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近日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红山文化是距今约 65005000 年前中国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新 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 重要源头之一。本次展览共展出玉质礼器、红 陶祭器、人像雕塑等珍贵文物 160 余件,结合考 古现场图片和建筑过程复原,集中展示了红山 文化历次重要发现和最新考古成果。 1930 年,考古学家梁思永到赤峰英金河流 域进行史前考古调查,揭开了辽西地区田野考 古的序幕。 1954 年,学者尹达首次正式提出 “红山文化”的命名,强调红山文化对于研究长 城以北和以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相互关 系具有重要意义。 1983 年,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群开始正式 考古发掘,成为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历程中的 重要转折点。牛河梁遗址群分布范围广达 50 平方千米,发现有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大型祭 祀平台等遗存,这一“坛庙冢”组合见于红山 文化的其他遗址。积石冢内有中心大墓、次中 心大墓、边缘墓之分,显示等级制度已经确立。 出土遗物以女性塑像为主,附以动物塑像和陶 质祭器,最为著名的女神头像就在这里发现。 此次展览中有多件女神庙出土的泥塑人像残 件,其中耳朵残块大小约为真人耳朵尺寸的两 倍,人手残件与真人手掌大小相当。同时展出 的还有女神庙内发现的动物塑像残件,主要有 禽类和兽类,禽类残件具有鹰的特征,兽类残件 则具有熊的特征。 红山文化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具有典型地 域特征和时代风格的玉器。这些玉器的造型胜 过纹饰,鬼斧神工,多为墓主人生前使用,死后 用来随葬,成为墓主人社会等级、地位和身份的 象征,标志着当时红山已形成了具有唯一性的 玉礼制系统。 最有代表性的玉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 藏、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的碧玉 C 形龙。 这是已知红山文化玉龙中体形最大的一件,整 器由墨绿色岫岩玉雕琢而成,吻部前伸上扬,梭 形细目,鬣鬃飘举,卷尾有力,躯体卷曲若钩。 虽无角、无肢、无爪,却极富动感。 这次还展出了猪龙、勾云形器等多件红山 文化的玉器。勾云形器是红山文化晚期的代表 玉器,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 27 号墓出 土。玉为深绿色,有黄色瑕斑及开片。器体呈 扁平长条形,有正、背面之分,两面都有雕纹,正 面雕纹较深。可以看出,这件玉器不是完全写 实性的,而是通过想象和夸张,将几类动物的特 征集于一身,采用拟物与抽象相结合的手法,以 平面减地打磨的工艺,表现出红山文化先民高 超的玉器制作水平。 半拉山墓地的新考古丰富了红山文化的内 涵。考古人员发掘墓葬 78 座,祭祀坑 29 个,祭 坛一座,同样出土了大量的玉猪龙、玉璧等玉 器,还有象征军权或者神权的石钺及柄端的兽 头柄饰。祭祀坑和祭坛则出土了多件陶质、石 质人头像。展览展出的一件石雕人头像采用了 圆雕手法,面部轮廓清晰,颧骨突出,柳叶形眼 睛,头顶还有冠带装饰,风格写实,揭示出成熟 的雕刻传统。 考古证明红山文化不仅传承了本地区前红 山诸文化和相邻地区较早文化的诸多因素,而且 与同时期的其他重要考古学文化进行了广泛的 交流。展览通过红山文化出土文物与新石器时 代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出土文 物进行对比,深刻揭示了西辽河流域连接南北、 沟通东西的要冲地位及其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 重要影响。 、图 分别为碧玉 C 形龙、玉勾云形 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供图 展示红山文化 最新考古成果 “水利”一词,最初出现于秦地成书的《吕氏 春秋》中,指防止水害灾难和利用水力资源的事 业。战国时期秦国水利事业的成功,是秦实现统 一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把都江堰、郑国渠和灵 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灵渠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 之一。秦始皇时代非常重视南海方向的经营。 《淮 南 子 · 人间》记述,“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 与越人战。”所谓“以卒凿渠而通粮道”,即指灵渠 工程的开通。《水经注》卷三八《漓水》说,湘水、漓 水之间,陆上的间隔,分水岭,称作“始安峤”,宽 度只有“百余步”。秦人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漓水 与湘水,出一山而分源”,其“分流”处距离仅“百 余步”的地理形势,“以卒凿渠”,沟通“湘、漓之 间”,形成了畅通的“粮道”,为远征军成功运送军 需物资。 “灵渠”又称“零渠”。《太平御览》卷六五引 《临桂图经》采用了“零渠”名号。“灵渠”又直接称 作“秦凿渠”。思考“灵渠”定名缘由,或许应当重 视“自零陵凿渠”的说法。 灵渠工程沟通湘江水道和漓江水道,成为连 贯湘桂的人工运河。在最合理的地方,以最便捷 的方式,用最经济的成本,连接长江和珠江南北 两大水系,实现了通航条件的完备。 灵渠巧妙解决了很多的技术难题。为保持 整体水流大方向的一致,使用堰坝抬高水位,这 一方面解决了河道的流向问题,但另一方面却可 能因高差巨大造成水流过快而影响航行安全。 弯道代闸作为中国古代运河工程中的杰出创造, 在灵渠的航道设计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灵渠 利用弯道延长渠道长度,有效地平缓坡降,解决 了因高差变化而带来的航行安全问题。如今这 段弯弯的灵渠成为美丽的风景。 灵渠最为经典的设计是渠首大、小天平与铧 嘴,它们共同作用,三七分配南渠和北渠的进水 量。铧嘴是一座长 70 米的导水堤,是与大、小天 平衔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坝,把河水劈分为 二,其中七分水顺大天平回流到湘江,三分水经 小天平和南渠注入漓江,即所谓的“湘七漓三”。 战国秦汉时期,水利工程师,或者说水利工 程设想的提出者、水利工程规划的制订者、水利 工程施工的领导者,通常称作“水工”。上文说到 的郑国,就是主持郑国渠的“水工”。这处水利工 程的命名,成为以人名作为纪念性地名的较早先 例。秦汉历史记忆中还有其他的“水工”。然而 负责灵渠这一重要水利工程的“水工”却并没有 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甚至连“水工”活动的片言只 字也未见保存,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灵渠工程的设计,很可能继承了秦“水工”以 及中原“水工”的技术。但是越人在水运方面的 显著优长也不能忽略。就运输动力的开发来说, 北人擅长服牛乘马,而南人擅长驾驶舟船。可以 推想,很可能“九疑之南”的越人,在“舟行宜多 水”的环境条件下,由于“水事众”“便刺舟”,积累 了丰富的水利学知识和航运学经验,以独异的智 慧参与了灵渠的设计。 灵渠不仅连通了湘江与漓江,更在于其连接 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改变了中国自然水系的 格局。在秦一统岭南地区后,灵渠发挥了更多区 域间经济、政治、文化融合方面的作用。唐宋以 来,人口的激增带来了农业的持续繁荣,灵渠周 边地区就成为重要的农业区,这也使灵渠的灌溉 作用越来越大,所谓“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 灌稻粱”。 灵渠已列入中国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其遗 产构成极其丰富,除了大量的水利遗存外,还包括 不同时代的古桥、古遗址(与灵渠防御相关的秦城 遗址)、古建筑(与信仰相关的祠庙)乃至非物质文 化遗产等。如何在传承遗产价值的过程中平衡保 护与利用的关系,也考验着当代人的智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灵渠:秦代水利奇迹 王子今 2020 10 31 日 星期六 5 5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位于长江中游腹地、 大洪山山脉南部的山前开阔平原,长江以北、汉 水以东,东河、西河自北向南流经遗址后注入汉 水的支流天门河,汇入长江。该遗址持续时间 长,跨度为距今 5900 年至 3800 年,这一时期正 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期,考虑到其在诠释中 华文明尤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 价值,自上世纪 50 年代便开始进行考古,迄今已 60 余年。这 60 年中,有两个重要的考古阶段, 一是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另一个便 2014 年至 2019 年。两个阶段大量艰苦细致 的科学考古一步步深化了我们对于长江中游史 前文明的认知。 尤其是 2014 年至 2019 年,湖北省文物考古 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湖北省天门市 博物馆三家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石家河遗址群 及外围 9 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系统勘探,发 现、确认了谭家岭城址、印信台大型祭祀区、谭 家岭高等级玉敛葬、三房湾专业制陶作坊等重 要遗址区,为深入了解石家河遗址群的宏观结 构与组织分层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进一步揭示 出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专业化与 社会分层化的总体趋势。 长江中游的中心聚落和都城 综合这些年的考古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 勾勒出石家河遗址的时空框架。我们将其分为 中心聚落初步形成、文化持续引领与辐射、融入 中原文明三期。 第一期是中心聚落初步形成期,经历了距 5900 4800 年近千年的缓慢发展,建成了中 心聚落谭家岭城,故也称谭家岭城时期。 谭家岭城位于石家河遗址的中心,平面大 体呈圆角方形,城垣内总面积 17 万平方米,城壕 内总面积则达 26 万平方米,远大于同时期同文 化性质的城头山二期城址及其他遗址,是石家 河遗址作为长江中游文化中心的重要开端,也 是后来的石家河古城形成的重要基础。城垣由 较纯净黄土堆筑而成,城垣顶宽约 14.5 米、厚约 3.1 米。城墙外有环绕一周的壕沟,壕沟内有附 属的木构建筑。该木构遗迹位于城垣外侧壕 沟,由一排与城垣平行的长木栏构成。 谭家岭城一直沿用至屈家岭早期。 第二期为石家河文化的强盛期,是引领与 辐射长江中游的重要时期,以石家河城的建成 为标志,也称石家河城时期。 石家河城遗址主体位于东西两河之间,总 面积达 8 平方公里,是长江中游地区目前发现面 积最大、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群。这一时 期石家河城建成并沿用,城内面积达 120 万平方 米,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印信台祭祀建筑等配 套建筑,是同时期长江中游的中心聚落和都邑 性城市。 在石家河城的正西方,考古人员发现了人 工堆筑的方形台地以及大量的套缸遗存。这处 遗址被称为印信台遗址位,南北长 110 米、东西 130 米,面积 14300 平方米。目前在台地发掘 面积 1475 平方米,祭祀等遗迹位于 3 层下,文化 层堆积局部揭露至第六层,主要分布在人工堆 筑的台基之间的低洼处。 文化层堆积中包含大量陶缸、陶杯等碎片 及少量人骨残骸,年代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5 座人工堆筑的台基中,台基 2 35 米、宽 12 米、 1.1 米。沿台基边缘分布 100 余套瓮棺类(盖 鼎、扣碗、立缸等)遗存。台基之间有些废弃的 红陶缸还呈现排列有序、相互套接的状态。部 分套缸之间存在明显的叠压关系。陶缸均为夹 粗砂红陶,器形以宽折沿深腹小平底缸为主,上 有刻划符号。 专家推测,在印信台遗址,每一次祭祀都留 下了套缸等遗迹,套缸有叠压关系,表明曾经有 多次祭祀,有早晚关系。对套缸成分进行分析 显示,这些套缸来自于大约 5 个不同的生产场 所,而且从形制、纹饰及套缸上的刻划符号可作 大致区分,表明祭祀活动是不同的人群共同参 与的结果。 在石家河城内南部偏西处考古人员发现一 处三房湾遗址。目前发掘面积 200 平方米,文化 层揭露至第六层,在第三层下,出土数以万计的 厚胎红陶杯残件,还发现与制陶有关的黄土坑、 窑、烧土面、洗泥池等遗迹。其中发现的一个小 型陶窑,仅存底部,但结构清楚,同时还发现数 个红陶杯叠烧在一起的现象,表明三房湾遗址 曾经作为专业制陶作坊存在,并持续使用至石 家河文化晚期。 位于石家河城内中部的谭家岭遗址,继 1989 年揭露出厚达八九十厘米的墙体外, 2016 年又在石家河文化晚期文化层下面,发掘出一 座残存的石家河早期的面积达 144 平方米的建 筑台基。这些大型房屋建筑为确定谭家岭为石 家河城的中心,以及在谭家岭一带寻找宫殿性 礼仪建筑提供了重要线索。 石家河遗址的第三期又被称为肖家屋脊文 化时期,距今 42003800 年,也是该文化的突变 与衰落期,遗存数量减少。完全不同于前期的 瓮棺葬开始流行,说明曾经的石家河城已经不 再 使 用 。 不 过 肖 家 屋 脊 瓮 棺 葬、谭 家 岭 瓮 棺 葬、 严家山瓮棺葬,以及罗家柏岭遗址均出土了大 量文化内涵丰富奇特的玉器。 2015 年发掘的谭家岭高等级玉敛葬等级最 高,玉器组合中包含了神人头像,填补了过去在 玉敛葬等级划分上的缺环。从玉器的类型可以 看出等级的不同,发现神人头像玉器的显然为 最高等级,仅有虎、蝉等动物造型的为第二等 级,而仅见少量边角料的等级最低。 严家山遗址出土了一些玉料与制玉工具, 为肖家屋脊文化的部分玉器是本地制造提供了 重要依据,说明即使在最后的衰落期,依然存在 着发达的手工业。 逐步融入中原文明的怀抱 六十余载的石家河考古陆续勾勒出石家河 遗址群宏观聚落格局的演变进程。石家河遗址 在距今约 5900 3800 年主体时段内,经历了初 兴、强盛、突变及衰落的阶段性变化。 谭家岭古城兴起,城垣的发现,将石家河遗 址作为长江中游文化中心的年代提前至距今 5500 年。距今 4800 年石家河聚落发展开启了 新一轮高峰,面积达 120 万平方米的石家河城出 现,遗址分布范围也有明显的扩大,形成了以石 家河古城为中心的 8 平方公里分布的核心区 域。此时的长江中游地区已经形成文化面貌高 度相似的文化统一体,存在 10 余座规模不等的 城址,构成一个聚落等级与社会阶层明显分化 的网络体系。 一个聚落遗址考古遗存如此丰富,既拥有 同时期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址,又有大 型的居住址,同时还有印信台这样的大型祭祀 遗址和三房湾遗址大型的制陶作坊。正是从聚 落功能的专门分区和出土遗物的等级及丰富等 多方面分析,石家河遗址被视为长江中游地区 文明的中心,具有文化引领与文化辐射的重要 地位。 距今约 4200 年至 3800 年的肖家屋脊文化 阶段,石家河文化明显受到中原龙山文化(主要 是王湾三期文化)的强烈影响。与石家河文化 第二期相比,堆积整体偏薄,遗存数量减少。而 东南部遗址数量的增加,是石家河城废弃后,遗 址中心区域向东发生位移的表现。大量精美玉 器的发现,显示这里仍然存在发达的手工业,玉 器的神人图案以及玉牙璋的出现,说明与中原 文明的交流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夏纪年,逐步 融于中原文明的怀抱。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制图: 蔡华伟 石家河遗址 石家河遗址 持续见证长江中游文明进程 持续见证长江中游文明进程 向其芳 向其芳 谭家岭出土精美玉器连体双人 头像。 谭家岭出土精美玉器。 印信台的几处套缸遗迹。 谭家岭东区发掘现场及大型建 筑台基。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图为灵渠设计合理的铧嘴。 陈兴华

持续见证长江中游文明进程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10/31/05/rmrb... · 2020. 10. 30. · 战国秦汉时期,水利工程师,或者说水利工 程设想的提出者、水利工程规划的制订者、水利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持续见证长江中游文明进程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10/31/05/rmrb... · 2020. 10. 30. · 战国秦汉时期,水利工程师,或者说水利工 程设想的提出者、水利工程规划的制订者、水利

“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近日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红山文化是距今约

6500—5000 年前中国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新

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

重要源头之一。本次展览共展出玉质礼器、红

陶祭器、人像雕塑等珍贵文物 160 余件,结合考

古现场图片和建筑过程复原,集中展示了红山

文化历次重要发现和最新考古成果。

1930 年,考古学家梁思永到赤峰英金河流

域进行史前考古调查,揭开了辽西地区田野考

古 的 序 幕 。 1954 年 ,学 者 尹 达 首 次 正 式 提 出

“红山文化”的命名,强调红山文化对于研究长

城以北和以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相互关

系具有重要意义。

1983 年,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群开始正式

考古发掘,成为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历程中的

重要转折点。牛河梁遗址群分布范围广达 50平方千米,发现有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大型祭

祀平台等遗存,这一“坛庙冢”组合见于红山

文化的其他遗址。积石冢内有中心大墓、次中

心大墓、边缘墓之分,显示等级制度已经确立。

出土遗物以女性塑像为主,附以动物塑像和陶

质祭器,最为著名的女神头像就在这里发现。

此次展览中有多件女神庙出土的泥塑人像残

件,其中耳朵残块大小约为真人耳朵尺寸的两

倍,人手残件与真人手掌大小相当。同时展出

的还有女神庙内发现的动物塑像残件,主要有

禽类和兽类,禽类残件具有鹰的特征,兽类残件

则具有熊的特征。

红山文化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具有典型地

域特征和时代风格的玉器。这些玉器的造型胜

过纹饰,鬼斧神工,多为墓主人生前使用,死后

用来随葬,成为墓主人社会等级、地位和身份的

象征,标志着当时红山已形成了具有唯一性的

玉礼制系统。

最有代表性的玉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

藏、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的碧玉 C 形龙。

这是已知红山文化玉龙中体形最大的一件,整

器由墨绿色岫岩玉雕琢而成,吻部前伸上扬,梭

形细目,鬣鬃飘举,卷尾有力,躯体卷曲若钩。

虽无角、无肢、无爪,却极富动感。

这次还展出了猪龙、勾云形器等多件红山

文化的玉器。勾云形器是红山文化晚期的代表

玉器,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 27 号墓出

土。玉为深绿色,有黄色瑕斑及开片。器体呈

扁平长条形,有正、背面之分,两面都有雕纹,正

面雕纹较深。可以看出,这件玉器不是完全写

实性的,而是通过想象和夸张,将几类动物的特

征集于一身,采用拟物与抽象相结合的手法,以

平面减地打磨的工艺,表现出红山文化先民高

超的玉器制作水平。

半拉山墓地的新考古丰富了红山文化的内

涵。考古人员发掘墓葬 78 座,祭祀坑 29 个,祭

坛一座,同样出土了大量的玉猪龙、玉璧等玉

器,还有象征军权或者神权的石钺及柄端的兽

头柄饰。祭祀坑和祭坛则出土了多件陶质、石

质人头像。展览展出的一件石雕人头像采用了

圆雕手法,面部轮廓清晰,颧骨突出,柳叶形眼

睛,头顶还有冠带装饰,风格写实,揭示出成熟

的雕刻传统。

考古证明红山文化不仅传承了本地区前红

山诸文化和相邻地区较早文化的诸多因素,而且

与同时期的其他重要考古学文化进行了广泛的

交流。展览通过红山文化出土文物与新石器时

代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出土文

物进行对比,深刻揭示了西辽河流域连接南北、

沟通东西的要冲地位及其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

重要影响。

图⑤、图⑥分别为碧玉 C 形龙、玉勾云形

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供图

展示红山文化

最新考古成果闻 白

“水利”一词,最初出现于秦地成书的《吕氏

春秋》中,指防止水害灾难和利用水力资源的事

业。战国时期秦国水利事业的成功,是秦实现统

一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把都江堰、郑国渠和灵

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灵渠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

之一。秦始皇时代非常重视南海方向的经营。

《淮南子·人间》记述,“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

与越人战。”所谓“以卒凿渠而通粮道”,即指灵渠

工程的开通。《水经注》卷三八《漓水》说,湘水、漓

水之间,陆上的间隔,分水岭,称作“始安峤”,宽

度只有“百余步”。秦人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漓水

与湘水,出一山而分源”,其“分流”处距离仅“百

余步”的地理形势,“以卒凿渠”,沟通“湘、漓之

间”,形成了畅通的“粮道”,为远征军成功运送军

需物资。

“灵渠”又称“零渠”。《太平御览》卷六五引

《临桂图经》采用了“零渠”名号。“灵渠”又直接称

作“秦凿渠”。思考“灵渠”定名缘由,或许应当重

视“自零陵凿渠”的说法。

灵渠工程沟通湘江水道和漓江水道,成为连

贯湘桂的人工运河。在最合理的地方,以最便捷

的方式,用最经济的成本,连接长江和珠江南北

两大水系,实现了通航条件的完备。

灵渠巧妙解决了很多的技术难题。为保持

整体水流大方向的一致,使用堰坝抬高水位,这

一方面解决了河道的流向问题,但另一方面却可

能因高差巨大造成水流过快而影响航行安全。

弯道代闸作为中国古代运河工程中的杰出创造,

在灵渠的航道设计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灵渠

利用弯道延长渠道长度,有效地平缓坡降,解决

了因高差变化而带来的航行安全问题。如今这

段弯弯的灵渠成为美丽的风景。

灵渠最为经典的设计是渠首大、小天平与铧

嘴,它们共同作用,三七分配南渠和北渠的进水

量。铧嘴是一座长 70 米的导水堤,是与大、小天

平衔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坝,把河水劈分为

二,其中七分水顺大天平回流到湘江,三分水经

小天平和南渠注入漓江,即所谓的“湘七漓三”。

战国秦汉时期,水利工程师,或者说水利工

程设想的提出者、水利工程规划的制订者、水利

工程施工的领导者,通常称作“水工”。上文说到

的郑国,就是主持郑国渠的“水工”。这处水利工

程的命名,成为以人名作为纪念性地名的较早先

例。秦汉历史记忆中还有其他的“水工”。然而

负责灵渠这一重要水利工程的“水工”却并没有

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甚至连“水工”活动的片言只

字也未见保存,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灵渠工程的设计,很可能继承了秦“水工”以

及中原“水工”的技术。但是越人在水运方面的

显著优长也不能忽略。就运输动力的开发来说,

北人擅长服牛乘马,而南人擅长驾驶舟船。可以

推想,很可能“九疑之南”的越人,在“舟行宜多

水”的环境条件下,由于“水事众”“便刺舟”,积累

了丰富的水利学知识和航运学经验,以独异的智

慧参与了灵渠的设计。

灵渠不仅连通了湘江与漓江,更在于其连接

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改变了中国自然水系的

格局。在秦一统岭南地区后,灵渠发挥了更多区

域间经济、政治、文化融合方面的作用。唐宋以

来,人口的激增带来了农业的持续繁荣,灵渠周

边地区就成为重要的农业区,这也使灵渠的灌溉

作用越来越大,所谓“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

灌稻粱”。

灵渠已列入中国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其遗

产构成极其丰富,除了大量的水利遗存外,还包括

不同时代的古桥、古遗址(与灵渠防御相关的秦城

遗址)、古建筑(与信仰相关的祠庙)乃至非物质文

化遗产等。如何在传承遗产价值的过程中平衡保

护与利用的关系,也考验着当代人的智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灵渠:秦代水利奇迹王子今

2020年 10月 31日 星期六 55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位于长江中游腹地、

大洪山山脉南部的山前开阔平原,长江以北、汉

水以东,东河、西河自北向南流经遗址后注入汉

水的支流天门河,汇入长江。该遗址持续时间

长,跨度为距今 5900 年至 3800 年,这一时期正

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期,考虑到其在诠释中

华文明尤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

价值,自上世纪 50 年代便开始进行考古,迄今已

60 余年。这 60 年中,有两个重要的考古阶段,

一是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另一个便

是 2014 年至 2019 年。两个阶段大量艰苦细致

的科学考古一步步深化了我们对于长江中游史

前文明的认知。

尤其是 2014 年至 2019 年,湖北省文物考古

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湖北省天门市

博物馆三家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石家河遗址群

及外围 9 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系统勘探,发

现、确认了谭家岭城址、印信台大型祭祀区、谭

家岭高等级玉敛葬、三房湾专业制陶作坊等重

要遗址区,为深入了解石家河遗址群的宏观结

构与组织分层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进一步揭示

出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专业化与

社会分层化的总体趋势。

长江中游的中心聚落和都城

综合这些年的考古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

勾勒出石家河遗址的时空框架。我们将其分为

中心聚落初步形成、文化持续引领与辐射、融入

中原文明三期。

第一期是中心聚落初步形成期,经历了距

今 5900 至 4800 年近千年的缓慢发展,建成了中

心聚落谭家岭城,故也称谭家岭城时期。

谭家岭城位于石家河遗址的中心,平面大

体呈圆角方形,城垣内总面积 17 万平方米,城壕

内总面积则达 26 万平方米,远大于同时期同文

化性质的城头山二期城址及其他遗址,是石家

河遗址作为长江中游文化中心的重要开端,也

是后来的石家河古城形成的重要基础。城垣由

较纯净黄土堆筑而成,城垣顶宽约 14.5 米、厚约

3.1 米。城墙外有环绕一周的壕沟,壕沟内有附

属的木构建筑。该木构遗迹位于城垣外侧壕

沟,由一排与城垣平行的长木栏构成。

谭家岭城一直沿用至屈家岭早期。

第二期为石家河文化的强盛期,是引领与

辐射长江中游的重要时期,以石家河城的建成

为标志,也称石家河城时期。

石家河城遗址主体位于东西两河之间,总

面积达 8 平方公里,是长江中游地区目前发现面

积最大、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群。这一时

期石家河城建成并沿用,城内面积达 120 万平方

米,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印信台祭祀建筑等配

套建筑,是同时期长江中游的中心聚落和都邑

性城市。

在石家河城的正西方,考古人员发现了人

工堆筑的方形台地以及大量的套缸遗存。这处

遗址被称为印信台遗址位,南北长 110 米、东西

宽 130 米,面积 14300 平方米。目前在台地发掘

面积 1475 平方米,祭祀等遗迹位于 3 层下,文化

层堆积局部揭露至第六层,主要分布在人工堆

筑的台基之间的低洼处。

文化层堆积中包含大量陶缸、陶杯等碎片

及少量人骨残骸,年代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5座人工堆筑的台基中,台基 2 长 35 米、宽 12 米、

高 1.1 米。沿台基边缘分布 100 余套瓮棺类(盖

鼎、扣碗、立缸等)遗存。台基之间有些废弃的

红陶缸还呈现排列有序、相互套接的状态。部

分套缸之间存在明显的叠压关系。陶缸均为夹

粗砂红陶,器形以宽折沿深腹小平底缸为主,上

有刻划符号。

专家推测,在印信台遗址,每一次祭祀都留

下了套缸等遗迹,套缸有叠压关系,表明曾经有

多次祭祀,有早晚关系。对套缸成分进行分析

显示,这些套缸来自于大约 5 个不同的生产场

所,而且从形制、纹饰及套缸上的刻划符号可作

大致区分,表明祭祀活动是不同的人群共同参

与的结果。

在石家河城内南部偏西处考古人员发现一

处三房湾遗址。目前发掘面积 200 平方米,文化

层揭露至第六层,在第三层下,出土数以万计的

厚胎红陶杯残件,还发现与制陶有关的黄土坑、

窑、烧土面、洗泥池等遗迹。其中发现的一个小

型陶窑,仅存底部,但结构清楚,同时还发现数

个红陶杯叠烧在一起的现象,表明三房湾遗址

曾经作为专业制陶作坊存在,并持续使用至石

家河文化晚期。

位 于 石 家 河 城 内 中 部 的 谭 家 岭 遗 址 ,继

1989 年揭露出厚达八九十厘米的墙体外,2016年又在石家河文化晚期文化层下面,发掘出一

座残存的石家河早期的面积达 144 平方米的建

筑台基。这些大型房屋建筑为确定谭家岭为石

家河城的中心,以及在谭家岭一带寻找宫殿性

礼仪建筑提供了重要线索。

石家河遗址的第三期又被称为肖家屋脊文

化时期,距今 4200—3800 年,也是该文化的突变

与衰落期,遗存数量减少。完全不同于前期的

瓮棺葬开始流行,说明曾经的石家河城已经不

再使用。不过肖家屋脊瓮棺葬、谭家岭瓮棺葬、

严家山瓮棺葬,以及罗家柏岭遗址均出土了大

量文化内涵丰富奇特的玉器。

2015 年发掘的谭家岭高等级玉敛葬等级最

高,玉器组合中包含了神人头像,填补了过去在

玉敛葬等级划分上的缺环。从玉器的类型可以

看出等级的不同,发现神人头像玉器的显然为

最高等级,仅有虎、蝉等动物造型的为第二等

级,而仅见少量边角料的等级最低。

严家山遗址出土了一些玉料与制玉工具,

为肖家屋脊文化的部分玉器是本地制造提供了

重要依据,说明即使在最后的衰落期,依然存在

着发达的手工业。

逐步融入中原文明的怀抱

六十余载的石家河考古陆续勾勒出石家河

遗址群宏观聚落格局的演变进程。石家河遗址

在距今约 5900 至 3800 年主体时段内,经历了初

兴、强盛、突变及衰落的阶段性变化。

谭家岭古城兴起,城垣的发现,将石家河遗

址作为长江中游文化中心的年代提前至距今

5500 年。距今 4800 年石家河聚落发展开启了

新一轮高峰,面积达 120 万平方米的石家河城出

现,遗址分布范围也有明显的扩大,形成了以石

家 河 古 城 为 中 心 的 8 平 方 公 里 分 布 的 核 心 区

域。此时的长江中游地区已经形成文化面貌高

度相似的文化统一体,存在 10 余座规模不等的

城址,构成一个聚落等级与社会阶层明显分化

的网络体系。

一个聚落遗址考古遗存如此丰富,既拥有

同时期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址,又有大

型的居住址,同时还有印信台这样的大型祭祀

遗址和三房湾遗址大型的制陶作坊。正是从聚

落功能的专门分区和出土遗物的等级及丰富等

多方面分析,石家河遗址被视为长江中游地区

文明的中心,具有文化引领与文化辐射的重要

地位。

距今约 4200 年至 3800 年的肖家屋脊文化

阶段,石家河文化明显受到中原龙山文化(主要

是王湾三期文化)的强烈影响。与石家河文化

第二期相比,堆积整体偏薄,遗存数量减少。而

东南部遗址数量的增加,是石家河城废弃后,遗

址中心区域向东发生位移的表现。大量精美玉

器的发现,显示这里仍然存在发达的手工业,玉

器的神人图案以及玉牙璋的出现,说明与中原

文明的交流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夏纪年,逐步

融于中原文明的怀抱。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制图:蔡华伟

石家河遗址石家河遗址

持续见证长江中游文明进程持续见证长江中游文明进程方方 勤勤 向其芳向其芳

①①

②②③③

④④

图①:谭家岭出土精美玉器连体双人

头像。

图②:谭家岭出土精美玉器。

图③:印信台的几处套缸遗迹。

图④:谭家岭东区发掘现场及大型建

筑台基。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⑥⑥

⑤⑤

图为灵渠设计合理的铧嘴。 陈兴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