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周四出版 本期出版 2018 3 8 周刊 DONG BEI FENG Email:jlrbdbf163.com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 王小微 王小微 中国北方的爱雪崇雪,可以追溯到北半球人尚雪拜 雪的雪祭。来自古远遗存的雪,也需要艺术的审美与呵 护,并由于千百年来的审美呵护风韵犹存而成为艺术中 的热门题材,还是经典母题。 打开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就走进了宋以后最伟 大的雪景山水。雪以自在洒脱的胸怀保藏对自然洁远 淡逸的认识观,借用雪景山水包容古人崇敬和暖雪景的 峻逸物象。再往时光深处步进,尤以雪景为伟大、为显 赫的北宋山水画扑面而来,古人的精神气质以雪为载体 还原呈现,将天体宇宙的信息潜入画中,使得时间与空 间同在、气象和人浑然,寂静却深远,渺小却伟岸。天地 间的两种力量运动和宁静,被似乎柔弱的雪所征服和平 复,使静者动而不改其静、动者静而不失其动。宋代山 水收藏了天地间的浩阔从容,收藏了天地雪的虚怀若 谷。空间形态的高远深远平远层次纷叠,空间氛围的幽 远阔远迷远神韵厚重。在这当中,雪成为一座艺术的桥 梁,立住了山幽水远的意象。雪在文人画里遇到了中国 最伟大的山水,文人画在雪景中拥抱了最崇高的山水。 雪景山水营造的意境浸润了丰富内涵和审美意蕴,所以 雪图就是艺术的雪赋。雪所代表的中国诗歌的精神意 象,营造了山水意境里一个活的精神空间。雪的文化气 场,古往今来无有退却;雪的皑皑之暖,与时俱增从无降 温。兼容并蓄,淬砺致臻,雪景题材因所展现的天地间 广漠的沉默而被奉为山水圭臬。 西方称为构图,在中国画山水里就是造境。被东西 方所关爱的雪,在中国被推崇为第一造境高手。宋代绘 画所呈现出的文学化倾向,尤以山水画和雪景山水画的 影响为最。在始于唐、成于宋、全于元的山水画学,描绘 冬景,南以寒林,北则雪景。最早的雪景图出自王维,最 著名画卷是《江干雪霁图卷》。以留白来表现雪的淡雅, 以渲淡手法使雪山湿润如玉。《宣和画谱》中有王维《剑 阁图》:当年诸葛亮于剑门关凌空凿石修建飞梁阁栈道, 剑阁崔嵬、栈道峥嵘。此后的剑阁栈道,既成为雪景山 水画中一个专门题材,还带动了许多文学典故成为特定 题材、形成雪景山水画独特画派。常见的描绘题材、画 家热衷的景致,如雪夜访戴、灞桥风雪、踏雪寻梅,特别 是快雪时晴:访戴图成为雪景山水画的一个著名母题。 打开心扉面向挚朋,敞开胸怀仰面雪霁,快雪时晴!《世 说新语》记载王羲之第五子王子猷雪夜走访戴逵,但到 达而未相见,呈现的是魏晋风度之率真人格、超脱性情 与隐逸思想。乘兴而来、兴尽而归,这兴来于雪也归于 雪。留下的成语,雪夜访戴抑或子猷访戴、剡溪雪访,折 射了魏晋名士风范。 书圣王羲之的一封书札行书书法《快雪时晴帖》,道 出他于大雪初晴的快慰心情并致亲朋问候,得到后世文 人画家推心置腹的惊羡和五体投地的崇尚,清朝皇帝乾 隆当属代表之一。《快雪时晴帖》被奉为王羲之天下第一 行书《兰亭序》后的代表作,也以独到的角度提升了后人 对雪的文化爱戴和敬拜神往。酷爱王羲之书法的乾隆, 对此帖更是极为珍爱,誉其神乎其技,天下无双、古今鲜 对,将其与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奉作稀世瑰 宝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命名三希堂。墨汁金壶,睿藻古 香,伴随《快雪时晴帖》名扬天下,快雪时晴不仅成为中 国山水画的独立母题,也成为更加著名的雪一样的传世 母题,还成为了中国文人的一种文化概念、艺术倾向、创 作追求!食不厌精、景不厌雪,雪霁晴美、快雪率情。出 自黄公望之手的雪景画作还有《九峰雪霁图轴》与《剡溪 访戴图轴》,三图都是锋芒藏于积雪之中、以留白表现借 地为雪之作。《九峰雪霁图》描写的雪霁景象,具备了以 这种山水画风创作文人画的所有特质,也纯正地诠释了 庄子“澡雪而精神”的净化精神、洁净象征。 唐代王维与元代黄公望分别在自己的山水画论篇 章里写下同一句话:“冬景借地为雪!”落墨地方的白黑 是一种相对,表达中国传统哲学讲究的阴阳变化,这种 阴阳互换给空白的空间赋予了深厚的内涵。借地为雪, 就是把留白的地方空出来作为雪的白的样子,然后再把 背后染出来,就把它给突出了。以见雪来识冬,以大白 喻大雪积存,白也把雪景的禅意以独到表达,心中意气、 生机伶俐,给人一份清净安处的境象。山顶石坡以留白 代表雪意深厚,寺舍民居以留白呈现深藏山中,山的宏 厚和雪的容纳,掩映得恰到好处,天然和谐浑然一体。 雪像山水画的社会意义存在于大自然的社会性里面一 样,雪的清寒、透彻、明理的精神角色,也昭显出大白天 下为冤透理的思辨。元代黄庚以诗“江山不夜月千里, 天地无私玉万家”喻玉而《雪》,辛弃疾以句“老无花态 度,全是雪精神”喻梅雪高洁奔放。清朝雍正皇帝胤禛 写诗可谓新奇,专给吉林而作更为新奇,题句吉林之雪 实属珍奇。雍正以《渡句骊河》句“木落晴峦出,冰坚雪 练长”,一晴一雪二字隐含快雪时晴之内蕴,慨奉祖先之 圣地、钦羡长白山之雪。天地是一块大玉,雪在沁着,沁 人心脾。暖雪铺开宛若巨幅宣纸慢慢舒展,中华书法像 是天地绝色行云曼雪。1936年的陕北小院,雪霁下的桌 案上笔走龙蛇聚地凝天,毛泽东的雪下出了一派雄浑荡 气的画意诗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春风得意马蹄疾。雪 的气势与其雄才大略最相配,雪的气场与其磅礴浩荡最 媲美。1673年的皇宫堂前,雪霁下的御案之上御笔金字 沉凝缓步,康熙的天下第一福字成功救病皇娘,百病皆 消!月是故乡明,雪是故乡暖,东方山水中国乡愁,白雪 生处烟火人家。雪道上滑写出的是个福字,滑雪者用雪 板蘸着阳光在雪上书法,滚雪者用身体蘸着地气在雪 上书法,观雪者用梦想蘸着浪漫在雪上书法。蘸雪走 笔、纵雪写意,把赠与你自己的福祉带回家,把天下第 一福迎回家!从地理角度看历史,在此生活过的祖先 的心愿和瞩望最终将福祉于这片土地上的晚生身 上。而从历史角度看地理,则这里的人与自然间的 牵挂牵绊形同我们自身,文脉基因割也不断、藕断 丝也连。无论山水旅憩抑或中国山水雪景画观 赏,都是人文精神诉求、生命穿透力的美学举动。 雪的文化,对于真切领悟和正确品读中国北方整 部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冬景中的雪季意象的深 沉诗意,为回归正大气象的雅颂之声而提供了 一把打开的金钥匙…… 这就是被秋雨先生称之为流放者土地的 中国北方和中国北方的吉林。流放也是流芳, 其也历史地留住了很多不曾被注意的闪闪放 光的东西。雪山水与雪精神,无疑是这当中 可圈可点的壮美文明。真是近朱者赤、近雪 者白,人们都纯净得幸福和因为幸福而纯 洁。清代诗人袁枚说,晒太阳“近一分则受 一分之暖”、望明月“高一寸则多一寸之 光”,多好!其是在藏雪中颂雪,曲径里爱 雪亲雪,那近的一分暖、那多的一寸光, 都是快雪时晴的诗意与精神。鲍尔吉 · 原野有个句子“雪花无声无息地落下 来,犹如歌剧的序幕”,说的是轻,来如 去去如来。这里的雪花默写的是个请 字,那些个铺垫和铺陈是请你往下欣 赏,静待雪以绵绵密密的托举住挥 洒下来的阳光,领受序幕后正剧的 华章咏叹、华彩乐章。雪飘落的动 作犹如戏剧缓慢的舞蹈动作,缓慢 的水袖和背景音乐里的长音,让 你看好并传达静气与回味的诗 意。红装素裹的雪晴日,是一种 缓慢的时间感,物理时间和心理时 间融合如初,诗意的安宁使人犹如 回到了初心,回归了初心的诗意和 诗意的初心!雪说,忘了初心哪来情 怀?没有情怀哪有诗和远方?以心鉴 心,以行践行,雪沃肝胆,一往情深。 雪的年华,布满在中国北方人们的生活 细节之中……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天下暖雪 —探寻雪的文化密码 □冯 堤 他,是一个收藏爱好者,更是一位学雷锋志愿者, 他的藏品多与雷锋事迹有关。多年来,他带着自己的 藏品奔赴全国各地参加学雷锋事迹展;他还自办展览, 弘扬雷锋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慷慨地将自己12 年收藏的物品捐献给抚顺雷锋纪念馆。这位可敬的老 人就是张文立。 张文立是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将军街道远方社区 的一位普通居民。退休以后,他痴迷于收藏有关雷锋 的资料,而今年届古稀,仍坚持不辍。笔者第一次见到 张文立老人,是在他的家中。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建 的楼房,面积只有52平方米。室内有一张老式双人床、 一个小写字 台、一个书柜, 还有一台 24 英 寸老款电视机 和一台旧冰箱,这是除了收藏品之外他的全部家当。 环顾室内,有关雷锋事迹的资料、藏品,竟然占满 了书柜、橱柜、甚至床底下。藏品包括与雷锋有关的报 刊、杂志、书籍、宣传画、连环画、照片、邮票、像章、塑像 等等。自 2003 年“沾上”收藏后,14 年来,张文立到各 地“淘宝”,丰富自己的藏品内容。 在他家里,几十个装裱精美的画框,吸引了笔者的 注意。这些都是为参加各地的雷锋事迹展准备的。据 介绍,这些精美的画框,单是装裱费用一项,就需要五 六千元,这对于每月只有2000多元退休金的张文立来 说,确实是一笔很大的支出。但张文立却说,为了宣传 雷锋事迹,这些花费都是值得的,自己省吃俭用点就行 了。 张文立醉心收藏,坚持不懈,乐此不疲。多年来, 他除了收集雷锋文物资料藏品,还经常个人出资制作 雷锋像章、雷锋书签、雷锋文物资料藏品展参观纪念券 等。他还为抚顺的历次重要学雷锋活动刻制专题纪念 戳,用印迹来记录活动、纪念雷锋。每到学雷锋活动的 重要节点,张文立都把他制作的纪念物品送给雷锋生 前所在团、雷锋中学、雷锋小学和雷锋纪念馆等“雷字 号”单位。他还向学雷锋志愿者、雷锋文献资料收藏 者以及那些热爱雷锋、传承雷锋精神的人们广泛赠 送。南到广东、北到黑龙江、西到新疆、东到浙江,许多 地方都有张文立赠送的有关弘扬雷锋精神的纪念品。 据统计,近几年来,仅在购置学雷锋物品为社会、为大 众服务方面,张文立的花费就达2万余元。 随着雷锋文献资料专题藏品越来越多,张文立觉 得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拿得出手时,一个想 法萌生了:参加展览。从2008年起,张文立先后参加三 届全国雷锋资料收藏联谊会组织的藏品展览,到北京、 营口、长沙等地展出自己的藏品,既传播了雷锋精神, 又向全国各地宣传了雷锋的第二故乡抚顺。 自2007年举办第一次个展后,张文立 的个展足迹遍布市内的中小学、社区、街道、 企事业单位等。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他至少 举办了 30 场个人展览。 藏诸名山,秘不示人,是很多藏家的特 点。可醉心收藏的张文立,不仅乐于与人分享 收藏的故事,通过展览宣传学雷锋活动,更主动 提出要将藏品捐赠给抚顺雷锋纪念馆。这可是 张文立老人多年的心血啊!谈起捐藏品的初衷, 张文立表示,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雷锋的 第二故乡,作为抚顺人,自己也有义务在宣传雷锋 精神、践行雷锋精神活动中作贡献。自己收藏这些 有关雷锋的物品,目的就是弘扬雷锋精神,捐给雷 锋纪念馆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心愿。 收藏、整理、展示雷锋文献资料,举办个人展览, 捐赠个人藏品,在弘扬雷锋精神的路上,张文立甘于 奉献,身体力行,展示了一位普通老人无私的情怀。 一位老人的 一位老人的 一位老人的 一位老人的 雷锋情结 雷锋情结 雷锋情结 雷锋情结 □徐成文 文学作为文化的 一种样式,与广大人民 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 联系。人民群众创造了 文学,文学丰富了人民群 众的生活。 不同时代,文学发挥 着不同的作用。经典的文 学作品具有跨越时空的不 朽魅力,给予人们一种阅读 的审美快感和精神力量。文 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繁荣必将对社会产生广 泛深远的影响。 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以 前所未有的态势,伴随着改革开 放的浪潮,在中国大地上潮流激 荡。一个个走出了“文革”阴影的 新老作家,怀着对党、对国家、对民 族负责的精神,饱蘸激情,奋笔疾 书,写下了一篇篇呼应时代、解放思 想、讴歌改革、唤起士气的文学作 品。《沉重的翅膀》《新星》《花园街五 号》《人生》《陈奂声上城》《芙蓉镇》《人 到中年》……这些作品篇篇引起轰动, 一次次掀起阅读热潮。且不说以《人民 文学》为领衔的国家重点文学期刊,发行 量都在数十万册以上,就连一本普通文 学杂志的重阅率也是极高的。你借我借 他借,你读我读他读,往往一本杂志很快由 新变旧。广大的中青年读者乐此不疲,以 阅读为欣、为悦、为时尚。有人说,这种现象 主要是因为当时电视、互联网没有普及,阅 读成为很多人的娱乐方式所使然。其时并不 尽然,重要的是作家们从个体经验中走出了 自我,站在了时代的前沿,站在了人民中间,思 民众所思,想民众所想,作品深刻触及了那个时代的矛盾,表达了人民的 心声,因此才唤起了众多的读者,点燃了他们对文学的狂热痴情。 如今,很多作家抱怨,文学边缘化主要是来自新媒体的冲击。他们认 为,是新媒体铺天盖地的信息和超强的娱乐功能分流了以往的读者群,致使 文学成为昨日黄花。当下,文学作品缺少读者是个不争的事实,可完全归罪 于新媒体的冲击亦有失公允。坦率地讲,中国文学读者流失已不是一个短期 的现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文学在逐渐萎缩,大量的读者干什么去了?他 们为什么纷纷放弃了文学?是文学人老珠黄失去了往日风采,还是读者移情 别恋另寻新欢?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作家队伍和文 学工作者反思的问题。 应该说,读者是文学的另一半,正如观众是戏剧的另一半一样。倘若失去观 众,即使再好的戏剧也如同在排练场演出,体现不出真正的价值和作用。从某种 意义上讲,文学高原和高峰的构建,是离不开读者的。读者是最基本的成分,是岩 石和土壤。作家是树,根扎在土壤和岩石缝隙中。树的高度取决于岩石和土壤的 托举。当然,读者是分层次的。不同水准的读者簇拥着不同水准的作家,形状如 金字塔,底阔顶尖,牢固扎实。作家引领了读者,读者成全了作家。 不错,多少年来,我们的作家普遍是努力的,创作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可就目前而言,坦诚地说,我们的机制是缺少活力的。无论是专业作家还是 业余作家,很多人囿于自己的圈子里自我热闹,谈着自以为深刻奥妙的话 题;讲着自以为大众读者都会感兴趣的故事;研讨、评奖、出版装帧越来越精 美的书籍……与此同时,文学期刊订阅数越来越少、报纸副刊的坚守越来 越难—出现了圈子里人写、圈子里人读、圈子里人评的现象。究竟是文 学疏远了读者,还是读者疏远了文学? 其实,阅读从来都没有停止或减弱。就目前而言,阅读的队伍之大、人 员之众均是空前的。只不过阅读的大多不再是传统的纸媒作品,而是互 联网和手机微屏。近十几年来,网络文学异军突起,每天有近亿文字网上 贴发,读者(粉丝)数千万,兴趣不减,跟读不懈。相比之下,传统文学作 品虽不乏佳作,却不能吊起众多读者的胃口,少有关注,反响平平。面对 这样一个状况,传统文学是任其萎缩自己的领地,还是积极顽强地自我 救赎,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三四十年前,无论在车站、机场还是其他公共场所,看书、读报的 人比比皆是。而如今,谁若在这些场所捧本书看、捧本文学期刊阅 读,则会普遍被认为是另类或落伍者。似乎只有那些盯着手机的“低 头族”才是主流和时尚。没有做过调查,不敢妄自断言在互联网上 阅读传统文学作品的有多少读者,倘若占有相应比例,该是让人很 欣慰的事情。 试想,一个普遍不热爱足球的国家,怎么会培养出世界一流 的球队?一个普遍缺少音乐修养的民族,怎么会造就出世界级的 音乐大师?同理,一个普遍缺少文学修养的民族,怎么会构筑起 具有世界水准的文学高峰?由此说来,大众阅读是文学的生存 之本,更是发展繁荣之动力。 阅读,是一种在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文化自 觉。如何吸引文学的大众阅读,最重要的方面还在作家一 边。这好比面对众口难调的顾客,厨师只有拿出绝技,做出 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才能把挑剔的顾客吸引过来。顾客的 “点赞”无疑是对厨师的一种莫大鼓励,而受到鼓励的厨师 一定又会努力把更好的“作品”呈现给顾客。这样一来, 假如相关部门时常还会举办一些“读者恳谈会”“作品赏 谈会”等活动,就会更好地加强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互 动。这是我们共同企盼的一种文学创作与阅读的新局 面。 新时代赋予了文学新的使命。我们的作家和文学 工作者只有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历史重任,写出更多 无愧民族、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好作品,才能引导千 千万万的读者一同构建起具有世界水准的中国文学 新的高峰。

文学作为文化的 天天下暖雪下 ... - cnjiwang.comjlrbszb.cnjiwang.com/pc/paper/att/201803/08/f70b7bed-f7af-46ce-b6… · 大的雪景山水。雪以自在洒脱的胸怀保藏对自然洁远

  • Upload
    others

  • View
    2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文学作为文化的 天天下暖雪下 ... - cnjiwang.comjlrbszb.cnjiwang.com/pc/paper/att/201803/08/f70b7bed-f7af-46ce-b6… · 大的雪景山水。雪以自在洒脱的胸怀保藏对自然洁远

每周四出版 本期出版2018年3月8日

周刊 DONG BEI FENGEmail:jlrbdbf@163.com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王小微王小微

中国北方的爱雪崇雪,可以追溯到北半球人尚雪拜

雪的雪祭。来自古远遗存的雪,也需要艺术的审美与呵

护,并由于千百年来的审美呵护风韵犹存而成为艺术中

的热门题材,还是经典母题。

打开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就走进了宋以后最伟

大的雪景山水。雪以自在洒脱的胸怀保藏对自然洁远

淡逸的认识观,借用雪景山水包容古人崇敬和暖雪景的

峻逸物象。再往时光深处步进,尤以雪景为伟大、为显

赫的北宋山水画扑面而来,古人的精神气质以雪为载体

还原呈现,将天体宇宙的信息潜入画中,使得时间与空

间同在、气象和人浑然,寂静却深远,渺小却伟岸。天地

间的两种力量运动和宁静,被似乎柔弱的雪所征服和平

复,使静者动而不改其静、动者静而不失其动。宋代山

水收藏了天地间的浩阔从容,收藏了天地雪的虚怀若

谷。空间形态的高远深远平远层次纷叠,空间氛围的幽

远阔远迷远神韵厚重。在这当中,雪成为一座艺术的桥

梁,立住了山幽水远的意象。雪在文人画里遇到了中国

最伟大的山水,文人画在雪景中拥抱了最崇高的山水。

雪景山水营造的意境浸润了丰富内涵和审美意蕴,所以

雪图就是艺术的雪赋。雪所代表的中国诗歌的精神意

象,营造了山水意境里一个活的精神空间。雪的文化气

场,古往今来无有退却;雪的皑皑之暖,与时俱增从无降

温。兼容并蓄,淬砺致臻,雪景题材因所展现的天地间

广漠的沉默而被奉为山水圭臬。

西方称为构图,在中国画山水里就是造境。被东西

方所关爱的雪,在中国被推崇为第一造境高手。宋代绘

画所呈现出的文学化倾向,尤以山水画和雪景山水画的

影响为最。在始于唐、成于宋、全于元的山水画学,描绘

冬景,南以寒林,北则雪景。最早的雪景图出自王维,最

著名画卷是《江干雪霁图卷》。以留白来表现雪的淡雅,

以渲淡手法使雪山湿润如玉。《宣和画谱》中有王维《剑

阁图》:当年诸葛亮于剑门关凌空凿石修建飞梁阁栈道,

剑阁崔嵬、栈道峥嵘。此后的剑阁栈道,既成为雪景山

水画中一个专门题材,还带动了许多文学典故成为特定

题材、形成雪景山水画独特画派。常见的描绘题材、画

家热衷的景致,如雪夜访戴、灞桥风雪、踏雪寻梅,特别

是快雪时晴:访戴图成为雪景山水画的一个著名母题。

打开心扉面向挚朋,敞开胸怀仰面雪霁,快雪时晴!《世

说新语》记载王羲之第五子王子猷雪夜走访戴逵,但到

达而未相见,呈现的是魏晋风度之率真人格、超脱性情

与隐逸思想。乘兴而来、兴尽而归,这兴来于雪也归于

雪。留下的成语,雪夜访戴抑或子猷访戴、剡溪雪访,折

射了魏晋名士风范。

书圣王羲之的一封书札行书书法《快雪时晴帖》,道

出他于大雪初晴的快慰心情并致亲朋问候,得到后世文

人画家推心置腹的惊羡和五体投地的崇尚,清朝皇帝乾

隆当属代表之一。《快雪时晴帖》被奉为王羲之天下第一

行书《兰亭序》后的代表作,也以独到的角度提升了后人

对雪的文化爱戴和敬拜神往。酷爱王羲之书法的乾隆,

对此帖更是极为珍爱,誉其神乎其技,天下无双、古今鲜

对,将其与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奉作稀世瑰

宝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命名三希堂。墨汁金壶,睿藻古

香,伴随《快雪时晴帖》名扬天下,快雪时晴不仅成为中

国山水画的独立母题,也成为更加著名的雪一样的传世

母题,还成为了中国文人的一种文化概念、艺术倾向、创

作追求!食不厌精、景不厌雪,雪霁晴美、快雪率情。出

自黄公望之手的雪景画作还有《九峰雪霁图轴》与《剡溪

访戴图轴》,三图都是锋芒藏于积雪之中、以留白表现借

地为雪之作。《九峰雪霁图》描写的雪霁景象,具备了以

这种山水画风创作文人画的所有特质,也纯正地诠释了

庄子“澡雪而精神”的净化精神、洁净象征。

唐代王维与元代黄公望分别在自己的山水画论篇

章里写下同一句话:“冬景借地为雪!”落墨地方的白黑

是一种相对,表达中国传统哲学讲究的阴阳变化,这种

阴阳互换给空白的空间赋予了深厚的内涵。借地为雪,

就是把留白的地方空出来作为雪的白的样子,然后再把

背后染出来,就把它给突出了。以见雪来识冬,以大白

喻大雪积存,白也把雪景的禅意以独到表达,心中意气、

生机伶俐,给人一份清净安处的境象。山顶石坡以留白

代表雪意深厚,寺舍民居以留白呈现深藏山中,山的宏

厚和雪的容纳,掩映得恰到好处,天然和谐浑然一体。

雪像山水画的社会意义存在于大自然的社会性里面一

样,雪的清寒、透彻、明理的精神角色,也昭显出大白天

下为冤透理的思辨。元代黄庚以诗“江山不夜月千里,

天地无私玉万家”喻玉而《雪》,辛弃疾以句“老无花态

度,全是雪精神”喻梅雪高洁奔放。清朝雍正皇帝胤禛

写诗可谓新奇,专给吉林而作更为新奇,题句吉林之雪

实属珍奇。雍正以《渡句骊河》句“木落晴峦出,冰坚雪

练长”,一晴一雪二字隐含快雪时晴之内蕴,慨奉祖先之

圣地、钦羡长白山之雪。天地是一块大玉,雪在沁着,沁

人心脾。暖雪铺开宛若巨幅宣纸慢慢舒展,中华书法像

是天地绝色行云曼雪。1936年的陕北小院,雪霁下的桌

案上笔走龙蛇聚地凝天,毛泽东的雪下出了一派雄浑荡

气的画意诗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春风得意马蹄疾。雪

的气势与其雄才大略最相配,雪的气场与其磅礴浩荡最

媲美。1673年的皇宫堂前,雪霁下的御案之上御笔金字

沉凝缓步,康熙的天下第一福字成功救病皇娘,百病皆

消!月是故乡明,雪是故乡暖,东方山水中国乡愁,白雪

生处烟火人家。雪道上滑写出的是个福字,滑雪者用雪

板蘸着阳光在雪上书法,滚雪者用身体蘸着地气在雪

上书法,观雪者用梦想蘸着浪漫在雪上书法。蘸雪走

笔、纵雪写意,把赠与你自己的福祉带回家,把天下第

一福迎回家!从地理角度看历史,在此生活过的祖先

的心愿和瞩望最终将福祉于这片土地上的晚生身

上。而从历史角度看地理,则这里的人与自然间的

牵挂牵绊形同我们自身,文脉基因割也不断、藕断

丝也连。无论山水旅憩抑或中国山水雪景画观

赏,都是人文精神诉求、生命穿透力的美学举动。

雪的文化,对于真切领悟和正确品读中国北方整

部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冬景中的雪季意象的深

沉诗意,为回归正大气象的雅颂之声而提供了

一把打开的金钥匙……

这就是被秋雨先生称之为流放者土地的

中国北方和中国北方的吉林。流放也是流芳,

其也历史地留住了很多不曾被注意的闪闪放

光的东西。雪山水与雪精神,无疑是这当中

可圈可点的壮美文明。真是近朱者赤、近雪

者白,人们都纯净得幸福和因为幸福而纯

洁。清代诗人袁枚说,晒太阳“近一分则受

一分之暖”、望明月“高一寸则多一寸之

光”,多好!其是在藏雪中颂雪,曲径里爱

雪亲雪,那近的一分暖、那多的一寸光,

都是快雪时晴的诗意与精神。鲍尔吉·原野有个句子“雪花无声无息地落下

来,犹如歌剧的序幕”,说的是轻,来如

去去如来。这里的雪花默写的是个请

字,那些个铺垫和铺陈是请你往下欣

赏,静待雪以绵绵密密的托举住挥

洒下来的阳光,领受序幕后正剧的

华章咏叹、华彩乐章。雪飘落的动

作犹如戏剧缓慢的舞蹈动作,缓慢

的水袖和背景音乐里的长音,让

你看好并传达静气与回味的诗

意。红装素裹的雪晴日,是一种

缓慢的时间感,物理时间和心理时

间融合如初,诗意的安宁使人犹如

回到了初心,回归了初心的诗意和

诗意的初心!雪说,忘了初心哪来情

怀?没有情怀哪有诗和远方?以心鉴

心,以行践行,雪沃肝胆,一往情深。

雪的年华,布满在中国北方人们的生活

细节之中……

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天 下 暖 雪——探寻雪的文化密码

□冯 堤

他,是一个收藏爱好者,更是一位学雷锋志愿者,

他的藏品多与雷锋事迹有关。多年来,他带着自己的

藏品奔赴全国各地参加学雷锋事迹展;他还自办展览,

弘扬雷锋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慷慨地将自己12

年收藏的物品捐献给抚顺雷锋纪念馆。这位可敬的老

人就是张文立。

张文立是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将军街道远方社区

的一位普通居民。退休以后,他痴迷于收藏有关雷锋

的资料,而今年届古稀,仍坚持不辍。笔者第一次见到

张文立老人,是在他的家中。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建

的楼房,面积只有52平方米。室内有一张老式双人床、

一 个 小 写 字

台、一个书柜,

还有一台24英

寸老款电视机

和一台旧冰箱,这是除了收藏品之外他的全部家当。

环顾室内,有关雷锋事迹的资料、藏品,竟然占满

了书柜、橱柜、甚至床底下。藏品包括与雷锋有关的报

刊、杂志、书籍、宣传画、连环画、照片、邮票、像章、塑像

等等。自2003年“沾上”收藏后,14年来,张文立到各

地“淘宝”,丰富自己的藏品内容。

在他家里,几十个装裱精美的画框,吸引了笔者的

注意。这些都是为参加各地的雷锋事迹展准备的。据

介绍,这些精美的画框,单是装裱费用一项,就需要五

六千元,这对于每月只有2000多元退休金的张文立来

说,确实是一笔很大的支出。但张文立却说,为了宣传

雷锋事迹,这些花费都是值得的,自己省吃俭用点就行

了。

张文立醉心收藏,坚持不懈,乐此不疲。多年来,

他除了收集雷锋文物资料藏品,还经常个人出资制作

雷锋像章、雷锋书签、雷锋文物资料藏品展参观纪念券

等。他还为抚顺的历次重要学雷锋活动刻制专题纪念

戳,用印迹来记录活动、纪念雷锋。每到学雷锋活动的

重要节点,张文立都把他制作的纪念物品送给雷锋生

前所在团、雷锋中学、雷锋小学和雷锋纪念馆等“雷字

号”单位。他还向学雷锋志愿者、雷锋文献资料收藏

者以及那些热爱雷锋、传承雷锋精神的人们广泛赠

送。南到广东、北到黑龙江、西到新疆、东到浙江,许多

地方都有张文立赠送的有关弘扬雷锋精神的纪念品。

据统计,近几年来,仅在购置学雷锋物品为社会、为大

众服务方面,张文立的花费就达2万余元。

随着雷锋文献资料专题藏品越来越多,张文立觉

得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拿得出手时,一个想

法萌生了:参加展览。从2008年起,张文立先后参加三

届全国雷锋资料收藏联谊会组织的藏品展览,到北京、

营口、长沙等地展出自己的藏品,既传播了雷锋精神,

又向全国各地宣传了雷锋的第二故乡抚顺。

自2007年举办第一次个展后,张文立

的个展足迹遍布市内的中小学、社区、街道、

企事业单位等。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他至少

举办了30场个人展览。

藏诸名山,秘不示人,是很多藏家的特

点。可醉心收藏的张文立,不仅乐于与人分享

收藏的故事,通过展览宣传学雷锋活动,更主动

提出要将藏品捐赠给抚顺雷锋纪念馆。这可是

张文立老人多年的心血啊!谈起捐藏品的初衷,

张文立表示,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雷锋的

第二故乡,作为抚顺人,自己也有义务在宣传雷锋

精神、践行雷锋精神活动中作贡献。自己收藏这些

有关雷锋的物品,目的就是弘扬雷锋精神,捐给雷

锋纪念馆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心愿。

收藏、整理、展示雷锋文献资料,举办个人展览,

捐赠个人藏品,在弘扬雷锋精神的路上,张文立甘于

奉献,身体力行,展示了一位普通老人无私的情怀。

一位老人的一位老人的一位老人的一位老人的““““雷锋情结雷锋情结雷锋情结雷锋情结””””□徐成文

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样式,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民群众创造了文学,文学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不同时代,文学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跨越时空的不朽魅力,给予人们一种阅读的审美快感和精神力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繁荣必将对社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上个世纪 80 年代,文学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在中国大地上潮流激荡。一个个走出了“文革”阴影的新老作家,怀着对党、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精神,饱蘸激情,奋笔疾书,写下了一篇篇呼应时代、解放思想、讴歌改革、唤起士气的文学作品。《沉重的翅膀》《新星》《花园街五号》《人生》《陈奂声上城》《芙蓉镇》《人到中年》……这些作品篇篇引起轰动,一次次掀起阅读热潮。且不说以《人民文学》为领衔的国家重点文学期刊,发行量都在数十万册以上,就连一本普通文学杂志的重阅率也是极高的。你借我借他借,你读我读他读,往往一本杂志很快由新变旧。广大的中青年读者乐此不疲,以阅读为欣、为悦、为时尚。有人说,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电视、互联网没有普及,阅读成为很多人的娱乐方式所使然。其时并不尽然,重要的是作家们从个体经验中走出了自我,站在了时代的前沿,站在了人民中间,思民众所思,想民众所想,作品深刻触及了那个时代的矛盾,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因此才唤起了众多的读者,点燃了他们对文学的狂热痴情。

如今,很多作家抱怨,文学边缘化主要是来自新媒体的冲击。他们认为,是新媒体铺天盖地的信息和超强的娱乐功能分流了以往的读者群,致使文学成为昨日黄花。当下,文学作品缺少读者是个不争的事实,可完全归罪于新媒体的冲击亦有失公允。坦率地讲,中国文学读者流失已不是一个短期的现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文学在逐渐萎缩,大量的读者干什么去了?他们为什么纷纷放弃了文学?是文学人老珠黄失去了往日风采,还是读者移情别恋另寻新欢?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作家队伍和文学工作者反思的问题。

应该说,读者是文学的另一半,正如观众是戏剧的另一半一样。倘若失去观众,即使再好的戏剧也如同在排练场演出,体现不出真正的价值和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高原和高峰的构建,是离不开读者的。读者是最基本的成分,是岩石和土壤。作家是树,根扎在土壤和岩石缝隙中。树的高度取决于岩石和土壤的托举。当然,读者是分层次的。不同水准的读者簇拥着不同水准的作家,形状如金字塔,底阔顶尖,牢固扎实。作家引领了读者,读者成全了作家。

不错,多少年来,我们的作家普遍是努力的,创作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可就目前而言,坦诚地说,我们的机制是缺少活力的。无论是专业作家还是业余作家,很多人囿于自己的圈子里自我热闹,谈着自以为深刻奥妙的话题;讲着自以为大众读者都会感兴趣的故事;研讨、评奖、出版装帧越来越精美的书籍……与此同时,文学期刊订阅数越来越少、报纸副刊的坚守越来越难——出现了圈子里人写、圈子里人读、圈子里人评的现象。究竟是文学疏远了读者,还是读者疏远了文学?

其实,阅读从来都没有停止或减弱。就目前而言,阅读的队伍之大、人员之众均是空前的。只不过阅读的大多不再是传统的纸媒作品,而是互联网和手机微屏。近十几年来,网络文学异军突起,每天有近亿文字网上贴发,读者(粉丝)数千万,兴趣不减,跟读不懈。相比之下,传统文学作品虽不乏佳作,却不能吊起众多读者的胃口,少有关注,反响平平。面对这样一个状况,传统文学是任其萎缩自己的领地,还是积极顽强地自我救赎,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三四十年前,无论在车站、机场还是其他公共场所,看书、读报的人比比皆是。而如今,谁若在这些场所捧本书看、捧本文学期刊阅读,则会普遍被认为是另类或落伍者。似乎只有那些盯着手机的“低头族”才是主流和时尚。没有做过调查,不敢妄自断言在互联网上阅读传统文学作品的有多少读者,倘若占有相应比例,该是让人很欣慰的事情。

试想,一个普遍不热爱足球的国家,怎么会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球队?一个普遍缺少音乐修养的民族,怎么会造就出世界级的音乐大师?同理,一个普遍缺少文学修养的民族,怎么会构筑起具有世界水准的文学高峰?由此说来,大众阅读是文学的生存之本,更是发展繁荣之动力。

阅读,是一种在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文化自觉。如何吸引文学的大众阅读,最重要的方面还在作家一边。这好比面对众口难调的顾客,厨师只有拿出绝技,做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才能把挑剔的顾客吸引过来。顾客的“点赞”无疑是对厨师的一种莫大鼓励,而受到鼓励的厨师

一定又会努力把更好的“作品”呈现给顾客。这样一来,假如相关部门时常还会举办一些“读者恳谈会”“作品赏谈会”等活动,就会更好地加强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这是我们共同企盼的一种文学创作与阅读的新局面。

新时代赋予了文学新的使命。我们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只有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历史重任,写出更多无愧民族、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好作品,才能引导千千万万的读者一同构建起具有世界水准的中国文学新的高峰。

新时代文学的大众阅读

尚书华

现现现现场场场场传传传传递递递递

特特特特别别别别话话话话题题题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