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 〈黄河大合唱〉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校订研究 查太元 (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研究生) 摘要: 陈田鹤系近代中国著名作曲家暨音乐教育者,生于一九一一年、卒于一九五五年, 作品涵盖歌曲、合唱曲、器乐曲等,艺术资历丰富完整。陈氏于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一年间, 为光未然(本名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之〈黄河大合唱〉大部分篇章,编配钢琴伴奏, 是目前发掘到较早期、并贴近冼星海原作〈黄河〉延安首演版之钢琴伴奏稿本。本研究乃将 陈田鹤手稿与冼星海简谱手稿作为文献材料,考察校订、誊译乐谱,清楚呈现陈田鹤谱稿之 内容,分别阐述其版本概况、校订方法、版本特征,有助于了解陈田鹤创作经历,及厘清相 关问题。 关键词:冼星海、中国近现代音乐、版本、乐谱校订、文献学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Piano Score of Xian Xing-hai's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Zha, Tai-yuan ( Ph.D. student,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Feng Chia University ) Abstract: Chen Tien-ho (1911-1955) is a renowned Chinese composer and music educator. His vast oeuvre includes songs, choral music and instrumental music. Between 1949 and 1951, Chen wrote the vocal-piano score on the large part of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composed by Xian Xing-hai with lyrics by Guang Wei-ran. This vocal-piano score is the earliest prototype available, and its musical text is also closest to Xian's original Yan'an version of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This research uses Chen's manuscript and Xian's manuscript, with the latter in numbered simplified notation, as the basic documentati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aims at clarifying the content of Chen's score, thus illustrates the overvie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s version, as well as the editorial process, in order to present Chen's creative process and to clarify related issues on the musical text. Keywords: Xian Xing-hai, Chinese Contemporary Music, Version, Music Editorial, Documentation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 Upload
    others

  • View
    2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1-

〈黄河大合唱〉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校订研究

查太元

(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研究生)

摘要:陈田鹤系近代中国著名作曲家暨音乐教育者,生于一九一一年、卒于一九五五年,

作品涵盖歌曲、合唱曲、器乐曲等,艺术资历丰富完整。陈氏于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一年间,

为光未然(本名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之〈黄河大合唱〉大部分篇章,编配钢琴伴奏,

是目前发掘到较早期、并贴近冼星海原作〈黄河〉延安首演版之钢琴伴奏稿本。本研究乃将

陈田鹤手稿与冼星海简谱手稿作为文献材料,考察校订、誊译乐谱,清楚呈现陈田鹤谱稿之

内容,分别阐述其版本概况、校订方法、版本特征,有助于了解陈田鹤创作经历,及厘清相

关问题。

关键词:冼星海、中国近现代音乐、版本、乐谱校订、文献学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Piano Score of Xian Xing-hai's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Zha, Tai-yuan

( Ph.D. student,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Feng Chia University )

Abstract: Chen Tien-ho (1911-1955) is a renowned Chinese composer and music educator.

His vast oeuvre includes songs, choral music and instrumental music. Between 1949 and 1951,

Chen wrote the vocal-piano score on the large part of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composed by

Xian Xing-hai with lyrics by Guang Wei-ran. This vocal-piano score is the earliest prototype

available, and its musical text is also closest to Xian's original Yan'an version of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This research uses Chen's manuscript and Xian's manuscript, with the latter in

numbered simplified notation, as the basic documentati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aims at clarifying

the content of Chen's score, thus illustrates the overvie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s version, as well

as the editorial process, in order to present Chen's creative process and to clarify related issues on

the musical text.

Keywords: Xian Xing-hai, Chinese Contemporary Music, Version, Music Editorial,

Documentation

Page 2: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2-

一、前言

陈田鹤,原名启东,浙江省永嘉县人(今属浙江省温州市),生于一九一一年、卒于一

九五五年。陈氏自幼耳濡目染、习文好艺,一九二八年入温州私立艺术学院,师从缪天瑞,

修习理论作曲、选修钢琴,翌年秋入上海私立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组,师从刘梦非、宋寿昌;

一九三○年改名田鹤,考取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作曲系选科生,师事萧友梅、黄自等大家。陈

氏曾任国立音乐学院作曲系讲师、教务主任,兼执国立歌剧学校乐理、对位课程教席,后任

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教授,又于两岸分治后担纲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

中央实验歌剧院作曲员。1今人常将贺绿汀、江定仙、刘雪庵、陈田鹤四人,称为「黄自四

大弟子」,其中陈氏作品,兼融西洋作曲艺术风格及中国传统音调特征,成独树一帜的抒情

气质。

陈氏创作,形式数量俱丰,代表作有一九四三年出版《剑声集》,2内容包括他所编配或

创作的爱国歌曲,如:〈制寒衣〉、〈兵农对〉、〈巷战歌〉等;另有清唱剧〈河梁话别〉(卢冀

野作词,一九四二年作、一九四六年出版)、合唱曲〈森林啊,绿色的海洋〉(金帆作词,一

九五四年作、一九五五年发表),以及钢琴、室内乐、军乐或管弦乐作品等,可见陈氏学历

正统、经历完整、创作蓬勃,虽英年早逝,但着实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留下宝贵资产。

除独自创作以外,陈田鹤亦有一些改编作品,在原始作品的基础上,加工打磨,增添艺

术效益,获得更多发挥。如收录于《剑声集》中的〈满江红〉,即是陈氏于一九三九年为当

时流行歌曲,3编配之钢琴伴奏声乐谱稿,又陈氏于一九五三年,将〈满江红〉编为混声四

部合唱,再度提升原作的艺术面貌。

陈田鹤分别于一九四九及一九五一年,为不同单位及场合,将冼星海作曲、光未然(本

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的〈黄河〉稿本,配上简易的钢琴伴奏,成为一般合唱团易于使用的谱稿。〈黄河〉不但是

中国合唱作品的长篇鸿章,也是抗战音乐的代表,家喻户晓,为战时鼓舞士气、提升民众家

国意识,起很大作用。陈田鹤为此作品编配钢琴伴奏谱稿,自然是对原作的致敬与发扬,可

惜在谱稿问世后经短暂演出,就尘封六十余年,几乎被世人遗忘。在机缘巧合下,笔者有幸

联系陈田鹤长女陈晖(敦秀)女士,并获陈女士惠赐〈黄河大合唱〉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

手稿影本档案,足供进一步阅览研究。

有鉴于今人对〈黄河〉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之谱稿,认识未深,又经实际观察,原手

稿仍存有一些亟待整理校订之处,故本文将分别就版本概况、校订方法、版本价值三个方面,

一一论述:版本概况将从成稿过程及演出情形,考察此版本历史及文献方面的问题;校订方

法则将举例说明谱稿内的部分问题,及笔者着手校订、整理之方法,以作参照;版本价值方

面,将分别归纳此版本的文献及艺术意义。藉由本文论述,望使吾人能重新认识〈黄河〉陈

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使优秀的文化资产,得以延续。

Page 3: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3-

二、版本概况

〈黄河〉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实际由两份手稿组成:其一,为一九四九年底于国立

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写成,包括〈黃河船夫曲〉、〈黃水謠〉、〈河邊對口曲〉、〈黃河怨〉、〈保衛

黃河〉、〈怒吼吧,黃河!〉六章,共十八页,使用页底印有「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字样

之谱纸,以墨笔写成,穿线装订,其中部分篇幅有水渍污染,并有数页破损,但手稿内容仍

可清楚辨识,并无阙漏。其二,为一九五一年九月二十一日,于体制尚未明确的北京人民艺

术剧院写成,有〈黄河颂〉一章,主曲部分共六页,另有四页用途不明之草稿,共十页,使

用页底印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字样之谱纸,散纸未装,以铅笔写成,字迹浅淡,不易辨

识,但纸面保存较为完好。

图一:陈田鹤手稿〈黄河船夫曲〉(影本)首页

Page 4: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4-

图二:陈田鹤手稿〈黄河颂〉(影本)首页

〈黄河大合唱〉乐谱版本众多,据笔者考订,除去重新发现的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以

外,较具代表的乐谱大约有八种版本,分别是作曲者冼星海之原作两种:首演版(或称「延

安版」)、交响合唱版(或称「莫斯科版」);基于原作之整理版本两种:前苏联国立莫斯科爱

乐乐团演出版、李焕之整理版;风格变异之改编版本四种:李焕之改编版、中央乐团改编版

(现今流行通用之版本)、瞿维改编钢琴伴奏版及香港中文大学音乐学系改编版。4而陈田鹤

编配钢琴伴奏版,实际上可归纳为「基于原作之整理版本」系统,其所根据的基础,正是冼

星海原作的延安首演版乐谱。

一九三九年初,光未然开始创作〈黄河吟〉长诗,于三月十一日杀青发表,随即冼星海

于二十六日开始,根据光未然诗作谱曲,直至三十一日完成,此谱稿是为「首演版」。「首演

Page 5: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5-

版」所采用的伴奏,乐队编制为「笛、口琴、小三弦、大三弦、二胡、大胡、竹板、木鱼、

钹、铃、鼓、锣」,属于战时物资缺乏的克难作法,但是年四月十三日,抗敌演剧三队于陕

北公学首演〈黄河〉,即获得热烈回响,颇受好评,此曲甚至传播于国统区范围,并也成为

左派文艺的代表。

不过,由于〈黄河〉首演版的乐队编制较为特殊,且不一定所有演出单位都能寻齐各声

部乐器,故〈黄河〉首演版在不同地方演出,往往被移植成不一样的形态,或自行增减内容。

例如:严良堃回忆抗战时期演出〈黄河〉,乐队增加脚踏风琴伴奏,也可能因缺少朗诵人员

而不演〈黄河之水天上来〉,5甚至早在一九四六年时,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的师生曾用钢

琴伴奏演出此版。6时至现今,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学生合唱团

7于二○○七年四月七日,假

香港沙田大会堂演奏厅举办《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学生合唱团二○○七周年音乐会──

战.和.平》,演出全本〈黄河〉首演版谱稿(《冼星海全集》刊印本),仍未严格依照编制

要求演出,将其中几样特殊编制,换成现今比较容易取得的乐器。

虽然,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演出〈黄河〉,所使用的钢琴伴奏谱稿,目前尚未发现,

但已可以说明,〈黄河〉首演版在当时已是深受欢迎且经常上演的作品,而合唱团为能演出

此作,亦会寻求方法,更动伴奏方式,以求较好效果。这样的概念,亦适用于回顾〈黄河〉

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的产生。

对日抗战时,陈田鹤一家于陪都重庆居住,当抗战胜利时,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亦命国

立音乐院迁移回宁。但由于局势不稳,直至一九四七年一月,陈田鹤才接到通知,举家迁往

南京,并于二月开学后才正式工作。一九四八年十月底,因陈田鹤之妻(陈宗娥)有孕在身,

即将分娩,陈田鹤便护送妻女返回温州老家,可返校后未及两个月,却收到妻子电报,得知

即将临盆的儿子早产夭折,故又回温州料理事务。俟处理完毕,已是一九四九年一月,却因

内战加剧,已无法回南京工作,只好前往福州,担任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作曲专业教授,

及校务委员会委员。8

陈田鹤出任福建音专职务,系由校长唐学咏邀请,但由于是春季到校,并无安排课务,

仅作校务工作,及向登门拜访者私人教授。一九四九年八月,福州「解放」,陈田鹤亦当选

福州市第一届人民大会代表。同年十二月,福建音专师生拟于元旦前后,与福州驻军的兵团

政治部联欢,活动内容为部队请全校师生聚餐、学校师生演出〈黄河大合唱〉,但由于时间

匆忙,当地又只有〈黄河〉简谱,缺少伴奏谱稿,于是当时福建音专学生姜同心以学生会名

义,请陈田鹤执笔谱写,以一周时间,既完成手稿、亦抄写分谱,并完成排练与演出。9

根据姜同心回忆:〈黄河〉陈田鹤钢琴伴奏版的演出,是在一九五○年元旦前夕,于福

州市鹤龄路五号国立福建音专大礼堂举行,由郑曙星伴奏、魏非比指挥,演出过程顺利,是

〈黄河大合唱〉此一名作,在福州的首次演出。若据姜同心之文章叙述,一九五○年元旦前

夕演出(可能为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或更前几日,至于为何不是选择元旦当日演出,

有待考证)、又陈田鹤编配写谱连带排练花费一周时间,那么陈田鹤应当是在一九四九年十

Page 6: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6-

二月下旬开始动笔,再根据谱面的情况与姜同心之叙述,陈田鹤应当花费二至四日,即可完

成工作,故手稿谱面略显潦草,未将合唱全部声部写出,亦无抄录歌词。至于姜同心所言:

「可惜!陈先生所写的原谱,未能保存下来,不知遗落何处」10,已非实情,此稿件一直由

陈家保存。倒是福建音专时期的手稿,仅有〈黄河〉的部分篇章,缺少〈黄河颂〉,这可怀

疑当年福建音专演出时,并未演出该章,至于是何缘故,仍待考证。而戴鹏海在叙述陈田鹤

于福建音专编配〈黄河〉谱稿一事时,称其「因此成为新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位为〈黄河大合

唱〉写全部钢琴伴奏的作曲家」11,或有待商榷,因〈黄河颂〉一章系一九五一年时,陈田

鹤于北京才编配完成,另陈氏亦未替〈黄河之水天上来〉一章移植编配。

一九五○年六月,陈田鹤接到华东人民革命大学12政治研究院入学通知,先将妻女送到

上海,并让妻子偕二名女儿赴北京亲戚家暂住,只身赴革大进修研习。在此期间,陈田鹤学

习「政治理论」、写自传,并且撰写「交代检查资料」,真诚地对新政权表示认同,并藉由各

种机会,时刻「改造」自己,企图跟上时局变化。13一九五○年十月三十日,北京人民艺术

剧院李伯钊、金紫光、欧阳山尊致信,称陈宗娥已任教于人艺附设艺术训练部,并因陈宗娥

向李、金、欧阳等人,言及陈田鹤对歌剧创作颇感兴趣,故邀请陈田鹤赴人艺任职。十一月,

陈田鹤回信表示对此事有高度意愿,并希望人艺发函到中央机构,请求调派。14一九五一年

春,陈田鹤于革大研习期满,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报到,担任「专职歌剧作曲」。

当时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所承担的工作业务较为复杂,演出形式颇多,直至后来才又

将歌剧业务,划分出中央歌舞团、中央实验歌剧院等单位,陈田鹤的任职单位亦随之更改。

据陈晖女士的记述:陈田鹤于北京的人生最后四年,并无法如己愿自由地创作歌剧,只能从

事配器、编曲工作,长才未能得到发挥空间。目前尚未知晓,记载一九五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编配的〈黄河颂〉谱稿,究竟是为何而作,但从谱面观察,将原曲移到降E大调,适合男高

音演唱,又谱后有四页单声部草稿,亦注记「黄河颂伴奏」字样,旋律节奏却与原曲较无关

连,颇似过场配乐,只能推测这可能是为人艺某次晚会节目演出,需有男高音独唱曲目,加

以改编,若能翻阅人艺当时期的演出档案,或许更可了解其中详情。而正是这份单独的谱稿,

与一九四九年底于福建编配的手稿形成互补,成为广义上完整的〈黄河〉陈田鹤编配钢琴伴

奏版。15

三、校订方法

由于陈田鹤手稿系匆忙创作,涉及合唱之乐章仅记录主旋律声部,谱稿未记歌词,尚未

形成完整可供出版刊行、便于使用的总谱,加上手稿内仍存在个别问题,需梳理之后方得解

决。是故,笔者在以电脑重新誊缮〈黄河〉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绘制谱面时,将文献中

的疑虑问题,一并校订,期望能得到较为清晰、不失原意且易于阅读使用之乐谱。

欲整理出〈黄河〉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可供实用之乐谱,必须在陈田鹤两份手稿的基

础上,参照冼星海原作首演版的乐谱,方可统合而成。承蒙冼星海长女冼妮娜女士慷慨之举,

Page 7: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7-

笔者得以阅览〈黄河〉延安首演版手稿影本(简称「冼手稿」),此外,再参考《冼星海全集》

第三卷刊印本(简称「《全集》」)16、《冼星海选集》(简称「《选集》」)

17及冼妮娜主编《黄河

大合唱》(简称「冼妮娜主编本」)18作为对照文献,上述三部书籍虽皆刊行〈黄河〉首演版

谱稿,但仅《全集》以五线谱总谱方式呈现,《选集》及冼妮娜主编本仅以简谱形式抄录声

乐声部,而冼手稿亦因部分笔误需其它文献参照、又另外三部文献各有其未臻详尽确实之处,

如《全集》因为编辑的大量「订正」,出现诸多失真、错误之处,降低文献权威,故只能以

互校形式进行乐谱校订。原则上,冼手稿所承载的谱面内容,作为优先考量之底本,其次再

依实际情况,对照其它文献作校本。

至于歌词,虽然原作者光未然后来出版《张光年文集》19、《光未然诗存》

20、《光未然歌

诗选》21等书,重新发表〈黄河〉歌词,略作润饰修订,作为此歌词最终面貌,但考量陈田

鹤编配版系根据的〈黄河〉延安首演版谱稿加工,理应复原贴近首演版之面貌,较为合理。

于是,校对陈田鹤编配版并重制谱面时,将直接抄录冼手稿上所记载的歌词,以求拟真,但

碍于手稿字迹略为潦草简略,不易全然辨识之故,标点符号便不严格要求与冼手稿所抄录精

准一致,而是参考光未然正式出版著作,所载之版本标记句读。

关于演奏记号,原则上以冼手稿所记为优先考量,若陈田鹤手稿有增加之处,当一并添

之,凡冼手稿或陈田鹤手稿以中文标记或中外文对照之记号,均依原样采用,不依照《全集》

编辑时,将所有演奏记号均记为外文的作法。

若陈田鹤手稿出现疑虑之处,则有以下处理方法:

一、明确错误,直接于谱面修改。例如〈黄河怨〉第九十九至一○二小节,低八度记

号「8vb」误记为「8va」,或〈保卫黄河〉第二十六小节误将 D 音记为 C 音,这

类较明确的笔误,应当更正。

二、部分笔迹,可以省略。例如〈黄河颂〉第十二至十五小节,钢琴右手上声部外有

笔迹未清的音符记号,疑似记上后涂去,且与笔迹清楚之音符并未叶律,这类内

容将不记于最终谱面上。

三、清楚的谱外注记,并存参考。陈田鹤手稿,有许多足供呈现乐思,但不一定可于

钢琴演奏时弹奏表达之记谱,如〈黄河怨〉第九十九至一○二小节有注记音符,

这些内容将以加注谱表方式呈现。

四、存疑之处,原样不动。如〈黄河颂〉第七十九小节,右手音程跨度较大,超过十

二度,或〈黄河怨〉第三十五小节升 G 音与 A 音冲突,但也能以和声学加以解释,

这类问题均于谱面上不另更动,而是于校记加注按语说明,以示负责。

为凸显此校订谱稿之文献价值,在校订同时即撰写校记,记各本异同、各种疏误或可能

须修改调整之处。有鉴于校订时乐谱问题较多,歌词相对单纯且未有太多争议,故在编写校

Page 8: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8-

记时,以记录乐谱校订时发现的问题为主。又考量避免校记显得细碎繁琐,在完成校订后,

又针对校记加以整并删减。综前所述,本次校订时制定校例如下:

一、本谱稿之曲式、声乐记谱、风格、演奏记号及段落记号,以冼星海一九三九年四

月于延安创作之「首演版」简谱手稿(简称「冼手稿」)为底本,以《冼星海全集》

(简称「《全集》」)、《冼星海选集》(简称「《选集》」)及冼妮娜主编《黄河大合唱》

(简称「冼妮娜主编本」)为校本。

二、本谱稿之钢琴伴奏,系根据陈田鹤一九四九年底于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及一

九五一年九月廿一日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所编配手稿(皆简称「陈手稿」)抄谱校

订。

三、本谱稿采各本互校补改,凡有异文,当即出校,谱稿后附各章校记。

四、凡曲式、声乐记谱、风格、演奏记号及段落记号,当以冼手稿为主,若遇疑似冼

手稿笔误并与其它声部不搭配时,则视情况参考其它各本方案补改。

五、凡钢琴伴奏之记谱、演奏记号,均以陈手稿为主,若遇疑似笔误或不完善之处,

则参考冼手稿或陈手稿前后段落、相似声部补改。

六、若陈手稿有明显改编原曲体裁,如:前奏、尾奏之旋律,则依陈手稿之记谱为主。

七、若陈手稿以「托腔」方式编配钢琴伴奏,未同声乐声部记上圆滑线之处,视情况

依一般记谱规则按声乐声部补记,不另出校。

八、各本均未标强弱符号之处,为方便演出,则以括号记上适当强弱记号,以示校订

者所为,如:( mf )、( f ),不另出校。

九、凡记谱时,出现必要且显著之增补修改,则添加括号注记,以示为校订者所为,

并视情况出校。

十、陈手稿各章除〈黄河颂〉外,均依冼星海原谱用调。陈手稿将〈黄河颂〉改为降 E

大调,适合男高音演唱,为并存冼星海及陈田鹤乐思,于陈版〈黄河颂〉后,另

仿「冼手稿」移至 C 大调,以供参考。

十一、陈手稿〈黄河颂〉另有四页二段构思草稿,亦试释谱面、缮打呈现,附于该乐

章后以供参考。

十二、本谱稿所配歌词,以「冼手稿」所抄为据。若遇字迹无法辨识者,则以其它早

期刊行本推敲。本谱稿所配歌词之标点符号则据实际情况修补改订,与原笔迹不

尽一致。「冼手稿」所抄歌词,与《张光年文集》、《光未然诗存》、《光未然歌诗选》

最终修订版本,及其它各本所录歌词,存在差异,但未在本谱稿校订范围,故歌

Page 9: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9-

词版本及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皆不出校。

校记之撰写,以小节、声部(由上至下)排序,分乐章编排序号。若遇少数特例,则以

个案方式采弹性处理,基本上尽可能客观呈现所见事实,使之最大程度地展现〈黄河〉陈田

鹤编配版手稿面貌,及其与冼星海延安首演版诸多谱稿相结合之特质。此次校订谱稿,不仅

还原〈黄河〉陈田鹤编配版手稿,使之谱面完整、易于使用,更将延安首演版较为重要的文

献翻览察考,判读相异之处,推敲较可靠之内容,同时在校订过程中编写校记,则能体现呈

现原貌、厘清疑误、阅读方便、兼顾实用的校订原则。

四、相关发现

〈黄河大合唱〉自一九三九年于延安问世后,乐谱版本繁多,陈田鹤钢琴伴奏版的复原

重现,无疑为一部经典增添不同面貌,但此版本在诸版之间,有何独特价值?通过校订,可

更加清楚地探察讨〈黄河〉陈田鹤钢琴伴奏版的真实面貌,亦可延伸察考,发掘此版本在中

国近现代音乐史应当如何定位。

首先,应当注意的是,〈黄河〉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虽然谱写匆忙,但却相当吻合

〈黄河〉首演版的谱稿,除福建音专学生当时陈递的简谱作为基础,更重要的,是显示陈田

鹤对于原作的尊重,他相当朴质地将原作声乐部分,配上适切实用的钢琴伴奏,既没有本末

倒置之感,亦作为文献上良好的典范。目前,所能见到较贴近冼星海原作的〈黄河〉整理稿

本并不多,且皆是为冼星海原作交响合唱版而编配,虽然许多版本号称基于原著整理,但已

出现颇多变化,包括用调、节拍、小节数等。然陈田鹤之编配,是少数依照延安首演版而作,

且完全可套用到原作的声乐内容,很大程度地保留原作特质,并未依自己的主观意见,擅加

修改。例如〈黄河船夫曲〉一章,无论从织体、和声,陈田鹤版皆是依照首演版原谱写成的

(如谱例一、二),而后来诸多作曲家改编此乐章时,多会使用半音音阶增加华丽感。至于

陈田鹤较晚编配的〈黄河颂〉,虽然用调与首演版不一致,但仅是移调而已,其主旋律的音

符时值与小节数,与首演版均吻合。而〈保卫黄河〉略去四部轮唱,仅到三部轮唱为止,有

可能是陈田鹤当时所取得的简谱稿本如此所致,且〈黄河〉的许多谱稿版本,如李焕之改编

版、中央乐团改编版,亦仅设计到三部轮唱为止。

美中不足的,是〈黄河〉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过于贴合首演版原貌,部分篇章的钢琴

伴奏略为单调。如〈保卫黄河〉自二部轮唱起,便是以钢琴托腔弹奏两个声部,三部轮唱起

则是将三个声部弹出,甚至标注该段可以采用无伴奏合唱(如谱例三),而不是另外创作更

丰富的伴奏。

Page 10: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10-

谱例一:延安首演版〈黄河船夫曲〉(《全集》刊印本)片段

谱例二: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黄河船夫曲〉片段

Page 11: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11-

谱例三: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保卫黄河〉片段

谱例四: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河边对口曲〉片段

Page 12: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12-

虽然〈黄河〉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是以延安首演版为基础加工,又很大程度地保留

原曲风貌,但是,我们仍可就谱面观察到,陈田鹤设于细节的艺术巧思。如〈黄河颂〉,首

演版的伴奏比较单调,第一段是二胡与大胡对位,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时,使用较具钢琴语

汇的织体写成,因此和声音响较为饱满。又如〈河边对口曲〉,在 G 段的尾奏时,陈田鹤刻

意添加渐慢、渐弱记号,并插入几个小节首演版没有的段落,强化曲意情绪,颇有趣味(见

谱例四)。另就谱面观察,陈田鹤应在〈黄河怨〉之编配,用心较深,其中大量使用分解和

弦三连音,使音乐具有连绵不绝的延续感,并在几处调整和声效果,使得听觉上有所变化(见

谱例五)。而前文提及,〈黄河怨〉第三十五小节,升 G 音与 A 音冲突,虽然听觉上因此处

为于强拍、而非弱拍或经过音上,略感突兀,但又可以将升 G 音视为 A 大调导音,为前后

小节 A 音的解决和声,由此可推测,陈田鹤有意作和声方面的试验,以利提升作品艺术层

次(见谱例六)。

谱例五: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黄河怨〉片段

Page 13: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13-

谱例六: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黄河怨〉片段

由此可见,陈田鹤为〈黄河〉编配钢琴伴奏谱稿时,份际拿捏得宜,既能忠于作品原貌,

也在某些细节略施加工,使得此作品用于钢琴伴奏合唱形式时,试图以较好的音响示于观众,

但又不会显得喧宾夺主。若考察历史,陈田鹤虽与冼星海无深交,但二人有过一面之缘:一

九三六年上半年,陈田鹤身在上海之时,曾经与冼星海有过一次谈话机会,而在一九四九年

之后陈田鹤回忆此事,称「我当时认为假使他努力,一定会成为中国的贝多芬」。22若就粗浅

表面的派系立场看来,陈田鹤受过完整的作曲教育,属于「学院派」系统,能对冼星海有如

此赞誉,且陈田鹤愿意为〈黄河〉编配伴奏又忠于原貌,不但跨越门派之见,也是作曲家以

诚挚之心,无私奉献,认真对待艺术创作的展现。

一九九九年,北京召开「纪念《黄河大合唱》创作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其中苏夏表

示,若将〈黄河〉延安首演版重新出版,并附钢琴伴奏谱、民族乐队或小型乐队伴奏谱,将

是一本畅销书。23殊不知,早在距今六十多年前,黄自四大弟子之一、技法纯熟的作曲家陈

田鹤,早已为〈黄河〉原作编配伴奏,且曾经风光演出、成为闽省福州最先接触此一经典乐

作媒介,可惜昙花一现,之后此版本未受重视。吾人应重新了解:〈黄河〉陈田鹤编配钢琴

伴奏版,是目前所能见到,唯一为〈黄河〉延安首演版编配,既忠于原貌、又蕴含创意乐思

的版本,此版本对于〈黄河大合唱〉作品流变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不可忽视的价

值意义,它既记载着两位作曲家的心血,也显示在同一弘大的民族价值观念下,德艺双馨的

艺术工作者并不会因教育系统、门派流别的差异,而有所偏执,同时,也呈现出陈田鹤本人

Page 14: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14-

工作时严谨仔细的态度,能藉由其善待原作之举,观察到其人性格特质。

五、结语

〈黄河〉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目前经由陈田鹤、冼星海的手稿,及其它文献,互相

参考校订,并透过电脑誊缮,已形成清楚可用的谱稿。而这份谱稿,从文献的角度而言,可

使研究者更加了解一部作品的原史面貌,而不致于被后来的变体改编误导扭曲;从历史的角

度而言,它记载着多位艺术家合力倾注的心血,为一代之音乐,留下宝贵的文化资产,同时

成为一代之经典;从实用的角度而言,〈黄河〉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是目前所能见到,较

为简易以钢琴伴奏之〈黄河〉谱稿,且有贴近作品原貌之优势,业余合唱团也可轻易演唱,

既能符合大众需求,又还作品本来面目,一举二得,实为佳事。

当然,若实事求是地探讨,〈黄河〉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并非完美无瑕,它仍存在因

简易而略为平淡的问题,尤其在〈保卫黄河〉一章格外明显。但或许是现今人们审美改变,

尤其对于〈黄河〉多年来的异体变奏,印象深植不灭,故回顾较为简易的版本时,略感未能

适应。但也可以从这些简易的稿本观察,当时候的人们究竟听得是什么音乐?尤其〈黄河〉

延安首演版,原本也是较为简易质朴的设计,故审美音乐作品,不应以表面的难易、简单或

复杂而论。

至于此版本的确切演出效果,仍有待于更明确的演出音响,才能进一步探察研究。目前

之校订工作,多限于文献上的异同考订,不免有纸上谈兵之感,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有赖陈晖女士鼎力支持,无私提供原始材料,方能得以顺利进行,特此鸣谢。目

前,笔者正积极蕴酿,促成〈黄河〉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谱稿出版,并联系合唱团对此版

本录制音响,随书发行,这将更有利于众人对于此版本的认识,及进一步的研究,甚至推广

使用,希望此目标能能于二○一五年──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陈田鹤逝世六十周年,得以完

成。本文若有论述不周全之处,系因笔者能力所限,还望方家不吝指正。

1 参见颜廷阶:《中国现代音乐家传略》,新北:绿与美出版社,1992 年,页 207-212。 2 参见陈田鹤:《剑声集》,重庆:大东书店,1943 年。 3 按:以岳飞词作传唱的歌曲〈满江红〉,虽今多认其为「古曲」,但今有学者考证,该首歌曲系

由黎锦晖原作,经杨荫浏编配、刘雪庵改编而成。参见李冰:〈一首名曲的曲折生成史──《满

江红》(怒发冲冠)现行曲谱的来历〉,第 7期,2010 年,页 61-63。 4 参见笔者拙作:〈〈黄河大合唱〉版本考订及其相关研究〉,台中: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

文,2012 年,页 37-80。 5 参见黄叶绿(编):《黄河大合唱纵横谈》,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年,页 151。 6 参见严镝:〈〈黄河大合唱〉各版本的产生和流传〉,《中国音乐学》,第 4期,2005 年,页 68-74。

按:此文并指出:「其中〈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钢琴伴奏是由黄国栋据冼星海其他音乐编排而成

的。」 7 按:该团现名称为「香港中文大学合唱团」。 8 参见戴鹏海:〈才华出众,命运多舛,英年早逝,呜呼哀哉!──《陈田鹤音乐作品选》代序〉,

Page 15: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Process of Chen Tien-ho's Vocal ...blog.zty.cc/PDF/CTH_YRC/CTH_YRC_SC.pdf名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其中七章,编配钢琴伴奏谱稿,将延安时期简陋编制乐队

-15-

此文收于陈晖(编):《陈田鹤音乐作品选》,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页 1-17。 9 参见姜同心:〈陈田鹤先生在福建音专二三事〉,此文收于汪培元(主编):《国立福建音乐专科

学校校史》,福州:福建音专校友会出版,1999年。 10 同注九。 11 同注八。 12 按:华东人民革命大学,自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旬,于江苏丹阳、新丰一带筹建共办五期,招

生一万五千余名,一九五二年结束。「人民革命大学」系中共建立政权后,用于培养行政干部、

以利接收原有机构所创设,当时各大行政区(华北、华东、西南、中南、华南、东北)均先后设

立。 13 同注八。 14 参见文艺:〈陈田鹤的音乐教育、文论及晚期思想转变情况研究〉,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

乐学硕士论文,2013年。 15 按:之所以称「广义」,因虽然此版本缺〈黄河之水天上来〉一章,但在抗战时期,已多有省

略该章之举,且原曲为三弦单声部伴奏,改编效果未明,即使缺此章节,也不防碍其它声乐篇章

演出。 16 参见《冼星海全集》编辑委员会(编):《冼星海全集》(共十卷),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

社,1989-1990年。 17 参见中国音乐家协会(编选):《冼星海选集》,北京:音乐出版社,1960年。 18 参见冼妮娜(主编):《黄河大合唱》,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年。 19 参见张光年:《张光年文集》(共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年。 20 参见光未然:《光未然诗存》,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年。 21 参见光未然:《光未然歌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年。 22 按:此段记述,出自于陈晖女士整理、尚未出版的陈田鹤编年谱,仅供参考。 23 参见向延生:〈重新整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纪念〈黄河大合唱〉创作 60 周年学术

研讨会综录〉,《人民音乐》,第 9期,1999 年,页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