妈没

什么两样。 虽然经常被拍到不太精致、 未

经修饰的一面, 但她从不纠结于此。 好演

员的成色, 只需要用好作品来验证。

将于 12 月首演的 《曾经如是》, 是郝

蕾的第三部话剧作品。 她在剧中饰演一位

历尽劫难的母亲, 从青年演到老年, 贯穿

五小时始终 。 对学习戏剧出身的郝蕾来

说, 舞台的现场性是她特别钟情的体验,

此次回归让她觉得 “很多年都没有这么高

兴了!” 排练间隙, 她与记者谈起了 “表

演 ” 对于她生命的意义 。 郝蕾认为 , 表

演, 就是一场人生的修行, 一个角色的背

后是生命的积淀, 演员赋予角色生命, 而

好的作品也能馈赠演员力量。

“偶像的生命很短,演员的生涯很长”

谈到中国实力演技派女演员, 郝蕾一

定是绕不开的名字。 从 19 岁至今, 郝蕾

参演了 60 多部影视、 舞台作品, 塑造了

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 《情满四合院》 里

质朴深情的秦淮茹、 《黄金时代》 中率性

果敢的丁玲, 《浮城谜事》 里追求平凡生

活未果的人妻, 《少年黄飞鸿》 活泼聪慧

的十三姨……各种身份、 性格和背景的角

色都能驾驭。 谈到 “演技”, 郝蕾始终觉

得, 把戏演好, 是从事 “演员” 这个职业

的基本操守。

“炸裂的演技” 一度成为热搜话题,

郝蕾却直言 “非常可笑”, “所谓大的爆

发力, 是一个戏剧学院大二学生就应该做

到的 。 今天一个成熟的演员还要拿一个

大二的成绩单来炫耀和作为标杆吗 ? 所

以演员到底应该做到什么 , 应该做到职

业的根本。”

进入演艺圈 20 多年, 她仍然没有习

惯 “成名的感觉 ” 。 当年拍 《十七岁不

哭 》, “杨宇凌 ” 让郝蕾红遍大江南北 ,

“一炮而红的感觉很不好, 因为大家把角

色带到我的生活中去了, 我不太习惯被这

么注目。” 她把上戏班主任的一句话记到

了现在 , “演员台下是只鼠 , 台上是只

虎 。” 脱下了戏服就不要再 “营业 ” 了 ,

演员就只做演员该做的事。

郝蕾认为, 只有纯粹、 干净的人才能

当一个好演员, 因为演员随时要准备好把

角色装进自己的身体里。 “有些演员整天

关注机场穿什么, 怎么把自己拍好看, 天

天想着怎么红, 永远在一个壳里。 偶像的

生命很短, 而演员的生涯很长, 是一生的

事业, 必须去尊重它, 你要想清楚想做哪

种。 我这个年代的人说的话, 不知道年轻

演员愿不愿意听。”

“希望把好的表演方法放到好的剧本里”

郝蕾坦言如今好的剧本越来越少 ,

“有时会感觉越演越浪费。 一名职业演员

有了那么多年的经验, 总会希望把好的表

演方法放到好的剧本里去体现。”

接下 《曾经如是》 是在今年上海国际

电影节期间。 晚上她带回了剧本, 一开始

躺着看, 然后坐起来看, 越看越精神, 看

完, 在卫生间里哭了好久。 “我看到剧本

第一反应就是唏嘘……作为演员到了人生

现在这个阶段, 终于有一个剧本能够替我

回答很多我对人生的一些疑惑, 可以帮助我

去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 凌晨时分, 她

写了一长段文字发给制作人 , 一夜无眠 。

“我相信这个戏一定会带给我重要的人生感

悟, 但我不着急知道它是什么。”

这是郝蕾的第三部话剧。 此前, 她与孟

京辉合作过 《恋爱的犀牛》 《柔软》 两部作

品 。 演 《恋爱的犀牛 》 第一场时 , 郝蕾才

23 岁, 成功塑造了迄今为止最经典的 “明

明 ”。 虽然获得了业内及观众的高度认可 ,

她却始终认为自己演得不够出色, “《恋爱

的犀牛》 最开始是小剧场话剧, 最近的观众

已经到我脚下了, 但是和观众之间总觉得有

一道屏障。” 演 《柔软》 时也是 “赶鸭子上

架”, 全场仅三名演员, 两个多小时不能下

台。 “只好自己催眠自己是上帝, 所有人都

得看着,” 郝蕾说, 舞台剧确实更考验演员。

演话剧, 她是没有像演影视剧那样自信的。

郝蕾和这部新戏格外有 “缘分”。 2012

年, 她做了一个摄影展就叫做 《如是》。 照

片上的郝蕾 “素颜剃发”, 轻纱裹身, 看起

来圣洁而从容 。 谈起这段独特的经历 , 郝

蕾说当时希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可以代表

众生的符号 , 就很自然地把头发剃了 。

“剃完头发之后, 我突然觉得头发也不是一

件衣服 , 只是几片纱 , 随便怎么穿都好 ,

我感觉我人很自在。” 自在, 是她最想追求

的人生状态。

新海诚的票房“秘籍”还灵验吗

日本动画电影《天气之子》中国票房2.8

亿元

登陆国内院线超过三周, 日本动画导

演新海诚的新作《天气之子》票房尚未突破

三亿元, 这与影片首日预售就超过2000万

元并单日票房突破4000万元的佳绩显然有

着不小差距。距离导演上一部大热影片《你

的名字。 》三年,中国观众此前对电影的期

待不能说不高,但目前看来,无论是票房落

点还是口碑评分,新片都无法企及前作。

《天气之子》作为国内首部IMAX上映

的日本动画片走近观众, 电影以高一男生

森岛帆高和坚强少女天野阳菜为主角,讲

述了在气候调节失控的时代, 森岛帆高离

家出走, 前往东京为一家超自然杂志社撰

稿,无意间与拥有超能力、能够使天空放晴

的天野阳菜相遇,谱写了一出“比起晴空,

我更需要你”的浪漫恋曲。

值得一提的是,与在国内的遇冷相比,

《天气之子》 在日本本土的反响相当热烈,

新海诚凭借该片晋升为“双百亿”导演,电

影已坐上2019日本电影票房冠军的宝座并

确认将代表日本参加明年奥斯卡金像奖最

佳国际影片奖的角逐。

过度跳脱和理想化的剧情是影片最受

诟病的一点, 当森岛帆高和天野阳菜之间

的爱恋与城市乃至世界的命运相联结,“奋

不顾身” 并不是万灵药。 有观众直言:“跟

《你的名字。》相比,剧情不是一个路子的。”

导演曾将新片定义为一部可以 “笑得很开

心,也可以哭得很彻底”的商业片,有评论

认为,这次恰恰就输在了“商业”二字上。男

女主人公的相遇、两人平铺直叙的感情线、

毫无惊喜的大结局等都让人想起似曾相识

的观影体验,“套路” 之中却少了一分新鲜

的悸动。

其实,《天气之子》与《你的名字。》分享

着不少相同的基因, 无论是以少男少女为

主的世界观、 精美的画面甚至是原班的配

乐团队都保持了应有的水准。

此番借 《天气之子》 再度收获一部百亿日元电影, 新海诚

也因此成为继宫崎骏之后第二位连续两部作品突破这一关卡的

日本本土导演。 《星之声》 《云之彼端, 约定的地方》 《秒速

五厘米》 ……从出道初开始, 接连制作出优质作品的新海诚曾

不可避免地被冠上 “宫崎骏接班人” 的称号。 但如动画迷们所

知, 新海诚从始至终都用电脑作画, 这点便与钟爱手绘的宫崎

骏截然不同, 而他也曾表示专注刻画少男少女情感的自己, 无

法制作出宫崎骏那样的 “全民动画”。

“做动画是很折磨崩溃的,但看到超出预料的好镜头时,一

切都值了。”关于年少时独有的冲动、关于淡去的青涩记忆、关于

爱和勇气,这些在新海诚作品里被一再提及,之于人类最美好的

情感曾经是屡屡打动影迷、赢得高票房的“必胜秘籍”,但同时只

有在一出好故事里,它们才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剧作家科尔泰斯在《孤寂棉田》中创造了一对素昧平生却对峙的人物,一场对峙的欲望关系。

墨西哥默剧 《也许也许也许》 在上

海的演出积累了高人气。

新西兰喜剧 《和鸡一起活》。

(均资料照片)

图为日本著名动画导演新海诚新作 《天气之子》 剧照。

■本报记者 柳青

■本报记者 童薇菁

■本报记者 王筱丽

有些演员整天关注机场穿什么 , 怎么把自己拍好看, 天天想着怎么红, 永远在一个壳里 。 偶像的生命很短, 而演员的生涯很长 , 是一生的事业, 必须去尊重它, 你要想清楚想做哪种 。 我这个年代的人说的话, 不知道年轻演员愿不愿意听。

我看到剧本 (《曾经如是》) 第一反应就是唏嘘……作为演员到了人生现在这个阶段 , 终于有一个剧本能够替我回答很多我对人生的一些疑惑,

可以帮助我去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 。 我相信这个戏一定会带给我重要的人生感悟 , 但我不着急知道它是什么。

———郝蕾”

郝蕾近照。

郝蕾在 《曾经如是》 排练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