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制冷技术 课程编码:05000302 时:16 授课学时:16 实验学时:0 分:1 开课学期:6 学期 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制冷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技术基础必选修课。本 课程以空气调节系统中普遍采用的冷(热)源设备——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为主, 系统阐述其工作原理、构造、系统设计以及工作性能、运行调节等问题,并适当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统的相关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制冷装置及制冷机房设计、施工 与运行管理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教学内容:理想制冷循环;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蒸气压缩式制冷循 环的改善;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 基本要求:理解单位质量制冷能力、单位容积制冷能力、制冷效率、供热系 数、制冷系数、COP 等基本概念;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理解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改善措施;理解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过程计制冷性 能计算。 (二) 制冷剂与载冷剂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制冷技术 课程编码:05000302

总 学 时:16 授课学时:16 实验学时:0

学 分:1

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制冷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技术基础必选修课。本

课程以空气调节系统中普遍采用的冷(热)源设备——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为主,

系统阐述其工作原理、构造、系统设计以及工作性能、运行调节等问题,并适当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统的相关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制冷装置及制冷机房设计、施工

与运行管理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教学内容:理想制冷循环;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蒸气压缩式制冷循

环的改善;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

基本要求:理解单位质量制冷能力、单位容积制冷能力、制冷效率、供热系

数、制冷系数、COP 等基本概念;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理解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改善措施;理解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过程计制冷性

能计算。

(二) 制冷剂与载冷剂

Page 2: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教学内容:制冷剂;润滑油;载冷剂。

基本要求:理解选择制冷剂的主要因素;掌握制冷剂命名方法;理解选择载

冷剂的主要因素;了解润滑油的种类和使用。

(三) 制冷压缩机

教学内容: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回转式制冷压缩机;离心式制冷压缩机。

基本要求:掌握压缩机的分类;掌握压缩机主要性能参数、性能曲线及性能

影响因素;能够进行压缩机性能计算。

(四)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

教学内容:冷凝器种类和工作原理;冷凝器中的传热过程;蒸发器种类和工

作原理;蒸发器的传热过程;其他换热设备。

基本要求:掌握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种类及传热过程特点;理解再冷却器、回

热器、中间冷却器、冷凝—蒸发器等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安装位置。

(五) 节流装置和辅助设备

教学内容:节流装置;辅助设备;控制机构;制冷剂管路设计。

基本要求:掌握热力膨胀阀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理解贮液器、气液分离器、

干燥过滤器、油分离器、集油器等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安装位置和使用;了解

制冷系统的控制机构;了解制冷剂管路设计原则。

(六) 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及运行调节

教学内容: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典型流程;空调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组;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工作特性;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性能调节。

基本要求:掌握氟利昂制冷系统和氨制冷系统的典型流程;掌握常用空调用

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机组种类及适用范围;了解容积式、离心式压缩机容量

调节方法;理解蒸气压缩式制冷压缩机工作特性及分析方法。

(七) 吸收式制冷

教学内容:吸收式制冷的基本原理;单效和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Page 3: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基本要求:理解吸收式制冷机原理及与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异同点;了解单效

吸收式冷水机组的构成。

(八) 水系统与制冷机房

教学内容:空调水系统;制冷机房设计。

基本要求:掌握制冷机房的设计步骤和设备布置的基本原则;理解冷却水系

统的分类及适用场合;理解冷冻水系统的分类及适用场合。

三、课程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授课

/学时 (一)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2

(二) 制冷剂与载冷剂 2

(三) 制冷压缩机 2

(四) 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 2

(五) 节流装置和辅助设备 2

(六)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及运行调节 2

(七) 吸收式制冷 1

(八) 水系统与制冷机房 3

总 计 16

四、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采用期末闭卷考试。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是文星等.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五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课程教材)

2. 吴业正. 制冷原理与设备(第四版).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

Page 4: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制定人:赵 薇

审核人:邵 雪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5: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课程编码:05000265

总 学 时:16 授课学时:8 实验学时:8(上机)

学 分:1

开课学期:第 5 学期

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技术基础必

修课。涉及供热通风空调、建筑给水排水等公共设施及建筑环境中的试验技术、

计量技术及非电量电测技术等,并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手段讲授相关知识,为学生

从事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工作及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从测量系统角度出发,介绍各类传感器及二次仪表,强调测试仪表

的原理、选择、应用,特别加强了以现代科技为特征的测试新技术、新设备等,

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一) 测试技术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测试方法及分类;测量仪表概述;计量的

基本概念。

基本要求: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等;理解测量仪表的精度和灵敏度的含义;

理解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的不同含义;了解测量方法分类;了解测量的意义

及在本专业的作用。

(二) 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

Page 6: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教学内容:测量误差;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分类;随机误差分析;系统误差分

析;不确定度及其计算;测量数据的处理。

基本要求: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如误差、相对误差、真实值、示值误差、示

值相对误差、精度级别、不确定度等概念;理解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误差分析,

会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计算;能够对多次等精度测量结果进行处理。

(三) 温度湿度测量

教学内容:温度测量概述;膨胀式温度计;热电偶测温;热电阻测温;接触

式测温;非接触测温;干湿球温度计;露点湿度计;电子式湿度传感器。

基本要求:掌握温标的基本知识;掌握膨胀式温度计、热电偶、热电阻的工

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不同类型湿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温度湿度

测量的误差分析;了解温度湿度变送和自动测量的方法。

(四) 压力测量

教学内容:液柱式压力计;弹性压力计;电气式压力计。

基本要求:掌握不同类型压力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压力测量的误

差分析;了解压力变送和自动测量的方法。

(五) 物位测量

教学内容:静压式物位检测;浮力式物位检测;电气式物位检测;声学式物

位检测;射线式物位检测。

基本要求:掌握浮力式物位检测;电气式物位检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

物位参数变送方法。

(六) 流速流量测量

教学内容:流速测量;流量测量;压差式流量的测量方法及仪表;超声波流

量计;叶轮式流量计;涡街流量计;容积流量计。

基本要求:掌握毕托管、热线风速仪、热球风速仪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掌握各种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流速流量变送和自动测量的方法。

(七) 建筑环境测量

Page 7: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教学内容:热流测量;空气中气体污染物测量;空气含尘浓度测量;环境噪

声测量;建筑光环境测量。

基本要求:掌握热流计、声级计、照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气体

成分测量、VOC、颗粒物测量方法。

三、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 验 项 目 学时

1 热电偶制作与标定 2

2 超声波流量计使用 2

3 室内环境测量 2

4 通风空调系统风量测量 2

实验目的: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热电偶、毕

托管流量计、热线风速仪等使用常规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实验方案设计等实践

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整理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实验要求:实际操作、实际测试、验证理论,在实验中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

和踏实细致、实事求是的作风。实验每组人数不宜超过 4 人。学生实验前要预习

实验指导书和有关课程内容并完成实验预习报告。

四、课程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授课

/学时

实验

/学时

小计

/学时

(一) 测试技术的基本知识 1 1

(二) 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 1 1

(三) 温度湿度测量 1 2 3

(四) 压力测量 1 1

(五) 物位测量 1 1

(六) 流速流量测量 1 4 5

(七) 建筑环境测量 2 2 4

总 计 8 8 16

五、课程考核方式

Page 8: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课程考核包括实验和期末闭卷考试两部分。实验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各

占总成绩 50%。

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方修睦.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第三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课

程教材)

2. 建环教研室.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自编). 锦州: 辽宁工业大

学, 2017.

制定人:赵 薇

审核人:邵 雪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9: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传热学 课程编码:05000010

总 学 时:64 授课学时:58 实验学时:6

学 分:4

开课学期:第 5 学期

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工程技术学科。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

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学科技术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传热学,使学生获得比较宽

广和牢固的热量传递规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传热问题的基本能

力,掌握计算工程传热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具有相应的计算(包括理论分析和数

值计算)能力及一定的实验技能,为学生以后课程学习及工作中涉及到的建筑节

能、热能利用、热工设备效能提高及换热器设计、开发研究等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传热学实质是三大守衡,即质量守衡,动量守衡与能量守衡;是自然界最基

本的定律在热传递现象中的体现。主要内容包括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热量传

递方式的物理概念、特点和基本规律,学生能够综合应用这些基础知识正确分析

工程实际传热问题,计算各类热量传递过程、典型工程传热问题及换热器设计,

提出切实可行的强化或削弱传热的措施。

绪论

教学内容:概述传热学应用的实例及广泛性;介绍传热学研究内容及其在科

学技术和工程中的应用;热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传热

学发展简史和研究方法。

Page 10: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基本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如导热、热对流、对流传热、热辐射、辐射传热、

传热、热阻等;认清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理解和熟练掌握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基

本计算式;初步理解热阻分析在传热问题中的重要性;了解节能减排的能源发展

战略与学习传热学的目的。

(一) 导热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基本概念及傅里叶定律;热导率;导热微分方程式;导热过程的

单值性条件。

基本要求:理解温度梯度及热流矢量的概念;掌握傅里叶定律;了解影响物

质热导率,特别是建筑、保温材料热导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在节能技术中的应用;

掌握导热问题的数学描写及变热导率问题的处理方法;理解单值性条件并能针对

不同边界条件写出完整的数学描写。

(二) 稳态导热

教学内容:通过平壁的导热;通过复合平壁的导热;具有内热源的平壁导热;

通过圆筒壁的导热;通过肋壁的导热;通过接触面的导热;二维稳态导热。

基本要求:加深理解热阻概念及其在分析导热问题时的重要性;掌握一维稳

态无内热源导热问题的温度场及导热量的计算;了解变热导率问题的工程处理方

法;理解临界绝缘直径的意义及工程应用;能应用公式或图线计算肋片导热;了

解接触热阻和形状因子的概念。

(三) 非稳态导热

教学内容: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类型和特点;无限大平壁的瞬态导热;半无限

大物体的瞬态导热;其他形状物体的瞬态导热。

基本要求:理解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和有关准则的意义;了解无限大平壁

在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非稳态导热分析解的结论及应用;能用集总参数法、一维

无内热源问题的计算线图法、规则形状物体的二维问题乘积解法计算非稳态导热

过程;了解半无限大物体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渗透厚度的意义。

(四) 导热数值解法基础

教学内容:建立离散方程的方法;稳态导热的数值计算;非稳态导热的数值

Page 11: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计算;导热习题课。

基本要求:掌握建立节点离散方程组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显示格式和隐示格

式的特点;能够编写计算程序,用迭代法数值求解二维稳态导热和一维瞬态导热。

(五) 对流传热分析

教学内容:对流传热概述;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组;边界层传热微分方程组;

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比;相似理论基础。

基本要求:理解对流传热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牛顿冷却公式的应用及对

流传热微分方程的导出方法、解构、各项意义及各方程间的关系;掌握边界层概

念及几种典型情况的边界层形成与发展状况;掌握边界层数量级分析的基本原理;

了解类比分析方法;充分理解相似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对流传热实验研究中的

指导作用;牢固掌握基本的对流传热相似准则及其意义。

(六)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教学内容:管内受迫对流传热;外略圆管对流传热;自然对流传热。

基本要求:理解每一类传热问题的流动与传热机理;掌握典型条件下表面传

热系数的数量级大小;理解影响因素及强化或削弱传热的基本途径;掌握流态的

判别、准则关联式的选用和计算方法,理解关联式的条件和使用范围。

(七) 凝结与沸腾传热

教学内容:凝结传热;沸腾传热;对流传热习题课。

基本要求:了解凝结传热的 Nusselt 理论解、相似准则意义;理解凝结传热

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准则关联式的应用;理解沸腾传热机理和沸腾曲线的特点;了

解沸腾传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沸腾传热的计算方法;了解热管工作原理及其主要

特点。

(八)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教学内容:基本概念;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基本要求:理解热辐射本质和特点;掌握黑体、灰体、漫射体、发射率(黑

度)、吸收率的概念;理解和熟悉热辐射的基本定律,重点掌握斯蒂芬—玻尔兹

曼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了解影响实际物体表面辐射特性的因素。

Page 12: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九) 辐射传热计算

教学内容:黑表面间的辐射传热;黑表面间的辐射传热;角系数的确定方法。

基本要求:理解角系数、有效辐射、辐射表面热阻、辐射空间热阻的概念;

熟悉遮热板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用代数法和图线法确定角系数;能计算充满透

明介质的由两个或多个表面组成的封闭腔中每个表面的净辐射传热量。

(十) 传热和换热器

教学内容:通过肋壁的传热;复合传热时的传热计算;传热的强化和削弱;

换热器的形式和基本构造;平均温度差;换热器计算;换热器性能评价简述;辐

射及复合传热习题课。

基本要求:掌握传热过程、传热系数的概念及典型壁(平板、圆管、肋片)

的传热计算方法;了解工程强化与削弱传热的一般原理与途径;了解常见间壁式

换热器的类型、特点及工作原理;掌握对数平均温差、换热器效能、传热单元数

的概念;会应用对数平均温差法及 ε-NTU法进行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

三、课程作业与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作业

做习题是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每章讲授完毕后配合本章内容及基本要

求布置习题,习题主要来自教材。作业要求按时完成,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要有记

载,作为平时考核内容。

(二)实验

实 验 项 目 学时 实验类型

1 准稳态法测定材料导热系数 2 验证

2 水平圆管外表面空气自然流换热系数测定 2 验证

3 空气横略单圆管强迫对流换热系数测定 2 验证

实验目的: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热电偶、毕托

管流量计、热线风速仪等使用常规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实验方案设计、准则关

联式的整理等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整理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

验报告的能力。

Page 13: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实验要求:实际操作、实际测试、验证理论,在实验中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

和踏实细致、实事求是的作风。实验每组人数不宜超过 4 人。学生实验前要预习

实验指导书和有关课程内容并完成实验预习报告。

四、课程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授课

/学时

习题课

/学时

实验

/学时

小计

/学时

绪论 2 2

(一) 导热理论基础 4 4

(二) 稳态导热 8 8

(三) 非稳态导热 4 2 6

(四) 导热数值解法基础 4 2 6

(五) 对流传热分析 4 4

(六)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 4 10

(七) 凝结与沸腾传热 4 2 6

(八)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4 4

(九) 辐射传热计算 6 6

(十) 传热和换热器 6 2 8

总 计 52 6 6 64

五、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成三部分:平时,实验,期末闭卷考试。平时考核合格,实验成

绩合格,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平时考核不合格或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

期末考试。期末闭卷考试占课程总评成绩 100%,试卷由题库抽题形成。

六、课程大纲使用说明

1. 本课程系统性和实践性很强,应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工程方法应用和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2. 本课程实验内容及要求详见《传热学》实验教学大纲。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章熙民等. 传热学 (第六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课程教材)

Page 14: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2. 王秋旺等. 传热学要点与解题.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3. 杨世铭等. 传热学(第四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4. Holman J P. Heat Transfer. 10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2009.

5. 建环教研室.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自编). 锦州: 辽宁工业大学, 2016.

制定人:赵 薇

审核人:邵 雪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15: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课程编码:05000045

总学时:72 授课学时:68 实验学时:4

学分:4.5

开课学期:第 3 学期

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

技术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新能源

汽车方向)、交通运输、物流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焊

接技术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新能

源汽车方向)、交通运输、物流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为平面结构的静力分析及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等提供力学理论基础,

并为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条件。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工程力学的理

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工程力学主要包含两个模块,即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其中,理论力学是研

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其所研究的内容是各门力学分支的基础。主要

包含三个部分: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材料力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分析

和理论研究的方法,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为设计经济且安

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工程力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本课程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

本方法的阐述,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能把简单的工程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的初步能

Page 16: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力;能熟练地从简单的物体系中选取分离体并正确画出受力图,运用平面力系的

平衡方程求单个物体乃至物体系的约束反力;掌握分析物体或物体系运动方法和

动力学分析方法;了解一般常用材料的机械性质,熟练掌握简单构件在各种变形

时的内力计算方法,并准确而快速地绘出相应的内力图;熟练掌握杆件在变形时

的应力和变形计算,并能确定危险点的位置及其应力状态,求出其主应力和相当

应力;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一篇 静力学

(一)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内容:阐述静力学公理,并介绍工程中常见的约束和约束力的分析及物

体的受力图,同时介绍力学模型及力学模型的概念。

基本要求:掌握 5 个公理的概念和应用,如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二力平衡、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和刚化原理;明确自由体、非自由体和约

束的概念并掌握几种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和确定约束力方向的方法;能熟练进

行物体的受力分析,从简单的物体系中选取分离体,并正确画出受力图。

(二)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教学内容:平面汇交力系的确定和平衡条件;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合力

矩定理与力矩的解析表达式;力偶与力偶矩;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力

偶的等效定理。

基本要求:理解平面汇交力系和力偶系的概念;掌握使用汇交力系合成的解

析法及确定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掌握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和合力矩定理;掌

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掌握同平面力偶的等效定理并正确判断力其是

否等效。

(三)平面任意力系

教学内容: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静定与超静定的概念。

基本要求:了解平面任意力系平衡问题的解法;理解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任

意力系的简化;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熟练掌握物体系平衡问题

的计算过程和注意事项;理解静定与超静定的概念。

Page 17: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四)空间力系

教学内容:空间汇交力系;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

重心和形心的坐标公式。

基本要求:掌握空间汇交力系平衡条件的建立;理解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

矩;掌握重心和形心的坐标公式。

(五)点的运动

教学内容:矢量法和直角坐标法;自然法。

基本要求:理解三种方法的关系与区别;掌握运动方程的建立;掌握切向加

速度、法相加速度和全加速度的概念。

(六)刚体的基本运动

教学内容:刚体的平动;刚体绕定轴转动;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刚体的平动和顶轴转动的特点;掌握刚体整体的运动及

其上各点运动之间的关系。

(七)点的合成运动

教学内容: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

为平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基本要求:掌握动点、动系、定系的概念;掌握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

运动的关系与判定;理解并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公式及应用;熟练掌握速度合成图

和加速度合成图的画法;熟练掌握牵连运动为平动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应用。

(八)刚体的平面运动

教学内容:平面运动分解;平面图形上点的速度——基点法;速度瞬心法;

加速度的基点法。

基本要求:理解平面运动分解本质和特点;掌握基点法求平面图形上点的速

度的方法;掌握判断速度瞬心的位置和速度瞬心法求速度的方法;掌握加速度的

基点法。

(九)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刚体转动微分方程

Page 18: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教学内容: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刚体转动微分方程。

基本要求:理解动力学的基本定律;熟悉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掌握

刚体转动微分方程的建立和应用;熟练掌握几种简单图形的转动惯量公式。

(十)动能定理

教学内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动能定理。

基本要求: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确定方法;熟记几种刚体简单运动和平

面运动的动能计算公式;掌握外力做功的正负判定方法;掌握动能定理及应用。

第二篇 材料力学

(一)绪论

教学内容: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应力和截面法;

位移、变形和应变;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基本要求: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理解研究材料力学的四个基本假设;熟悉

杆件变形的四个基本形式;熟悉内力与应力、变形与应变间的关系;初步熟悉截

面法的计算原理和计算过程。

(二)拉伸、压缩与剪切

教学内容:拉伸或压缩时的内力和横截面上的应力;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拉压杆的强度计算;拉压杆的变形;简单的拉、压超静

定问题;剪切和挤压的计算。

基本要求:理解拉压变形的基本概念与工程应用;掌握拉伸或压缩时的内力

计算方法和内力图的绘制;掌握横截面上应力的计算方法及横截面上应力的分布

图;掌握低碳钢和铸铁拉伸的应力-应变图及各阶段的实验现象与极限应力;掌

握低碳钢和铸铁压缩的应力-应变图及实验现象;掌握拉压杆的强度计算的三种

分类及计算方法;掌握拉压杆的变形和应变点计算方法;掌握简单拉压超静定问

题的计算;掌握剪切变形中剪切面和挤压面的确定及剪切力和挤压力的计算方

法。

(三)扭转

教学内容:扭矩和扭矩图;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圆杆扭转时的应

Page 19: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力和变形;受扭圆杆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

基本要求:掌握外力偶矩的计算方法;掌握扭矩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及扭

矩图的绘制;理解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掌握圆杆扭转时横截面上应力

分布图及数值确定;掌握变形的计算;掌握扭转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及应用。

(四)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教学内容:静矩和形心;惯性矩和惯性半径;惯性积;平行移轴公式;转轴

公式和主惯性轴。

基本要求:掌握静矩和形心的概念及确定;掌握惯性矩和惯性半径的概念和

确定;掌握惯性积的概念;掌握平行移轴公式及应用;了解转轴公式和主惯性轴

的概念。

(五)弯曲内力

教学内容: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弯矩与荷载的关系

基本要求:掌握弯曲变形的外力特点、变形特点和内力特点;掌握剪力和弯

矩方程的建立;掌握通过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做内力图的方法;掌握剪力、弯矩

与荷载间的微分关系,及通过微分关系和积分关系快速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六)弯曲应力

教学内容:梁的纯弯曲;纯弯曲时的正应力;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弯曲切

应力。

基本要求:熟悉梁的纯弯曲构成;掌握纯弯曲两段的正应力公式;掌握弯曲

正应力的分布,掌握横力弯曲正应力公式;掌握弯曲强度计算及应用;掌握弯曲

切应力的分布及计算。

(七)弯曲变形

教学内容:工程中的弯曲变形挠度和转角;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法求

弯曲变形;简单超静定梁;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基本要求:熟悉弯曲变形挠度和转角的概念;掌握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的建

立;掌握积分法求弯曲变形的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熟悉简单超静定梁的形式;

熟悉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Page 20: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八)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教学内容:基本概念;平面应力状态分析;广义胡克定律;三向应力状态;

强度理论。

教学内容:熟悉应力状态的基本概念;掌握主单元体、主平面、主应力等的

基本概念;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掌握广义胡克定律的基本内容;掌

握主应变得计算;熟悉三向应力状态的特点;掌握复杂应力状态的破坏形式;掌

握四个强度理论及相当应力的计算。

(九)组合变形

教学内容:拉伸与弯曲的组合;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基本要求:熟悉组合变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拉(压)弯组合变形的应

力分布和强度计算;掌握弯扭组合变形的应力分布;掌握弯扭组合变形的强度条

件的建立。

(十)压杆的稳定性

教学内容:关于稳定性的概念;细长压杆的临界荷载;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稳定条件和稳定性校核。

基本要求:熟悉稳定性的概念;了解欧拉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欧拉公式的

构成和适用范围;掌握临界力的计算;掌握理想中心压杆的分类;熟悉临界应力

总图的构成;掌握压杆稳定条件和稳定校核。

三、课程作业与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作业

做习题是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基于工程力学本身的特点、每次授课以

后都要留适量的习题,保证基本要求的实现,每 2 学时理论课教学布置 2-3 个习

题,主讲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留书后习题或自选习题,作业要求全部按时完

成,每个学期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助课教师要有详细记载。作为平时考察内

容。

(二)实验

Page 21: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实验项目 实验类型 学时

1 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与压缩实验 演示 2

2 梁纯弯曲正应力的电测实验 验证 2

实验目的: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万能试验机

和应变仪等常规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实验方案设计、准则关联式的整理等实践

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整理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实验要求:实际操作、实际测试、验证理论,在实验中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

和踏实细致、实事求是的作风。实验每组人数不宜超过 4 人。学生实验前要预习

实验指导书和有关课程内容并完成实验预习报告。

四、课程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授课

/学时

习题课

/学时

实验

/学时

小计

/学时

理论力学部分

(一)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2 2

(二)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 2 2

(三)平面任意力系 4 4

(四)空间力系 4 4

(五)点的运动

(六)刚体的基本运动 2 2

(七)点的合成运动 2 2

(八)刚体的平面运动 4 4

(九)质点运动和刚体转动微分方程 2 2

(十)动能定理 2 2 4

材料力学部分

绪论

拉伸、压缩和剪切 8 2 10

(三)扭转 4 4

(四)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2 2

(五)弯曲内力 4 2 6

Page 22: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六)弯曲应力 4 2 6

(七)弯曲变形 4 4

(八)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 6 6

(九)组合变形 2 2

(十)压杆的稳定性 4 2 4

总计 62 6 4 72

五、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成三部分:平时,实验,期末闭卷考试。平时考核合格,实验成

绩合格,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平时考核不合格或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

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 15%,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 85%,试卷由题库抽

题形成。

六、课程大纲使用说明

1.本课程系统性和实践性很强,应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工程方法应用和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2.本课程实验内容及要求详见《工程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程靳.简明理论力学(第 2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 刘鸿文等. 简明材料力学(第 3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3. 力学教研室. 力学实验指导书(自编). 锦州: 辽宁工业大学, 2016.

制定人:刘伟

审核人:曲艳东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23: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 课程编码:05000046

总 学 时:64 授课学时:58 实验学时:6

学 分:4

开课学期:第 3 学期

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热能与其他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一门工

程基础理论学科,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学科技术基础课程

之一。通过学习工程热力学,使学生获得比较宽广和牢固的热工基础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热工问题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计算工程热力学

有关物质热力性质、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它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运用

这些规律进行各种热工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能力(包括热、功转换和循环

计算)及一定的实验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专业学习储备必要的基础

知识,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方法。

二、 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工程热力学是从工程实际出发来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能量转换的规律和方

法以及有效隔离利用热能的途径。主要内容包括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性质及

分析和计算热力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普遍适用性及其实质,闭口系统热力学

第一定律及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实质及结论,动力循环及制冷循环的基本方法及提高能量有效利用的基本原则。

学生能运用工质的热力性质,分析热力过程,计算闭口系统、开口系统及孤立系

统的熵的变化,并能运用熵增原则计算热能的有效利用及可用能损失。

Page 24: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绪论

教学内容:热能及其利用;工程热力学的发展简史;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

及主要内容;工程热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学习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基本要求:了解能源以及能源的开发利用;了解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建

筑材料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学生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对课程涉及到的内

容有全面的了解,对后续内容有感性的认识,对本门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有所了解。

(一) 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热力系统;工质热力状态及基本状态参数;平衡状态,状态公理

及状态方程;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热力循环。热力系统;

基本要求:掌握系统、工质、状态、状态参数等基本概念;掌握可逆过程及

热力循环的基本概念;掌握平衡状态概念及其与稳定状态和均匀状态的区别;掌

握功和热量的概念及其特性。学生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热力系统的几个基本

概念和理想过程的定义方法,能区分状态量和过程量、平衡与可逆等概念,会正

确选取热力系统,掌握可逆过程的功量和热量的计算。

(二) 气体的热力性质

教学内容: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理想气体的比热容;混合气体的性质;实

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对比态定律与压缩因子图。

基本要求:掌握理想气体的定义,理解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常数的计算;掌握比热容的定义及定压比热与定容

比热的关系,掌握定值比热、真实比热与平均比热的计算;掌握分容积定律和分

体积定律,理解混合气体的成分表示方法以及换算;掌握范德瓦尔方程的计算,

了解其他实际气体状态方程;了解对比参数与对比态定律,会使用压缩因子图计

算。学生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具体掌握理想气体的特性和应用范围,能利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计算和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

加以正确应用。

(三) 热力学第一定律

教学内容:热力学能和总能;系统与外界传递的能量;闭口系统能量方程;

Page 25: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开口系统稳态稳流能量方程。

基本要求:掌握热力学总能的概念和组成;理解热量和功的实质,掌握能量

的传递和简化,掌握焓的物理意义;熟练掌握开口、闭口系统能量方程的计算和

简化,掌握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的使用;掌握稳态稳流能量方程在实际工程中的简

化条件和应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表达式—基本能量方程,

培养学生从基本能量方程出发,结合系统的特点推导出闭口系能量方程的逻辑思

维能力和演绎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开口系和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及其常用的简

化形式,培养学生从稳定流动方程出发,结合热动装置的各自特点推导适用于具

体热动装置能量方程的简化方法和抓主要矛盾的思维能力。

(四)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

教学内容:分析热力过程的目的及一般方法;绝热过程;多变过程的综合分

析; 压气机的理论压气轴功;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影响;多级压缩及中间冷却。

基本要求:理解热力过程与热力状态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绝热过程的计算;

掌握多变过程的计算,掌握多变过程的 p-v 图和 T-s 图;了解单级压缩机的工作

原理,掌握压缩机轴功的计算;理解余隙容积对压缩机排气量和轴功的影响;理

解多级压缩机的工作过程,掌握级间压力的计算。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4 种基

本过程以及多变过程的初、终态基本状态参数 p,v,T 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 4

种基本过程以及多变过程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功量的计算;能将过程表示在

p-v 图和 T-s 图上,并能正确地应用 p-v 图和 T-s 图判断过程的特点。对压缩机的

工作过程及其工作特点有较深的理解,能够进行一定的计算,为后续的制冷空调

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五) 热力学第二定律

教学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实质及表述;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状态参数熵

与熵方程;孤立系统熵增原理与作功能力损失;火用与火无;火用分析与火无方

程。

基本要求: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不同表述,掌握其实质;掌握卡诺循环的

定义和计算;理解熵的导出和熵方程,理解熵增定理。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卡

诺循环的意义对后续制冷课程的学习很有好处,对熵增定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

好的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学会用熵分析法或火用分析法对热力过程进行热工分

Page 26: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析,认识提高能量利用经济性的方向、途径和方法。

(六) 热力学微分关系式

教学内容:主要数学关系式;简单可压缩系统的基本关系式;熵、焓及热力

学能的微分方程式 比热容的微分关系式;克拉贝龙方程。

基本要求:掌握简单可压缩系统的基本关系式;理解熵、焓及热力学能、比

热容的微分方程式;掌握克拉贝龙方程。本章内容较深,学生以理解为主。其次,

对于部分同学可加强公式的推导,加深对理论方面的学习。

(七) 水蒸气

教学内容:水的相变及相图;水蒸气的定压发生过程;水蒸气表和焓-熵(h-s)

图;水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基本要求:理解水的相变过程和相关概念;掌握水蒸气表和图的用法;掌握

水蒸气发生的基本热力过程和计算。本章内容使学生对水变为蒸气的发生过程有

较为深入的认识,为后续供热工程、制冷工程、热泵技术的学习打下基础。

(八) 湿空气

教学内容:湿空气的性质;湿空气的焓湿图;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基本要求:理解湿空气的相关性质和状态参数的表示及意义;掌握湿空气焓

湿图的使用方法;掌握湿空气基本热力过程的特点和在焓湿图上的表示。学生通

过本章的学习应该能够掌握湿空气的特性和基本热力过程的计算,为空调和通风

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九) 气体和蒸气的流动

教学内容:一维稳定绝热流动的基本方程; 定熵流动的基本特性;喷管计

算;背压变化对喷管内流动的影响;具有摩擦的绝热流动;绝热节流。

基本要求:掌握绝热流动的基本方程;掌握喷管的特性和相关计算;掌握绝

热节流的特性。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喷管和绝热节流的特性,为后续供

热工程等课程的内容打下理论基础。

(十) 动力循环

Page 27: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教学内容:蒸气动力基本循环-朗肯循环;回热循环与再热循环;热电循环;

内燃机循环;燃气轮机循环。

基本要求:掌握动力循环的基本构成、特点以及提高动力循环热力性质的途

径。

(十一) 制冷循环

教学内容:空气压缩制冷循环;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蒸气喷射制冷循环;吸

收式制冷循环;热泵;气体的液化

基本要求:掌握空气和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了解蒸气喷射制冷循环;掌握吸

收式制冷循环和热泵。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掌握理想的、理论的制冷循环的区

别和联系,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三、 课程作业与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作业

做习题是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每章讲授完毕后配合本章内容及基本要

求布置习题,习题主要来自教材。作业要求按时完成,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有记载,

作为平时考核内容。

(二)实验

实 验 项 目 学时 实验类型

1 空气定压比热测定 3 验证

2 二氧化碳 p-v-T 关系实验 3 验证

实验目的: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增加热物性实

验研究方面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以利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1.增强热物性实验研究方面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了解气体比

热容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构思;学习本实验中所涉及的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

由实验数据计算出比热容数值和比热容关系式的方法;学会实验中所用各种仪表

的正确使用方法。2.了解 CO2 临界状态的观测方法,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

认识;加深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

解;掌握 CO2 的 P-V-t 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

规律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活塞式压力仪,恒温器等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培

Page 28: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整理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实验要求:实际操作、实际测试、验证理论,在实验中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

和踏实细致、实事求是的作风。实验每组人数不宜超过 4 人。学生实验前要预习

实验指导书和有关课程内容并完成实验预习报告。

四、 课程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授课

/学时

习题课

/学时

实验

/学时

小计

/学时

绪 论 1 1

(一) 基本概念 3 3

(二) 气体的热力性质 2 2 4

(三) 热力学第一定律 4 2 6

(四)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 4 6 10

(五) 热力学第二定律 6 2 8

(六) 热力学微分关系式 4 4

(七) 水蒸汽 4 2 6

(八) 湿空气 4 1 5

(九) 气体和蒸汽的流动 3 3

(十) 动力循环 4 2 6

(十一) 制冷循环 4 2 6

总复习 2 2

总 计 43 15 6 64

五、 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成四部分:阶段测验、期中试卷考试、实验、期末试卷考试。其

中,阶段测验共四次,占总成绩的 10%;期中试卷考试占总成绩的 20%,实验

成绩占总成绩的 10%,期末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 60%。期中试卷采用闭卷形式,

期末试卷采用开卷加闭卷方式,其中闭卷部分分数占总试卷分数比重的 40%,主

要考察学生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开卷部分分数占总试卷分数比重的

60%,主要考察学生利用图、表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课程大纲使用说明

Page 29: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1. 本课程系统性和实践性很强,应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工程方法应用

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2. 本课程实验内容及要求详见《工程热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六、课程主要参考书:实验指导书

1. 谭羽非等. 工程热力学 (第六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课程教

材)

2.严家騄; 王永青等.《工程热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刘宝兴. 工程热力学习题详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 童钧耕. 工程热力学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第 2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 建环教研室. 《工程热力学》实验指导书(自编). 锦州: 辽宁工业大学, 2017.

制定人:邵 雪

审核人:于 戈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30: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工业通风》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业通风 课程编码:05000257

总 学 时:32 授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流体力学、流体输配管网等

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选修的专业课。本

课程主要讲述工业有害物及其防治的综合措施,控制工业有害物的通风方法,排

风罩,悬浮颗粒特性、危害及含尘气体净化方法与设备,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

使学生了解相关标准和规范,掌握控制工业有害物,创造适宜的生产、生存环境

的基本方法,设计一般通风系统的知识基础,并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基本具备通

风系统的设计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 工业污染物及其防治的综合措施

教学内容:颗粒物、污染气体的来源及危害;工业有害物在车间内的传播机

理;气象条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污染物浓度、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防治工业

有害物的综合措施。

基本要求:了解颗粒物、污染气体的来源及危害;了解工业有害物在车间内

的传播机理及控制污染物浓度的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掌握气象条件对人体生理

的影响以及防治工业有害物的综合措施。

(二) 控制工业污染物的通风方法

Page 31: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教学内容:局部通风;全面通风。

基本要求:掌握通风系统的分类方法;熟练掌握通风气流的运动规律及确定

车间的空气平衡及热、湿平衡的方法。

(三) 局部排风罩

教学内容:密闭罩;柜式排风罩;外部吸气罩;接受式排风罩;槽边排风罩;

大门空气幕;吹吸式排风罩。

基本要求:了解各类局部排风罩的特点;掌握设计局部排风罩应遵循的原则、

各类排气罩的气流流动规律;熟练掌握局部排风罩的设计计算方法。

(四) 通风排气中颗粒物的净化

教学内容:颗粒物的特性;除尘器效率和除尘机理;重力沉降式和惯性除尘

器;旋风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电除尘器;进气净化用空气过滤器。

基本要求:了解颗粒物特性及除尘机理、各类除尘器的特点及构造;掌握全

效率和分级效率的意义及关系;熟练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原理、影响各类除尘器

性能的因素和除尘器的选择原则及方法。

(五)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

教学内容:风管内空气流动的阻力;风管内空气流动的压力分布;通风管道

的水力计算;均匀送风管道设计计算;通风管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通风(除尘)

系统的运行调节;气力输送系统的管道计算。

基本要求:掌握风管内空气流动的阻力及风管内空气流动的压力分布;熟练

掌握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三、课程作业与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 作业

本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涉及知识面广,每章讲授完毕后应配合本章内容及

基本要求布置习题,习题主要来自教材。作业要求按时完成,对学生的完成情况

要有记载,作为平时考核内容。

(二) 实验

Page 32: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本课程暂未安排实验教学内容。

四、课程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授课

/学时

习题课

/学时

实验

/学时

小计

/学时

(一) 工业污染物及其防治的综合措施 4 4

(二) 控制工业污染物的通风方法 6 6

(三) 局部排风罩 6 6

(四) 通风排气中颗粒物的净化 8 8

(五)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 8 8

总 计 32 0 0 32

五、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成两部分:平时,期末开卷考试。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开卷考试

各占课程总评成绩 50%。

六、课程大纲使用说明

1. 本课程系统性和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工程

方法应用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2. 本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有部分知识与《流体输配管网》中重复,可根

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时分配进行调整,以讲授新知识为主。对于所选教材,可

根据大纲对个别章节进行调整。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孙一坚.《工业通风》(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课程教材)

2. 孙一坚.《简明通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制定人:于 戈

审核人:邵 雪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33: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供热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供热工程 课程编码:05000051

总 学 时:32 授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等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课,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目前以热水为热媒的供暖和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

设计知识。其中既包括通过必要的理论推导和证明而得出的理论公式,也包括应

用数学方法归纳整理的经验公式,以及大量实践经验总结的实用数据和参考指

标。同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一些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等内

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在掌握供热系统原理的基础上,

具备与供热系统有关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 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教学内容: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维护结构的附加

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侵入耗热量;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计算例题。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供暖系统热负荷的概念;熟练掌

握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计算方法,

(二) 室内供暖系统的末端装置

教学内容:散热器;散热器的计算。

Page 34: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基本要求:了解散热器的型式;熟练掌握散热器的计算方法。

(三)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教学内容:传统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室内热水供暖

系统的主要设备及附件。

基本要求:掌握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及作用压力的计算;掌握单

管系统各点水温的计算;掌握热水供暖系统的型式。

(四)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教学内容: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机械循环同程式热水供

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五)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教学内容: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和特征; 热负荷图;年耗热量计算。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计算方法;掌握年耗热量计算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集中供热系统型式。

(六)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

教学内容:热电厂;区域锅炉房;热力站。

基本要求:了解热电厂的工作原理;了解区域锅炉房的分类。

(七) 热水网路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教学内容:热水网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热水网路水力计算方法和例题;

水压图的基本概念;热水网络的水压图;补给水泵定压方式。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热水网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和方法;掌握热水网路水

压图的基本概念、热水网路压力状况的基本技术要求;掌握水压图的绘制方法。

(八)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

教学内容:热水网路水力工况计算的基本原理;热水网路水力工况的分析和

计算;热水网路的水力稳定性。

Page 35: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热水网路水力工况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九) 热水供热系统的集中运行调节

教学内容:供热调节概述;供热调节的基本公式;直接连接热水供暖系统的

集中供热调节。

基本要求:掌握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方法及公式;掌握直接连接热水供

暖系统的集中供热调节方法。

(十) 供热管线的敷设和构造

教学内容:供热管网布置原则;室外敷设方式;供热管道及其附件;补偿器;

管道支座;检查室与操作平台。

基本要求:掌握室外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掌握补偿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供

热管道及其附件。

三、课程作业与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涉及知识面广,每章讲授完毕后应配合本章内容及

基本要求布置习题。作业要求按时完成,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要有记载,作为平时

考核内容。

四、课程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授课

/学时

习题课

/学时

实验

/学时

小计

/学时

(一)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6 6

(二) 室内供暖系统的末端装置 3 3

(三)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2 2

(四)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2 2

(五)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3 3

(六)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 2 2

(七) 热水网路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4 4

(八) 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工况 4 4

(九) 热水供热系统的集中运行调节 4 4

(十) 供热管线的敷设和构造 2 2

Page 36: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总 计 32 0 0 32

五、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成两部分:平时,期末开卷考试。平时考核合格,允许参加期末

考试,平时考核不合格,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期末开卷考试占课程总评成绩

100%。

六、课程大纲使用说明

本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有部分知识与《流体输配管网》中重复,可根

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时分配进行调整,以讲授新知识为主。对于所选教材,可

根据大纲对个别章节进行调整。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贺平等. 供热工程 (第四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课程教

材)

2、李德英主编. 供热工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制定人:于 戈

审核人:邵 雪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37: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00219

学时/学分:64/4 (讲课学时:56 实验学时:8 上机学时:0 )

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车辆工程(新能源方向)、交通工

程汽车服务、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先修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构分析能力和机械设计能力的技

术基础课。在教学上应着重对于机械常用机构及机械通用零部件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的知识来解决一般常见的

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能够分析简单工程实际问题的机构运动简图,并对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

机构和轮系进行基本的计算;

2、掌握机械中常用机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掌握正确选用、

维护方法。

3、掌握机械设计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掌握螺栓、带、链、键、齿轮、联轴器、轴、轴承等通用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和应用;

5、掌握机械零件失效等概念,掌握机械零件正确选用、维护方法。

(二) 能力目标

1、具有初步设计常见机构和一般机械零部件的能力;

2、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Page 38: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3、具有机械典型通用零、简单部件绘图能力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能

力;

4、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

5、具有设计一般机械装置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

高;

2、掌握常用机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3、在分析计算、绘图等方面的技能进行一次提高,为机械零部件设计、专业课

学习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4、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5、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

(一)绪论

1.本章内容

主要知识点 1:机械的组成;

主要知识点 2:机械设计程序;

主要知识点 3: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准则。

2.本章要求

了解机械的组成,了解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等基本概念;了解本

课的研究对象、课程性质及基本任务。一般了解机械设计程序。掌握机械零件的

工作能力准则。了解机械中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方法、材料的选用原则、机械零件

的结构工艺性和零、部件的标准化。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机械设计程序;

Page 39: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掌握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准则。

(2)难点: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二)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和自由度

1.本章内容

主要知识点 1:机构的组成要素;

主要知识点 2:机构的运动简图;

主要知识点 3: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本章要求

了解运动副和运动简图的概念。掌握一般机构简图及其测绘方法;机构具有

确定运动的条件。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数的计算(能识别和正确处理机构中

含有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正确地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准确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2)难点:在简图中正确的表达运动副和构件;

虚约束的判断

(三)平面连杆机构

1.本章内容

主要知识点 1:连杆机构的概念和特点;

主要知识点 2: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基本特性;

主要知识点 3:四杆机构的演化。

2.本章要求

了解连杆机构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判断机构

中存在两个周转副的条件,并能确定取不同构件为机架时该机构的类型。了解四

杆机构的演化。掌握曲柄滑块机构的特性。基本掌握用图解法设计四杆机构的方

法。

Page 40: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正确地区分四杆机构;

准确掌握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2)难点:如何正确区分四杆机构的类型;

熟练掌握并运用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四) 凸轮机构

1.本章内容

主要知识点 1:凸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

主要知识点 2:凸轮机构的常用运动规律;

主要知识点 3:图解法设计凸轮机构。

2.本章要求

了解凸轮机构的特点、常用类型及应用;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掌握滚子对

心和偏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线的图解法设计。掌握压力角、基圆半径的概

念。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凸轮机构的常用运动规律;

掌握滚子对心和偏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线的图解法设计。

(2)难点:滚子对心和偏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线的图解法设计。

(五)联接

1.本章内容

主要知识点 1:联接的分类;

主要知识点 2:键和花键联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主要知识点 3:平键联接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

主要知识点 4:螺纹的形成、螺纹的参数及螺纹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主要知识点 5: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主要知识点 6:螺纹联接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应用场合;

Page 41: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主要知识点 7: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主要知识点 8:受横向外载荷、轴向外载荷的螺栓组联接进行受力分析和强

度计算;

主要知识点 9: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2.本章要求

了解联接的分类;键和花键联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掌握平键联接的失效

形式和设计计算。了解螺纹的形成、螺纹的参数及螺纹的类型、特点和应用。了

解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掌握螺纹联接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应用场合;

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受横向外载荷、轴向外载荷的螺栓组联接进行受力分析和

强度计算;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键和花键联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平键联接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

掌握螺纹联接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应用场合、预紧与防松;

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受横向外载荷、轴向外载荷的螺栓组联接进行受力分析和强度

计算。

(3)难点:受横向外载荷、轴向外载荷的螺栓组联接进行受力分析和强度

计算;

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六) 带传动

1.本章内容

主要知识点 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类型和应用;

主要知识点 2:弹性滑动、打滑的概念、原因;

主要知识点 3:带的应力分析;

主要知识点 4: V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

Page 42: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2.本章要求

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类型和应用。掌握有关尺寸参数;掌握弹性

滑动、打滑的概念。掌握带传动中带的应力分析;V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

算。一般了解齿形带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正确地掌握带传动弹性滑动、打滑的概念、原因;

准确掌握 V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

(2)难点:如何正确区分带传动弹性滑动和打滑;

熟练掌握并运用 V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

(七)链传动

1.本章内容

主要知识点 1: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主要知识点 2:滚子链与链轮的结构;

主要知识点 3:平键联接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

主要知识点 4: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

2.本章要求

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滚子链与链轮的结构。掌握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和

减轻运动不均匀性的措施;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键能正确分析滚子链的结构;

掌握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和减轻运动不均匀性的措施;

掌握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方法。

(3)难点:正确掌握减轻运动不均匀性的措施;

熟练掌握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八) 齿轮传动

1.本章内容

Page 43: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主要知识点 1:齿轮传动的特点;

主要知识点 2: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啮合的基本知识;

主要知识点 3:齿轮尺寸参数的含义及其计算;

主要知识点 4:齿轮加工方法及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主要知识点 5:斜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其有关参数;

主要知识点 6:圆锥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其有关参数;

主要知识点 7: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主要知识点 8:受横向外载荷、轴向外载荷的螺栓组联接进行受力分析和强

度计算;

主要知识点 9:直齿、斜齿、锥齿的受力分析并掌握设计计算。

2.本章要求

掌握齿轮传动的特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啮合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

其尺寸参数的含义及其计算。了解齿轮加工方法及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

数。一般了解变位齿轮传动。了解斜齿轮传动的特点,掌握其尺寸参数计算和斜

齿轮的当量齿轮的概念。了解圆锥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其有关参数。掌握直齿圆锥

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计算。

了解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齿轮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方法。熟练掌握三

种齿轮(直齿、斜齿、锥齿)的受力分析并掌握设计计算。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齿轮传动的特点;

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啮合的原理等知识;

掌握齿轮尺寸参数的含义及其计算;

了解齿轮加工方法及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掌握斜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其有关参数;

掌握圆锥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其有关参数;

熟练掌握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Page 44: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熟练掌握并能运用直齿、斜齿、锥齿的受力分析并掌握设计计算。

(2)难点:掌握齿轮啮合的基本原理等知识;

熟练掌握斜齿轮、锥齿轮的传动特点及参数;

熟练掌握并能运用直齿、斜齿、锥齿的受力分析并掌握设计计算。

(九) 蜗杆传动

1.本章内容

主要知识点 1: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主要知识点 2: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主要知识点 3: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主要知识点 4: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常用材料及热平衡的概念。

2.本章要求

掌握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熟练掌握其受

力分析。了解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常用材料及热平衡的概念。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熟练掌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方法;

掌握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常用材料及热平衡的概念。

(3)难点:如何熟练掌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方法;

如何掌握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常用材料及热平衡的

概念。

(十)轮系

1.本章内容

主要知识点 1:轮系的类型和功用;

主要知识点 2: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2.本章要求

了解轮系的类型和功用。掌握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包括大小和方向)。

Page 45: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2)难点:轮系的传动比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判断。

(十一) 蜗杆传动

1.本章内容

主要知识点 1:轴的分类、特点;

主要知识点 2: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方法;

2.本章要求

了解轴的分类、特点。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及两种强度计算方法。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正确地区分轴的分类、特点;

准确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对轴进行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

(十二) 滚动轴承

1.本章内容

主要知识点 1: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代号及选用;

主要知识点 2: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主要知识点 3: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2.本章要求

掌握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代号及选用。熟练掌握滚动轴承的寿命计

算。掌握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了解滚动轴承静强度计算。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代号及选用;

熟练掌握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熟练掌握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Page 46: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2)难点:如何进行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如何进行正确的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四、课程习题的要求

主讲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留课后习题或讨论内容,习题要求按时完成,

每个学期对学生的习题完成情况,助课教师要有详细记载,作为平时考察依据。

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安排习题和习题课。学生必须独立地按时完成课外作业,

习题完成情况作为平时考核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掌握有关设计或计算问题,

可以适量安排习题讨论课,努力做到精讲多练,习题讨论课一般不得少于 4 学

时。

1.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4~5 题;

2.平面连杆机构设计:2~3 题;

3.凸轮机构设计:1 题;

4.齿轮机构:2~3 题;

5.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2~3 题;

6.带传动的分析、计算、设计:1~2 题;

7.链传动的分析、计算、设计:1~2 题;

8.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与计算 2~3 题;设计计算 1 题;

9.蜗杆传动:1~2 题;

10.轮系传动比计算:2~3 题;

11.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2~3 题。

五、实验内容与要求

实 验 项 目 学时数

1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 2

2 齿轮范成原理 2

3 带传动实验 2

Page 47: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4 减速器结构分析实验 2

实验目的:掌握根据实际机器或机构模型测绘机构简图的技能;掌握齿轮的

加工原理;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学会带传动的效率和滑差率的

测定方法;熟悉减速器的结构;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和设计基本机构及简单机

械的能力;在保证上述实验的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下参观常见机构及机械零部件

认知实验室,了解常见机构和零件的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对所学

课程有感性的认识,以便学好本课程。

实验要求:实验前作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实验后根据实验数

据认真总结,根据要求形成实验报告并上交。在实验中要有严肃认真、严谨求实

的态度。

六、课程授课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授课 实验 习题

合计

绪论 1 1

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3 3

平面连杆机构 4 2 6

凸轮机构 2 2

齿轮机构 6 2 8

轮系 4 4

机械设计概论 2 2

联接 8 2 10

带传动 4 2 6

链传动 2 2

齿轮传动 8 8

蜗杆传动 2 2

轴 2 2

滚动轴承 4 2 2 8

共 计 52 8 4 64

七、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的形式采用闭卷。本课程考核按:实验考核(10%)

Page 48: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期末考试(90%)的方法执行。

考试命题要与大纲要求吻合,根据大纲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的程

度来确定出题的百分比要求,要有一定的覆盖面。

八、教学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适用于近机械类各专业。对各章的教学内容,在保证教学基本要

求的前提下,主讲教师可根据各专业的差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亦可对学时的分

配做适当调整。

2.本课程应尽量采用多媒体和黑板结合方式进行教学,并多进行动画演示。

3.各章的习题数量和内容,任课老师可自行适当调整。

九、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田万禄,熊晓航等.机械设计基础[M].1 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2]孙德志,张伟华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M].2 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制定人:熊晓航

审定人:张世娴

批准人:王宏祥

二○一六年三月

Page 49: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建筑给排水》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给排水 课程编码:05000262

总 学 时:32 授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建筑设备 CAD 技术、流体力学、流体输配管网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建筑给排水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为

工业和民用建筑提供必需的生产条件和舒适、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的应用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建筑内部的给水、消防给水、排水、雨水、热水供应以及水景、

游泳池给水排水、小区给水排水和中水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方法和安装、

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

和方法以及安装、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能力,了

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向和先进技术。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与分类;建筑内部给

水系统的设计秒流量计算以及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主要形

式;消火栓给水系统的主要形式及其设计计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主要形式及

其设计计算;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解决方案;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分

类;排水系统的选择与管道的布置;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与分类;居住

小区给水排水工程及中水工程;专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特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设计程序。

Page 50: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一)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教学内容: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与分类;给水的几种方式;给水管道的

布置和敷设。

基本要求:了解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分类;掌握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

特别是民用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了解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几种常见

方式,并掌握各常见方式所适用的场合;掌握建筑内部给水管道的布置原则,了

解现行施工中管道敷设的具体事宜。

(二)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教学内容:系统水压;系统水量;设计秒流量;管网水力计算;增压、贮水

设备;水质防护;高层给水系统。

基本要求:了解给水系统水压的概算方法;熟练掌握给水系统水量的计算方

法;了解设计秒流量的三种不同场合的计算,同时熟练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秒流量

的计算以及与其对应的管网水力计算;掌握增压、贮水设备的作用与设计和施工

时的常规事宜;了解水质防护的具体措施;掌握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相关知识。

(三) 建筑消防系统

教学内容:消火栓给水系统及布置;消火栓系统水力计算;自动喷水灭火系

统及布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力计算;水喷雾、消防炮的等固定灭火系统;高

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基本要求:了解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组成,掌握消火栓布置应注意的事项;熟

练掌握消火栓管网的水力计算方法;了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掌握自动喷

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原则;熟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水力计算的步骤;了解水喷

雾、消防炮的等固定灭火系统工作原理及其适用场所;掌握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

统特点与具体的注意事项。

(四)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教学内容: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卫生器具与管材、附件;排水系统水气

流动规律与管道布置;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基本要求:了解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分类,掌握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熟练

Page 51: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掌握卫生器具的主要类别和适用场所,了解管材和管道附件的相关知识;了解排

水系统中水气流动的规律,熟练掌握排水管道布置的相关要求;熟悉污废水提升

的主要手段,了解污废水局部处理的相关要求。

(五)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计算

教学内容:排水定额和排水设计秒流量;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基本要求:了解排水定额的具体要求,掌握排水设计秒流量的具体计算方法;

掌握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应特别注意排水管系为非满流状态。

(六) 雨水排水系统

教学内容: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水气流动规律;水力计算。

基本要求:了解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掌握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部件;了解

雨水排水系统中水气流动规律;熟练掌握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七)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教学内容: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以及供应方式;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

加热设备和贮热设备;管材与附件;敷设与保温;高层热水供应。

基本要求:了解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掌握供应系统的组成以及供应方式;

了解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选择原则,了解加热设备和贮热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

工程实际中管材与附件的种类;了解实际工程中热水供应系统敷设与保温的具体

做法;了解高层热水供应系统的常见手段。

(八)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的计算

教学内容:热水定额与水温;加热设备和贮热设备;管网水力计算。

基本要求:了解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热水定额和水温的具体要求;了解加

热设备和贮热设备的选择原则,掌握热水供应系统管网的水力计算。

(九) 饮水供应

教学内容:供应系统及制备方法;管网水力计算;饮用水供应。

基本要求:了解饮水供应系统的基本组成,熟悉饮水的常规制备方法;掌握

饮水管网水力计算;了解饮用水供应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Page 52: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十)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教学内容:居住小区给水系统及其水力计算;居住小区排水系统及其水力计

算;居住小区雨水利用。

基本要求:了解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形式,了解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

水力计算;了解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特点和要求,了解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

计算;熟悉居住小区雨水利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

(十一) 建筑中水工程

教学内容:建筑中水系统;中水水质和水量;中水处理工艺及设施。

基本要求:了解建筑中水系统的基本常识;掌握中水水质和水量的具体要求;

了解中水处理工艺步骤及设施的运行管理。

(十二) 专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教学内容:游泳池、水上游乐池;水景工程;营业性餐厅厨房;公共浴室和

健身休闲设施。

基本要求:掌握游泳池、水上游乐池供水的设计方法以及排水的主要形式;

了解水景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熟练掌握营业性餐厅厨房排水的隔油计算;了解

公共浴室和健身休闲设施的相关文化,掌握公共浴室和健身休闲设施的设计方

法。

(十三)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程序

教学内容:设计程序和图纸要求;竣工验收;运行管理。

基本要求:了解建筑给排水专业主要的设计程序,掌握给排水设计具体的图

纸要求;了解建筑给排水专业竣工验收的主要指标和注意事项;了解建筑给排水

相关设施具体运行管理的相关事宜。

三、课程作业及要求

本门课程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因此,按照实际工程中必须要掌握的相关技

能训练和常见的难点布置习题,作业内容主要来自普通住宅和公共建筑的给水计

算和消防系统计算等相关环节。作业要求按时完成,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要有记载,

作为平时考核内容。

Page 53: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四、课程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授课

/学时

小计

/学时

(一)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4 4

(二)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6 6

(三) 建筑消防系统 4 4

(四)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6 6

(五)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计算 2 2

(六)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1 1

(七)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1 1

(八)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的计算 1 1

(九) 饮水供应 1 1

(十)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1 1

(十一) 建筑中水工程 1 1

(十二) 专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2 2

(十三)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程序 2 2

总 计 32 32

五、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成三部分:平时考勤,作业,期末开卷考试。平时考勤和作业考

核合格者,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否则,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期末开卷考试占总

成绩 100%,试卷试题由教师命题。

六、课程大纲使用说明

本课程工程实践性极强,应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内容直接取自行业

规范与设计手册,因此教学内容应主要针对学生设计理念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

养。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王增长.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七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课

程教材)

2. 陈耀宗等.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Page 54: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3.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

年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50016-2014. 北京: 中国计划

出版社, 201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 北

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4.

制定人:刘 峥

审核人:邵 雪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55: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环境学 课程编码:05000073

总 学 时:32 授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建筑环境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第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建

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学生学习供热、通风、空调、制冷等后续课程所必需的先

修课。

通过学习建筑环境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和生产过程需要的室内物理环境;

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如何影响建筑环境;掌握构建、分析、评价建筑环境的基

本理论与方法,掌握必备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设计技术基础。了解人对室内外环境

的舒适与健康要求,了解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创造适宜的

建筑室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建筑环境学是针对建筑外环境、室内空气环境、建筑热湿环境、建筑声环境、

建筑光环境,讲解环境形成机理、环境特性、主客观环境评价方法等内容。结合

建筑环境发展,系统介绍创建、控制和评价建筑环境的理念和方法

(一) 绪论

教学内容:概述传热学应用的实例及广泛性。介绍传热学研究内容及其在科

学技术和工程中的应用;热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传热

学发展简史和研究方法。

Page 56: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基本要求: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过程;

了解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建筑环境学的主要内容与地位。

(二) 建筑外环境

教学内容:地球绕日运行的规律;太阳辐射;室外气候;城市微气候;我国

气候分区特点。

基本要求:了解太阳与地球运动的规律;掌握太阳辐射的规律,包括太阳常

数、太阳辐射的电磁波谱、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日照的作用与效果;了解

室外气候,包括大气压力、温度、湿度、风、降水;了解城市微气候;掌握我国

气候分区的方法与各气候区的特点。

重点: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城市热岛;终日日影与永久日影;我国的

气候分区

(三) 建筑热湿环境

教学内容: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以其他

形式进入室内的热量和湿量;冷负荷与热负荷;典型负荷计算方法原理介绍。

基本要求:了解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了解室内热湿环境的形成;掌

握热湿环境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掌握冷热负荷的概念与

计算;了解典型负荷计算方法与原理。

重点: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建筑得热的组成; 谐波反应法计算冷负荷

(四)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教学内容: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人体对稳态热环境

反应的描述;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其他热湿环境的物理度量;热环境与劳

动效率。

基本要求:了解人体在热湿环境中的热反应,包括人体热平衡、体温调节、

热感觉、热舒适;了解热舒适方程;掌握舒适性评价方法,包括热湿环境的物理

度量;了解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了解热湿环境与劳动效率的关系。

重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热舒适和热感觉的评价方法;有效温度和

ASHRAE 舒适区

Page 57: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五)室内空气品质

教学内容:室内空气品质简介;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室

内空气品质对人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室内空气品质标准;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

法。

基本要求:掌握室内空气品质的概念;掌握空气污染物种类及其造成的污染;

了解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影响;掌握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方法;了解国内室内空

气品质标准;掌握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重点掌握通风稀释的方法和各种空气

净化的方法。

重点: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的定义;室内空气污染途径和控制方法

(六)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方法概述;自然通风;稀释法与置换法;局部

保障法;室内空气环境的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指标的测量方法。

基本要求:了解通风的目的;掌握自然通风的原理与应用场合;掌握机械通

风的几种典型形式;了解稀释法和置换法的异同;掌握描述和评价气流组织的参

数;了解示踪气体测量和计算气流评价指标的方法。

重点:气流组织的定义;风压和热压;自然通风的常见形式及应用场合;混

合通风、置换通风和局部保障法;描述和评价气流组织的参数

(七) 建筑声环境

教学内容:建筑声环境的基本知识;人体对声音环境的反应原理与噪声评价;

声音传播与衰减的原理;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声音的性质和基本物理量;掌握人体的听觉特性、等响曲线

及噪声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了解声音传播与衰减的机理;掌握不同吸声和隔声材

料及结构的性能、作用;掌握建筑环境设备系统中控制噪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点:指向性因数和指向性指数;等效连续 A 声级;声级的叠加;混响时

间和混响半径;噪声的控制方法

(八) 建筑光环境

教学内容:光的性质与度量;视觉与光环境;天然采光;人工照明。

Page 58: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基本要求:了解光的性质与度量;了解视觉与光环境的关系;了解自然采光

原理及设计;了解人工照明方式及有关计算。

重点:舒适光环境应具有的要素;采光系数;人工照明方式

三、课程作业及要求

本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涉及知识面广,偏重于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所以每章讲授完毕应配合本章重点、难点内容布置适量的思考题、计算题、

设计题目和提供相应的阅读文献,供学生全面复习和开阔视野。

四、课程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授课

/学时

习题课

/学时

实验

/学时

小计

/学时

(一) 绪论 2 2

(二) 建筑外环境 4 4

(三) 建筑热湿环境 4 4

(四)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4 4

(五) 室内空气品质 4 4

(六)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 4 4

(七 建筑声环境 4 4

(八) 建筑光环境 4 4

课程总结及复习 2 2

总 计 32 32

五、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成三部分:平时,作业,期末闭卷考试。平时和作业考核合格者,

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否则,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期末闭卷考试占成绩 100%。

六、课程大纲使用说明

本课程是涉及面较广的跨学科的边缘性科学课程,应重视学生将建筑环境作

为综合系统进行设计、评价,建筑节能与身心健康兼顾的理念培养。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Page 59: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1. 朱颖心主编.《建筑环境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课程教材)

2. 黄晨主编.《建筑环境学》(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制定人:董傲霜

审核人:邵 雪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60: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建筑节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节能 课程编码:05000074

总 学 时:32 授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课

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传热学、建筑环境学、供热工程、制冷技术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建筑节能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技术基础选修课。学生

通过学习本课程,系统掌握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节能技术常用设备的

工作原理及设备选择依据,培养学生对建筑供暖供冷系统的设计、施工与运行管

理能力。本课程有助于学生拓展专业知识,建立节能意识,了解国内外建筑节能

前沿技术,推动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应用专业知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内容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系统、全面地讲述建筑节能技术的基本

理论和知识,介绍供暖空调系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既突出先进技术研

究成果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也注重工程实践与教学内容的结合。

(一)绪论

教学内容:我国的建筑与建筑能耗;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与发展;我国建筑

节能的目标与任务;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基本要求:理解提升我国建筑能效的途径和措施;掌握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等基本概念。

(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Page 61: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教学内容:建筑节能的基本问题;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材料;建筑保温与热

工设计;建筑能耗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太阳能住宅节能设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

能;建筑节能设计实例。

基本要求:理解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节能建筑设计中门窗和材

料选择的重要性;理解太阳能建筑建筑一体化节能设计;能够辨别节能建筑与绿

色建筑的关系。

(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教学内容:建筑物构型与建筑节能;建筑物墙体、门窗、地面与屋面的节能

设计;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应用实例。

基本要求:理解建筑构造形式与建筑节能的关系;了解建筑墙体、门窗节能

设计的主要做法;能够利用建筑节能标准判断不同地区对建筑维护为结构热工性

能的要求。

(四)供暖系统节能技术

教学内容:供暖热源节能设计;室外供暖管网设计;分户计量节能技术;供

暖供暖系统运行管理节能措施;供暖系统量化管理节能技术;供暖系统监管平台

应用技术。

基本要求:掌握平衡阀、热表、恒温阀的工作的原理;理解分户热计量的形

式及其特点;理解供暖管网水力平衡的意义及调节方法;了解供暖管网节能设计;

理解供暖系统热量调节方法及原理;掌握水力失调、热力失调、水泵效率等概念。

(五)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教学内容:空调节能技术;空调蓄冷技术;热泵节能技术;空气处理系统与

风系统的运行调节;空调水系统的节能;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空调系统的运

行管理。

基本要求:掌握空调蓄冷、热泵技术的节能原理;了解辐射吊顶空调系统的

特点及实用场合;理解变风量空调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空调冷热水系统的

形式。

(六)建筑节能检测方法

Page 62: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教学内容:建筑能耗基本参数及测定方法;暖通空调系统能效检测技术及应

用。

基本要求:掌握建筑物能耗指标及现场检测项目;理解暖通空调工程系统能

效检测的内容。

(七)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太阳能光热、光伏应用;热泵技术

及应用;风力发电技术及应用;生物质能源技术及应用。

基本要求:理解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地源热泵、空气源

热泵的工作原理;了解风力发电系统;理解被动式太阳房的工作原理;了解生物

质能源及应用。

(八)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教学内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概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被动

式超低能耗建筑政策支持体系。

基本要求:了解被动式超级能耗建筑的设计因素。

(九) 绿色建筑

教学内容: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绿色建筑案例。

基本要求:了解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十) 建筑节能经济评价

教学内容:建筑节能经济分析;建筑能耗分析;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节能社

会环境效益。

基本要求:理解建筑节能项目收益;理解建筑能耗构成;了解建筑节能与我

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课程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授课

/学时

(一) 绪论 1

Page 63: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1

(三)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2

(四)供暖系统节能技术 6

(五) 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6

(六) 建筑节能检测方法 2

(七)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6

(八)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2

(九) 绿色建筑 2

(十) 建筑节能经济评价 4

总 计 32

四、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采用期末闭卷考试。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李德英. 建筑节能技术(第二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课程教材)

2. 王立雄等. 建筑节能(第三版). 北京: 中国建筑出版社, 2015.

制定人:赵 薇

审核人:邵 雪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64: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建筑设备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设备施工组织与管理 课程编码:05000088

总 学 时:32 授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 7 学期

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课

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供热工程、工业通风、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涉及建筑设备工程领域的一门内容多、涉及面广、实践性较强的课

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技术基础选修课。通过学习使学

生基本掌握施工组织与管理的知识,为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通

过建筑设备施工技术与组织的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工程施工中的一般技术

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并为学

生毕业后从事建筑设备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技术经济分析、测试调试、运行管

理等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安装工程常用材料

教学内容:管道及其附件的通用标准;钢管、铜管、塑料管材,板材和型钢;

阀门;常用紧固件。

基本要求:掌握管道及其附件的通用标准;了解钢管、铜管、塑料管材,板

材和型钢;熟悉阀门,常用紧固件。

(二) 管道的加工及连接

教学内容:钢管的加工及连接;铜管的加工及连接;塑料管的加工及连接;

Page 65: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复合材料管道的加工及连接;三通管及变径管加工。

基本要求:掌握钢管的加工及连接,塑料管的加工及连接;了解铜管、复合

材料管道的加工及连接;熟悉三通管及变径管加工。

(三)室内供暖系统的安装

教学内容:室内供暖系统安装;室内供暖管道的安装;散热器的安装;低温

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安装;室内供暖系统的试压、清洗、冬季通暖与竣工验收。

基本要求:熟悉室内供暖系统安装,室内供暖管道的安装,散热器的安装;

了解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安装;掌握室内供暖系统的试压、清洗、冬季通

暖与竣工验收。

(四) 室外热力管道的安装

教学内容:室外地下敷设管道的安装;活动支座及固定支座的安装;补偿器

的安装;室外架空管道的安装;热力管道的试压与验收。

基本要求:熟悉室外地下敷设管道的安装,室外架空管道的安装;了解活动

支座及固定支座的安装,补偿器的安装;掌握热力管道的试压与验收。

(五) 锅炉及附属设备的安装

教学内容:安装锅炉用的索具与起重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及安装程序;

锅炉本体及炉排的安装;锅炉安全附件的安装;锅炉水压试验;烘炉与煮炉;锅

炉系统的试运转。

基本要求:了解安装锅炉用的索具与起重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及安装程序,

锅炉本体及炉排的安装,锅炉安全附件的安装,锅炉水压试验,烘炉与煮炉;熟

悉锅炉系统的试运转。

(六) 通风空调系统的安装

教学内容:通风工程的常用材料及板材连接;风管及配件的加工制作;通风

空调系统的安装;通风空调系统的试运转及竣工验收。

基本要求:了解通风工程的常用材料及板材连接,风管及配件的加工制作;

掌握通风空调系统的安装;通风空调系统的试运转及竣工验收。

Page 66: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七) 制冷系统安装

教学内容:活塞式制冷系统安装;离心式制冷系统安装。

基本要求;了解活塞式制冷系统安装,离心式制冷系统安装。

(八) 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

教学内容:给水排水工程常用管材;室内给水系统的安装;室内排水系统的

安装;常用卫生器具的安装;室外(庭院)给水管道敷设;室外(庭院)排水管

道敷设;室内外给水排水管道的试压与验收。

基本要求:熟悉给水排水工程常用管材,室内给水系统的安装,室内排水系

统的安装,常用卫生器具的安装;了解室外(庭院)给水管道敷设,室外(庭院)

排水管道敷设;掌握室内外给水排水管道的试压与验收。

(九) 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与保温

教学内容:管道及设备的除锈;管道及设备的防腐;管道及设备的绝热。

基本要求:了解管道及设备的除锈,管道及设备的防腐;熟悉管道及设备的

绝热。

(十) 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

教学内容: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安装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安装工程的施工流水作业;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本专业与其它专

业的配合;工程质量管理与施工安全管理。

基本要求:掌握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安装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熟悉安装工程的施工流水作业,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本专业

与其它专业的配合;了解工程质量管理与施工安全管理。

三、课程作业要求

本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涉及施工方面知识较多,偏重于解决施工现场工程

实际问题,所以每章讲授完毕应配合本章重点、难点内容布置适量的思考题。主

讲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每章布置 1-2 个习题,作业要求全部按时完成,对学

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要有详细记载,并作为平时考查内容。

Page 67: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四、课程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授课

/学时

(一) 安装工程常用材料

4

(二) 管道的加工及连接

2

(三) 室内供暖系统的安装 4

(四) 室外热力管道的安装

2

(五) 锅炉及附属设备的安装 2

(六) 通风空调系统的安装

4

(七) 制冷系统安装 2

(八) 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 6

(九) 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与保温 2

(十) 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 4

总 计 32

五、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成两部分:平时,期末课堂开卷考试。平时考核合格,允许参加

期末课堂开卷考试。平时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课堂开卷考试。期末课

堂开卷考试占成绩 100%,试卷由主讲教师命题形成。

六、课程大纲使用说明

本课程系统性和实践性很强,应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到施工和

设备运行现场参加工程实践活动,以加强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丁云飞. 建筑设备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第二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课程教材)

2. 王智伟.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经济与管理 (第二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 贺平等. 供热工程 (第四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Page 68: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制定人:刘 舰

审核人:邵 雪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69: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冷热源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冷热源工程 课程编码:05000280

总 学 时:40 授课学时:40 实验学时:0

学 分:4

开课学期:第 7 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成组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热质交换原

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暖通空调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建筑冷热源》。其主要任务

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及空调专业人才所必需的暖通空调冷热源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冷热源设计和运行管理及为今后继续学习打下一

定的基础。

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所必须的冷热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进行中、小

容量工业及建筑用冷热源工艺设计的初步能力,并对冷热源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具

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

的辩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主干课,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综

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学生熟悉冷热源设备和系统的工作原理,掌

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冷热源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同时能够运用理论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注重原理的应用,结合实际技术与设备特点,阐述技术的发展动因,

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案例分析,促进学生掌握设备和系统的技术特点和

Page 70: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适用范围,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提高学生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制冷、热泵、供热锅炉等设备不仅是暖通空调系统的冷热源,且绝大多数中

小型设备本身就是暖通空调系统,冷热源设备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 40~ 60%,是

构建节能建筑,推动建筑节能进程的重要环节。

本课程以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普遍采用的冷(热)源设备——蒸气压缩式制

冷(热泵)设备为主,系统地阐述其基本概念、工作原理、部件构造、系统设计、

工作性能与运行调节等问题,适当介绍供热锅炉以及可以利用热能、节约电能的

吸收式制冷(热泵)装置,并简要介绍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水

系统的设计问题。

(一) 制冷与热泵的热力学原理

知识点:蒸汽压缩式制冷和热泵循环原理、理想制冷循环、理论制冷循环与

实际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及循环的热力计算;制冷循环的性能的改善;

制冷循环热泵循环的关系。

要求:掌握理想制冷循环、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蒸气压缩制冷的实际

循环;熟悉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了解制冷方法、制冷技术

分类、制冷技术发展概况及应用。

(二) 制冷工质

知识点:制冷剂、润患有、载冷剂;ODP 与 GWP;制冷剂的热力学特性和物

理化学热性;冷冻油对制冷系统的影响;载冷剂的种类与选用方法。

要求:掌握对制冷剂的要求、制冷剂的分类与代号、对载冷剂的要求;熟悉

常用制冷剂及载冷剂性质;了解制冷剂及载冷剂的发展

(三) 制冷与热泵系统的主要设备

知识点: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

要求:掌握活塞式、螺杆式和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熟悉活

塞式、螺杆式和离心式压缩机的基本构造;了解压缩机的基本类型。掌握冷凝器

和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形式及特点、辅助换热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节流机构的基

本类型及工作原理、常用辅助设备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熟悉冷凝器和蒸发器选择

Page 71: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计算步骤、制冷机组的常见类型

(四) 压缩式制冷与热泵机组

知识点:各种制冷机组、热泵机组的类型、组成、工作特性、容量调节性能

要求:熟悉制冷机组的常见类型,并掌握其选择方法。

(五) 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知识点:吸收式制冷机的基本原理及其热力系数的基本概念;二元溶液的基

本性质;单效与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机组节后;吸收式热泵的基本

原理及其应用场合。

要求:掌握吸收式制冷的基本原理、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基本结构、工作流

程及机组性能;熟悉常用工质对性质

(六) 锅炉设备原理与系统

知识点:锅炉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基本特性;锅炉房设备的组成;供热

与生活热水锅炉的类型。

要求:掌握锅炉设备的工作过程、锅炉技术经济指标、锅炉产品型号编制方

法、锅炉的热平衡方程式及热损失类型;熟悉锅炉参数系列、锅炉设备的构成及

分类、锅炉的燃烧方式与常见燃烧设备、水管锅炉自然水循环基本方程及影响因

素、蒸汽品质的影响因素及汽水分离原理及设备

(七) 燃料与燃烧

知识点:燃料的化学成分;燃料的燃烧;延期分析;锅炉的热平衡与热效率;

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排烟热损失;热负荷变动时的热效率;燃烧器。

要求:掌握燃烧计算与烟气分析,熟悉锅炉运行效率分析。

(八) 冷热源机房与辅机

知识点:锅炉水循环与汽水分离;烟风系统。

要求:熟悉水管锅炉自然水循环基本方程及影响因素、蒸汽品质的影响因素

及汽水分离原理及设备。掌握烟风系统、燃油供应系统设计和冷热源水处理系统

的设计计算。

Page 72: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九) 冷热源系统方案与能耗分析

知识点:制冷和热泵机组类型与调节特性;各种冷热源系统组合方案的全年

能耗分析与运行策略。

要求:掌握冷热源机组的选择原则、冷热源机房的设计原则及思路。

三、课程作业等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涉及知识面广,偏重于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所以每章讲授完毕应配合本章重点、难点内容布置适量的思考题和提供相应

的阅读文献,供学生全面复习和开阔视野。相关的计算习题将集中在该课程对应

之课程设计中进行。

根据实际工程拟定相关的设计作业题目,要求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

行相关的方案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参数设计、方案设计、设备设计、能耗计算

等方面。需要完成方案设计说明书和相关图纸设计,并通过公开答辩,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

四、课程学时分配

章 节 教学各环节

讲课 实验 上机 设计 作业

(一)绪论 2

(二)蒸汽压缩式制冷与热泵的热

力学原理 4

(三)蒸汽压缩式制冷机与热泵中

的主要设备 4

(四)制冷剂、冷媒和热媒 2

(五)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和热泵

机组 4

(六)燃料及燃烧原理 4

(七)燃煤供热锅炉 4

(八)以燃油、燃气及电为能源的

热源设备 2

(九)冷热源的燃料系统和烟风系

统 4

(十)冷热源的水、蒸汽系统 4

(十一)冷热源系统的检测、控制 4

Page 73: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章 节 教学各环节

讲课 实验 上机 设计 作业

和运行

(十二)冷热源机房设计要点 2

总 计 40

五、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法为院考课程,采用开卷考试。平时成绩以大作业和方案设计

为主,所占比例 40%,期末考试成绩占 60%。

六、课程大纲使用说明

本课程系统性和实践性很强,应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工程方法应用

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陆亚俊. 建筑冷热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程教材)

2. 奚士光、吴味隆.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岳孝方. 制冷技术与应用. 同济大学出版社

4. 彦启森.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陆亚俊. 制冷技术与应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张祉祐. 制冷原理与设备.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制定人:崔 鹏

审核人:邵 雪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74: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流体力学 课程编码:05000232

总 学 时:72 授课学时:64 实验学时:8

学 分:4.5

开课学期:第 4 学期

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热力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主要的技术基础课之一。作为力学的

一个分支,本课程以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体系,既有严密的理论分析,又

有实验研究。充分体现了为工程服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基本

性质。除可作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供热工程》、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给排水》以及《燃气输配》等主要专业课的理论

基础外,还可服务于建筑工程、交通工程以及市政与环境工程等其他土建类专业,

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 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与固体力学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流体力学的基本性质,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具体

的流体输配的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引

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储备必需的理论基础。

(一)绪论

教学内容:介绍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在专业中它能够解决哪些工程

问题;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学习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基本要求:了解作用在流体上的力的类别,概念及定义;了解流体的主要力

Page 75: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学性质。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对流体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了解,对后续内容有

感性的认识,对本门课程所要涉及和解决的问题有所了解。

(二) 流体静力学

教学内容:流体静压强及其性质;重力场中流体静压强的分布;压强的计算

标准和度量单位;测量压强的仪器;作用于平面壁上的静水总压力;作用于曲面

壁上的静水总压力。

基本要求:了解流体静压强的特性,掌握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区别理解

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不同的压强量度单位之间的

换算关系,能够自由转换单位;掌握液柱测压计的测量方法和原理;掌握作用于

平面壁上的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方法和作用点的计算方法;掌握作用于曲面壁上的

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

计算方法;能够对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进行转换,能够分析液柱测压计,并利用

液体静力学基本关系式计算某点压强或两点间的压强差,了解微压计的特点;掌

握作用于平面壁上和曲面壁上的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静水总压力的

工程意义。

(三) 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

教学内容: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恒定流动和非恒定流动;流线和迹线;

一元流动模型;连续性方程;恒定元流的能量方程(伯诺里方程);过流断面压

强分布;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伯诺里方程);能量方程的应用;总水头线和测

压管水头线;恒定气流的能量方程(伯诺里方程);总压线和全压线;恒定总流

的动量方程。

基本要求: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区分恒定流动和非恒定流动,流

线和迹线;理解一元流动模型的工程意义;掌握一元流动的连续性方程,能够计

算沿流动方向上断面发生变化后流速的变化情况;深刻理解恒定流能量方程中各

项的几何意义及其物理意义,能够应用恒定流能量方程解决实际工程的计算问

题,掌握绘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的方法及其意义。理解恒定气流能量方程

与液体恒定流动能量方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深刻理解各项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

义,并能够应用恒定气流能量方程解决实际工程的计算问题,掌握绘制总压线和

全压线的方法及其意义。

Page 76: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四) 流动阻力与流动损失

教学内容: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流体流动的两种型态,雷诺实

验;均匀流动基本方程;圆管中的层流运动;紊流阻力;尼古拉兹实验;紊流的

半经验与经验公式;工业管道的柯列勃洛克公式;非圆管的沿程损失;管道的局

部损失;减小阻力的措施。

基本要求:理解造成水头损失(能量损失)的原因——流动阻力(粘性阻力

和惯性阻力),了解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理解流动阻力与流动状态的关系;掌

握层流运动中流动流动阻力的特点及沿程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紊流运动中

流动流动阻力的特点及沿程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沿程损失的计算方法;理

解非圆管当量直径概念的引入,掌握用当量直径计算沿程损失的方法;了解影响

局部损失的因素,掌握不同局部构件局部阻力系数及局部阻力的计算方法。

(五) 孔口、管嘴管路流动

教学内容:孔口自由出流;孔口淹没出流;管嘴出流;简单管路;管路的串

并联;管网计算基础;有压管路的水击。

基本要求:了解孔口自由出流与淹没出流的区别和联系,并掌握其流量的计

算方法;理解管嘴出流流量增大的原因,并掌握其流量的计算方法;理解简单管

路中水头损失(或作用水头)与阻抗及流量之间的关系;了解虹吸管的原理及其

流量的计算方法;掌握管路串联和并联的计算规律,为后期专业课和课程设计及

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理论基础,了解管网计算的类型,内容和方法;理解水击现象,

并了解减小水击的方法。

(六) 气体射流

教学内容:无限空间气体淹没射流的特征;圆断面射流与平面射流的运动分

析;温差射流与浓差射流;有限空间射流。

基本要求:理解无限空间气体淹没射流的几何特征,运动特征和动力特征,

掌握圆断面和平面射流轴心速度,断面流量,断面平均流速,质量平均流速随射

程的变化规律;掌握温差或浓差射流的轴心温差(轴心浓差),质量平均温差(质

量平均浓差),及轴心轨迹方程的计算规律。理解有限空间射流的工程意义,射

流结构,动力特征及其回流平均速度的计算规律。

Page 77: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七) 一元气体动力学基础

教学内容:理想气体一元恒定流动的运动方程;音速、滞止参数、马赫数;

气体一元流动的连续性方程;等温管路中的流动;绝热管路中的流动。

基本要求:理解理想气体一元恒定流动的中压强,密度及流速三者之间的关

系及计算规律。掌握特定的热力学过程中三者之间的计算规律;了解音速,滞止

参数、马赫数的概念,理解音速的计算规律和方法;理解气体一元流动的连续性

微分方程,了解气流速度与断面之间的变化关系,掌握拉法尔喷管实现从亚音速

到超音速的原理;掌握等温管路的基本计算公式,即流量、管径及压力损失之间

的关系,了解等温管流的特征;掌握绝热管路的基本计算公式,即流量、管径及

压力损失之间的关系,了解绝热管流的特征。

(八) 相似原理与因次分析

教学内容:流动相似的概念;流动相似的条件,相似准则数的推导;因次分

析的意义与因次和谐原理;因次分析原理。

基本要求:了解流动相似的概念;流动相似的条件,相似准则数的意义,理

解完全相似和局部相似的区别和联系,了解自动模型区的概念,能够根据模型律

计算和设计简单的实验;了解因次分析的概念和原理,为后期参加制定实验方案,

模型设计直到实验数据的整理打下良好基础。

三、 课程作业与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作业

做习题是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每章讲授完毕后配合本章内容及基本要

求布置习题,习题主要来自教材。作业要求按时完成,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有记载,

作为平时考核内容。

(二)实验

实 验 项 目 学时 实验类型

静水压强测定实验 2 综合

能量转换实验 2 综合

流态实验及雷诺数测定 2 验证

阻力系数测定实验 2 综合

Page 78: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实验目的: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将课堂对理论

知识的学习上升到感性认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以利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1.课堂上根据液体静力学基本关系式推论出在同一连通器中,各点测

压管水头相等,即 Cpzpz =+=+ 1211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这一结

论的正确性,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和体会液体静压强的分

布规律;用逆向思维,通过设计测压计的高差,计算液体的容重可以增强学生对

液体静压强基本公式运用的灵活性。2.课堂上推导出恒定元流能量方程,得到压

强水头,位置水头和流速水头是能够相互转换的,通过能量转换实验,加深学生

对能量转换的理解,并掌握测量断面平均流速的方法,巩固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

头线的绘制方法。3.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层流运动,临界状态和紊流运动的之间

的区别,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步分析不同流动状态的阻力构成打下前

期基础,并用雷诺数验证流动状态,加深学生对雷诺数判断流动状态的理解。4.

通过学生动手自行设计阀门的不同开度,通过测压管读数和能量方程及局部阻力

的计算方法,得到阀门局部阻力系数,可以加深学生对能量方程的运用,测压管

测量能量损失及局部阻力的计算方法,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从而达

到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整理实验

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实验要求:实际操作、实际测试、验证理论,在实验中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

和踏实细致、实事求是的作风。实验每组人数不宜超过 4 人。学生实验前要预习

实验指导书和有关课程内容并完成实验预习报告。

四、 课程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授课

/学时

习题课

/学时

实验

/学时

小计

/学时

(一) 绪 论 3 3

(二)流体静力学 7 2 9

(三) 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 12 2 2 16

(四) 流动阻力与流动损失 12 4 16

(五) 孔口、管嘴管路流动 6 2 8

(六)气体射流 6 6

(七) 一元气体动力学基础 6 6

Page 79: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八) 相似原理与因次分析 6 2 8

总 计 58 6 8 72

五、 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成四部分:平时考核、期中试卷考试、实验、期末试卷考试。平

时考核合格,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平时考核不合格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其中,

期中试卷考试占总成绩的 3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 10%,期末试卷成绩占总

成绩的 60%。期中试卷和期末试卷均为闭卷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

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内容包含大纲的主要内容。

六、 课程大纲使用说明

1. 本课程系统性和实践性很强,应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工程方法应用

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2. 本课程实验内容及要求详见《流体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七、课程主要参考书:实验指导书

1. 蔡增基.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 (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周漠仁.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屠大燕.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建环教研室.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自编)

制定人:张 丹

审核人:邵 雪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80: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流体输配管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流体输配管网 课程编码:05000103

总学时:40 授课学时:36 实验学时:4

学 分:2.5

开课学期:第 5 学期

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流体力学等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主干专业必修理论课之一,是沟通专

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拓宽专

业基础口径,掌握暖通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供热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

建筑消防工程、工厂动力工程等各类工程中管网系统设计分析、调试和调节的基

本理论和方法,为学习有关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并具备初步的工程实践能

力。能够正确应用设计手册和参考资料进行上述管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调节,

同时为从事其它大型、复杂管网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打下初步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 流体输配管网形式与装置

教学内容:气体输配管网形式与装置;液体输配管网形式与装置。

基本要求:掌握气体输配管网形式与装置、液体输配管网形式与装置。

(二) 气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教学内容:气体管流水力特征;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气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

Page 81: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气体管流水力特征、气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掌握流体

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 液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教学内容:液体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开式液体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

算。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液体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四) 多相流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教学内容:液气两相流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汽液两相流管网水力特征

与水力计算。

基本要求:掌握液气两相流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了解汽液两相流管网

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五) 泵与风机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参数;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欧拉方程;泵与风机的损失与效率;性能

曲线及叶型对性能的影响;相似率与比转数;其他常用泵与风机。

基本要求:掌握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泵与风机的损失与效率、性能

曲线及叶型对性能的影响;掌握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

数;了解其他常用泵与风机。

(六) 泵、风机与管网系统的匹配

教学内容:管网系统中泵、风机的运行曲线与工作状态点;泵、风机的工况

调节;泵、风机的选用;泵、风机的安装位置。

基本要求:掌握管网系统中泵、风机的运行曲线与工作状态点,泵、风机的

工况调节;掌握泵、风机的选用原则,了解泵、风机的安装位置。

(七) 管网系统水力工况分析

教学内容:管网系统水力特征;管网系统压力分布;管网系统水力工况分析

Page 82: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与调整。

基本要求:掌握管网系统水力特征、管网系统压力分布;熟练掌握管网系统

水力工况分析与调整。

三、课程作业与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作业

做习题是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每章讲授完毕后配合本章内容及基本要

求布置习题,习题主要来自教材。作业要求按时完成,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要有记

载,作为平时考核内容。

(二)实验

实 验 项 目 学时 实验类型

1 暖气系统演示实验 2 演示

2 双管热网水压图实验 2 验证

实验目的: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常见的热水

采暖系统型式;掌握水力工况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整理实验

数据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实验要求:实际操作、实际测试、验证理论,在实验中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

和踏实细致、实事求是的作风。实验每组人数不宜超过 4 人。学生实验前要预习

实验指导书和有关课程内容并完成实验预习报告。

四、课程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授课

/学时

习题课

/学时

实验

/学时

小计

/学时

(一)流体输配管网形式与装置 6 2 8

(二)气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6

(三)液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4

(四)多相流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3

(五)泵与风机的理论基础 7

(六)泵、风机与管网系统的匹配 4

(七)管网系统水力工况分析 6 2 8

Page 83: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总 计 36 0 4 40

五、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成三部分:平时,实验,期末闭卷考试。平时考核合格,实验成

绩合格,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平时考核不合格或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

期末考试。期末闭卷考试占课程总评成绩 100%。

六、课程大纲使用说明

本课程在《流体力学》的“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孔

口管嘴管路流动”“相似性原理”等理论基础上进行教学,不再重复《流体力学》的

这部分内容,但要特别注意加强与这部分内容的联系与呼应,尤其是在能量方程、

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串联并联管路、枝状环状管网等方面的衔接与分工。本课

程在构建管网系统理论体系的同时,应特别重视工程应用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工程

实践能力,要注意防止本课程偏离工程实践。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付祥钊等. 流体输配管网》(第三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课

程教材)

2.蔡增基等.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 (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建环教研室. 流体输配管网实验指导书 (自编). 锦州: 辽宁工业大学, 2006.

自编

制定人:于 戈

审核人:邵 雪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84: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课程编码:05000117

总 学 时:40 授课学时:40 实验学时:0

学 分:2.5

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课程类别:学科技术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

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传热传质同时进行时发生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中的热质

交换的握本理论,掌握对空气进行各种处理的基本方法及相应的设备热工计算方

法,并具有对其进行性能评价和优化设计的初步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

建筑室内环境打下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在掌握了传热学知识

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传质学的相关理论,并掌握动量、能量及质量传递间的类

比方法;熟悉对空气进行处理的各种方案,掌握空气与水表面间热质交换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用固体吸附和液体吸收对空气处理的机理与方法;熟悉在

相变换热情况下发生的以制冷剂为主的热质交换的物理机理和沸腾与凝结的影

响因素;了解房间送风时各种射流形式及与室内空气发生的三传现象,熟悉房间

的气流组织形式及其评价方法;初步掌握几种典型燃烧方式的热质交换;了解本

专业常用热质交换设备的形式与结构,掌握其热工计算方法,并具有对其进行性

能评价和优化设计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在掌握了传热学知识

Page 85: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传质学的相关理论,并掌握动量、能量及质量传递间的类

比方法;熟悉对空气进行处理的各种方案,掌握空气与水表面间热质交换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用固体吸附和液体吸收对空气处理的机理与方法;熟悉在

相变换热情况下发生的以制冷剂为主的热质交换的物理机理和沸腾与凝结的影

响因素;了解本专业常用热质交换设备的形式与结构,掌握其热工计算方法,并

具有对其进行性能评价和优化设计的初步能力。

(一) 绪论

教学内容: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涉及的热质交换现象及其设备分类;三种传

递现象的联系;本专业中的典型热质交换现象;热质交换设备的分类;本门课程

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本门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三种传递的定义和特点。准确理解三种传递的区别和联系。

正确区分三种传递的区别和联系。

(二) 传质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传质概论;混合物构成成分的表达;传质速率的度量;质量传递

的基本方式;扩散传质;斐克定律;气体中的扩散过程;液体中的扩散过程;固

体中的扩散过程;扩散系数及其测量;典型扩散传质问题分析;对流传质;对流

传质系数;浓度边界层概念及其对传质问题求解的意义;紊流传质的机理;对流

传质的数学描述;对流传质过程的相关准则数;对流传质问题的分析求解;相际

间的对流传质模型;薄膜理论;渗透理论; 表面更新理论;一维固液相变问题

基本要求:掌握传质的基本概念、传质的两大基本方式和常见的 8种形式。

准确理解传质的基本概念、传质的两大基本方式及其模型理论。正确区分传质的

两大基本方式的模型理论。

(三) 传热传质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教学内容: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类比;三种传递各自的速率描述及其之

间的雷同关系;三传方程;动量交换与热交换的类比在质交换中的应用;对流传

质的准则关联式;流体在管内受迫流动时的质交换;流体沿平板流动时的质交换;

热量和质量同时进行时的热质传递;同时进行传热与传质的过程;同一表面上传

质过程对传热过程的影响;刘伊斯关系式;湿球温度的理论基础;自然环境中的

Page 86: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传热传质;传质应用举例:建材有机挥发性化合物散发问题,光催化处理室内有

机挥发物,大气污染防治问题。

基本要求:掌握三传的类比和基本三传方程;掌握对流传质的计算方法,理

解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分析;掌握和运用刘易斯关系式,熟练应用湿球温度的理

论基础。

(四) 第三章空气热质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空气的热湿处理途径;空气调节的几个相关概念;空气热湿处理

的原理和方案;空气热湿处理及设备;空气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湿交换;湿空气

在冷表面上的冷却降湿过程;湿空气在肋片上的冷却降湿过程;空气与水直接接

触时的热湿交换;热湿交换原理;蒸发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水直接接触时空

气的状态变化过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对流增湿和减湿;影响空气与水表面

之间热质交换的主要因素;空气与水表面的热质交换系数。

基本要求:掌握空气与水表面之间热质交换的主要影响因素、热质交换系数

的表达式及分析。准确理解空气与水表面之间热质交换的主要影响因素。正确区

分空气与水/固体表面之间的热质交换机理。

(五) 吸附和吸收处理空气的原理与方法

教学内容:吸附材料处理空气的原理和方法;吸附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等温

吸附线;常用吸附剂的类型和性能;多孔介质传质浅析;空气静态吸附除湿和动

态吸附除湿;通过吸附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通过光催化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吸收

剂处理空气的原理和方法;吸收现象简介;液体除湿剂的类型和性能;收剂处理

空气的机理;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

基本要求:了解吸附材料和吸收剂处理空气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基本吸附吸

收原理分析基本现象。

(六) 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

教学内容: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形式与结构;间壁两侧流体传热过程分析;

总传热系数与总传热热阻;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热工计算常用计算方法;基本公

式;对数平均温差法;效能一传热单元数法(ε-NTU 法);对数平均温差法与效

能一传热单元数法的比较;表面式冷却器的热工计算;表冷器处理空气时发生热

Page 87: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质交换的特点;表冷器的传热系数;表冷器的热工计算;其他间壁式热质交换设

备的热工计算;空气加热器的热工计算;散热器的热工计算

基本要求:掌握专业常见的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型式、结构、基本性能参数

和热工计算。熟练应用设计和校核计算的方法。

(七) 混合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

教学内容:混合式换热器的形式与结构;混合式热交换器的种类;喷淋室的

类型和构造;冷却塔的类型与结构;影响混合式设备热质交换效果的主要因素;

混合式设备发生热质交换的特点;喷淋室热质交换的特点;冷却塔热质交换的特

点;喷淋室的热工计算;喷淋室的热交换效率系数和接触系数;喷淋室的热交换

效率系数和接触系数的实验公式;喷淋室的计算类型;喷淋室计算的主要原则;

喷淋室的设计计算方法;喷淋室的校核计算方法;冷却塔的热工计算;冷却塔的

热工计算方法;冷却塔的计算方法举例;其他混合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

加湿器的热工计算;喷射泵的热工计算。

基本要求:掌握专业常见的混合式热质交换设备型式、结构、基本性能参数

和热工计算。熟练应用设计和校核计算的方法。

(八) 复合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

教学内容:影响复合式设备热质交换效果的主要因素;蒸发冷却式空调系统

的热工计算;直接蒸发冷却器的类型与性能;直接蒸发冷却器的热工计算;间接

蒸发冷却器的类型与性能;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热工计算;一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设计计算方法;二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设计计算方法;三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设

计计算方法;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简介;温度调

节系统;湿度独立处理设备;温湿度独立设备的应用。

基本要求:了解专业常见的复合式热质交换设备型式、结构、基本性能参数

和热工计算。了解温湿度独立设备的应用。

(九) 热质交换设备的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价

教学内容:热质交换设备仿真建模方法;间壁式换热器的建模;混合式换热

器的建模;热质交换设备的优化设计与分析;热质交换设备的性能评价;热质交

换设备的发展趋势。

Page 88: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基本要求:了解热质交换设备优化方向与分析方法。了解热质交换设备的性

能评价方法。

三、课程作业与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涉及知识面广,偏重于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所以每章讲授完毕应配合本章重点、难点内容布置适量的思考题、计算题、

设计题目和提供相应的阅读文献,供学生全面复习和开阔视野。同时根据本门课

程考核特点,设置大型开放型实验及设计型作业。

(一)作业

根据实际工程拟定相关的设计作业题目,要求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

行相关的方案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参数设计、方案设计、设备设计、能耗计算

等方面。需要完成方案设计说明书和相关图纸设计,并通过公开答辩,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

为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自然现象,利用周边可

用资源自拟实验题目,并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所学理论。在实验中

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踏实细致、实事求是的作风。实验每组人数不宜超过 4

人。学生需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公开答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所学理论的实际应

用能力。

四、课程学时分配

学时

教学内容

教 学 环 节 及 形 式

讲课 实验 习题课 上机

(一)绪论 2

(二)传质的理论基础 6

(三)传热传质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6

(四)空气的热湿处理 6

(五)吸附和吸收处理空气的原理与方法 4

(六)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 6

(七)混合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 6

(八)复合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 2

Page 89: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学时

教学内容

教 学 环 节 及 形 式

讲课 实验 习题课 上机

(九)热质交换设备的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价 2

总 计 40

五、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法为院考课程,采用开卷考试。平时成绩以作业、试验报告考

核为主,所占比例 40%,期末考试成绩占 60%。

六、课程大纲使用说明

本课程系统性和实践性很强,应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工程方法应用

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连之伟.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 王补宣. 工程传热传质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 赵荣义. 空气调节(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蒋维均. 化工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5、 埃克特. 传热与传质分析. 北京科学出版社

6、 许为全.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清华大学出版社

7、 弗兰克 P.英克鲁佩勒等著 葛新石 叶宏译. 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 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7

制定人:崔 鹏

审核人:邵 雪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

Page 90: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通风与空调工程 课程编码:05000297

总 学 时:32 授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 分:2

开课学期:第 7 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学科专业课程。本课程主

要阐述创造建筑热、湿、空气品质环境的技术,即通风与空气调节技术,通过学

生了解和掌握建筑冷负荷和湿负荷的计算,各种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组成、功能、

特点和调节方法,系统中主要设备、构件的构造、工作原理、特性和选用方法,

它涵盖了所培养的毕业生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主要专业知识,并为学生毕

业后从事暖通空调领域的设计、施工、设备运行等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并使学生对通风与空调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技术有一定了解。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 绪论

教学内容: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定义;典型系统的工作原理;暖通空调系统的

分类;暖通空调技术发展状况。

基本要求:掌握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定义;掌握典型通风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以及分类;了解通风空调技术发展的状况。

(二)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

教学内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污染源;空气品质评价方法;必需的通风量;稀释

Page 91: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方程与全面通风系统;局部通风与事故通风;排风罩的种类及选用方法;空气幕;

自然通风基本原理;热车间自然通风设计要点;通风房间的空气平衡与热平衡;

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综合措施。

基本要求: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局部通风与事故通风,排风罩的种类及选

用方法;理解自然通风基本原理,通风房间的空气平衡;了解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的综合措施。

(三) 悬浮颗粒与有害气体净化

教学内容:除尘系统;悬浮颗粒分离机理和设备分类;除尘器和空气过滤器

的技术性能指标;空气过滤器;各种除尘器(袋式、重力式、惯性式、旋风式、

湿式、电式)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有害气体的吸收设备和吸附设备。

基本要求:掌握除尘系统,悬浮颗粒分离机理和设备分类,除尘器和空气过

滤器的技术性能指标;理解空气过滤器、各种除尘器(袋式、重力式、惯性式、

旋风式、湿式、电式)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了解有害气体的吸收设备和吸附设备。

(四) 室内气流分布

教学内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送风口和回风口结构特点;典型气

流分布模式;室内气流分布的设计计算。

基本要求:掌握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送风口和回风口结构特点,典

型气流分布模式;掌握室内气流分布的设计计算。

(五) 民用建筑火灾烟气的控制

教学内容:烟气的特性与烟气控制的必要性;烟气的流动规律与控制原则;

自然排烟,机械排烟,加压防烟设计原则;加压防烟中墙体渗漏、超压、热压影

响的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烟气的特性与烟气控制的必要性,烟气的流动规律与控制原

则;掌握自然排烟,机械排烟,加压防烟设计的原则;理解加压防烟中墙体渗漏、

超压、热压影响的分析。

(六) 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教学内容: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选择;热负荷计算;冷负荷计算;湿负荷;

Page 92: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新风负荷;室内负荷与冷机负荷;算例。

基本要求:掌握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选择;掌握冷负荷、湿负荷、新风负荷、

室内负荷与冷机负荷的计算。

(七)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

教学内容: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的分类;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送风

参数、新风量;定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的组成、夏季与冬季工况分析、运行调节;

定风量双风道系统基本概念;变风量系统的特点、工况分析;空气-水风机盘管

系统中的新风系统;诱导器系统的种类与特点;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基本概念。

基本要求:掌握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的分类,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

送风参数、新风量;掌握定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的组成、夏季与冬季工况分析、

运行调节;掌握定风量双风道系统基本概念,变风量系统的特点以及工况分析;

掌握空气-水风机盘管系统中的新风系统,诱导器系统的种类与特点;了解空调

系统的自动控制基本概念。

(八) 冷剂式空调系统

教学内容:冷剂式空调系统的特点;空调机组的分类;常用空调机组简介(分

类、特点、选用方法等);VRV 系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冷剂式空调系统的适

用范围。

基本要求:掌握冷剂式空调系统的特点,空调机组的分类;了解常用空调机

组分类、特点、选用方法等;了解 VRV 系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冷剂式空调

系统的适用范围。

(九) 特殊环境的控制技术

教学内容:洁净室与生物洁净室的等级与尘源;洁净室的气流分布、换气次

数和空调系统;生物洁净室,恒温恒湿空调的特点;除湿系统与设备。

基本要求:了解洁净室与生物洁净室的等级与尘源,洁净室的气流分布、换

气次数和空调系统;了解生物洁净室,恒温恒湿空调的特点,除湿系统与设备。

三、课程作业要求

本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涉及知识面广,偏重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所以每

Page 93: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章讲授完毕应配合本章重点、难点内容布置适量的思考题和提供相应的阅读文

献,供学生全面复习和开阔视野,着重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

四、课程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授课

/学时

习题课

/学时

实验

/学时

小计

/学时

(一) 绪论 1 1

(二) 工业与民用建筑通风 5 5

(三) 悬浮颗粒与有害气体净化 4 4

(四) 室内气流分布 3 3

(五) 民用建筑火灾烟气的控制 4 4

(六) 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3 3

(七)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 7 7

(八) 冷剂式空调系统 2 2

(九) 特殊环境的控制技术 3 3

总 计 32 32

五、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成两部分:平时,期末闭卷考试。平时考核合格,允许参加期末

考试。平时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期末闭卷考试占成绩 100%,

试卷由主讲教师命题形成。

六、课程大纲使用说明

本课程系统性和实践性很强,应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工程方法应用

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陆亚俊等. 暖通空调 (第三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课程教

材)

2. 贺平等. 供热工程 (第四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 黄翔等. 空调工程.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4. 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北京: 中国建筑工

Page 94: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zy.upln.cnzy.upln.cn/gongshi/files/IM_KCJXDG/081002/IM_KCJXDG-10154-081… · 介绍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

业出版社.

5. 薛殿华. 空气调节.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6. 陆耀庆. 实用供暖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7. 马最良等. 民用建筑空调设计.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制定人:刘 舰

审核人:邵 雪 孙洪军

批准人:贾艳东

二〇一六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