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哲學系 博士論文 Doctoral Dissertation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王船山《四書》詮釋之研究─ 以內聖外王開展之 A Study on Wang Chuan-shans Four BooksIts Development from the View Point of Inner Holiness and External Reign指導教授:曾春海 Advisor: Professor Chun-Hai Tseng 生:覃明德 Graduate Student: Ming-Te Chin 中華民國 101 7 July,2012

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哲學系 - ir.lib.pccu.edu.twir.lib.pc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3542/4/http___thesis.lib.pccu... · 其獨立的論述架構,儘管王船山《四書》詮釋版本主要是依循著朱熹《四書章句

  • Upload
    others

  • View
    1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哲學系

    博士論文

    Doctoral Dissertation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王船山《四書》詮釋之研究─

    以內聖外王開展之

    A Study on Wang Chuan-shan’s Four Books─

    It’s Development from the View Point of “Inner Holiness and External Reign”

    指導教授:曾春海 Advisor: Professor Chun-Hai Tseng

    研 究 生:覃明德 Graduate Student: Ming-Te Chin

    中華民國 101 年 7 月

    July,2012

  • ii

  • i

    【摘要】

    本文題為《王船山《四書》詮釋之研究─以「內聖外王」開展之》,主要針

    對王船山重建儒學的典籍依據來自於《四書》,且《四書》詮解亦是他眾多著作

    中著力最深、用力最勤的典籍。除此之外,內聖外王不僅是儒者的目標,更是深

    受亡國之痛的王船山重建儒學的思想旨趣。因此,本文分別就(1)思想旨趣、(2)

    哲學體系、(3)著述最為大宗、(4)經典詮釋方法等四項理由來指出研究王船山《四

    書》詮釋的動機與貢獻。並且嘗試藉由王船山的《四書》詮釋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1)「內聖外王」不僅是王船山的根本旨趣,也是儒學傳承的精神方向。因此,

    當本文嘗試以「內聖外王」為其《四書》詮釋之理論開展的研究進路時,則有必

    要指出王船山「內聖外王」思想之新意涵,以避免落入其自身告誡後學者「成片

    抄襲,有文字而無意義」的窘境。(2)《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皆有

    其獨立的論述架構,儘管王船山《四書》詮釋版本主要是依循著朱熹《四書章句

    集注》而來,但對於《四書》的內在連繫並未有一整體性的解說。換言之,本文

    雖嘗試由「內聖外王」開展王船山《四書》詮釋理論,實則其內在理路仍是建立

    於「氣論」思維。因此,如何由氣論闡述內聖外王以整全各自具有獨立論述架構

    的《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便是本文的第二目的。(3)藉由上述 1、2

    兩點,給予王船山《四書》詮釋內涵在儒家義理發展史上的基本定位。

    在論文研究進程上,分為五部分:

    首先,針對王船山《四書》詮釋之問題淵源,立基於「內聖外王所涉及到的

    重要哲學問題在歷史演變下究竟呈現出何種樣貌,使得王船山有必要透過《四書》

    重新檢視理學發展至今何以導致學術與政治的敗壞,甚至帶來亡國的弊病」這一

    課題,嘗試討論三要點:(1)宋明理學《四書》詮釋的兩種基本進路;(2)理氣關

    係的定位思維轉向;(3)由此而來的對「外王經世活動」之正視。

    第二,針對內聖之學的理論基礎,分別討論氣論基礎與心性情依據兩部分。

    就氣論基礎而言,指出其內容至少可分為:(1)透過天地萬有皆是由氣化流行所

    產生的觀點,強調天人之間皆是實有之氣,理雖不離於氣,卻只是表述氣化之行

    程義的律則。而且就宋明理學講求天地運化之過程為體用關係來看,王船山主張

    理與氣是體用相涵、相互為體的關係,以否定理體氣用、理先氣後的程朱哲學二

    分思維;(2)由氣之運化的規律解釋理一分殊,並指出陰陽氣化變合所呈現的不

    僅是萬有之所以生,也是善與不善之源由;(3)藉由氣化流行所展現的健動不已

    之特性,釐清儒學的精神在剛健不已,而非道、佛異學的寂靜止息,故以靜坐為

    主敬工夫絕非聖人用力之處。就心性情依據而言,指出其內容至少可分為:(1)

    透過氣的運化不止,指出人在生命過程中皆無時無刻地承受著天命所下貫而來的

    性,也就是吾人所熟知「性日生日成」的獨特人性論主張,並透露出生命的存在

    是一個動態的實踐發展過程,內聖之學亦是生命存在中無止境的修養過程。(2)

    藉由理只是氣化之行程義以及氣理不二的觀點,主張氣質之性就是人的本然之

  • ii

    性,駁斥在氣質之性外尚有義理之性的存在,且是善惡之依據的傳統理學主張。

    (3)在陰陽二氣之變合過程落實到人之性情之分的觀點下,除了承繼孟子性善說

    的主張之外,更指出吾人為惡或不善之行為的可能性在於「情」,也就是罪情論

    的主張。(4)由天之陰陽為仁義、變合為心之知覺運動,指出心未即是理,無法

    必然為善,須養其性為心之所存,以免情妄動而有惡。故所謂「心統性情」說是

    指心函受性與情,亦即此心乃兼乎情而不純乎性的包含道心與人心之別的統稱。

    再者,針對內聖之學的工夫進程,所探討的不僅是針對王船山如何批判、繼

    承朱熹於工夫論的主張,如格物致知、知言養氣、存理遏欲等,還就王船山所主

    張的讀書態度與方法之內容以及由此而來關於知行問題的探討有其必要的解說。

    第四,針對外王之道的內涵,分別從「外王意涵的釐定」以及「外王之道的

    具體落實」這兩部分著手討論以外王之道為中心考察王船山如何於《四書》詮釋

    過程中,開顯出不同以往的儒家外王之學的新生面。

    最後,在前面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地處理以下三個課題:一者,分別就王

    船山自身思想體系與就現今眼光視之來看內聖與外王之間的意義關聯與理論限

    制與困難,以及可能引發的相關倫理問題。二者,補充與統整王船山的思想體系,

    並嘗試在儒學史的經典詮釋脈絡下予以義理上的定位,以作為王船山《四書》詮

    釋的未來展望之可能方向。三者,重新回顧本文各章的論述重點,作為最後的總

    結。

    【關鍵字】:王船山、朱熹、四書、內聖外王、經典詮釋

  • iii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s title is “A Study on Wang Chuan-shan’s Four Books which is

    Developed from the View Point of “Inner Holiness and External Reign”, the main

    discussion is how to explain Inner Holiness and External Reign on Four Books by

    Wang Chuan-shan. Four reasons are indicated to prove that this dissertation is

    reasonable: (1) The purport of Wang Chuan-shan’s thought. (2) A system of

    philosophy. (3) The maximum of wrote. (4) The method for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

    And I try to reach three purposes in conclusion: (1) To indicate new Inner Holiness

    and External Reign of Wang Chuan-shan. (2) Because each of these four book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Mencius”, “The Great Learning” and “The Doctrine of

    Means”, has its own framework, my dissertation indicate how to integrate Four

    Books by Qi. (3) To explain the Wang Chuan-shan’s philosophy position in

    Confucianism History.

    I discussed five parts on the study course of dissertation: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cause on interpretation of Four Books by Wang

    Chuan-shan. I discussed three points: (1) Two approaches to interpretation of Four

    Books on Neo-Confucianism. (2) The changes of the though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Li and Qi. (3) To value the External Reign activities.

    Secondly, I discuss “Qi theory” and “Mind”, ”Nature”, ”Feeling” theory under

    the base of Inner Holiness theory. Earlier, explain three points: (1) The world were

    full of Qi, Wang Chuan-shan emphasize w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are Qi. Although Li isn’t separate with Qi, Li only show the process of Qi. If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ssence and Function, Wang Chuan-shan opine the

    Doctrines of Li and Qi include each other, deny Li and Qi or essence and function is

    separation, example Cheng-Zhu Neo-Confucianism. (2) The theory of Li-yi and

    Fen-shu by Qi transformation, and point out that everyone was produced and the

    cause of virtue or virtuelessness by Yin and Yang Transformation. (3) Through

    Confucianism is creativity by Qi transformation, it is different from contrast Taoism

    and Buddhism. So Meditation should not be Confucian main praxis.

    As for “Mind”, ”Nature”, ”Feeling” theory, there are four points: (1) Through

    Qi transformation is creativity, emphasize what Human Nature were given by Heaven

    on the go, the opinion is named “Xing Ri Sheng Ri Cheng”. (2) To opine Natural

    disposition is Nature of heaven and earth, don’t be separated each other, and deny

  • iv

    Natural disposition is evil, but Nature of heaven and earth is virtue. (3) Because

    Natural disposition is not evil, so Wang Chuan-shan must explain what the cause of

    evil is. He attributes evil activity to “Feeling”, opine “the theory of Zui Feeling”. (4)

    To discuss the theory of Heart governs Feeling and Nature. Because “Mind” has two

    meaning: “The Mind of Nature” and “The Virtue of Humanity”, mean “Nature” and

    “Feeling” individually. So we should have Moral praxis, avoid activity of

    unreasonable Feeling.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praxis process in Inner Holiness, not only discussing how

    Wang Chuan-shan inherits and criticizes Zhu Xi though, for example, “Ge-Wu

    Zhi-Zhi”, “Zhi-Yan Yan-Qi”, “Cun-Li E-Yu”, etc, but also interpreting attitude and

    method of reading, and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ing and Cultivating.

    Forth part is about the meaning of External Reign. This dissertation elaborat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what External Reign on Wang Chuan-shan is” and “how to

    practice in the theory of External Reign” on Wang Chuan-shan’s Four Books. To

    display new though on Wang Chuan-shan’s Four Books differ from

    Neo-Confucianism in Inner Holiness and External Reign.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earlier, I talk about three topics further: (1)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er Holiness and External Reign on Wang

    Chuan-shan’s though and a point of view now, and extend to ethical topics. (2) To

    replenish and integrate Wang Chuan-shan’s ideology, and try to explain the Wang

    Chuan-shan’s philosophy position in Confucianism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

    History, as well as develop other topics in the future to Study on Wang

    Chuan-shan’s Four Books. (3) To review the important viewpoint every paper, as

    conclusions of this dissertation.

    【key words】:Wang Chuan-shan、Zhu Xi、Four Books、Inner Holiness and

    External Reign、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

  • v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價值……………………………………………………....1

    第二節 研究文獻的範圍與現今成果回顧…………………………………....9

    一、研究文獻的範圍……………………………………………………....9

    二、現今研究成果方向之回顧…………………………………………..10

    三、當代王船山《四書》研究專書述評………………………………..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進程………………………………………………..18

    一、研究方法……………………………………………………………..18

    二、研究進程與篇章內容概要…………………………………………..21

    第二章 王船山《四書》詮釋中的問題淵源……………………………………..25

    第一節 宋明理學治《四書》的兩種基本進路:朱熹與王陽明…………..27

    一、朱熹「格物窮理」的詮釋進路……………………………………..27

    (一) 格物窮理而致知………………………………………………..29

    (二) 知之愈明,行之愈篤…………………………………………..33

    二、王陽明「致知體認」的詮釋進路…………………………………..36

    (一) 格物致知,乃正心致良知之謂………………………………..37

    (二) 良知即為行……………………………………………………..39

    第二節 理氣關係定位思維的轉向…………………………………………..40

    一、從「理氣二分」到「理只是氣之理」……………………………..41

    (一) 程朱哲學的理氣二分…………………………………………..41

    (二) 羅欽順、王廷相的「理只是氣之理」………………………..47

    二、從「氣有善有不善,性則無不善」到「貴性賤氣」……………..51

    第三節 外王經世活動的正視………………………………………………..56

    第四節 小結…………………………………………………………………..62

    第三章 王船山《四書》詮釋之義理展顯(一)

    ─以內聖之學的理論基礎為中心的考察………………………………..63

    第一節 內聖之學的氣論基礎………………………………………………..64

    一、天人之蘊,一氣而已………………………………………………..66

    (一) 只此是體,只此是用: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67

    (二) 理只是以象二儀之妙,氣方是二儀之實……………………..71

    二、陰陽變合,有善有不善……………………………………………..74

    (一) 由氣別而理別以言理一分殊…………………………………..74

    (二) 氣化變合,善惡或成…………………………………………..77

  • vi

    三、化育流行,健動不已……………………………………………….80

    第二節 內聖之學的心性情依據…………………………………………….83

    一、氣日生,故性亦日生……………………………………………….84

    二、氣質中之性,依然一本然之性…………………………………….88

    三、不善雖情之罪,為善則非情不為功……………………………….91

    四、心統性情…………………………………………………………….95

    第三節 小結………………………………………………………………….97

    第四章 王船山《四書》詮釋之義理展顯(二)

    ─以內聖之學的工夫進程為中心的考察………………………………..99

    第一節 集義養氣以變化習氣……………………………………………....100

    一、何謂變化習氣……………………………………………………....100

    二、集義養氣…………………………………………………………....103

    第二節 格物致知的兩分而相因…………………………………………....105

    一、區分格物與致知為二……………………………………………....105

    二、格物與致知彼此相因……………………………………………....108

    第三節 存心養性以遏欲…………………………………………………....110

    第四節 讀書法……………………………………………………………....114

    一、讀書者,最忌先立一意…………………………………………....114

    (一) 以己見來概括經典意旨,容易簡化經典豐富意涵………....115

    (二) 以己見增潤經典意涵,容易喪失固有之精神……………....118

    二、細心活看對治執語成滯…………………………………………....122

    三、躬行心得…………………………………………………………....125

    第五節 小結………………………………………………………………....129

    第五章 王船山《四書》詮釋之義理展顯(三)

    ─以外王之道為中心的考察……………………………………………131

    第一節 外王意涵的釐定……………………………………………………133

    一、從「此不忍之心,即生生之理」言「外王」……………………134

    二、由「天地人三維」言「外王」……………………………………138

    三、由「理勢相成」言「外王」………………………………………142

    四、由「義利名實」言「外王」………………………………………146

    第二節 外王之道的具體落實………………………………………………148

    一、外王之道的可行性…………………………………………………148

    二、外王之道的具體施為………………………………………………150

    (一) 君之是不是,也絲毫不可帶過………………………………151

    (二) 自耕自入與商旅無用關的經濟施為…………………………155

    (三) 設學校以教之,使民明人倫…………………………………157

  • vii

    第三節 小結………………………………………………………………..158

    第六章 結論……………………………………………………………………..161

    第一節 內聖與外王思維間架之整合與問題……………………………..161

    一、王船山內聖與外王思想之貫通…………………………………..161

    二、內聖外王的理論限制與困難……………………………………..164

    三、內聖外王所引發的相關倫理問題………………………………..167

    (一) 由「華夷之辨」引發的「文化全球化」問題……………..167

    (二) 由「義利、理欲之辨」的界定引發道德抉擇與行動問題..171

    第二節 王船山《四書》詮釋的儒學體系之定位………………………..173

    第三節 總結………………………………………………………………..178

    參考書目…………………………………………………………………………..183

  • viii

  •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價值

    針對儒家義理發展史而言,目前學界上的研究成果已然相當豐碩,論點亦頗

    具多樣,舉凡馮友蘭、熊十力、牟宗三、勞思光等諸位先生就因為在治學態度與

    思維方法的差異,使得彼此對儒家基本哲學問題的詮釋就有不盡相同、進而相去

    甚遠的看法。1如果我們暫且擱置從後設的角度,省思諸位前輩學者在評判儒家

    義理系統所持的理論標準孰為優劣高低,這一個涉及範圍廣泛且複雜的問題不

    談,純粹就思想史的角度來看,將可以發現到,無論是漢儒、宋儒、明儒、清儒,

    抑或是當代儒者,對儒家傳統典籍的解讀工作,除了是在紹承所謂道統、學統甚

    至是政統的歷史背景因素下,不斷地挖掘文本中的深刻洞見,展現出義理內涵的

    豐富多姿,形成一種另類的百家爭鳴的學術多元樣貌之外;更重要的是,儒學在

    傳世的過程中,藉由經典注疏(訓義)的方式2賦予文本的當代意義以弭除雙方的時

    1 馮友蘭先生於後期重新撰寫的《中國哲學史新編》,於〈前言〉裡就直接表明要「寫一部以馬

    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南的中國哲學史」。他認為儒學就是在一種唯心主義與唯物主

    義的鬥爭中發展而來,如孟子與荀子就分別是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代表人物。在宋明時期,氣

    學就是唯物主義,理學與心學就是唯心主義。不過,他又細分出唯心主義有客觀與主觀之別,雙

    方差別在於是否承認有一個公共世界、以及公共的理的存在。雖然理學與心學對理的認知有異,

    但差別在於理究竟是形上還是形下,而不是公共的問題,因此理學與心學都應是客觀唯心主義無

    疑,只是心學仍具備主觀唯心主義的傾向與色彩。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一冊)》,〈前言〉

    (台北:藍燈文化,1991),頁 1;《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頁 96-97、442-447;《中國哲學史

    新編(第五冊)》,頁 242-244。熊十力先生提出「體用不二」的本體論原則作為儒學的基本特質,

    並以內聖與外王、道德與事功並重為儒學入世的精神。所謂用是指變動不居的宇宙,所謂體是指

    作為宇宙之由來的道德本心本體,生命就是在變動不居的過程中表示出一個價值的永續發展。認

    為儒學自孔子創立之後,後繼者都已喪其基本精神,即使是孟子,他認為只是「堅守小康之壁壘,

    與大道學說之主旨根本無可相容。孟子最頑固,宗法思想,狹礙一團」。又如宋明儒者,亦因強

    調主靜,而有參禪之氣味。蕭萐父主編,《熊十力全集(第七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頁 394-395。景海峰,《熊十力》(台北:東大圖書,1991),頁 160-162。牟宗三先生以獨創的二

    分法架構(如道德形上學/形而上的道德學、縱貫系統/橫攝系統)來劃分自孔孟以降眾多的儒學理

    論系統,並以「道德形上學」或「本體宇宙論之道德創生的縱貫系統」之確立作為孔、孟、庸、

    易乃至宋明理學(伊川、朱子不在此系統中)之發展旨趣。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第一部 綜

    論〉(台北:正中書局,1999)。勞思光先生指出「發生歷程」與「本質歷程」是研究哲學史所必

    須同時兼顧卻又不可混淆的兩個領域,並在此基礎下,以「理論效力」評判儒學發展分別持「天

    道觀」、「本性觀」與「心性論」的優劣,確立「心性論中心」方是孔、孟原旨,儒學史的發展正

    是以層層加強理論效力為演進之主脈,一步步地由「天道觀」、「本性觀」,最後以「心性論」作

    為儒學回歸孔孟原旨的歷史完成。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卷上)》,〈第二章 宋明儒學總說〉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 2 朱漢民與肖永明兩先生就有指出儒者建構自己思想學術體系時,之所以採取回到原典之形式的

    治學特點,主要就(一)中華民族成長於農業宗法社會之中,歷史意識非常強烈深厚,由此形成一

    種尊重歷史經驗、珍視文化傳統的價值取向。故從傳播與接受的角度考慮上,若能依據古代聖賢

    以立言,則其正當性、合理性就往往不言自明。(二)古代典籍內容豐富,往往被視為知識的淵藪,

    尤其概念、範疇、命題具有多樣性、模糊性之特點,為歷代學者根據時代需要與個人體會、理解

    對原典內容作出新的解釋,從而建構起各具特色的思想體系。朱漢民/肖永明,《宋代《四書》學

  • 2

    代間距,表現出思想內涵的同一性與連結性,也同時顯示出問題意識的自主性與

    思維方法的獨特性。尤其是後者,更能夠凸顯出儒家傳統經典內容具有能夠與時

    俱進的開放性功能,是儒家義理得以持續不斷地開展甚而影響於世的重要條件之

    一。如此一來,我們可以看到儒家哲學思維高度發展的明顯軌跡就實際表現於所

    謂「經典詮釋」3這一個深具詮釋學意識的具體思維活動之中。例如,景海峰先

    生在〈儒家詮釋學的三個時代〉一文中,開頭即明言:

    一部儒家發展史,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對經典不斷進行詮釋的歷

    史。……積兩千餘年悠悠歲月,儒家典籍可謂汗牛充棟,但翻來揀去,絕

    大多數是注解之作,稍能脫開經典而較具有獨立文本意義的,卻百不及

    一。即使是能開一代風氣的儒宗巨匠,他們的著作也大多是圍繞著經典的

    解釋而展開的。所以說,儒學史即經典詮釋史,儒家的學問在很大程度上

    便是詮釋的學問。4

    張麗珠先生亦言:

    儒學倚重經典傳世,注經傳統因此成為儒學特有的現象,同時構成中國特

    有的藉由儒家經典呈現的思想史脈絡。後儒釋經雖未必盡合經典原意;但

    是各代儒者面臨的最迫切、最亟待解決「時代課題」,由於內在儒者的中

    心意識而往往聚焦呈現在所注疏中,因此通過注疏傳統可以按圖索驥建立

    起儒學思想發展史。……因此各代儒者往往藉著注經之「意義賦予」,一

    方面傳承聖學,另方面也實現淑世理想;注疏經典連繫了傳統社會中儒學

    與此世的關係,也反映出當代的思想言為。5

    眾所周知,儒學自先秦孔、孟創立以降,逐步朝形上思維的理論建立為問題走向

    雖是歷史事實,卻也是理論發展的必然趨勢。蓋因原本以肯定倫理道德、政治王

    權為濟世蘄向之理念或信念可於當前世界實現的傳統儒家,面對道、佛二教形上

    與理學》(北京:中華書局,2009),頁 21-22。 3 「經典詮釋」首先意謂著經典如何由普通書籍提升為具有能夠不斷地傳承、閱讀與解釋價值的

    權威性地位之典籍。再者,藉由經典的詮釋所獲取之內涵對吾人於生活世界中的作為有何教化意

    義。第三,對經典內容如何進行詮釋與對此詮釋活動中可能具有的解經方法進行省思。最後,透

    過解經者的詮釋對比原典與詮釋者或詮釋者與詮釋者之間於宇宙世界圖像之建構的異同與演

    變。質言之,經典的「歷史性」與「規範性」(包含認知活動與實踐活動的教化、教導作用)或者

    更確切地說「對比經典內容於歷史進程中的義理演變」與「掘發經典內容或解讀者的潛在詮釋學

    要素」這兩項,是經典詮釋過程中所必然具有的基本意涵。目前台灣學界上最具有計畫性的研究

    首推由黃俊傑先生主編,並由台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的一系列有關東亞經典詮釋傳統文化的叢書

    為代表。大陸方面則有洪漢鼎先生主編的《中國詮釋學》以及劉笑敢先生主編的《中國哲學與文

    化》一系列書輯。在這些研究成果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立基於中國本身源遠流長的解經傳統

    文化視野下,對比融通於西方詮釋學的思維架構,試圖開創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詮釋學理論。 4 收錄於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7),頁 85。

    5 張麗珠,《清代的義理學轉型》(台北:里仁書局,2006),頁 13。

  • 3

    理論的挑戰與衝擊時,不得不在理論層面上多所陳述、突破以論證支持之。6藉

    由不斷地吸收異學的概念名詞、思維方式,試圖從傳統典籍中提供道德原理在宇

    宙論、本體論的根源性論證,強化儒學在濟世方面的合理性、必然性與可行性。

    上述引文可說是直接點明儒家義理的發展方向與經典的如何解讀是不即不離的

    關係。經典作為儒學如何在時代更迭中表現出對哲學或文化課題的反省而提出深

    刻洞見的依據,後儒的解讀在影響經典內容走向占有部分重要的地位;也就是

    說,經典與儒者的關係是前者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而表現出一種自主性以因應時

    代課題的作品,後者則是能夠在著眼於當時的重要課題上融合傳統經典內容以建

    構自身思想系統的儒家巨匠。由此可見,儒學雖是倚靠著注經來傳世,但並非是

    象牙塔裡的學問,天下如何安立始終是它的思考方向,儘管不同時代的儒者在這

    方面上都有不盡相同的主張,如兩漢時期的儒者,將神學式的天人感應說附會在

    道德修養與皇權政治上,認為一切行為的進退取捨都應參照上天預先出示的徵

    兆,順天意為福,背天意為禍;宋明時期的儒者,即便對儒家典籍的解讀彼此相

    異,絕大部分仍是主張外王經世的功業根基於內聖修德的完善,政治事業即是道

    德活動的必然延伸;清儒則從歷史經驗出發,強調經世致用之學的關鍵並非著眼

    於個人的修身成德或天道性命之學的理論完善與否,而是以如何順遂百姓之生命

    為基調。因此,同樣抱以「內聖外王」為思想旨趣、以《四書》、《五經》為理論

    依據的諸位儒者而言,由於彼此的立場、時代需求與思維角度等差異,理所當然

    地在回應上亦有所不同,相對地也賦予儒學相當豐富的義理內涵與後學者的研究

    空間。

    儘管從思想史的角度可以發現到儒家思維方向的明顯變化帶來豐富的義理

    內涵有其時代課題的背景因素,但是仍有必要注意的是,上述引文中所謂「儒學

    史即經典詮釋史」或「注經之『意義賦予』」,背後實有其更深層的意蘊:即在「儒

    學應該如何說明」的活動過程中「釐清儒學的本質為何」的問題。此問題就是在

    「回歸孔孟精神」的儒學復興運動中透過經典詮釋所表現出來一種絕對性、排他

    性的思維,在「聖賢之學的內涵」(內聖)與「理想世界的構作」(外王)這兩方面

    的連結性上尤為顯著。由是觀之,釐清儒學本質與經典詮釋彼此實是互為表裏的

    關係,並由此衍生出「正統」和「異端」的爭論與「評判標準為何」之類的種種

    儒學史問題。7

    6 勞思光先生在講述宋明儒者否定佛教的捨離精神時,就指出對於儒者所依循之理可於當前世界

    實現的肯定態度之說明不純粹亦不能只是一種宗教式的「信念」,而是著重在如何以確定之陳述

    論證支持之的理論建構。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卷上)》,頁 40。 7 上述諸問題在儒學史上屢見不鮮,如先秦時期的荀子在〈非十二子〉一文中,批評子思、孟子

    倡言「五行」為內在於心性之中的德行,是誤解孔子思想。東漢時期的王充就批評兩漢儒者大談

    神靈讖緯之說是對孔孟思想的誤解;宋明時期則有朱熹與陸象山論辯的鵝湖之會以及朱熹與王陽

    明因訓解《大學》「格物致知」的相異而有儒學工夫問題之釐清;清乾嘉時期的儒者則在通經致

    用的原則下,強調考訂訓詁對經典義理真偽性的重要,批評宋儒不辨真偽,只抒發己見,尤其受

    到佛學影響,而有陽儒陰釋之嫌,最終因過於空談心性而導致亡國。當代的學者,如牟宗三與勞

    思光兩先生對儒家形上學、心性論與人文化成的關係就有不同的態度與看法。林啟屏先生就指出

    儒家學派的歷史,充滿著與「異端」爭勝的經驗,而且不只是與外家學說理論競爭,更且是自家

    人「同室操戈」的「爭正統」,以致互指為「異端」之事的情事,也是所在多有。林啟屏,《儒家

  • 4

    事實上,本文研究的王船山,其哲學發展的動機與旨趣正是在這樣的思維

    下,透過注述儒學傳統典籍,論說儒家聖學之大義。尤其他曾自述「六經責我開

    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8,懷著對儒家聖學精神的認同,卻又深感先前諸儒未

    能體現孔孟精神之全貌的遺憾,故自許能夠深入其中而又出乎其外,展現儒學的

    新風貌。例如,張立文先生就說:

    船山「六經責我開生面」的「責我」是自我的承擔感。能否承擔就不僅僅

    是自我責任感的強調程度問題,還關聯到自我的能力、素養、學養和思維

    等各方面的問題。特別是能否開出「生面」與自我後一方面問題關係更為

    密切。其實,並非「六經責我」,而是我責六經。《六經》作為歷史文本,

    是實存的;實存的文本本身它不會責我、責人,它也不會改變文本本身以

    適應我或時代的需要,而是負有時代責任感的人按照時代需要對《六經》

    文本做出不同的解釋或理解。從這個意義上說,是時代的需要「責我」對

    《六經》做出新生面的解釋和理解。9

    中國知識份子的最大特色就在於對社會政治環境懷抱著莊嚴的責任感,強調學術

    的優劣方向是影響社會政治風氣興衰的重要因素。引文中以「自我對時代需要的

    承擔感」解釋「責我」,可說是對中國士人相當具有深刻性的準確描繪。眾所周

    知,「如何解決時代課題」是經典得以產生新生面的解釋和理解的歷史基源。在

    此意義下,讀者居於主動地位,經典的新意義來自於讀者自我醒覺的時代責任感

    與學識能力,故讀者與經典,首先是一種外發型(外在於經典之讀者於回應當前

    時代課題時所必須有掘發經典內容的能力)的指向。然而前已言及,讀者與文本

    是不即不離的關係,促使經典得以不斷地呈現新意義,除了讀者自身的學識能

    力、解決時代課題的責任感與急迫性之外,經典本身豐富的內涵與深刻的洞見亦

    是箇中原因。反之,若文本不具有豐富的內涵與深刻的洞見,則無論是多麼有學

    識涵養的人也無力挖掘出文本的新意義,從這方面而言,經典自身亦具有它的主

    動性地位所在。相較於前者,此可暫且稱之為內顯型(內在於經典自身的深刻意

    涵引導讀者予以展顯)的指向。因此,當王船山為解決時代課題所不得不對以往

    諸儒所詮釋的經典有所揀擇與反省的同時,我們也應該了解到經典自身的豐富內

    涵可以促使王船山作出新生面的解釋系統。

    不過,在我們肯定王船山哲學對儒家義理發展上的貢獻與價值的同時,有必

    要探討的是,當以「回歸孔孟精神」作為各個儒者的思考方向時,所面臨的不僅

    是當時儒者對經典的理解、諸位儒者之間的相互解讀,以及何以選擇此部經典等

    諸多因素之外,作為研究者的我們如何對他們的思想作一恰當的理解與說明,更

    顯得格外重要許多。

    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頁 94。 8 〈觀生居堂聯〉,《船山詩文拾遺》卷一,《船山全書》第十五冊(長沙:嶽麓書社,1996),頁

    921。 9 張立文,《正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頁 39-40。

  • 5

    選擇王船山作為明末清初儒家「內聖外王」思想之新詮釋的代表人物,並將

    目光聚焦在其《四書》詮釋上的理由,一方面在於「『內聖外王』一語雖出于《莊

    子‧天下篇》,然以表象儒家之心願實最為恰當。」10 尤其以「希張橫渠之正學」11為志願的王船山,一再推崇「張子之學,上承孔、孟之志,下救來茲之失,如

    皎日麗天,無幽不燭,聖人復起,未有能易焉者也」12、「孟子之功不在禹下,

    張子之功又豈非疏洚水之岐流,引萬派而歸墟,使斯人去昏墊而屢平康之坦道

    哉!」13視張載為紹承孔孟之學的唯一傳人。理所當然地,張載所云:「為天地

    立志,為生民立道,為去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14的宏大心願,對王船山而

    言更是肯定橫渠之學為孔孟正統,為儒家內聖外王思想的最佳表徵。勞思光先生

    甚至直接指明:「船山以其實在論觀點建立其形上學及宇宙論,然其根本旨趣仍

    在『內聖外王』之傳統儒學目標上。」15如本文所選材的王船山《四書》詮釋中

    即可見「內聖外王」理念貫穿其內,其曰:「德之明必全乎性之善,民之新必底

    於化之成。明新合一,而極乎內聖外王之理者,則至善也」16、「孟子之學,以

    性善為宗。……而推此理以治天下,則帝王之治,無人不可逮,無時無地而不可

    行。……孟子之以明絕學於邪說橫行之世,而欲興王道於無道之天下,七篇之中

    皆此意也」17、「但在欲修、欲正、欲誠之學者,則即此而見天德、王道之條理;

    其非欲修、欲正、欲誠者,則徒以資其假仁義、致富彊之術而已」18,諸如此類

    的文句,在典籍中隨處可見。因此,我們實有理由相信若以「內聖外王」作為切

    入王船山《四書》詮釋的研究進路應有其相應之處。

    另一方面,明末諸多哲學家中,以王船山的思辨性最強,理論體系最為龐大,

    且是批判宋明理學最為激烈者已是學界公認的事實。唐君毅先生就說:

    明末儒者,無不重經世致用之學。如梨洲、亭林、船山則其選也。……惟

    船山竄身猺洞,發憤著書,其哲學思想最為絕。船山本其哲學思想之根本

    觀念,以論經世之學,承宋明儒重內聖之學之精神,而及于外王,以通性

    與天道與治化之方而一之者,惟船山可當之耳。19

    10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頁 4。 11

    〈自題墓石〉,《薑齋文集補遺》,《船山全書》第十五冊,頁 228。 12

    《張子正蒙注‧序論》,《船山全書》第十二冊,頁 11。 13

    同上註,頁 12。 14

    《張子語錄‧語錄中》,《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頁 320。他處則記為:「為天

    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去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拾遺‧近思錄拾遺》,《張載集》,頁

    376。黃宗羲則又將此語另記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宋元學案‧橫渠學案下》(北京:中華書局,2007),頁 769。目前眾人所琅琅上口的應為《宋

    元學案》版本。 15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卷下)》,頁 514。 16

    《大學‧經》,《四書訓義》卷一,《船山全書》第七冊,頁 44。 17

    《孟子五‧滕文公上》,《四書訓義》卷二十九,《船山全書》第八冊,頁 295。 18

    《論語‧八佾篇》,《讀四書大全說》卷四,《船山全書》第六冊,頁 620。 19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頁 513。

  • 6

    這是從哲學造詣的部份來區別明末儒者對內聖外王之道的理論構作。唐先生認為

    經世致用之學是儒學自始至終的理念,也是對深受亡國之痛的明末儒者最為迫切

    需要的時代課題。然而,唯有以「通性與天道與治化之方而一之者」的王船山方

    可重建儒家經世致用之學。而且「性」、「天道」、「治化」三方面正是儒家內聖外

    王思想在理論陳述上的重點所在,故由此指出王船山對理學的批評與創造性的哲

    學建構,其研究價值可見一斑。

    再者,在王船山的眾多著述中,以《四書》的詮釋最為大宗。20由此可見,

    王船山對《四書》的重視極深,亦不難推想出他對當時儒者詮釋《四書》時的論

    點深表遺憾與不滿。陳來先生就說:

    船山對於儒學傳統,對於儒家經典,對於孔孟程朱,都懷有真實的尊重,

    其傳承發揚孔孟之志,亦本其真心而發,而船山的《讀四書大全說》乃是

    對朱子學派四書詮釋的「批判的總結」。……與明代為朱學者和為王學者

    宗派性地依傍朱熹和王陽明不同,王船山學術既具有鮮明的批判性格

    (critical),又有其孤發獨詣的創造詮釋(creative)。21

    《讀四書大全說》是王船山《四書》詮釋的諸多著作中最為重要與創見之典籍,

    此書是順著《四書大全》22的脈絡抒發自己的論點以別於程朱一派儒者的詮解,

    並極力批駁程朱理學的部分主張以及陽明心學均流於釋氏實有違孔孟真義,其哲

    學思想大要已見於此書。引文中以「批判的總結」說明王船山吸取程朱一派詮釋

    《四書》的義理資源,同時在反省與創新的進程中提出自己的詮釋主張,加上王

    船山本身的學術理路以接承張載的氣論為依歸。因此,建立所謂氣論思維的《四

    書》詮釋,展現儒家義理發展的新風貌,可說是王船山《四書》詮釋中的一大特

    色,亦是值得深思玩味之處。

    最後,當王船山身為一位《四書》的解讀者,同時也是反省前人思想的批判

    者而言,如何真確地獲得對文本的「知」就涉及到他如何詮釋的方法論問題。他

    說:「經傳之旨,有大義,有微言,亦有相助成文之語。字字求義,而不顧其安,

    鮮有不悖者。」23「志有所激也,以辭傳之;辭有所指以明志,勿執辭以害志。」24王船山認為聖賢雖然藉助語言文字來表達思想,後人亦可從經典書籍來了解聖

    賢之學,卻不表示思想涵義可以完全等同於語言文字。因為時代的演變,文本所

    20

    曾昭旭先生指出:「船山於四書,除禮記章句中有大學、中庸章句各一卷外,尚著有四書稗疏

    一卷、四書考異一卷、四書訓義三十八卷、讀四書大全說十卷、四書箋解十一卷及四書詳解、四

    書集成批解等八種。在船山之著述中,特為大宗。其中除詳解、批解二書未刻已佚,箋解一書唯

    見諸劉人熙補刻本外,其餘彙計,仍達一百二十萬言之譜。」曾昭旭,《王船山哲學》(台北:遠

    景出版事業,1996),頁 163。 21

    陳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頁 45。 22

    明成祖永樂十三年(西元 1415 年)命胡廣等人所編篡而成,義理方向以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

    為範本,並徵引補充程、朱學派門人對其師說的自我解讀觀念。 23

    《大學‧傳第九章》,《讀四書大全說》卷五,《船山全書》第六冊,頁 432。 24

    《孟子九‧萬章上》,《四書訓義》卷三十三,《船山全書》第八冊,頁 582。

  • 7

    具有的內在涵義已非表面文字所能完全表現出來,而需根據整個文句脈絡來解

    讀,且考量到作者甚至是解讀者的時代背景與本有之定見,方能牽引出文本應有

    甚至是必有的意義,也就是王船山所謂的「須高著眼,…而不遷文害義」25。因

    此,當他主張「讀書者,以知人論世為先務」26、「是以尚論者,合古今數千年

    之天下而通其變,合古今盛衰治亂所處之道而酌其宜,則以世論人,而以人論善」27時,按照王船山之意,「知人論世」不僅是指讀者應先了解作者或文本作此內

    容的動機與時代背景,避免斷章取義,更可就高著眼處,強調以成己成物、開物

    成務的「內聖外王」之思維視為士人所應具有的首要目標,吸取古今盛衰治亂的

    經驗作為士人於處世時的助益,而非僅是侷限在品評古代先人的歷史作為之是非

    對錯。

    綜合上述所言,儘管《四書》是王船山諸多注述中用力最深、著力最勤,也

    是確立其哲學思想大要與根本旨趣的重要典籍,當代對王船山思想的研究卻未集

    中於此。28這倒令人感到疑惑,難道王船山的《四書》詮釋不值得研究嗎?抑或

    是已研究殆盡呢?顯而易見地,此並非事實。究其原因,本文以為至少有三種可

    能:一者,就王船山治學方向而言。王船山以治易學起家,又以張載的氣論思想

    為理論歸宿,使得當代研究王船山思想無不以易學和氣論兩方面著手。僅管王船

    山詮解《四書》時亦有相當多關於氣的論述,現今研究者卻總是將其統括在氣論

    的大架構底下進行說明,也就是在討論相關問題時予以徵引經典條文,而少有對

    《四書》作專題式的研究。二者,就《四書》本身具有的理論特色而言。由於《四

    書》各自具有獨特的論述架構,因此,前輩學者即便研究王船山的《四書》詮釋

    時,卻往往將《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分別獨立論述,以至於在思

    想整全性的要求上缺乏相關的二手資料,使得後學者在此方面的研究著力較少。

    三者,就《四書》的詮釋史脈而言。宋明理學時期,儒者無不以《四書》為自身

    義理開展的典籍依據29,王船山詮解《四書》同樣是在理學史脈下針對前儒(程朱

    學派、陸王學派)的主張進行批判與重建。因此,如何在王船山對前儒批判的理

    解下進一步地對其儒學體系之創建予以說明、對比,所須工夫實屬繁複、不易。

    如此一來,王船山《四書》詮釋之專題研究成果不多亦是可想而知的。30

    25

    《大學‧傳第七章》,《讀四書大全說》卷一,《船山全書》第六冊,頁 422。 26

    《論語‧顏淵篇》,《讀四書大全說》卷六,《船山全書》第六冊,頁 781。 27

    《孟子十‧萬章下》,《四書訓義》卷三十四,《船山全書》第八冊,頁 669。 28

    根據國家圖書館所提供「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查詢的結果,近 30 年(1982-2011)研究王船

    山思想的論文約有 70 篇,然而以《四書》為研究題材的卻只有 5 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

    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html。

    根據國家圖書館所提供「期刊文獻資訊網」查詢的結果,近 30 年來(1982-2011)研究王船山思想

    的論文約有 269 篇,然而以《四書》為研究題材的卻只有 9 篇。期刊文獻資訊網

    http://readopac1.ncl.edu.tw/nclserialFront/search/search.jsp?search_type=sim&la=ch。 29

    陳來先生說:「《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是理學尊信的主要經典,是理

    學價值系統與功夫系統的主要根據,理學的討論常與這些經典有關。」陳來,《宋明理學》,〈引

    言〉(台北:洪葉文化,1993),頁 14。 30

    蔡家和先生則以更細微的角度指出王船山《四書》詮釋較少人研究的原因有三,並以《讀四

    書大全說》為例:一者,思辨細微,不易讀懂;二者,文字簡要又生澀,且如心得筆記,須搭配

    《四書大全》方能加以研究;三者,須依序對《四書》、朱子《四書》學、朱學門人的《四書》

    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htmlhttp://readopac1.ncl.edu.tw/nclserialFront/search/search.jsp?search_type=sim&la=ch

  • 8

    然而,誠如季蒙先生所言:「王夫之的基本理學思想,都集中在其四書學中,

    尤其是《讀四書大全說》這部書。」31曾昭旭先生也說:「四書訓義三十八卷:

    是書卷帙最為浩繁。……所謂訓義者,實順朱子註文而重譯其意者也。……唯其

    形式雖依附朱注,而其義實亦有不同者。」32「讀四書大全說十卷:……書中每

    就某一問題,窮為辨析,或論其得失,或抒己獨見,在船山諸著中,實屬最能自

    由創發其義理之作,其每段短者百字,長者數千言,類皆可作一獨立之小論文看,

    故讀船山書者,當以此為第一要籍也。」33蕭萐父、許蘇民兩位先生合著的《王

    夫之評傳》中亦提及:「《讀四書大全說》十卷,開始對宋明道學深入研究,通過

    考辨程、朱、陸、王各家異同,就傳統哲學中的理氣關係、道器關係、心物關係、

    心理關係、知行關係、理欲關係等長期爭論,進行了批判總結。又進一步揚棄朱

    注,別出新解而寫出《四書箋解》一書。」34由上述諸位前輩學者的看法可知,

    王船山對理學的基本認識與批判主要來自《四書》,故無論是就理學發展的廣度

    或是王船山本人思想的深度,他對《四書》的詮釋是相當具有研究的價值。除此

    之外,如果我們肯定王船山思想具有一致性與整全性,那麼對《四書》詮釋的研

    究就不應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者視為獨立的典籍,而必須找

    出彼此間的共通性,使其相容無礙、貫通為一。基於上述的動機,本文試圖藉由

    王船山的《四書》詮釋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1. 「內聖外王」不僅是王船山的根本旨趣,也是儒學傳承的精神方向。因

    此,當本文嘗試以「內聖外王」為其《四書》詮釋之理論開展的研究進

    路時,則有必要指出王船山「內聖外王」思想之新意涵,以避免落入其

    自身告誡後學者「成片抄襲,有文字而無意義」35的窘境。

    2. 眾所周知,《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皆有其獨立的論述架構,

    儘管王船山《四書》詮釋版本是依循著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而來,

    但對於《四書》的內在連繫並未有一整體性的解說。換言之,本文雖嘗

    試由「內聖外王」開展王船山《四書》詮釋理論,實則其內在理路仍是

    建立於「氣論」思維。因此,如何由氣論闡述內聖外王以整全各自具有

    獨立論述架構的《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便是本文的第二目

    的。

    3. 藉由上述 1、2 兩點,給予王船山《四書》詮釋內涵在儒家義理發展史上

    的基本定位。

    學以及船山學等四層的思想有基礎了解的繁複工作後方能往後研究。蔡家和,〈王船山論《大學》

    的格物致知─以《讀四書大全說》為中心〉,《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四十七期,2011 年 7 月,

    頁 52。 31

    季蒙,《主思的理學─王夫之的四書學思想》(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頁 1。 32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頁 164-166。 33

    同上註,頁 166。 34

    蕭萐父/許蘇民,《王夫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頁 73。 35

    《薑齋詩語‧夕堂永日緒論外編》,《船山全書》第十五冊,頁 849。

  • 9

    第二節 研究文獻的範圍與現今成果回顧

    一、 研究文獻的範圍

    本文既然以王船山《四書》詮釋作為討論其「內聖外王」意涵的典籍依據為

    研究題目,理所當然地就文獻的材料選取上自是以《四書》為研究範圍。然而,

    王船山對《四書》的注述成果並不僅存有最能抒發己見、辨析深刻且廣受學者重

    視研究的《讀四書大全說》這一部作品。根據岳麓書社所收錄並校對、編目而出

    版的共十六冊《船山全書》來看,以《四書》為專題著作的分別有《船山全書》

    的第六冊、第七冊與第八冊,包括了《四書稗疏》、《四書考異》、《四書箋解》、《讀

    四書大全說》、《四書訓義》等。除此之外,尚有《船山全書》第四冊《禮記章句》

    中的〈中庸章句衍〉與〈大學章句衍〉兩篇與《四書》有關。36由於本文嘗試以

    內聖外王的理論架構說明王船山如何詮解《四書》的義理陳述為研究課題,故對

    於有關訓釋音讀或考訂名物、禮制、史事等,如《四書稗疏》、《四書考異》之作,37便不在本文研究文獻的主要範圍之內,只視為額外參考之作。換言之,本文的

    文獻材料以《讀四書大全說》、《四書箋解》、《四書訓義》與〈大學章句衍〉、〈中

    庸章句衍〉這些著作為主要限定範圍,並在相關議題上旁引王船山的其他著作以

    茲作為於研究王船山如何在內聖外王架構下詮解《四書》時所提之論點的整體性

    說明。如在探討內聖外王的理論基礎時,尤其是氣論,將旁引《周易外傳》、《周

    易內傳》、《張子正蒙注》等涉及陰陽氣論頗多的典籍。至於外王之道的具體施為,

    則於《四書》詮釋的綱領方向下旁引《宋論》、《讀通鑑論》、《噩夢》等涉及歷史、

    政治思想的典籍。

    除此之外,在行文脈絡中,儘管本文嘗試透過「內聖外王」作為王船山《四

    書》詮釋的理論開展之進路,但是對理學批判的繼承也是王船山思想建立之背景

    知識。故本文於突顯王船山《四書》思想為核心的同時,將視文義所至,以朱熹

    與王陽明於《四書》詮解中的主要思想作為對比參照,以更為展顯王船山《四書》

    詮釋中的內聖外王之理論特色。

    36

    王船山《四書》詮釋除了上述諸作品外,尚有《四書集成批解》與《四書詳解》兩部,不過

    此兩部典籍未刻已佚。張西堂,《王船山學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頁 176-183。比

    較有趣的是,當《批解》與《詳解》被視為已佚的典籍成為學界公認的結論時,鄧輝先生則一反

    眾人看法,就(1)王船山遺書刊刻傳抄之流傳過程中屢屢出現同書異名的情況,以及(2)針對《四

    書》詮解的作品已多,實無須再多作重複詮釋論述。故猜測《四書集成批解》與《四書詳解》並

    非已佚,而可能為《四書訓義》的別名,又或者分別是《四書箋解》與《四書訓義》的別名。當

    然,鄧輝先生自己也承認作此推斷,並無實證,只是姑妄言之,聊備一說,以開新的思路。鄧輝,

    〈王船山四書學著作與《船山經義》年考〉,《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32 卷第 2 期,

    2008 年 3 月,頁 141。 37

    曾昭旭先生就指出「《四書稗疏》一卷:乃刺取四書中如大學、壹是、菉竹、三年之喪、左秋

    明、明堂等一百事以疏其音義,考其名物,訂其禮制、詳其史事之作也。《四書考異》一卷:全

    屬訓釋音讀字義之作,計八十七條。」《王船山哲學》,頁 164。

  • 10

    二、 現今研究成果方向之回顧

    當今學界對王船山思想研究具有相當程度的成果,本文於第一節的註文中就

    已提到單就台灣地區的碩博士論文數量就有 70 篇,期刊論文則達 269 篇,更遑

    論中國大陸方面對王船山思想的研究可說是達到不可勝數的地步。38除此之外,

    在一些前輩學者所出版的哲學專著中亦不乏對王船山思想的論述,如勞思光、唐

    君毅、曾昭旭、林安梧、張立文、陳來等諸位先生。如果不是思想廣博,理論具

    有深度的哲學家絕對不會有如此豐碩的學術研究成果。在這些豐碩的研究成果

    中,大致上可以區分出三個方向的研究進路,分別為:(一)觀念或主張的研究進

    路、(二)專書的研究進路以及(三)整體思想的研究進路。當然這三個研究進路的

    方向總是彼此相通,而非獨立不可相容的,如在專書的研究進路中以某種觀念或

    主張進行討論,或在整體思想的研究進路中討論各類專書的義理內涵與異同或者

    是觀念或主張在不同時期的內容演變。因此,本文只是為了論述的方便而作此區

    分。以下約略解釋這三種進路的特色與近年來較具代表性的學術成果:

    (一) 觀念或主張的研究進路:此進路是指針對王船山哲學體系中的某些特定

    觀念或重要主張作為研究的切入點,舉凡形上學、心性論、生死觀、辯證觀等都

    可歸屬於此類。較具代表性的如羅光先生的《王船山形上學思想》39、杜保瑞先

    生的《論王船山易學與氣論並重的形上學進路》40、劉梁劍先生的《天‧人‧際:

    對王船山的形而上學闡明》41、戴景賢先生的《王船山之道器論》42、陳祺助先

    生的《王船山「陰陽理論」之詮釋》43、林安梧先生的《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

    究》44、鄧輝先生的《王船山歷史哲學研究》45、汪惠娟先生的〈王船山「道器

    為一」形上思想之管見〉46、洪櫻芬先生的〈「欲」的道德實踐義─談王船山之

    「欲」觀〉47等。

    38

    根據中國知識資源總庫提供的「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博士學位論

    文全文數據庫」與「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查詢的結果,近 10 年(1999-2011)研究王船山思想的

    碩士論文有 51 篇,博士論文有 7 篇,期刊論文更高達 700 餘篇。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http://autorpa.pccu.edu.tw:2060/kns50/Navigator.aspx?ID=CMFD

    中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http://autorpa.pccu.edu.tw:2060/kns50/Navigator.aspx?ID=CDFD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http://autorpa.pccu.edu.tw:2060/kns50/Navigator.aspx?ID=CJFD 39

    收入《羅光全書》冊十八,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 40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 41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2

    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82。 43

    高雄:復文出版社,2003。 44

    台北:東大圖書,1987。 45 長沙:岳麓書社,2004。 46

    《哲學與文化》第卅四卷第八期,2007 年 8 月。 47

    《國立台南大學人文研究學報》第 42 卷第 1 期,2008。

    http://autorpa.pccu.edu.tw:2060/kns50/Navigator.aspx?ID=CMFDhttp://autorpa.pccu.edu.tw:2060/kns50/Navigator.aspx?ID=CDFDhttp://autorpa.pccu.edu.tw:2060/kns50/Navigator.aspx?ID=CJFD

  • 11

    (二) 專書的研究進路:此進路是指對《周易》、《讀四書大全說》、《張子正蒙

    注》、《老子衍》、《莊子解》、《禮記》等有關王船山注解各部典籍的研究,如曾春

    海先生的《王船山易學闡微》48、汪學群先生的《王夫之易學─以清初學術為視

    角》49、陳來先生的《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季蒙先生的《主思的

    理學─王夫之的四書學思想》、周兵先生的《天人之際的理學新詮釋─王夫之《讀

    四書大全說》思想研究》50、施輝煌先生的《王船山四書學之研究》51、陳章錫

    先生的《王船山禮學研究─以兩端一致論為研究中心》52、陳力祥先生的《王船

    山禮學思想研究》53、林文彬先生的〈王船山《老子衍》義理淺析〉54、施盈祐

    先生的〈王船山《莊子解》研究─試詮「神-明-知」的觀照型態〉55等。

    (三) 整體思想的研究進路:此進路是指對王船山的各式觀點作綜合性的論述

    或研究,其最大特色就是在思想史的脈絡中指出王船山思想如何對儒學承繼與創

    新,如曾昭旭先生的《王船山哲學》、張立文先生的《正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

    思想》、陳贇先生的《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56、蕭萐父/許蘇民

    兩位先生合著的《王夫之評傳》、嵇文甫先生的《王船山學術論叢》57、胡發貴

    先生的《王夫之與中國文化》58等。

    三、 當代王船山《四書》研究專書述評

    由於本論文的研究題材為《四書》,既然學界上仍有少數研究王船山治《四

    書》之成果的專著,基於研究題材的相關性,本文實有必要對其作文獻的基本回

    顧,分別有:

    (一) 陳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

    (二) 季蒙:《主思的理學─王夫之的四書學思想》;

    (三) 周兵:《天人之際的理學新詮釋─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思

    想研究》;

    (四) 施輝煌:《王船山四書學之研究》;

    以下將依序對這些著作進行扼要的述評。

    48

    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 49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50

    成都:巴蜀書社,2006。 51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52

    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53

    成都:巴蜀書社,2008。 54

    《興大中文學報》第 18 期,2006 年 1 月。 55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 17 期,2007 年 4 月。 56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57

    新店:谷風出版社,1987。 58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

  • 12

    (一) 陳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

    陳來先生對王船山思想研究見於《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一書

    中,這是一本詳細論述王船山前、後期思想的哲學專著,以《讀四書大全說》、《思

    問錄》和《張子正蒙注》為討論對象。作者以「宋明道學與王船山」為主題,強

    調王船山的哲學思想雖有獨到之處,但仍是不離「批判佛老、重建儒學」的宋明

    道學問題意識,並透過道學的經典詮釋全面展開,故選擇這三本書為研究題材實

    有其相應處,如其言:「本書的研究對象是王船山對於道學經典的詮釋,船山的

    哲學思想正是通過這些詮釋被全面表達出來的。船山晚年對張載《正蒙》的詮釋

    則顯示出,他的所有思想努力是致力於儒學正統的重建,從思想文化上端正中華

    文化的生命方向。」59作者認為包括王船山在內的明末清初諸位儒者,對理學發

    展的反省思潮方向正是以「正統的重建」和「文化的反省」的這兩個主要特徵作

    為哲學發展的動機與目的。全書在結構上分成六個部分,共計十三章:在《讀四

    書大全說》中,根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本書細分成前八章;

    《思問錄》則見於第九章;《張子正蒙注》不僅是王船山晚年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更是其思想的落腳處,故將之置於最後四章,作為王船山思想的歸宿。

    由於本文是以王船山的《四書》詮釋為研究題材,因此,只扼要述說陳來先

    生在此著作中的《四書》詮釋部分,後半部關於王船山的《思問錄》、《張子正蒙

    注》理論意涵則不便討論。

    陳來先生分別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到第四章、第五章到第八章共計四

    部分討論《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典籍所涉及到的主要哲學問

    題。他強調王船山的《讀四書大全說》雖是反省理學的發展,但在很大程度上是

    受到程朱哲學的影響,可說是「接著」程朱講,而非「照著」程朱講,這一點在

    心性─工夫論上尤為明顯,是順著程朱的問題性,同時對其廣泛批評而提出自己

    的主張,如一反程朱的格物論為《大學》重點,強調正心誠意說才是核心。60並

    順此而強調慎獨是慎其「意」,而非「心」,認為長久的存養是慎獨的基礎,《中

    庸》首章便以此為大義。61在解釋《論語》和《孟子》時,則以理氣論的問題從

    形上學落實到人性論與工夫論,以唯氣論的立場主張理氣無分體,人性無二分,

    並強調王船山的工夫論相當完備,分別有狹義的工夫論是存養省察,廣義的工夫

    論為格物致知,前者為心性工夫,後者為學問工夫。總之,陳來先生認為,王船

    山的《四書》詮釋,除了在理氣論與人性論之外,在工夫論上是接近於朱子學的

    工夫論,明顯受到《四書大全》中朱子學工夫論的影響。62

    基本上,陳來先生於書中不斷地將王船山在經典詮釋中所涉及到的重要主張

    回歸到理學發展脈絡中,一一比較氣學、理學、心學的差異,並且在肯定王船山

    的獨特論點與創見之餘,指出其概念使用的不精確性、前後思想的矛盾性(如王

    59

    陳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頁 18。 60

    同上註,頁 69。 61

    同上註,頁 95。 62

    同上註,頁 255。

  • 13

    船山解讀《大學》的意心關係時,就與單獨解釋正心產生隔閡。63以《中庸》的

    已發未發解釋《論語》的視聽色貌就無法完善統合64),相當具有貢獻。不過由於

    本書是採取典籍的不同而分章別類,故如同陳來先生自覺地說:「這樣一來,各

    個部分的討論中難免會有重合與交叉之處,使得同一個問題(如理氣觀)」的討論

    有時分布在不同地方,而沒有集中呈現。從這一點來說,全書以問題分章就有它

    的好處。……考慮到《讀書說》和《思問錄》、《正蒙注》著作時間有前期和後期

    的不同,分別處理亦有其好處。」65由此可見,陳來先生是考量到前後期思想的

    不同而採取如此的分章結構方式,無可避免地會發生命題主張的重複論述,如他

    在解讀《論語》與《孟子》時,就因為採取個別研究導致在理氣論與理欲論時就

    被迫彼此割裂為兩個章節。除此之外,他於書中反覆言及王船山在《四書》的思

    想宗旨和話語詮釋上,對朱子學的態度實有前後期之分,前期為在大關節上予以

    肯定的同時,往往有苛評之處,後期則對朱子的推崇明顯加重,可說是宗承於朱

    子講的。66按此論調,似乎將王船山與朱子的異同定位在只有個別概念的解釋差

    異上,而非哲學基本立場的不同,如此一來,與我們所熟知的王船山哲學立場的

    定位有所出入。儘管如此,筆者依然認為此書對本論文在寫作方面上有相當大的

    參考價值,尤其作者亦論及《四書訓義》與《四書箋解》這二本關於王船山《四

    書》詮釋的文本,67雖然論述範圍不多,但相較於學界上研究王船山的《四書》

    詮釋僅關注於《讀四書大全說》這一點上,對本文在研究範圍上仍具有一定的參

    考價值。

    (二) 季蒙:《主思的理學─王夫之的四書學思想》

    季蒙先生對王船山的思想研究則見於《主思的理學─王夫之的四書學思想》

    一書,此書是他的博士論文。他在〈前言〉中即點出此書的思想主軸─「政道德

    教思維的儒學」,他說:「作為政教政治思維的儒學,是絕對以君主政治為前提和

    基點的,王學正說明了這一點。……王夫之的學術思想基調就是聖德王道。所以

    說,王學根本上是無涉普通個人的學說,而是屬於上層的、專有的政教之學。王

    學的這一性質,也正說明了儒學的一般性質,就是:為上層所專有的、非個人之

    學的理論系統。……王夫之的四書學,就是王夫之個人的理學思想的直接的正面

    表述。」68 季蒙先生是從社會政治層面來界定儒學的性質,即將儒學定位成專

    為上層社會服務的政治化儒學,一切論點最終是要歸之於為政者具體的政教活動

    上。而理學雖有各種派別,在本質上卻不出聖德王道的論點之外,尤其《四書》

    實乃理學發展的主要經典,故當王船山以《四書》經典詮釋對理學作批判的總結

    63

    同上註,頁 57。 64

    同上註,頁 141-142。 65

    同上註,頁 17-18。 66

    同上註,頁 12-14。 67

    同上註,頁 65-70;頁 95-100。 68

    季蒙,《主思的理學─王夫之的四書學思想》,〈前言〉,頁 7。

  • 14

    時,就是他對所謂的正統儒學在義理與思維的自我表述。

    在此書中,季蒙先生分別從《孟子》、《大學》、《中庸》三部典籍闡說王船山

    的四書學思想,並認為最足以代表王船山獨特的理學觀點就是「主思」與「唯理」。

    此書內容最大的特色就是不斷地強調儒學的基本定位實乃政道德教,即便是心性

    哲學在作者眼中也只是政道德教下的東西,一切的思考都必須付諸於具體的政治

    實踐中。也就是說,從現實上來看,所謂儒家的道德學其實只是一種強化道德尺

    度的絕對性思維,人天生何以就具有道德性理是無法證明的,只能認同它的規

    定,故儒學思維就是一種「規定性的認同設定」,道德踐履實質上都不是自由的,

    只是一種規定,一種專有的認同規定性。因此,沒有所謂的純粹人文精神、沒有

    個體性,只關注如何教導為政者的道德修養、如何改善群體生活。

    基本上,本文以為季蒙先生指出了一項重點─「儒學是一種政治化形態的學

    問」。我們知道儒學自孔孟以來,無非是要進入官場指導為政者如何改善人民生

    活為宗旨,即所謂學而優則仕。換言之,儒學不是象牙塔裡的學問,而是追求個

    人如何安身立命、家國天下如何安立的一門學問。然而,這是否就等同於季蒙先

    生所謂的毫無人文精神,只關注為政者的政道德教化的儒學呢?本文以為不然。

    蓋儒學雖以內聖外王為終極理想,但在道德教育的要求上並不只是針對為政者,

    而是遍及於一般百姓,只是因為為政者是引領國家走向的人,所受到的道德要求

    更為嚴格。因此,若將儒學視為一種政治化形態的儒學,其實質內涵應是包涵著

    一種批判、反省的政治道德學,絕不是專為為政者設立的非人文精神的政教精

    神。甚至作者還說出令人訝異的論點:「在人文中,自然與人為性的衝突是持續

    久遠的,所以宋明學人也不得不考慮理義如何向自然貼近靠攏,如何達成自然化

    的途徑的問題,王夫之也不例外。但是,這些努力都掩蓋不了宋明學說森嚴的基

    調,這種學說天生是用來刑人的。王夫之屢次講理、義、仁等不在外,只表明他

    自己對這些對象的高度認同,所以才強調其自身化(即所謂內、內有)的規定,而

    這些都構成一種抑制性。」69「王夫之的學說,其實就是人文歷史聖教的最後哀

    音,無論他在書面上如何用功、用立,于事實都無絲毫的助益,因為即從性質上

    論,儒學已經式微了,在經過漫長的歷史打磨之後。」70儘管季蒙先生將王船山

    的四書學定位成政道德教思維的學問與本論文有某種程度的相關性,但是就儒學

    是否抑制人心、式微、以及毫無人文精神的政教學說,都有值得再討論的空間。

    因此,即使季蒙先生提出與以往前輩學者不同的論點,但卻有相當多值得令人反

    思的地方。

    (三) 周兵:《天人之際的理學新詮釋─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思想研究》

    周兵先生的《天人之際的理學新詮釋─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思想研究》

    是他的博士論文,也是目前學界研究王船山思想中少見的專書專題式的一部著

    69

    同上註,頁 77。 70

    同上註,頁 165。

  • 15

    作。雖然周兵先生對王船山思想的研究材料集中在《讀四書大全說》這本專書,

    並以「天人之際」作為論文的主軸,在選材和主題上與本論文試圖從「內聖外王」

    角度論述王船山的《四書》詮釋有其差異,但在內涵上卻有某種程度的相通之處,

    畢竟《讀四書大全說》在王船山的《四書》詮釋裏最具有獨創性,而「內聖外王」

    議題的探討基本上與天道論、心性論均有關聯性,周兵先生亦說:「本書的『究

    天人之際』,只是從『心性哲學』的角度進行的」71,因此筆者以為有必要對此

    書作一扼要的述評。

    在《天人之際的理學新詮釋─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思想研究》一書中,

    周兵先生認為中國傳統哲學經常討論的理論話題─天人之際,不僅是王船山《讀

    四書大全說》的思想主題,在《張子正蒙注》、《思問錄》與《讀通鑑論》等書中

    亦可屢見其有關天人之際的論述,因此「究天人之際」可說是王船山在總結宋明

    理學時的思想主題。72正因為周兵先生將主題聚焦在「天人之際」上,因此對於

    王船山如何探究天人之際便是作者撰寫此書的問題意識。如他在〈引言〉中即說:

    「『天人之際』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命題:從『天』到『人』涉及到一系列的

    概念或者範疇,如『天』、『命』、『人』、『性』、『情』、『心』、『道』、『德』等等,

    而且這些範疇還與其他一些範疇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如『心』與『意』、『正心』

    與『誠意』、『性』與『仁義禮智』、『道』與『誠』等等;『天』『人』之間也具有

    多層次、多角度的意義。因此,從『天』到『人』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系統。」73周兵先生正是透過對天、命、人、性、情、心、道、德等這八個範疇的深入分

    析作為「究天人之際」時所必須涉及到的主要討論對象,並分章題解。

    總而言之,周兵先生正是以範疇、概念作為探討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思

    想的研究方法,至還追朔到各個概念的最初來源與意涵,可說是此書的一項貢

    獻。此外,由於《讀四書大全說》是王船山總結前儒的思想,故在述說王船山思

    想時,周兵先生總是能不厭其煩地詳舉程朱及其後學者在解釋《四書》時的觀點,

    予以對比,此乃另一項貢獻所在。不過較為缺憾的是,此書在相同引文的使用上

    重覆率過高,這或許是因為王船山的文字論述總是一氣論之,不易切割,使得當

    周兵先生採取概念、範疇的邏輯推演關係作為研究方法,面臨同一引文中涉及到

    多項觀念時,為符合章節的相關性,只有將其餘觀念稍微提及,以備在其他章節

    詳論之,但此舉卻使得此書內容的精彩度因引文的重複性而有所降低。儘管如

    此,筆者仍肯定周兵先生在概念解析上的細膩與深入,並且深信在此基礎上讓筆

    者從「內聖外王」的角度闡述王船山的《四書》詮釋時絕對有相當的幫助。

    (四) 施輝煌:《王船山四書學之研究》

    施輝煌先生的《王船山四書學之研究》是目前台灣學界極為少數研究王船

    71

    周兵,《天人之際的理學新詮釋─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思想研究》頁 405。 72

    同上註,頁 3-5。 73

    同上註,頁 12。

  • 16

    山《四書》思想的博士論文,作者於首章緒論中指出王船山思想雖以氣論為特色,

    但文化傳承與道德實踐更是其一生努力之心力,因此學界上總是專注在王船山氣

    化宇宙論的研究,相較之下,反省程朱、陸王學說而建立起的「四書學」所受到

    的重視不深,如其言:「至於目前之研究,多注意到其『氣論』,並藉以貫穿船山

    之思想。此雖可展現船山某部分之特識,然與船山之其他重要見解,似乎難以連

    貫。又若船山單為承繼橫渠之正學而立論,則單注《正蒙》一書即足矣,又何必

    遍注群經?況《正蒙》主題乃以『宇宙論』為主,至於修養工夫之鑰,則頗少涉

    及,此與船山重道德實踐之精神不合。個人以為,文化傳承與道德實踐,才是船

    山一生努力之心力所寄。是以反省朱子學說與重新建立『四書學』,此當為船山

    著述之寓意所在」74,故以此作為論文的研究動機。

    此論文在結構上依照傳統研究《四書》的方式將《論語》、《孟子》、《大學》

    與《中庸》分別獨立成四大章,並以《大學》、《中庸》為同一章,主要探討由朱

    子、王陽明到王船山在「格物致知」說的思想別異以及王船山將《中庸》的「誠」

    作為溝通天人、言其體用、即本體即功夫的核心範疇。王船山的《論語》研究則

    為第四章,認為王船山言「《論語》是聖人徹上徹下語」,意指:「整部《論語》

    都是孔子對道有所體悟之後所說的言論,而以道為中心所作的開展。故船山論《論

    語》之處,亦非逐篇就章地解釋,而是依其對道的體悟所作的申論。如前文所論,

    道乃源自於天之運作規律,然天又有所命於人而為性,是以人得以成聖成賢,此

    乃船山藉《論語》而言其思想精要之處。」75因此,施先生依序探討王船山《論

    語》中由體悟道而來的天命觀、生死觀、德福觀、心性觀等。至於在王船山的《孟

    子》學中,施先生分成上下二章,上章主要談《孟子》的心性之學,分別從性善

    之確立闢異端邪說,到所謂心之思仍有待於養性方能行道德之時,否則只是聞見

    之知而不具道德判斷之價值功能,再以知言養氣的修養工夫作為本章的結尾。下

    章則涉及情才、慾望與惡等問題。施先生指出王船山肯定欲望之必要性,但欲望

    並非惡之所以產生的根源,因此,所謂修養工夫絕不是從遏欲入手。同樣的,才

    也非不善之原因,那麼惡的根源何在?情之發而不正方是不善之原因,但為善仍

    有待於情之發動,施先生就說:「道德之情乃是由於『情』中有『性』之故,而

    能有惻隱等心。至於『情』之本質,並非有所謂道德或不道德也。」76因此,如

    何盡性治情便是施先生認為王船山解《孟子》的重要主張。

    大抵來說,施先生的論文內容在論述上可說是相當平鋪直述,並無拗口難解

    之嫌,儘管在架構分章上與傳統區分出四部典籍來分別論述無異,雖可能造成在

    論點的連貫性上有所割裂,但所提之論點亦頗能回歸到王船山的《四書》文獻中,

    仍是具有參考之價值。除此之外,施先生在說明王船山的學術立場時亦與陳來先

    生的看法相當,並進一步地指出王船山與朱子的異同實可就學術方向、立場與思

    想內部這兩方面來說明,如其言:「朱子與陽明對於《大學》的看法,並非純粹

    74

    施輝煌,《王船山四書學之研究》,頁 3。 75

    同上註,頁 90。 76

    同上註,頁 267。

  • 17

    是版本上的問題,而是因為朱、王兩家思想上的不同所引起的爭議。而船山明顯

    反對陽明,其捍衛朱子的立場亦甚為明顯。但這種捍衛立場,只是大方向,就船

    山思想內部來說,則仍有對於朱子不滿之處」77、「就『格物致知』之說而言,

    船山在捍衛朱子,只是立場上的,在思想上,船山同樣是反對朱子的」78、「船

    山乃取朱子之《章句》而為之《衍》,附於朱子之說下。《大學》的部分亦然。為

    了保持《禮記》之全貌,雖此二篇已有單行本,但因科考之故而為學者所通習,

    仍然將這兩篇收錄於此,而此兩篇亦同時為《禮記》之理論淵源,故不敢言『章

    句』,而僅為朱子《章句》之『衍』。由此可見,船山雖欣賞橫渠,但在學術立場

    上,仍奉朱子為正宗」79、「而船山雖反對陽明而捍衛朱子,然而其說卻有甚多

    與朱子不合者。此於其論《學》、《庸》之處,到處可見。若據此而言其學說乃在

    反對朱子之說,又不盡然。故筆者認為,船山乃以理性之精神,深入朱子之學,

    而欲發揚朱子之真精神者」80。從上述引文中可以得知,施先生的用意是想指出

    王船山與朱子的異同實可由理學發展的走向與思想內部這兩點來區別,相同之處

    在於學術方向上皆是以崇實黜虛為走向,相異之處在於前者以氣本論為宗旨,後

    者以理本論為依歸。然而,在論述上卻有文字使用上的不精準,由上述引文中就

    可以明顯看出,尤其引文中的「船山雖欣賞橫渠,但在學術立場上,仍奉朱子為

    正宗」之語最值得省思。雖然施先生是針對王船山肯定朱子《大學》、《中庸》之

    說而為之作《衍》所下的評斷,以及王船山自己視朱子為學術正宗,但若以此而

    下此評斷仍有過於簡略之嫌。眾所周知,王船山對朱子思想是抱持尊重的態度,

    但並未完全肯定,如在理氣論與心性論甚至是工夫論上均有明顯之別,施先生於

    論文中亦指出其差異。尤其這三項哲學問題更是表現出雙方在思維方式與學術走

    向的關鍵之地,況且《四書》在當時是科舉考試的唯一範本。因此,本文並不完

    全認同施先生之看法,反而認為與其說王船山推崇、肯定朱子《四書章句集註》

    這一巨著而在學術地位上視為正宗,毋寧說這是對理學思想發展走向以及對官方

    學問的必然尊重,而非純粹僅是將其視為學術立場的肯定與承繼。81

    77

    同上註,頁 50-51。 78

    同上註,頁 54。 79

    同上註,頁 62-63。 80

    同上註,頁 295-296。 81

    如王孝魚就說王船山的《四書箋解》最突出的表現是批駁明季的時文講章。這些時文講章的

    作者多半屬於當時在思想界占統治地位的王派心學,這種精神與另一部《四書》詮釋作品─《讀

    四書大全說》是一致的。而對於《四書》文字的段落分析和每章的主題認識,又與《四書訓義》

    相同,可說是《四書訓義》的藍本。王船山想證明,從大端上看,朱熹還有反對王門心學的思想,

    可惜他的門徒流而忘反,走入歧途了。他以為,藉由朱熹的正確思想來糾正朱門後學之失,比較

    容易令人信服。這一苦衷,貫串著他的全部《讀四書大全說》。他之所以承認朱熹為正統思想的

    代表,其原因亦在此。參見〈王孝魚:編校後記〉,《船山全書》第六冊,頁 382-384。

  • 1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進程

    一、 研究方法

    從事中國哲學思想研究的學者都知道,傳統文獻最具特色的地方在於其語言

    使用的精簡化、概念內涵的多樣性與論述過程的跳躍性,以致於研究者雖可透過

    詮解而呈顯文本內涵的多樣性,卻也可能耗費相當大的功夫卻仍有摸不著頭緒的

    狀況產生,因此若能透過研究方法的使用,確實可以達到某種所謂清晰、明瞭的

    「目的」。以本文所研究的王船山來說,王船山思想歷來以艱澀難懂著稱,箇中

    原因在於王船山的表達方式、文字性格往往過於艱澀、拗口,論述上又相當冗長,

    加上採取兩端一致的對比辯證的思維模式重建儒學理論。82如此一來,詮釋王船

    山思想時,總不免產生理解上的困境。也因此,當我們在研究王船山思想時,首

    要工作便是如何正確理解王船山所使用的語言文字。

    眾所周知,哲學家總是用慣常的語言文字來表達出與眾不同地思想,而語言

    文字的使用又脫離不了當時的生活背景,因此,即使研究方法可以達到我們所要

    的某種目的,仍然必須了解到它所可能帶來的限制,即經典本身的豐富意蘊由於

    研究方法的使用而可能有所揀擇。質言之,經典語言文字的問題脈絡能否彰顯是

    使用研究方法時所應該考量的首要條件,唯有如此,方能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