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東吳大學 綠色科學與永續發展學程 綠色科技與永續發展實習課報告書 紀錄片拍攝: 「大智護漁──生態自覺在坪林」 探討坪林水域「封溪護漁」政策的核心價值 指導老師:黃嘉俊 組員:陳瑋駿 陳俐璇 林治華 黃盈甄 武濰揚

「大智護漁──生態自覺在坪林」 · 探討坪林水域「封溪護漁」政策的核心價值 指導老師:黃嘉俊 組員:陳瑋駿 陳俐璇 林治華 黃盈甄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東吳大學 綠色科學與永續發展學程

    綠色科技與永續發展實習課報告書

    紀錄片拍攝: 「大智護漁──生態自覺在坪林」

    探討坪林水域「封溪護漁」政策的核心價值

    指導老師:黃嘉俊

    組員:陳瑋駿

    陳俐璇

    林治華

    黃盈甄

    武濰揚

  • 摘要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日益嚴重,許多生態已不復存在,我

    們生長的地方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但是在地球的某個角落──台北縣坪林

    鄉,有一群人正默默的在守護著他們自己的家園,為了不讓北勢溪、金瓜寮溪及

    其下游支流裡的魚種被補抓或毒魚電魚等不肖行為再度發生,坪林居民必須採取

    一些措施及實際行動來保護美麗的家園。透過鏡頭由我們這群大學生帶您看見純

    樸的坪林人如何從保護溪流生態來展現生態自覺的精神。

    本片片長共三十二分鐘,製作及拍攝期間為 2007 年 9 月至 2007 年 12 月,以紀錄片的形式回溯整個封溪護漁政策之來源、各方執行的過程以及專家學者的

    看法。小組組員討論的過程亦納入其中,藉由本片讓觀眾了解我們拍攝的目的。

    由於小組組員都不是來自與攝影相關之科系,大部分也都未接觸過相關課程

    或知識,所以在製作及拍攝期間除了指導老師和助教給予的指導及協助之外,許

    多東西組員們都必須從中摸索,邊學邊做,最終能拍攝出一部還算完整的紀錄

    片,我們都非常高興。如果有任何還需要改進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指教!

  • 目錄

    一、緒論…….………..………..………..……….. …….………..………..………..P1 1. 拍攝背景與動機……….…….………..………..………..……………………P1 2. 拍攝目的…………….………..………..………..……………………….……P1 3. 拍攝目標(預期成果)…….………..………..……………….....…………..P1 4. 拍攝的觀點與意圖…….………..………..………..……………………….…P2 二、創作內容介紹……….………..………..………..……………… …………..P3 1. 什麼是封溪護漁…………….………..………..……………………..……….P3 2. 封溪護漁的背景…………….………..………..…………………....………..P3 3. 坪林封溪護漁的年代進程………….………..………..………..…………....P3 三、製作流程………….………..………..………..………………………………..P5 1. 前製作業………….………..………..………..…………………………...…..P5 2. 製作期………….………..………..………..……………………………...…..P5 3. 製作後期………….………..………..………..……………………...………..P5 四、結論與建議……….………..………..………..………………………………..P7 1. 組內部對本片內容及製作過程的建議……….………..………..…………...P7 2. 組外對本片內容的建議……….………..………..………..………………….P7 3. 指導導演的建議……….………..………..………..……………………….…P8 五、參考文獻……….………..………..………..…………………………………..P9 附錄一:研究企劃書……….………..………..………..………………………..…P10 附錄二:拍攝粗流……….………..………..………..………………………….…P16 附錄三:紀錄片劇本……….………..………..………..………………………...…P17 附錄四:初期拍攝腳本……….………..………..………..……………………..…P19 附錄五:後製確立腳本……….………..………..………..…………………….…P24 六、人物介紹……….………..………..………..……………………………….…P33 1. 指導老師……….………..………..………..…………………………………P33 2. 熱心協力人員……….………..………..………..……………………………P33 3. 組員……….………..………..………..………………………………………P34 七、檢討與改進………………………………………………………………..…..P39

  • 1

    一、緒論

    1. 拍攝背景與動機

    當初,我們會想要拍攝「封溪護漁」這個主題,其實是蠻偶然的。原本,我們最初的主題是拍攝有關雪山隧道開通後,對附近環境造成的種種影響,並以坪

    林地區為主。但當我們找了相關資料與實際去一趟坪林之後,便越來越覺得這主

    題太大了,最多也只能表現出輪廓,而且也很難深入這個主題。後來聽到當地居

    民提到「封溪護漁」這四個字以及它的大概內容,便引起我們的興趣,覺得這比

    原先的決定較具有可行性,而且主題的範圍也比較集中,比較有機會探討的核心

    的部份。於是「封溪護漁」,就成了我們著手進行拍攝的題目。

    2. 拍攝目的

    至於說到拍攝目的,我們也曾自問:為什麼要拍攝這樣一部片?首先,可以確定的是,這部片不管我們要怎麼拍,都是實習課要交的作業。交作業,理所當

    然是我們拍攝的目的之一。再者,拍攝的內容是決定一部片好壞的關鍵,因此內

    容所呈現的東西以及我們要表達的概念,或者說我們要講述的核心,就是我們接

    下來面對到的問題。其實一開始我們並不確定我們期望要在片中呈現的是什麼,

    只知道無論如何,主題的範圍盡量不要偏離「永續發展」的概念,因為這是這堂

    課最主要的訴求,也是我們希望藉由實習課的實際行動中能做到的。所以可以

    說,甚至在選定拍攝主題之前,我們就以傳達「永續發展」的觀念做為我們選這

    堂課以及進行這項拍攝工作的最終目的。

    3. 拍攝目標(預期成果)

    接下來,既然已經知道我們之所以要拍攝這部片的原因,第二個要自問的就

    是:我們的目標以及預期達到的成果是什麼?這部份其實和拍攝目的是連貫的、

    密不可分的,這兩個問題應該要放在一起思考。說到目標,應該比目的更具體一

    點,應該要有一個確切的方向與做法。也可以說,目的是起點,目標則是往前跑

    的路和方向。首先,不管是在拍攝紀錄片上或是「封溪護漁」的政策上,我們都

    是初次接觸,對於我們的實習部份,大家是既慌張又興奮,茫茫然卻又希望能把

    這項任務做好。因此在一開始什麼都是不確定的,但我們對此都抱著一股熱忱。

    記錄片對我們而言,不只是一項作業,更是一部我們想努力完成的「作品」,因

    此,把記錄片拍得好、拍得有水準,就成了我們的目標之一。除此之外,若以傳

    達「永續發展」觀念這個目的來看,清楚明瞭地把它表現出來而能讓觀眾感受到

    也是我們的目標。如果再說細一點,我們拍攝的目標就必須包含我們拍攝的觀點

    與意圖。

  • 2

    4. 拍攝的觀點與意圖

    封溪護漁是坪林鄉對魚量明顯減少(或出自保護生態的想法)所規劃的政策措施。而政策在實施的過程,難免會碰到困難,例如:居民的配合度、經費、觀

    光考量等等。這時,當初實施「封溪護漁」的目的以及想要達成的目標就有可能

    受到挑戰。還有,「封溪護漁」是為了讓魚量回復從前;而要讓這的目標實現,

    除了單向的政策推行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可能?我們從「封溪護漁」這個動作

    的背後仔細追尋它的初衷,發現到事件的核心:「生態自覺」。發自內心的認同「封

    溪護漁」、實施「封溪護漁」以及配合「封溪護漁」,才是解決之道,也才能真正

    往永續發展的理想邁進。所以,我們拍攝的角度就不是以呈現「封溪護漁」這個

    政策為主,對我們來說,那只是事情的表面,並沒有深度。而且,有關「封溪護

    漁」的相關報導已經很多了,若我們今天只是想讓大家知道「封溪護漁」這個政

    策的話,這部紀錄片也不一定會比那些報導呈現的還詳細。我們想要做到的,不

    僅是呈現表象而已,還要找出「封溪護漁」內在的價值,藉此傳達永續發展的概

    念。那是我們的觀點與意圖。

  • 3

    二、創作內容介紹

    1. 什麼是封溪護漁

    台灣地區主次要河川計約一百五十餘條,除提供各種生物生存之環境外,亦

    為人類休閒、旅遊乃至文化孕育之功能。惟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及人口之增加,

    國人過度利用河川資源,造成部分河川遭到污染,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及水生生物

    銳減,已嚴重影響人們之生活品質。為改善此一現象,遏止溪流環境持續惡化,

    只有積極推動溪流保育工作,把原本清澈之溪水及豐富之生態資源還給溪流,如

    此,生態環境將獲致改善,人類亦將永續享有美好之環境,城鄉及社區必能健康

    發展,提供人類清新之生活品質。

    魚類是溪流中大型之生物,不僅為生態平衡不可或缺之ㄧ員,更是長期以來

    提供人類蛋白質之重要來源,與人類永續生存及文化之發展亦息息相關,溪流是

    魚類之生存環境,而魚類又與人類文化息息相關,在大眾關心溪流魚類的同時,

    其實亦直接間接關懷到其生存之環境—溪流,因此封溪護魚之意義實屬與豐富之生態、文化與社區發展內涵相關。

    2. 封溪護漁的背景

    當有部份居民願意主動參與溪流巡守,並獲得地方政府機關的支持,即可循

    行政程序取得封溪護魚的合法性,進行巡守隊組訓,實際執行溪流巡守,藉由實

    際參與行動的運作,更深入凝聚社區意識。在此一階段,外部機關與專業團體應

    當積極參與,各級政府單位亦應儘可能提供經費與行政協助,以建立一完整的而

    持續的巡守機制。專業團體則應適時提供其專業諮詢與訓練,以培養社區具有基

    礎能力,從事社區資源調查記錄的能力,進而能強化社區學習機制與組織功能。

    3. 坪林封溪護漁的年代進程

    台北縣坪林鄉公所有感於鄉境內的北勢溪魚類資源大不如前,提出封溪護魚

    的計畫,台北縣政府於八十八年二月起依漁業法的四十四條之規定,公告禁止於

    坪林鄉境內的北勢溪與支流逮魚崛溪進行水生物的捕撈(即所稱的封溪護魚),並由居民自發組成巡守隊,定時在護魚溪段內巡守,對在溪流中捕撈水生物的人士

    勸導或告發,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溪流中的魚類大幅增加,成為坪林鄉營造優質

    生態旅遊的利基。此後91年10月10日起金瓜寮溪全流域及其支流實施封溪護漁,92年7月1日起北勢溪自坪林段坪林自來水廠取水口上方橋墩起,經粗窟村嶺腳坑至灣潭青雲殿止實行封溪。最近,為持續保育溪流生態,確保河川生物資源永續

    利用,經台北縣政府北府農林字第0950591688號函公告,自95年12月1日起至97年12月31日止繼續施行第二階段封溪禁漁計畫:除了雙溪河共和大橋以下河段

  • 4

    〈共和大橋下游至貢寮鄉界河段〉開放垂釣〈不含支流〉,全鄉其他地區仍繼續

    實施禁漁封溪措施。

  • 5

    三、製作流程

    1. 前製作業:

    a. 資料蒐集與實地觀察

    透過實地到坪林的遊客服務中心,我們得以聯繫到坪林生態協會的理事長

    陳先生,以及關於當地封溪護漁的書面報導;並和當地鄉公所觀光課鍾先生,

    透過他們,給予我們一些對此活動的基本認識。

    b. 撰寫研究企劃書(見附錄一)

    c. 撰寫故事大綱(拍攝粗流)、劇本及初期拍攝腳本(見附錄二、三、四)

    2. 製作期:

    a. 訪談前作業

    每次訪談前,先和受訪者連絡時間、地點,並事先想好當日所要問的問題以

    及搜尋相關資料。

    b. 採訪拍攝

    攜帶 2 台 DV、收音麥克風和腳架,採訪拍攝受訪者、當地風景以及部分活動景象。配合腳本的流程,引導活動人事物以便拍攝出腳本要的感覺。

    3. 後製作業:

    a. 拍攝帶與資料整理:

    ♦ 將拍攝好的 DV 帶,先用 FAST.dazzle 軟體,將擷取成 AVI 格式,再用會聲會影 9 輸出成 MPEG2 格式。變成 MPEG2 檔之後,再用會聲會影 9 做剪接的動作,剪接之後的檔案先存成 VSP 檔,才能做其他的處理。

    ♦ 資料的來源有從陳理事長和鄉公所鍾先生那得到,跟一些我們自己上網查詢的網頁而得之整個事件之流程。書面資料有:

    甲、台北縣「封溪護漁」經驗與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乙、台北縣坪林鄉公所辦理公告之北勢溪、金瓜寮溪、溪流保育工作成果報

    告 丙、台北縣「封溪護漁」經驗與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認識坪林鄉生態保育會

    (坪林鄉生態保育協會製作)

  • 6

    b. 後製腳本的確立(見附錄五)

    c. 剪輯、配樂、旁白與字幕

    ♦ 剪接:在轉完帶和確立腳本之後,就到了剪接的動作,當確定了所需要的畫面之後,開始從已轉完成為 MPG2 的檔案中,利用會聲會影 9 截取所要的畫面,再從那些畫面做銜接,以降低不同畫面間的衝突性,並存成 VSP 檔。

    ♦ 配樂和旁白:剪接之後,是聲音的部分,聲音對一部片來說有其一定之重要性,有時可以因為一點點音樂就會有不一樣的氣氛,所以我們挑了許多音

    樂,多是已輕音樂為主,並根據腳本,在適當的位子配上旁白。 ♦ 字幕:片中有許多旁白和學者的訪談,所以字幕有其重要性,其中包括統一

    字型,是否要用標點符號,還有字型和顏色,全部都必須考慮且一致。

    d. 成果修訂:

    這些部份都已弄完之後,必須把所有的段落都串起來,考慮是否有銜接的

    不順暢或音量控制是否有一致性,加上部份會聲會影 9 的轉場特效,之後把全部的 VSP 檔案輸出成 MPG2 檔,並試播放,再從小細節未完善之處做修改,才能串成一部具有完整架構且一體性的紀錄片。

  • 7

    四、結論與建議

    結論

    紀錄片,是透過影像來真實記錄一個地區的人事物,讓觀眾了解這個地方所發生的事情,而我們也藉由拍攝紀錄片來傳達對生態的關心與永續發展的精

    神。

    封溪護漁不只是政策,它更是生態自覺的彰顯,由坪林這樣一個小環境做

    起,居民與官方政府一起努力,政策與觀念一同進行,這樣一來,封溪護漁就

    不僅止於封溪而已,最終,護漁才是永續發展的第一步,不是嗎?

    建議

    1. 組內部對本片內容及製作過程的建議

    配樂的版權問題:爭求 CD 發行公司的許可 字幕沒有確認完全 製作時間的調配 預先借用教室前未先確認其設備 工作分配不夠確實 音軌編碼問題 開會遲到問題

    2. 組外部對本片內容的建議

    小組討論的部份被說很不自然。 整部片都很平,看完後抓不太到要講什麼。 他們只覺得我們在講生態,但是對這樣的事件,沒什麼感覺。 沒有那種衝突或民眾在活動中的熱血感。 走學理路線,較無法引起共鳴。 畫面全黑,不知道要表達的是什麼。 在字幕與配音之間的空檔,覺得有點空虛。 配音的聲音屬於「慵懶」型的。沒字幕又沒配音、沒畫面的時候,感覺少

    點東西。 生態自覺的部份大部分都是張博士在講,但太長且沒人仔細聽,可能會脫

    離重點。 下結論時,大家只記得要來坪林泡茶跟賞魚。還有那個 YA。不知道要表

  • 8

    達的重點。

    3. 指導導演的建議:

    攝影的穩定度可再增加,盡量避免使用大量的 Zoom In 和 Zoom Out,可直接用跳 Cut 來呈現不同大小構圖下的鏡頭。

    收音的品質可藉由器材獲得提昇,否則在訪問時需再特別注意受訪環境是否有太多雜音干擾。

    旁白字幕不須使用逗點符號,可移除,使用分行或直接跳頁的方式呈現。 INSERT 畫面還是略有不足,否則在訪問時可以再多 INSERT 一些與訪問

    內容相關的資料畫面來同時說明,另外黑底白字的字卡設計也可以縮短時

    間和出處次數。 剪接在說故事結構還有調整空間,做主要在 Ending 時的力量還不夠有說

    服力,應該更有張力地呈現護魚政策成功後直接帶來的樣貌為何?(當地居民、觀光客、山明水秀、溪裡滿滿地魚游…etc)。

    4. 檢討與修正:

    字幕和配音之間的空檔是想做給民眾省思的效果,時間縮短或許可以讓民眾更能體會。

    因為學者不足加上封溪護漁的資料和畫面許多都難以追尋,所以張博士的部分會比較長,如結束之後旁白補述大意,可讓其所述更讓人易懂。

    衝突性畫面較少,且因事件沒有衝突,而亦無法得取被抓補魚者的資料,所以無法訪問。

    本片本身的重點就在於呼籲大眾的生態自覺性,所以才會用許多較沉靜且低瀰的方式給民眾有省思的空間,所以步調較平。

    最後的畫面是想表達其和平性與政策實施之後生態保存下來的愉悅,而且因如張博士所說,很難由正式的數字去表達政策的成功性與否,所以在表

    達上有其困難之處。 錄音設備因經費有限,只能用 DV 收音,卻是能從訪問的地點改進,如:

    辦公室,無人且安靜之處。

  • 9

    五、參考文獻

    1. 台北縣「封溪護漁」經驗與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2. 台北縣坪林鄉公所辦理公告之北勢溪、金瓜寮溪、溪流保育工作成果報告

    3. 台北縣「封溪護漁」經驗與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認識坪林鄉生態保育會(坪林鄉生態保育協會製作)

  • 10

    附錄一:

    研究企劃書

    一、 專題主題:

    紀錄片拍攝-生態保育措施:坪林水域「封溪護魚」政策

    二、 專題背景與問題動機:

    坪林地區為翡翠水庫水源之上游,其水質的潔淨特為重要,卻因人為

    開發,觀光盛行更或者雪山隧道之開通等原因,使其水域生態受到破壞;

    部份魚種被補抓,甚至有不肖之徒毒魚電魚等行為,以及水量的減少都造

    成了坪林水域保育區生態上的轉變,在這樣一個生態豐富的地區,坪林民

    眾必須採取一些措施來保護自己的家園。 坪林鄉公所已於 91 年及 92 年起,實施金瓜寮溪與北勢溪的「封溪護魚」政策,由於成效非常好,所以自 96 年 11 月 1 日起,坪林地區將採全面性的「封溪護魚」政策。此政策為坪林鄉公所與當地居民的自治性活動, 不禁讓我們感到好奇,一個地區為何會有這樣的措施,他們的起因為何,

    做這樣的政策能為環境做多少的改變,都是我們所想了解並深入探討的。

    三、 問題意識與目的:

    在修習綠色科技與永續發展的我們,認為對於生態保育的問題亦是這

    門學科之重要的一環,對於這樣一個新發起的政策實施,是否真能保育住

    原有生態,並做到改善水質,彌補大自然先前之破壞,是可以被觀察的,

    並了解地區性,因為環境之不同,人文之差異而有不一樣的對策去保育我

    們所依賴的大自然,在這些措施的背後,有什麼樣的規劃讓我們能對永續

    發展找到良藥與長期生存之計,希望先由小地區坪林這樣一個水域保育區

    開始,由小地方開始學習,做為我們在這一個領域的起步。

    四、 執行方法與步驟:

    一. 資料蒐集:

    1. 上網搜尋關於坪林護溪的相關資料 2. 拜訪坪林鄉公所,詢問有關護溪的前置作業及相關法規等資料 3. 勘查並選定拍攝地點

    二. 影片製作:

    1. 設定大綱及大約片長 2. 與指導教授討論大綱拍攝的可能性與腳本編寫格式

  • 11

    3. 編寫腳本 4. 多趟實地採訪與拍攝 5. 後製作業(剪接、旁白、字幕、背景音樂)

    三. 研究報告書製作:

    1. 資料彙整 2. 與組員討論結論及分享心得 3. 撰寫報告書

    四. 成果發表:

    1. 呈現 PPT、口頭報告動機與目的 2. 呈現影片 3. 口頭報告研究結論 4. 觀眾迴響及Q&A時間

  • 12

    五、 進度規劃:

    日期執行項目

    10/15-21 10/22-28 10/29-11/4 11/5-11 11/12-18 11/19-25

    上網搜尋資料 拜訪坪林鄉公所 勘查地點 選定拍攝地點 設定大綱及片長 編寫腳本 與指導教授討論 1 實地採訪及拍攝 1 準備進度報告 1 第一次進度報告 整理採訪及拍攝 1 檢討拍攝 1 準備採訪及拍攝 2 實地採訪及拍攝 2 整理採訪及拍攝 2 檢討拍攝 2 與指導教授討論 2 準備採訪及拍攝 3

  • 13

    日期執行項目

    11/26-12/2 12/3-9 12/10-16 12/17-23 12/24-30

    準備進度報告 2 第二次進度報告 實地採訪及拍攝 3 整理採訪及拍攝 3 檢討拍攝 3 與指導教授討論 3 後製作業-剪接 後製作業-旁白 後製作業-字幕 後製作業-配樂 資料總彙整 準備進度報告 3 第三次進度報告 與指導教授討論 4 討論結論與心得 撰寫研究報告書 準備成果發表 成果發表

  • 14

    六、 經費預算:

    項目 預算 實際花費

    油錢

    拍攝之 DV 帶

    文具雜支

    總計

    (單位: 新台幣)

    七、 成員名單、分工與基本資料:

    姓名

    系級

    分工

    陳瑋駿︵組長︶

    中二B

    1. 研究計畫期: (a) 研究企畫書文書處理 (b) 主題背景資料搜尋與討論 2. 研究執行期: (a) 拍攝 (b) 後製 3. 成果報告期: (a) 口頭報告(研究動機)

    武濰揚

    日四B

    1. 研究計畫期: (a) 研究企畫書文書處理 (b) 主題背景資料搜尋與討論 2. 研究執行期: (a) 書面記錄 (b) 後製 3. 成果報告期: (a) 口頭報告(結論)

    黃盈甄

    日四B

    1. 研究計畫期: (a) 研究企畫書文書處理 (b) 主題背景資料搜尋與討論 2. 研究執行期: (a) 資料蒐集 (b) 後製 3. 成果報告期: (a) 彙整結果撰寫

  • 15

    陳俐璇

    英二B

    1. 研究計畫期: (a) 研究企畫書文書處理 (b) 主題背景資料搜尋與討論 2. 研究執行期: (a) 資料蒐集、連絡 (b) 後製 3. 成果報告期: (a) 彙整結果撰寫

    林治華

    政三B

    1. 研究計畫期: (a) 研究企畫書文書處理 (b) 主題背景資料搜尋與討論 2. 研究執行期: (a) 採訪 (b) 後製 3. 成果報告期:

    (a) 彙整結果撰寫 (b) 經費核銷作業

    八、 參考文獻:

    1. 想 暸 解 坪 林 封 溪 護 魚 的 相 關 法 規 , 請 至 坪 林 鄉 公 所 網 站(http://www.pinglin.tpc.gov.tw/home.htm) 2. 想 知 道 坪 林 北 勢 溪 及 金 瓜 寮 溪 護 溪 成 果 , 請 至 網 頁 (http://www.pinlin.org.tw/travel/tra1/main1.asp?talk_id1=3114) 3. 想 瞭 解 封 溪 護 漁 的 理 念 , 請 至 溪 流 環 境 協 會 網 站(http://wagner.zo.ntu.edu.tw/sos/index.htm)

  • 16

    附錄二:

    拍攝粗流

    序 -強調生態的重要 永續生活 坪林原始環境佳 開頭 -構思的起源 坪林環境受到破壞 由討論的過程→行為的動機 鋪陳 -政策的前製作業 民眾的號召→委託鄉公所擬訂有系統的企劃與政策 鄉公所推行哪些政策,與組成哪些組織 原先擬定政策時的理想目標與預期達到的效果 重心點(主題) -施行部份 如巡邏的細部畫面(替代役和巡守隊的畫面) 爭議(衝突或問題或困難) -當地居民或遊客的態度(消極或反對) 被處分的釣客 學者對於政策實行上的成效以及作法上的看法 未來 -成果是否合乎理想? 生態保育的手段是否正確? 結尾 ─呼應生態的重要 環境與人的合諧相處

  • 17

    附錄三:

    紀錄片劇本

    北勢溪,緩緩流經台灣的桃花源,坪林鄉,那瀰漫著淡淡茶香的所在。清澈的溪水中,除了倒映著美麗的風景之外,還有許多不同品種的魚悠遊其中,因此,有許多釣客很喜歡來

    這裡釣魚。

    起初,坪林鄉也非常歡迎大家來這裡釣魚,順便來泡泡茶、到處走走,欣賞大自然的景色。但最近,那美麗的溪流裡漸漸不再有那麼多的魚,而且不只魚明顯減少,連魚的體積也

    愈來愈小。北勢溪的魚,正面臨著被補光的危機。到後來,溪中幾乎看不見半條魚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北勢溪流域的坪林鄉,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又有什麼方法能補救呢?

    現在,坪林鄉從八十八年封溪護漁到九十六年,已有不錯的成效,但當初他們是如何展開行動的? 封溪護漁的背後,必定有一些值得玩味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來一起追蹤整件事的歷程吧!

    最初,有一群住在坪林鄉粗窟村金瓜寮溪附近的當地居民,首先意識到這件事,並開始有一些構想(放理事長訪問的畫面)。現任坪林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的陳先生與他的幾位朋友

    率先以自己的力量展開行動,組成小編制的護漁隊,開始在北勢溪的支流──金瓜寮溪沿岸

    巡邏。但是,這樣的行動,卻由於缺乏當地政府明確的政策,而無法發揮強制力,使得成效

    極為有限(只能口頭警告,卻無法加以取締)(拍陽光普照景:溪流、綠色植物、山巒與茶店

    等等)。因此,他們決定將保護魚的想法告訴鄉公所,希望鄉公所能以官方的力量來擬定一個

    具體的方案,以便能更有效率地達到護漁的效果(拍鄉公所的畫面)。

    於是,鄉公所的鍾先生從八十八年開始著手進行封溪護漁的工作,以政策、觀光與生態等各個方面來做整體規劃(放鍾先生的訪問畫面)。但是,事情真有這麼順利嗎?

    其實封溪護漁的實行最主要要達到的,也是最能彰顯出成效的,就是看有沒有讓魚的恢

    復到以前的數量。在這方面其實是有不錯的成績的。鄉公所為了不要讓釣客再釣魚,便有了

    法令禁止這個動作。在強制的推行下,釣魚的人一少,溪裡的魚也就自然會增多。當然,還

    是有許多熱衷於釣魚的人,對這種強制的法令感到非常的不滿。不過,那些人畢竟是少數而

    已,並不影響政策在強制執行上的效果。畢竟,這樣的政策,確實有讓北勢溪中的魚的數量

    明顯恢復(訪問鄉長的畫面)。

    但這又不禁讓人去思考到:封溪是為了護漁,但護漁的方法難道只有封溪而已嗎?也就

    是說,以法令強制規範是為了生態上的考量,但在保護生態上面,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方法(訪

    問鄉長的畫面)?

  • 18

    從鄉公所的規劃來看,他們雖然有考量到其他不同的面向,但在加強社區民眾的生態意

    識上,似乎仍有不足的地方。真正願意為了保護溪裡的魚兒多盡一份心力的人,其實很少(放

    張教授訪問的畫面)。在這樣的議題上,要讓它能做到最好,一半是在有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

    政策及法令,另一半則關係到居民是否願意積極配合。鄉公所的法令和替代役的巡邏只是表

    面的,制式化的規範,如何讓當地居民從心裡認同這條法令背後的意義,認同他們自己的家

    園,才是最重要的,也才是問題的根本 (傍晚的照片、放理事長和巡守隊巡邏的完整畫面。

    以畫面來說故事,將觀眾帶入情境中) 。唯有雙方相互合作,由上到下共同努力,整個政策才得以執行下去,這個問題也才能獲得最全面的解決。

    北勢溪,緩緩流經台灣的桃花源,坪林鄉,那瀰漫著淡淡茶香的所在。清澈的溪水中,

    除了倒映著美麗的風景之外,還有許多不同品種的魚悠遊其中,因此,有許多釣客很喜歡來

    這裡釣魚。

    現在,坪林鄉也非常歡迎大家來這裡泡泡茶、到處走走,欣賞大自然的景色。至於想來這裡釣魚的民眾,鄉公所有了妥協的解決方法:每年的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底,仍然禁止釣魚,

    但五月到十月底這半年間,是開放民眾垂釣的(訪問鍾先生的畫面)。當然,這並不包括用魚

    網撈魚、毒魚以及電魚。相信有了這樣的政策之後,不但可以讓魚不被大量的釣走,也能讓

    想來釣魚的民眾得以盡興。如此在生態、環境與人之間取得平衡、共存共榮,不是很好嗎?

  • 19

    附錄四:

    初期拍攝腳本

    影部 聲部 長度*開場:畫面全黑(或放照片) *畫面漸漸變亮(溪流近景) *放優美的山景 *放溪流遠景,水面倒映著景色 *魚在游 *賣魚網的店家 *茶店等等坪林的街景 *遊客、登山的人等等 *放沒有魚的溪景 *畫面瞬間全黑

    (水聲緩緩進來) (配樂進來) OS:北勢溪,緩緩流經台灣的桃花源,坪林鄉,那瀰漫

    著淡淡茶香的所在。 OS:清澈的溪水中,除了倒映著美麗的風景之外,還有

    許多不同品種的魚悠遊其中,因此,有許多釣客很喜歡來

    這裡釣魚。 OS:起初,坪林鄉也非常歡迎大家來這裡釣魚,順便來

    泡泡茶、到處走走,欣賞大自然的景色。 OS:但最近,那美麗的溪流裡漸漸不再有那麼多的魚,

    而且不只魚明顯的減少,連體積也愈來愈小。 OS:北勢溪的魚,正面臨著被補光的危機。到後來,溪

    中幾乎看不見半條魚了。 OS: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OS:北勢溪流域的坪林鄉,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又

    有什麼方法能補救呢? OS:現在,坪林鄉從八十八年封溪護漁到九十六年,已

    有不錯的成效,但當初他們是如何展開行動的?封溪護漁的背後,必定有一些值得玩味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來一

    起追蹤整件事的歷程吧!

    10’’

    40’’

    20’’

    20’’

    10’’

    15’’*一堆車拍 (配樂進來) 60” (第一次去坪林) *拍組員集合買早餐,從東吳大

    學搭車出發 *用地圖表示路線 *在車上的畫面 *經過坪林,拍坪林村,拍「茶

    OS:這天是國慶日,我們小組早上十點約在捷運市政府

    站準備搭車出發。 OS:這是我們第一次去坪林,也是拍攝的第一天,大家

    都有點緊張又有點興奮,想要快點開始工作。 OS:今天,我們要去拜訪坪林生態協會的陳理事長,因

    10’’

    60’’

  • 20

    鄉坪林」 *往金瓜寮前進,進入金瓜寮,

    拍當地景色 *訪問理事長 *放遊客在溪邊玩 *訪問理事長 *放遊客丟麵包 *魚吃麵包 *理事長著裝準備去砍小路

    為國慶日鄉公所放假。 OS:理事長住在金瓜寮一帶的粗窟村,那裡的景色非常

    優美 OS:簡單介紹理事長背景 訪問(理事長說話):以前我們沒有封溪護漁的時候,就是

    有時候結群在一起,拜拜啦或是人家結婚,結群在一起的

    時候,就大家在討論嘛,互相討論說我們童年的時候,以

    前也有什麼魚,也有螃蟹,有鰻魚,有香魚,有什麼等等,

    這些魚類蠻豐富,也都蠻大的,現在,已經幾乎河裡面都

    很不容易看到大魚這樣子,都是小小的嘛,還沒大就被抓

    走了,大家討論結果就是說,那我們就來保護啦。 訪問(理事長說話):大家說,好啊!那來保護,後來就開

    始會議,來才會有結果啊,那開會的結果大家說好啊,那

    然後就成立一個這個護魚隊,好像都市的巡守對這樣,那

    護魚隊成立了,自己也沒有班會,什麼都沒有,大家就是

    說來去巡邏,來去看而已這樣 訪問(理事長說話):但是然後,差不多,護了一年左右,

    哇,那效果就出來了,河裡面隨便看就魚群很多 訪問(理事長說話):那魚群很多就更加努力啦,那更加努

    力又沒有經費,又沒有什麼配套什麼,就人家在釣魚的時

    候,說這個我們封溪護魚,你魚不能釣,那你也沒有一個

    配套,沒有一個背心,也沒有一個識別証,你憑什麼嗎?

    對不對?然後就,跟村長協調,跟鄉長協調,鄉公所什麼

    機關配一些這個,這個經費,來給我們買一些手電筒、雨

    鞋或是做一個識別證,有一個外套可以穿,這裡(寫著)

    護漁隊,這樣才可以給人家說,你不要(??3:41)

    這個我們封溪護漁,他這樣才承認你說有一個隊伍,有一

    個機關,有一個結構嘛。不然的話,你說你這個魚不能釣,

    我說可以啊,怎麼不可以,就是然後才成立生態協會,才

    鄉公所有來幫助我們,指導我們。 (我們與理事長對話) (配樂進來)

    50” ”

    70’’

    30’’10’’

    100”

    20’’

  • 21

    *插入組員討論的情形 * 放山景(只放畫面) (第二次去坪林) *在捷運新店站等客運 *在公車上,窗外的風景 *拍鄉公所 *訪問鍾先生 *替代役巡邏的畫面 *訪問替代役 *放各個封溪護漁的報導 *將鄉公所的書面資料條列式打

    在黑幕上(字幕用跑的) *放幾個溪流景 *訪問鄉長 *搭捷運到動物園站,拍車上 *拍捷運站出口

    (不收音) (配樂聲降低,現場聲音慢慢進來) (討論聲繼續) OS:10月19日,我們第二次去坪林。這一天,要去

    訪問鄉公所以及鄉長。 訪問(鍾先生說):我們今天成立全鄉封溪護漁,各村都有

    護漁隊,我們今天(10/19)成立了有一百多個護漁隊,包含我們現在有個河川巡守替代役,我們替代役有十二位,

    二十四小時每天都在巡邏。 訪問(鍾先生說):白天有替代役在巡邏,晚上有護漁隊下

    去做。啊我們就是從十一月一號開始嘛,我們這兩個月會

    勸導,假如說有的不知道的話,我們會給他勸導,也不會

    說這兩個月罰啦,盡量說不要,去給他宣導說,讓那些民

    眾知道我們在封溪護漁。 訪問(替代役說): OS:鍾先生給了我們一些書面資料,裡面詳細記錄了他

    們鄉公所從八十八年以來所有的活動。一開始只有在金瓜

    寮一帶嚴禁違法捕魚,而在這期間有民眾被罰款三到十五

    萬元不等的金額。 OS:封溪政策的法令來源來自縣政府,由鄉公所向上呈

    報。 OS:其實封溪護漁的實行最主要要達到的,也是最能彰

    顯出成效的,就是看有沒有讓魚的恢復到以前的數量。在

    這方面其實是有不錯的成績的。 訪問(鄉長說): OS:星期四下午,我們到動物園去拜訪張明雄教授,張

    40’’

    40’’

    10’’

    20’’

    30”

    60’’

    20”

    30’’

    10’’

    15’’100’’10’’

  • 22

    *拍動物園門口 *拍動物園裡面 *訪問張明雄教授 *拍小組討論的畫面(不收音) *拍會議紀錄(鍾先生給的那本) *拍小組討論的畫面 *放告示牌的畫面

    教授是台灣大學的講師,專門研究淡水魚類,平常他在動

    物園裡工作。 訪問(張教授說):在這方面其實是主觀的,因為他們之前

    沒有一個依據,所以只能說當時他們覺得魚變少了(……) 訪問(張教授說):當時去觀察,北勢溪是每平方公尺大約

    五十幾條魚,以釣魚的情況來看的話,大約四十分鐘可以

    釣到四十幾條魚。當然如果要說到是不是魚量上有明顯回

    升,可能只能和其他流域的狀況做比較,不過這樣比較下

    來,確實可以說魚量是有回升的(……大概的意思) (收現場音) OS:鄉公所為了不要讓釣客再釣魚,便有了法令禁止這

    個動作。在強制的推行下,釣魚的人一少,溪裡的魚也就

    自然會增多。

    *畫面全暗(旁白字幕) *放茶店景、遊客(遊覽車) *訪問張教授 *放傍晚(黃昏) *放理事長著裝完畢的畫面 *跟車的畫面 *理事長下車,拿手電筒的畫面

    OS:但這不禁讓人去思考到:封溪是為了護漁,但護漁

    的方法難道只有封溪而已嗎? OS:也就是說,以法令強制規範是為了生態上的考量,

    但在保護生態上面,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方法? 訪問(張教授說):其實這方面是要從居民來凝聚社區意識,

    以封溪護漁為點,進而發展到線、面……(大致的意思) OS:其實,正如同張教授說的,在這樣的議題上,要讓

    它能做到最好,一半是在有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政策及法

    令,另一半則關係到居民是否願意積極配合。鄉公所的法

    令和替代役的巡邏只是表面的,制式化的規範,如何讓當

    地居民從心裡認同這條法令背後的意義,認同他們自己的

    家園,才是最重要的,也才是問題的根本。 OS:封溪護漁最原始的構想就是出自於理事長和一些當

    地居民為了不讓環境遭受到破壞的那份決心,就是那份單

    純的執著,他們組成了巡守隊,開始在金瓜寮溪岸邊巡邏。

    從決定組成護漁隊到現在有六七年了,他們每天晚上仍然

    20’’

    150’’

    20’’

    20’’

    15’’

    15’’

    180’’

    60’’

  • 23

    *理事長在崗哨附近隊員家與他

    們會合出發 *到崗哨簽到,開始出發去巡邏 *巡邏的過程 *巡邏完,他們到何先生家的隔

    壁泡茶 *訪問何先生 *畫面突然全暗,停個三四秒 *溪流景慢慢變亮 *遊客走來走去景 *從電腦中播放我們剪接完的開 頭

    不忘穿起他們的制服,帶著他們的手電筒,在茫茫的黑夜

    中辛苦的巡視,沒有一句怨言。而這一切無非就是「生態

    自覺」這四個字最好的展現。 (保留現場音,配樂小聲進來) (現場音消失,放流水聲,配樂音量提高) 訪問(何先生說):其實人類沒有生態環境是不能活的,沒

    大自然,活著哪有意思?那現在既然人類是有能力保護環境,人類就應該負起責任,好好做規劃,像你們這些年輕人

    在拍這個就很好,因為這就是一個關心嘛!如果大家都可以這樣,那大自然就可以完善,世界就可以更好。平常我可

    以講很久,但現在我就先講這樣……(大概的意思) (無聲) (溪流聲先出來) OS:北勢溪,緩緩流經台灣的桃花源─坪林鄉─那瀰漫

    著淡淡茶香的所在。清澈的溪水中,除了倒映著美麗的風

    景之外,還有許多不同品種的魚悠遊其中,因此,有許多

    釣客很喜歡來這裡釣魚。 OS:現在,坪林鄉也非常歡迎大家來這裡泡泡茶、到處

    走走,欣賞大自然的景色。至於想來這裡釣魚的民眾,鄉

    公所其實早有妥協的解決方法:自九十一年十月十日,縣

    政府發出公告:每年的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底,仍然禁止

    釣魚,因為這個時候是魚隻的繁殖季,但五月到十月底這

    半年間,是開放民眾垂釣的。當然,這並不包括用魚網撈

    魚、毒魚以及電魚。相信有了這樣的政策之後,不但可以

    讓魚不被大量的釣走,也能讓想來釣魚的民眾得以盡興。

    如此在生態、環境與人之間取得平衡、共存共榮,不是很

    好嗎?

    120’’

    40’’

    240’’

    60’’

    120’’

    5’’

    10’’

    30’’

    90’’15’’

    1000’'

  • 24

    附錄五:

    後製確立腳本

    影部 聲部 長度*開場:畫面全黑(或放照片) *畫面漸漸變亮(溪流近景) *放優美的山景 *放溪流遠景,水面倒映著景色 *魚在游 *賣魚網的店家 *茶店等等坪林的街景 *遊客、登山的人等等 *放沒有魚的溪景 *畫面瞬間全黑

    (水聲緩緩進來)

    (配樂進來)

    OS:北勢溪,緩緩流經台灣的桃花源,坪林鄉,那裡的

    茶遠近馳名,淡淡的茶香瀰漫在每一個角落。

    OS:在這裡,除了可以優閒的品茶,還有許多美麗的溪

    景,清澈的溪水中,倒映著美麗的風景,許多不同品種的

    魚悠遊其中,因此,有許多釣客很喜歡來這裡釣魚。

    OS:起初,坪林鄉也非常歡迎大家來這裡釣魚,順便來

    泡泡茶、到處走走,欣賞大自然的景色。

    OS:但最近發現,那美麗的溪流裡漸漸不再有那麼多的

    魚,不只魚明顯的減少,連體積也愈來愈小。

    OS:北勢溪的魚,正面臨著要被補光的危機。到後來,

    溪中幾乎看不見半條魚了。

    OS: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OS:坪林鄉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呢?

    OS:坪林鄉從八十八年開始封溪護漁至今,已有不錯的

    成效,但當初他們是如何展開行動的?封溪護漁背後,必定

    有一些值得玩味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追蹤整件

    事的歷程吧!

    10’’

    40’’

    20’’

    20’’

    10’’

    15’’*一堆車拍 (配樂進來) 60” (第一次去坪林) *拍組員集合買早餐,從東吳大

    學搭車出發 *用地圖表示路線。 *在車上的畫面 *經過坪林,拍坪林村,拍「茶

    OS:這天是國慶日,我們小組早上十點約在學校裡準備

    搭車出發。

    OS:這是我們第一次去坪林,大家都有點緊張又有點興

    奮,想要快點開始我們第一次的拍攝工作。

    OS:因為國慶日的關係,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如期的訪問

    10’’

    50’’

  • 25

    鄉坪林」 *往金瓜寮前進,進入金瓜寮,

    拍當地景色 *訪問理事長 *放遊客在溪邊玩 *訪問理事長 *放遊客丟麵包 *魚吃麵包 *插入組員討論的情形

    到鄉公所,既然如此,我們決定要去拜訪坪林生態協會的

    理事長,陳世義,陳先生。

    OS:理事長居住的地方,是位於北勢溪支流一帶的粗窟

    村,那裡距離坪林市區有一段路程,沿路上經過了許多茶

    園,還有山林環繞在周圍,景色非常優美,讓我們更想去

    了解,它的故事。

    訪問(理事長說話):我們當初如何來做一個生態,為什

    麼沒有做一個生態,就是說,以前童年的時候,就覺得說。

    訪問(理事長說話):哇,我們這邊鳥類,整個溪裡面魚

    類阿都很多很大隻,咦,那現在來卻沒有辦法看到,

    人家聚會啦,娶新娘啦,什麼聚會拜拜阿。

    訪問(理事長說話):聚會來的時候就討論,研究說有多

    好有多好,才會來講說,咦,那這樣我們就來保護,不要

    抓就保護,說說之後就好像有意思。大家贊成就說好阿好

    阿,好到這裡,就叫村長去召集開會,那開會,大家都同

    意,同意好,才叫鄉公所幫我們申請,申請這個就有縣政

    府批准下來,才能保護,才能叫人家不能抓魚,那批准下

    來我們就成立一個護漁隊,那成立一個護漁隊,就只有巡

    一巡也沒有經費,就只有巡,也沒有手電筒,也沒有什麼

    東西,是要怎麼辦,日後,才再成立一個生態協會,那生

    態協會才有縣政府鄉公所十萬八萬撥給我們來(才有經費來

    處理),對阿對阿,做這件背心,還有剛拿的手電筒,這樣

    不是才有辦法來巡,那有了這件衣服,就是護漁隊的,看

    到這個來就跑,那像這樣的話,你跟我一樣,你憑什麼叫

    我不要抓魚,所以才會又再成立一個生態協會這樣。

    訪問(理事長說話):差不多,護了一年左右,哇,那效

    果就出來了,河裡面,哇,隨便看就魚群很多。

    (配樂進來)(討論聲繼續)

    討論:

    治華:你們覺得二十一號理事長訪問的部分,你們覺得有

    50” ”

    100’’

    15’’

  • 26

    II. 放山景(只放畫面) (第二次去坪林) *在捷運新店站等客運 *在公車上,窗外的風景 *拍鄉公所 *訪問鍾先生 *替代役巡邏的畫面 *訪問替代役

    什麼問題嗎?

    盈甄:我覺得收音不好。

    濰揚:就帶麥克風。

    瑋駿:我是覺得,就俐璇那一天阿,他手拿二十幾分鐘太

    辛苦了,而且會一直搖搖晃晃,所以覺得要帶腳架。

    治華:那,俐璇你記一下,就是下次要帶麥克風還有腳架。

    那下次時間約了嗎?

    瑋駿:下次喔,應該是看我們進度怎樣,下一次應該是先

    訪問鍾先生。

    治華:喔,好。

    瑋駿:對阿,因為上次沒有。

    治華:好,那這部分就先這樣。

    OS:10月19號,星期五我們第二次去坪林。這一天,

    要去訪問鄉公所的鍾先生以及鄉長。因為開車的組員有

    課,所以我們選擇搭乘課運前往。

    OS:四十多分鐘的路程,雖然一路搖搖晃晃,但沿途的

    風景十分宜人,看著看著,不知不覺地我們就抵達了坪林。

    瑋駿:封溪有沒有什麼實際的措施。

    訪問( 鍾 先生說):我們今天(10/19)成立全鄉封溪護

    漁,就各村都有護漁隊,我們今天成立了一百多個護漁隊,

    包含我們現在有的河川巡守替代役。

    訪問( 鍾 先生說):我們替代役有十二位,二十四小時

    每天都巡邏。

    俐璇:實際封溪護漁有沒有抓到人?

    訪問( 鍾 先生說):很多喔!

    俐璇:那就是罰款嗎?

    訪問( 鍾 先生說):罰三萬元,行政處分,行政罰款,

    罰3萬到15萬,一般都是處3萬塊。

    濰揚:那有抓到什麼遊客之類的嗎?

    訪問(替代役說):有阿,還滿多案子的。可是我們有照

    相拍照存證呀,那個證據都在上面了,也有請警察協同我

    們辦理。

    濰揚:所以當場就被抓到警察局來了嗎?

    訪問(替代役說):也不能說抓的啦,就是請警察過去處

    理,然後到這邊來作筆錄這樣子,然後就是再由警方送上

    去農業局那邊,

    50’’

    50’’

    50’’ ’

  • 27

    *拍會議紀錄(鍾先生給的那本) *將鄉公所的書面資料條列式打

    在黑幕上(字幕用跑的) *訪問鄉長

    濰揚:那不會覺得特別辛苦嗎?

    訪問(替代役說):不會啦,辛苦是還好啦,畢業是當兵

    嘛,對阿!感覺看到魚很多就很好,這邊好山好水空氣很

    好,風景其實很漂亮,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風景,不錯。

    OS:鍾先生給了我們一些書面資料,裡面詳細記錄了他

    們鄉公所從八十八年以來所有的活動。

    OS:封溪政策的法令來源來自縣政府,由鄉公所向上呈

    報。一開始只有在金瓜寮一帶嚴禁違法捕魚,直到九十六

    年十一月一日起,實施坪林鄉全鄉的封溪護漁政策,而在

    這期間有民眾被罰款三到十五萬元不等的金額。

    OS:其實最能展現出封溪護漁政策的成效,是看魚類是

    否恢復以前的數量,而這也是他們最主要的目標,而就這

    一方面而言,其實是有不錯的成績的。

    訪問(鄉長 說):早期我們在規劃就是,第一個是生態

    保育的觀念,那第二個方向,我們是朝向自然資源的維護,

    然後來吸引一些觀光客來做觀光旅遊的行為,再來就可以

    促進我們地方產業的發展,把我們的觀光事業還有我們的

    特產推廣。

    訪問(鄉長 說):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支持我們做這個自

    然環境以及一些生態的維護,一般啦,那還是有少部份的

    人持反對的意見,因為由於少部分的人他們會到溪裡面去

    補捉這些魚蝦,然後來作販售的行為,還有少部分的人是

    朝這個方向在做的。一般我們在主要的可以接近水體,可

    以到水體的一些道路的路口,我們都會設置警告標示、公

    告,這我們已經都設置完成了。其實在推動一個政策,我

    們還是以我們的立場,我們希望來宣導一些大眾,由各個

    管道來宣導,宣導給大家知道。因為這個資源其實不是坪

    林的,自然資源還有一些自然景觀,都是大家共有的財產,

    不只侷限於坪林的一些資源而已,任何一個人都應該有這

    種觀念。現在我們現行社會,坦白講是教育制度上還有困

    難,因為一般民眾守法觀念不是那麼強烈,像前一段期間,

    石錠他們也封溪護漁,他們去年在,今年在六月份的時候

    開放過一次,他們還是規範說每一個人他們垂釣的長度數

    量都有控制,可是民眾他帶一個冰箱去,他釣完他的數量

    之後,他把他的數量藏起來,因為如果很廣泛開放的話,

    90’’

    15’’

  • 28

    *放各個封溪護漁的報導 *搭捷運到動物園站,拍車上 *拍捷運站出口 *拍動物園門口 *拍動物園裡面 *訪問張明雄教授 *拍小組討論的畫面

    管理人員沒有那麼多,所以自我約束的空間,我們的民眾

    觀念還是不足的,所以說我們在未來規劃開放的空間可能

    數量不會,剛開始我們會朝溪的一小區段來做開放,如果

    是全鄉開放的話,那可能一個禮拜多,就被釣光了。

    OS:聽完鄉長的一番話,鄉公所在封溪護漁的政策上似

    乎規劃的很完善。

    OS:十二月六日下午,我們到木柵動物園去拜訪目前任

    職於動物園內的張明雄博士,張博士專門研究淡水魚類,

    並且曾任二00六年二月封溪護漁經驗與發展研討會之講

    者。

    訪問( 張 教授說):封溪護漁,它跟一般我們政府機關

    在推動的,物種保育其實比較不一樣,其實他的想法最主

    要的主軸是說我的魚變少了,那我怎麼辦,那原因可能是,

    是不是環境改變了,魚類棲地改變了,可能說是不是補捉

    的人太多了等等原因,我們那時候去觀察,用潛水方式去

    觀察,大概每平方公尺,每平方公尺差不多這樣子一個範

    圍,一公尺乘一公尺,可以多達到五十幾條魚,就這個單

    位面積來看,魚隻數量是相當相當地,算是滿多的,但是,

    因為沒有之前的資料,沒有他封溪護漁之前的資料,所以

    我們其實沒有辦法知道他魚增加了多少,所以我們只能用

    比較的方式,我們在淡水河流域裡面基隆河,以及這個北

    勢溪、南勢溪,我們會去找找跟坪林這個地方大概海拔高

    度差不多,然後溪流大小也差不多這樣子的溪流,我們會

    去做比較,一個是有封溪護漁這樣的溪流,另外兩個是沒

    有封溪護漁的溪流,我們這樣去比較,用這樣推論說,它

    的成果應該是不錯。我記得我們數字大概在坪林那邊,我

    們做的調查是大概,每四十分鐘大概可以釣到四十條魚,

    還是那句話,因為你沒有之前的資料,所以你去講事後增

    加的情形的時候,其實我們只能用一種推論的方式去說,

    牠有增加。

    瑋駿:我覺得那一方面的東西其實報紙或是新聞都已經講

    過了,那我覺得我們比較能夠做到的是。因為像我是覺得,

    既然我們要拍這部片,就覺得要拍的話,真的就不是說要

    拍說這個政策,是怎樣要用一個強制力,然後用一個官方

    的主導力量,能讓居民就是去遵守這個東西,我真的覺得

    150’’

    50’’

    150’’

  • 29

    *放告示牌的畫面

    居民是可以發自內心的對這一個政策去感同身受,或是去

    了解他背後去實施的原因是什麼。

    OS:坪林鄉公所為了不要再讓釣客有釣魚的行為,便推

    行法令來禁止這樣的動作。而法令固然有其效力,在法令

    推行的強制之下,只要釣魚的遊客一減少,溪裡的魚數量

    自然會增多。

    *畫面全暗(旁白字幕) *訪問張教授

    OS:這不禁讓人去思考到:「封溪」是為了護漁,但「護

    漁」的方法難道只有封溪而已嗎?以法令強制規範是為了

    生態上的考量,但在保護生態上面,是不是還有更長遠、

    更徹底的方法。若當初最主要的目標是為了讓魚量恢復從

    前,那這個目標已經達成了,只是....以「護漁」這

    樣的觀念來思考,「封溪護漁」難道只能做到這樣而已嗎?

    訪問( 張 教授說):如果說我期待的部分就是說,希望

    我的溪流變好,讓我魚增加,那這是最簡單的一個目標嘛,

    那只要大家都這樣的心去,去巡守溪流也好,那去巡守溪

    流的過程,其實你就是認識自己的社區,認識自己住的地

    方嘛,你的家在哪裡就是去認識它,這其實很重要嘛,你

    如果不認識你住的地方,你要去談其他的發展,那其實是

    稍微遠了一點,所以第一個目標,那當然就是我的魚有增

    加了,那我的魚要增加,我當然就要透過巡守阿,我甚至

    說,透過說是不是說大家是不是有像去上級機關去爭取經

    費來讓我們溪流環境變的更好等等,好,那我甚至更重要

    的是說,我要怎麼讓更多的人來參與,我開始的時候也許

    十個人,一年之後也許變二十個,再過一年我是變五十個

    人,增加的人越多,參與的人越多,那其實你相對應的,

    你每一個人的付出,其實就會沒有那麼辛苦,那大家也因

    為參與的人多,大家共同參與,那大家就比較願意去共同

    討論,共同相互分享你的經驗,所以從這個讓魚增加這件

    事情,再下一步就是,我是不是可以讓我社區的有對保育

    的這樣子的概念,對溪流社區保育的這樣一個概念,能夠

    大家逐漸提升,然後凝聚更多意識,更多人參加,那最後

    變成是一個什麼,像達娜伊谷那樣子,全部每一個人都參

    與,如果你可以到每一個人都參與的時候,那其實你的這

    45’’

    20’’

    30’’

  • 30

    *放傍晚(黃昏) *放理事長著裝完畢的畫面 *跟車的畫面 *理事長下車,拿手電筒的畫面 *理事長在崗哨附近隊員家與他

    們會合出發 *到崗哨簽到,開始出發去巡邏 *巡邏的過程

    個保育的部分,一定是大概,大概是應該不會有什麼,什

    麼失誤的地方,一定是,我覺得應該是發展越來越好。坪

    林現在它,現在的封溪護漁的目標,你說達成了沒有,如

    果從魚的數量有沒有增加,它其實是有達成了,但是從其

    他的社區參與的程度阿,居民的意願等等,它是不是有達

    成這個目標,我想這個部份,也許是需要再去進一步去努

    力的一個方向,也就是說,我們推到我們這個社區參與,

    是這樣子的努力來講,有沒有可能說,我至少要達到百分

    之十的人來參與這樣的行動,我這個村莊或是我這個鄉,

    我其中有至少百分之十的人,是他不只認同,而且他參與

    了,那當他參與了之後呢,我相信只要有百分之十的人參

    與,應該是,其他人應該很快會去認同,甚至直接或間接

    參與這樣子的行動,所以我覺得,這個部份是最需要努力

    的。

    OS:其實,正如同張博士所說的,要讓這類的議題能夠

    做到最好,發揮到其最大的效用,一半是在於有沒有一個

    強而有力的政策及法令,另一半則關係到居民是否願意積

    極配合這樣的行為與動作。鄉公所的法令和替代役的巡邏

    都只是一些制式化而且表面的規範,如何才能讓當地居民

    打從心底認同這樣的法令,還有它想要推行的意義,認同

    他們自己的家園,才是最重要,而且也才是我們問題根本

    的所在。

    OS:封溪護漁最原始的構想就是出自於理事長和一些當

    地居民為了不讓環境遭受到破壞的那份決心,就是那份單

    純的執著,他們組成了護漁隊,開始在金瓜寮溪岸邊巡邏。

    從決定組成護漁隊到現在,已經有六、七年了,他們每天

    晚上仍然不忘穿起他們的制服,帶著他們的手電筒,由理

    事長家出發,沿路上他們會載上一個接一個護漁隊的成

    員,大家必須經過一段漆黑的路程,才能購到達簽名的地

    方。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他們辛苦的巡視,沒有任何一

    句怨言。這樣對大自然無條件付出的居民,這一切所作所

    為,無非就是「生態自覺」這四個字,最好的展現。

    (保留現場音)

    (現場音,放流水聲,配樂音量提高)

    170’’

    70’’

    25’’

    45’’

    170’’

  • 31

    *巡邏完,他們到何先生家的隔

    壁泡茶 *訪問何先生 *畫面突然全暗,停個三四秒 *字幕:大家一同用心,有所行

    動,環境才有機會更好,不是嗎?

    *溪流景慢慢變亮 *遊客走來走去景

    訪問( 何 先生說):這個生物都是我們同伴,這些動植

    物、花草樹木跟我們在一起的時候阿,我們人在這個地球

    上生活才會快樂,才會不寂寞,人生才會健康,你要是通

    通都是人,其他通通都沒有啦,你能活嗎?我相信你不會

    活啦,你沒有動植物沒有花草,光禿禿的你能活嗎?這樣

    也能活啦,活的不好玩啦,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環境,所

    以我今天看到你們父子還有這個同學,不簡單,學校的年

    輕朋友能夠關心這個大自然,他就是照這個東西,就是有

    關心,那麼有關心就有希望,我們在關心這個東西,不分

    哪一個身份地位,不分,就是老人,你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學習尤其是學生,向下紮根,這個是很重要,那個年輕人

    有這個觀念的話,我們國家有希望,我們世界、我們地球

    有希望。

    (無聲)

    (溪流聲先出來)

    OS:北勢溪,緩緩流經台灣的桃花源─坪林鄉,那裡的

    茶遠近馳名,淡淡的茶香瀰漫在每一個角落,在這裡除了

    可以優閒的品茶之外,還有美麗的溪景。清澈的溪水倒映

    著美麗的風景,還有不同品種的魚悠遊其中,因此,有許

    多釣客很喜歡來這裡釣魚。

    OS:現在,坪林鄉也非常歡迎大家來這裡泡泡茶、到處

    走走,欣賞大自然的景色。至於想來這裡釣魚的民眾,鄉

    公所其實早有其折衷之道。

    訪問(鄉長聲音):之前在做封溪護漁的圈,就是金瓜寮

    溪,還有那個我剛剛談的那個灣潭到我們的北宜高的高架

    橋的下面這個區段,金瓜寮溪還有北宜高下游到灣潭這個

    區段,我們規劃成永續經營區。所謂永續經營區我們就是

    永遠不開放這個區塊,讓一些自然魚類在那邊繁殖,然後

    在後山到其他的地方,那其他的區段呢,在我們明年的五

    月一號之前會做完整的規劃,以區段性的來開放垂釣就供

    開放垂釣而已,那個網魚,網毒電射都不行。

    每年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底,不開放垂釣,但從明年起,

    55’’

    35’’

    80’’

    50’’

  • 32

    *訪問遊客 *從電腦中播放我們剪接完的開 頭(瑋駿)

    五月到十月底,坪林將開放,大部分溪流垂釣,但不包括

    網魚、毒魚、電魚及射魚。

    OS:相信有了這樣的政策之後,不但可以讓來坪林遊玩

    的遊客能觀賞到美麗的特有於種外,也能讓想來釣魚的民

    眾得以盡興,最重要的是:坪林水域的溪流生態得以生生

    不息,如此在生態、環境與人之間取得平衡、共存共榮,

    不是很好嗎?

    俐漩:那請問你們,你們是特地來就是來金瓜寮嗎?就是

    特地來坪林,看那個魚嗎?

    遊客:是阿,呵呵!

    俐璇:那就是,你們有看到下面有那個會閃閃發量的魚嗎?

    遊客:對對,那叫什麼魚呀?

    俐璇:對對對!喔那叫苦花魚阿!

    遊客:哦~苦花魚阿

    俐璇:就「苦花」阿,然後牠們是就是那個,被好像前台

    北縣長吧,就是譽為「水中螢火蟲」,就是牠有一面是亮

    亮的,對不對?對呀,就是很漂亮,我剛剛就在拍那個魚,

    呵呵呵……

    俐璇:可以比個 YA 啊,或是...呵呵呵..可以笑開心

    一點,123

    遊客:YA……

    治華:好!拍完了,YA……

    50’’

    30’’

    80’’

    20’’

  • 33

    六、人物介紹

    指導老師:

    熱心協力人員:

    東吳大學綠色學程助理 洪小喬小姐 東吳大學綠色學程 TA 陳少妍小姐 台北縣坪林鄉鄉長 王朝清先生 台北縣坪林鄉公所觀光課課長 鍾得豐先生 坪林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 陳世義先生 台北縣坪林鄉 替代役 台北縣坪林鄉粗窟村金瓜寮溪 護漁巡守隊

    黃嘉俊 導演

    指導內容: 指導我們拍攝的技術與運鏡技巧,以

    及讓我們對紀錄片的形式有初步的認

    識,並引導我們找出我們紀錄片的方向,

    提供我們內容結構上的建議和腳本撰寫

    的方式。除此之外,還藉由欣賞紀錄片來

    分享他的經驗,一面分析紀錄片拍攝時的

    種種問題和要注意的地方,讓我們有所啟

    發。

  • 34

    組員:

    陳瑋駿

    個人簡介: 東吳中文系二年級,紀錄

    片小組的組長和導演,雖然要

    求完美,但常常忘東忘西;為

    了讓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變更

    好而進入學程;選擇拍攝紀錄

    片是因為覺得一部片就像一篇

    文章,只是是用鏡頭來寫作而

    已,因此想試試看如何用鏡頭

    寫出一篇能感動人的作品。 心得: 很高興有機會拍到紀錄片。我們小組從不知從何做起,到現在完成了一部還

    蠻像樣的紀錄片,其中真的學到很多東西。在實習課,我有機會可以走到學校外,

    和組員一起採訪、拍攝,這和在學校或在家裡自己做報告真的很不一樣,拍紀錄

    片,必須嘗試走入當地環境,到處收集資料和拍攝材料。尤其我們都第一次拍紀

    錄片,大家一開始都弄不清楚接下來要做什麼,只能絞盡腦汁去推我們的進度,

    雖然有詢問導演、教授和助教該如何做,但最終要去做的還是我們自己,我們必

    須自己想辦法生出一部片。 由於我是小組的組長,我有責任規劃小組進行的方向,以及帶整組往前走,

    但我卻常常忘東忘西,而且還有中文系系刊《墨瀾》的課程和進度要安排,所以

    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一開始,我們小組都很熱血地投入紀錄片的工作,大家一

    起找資料、一起弄企劃書、一起去坪林拍攝,雖然那時我們對於要拍攝的東西還

    沒有明確的方向,但我們仍一直在做。到了期中考前後,大家有很多自己的事情

    要忙,小組進度到這個時候幾乎延宕不前,甚至連討論開會的人數都湊不到四個

    人,那時真的蠻灰心的。還好當時硬把拍攝的粗略結構擠出來,才稍稍覺得有個

    方向出來。 後來,馬上就要擬定拍攝大綱,這樣才能清楚知道整部片的規劃,也才能更

    有效率地進行拍攝工作。但事實上,拍攝大綱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困難,為了

    拍攝大綱,我們至少開了五次會,每一次都告訴自己這次一定要弄好,但卻一直

    弄不完,之間總是會有新的問題產生。等拍攝大綱好不容易敲定之後,接下來就

    要弄細部的規劃。我們並不確定要用什麼樣的形式來記錄記錄片細部的規劃,所

    以就用寫文章的方式把片中想拍攝的內容寫下來,把它叫做劇本。這之間,也花

    了不少時間和腦力,而且這時離成果發表已經不到三個禮拜了。沒想到我們把劇

    本給導演看之後,導演希望把它改成腳本的形式,因為腳本的形式比較清楚,之

    後在剪接時也比較好弄。因此,我們又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在學校把它弄完百分之

  • 35

    八十。這時離期末報告只剩下不到兩個禮拜。 剩下的時間,我們大家分工作,火速把一些必須要有但還沒拍到的鏡頭各自

    找時間把它補齊,甚至在最後一個禮拜,我們更是幾乎天天在學校剪接片子到晚

    上十一、二點。這時,是整個學期小組最有向心力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小組在那

    段時間才真正有凝聚力。那時候,大家互相合作,加上助教陪我們一起弄,雖然

    弄得真的很累,但其實心裡蠻高興的,那時是我在實習課最快樂的時候。整個小

    組在紀錄片後製階段的龐大工作量與壓力,幾乎是五個人一同承擔,大家互相分

    攤彼此的工作,讓我頭一次感覺到整個小組是自己向前走的。 最後,一部完整的紀錄片終於誕生了。當我第一次看到我們弄好的完整紀錄

    片時,心裡真的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也很慶幸我們對這部片的堅持與不放

    棄。要有好的成果,一定先要有努力的過程。這是我從我們小組中學到的東西。

    這一路上,從無到有,從茫然到堅持,從分散到凝聚,從疲累到感動,這些我們

    在實習課走過的一切,都讓我覺得很難忘。很多事情,要做過才能發現問題,要

    發現問題才有機會解決,要嘗試去解決才有進步、才能學到東西。而這個過程,

    需要的是堅持,我在組員身上看到了堅持。終究,我們都堅持了下去,堅持走到

    最後,堅持交出最好的成果,堅持讓這段過程充滿價值。最重要的,是堅持向自

    己證明自己是有能力把事情做到最好的。這是實習課給我的機會,也是小組給我

    的機會。 這段經歷,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陳俐璇

    個人簡介: 來自東吳大學英文系二年級。在小

    組中為各方關係之間的聯絡人,例如小

    組組員、少妍助教及指導老師黑糖導

    演。雖然人很隨和但是有時候有點強

    勢,會對所堅持的事情非常堅持。對生

    態保育及永續發展非常感興趣,就像老

    師說的,雖然我們做不出太陽能車,但

    我相信小小的力量也能改變整個世界。

    心得: 這堂綠色學程的實習課讓我學到非常多。除了技術上的學習,如攝影、編

    寫腳本、剪接等龐大的後製作業等等,都是第一次接觸到的,對我來說很有趣,

    我也相當感興趣,所以學會了之後現在想忘記都很難,反而是會更想多接觸與

    拍攝相關的知識。不過有一個東西我覺得是最重要的──團隊精神。一個小組

  • 36

    若是沒有向心力,那麼所呈現出來的東西絕對不會完整,而向心力的各個來源

    便是每個組員對這份報告所抱持的態度。因為是一整學期的報告,所以必須進

    行長時間的工作,過程中,有好幾次都快撐不下去,但是我覺得,既然決定要

    做,就要做到最好,不在於那兩個學分,而在於一個人做事情的態度。過程中,

    雖然有點小摩擦,但是最後大家團結的力量真的是非常強大。若沒有經過這次

    的「洗禮」,我也不會知道原來我的「韌性」這麼強。以前有時候對事情常常

    只有三分鐘熱度,但是在這過程中,我發覺原來我是可以堅持到底的。少妍助

    教在卡片上寫著「『韌性』二字在妳身上表露無遺」,我的夥伴們也對我說,他

    們最佩服我的不是我做的事情,而是我做事情的態度。成果發表能獲得父母、

    老師及同學的肯定,我真的非常開心,也更堅信我的堅持與執著是對的。我會

    永遠記得這段日子是怎麼堅持不放棄的,以後當我的意志力撐不下去時,會靜

    下心來想想這個時候的毅力。我始終深信,辛苦絕對不會浪費,努力一定會有

    收穫!要特別感謝黃顯宗老師、葉肅科老師以及協助開辦綠色學程的所有老

    師,讓我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方能證明自己。

    林治華

    個人簡介: 大家可以叫我娃娃!因為我

    是轉學生,唸學程是因為想把之前

    唸的生物資源系和現在的政治系

    結合!!我們的學程是跨領域

    的,可以學到不同面的知識,真的

    很好!綠色還在發展中,希望大家

    都能一直努力。

    心得: 對很多人來說,修一門課要的是 PASS 過關,在我修習這門課,我並沒有想

    過,會付出這麼多的時間和心力。大家對於這門實習都很用心,花了很多課外的

    時間在努力,如果說真的學到了什麼,我想是體會了個人在團體中的進退,加上

    了解在付出之後是為了得到那甜美的果實與淚水。 開始大家都不熟,現在,大家會互相慰問互相關心,不會像其他課,只有一學期的情誼,很珍惜很開心。 封溪護漁是一自發性的活動,在其中體會到民眾的熱情,原來很多事,只要團結、用心、付出,都可以成就,不只做事,做人也是。 最後是體會,一件事的成就,一定有很多人的付出,我開始相信因果,有因才會有果,有出才會有入,因為組員們都很努力,因為 TA 都很認真,因為老師們的辛勞,才能有機會成就一個成果發表會,也才能成就一部由五人小組拍成的

  • 37

    紀錄片,我會記得我們在實驗室裡擠了一週的日子,會記得把玻璃寫滿的樣子,

    會記得那些 NG 的話面,更會記得在拍攝完之後,回程你們在車上睡著的樣子,知道大家都很辛苦,謝謝成就這樣果實的每一個人,因為你們而圓滿,而發亮。

    黃盈甄

    個人簡介: 我來自日文系,因為對生態

    這個東西略感興趣,因而嘗試修

    這門課,也因而學到了一些象牙

    塔外的東西。這箇中的滋味,尚

    待大家來發掘,歡迎對此學程有

    興趣的同學也一起加入。

    心得: 第一次呈現一個報告,是用一個紀錄片的方式,我覺得很新穎。也因為這份

    特別的呈現方式,學到了一些非制式化的報告方式。過去所做過的報告,無非是

    書面報告,至多口頭報告,盡是一些沒什麼太大變化性的報告方式,故”紀錄片”是一項新挑戰。要呈現一部完整的片子,的確是很費時也很費力,但是我做到了。

    從中也接觸到了之前未碰過的東西,像是軟體(會聲會影)、思維方式。總之,嘗試用一種新的方式呈現一份報告,的確很棒!

    武濰揚

    個人簡介: 目前就讀於東吳大學四年級,由於

    某種程度太喜歡這個學校,所以在大學

    四年間被放逐到日本一年後,將回來陪

    東吳度過第一個也是人生最後大學第

    五年。選讀綠色學程,完全是因為抱持

    喜歡小動物和順便混張文憑的心態,就

    此被捲入保護地球、從台灣做起的洪流

    之中。

    心得:

  • 38

    一直以來都覺得保護環境離我們很遠,那些議題是說明為何專家學者們必

    須存在的証明。即便想奉獻心力,就一個無社會地位、無經濟能力的大學生能

    做到什麼?但經過了這次活動,才發現過去的想法可是大錯特錯。比任何技術

    上的解決之道,更重要的是人們的觀念想法。這次集結了這麼多有相同理念的

    同學,即使我們力有未逮,但保護環境的理念將如連鎖效應,以我們為中心點

    向全台灣感染發散出去。

  • 39

    七、檢討與改進

    1. 小組進度因考試延宕到,以致後面的時間做的很辛苦。 2. 小組集合的人數常常湊不齊,如果是因為個人因素應該排開,還有如果湊得

    到固定開會時間最好。 3. 小組會議預定的集合時間有時會有組員遲到。 4. 有幾次的小組會議開會的主題不明確或是沒有事先想清楚,以致於會不確定

    這次開會的目的是什麼,或是知道這次開會預計要達成的目標,但大家沒有

    先預備好提案及想法,以致於開會時間必須延長。 5. 有幾次開會完沒有明確交代好下一次開會前要弄好的東西,以致於必須再用

    電話連絡,但這部份是在我們意料之外的,因為有時我們不確定還有什麼沒

    弄或接下來要做什麼。 6. 分工應該在一開始就分好,而且要清楚知道自己負責的部份,雖然我們一開

    始就分好了,但大家認為不要分誰做什麼工作,大家互相幫忙就對了,但後

    來很容易變成有時間的人去做,或是大家不清楚這個是不是有人做,以致在

    工作效率上打了折扣。 7. 在事前查找相關資料時應在收集更多,這樣比較不會有遺漏。 8. 拍攝大綱太晚出來,如果早點弄好,整部片的方向會更快確定,進行的效率

    就會更高。 9. 腳本細部的規劃應該可以再弄清楚一點,這樣剪接或拍攝時會更有效率。 10. 後置作業時,資料檔案存的地方分太散且太隱密,檔名也不易分辨,在這部

    份要很注意,否則剪接時會很累。 11. 後置作業的時間過度壓縮,以致於無法做太多次修改,也沒有時間仔細思考

    片子可以在改進的地方。 12. 沒有寫拍攝日誌,很可惜無法作為參考。 13. 有一兩次拍攝訪問者沒用腳架,以致於畫面不穩定。 14. 有一兩次訪問時沒架麥克風,以致於收音不清楚或雜音太多。 15. 採訪前有幾次沒事先想好採訪問題,雖然臨場沒出過狀況,但先準備總是比

    較好。 16. 出去拍攝時,有幾次收集當地的畫面太少,以致於後來必須補拍,由於我們

    第一次拍紀錄片,所以事先沒有考慮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