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Prosiding Seminar Penyelidikan Tindakan Tahun 2012 IPG kampus Sarawak (Pendidikan Rendah) kertas 18 MENINGKATKAN PEMAHAMAN MAKNA PERKATAAN MURID MELALUI TEKNIK PERMAINAN BAHASA 运运运运运运运运运运运运运运运运 TEH LING CHING 运运运 EN. LEE TIEW SIONG 运运运运运运运 运运 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一,、,。,,这 这 ,。 ABSTRAK Kajian ini bermatlamat untuk menyelesaikan masalah pelajar pemahaman makna perkataan dalam subjek Bahasa Cina. Guru telah memilih dua belas orang murid Tahun Satu dari sebuah Sekolah Jenis Kebangsaan Cina di Bintulu untuk melaksanakan kajian tentang penggunaan teknik permainan bahasa untuk meningkatkan pemahaman kata di kalangan murid melalui kaedah pemerhatian ujian dan soal selidik. Hasil kajian ini menunjukkan bahawa teknik permainan bahasa bukan sahaja merangsangkan minat pelajar dalam pembelajaran tetapi juga berkesan dalam membantu murid meningkatkan pemahaman makna pekataan. PENDAHULUAN 运运 这这这 《》 2010 )一 460这这这这 560这 这这 。《》 2003 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 , 这这这这这这 这这这这 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 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 。 这这这这 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这这 ,。,, 这这这这这这

Pro Siding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bc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Pro Siding

Prosiding Seminar Penyelidikan Tindakan Tahun 2012IPG kampus Sarawak (Pendidikan Rendah) kertas 18

MENINGKATKAN PEMAHAMAN MAKNA PERKATAAN MURID MELALUI TEKNIK PERMAINAN BAHASA运用游戏法提高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

TEH LING CHING池玲珍EN. LEE TIEW SIONG李朝祥指导讲师

摘要这项行动研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在掌握词汇的意义和运用方法的问题。教师从民都鲁某间华小某班一年级学生中,通过观察、评测及问卷调查后,针对十二位学生以游戏法提高学生对词义掌握能力的研究。进行两轮的行动研究后,教师将所得数据做出分析及结论 ,研究成果显示游戏法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

ABSTRAK

Kajian ini bermatlamat untuk menyelesaikan masalah pelajar pemahaman makna perkataan dalam subjek Bahasa Cina. Guru telah memilih dua belas orang murid Tahun Satu dari sebuah Sekolah Jenis Kebangsaan Cina di Bintulu untuk melaksanakan kajian tentang penggunaan teknik permainan bahasa untuk meningkatkan pemahaman kata di kalangan murid melalui kaedah pemerhatian , ujian dan soal selidik. Hasil kajian ini menunjukkan bahawa teknik permainan bahasa bukan sahaja merangsangkan minat pelajar dalam pembelajaran tetapi juga berkesan dalam membantu murid meningkatkan pemahaman makna pekataan.

PENDAHULUAN 前言在《小学华文课程标准》(2010)一年级的识字量从 460 字增加至 560 字。《小学新课程》(2003)。其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及早认识更多词汇, 为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充分掌握 听、说、读、写的技能,使学生能以规范的华文来交际处理信息和写作,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由此可见,词汇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词汇教学能够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且能够联系语境来理解词语,过后正确应用词语。

Page 2: Pro Siding

Prosiding Seminar Penyelidikan Tindakan Tahun 2012IPG kampus Sarawak (Pendidikan Rendah) kertas 18

游戏教学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不但可以学习新的知识,还能引起学生对词义学习的兴趣 ,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FOKUS KAJIAN 研究焦点这项的研究焦点是运用游戏教学提高学生词义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词汇中教学的乐趣。透过此行动研究,希望能改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对的难题,从而提高学生对词义理解的能力并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实现课堂欢乐及轻松学习的气氛。

OBJEKTIF KAJIAN 研究目标教师进行此项研究目标是为了探讨游戏教学是否能改善并提高理解词义的有效性。其研究目标包括:

1. 游戏教学能提高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 2. 游戏法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SOALAN KAJIAN 研究问题基於本研究之目标,因此本行动研究将能回答以下问题:

1. 通过游戏法,学生是否能更有效地理解词义?2. 游戏法是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TINJAUAN LITERATUR 文献探讨饶见维(1996),游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类与教学活动结合的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效果。游戏教学是一种简单的教学策略,因为它能营造欢乐学习气氛,配合学生爱玩的天性。 杨九俊、姚烺强(2001)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有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词汇是语言中全部词的总称。崔永华、杨寄洲(2002)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基础之一,也是汉语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除部分语音教学阶段外,一切课堂教学都是建立在词汇教学的基础上。词汇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

18:1

Page 3: Pro Siding

Prosiding Seminar Penyelidikan Tindakan Tahun 2012IPG kampus Sarawak (Pendidikan Rendah) kertas 18

章维新(2002)提及学生对字义的掌握一般是从抽象到具体,从实词到虚词。而在实词中,对名词性字义的掌握和运用优于其他词性的字义。

杨佐(1972)学龄前的儿童是凭着兴趣,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及直观的东西来记住事物。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通过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能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词语(实词)的词义。 实词都有它的实际意义,不论是表达物体的词或概念的词都称为实词。相关研究张占梅(2010)《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的研究》课堂游戏化教学,是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语言环境,以游戏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词汇与人交流交流。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词汇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减少教学的乏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词汇学好,从而为句子教学奠定基础。  史林芳(2009)《游戏教学——小学低年级巩固字词的有效途径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游戏教学是低年级学生巩固字词的有效方法。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它提高了字词巩固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促进了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KUMPULAN SASARAN 研究对象此项的研究对象是十二位来自民都鲁某间华小某班一年级学生。当中有六位是华裔生及六位土著生。这十二位学生在摸底小测验中考获不及格的成绩,课堂上的学习都不专心聆听及不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态度不理想主要的因素是对教师的词义教学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运用游戏法帮助这十二位学生理解词义,鼓励他们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而提高他们对词义理解能力。

PROSEDUR TINDAKAN 研究程序在研究程序中,教师采用有关于使蒂·凯米斯(Stephen Kemmis,1998)4)的行动研究模式撰写研究计划。教师选择凯米斯的研究模式主要的原因这模式经常被用于改进教师的词汇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更容易吸收知识,掌握词义。

18:2

Page 4: Pro Siding

Prosiding Seminar Penyelidikan Tindakan Tahun 2012IPG kampus Sarawak (Pendidikan Rendah) kertas 18

教师根据凯米斯的行动研究模式做了一些修改,教师在循环图里通过问卷法、观察法和测验来考查运用游戏法是否能提高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调查和确定学生问题后才制定行动计划。接着,会按原定的步骤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观察课堂的反应。最后,教师会给予学生一个测验。教师会对学生的表现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从中发现弱点,再加以修改,准备第二轮的行动研究。

研究者进行行动研究的步骤

CARA PENGUMPULAN DATA 数据收集方法在进研究的时候,教师使用问卷调查表、书面测验法和观察法来收集数据。

三角互证

问卷法

测验法 观察法

评测法问卷法

观察法

进行第一轮行动研究撰写计划书

确定课题发现问题

收集资料

分析数据反思一

进行第二轮行动研究修改计划

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反思二

18:3

Page 5: Pro Siding

Prosiding Seminar Penyelidikan Tindakan Tahun 2012IPG kampus Sarawak (Pendidikan Rendah) kertas 18

(一)问卷调查表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进行调查的一种手段,也是对个人行为和态度的一种测量技术。它通过向调查对象发放印好的卷子或表格,要求其填写答案,然后收回整理、分析和研究(申继亮,2006)。研究初期,教师会以问卷调查学生是否喜欢上词汇教学课。由于研究对象是一年级生,因此教师必须设计浅白易懂的题目,好让学生明白题目的要求。之后 ,教师会分派问卷给学生并要求他们用心回答。如果学生遇到一些不会解读的题目的问题时,教师会从旁读和解释。这样,就可避免学生胡乱填写。问卷调查能直接反馈教师所需要的信息,即运用游戏法提高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问卷的问题必须针对学生在理解词义所面对的问题。(二)书面测验法根据章维新(2002)测验是用来测定学生的智力、学习成绩和品德思想。(陈静逊,2000)书面测验法是教师将收集数据的方法之一,也是教师用来评估行动的成效。每一轮的行动中,教师进行了五个单元的词汇教学并从中挑选出相关的词汇进行测验。测验卷的题型和数量一致,过后针对两次的总测验的分数来对比学生在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差异度,并确定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三)观察法在进行教学前,教师会提供观察表和观察指标给观察者。教师将和观察者把学生在上课时是否专注聆听及学生对于教学所给于的反应的表现记录下来。

CARA MENGANALISIS DATA 数据分析方法教师从收集数据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表和测验中分析十二位学生对词汇理解能力的进展。(一)问卷法问卷法是以质化的方式来分析。问卷主要针对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词汇活动的积极性及行动研究的回馈,问卷表内的五个选项的答案只有“是”与“否”。整理数据时,教师将算出其增长率并将所得的数据以条形图和图表来显示第一轮行动和第二轮行动的差异。

18:4

Page 6: Pro Siding

Prosiding Seminar Penyelidikan Tindakan Tahun 2012IPG kampus Sarawak (Pendidikan Rendah) kertas 18

(二)测验法这项测验法是使用质化的方式来分析。测验分析数据取自于第一轮测验及第二轮测验在各类题目中获得全对的人数。由于测验都有相同的题型,所以有一定的可比性。每一次的测验总分是一百分,共有四十道题,每题二点五分。过后针对两次的总测验的分数来对比学生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差异度,并确定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过后,教师会用条形图进行分析和比较。(三)观察法观察法是以质化的方式来分析。为了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应,教师和局外观察者根据观察指示表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观察表中。观察结果将以三个等级来分析,即良好(9 至 12人)、尚好(5 至 8人)及不理想(0 至 4人)。教师从观察表中进行分析第一轮行动和第二轮行动的结果。

DAPATAN KAJIAN 行动成果(一)问卷法以下是教师在第一轮行动和第二轮行动后所得到的有关学生掌握词义理解能力的问卷分析表。

项目第一轮行动 第二轮行动 进展 增长率

(%)学生人数

百分比(%)

学生人数

百分比(%)

喜欢上识字课 4 位 33.3% 11 位 91.7% 7 位 175%

容易明白词义 4 位 33.3% 9 位 75% 5 位 125%

喜欢参与教学活动 6 位 50% 11 位 91.7% 5 位 83.3%

喜欢习写生字 5 位 41.7% 9 位 75% 4 位 80%

会运用词汇与人交流 7 位 58.3% 11 位 91.7% 4 位 57.1%

表 1:第一轮行动和第二轮行动问卷分析表

按统计分析,学生喜欢上识字课的人数从第一轮行动的 4 位增加至 11 位。第一轮行动中只有 4 位学生明白教学中所学习的词义,在第二轮行动中,学生人数增加了 5 位,增长率达 125%。学生喜欢教师的教学活动的人数从 6 位增加了 5 位。至于喜欢参与习写生字的学生增长率也有明显提高达至 80%,即从

18:5

Page 7: Pro Siding

Prosiding Seminar Penyelidikan Tindakan Tahun 2012IPG kampus Sarawak (Pendidikan Rendah) kertas 18

5 位增加到 9 位。第一轮行动中只有 7 位学生会运用词汇与人交流,而在第二轮行动后的学生人数多了 4 位。从问卷调查的各项目中所获得的数据,明显的反映出喜欢上识字课的学生人数增加 7 位,增长率为 175%。

(二)测验法学生于第一次及第二次验收测验的成绩对比 学生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M9 M10

M11

MM12

第一次

30 32.5

45 65 32.5

50 82.5

45 67.5

70 75 72.5

第二次

58 50 70 78 62.5

75 100

75 77.5

82.5

90 75

A 80 -100 B 60 - 79 C 40 - 59 D 0 - 39012345678

第一次及第二次验收测验中各等级学生人数第一次验收测验等级

第二次验收测验等级

人数

图 4:第一次及第二次验收测验中各等级学生人数根据以上的图 6 及图 7 显示,达到等级 A 的学生从 1 位增加至 3 位,达到 B等级的学生人数从 5 位增加至 7 位,达到C等级的学生从 3 位减少至 2 位。至于 D等级也表示不及格的学生,在第一次验收测验中有 3 位考获不及格的学生,那就是 M1、M2 及 M5。自从教师采用游戏教学后,这 3 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突出,因此在第二次验收测验中他们都及格。M1 及 M2 从 D等级提升至 C等级,M5则从不及格提升至 B等级。在百分率的数据里,第一次验收测验的不及格(D 0-39 分)人数为 3 位学生,相等于总人数的 25%。经过第二次验

18:6

Page 8: Pro Siding

Prosiding Seminar Penyelidikan Tindakan Tahun 2012IPG kampus Sarawak (Pendidikan Rendah) kertas 18

收测验,全部学生对词义理解的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及格率从原本的 75%提升至 100%。以上的数据证实游戏教学的有效性。

(三)观察法

序号 观察项目

第一轮观察记录表 第二轮观察记录表研究者 观察者 研究者 观察者

良好 尚好

不理想

良好尚好

不理想

良好 尚好

不理想

良好 尚好

不理想

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 / / / /

2. 学生上课的的专注力 / / / /

3. 教师的教学法 / / / /

4. 学生易于理解教学活动 / / / /

注:良好(9-12 人) 尚好(5-8-人) 不理想(0-4 人) 根据上述的图表,结果显示学生在课堂时所给与的反应及专注力都从第一轮行动及第二轮行动中明显提升。第一轮行动中,教师根据不同单元里的词汇,以不同的游戏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能力。教师发现学生对游戏教学法感到新鲜及有趣,专注聆听,并且活跃参活动。以往羞涩胆怯的学生都会在游戏活动中踊跃举手回答问题;甚至平时喜爱在班上喧哗的学生则在游戏活动中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如先举手,才回答问题。学生的种种的表现及反应,验证了教师的行动研究是有效。第二轮行动中,学生的表现依然积极及热情。学生不仅专心还能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及意见。教师之前还担心学生会对游戏法感到厌倦,结果发现没有一个学生会拒绝游戏。例如在扮演交通警察的角色中,学生除了按着课文内容演示 ,学生还会将平时观察到的角色动作也勇敢表现出来。

18:7

Page 9: Pro Siding

Prosiding Seminar Penyelidikan Tindakan Tahun 2012IPG kampus Sarawak (Pendidikan Rendah) kertas 18

REFLEKSI DAPATAN KAJIAN 研究成果反思这项行动研究让教师受益不浅,深深体会到了教育者的工作,不仅限于教学和学校行政工作,此外,当中还包括了可进行行动研究来检讨和反省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而改善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在开始时,有几位学生非常害羞并不会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经过几次的游戏活动后,他们开始提起胆量并活跃参与教学活动。此外,游戏法也激发了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教师意识到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多花心思与时间并使用各种教学策略在课堂上,让学生更能发挥他们的潜能。虽然在这项行动研究中,学生学到的字词并不多。但,对这些理解能力弱的学生来说,识字量少可以让他们记住所学过的字词的机率是十分高的。教学强调重质不重量,其重点是在与让学生能学习和吸收能力。只有在“动态”的情况下学习,切才实符合了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达致有效的教学成果。这项研究亦让教师在进行研究时体会到教学是“活”的,而且是千变万化的了 。身为教师的我必须花些心思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正如“个别差异”的理论里所说,每个学生学习的方式不同、理解方式也不同,所以,教学法必须以学生为主,教学活动须具活泼性,学生才能在充满趣味的环境下学习新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在这次的行动研究中,教师不但帮助十二位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也让教师学习到在教学里如何使用游戏法传达字词的含义和认读更多的词汇。接下来,教师要想出有活力且有效的识字活动或游戏,让课堂不再是一幅死气沉沉的教学和学习气氛,反之,是一个充满朝气、欢笑、愉快的教学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CADANGAN KAJIAN LANJUTAN 研究建议

(一)游戏当中可加入字理解析教学。为了增强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在游戏当中可加入字理解析教学环节,培养起学生自觉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析字理。一来可以让学生发掘汉字音形义的联系,二来也可以让学生对所解析的字理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18:8

Page 10: Pro Siding

Prosiding Seminar Penyelidikan Tindakan Tahun 2012IPG kampus Sarawak (Pendidikan Rendah) kertas 18

(二)使用录像方式进行观察。对于以观察法搜集数据方面,教师可以使用录像方式把学生进行游戏的画面摄录后进行观察。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教师仔细观察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表现 ,如游戏的可行性、学生的反应等等。研究者尽可能对每一个单元教学活动进行观察,这样才能搜集准确的数据。(三)访谈学生及家长。行动研究前,教师可通过访谈法研究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及各种行为表现原因,发现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困难的因素,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态度。访谈过程中可使用录音机及书面记录的方式搜集资料,作为行动研究的参考。

RUMUSAN 结论

总体来看,运用游戏法提高一年级学生对词义理解能力成功达到了行动目标。游戏有利于激发兴趣,是提高词汇教学有效途径。 唐湘蓉(2008)认为构思精巧的活动不仅能给课堂增添色彩,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眼中的汉字就不再是一个个难以理解又复杂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事物的图像。游戏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对字词加深理解和记忆。

18:9

Page 11: Pro Siding

Prosiding Seminar Penyelidikan Tindakan Tahun 2012IPG kampus Sarawak (Pendidikan Rendah) kertas 18

RUJUKAN 参考书目何蕴华与友人(2007)。小学英语教学游戏法课题研究。下载于 2012 年 1 月 15 日, 取自

http://www.eduwg.com/jykt/ 51478_2.html

杨久俊、姚烺强(2001)。小学语文教学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崔永华、杨寄洲(2002)。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章维新(2002)。小学华语教学法增订版。艺青出版社有限公司。何杰、刘丽芬(编著)(2007)。英语是玩出来的。南海:南海出版公司。侯祯塘(2001)。特殊教育需求儿童数学学习困难之特质、教学策略与创意游戏教学之应用。

特殊教育业书 9302。黃宪铭(2003)。以积木式游戏辅助技巧熟练之数学学习环境设计与实作 。国立交通大学硕

士论文(未出版)。李雪梨(1990)。寓教于乐-谈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教与爱,30,33-36。李咏吟(1999)。模拟与游戏教学法。黄正杰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117-128。台北:师大

书苑。林展立(2006)。演进式游戏内容设计与游戏行为研究:以 Strike Up 游戏为例。国立台湾师

范大学工业教育系博士论文(未出版)。马晓花( 2009 ) 。 一 年 级 识 字 教 学设计。 下载于 2012 年 5 月 21 日,取自 http://

space.30edu.com/09533056/ID=d081a579-5fd7-4dcb-953c-5c8fbd1c598c

Piaget,J. (1951). Play, dreams, and incitation in children. NY:W.W.Norton.

饶见维(1996)。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务。台北市: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席茂曾(不祥)。游戏教学法。下载于 2012 年 3月 21日,取自 http://www.edufirst.com/

show.asp?ArticleID=110

杨佐(1972)。词语活用法。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

18:10

Page 12: Pro Siding

Prosiding Seminar Penyelidikan Tindakan Tahun 2012IPG kampus Sarawak (Pendidikan Rendah) kertas 18

史林芳(2009)《游戏教学——小学低年级巩固字词的有效途径 》下载于 2012 年 3月 21日,取自 http://gsyx.cersp.com/article/browse/3016437.jspx

张占梅(2010)《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的研究》下载于 2012年 5月 21日,取自 http://sina.com.cn/sina625e43670100.html

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