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Set 1 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 ,体。,体,,一一。 在在在在在在 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 一,,,,。一,。 ??。,、 、。 ,: ,,、,!,一 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 ,。一,,一。,,。,。,,。,;,一。一,一,;。 在在在在在在在 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 ,一,,一。,,、。。,。,。,,,。 在在在在在在 。,。一。。 在在在在在在在 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 ,。。一,,。,一。,,,。,,一,,,;,。。,一一 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 在在 ,。 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 ,一。,。,,,,!。 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 (,)

Set 1.docx

  • Upload
    joe-ang

  • View
    24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Set 1.docx

Set 1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母亲有时候想让我去上学,又怕我体弱而受人欺辱,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功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坑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时怎么一回事呢!

第二天,我随着他去入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塾,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且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后来,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除了手。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让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半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人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一个后花园。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这时候,我和他来往最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做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他不久就做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可是没有好久就被驱除出来。

Page 2: Set 1.docx

他是要做真和尚,所以他不惜变卖庙产去救济苦人。庙里不要这种方丈。一般来说,方丈的责任是要扩充庙产,而不是救苦救难的。离开大寺,他到一座没有任何产业的庙里做方丈。他自己既没有钱,他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举办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他整天不在庙里,但是他并没忘了修持;他持戒越来越严,对经义也深有所获。谁见到这位破和尚也不曾想到他曾是个在金子里长起来的阔大爷。去年,有一天他正在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也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我祈愿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他是宗月大师。

(老舍《宗月大师》,有改动)

Page 3: Set 1.docx

31. 为什么作者到九岁都没上学?A 他家贫体弱。B 母亲不让他上学。C 住家附近没有学校。D 母亲担心他被人欺负。

32.哪项是刘大树带作者去上学的原因?A他希望作者知道他乐善好施。B 他想让作者有受教育的机会。C 他担心作者太游手好闲。D 他开办了一家私塾。

33. 为什么刘大叔会从富有变成一贫如洗?A 他把所有钱都拿去建贫儿学校、粥厂。B 他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不会节俭。C 大寺里的僧人不喜欢他。

Page 4: Set 1.docx

D 他变卖庙产去救济苦人。

35. 宗月大师是个怎样的人?A 热心肠,但疑心重。B 有慈悲之心,不计较得失。C 大方,但不爱工作,只爱花钱。D 善良,擅长算计,但非常死板。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位贤士叫做颜斶(chù),他有才气但不慕虚荣。有一次,齐宣王召见他,毫不客气的对他说:“喂,颜斶,你过来!”他听后站着不动,回敬说:“喂,你也过来!”齐宣王脸色大变,大臣们纷纷指责颜斶狂妄放肆。颜斶镇静地说:“如果我顺从地走到大王面前,那就表明我是个仰慕权势的人;如果大王到我面前来,那就表明他随身居高位,但能够以公斤谦虚的态度对待人才。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

齐宣王恼怒了,说:“我问你,究竟是君王高贵还是贤士高贵?”颜斶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是贤士高贵!”齐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颜斶神色自若地说,:“当然有。从前泰国出兵攻打齐国的时候,秦王下过一道命令:谁能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后来又下了一道命令: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万户侯,赏他两万两黄金。这就说明一国之君,他的头比不上贤士墓地的树木呢。”这些话使齐宣王既恼火又无言以对。

Page 5: Set 1.docx

大臣们说:“我们君王占据千乘之地,东南西北米有不降服的,你也只不过是个村野匹夫罢了!”

颜斶驳斥说“难道古时的大禹不是出自村野吗?他尊重有才能的人,所以才得到天下。凡是英明的君主,都没有自以为是的,他们都请求贤士辅佐朝廷。”齐宣王自知理亏,说:“好了,现在我承认你高贵,请你收我做你的弟子吧。我保证你有肉吃,有车坐,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

颜斶辞谢说:“王,原是山里的东西,一旦雕琢成器物,就会失去原有的纯真。所以我情愿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也想吃肉那样香;我安安稳稳地走路,也不比坐车子差;人不犯罪,不尊自贵;清静自在地过日子,胜过闲逸无聊。”他说完,像齐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而去。

君子赞说道:“颜斶很自足,所以他才能返于淳朴,无所欲求,独立常乐,终身不受羞辱。”

(摘自《安步当车》,有改动)

Page 6: Set 1.docx

36.为什么颜斶不肯走到齐宣王面前?A他只想赶快离开王宫 C他要显示自己高贵B他想给齐宣王下马威 D他不愿攀附权势

37.齐宣王为何问颜斶究竟君王高贵还是贤士高贵?A他不知道君王和贤士有何分别B 他想借此证明自己高高在上C 他想了解颜斶的见识与胆量D 他想让颜斶收他做徒弟

38.哪项有关齐宣王的说明是不正确的?A 齐宣王起初看不起颜斶而对他摆架子

Page 7: Set 1.docx

B 齐宣王惯用金钱收买贤士为他效劳C 齐宣王为难颜斶,最后却自讨没趣D 齐宣王曾下令杀死所有砍柴的人

39. 为什么齐宣王在与颜斶对话时会自知理亏?A 他惭愧自己无礼对待有才能的人B 他发现自己的口才比不上颜斶C 他发现颜斶是个有才能的人D 他惭愧不会识别有才能的人40. 哪项最适合用来反映颜斶的性格?A 宁愿辞官,也不屑于小人为伍B 为保纯真品性,宁愿不做官C 宁愿被杀头,也要劝谏君王D 热爱村野,因而不愿做官

Page 8: Set 1.docx

31 A 32 B 33 C 34 D 35 B 36 D 37 B 38 D 39 A 40 B

Set 2

广东从化的荔枝树上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热心肠的朋友为我也弄到两瓶荔枝蜜。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

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来飞去,一幕沸沸扬扬的情景。

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大概是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 ,他小小心心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

Page 9: Set 1.docx

蜜蜂,蠕蠕的爬着。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细长,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我就问到:“这样的好蜜,不怕什么东西来糟害么?” 老梁说:“能割几十斤。蜜蜂这物件,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给它们留一点点糖,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我又问道:“这样好蜜,不怕什么东西来糟蹋么?” 老梁说:“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大黄蜂这贼最恶,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专干坏事。”我不觉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该怎么对付大黄蜂呢?”老梁说:“赶!赶不走就打死它。要让它待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可是呢,一只蜜蜂能活多久?”老梁回答说:“蜂王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个月。” 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总得往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么?”老梁摇一摇头说:“从来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数,自己便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的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的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阳朔《荔枝蜜》,有改动)

Page 10: Set 1.docx

31. 作者原本不大喜欢蜜蜂,是什么原因让他主动跑去看蜜蜂?A 甜美的生活感动了他B 荔枝蜜的美味感动了他C 蜜蜂勤奋的有点感动了他D 荔枝树形成的美丽景色打动了他

32. 文中的老梁为什么说蜜蜂从来不争,也不计较?

Page 11: Set 1.docx

A 人们把蜜取走时,他们不会蜇人B 蜜蜂一年四季,每日每夜辛勤采蜜C 即使蜜会被取走,蜜蜂还是继续酿蜜D 大黄蜂来偷蜜时,蜜蜂不会跟它争夺

33.作者和老梁说完话后,为什么内心不禁一颤?A 感叹蜜蜂辛劳一声却没有获得回报B 感动于蜜蜂付出和不求回报的精神C 为蜜蜂最后死在外头的下场悲伤D 同情蜜蜂酿蜜却享用不到好蜜

34.根据本文,哪项有关蜜蜂的说明是不正确的?A 大黄蜂是蜜蜂的天敌B 工蜂的寿命只有半年C 蜜蜂从不死在蜂窝里D 蜂王能酿造几十斤蜜

35.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根据上面的句子,当时作者有什么感受?A 想辛勤地为自己和别人酿造甜蜜生活

Page 12: Set 1.docx

B 想变成像蜜蜂一样勤劳的人C 将成为悄悄成为死在外边的人D 想变成会采蜜的蜜蜂

春秋时期,楚惠王想扩大军队,以恢复楚国的霸权。于是,他重用了一个名叫公输般的工匠。公输般来自鲁国,也就是后来成为鲁班的古代杰出的建筑工匠。公输般替楚王设计了一种攻城工具——云梯。这种长梯高得似乎可以碰到云端,因此被取名为云梯。云梯一旦完成,楚国将用它来攻打宋国。

墨子听到消息后,,就从鲁国动身,赶了十天十夜的路程,终于到了楚国郢城看望公输般。公输般问:“老夫子来到来到这里有何吩

Page 13: Set 1.docx

咐?”墨子说:“北方有人侮辱了我,请你帮我去杀了他。”公输般一听,变了脸色。墨子说“奉送十两黄金给你。”公输般说:“我讲人道,向来不杀人。”

墨子便说:“我在北边听说你正在打造云梯以攻打宋国。宋国究竟有什么罪过?楚国土地有余,人口不足,牺牲本已不足的人口,去争夺已经多余的土地,这算不上明智。宋国没有犯罪,楚国却要去攻打它,算不上仁爱。懂得不应还这样做,却不去争辩,算不上忠诚。进行了争辩,却不能获胜,算不上坚强。将人道不肯去杀死一个人,却发动战争去屠杀许许多多的人,这能说是讲人道吗?”墨子的一席话把公输般说的哑口无言,只好退说出网已决定攻打宋国,无可挽回了。墨子听了,就要求公输般带他去拜见楚王。

墨子见了楚王,说:“有一个富人,自己有彩饰的车不用,去偷邻居的破车;放着自己的锦衣绸缎不穿,却想偷邻居的粗布衣裳;有大鱼大肉不吃,却想偷邻居的糟糠。大王认为此人如何?”楚王不知就里,答道:“这人一定是有偷窃病!”

墨子紧接说“楚国领土方圆五千里,宋国领土方圆五百里,这就好比彩车和破车。楚国地广,物质丰富;宋国则刚刚好相反,就好比山珍海味和糟糠。楚国境内长着各种名贵木材,宋国却没有,这油耗比锦衣和粗裳。如果大王要攻打宋国,不就和那人一样了吗?”最后在多番争辩下,楚王终于决定不进攻宋国了。

36. 为什么楚惠王要攻打宋国?A 他患上了偷窃病B 他想恢复楚国的霸权

Page 14: Set 1.docx

C 他想夺取宋国的山珍海味D 他想显示楚国的军队强大

37 哪项不是墨子对公输般助楚攻宋的评议?A 明知道不该做却不去争辩,就是不忠诚B 争辩了却不够坚持,就是不坚强C 不听朋友的劝告,就是不讲义气D 发动战争屠杀百姓,就是不人道

38 公输般听了墨子一番言论后,有什么反应?A 推说攻宋是楚王的决定B 马上打消了攻宋的念头C 羞悔,并答应停止攻宋D 对墨子产生了恨意

39 墨子以一连串富人和邻居的对比来说明了什么?A 楚国的聪明和宋国的愚蠢B 楚国的自大和宋国的谦卑C 楚国的富强和宋国的贫弱D 楚国的贪婪和宋国的慷慨

Page 15: Set 1.docx

40 哪项最适合用来反映墨子的性格?A 爱好和平,而且能言善辩B 说话饶有风趣,喜欢出风头C 喜欢争辩,而且得理不饶人D 说话爱打比方,常自以为是 

31.B 32.C 33.B 34.D 35.A 36.B 37.C 338.A 39.C 40.A

Set3

Page 16: Set 1.docx

豆腐是一种用黄豆制成的食品。据说,豆腐的发明者是汉代的准南王——刘安。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爱好修炼长生不老之术。相传一次,他和一群道士在炼长生不老丹时,不小心把喝着的豆浆泼到用以炼丹的一块小石膏上。不一会儿,豆浆凝结成一滩白白嫩嫩的东西。在旁有人大胆拿来尝,觉得味道不错。于是,刘安就把其他人没喝完的豆浆都拿来,加入石膏碎搅拌,第一锅豆腐就这样诞生了。

有些学者认为,豆腐未必是刘安发明的,因为他们认为汉代以前就已经有豆腐的存在了。由于年份过于久远,我们也难以考究和人才是发明者。无论如何,现在的豆腐制作方法与刘安制作豆腐的方法大同小异。以下是豆腐的制作过程:

制作豆腐的主要原料是黄豆。首先,要将黄豆洗干净,然后泡水约一个小时。浸泡黄豆的用意是除去黄豆的外皮,并将黄豆泡软以方便研磨成豆浆。

接着,把生豆浆倒入铺好布袋的桶内过滤。滤出来的豆渣,通常都会被丢弃,或用作牛羊的饲料;而生豆浆则放入锅内煮沸以去除青涩味。不过,煮豆浆时要控制火候,不然,豆浆烧焦了,就会有苦焦的味道。豆浆煮沸后,加入适当的石膏浆,稍等片刻,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豆腐花的水含量比豆腐多,因此豆腐花非常软嫩,不适宜煮食。

若要把豆腐花制成豆腐,就需把里面过多的水分挤出来。一般的做法是把豆腐花盛进已铺好布的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盛满后,用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 10至 20分钟,让水分流出,即成水豆腐。挤压出来的水分越多,豆腐就越硬。

在古时候,富有蛋白质的豆腐是穷人的“肉类替代品”。到了现在,这种“植物肉”人是一种非常廉宜的食品。然而,很少人知道,

Page 17: Set 1.docx

这么一块小小的豆腐,需要经过这么复杂的程序才得以生存出来。因此,我们在食用豆腐的时候,应该感谢辛苦制作豆腐的匠人,让我们的已使用这种价廉味美的食品。

Page 18: Set 1.docx

31.为什么准南王刘安把石膏加到豆浆里?A 听说加了石膏的豆浆很美味B 可以制造出长生不老丹C 不想浪费没喝完的豆浆D 还剩下很多石膏碎32.哪项与准南王刘安无关?A 祖父是刘邦B 想要长生不老C 不喜欢喝豆浆D 是汉朝时代的人33.把黄豆浸泡在水里的目的是什么?A 让黄豆发胀以磨出跟多豆浆B 泡软的黄豆易于磨成豆浆C 去除黄豆上的肮脏物质D 节省研磨时所需水量34.为什么说豆腐是“植物肉”?A 口感像肉类B 蛋白质含量高

Page 19: Set 1.docx

C 比肉类的价格便宜D 可以用来制作素肉35.哪像是正确的?A 豆腐渣没有任何用处B 没有煮沸的豆浆带有青涩味C 豆腐的水含量比豆腐花的水含量多D 现代豆腐的制作方式与古时候不一样

Page 20: Set 1.docx

公元前 630年,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流亡各国期间,曾经到过郑国,但郑国不接纳他,对他极不友好。这大大刺伤了重耳的自尊。当他回国即位后,为了一报私仇,便于秦国联合起来,攻打郑国。

面临大敌,郑文公十分害怕,急忙招来大臣商量对策。大夫佚之狐提议:“若能请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一定会退兵的。”烛之武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很有才气。因为过去一直没得到朝廷的重用,心里有些不满。郑文公向他提出的请求,他推迟说:“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才干不如他人,现在老了,就更加无能为力了。”郑文公听了便说:“我以前不重用你,现在有急事才来请求你,是我的过错。但是如果郑国亡了,对你也没有任何好处。请你答应我吧!”烛之武于是答应了郑文公的请求。

烛之武来到秦国,见到秦穆公便说:“秦晋两国大军,围攻我们郑国,郑国必灭亡,但郑国在东,秦国在西,中间隔着晋国,郑国灭亡后,秦国难以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最后,邻土只能并入晋国,那样晋国的势力就大大加强了,而您秦国也就相对的显得弱小了。您何必要帮助人家争强势力,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呢?”

烛之武又对秦穆公说:“如果大王肯撤兵解救郑国,让郑国一尽东方道路主人的责任,您的使者来往郑国,郑国一定供应他们食宿。这对您有什么不好呢?”

“再说晋惠公受恩与您,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从不知

Page 21: Set 1.docx

足,他即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在西边的秦国,他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希望您再三考虑这件事。”

秦穆公听了便于郑国定下盟约,病理科率领军队撤退回国。晋军也无奈撤了回去。

(摘自《东道主人》,有改动)

36. 为什么郑文公请求烛之武去游说秦国退兵?A 弥补以前不重用他的过失B 想让他伤害晋惠公的自尊C 要证明自己任用贤能之士D 知道他能言善辩

37. 为什么烛之武起初推辞郑文公?A 郑文公向他提出请求时,态度不诚恳B 害怕到秦国游说会令自己性命不保C 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不能胜任D 不满自己郑文公以前不重用他

38为什么烛之武认为郑国的领土只能并入晋国?A 晋惠公有恩与郑文公

Page 22: Set 1.docx

B 晋国与郑国的国界相连C 郑国的人民反对被秦国统治D 晋国的势力比秦国的势力大

39 烛之武承诺郑国将做秦国的东道主人,他的用意是什么?A 以利益说服秦国撤军B 离间秦国与晋国的感情C 希望秦国派遣使者前往郑国D 让秦国知道郑国是个富有的国家

40 为什么烛之武得以成功说服秦穆公撤军?A 设身处地打动秦穆公B 懂得贿赂秦穆公C 善意撒谎欺骗D 善于煽风点火

31.A 32.C 33.B 34.B 35.B 36.D 37.D 38.B 39.A 40.A

Page 23: Set 1.docx

Set 4

我再次看见他的时候,是在一家高级餐厅里面。他坐在靠在靠窗的座位,手上拿着一杯咖啡,怔怔的望着窗外,若有所思。当时,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手上戴着一只看起来价值不菲的手表。我想他一定是事业有成了。

那年,我随朋友到她乡下的家去住了一些日子,乡下的空气很清新,每当微风吹来,我能闻到青草、泥土、和鲜花的味道。朋友带我到田地里看人耕田,也到我到邻家串门子,看看邻家大嫂怎么用一条条长竹片编出一个个大竹箩。村里的人,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度假的我,也把城市的繁忙与压力,全都抛到了天边。唯一让我心感戚戚,是那个蓬头散发的男孩。

这男孩看来有十来岁,身上总穿着破烂的衣服,头发永远都像被打翻了的鸟窝般散乱。他就住在朋友家后面小路旁的小木屋里。那是个破烂的木屋,就像男孩身上的衣服一样破烂。一阵阵的咳嗽声,不时从里面传出来。男孩很少在家,因为我常在市集里看见他行乞。我到朋友家住,只带了少许钱。我没把钱捐给他,因为我知道我可能会

Page 24: Set 1.docx

忍不住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给她。那样,我就不够钱买车票回家了。每当我经过他的身边,我都会低着头,按着裤袋快步走过。

在我要离开村子的前一天,朋友告诉我,男孩的妈妈病逝了。男孩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如今没钱安葬自己的母亲,伤心的一直跪在屋前,苦求村民的帮助。大家都很同情男孩,但集合了全村的捐款,也不足以为男孩的母亲买一副棺木。我听了这件事,整晚辗转反侧。隔天,在朋友送我去搭车的一个小时前,我跑到男孩的家,摘下先母遗留给我的金戒指,往男孩手里塞,再把我随身携带的字典送给了男孩,希望他用知识改变命运。

“太太,你还记得我吗?”他走了过来对我说话。十年了,我给他的只不过是一枚戒指,没想到他还记得我:“你用知识改变了你的命运?”我问。他微笑着点点头。“谢谢你,你是我大恩人,这些年来,我早上工作赚钱,晚上学习,最后把当了的戒指赎回来了。这戒指对你来说,应该很宝贵吧?”他边说,边把手上的戒指递给我。我没有接过那枚戒指。“我母亲要我把幸福和快乐带给身边的人,所以给了我这枚戒指以作提醒。现在我转送给你,希望它也能提醒你,把幸福和快乐带给身边的人。”我说完对他笑一笑,然后走出了餐厅。

Page 25: Set 1.docx

31.“在这度假的我,也把城市的繁忙与压力,全都抛到了天边。”

根据上面句子的说明,这时候的作者有什么感觉?A 轻松愉快 C 非常兴奋B 深感压力 D 担忧郁闷32.为什么作者低着头,按着裤袋快步走过男孩身边?A 怕自己的钱从裤带掉出来B 怕男孩认出她是富有的人C 盘男孩抢夺她裤袋里的钱D 怕自己把钱都捐给了男孩

Page 26: Set 1.docx

33.作者听说男孩的妈妈病逝后,为什么会整晚辗转反侧?A 感叹村民太贫穷 C 对村子里死了人感到害怕B 想起自己去世的母亲 D 同情男孩不够钱安葬母亲 34.长大后的男孩认出了作者,作者心里有什么想法?A 自己不应该一直望着男孩 C 自己的样貌没有改变B男还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D男孩记得要还她戒指 35.作者是个怎样的人?A 贫穷却很大方B 善良却很吝啬C 热心肠且有远见D 有一起且能舍己为人

战国时代,燕国昭王为了郑国兴邦,准备以优厚的待遇招聘能人贤士,于是与他郭隗听了燕昭王的打算后,对他说:“我曾听说从前有个嗜好玩马的国君,想用千金重价征求千里马。但是过了三年,任一无所获,不见千里马的踪迹。那时,宫里一个职位低下的侍臣,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请求国俊把寻找千里马的差事交给他。国君同意了,派遣他去完成这件差事。侍臣于是出发去寻找千里马,不到三月,他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可是当他要买马时,这匹千里马却死了。这个侍臣并不因此急于另寻千里马,反而花费五百金,将死马的尸骨买了回来。

Page 27: Set 1.docx

“他带着千里马的尸骨回宫向国君复命时,国君见是马的尸骨,生气得很,怒斥道:“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有了五百斤买这匹死马回来?”侍臣笑道:“请国君息怒,五百斤不是白费的。一匹死马,您都愿意以高价买下,何况是活马?这消息一传开,天下的人都会相信您是真心实意喜爱良马的国君,不仅识货,而且说话算话。这样,一定会有人亲自上门献马来的。”后来,不出一年,果然有人献上千里马,国君共得到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接着又对燕昭王说:“现在您若真要重用人才,就请从我开始实行。天下有识之士见区区郭隗尚且能受到优待和信任,那么,比我的才学贤能更高的人那么多,还抽他们不来投归大王吗?还用得着到各处去求人才吗?”燕昭王听后,采纳了郭隗的意见。首先重用郭隗,为他修建住宅,尊其为师长并切实贯彻奖掖人才的政策。一时国内外文武贤士相聚而至,燕国汇集了许多人才,国势因此转弱为强。

(摘自《千金市骨》,有改动)

36.为什么燕昭王准备以优厚的待遇招聘能人贤士?A 喜爱与能人贤士畅谈B 为了增强国家的实力C 想让天下人知道自己是明君D 想任用贤人取代才能低下的郭隗

Page 28: Set 1.docx

37.哪项有关侍臣去寻找千里马的说明是正确的?A 侍臣自荐寻找千里马B 侍臣用了三个月才找到千里马C 侍臣最后没为君王找到千里马D 侍臣为了省下五百金而买下千里马的尸骨

38.为什么侍臣买了死马的消息传出去后,就有人上门献马给君王?A 人们养不起千里马B 人们想要使君王快乐C 人们认为君王是个识货且一诺千金的人D 人们认为献上良马可得到多于五百金的酬劳

39. 郭隗向燕昭王讲述“千金市骨”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A 希望燕昭王赏识自己,借此招揽到能人贤士B 嘲笑燕昭王劳师动众却无法招揽到能人贤士C 暗示燕昭王,自己也是“千里马”D 使燕昭王相信自己也是能人贤士

40.根据本文。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Page 29: Set 1.docx

A 燕昭王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任用贤能B 燕昭王使到燕国转强为弱C 郭隗的才学贤能低下D郭隗善于辨识良马

31.A 32.D 33.D 34.B 35.C 36.B 37.A 38.C 39.A 40.A

Page 30: Set 1.docx

Set 5

我祖母是个好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因为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那是我们的宽大的厅上、地上统统是蚕,且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饲蚕时,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反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正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我们每天照例请牛桥头的七娘娘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蚕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包裹自己的壳)、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的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说:“这是我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小孩子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用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姐姐们不要吃的缘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不一样的气氛。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常台、八仙椅子都堆起来,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缸。我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回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姐姐们,都像神话里的人物。且在我看来,他们觉得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

Page 31: Set 1.docx

所谓伺蚕,是养犯人;所谓缫茧(从泡在开水里的蚕茧中抽出丝来),是施炮烙!原来当时这种欢乐与幸福的背景,是生灵的虐杀!早知如此,我决计不要吃他们的枇杷和软糕了。我七岁时祖父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就父亲与姐弟们相继死亡,家道衰弱,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件回忆,一面使我向往,一面使我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丰子恺《忆儿时》,有改动)

Page 32: Set 1.docx

31.作者的祖母为什么要养蚕?A 为了增添收入的来源B 为了吃枇杷和软糕C 为了使春末热闹D 为了遵守传统

32. 根据本文,作者的祖母在什么地方养蚕?A 厨房B 田地C 房间D 客厅

33.为什么七娘娘不让作者走到丝车后面去?A 怕作者碰触丝车造成危险B 怕作者轧脱丝车的车轴棒C 怕作者拿蚕蛹当枇杷吃D 怕作者有压死蚕宝宝

Page 33: Set 1.docx

34. “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根据上面的句子,蒋五伯想要表达什么?A 养蚕的工作结束了B 养蚕的工作真累人C 枇杷的季节结束了D 大家把枇杷都吃完了

35. 为什么作者说养蚕的回忆“一面使我神往,一面使我永远忏悔”?

A 他神往当神话剧里的主人公 ,又忏悔吃了枇杷和软糕B 他神往儿时家里养蚕的日子,又忏悔养蚕造成杀虐C 他神往儿时的幸福日子,又忏悔家里不复养蚕D 他神往尽情吃小食,又忏悔压死许多蚕宝宝

Page 34: Set 1.docx

商朝最后一个君王——纣王,霸虐无道,荒淫无度,骄奢淫逸,无故残害百姓、陷害忠良。大臣姜尚,字子牙,号飞熊,东海许州人士,对商纣王爆政极为不满,于是放弃禄位,弃官躲避,隐居到渭水之滨的蟠溪。那里是周国诸侯姬昌(后为周文王)的领地。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

姜子牙知道周文王姬昌胸怀大志,很有作为,又爱惜人才、求贤若渴,于是经常道渭水边“钓鱼”。一般人钓鱼用的是弯钩,钩上面挂着鱼饵,然后把鱼钩投入水中,诱使鱼儿上钩。而姜子牙却不是这样钓鱼,他的鱼钩是直的,鱼钩上没有鱼饵,而且也不把鱼钩投入水中,鱼钩距离水面有三尺高。他坐在渭水边,他一边高高举着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周文王觉得此人很奇怪,就派士兵去唤他。姜子牙见士兵前来,根本不理睬,他一边钓鱼一边说道:“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瞎胡闹!”士兵见此情景,只好回去如实向周文王报告。文王更觉此人古怪不凡,于是又派当官的前往探明虚实。姜子牙见当官的来了,仍然不理睬,他仍边钓鱼一边说道:“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瞎胡闹!”当官的见他又不理睬,只得回去向周文王如实禀报。文王觉得此人并非等闲之辈,一定是个非凡的人物。于是他亲自前往,

Page 35: Set 1.docx

带上厚礼去请教姜子牙。姜子牙见他寻求人才确实诚心诚意,便答应重新做官替文王出力,帮助他灭伤兴周。

姜子牙跟随周文王来到周地,文王拜姜子牙为军师,后又封他为丞相。文王死后,他儿子周武王继位。姜子牙又辅佐,起兵讨伐商纣王,终于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姜子牙成为建立周王朝,开创周朝百年基业的第一功臣。

从此,人们把心甘情愿上人圈套成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摘自,《武王伐纣平话》,有改动)

36. 为什么姜子牙辞去商朝的官位?A 他喜欢不受约束的生活B 他喜欢在河边钓鱼作乐C 他厌恶商纣王的残暴统治D 他认为做官不足以发挥他的才华

37. 样子呀到渭水边“钓鱼”的原因是什么?A 他想吸引天下人的注意B 他想让人知道他很有才华C 他要把不想活的鱼儿钓上岸D 他要试探周文王是否重用贤才

38. 哪项有关姜子牙的钓鱼的行为是正确的?

Page 36: Set 1.docx

A 他借此取笑士兵和官员是鱼虾B 他把鱼钩投入水中达三尺之深C 他钓鱼的目的是寻求明君的重用D 他想利用直钩引诱饥饿的鱼儿上钩

39. 哪项有关周文王的说明是正确的?A 周文王看不起姜子牙,所以先派士兵和官员去见他B 周文王在姜子牙的辅佐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C 周文王亲自带着厚礼把姜子牙请来当周国的军师D 周文王依靠金钱,吸引了许多人才帮他办事

40. 哪项适合用来说明姜太公的性格?A 善于审时度势,选择为明君效力B 善于钻营富贵名利,投靠有才有势的君主。C 善于观察人性,放弃做官,免受暴政的祸害D 善于摆弄人,无论君主或官员都听他的吩咐

Page 37: Set 1.docx

31 C 32 D 33 A 34 A 35 B 36 C 37 D 38 C 39 C 40 A

Set 6

钱塘江口的海潮,汹涌彭拜,气势雄伟,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最是壮观。潮头可以高达十几尺, 带来海水数万吨,巨大的声响如千军万马在奔驰。每逢中秋节前后三天,来浙江海宁观潮的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观潮的活动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二十年,已成为当地习俗。

农历每月月初与月中皆有大潮可观,并与做一潮三看的“追潮游”。所谓一潮三看,及不同的地段,可赏道不同的朝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观“回头潮”。在中秋佳节前后,各地游客更是蜂拥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

潮汐是海边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在中秋节前后,世界各地的潮水,普遍都比平时高涨。但像钱塘江口这样的大潮,在世界上却很少见。为什么钱塘江的大潮会特别汹涌、巨大呢?

Page 38: Set 1.docx

钱塘江的喇叭形河口市原因之一。首先,钱塘江入海的杭州湾的形状像一只喇叭型,口大肚小。当大量潮水涌进狭窄的河道时,水面就会迅速的壅高;同时,由于这里的河底比较高,导致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大量潮水涌入狭浅的河道,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迫使潮头壁立,激起了高潮,发生破碎、轰鸣的声音,出现惊险而壮观的场面。

另外,高潮的出现与河水流动的速度也有关系。在中秋节前后,钱塘江口河水流动的速度和潮水前进的速度几乎相等。当这两股方向相反的力量一碰撞,便激起了巨大的潮头。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涌潮的产生还与河流里水流的速度跟潮波的速度相比值有关,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同或相近,势均力敌,就有利于涌潮的产生,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差很远,虽有喇叭型河口,也不能形成涌潮。

此外,浙江沿海一带夏秋之间常刮起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涌进的方向大体上一致,也助长了它的声势。

种种有利于涨潮的因素,使钱塘江口的秋潮成了世界著名的奇景。如此壮丽景观,世上只有二处,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一是钱塘江。

犹豫壁立的潮头,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因此对观潮者构成威胁。根据钱塘江的涌潮特点,潮景壮观之处往往是最危险之处,因此游客不能走下提塘到河滩及丁字垻上观潮。容易出事的地段,是能形成“回头潮”的观潮地点。其他还有一些非观潮地点,也需要高度注意。

Page 39: Set 1.docx

31. 钱塘江口何时不会出现大潮?A 农历八月十七B 农历每月初一C 农历每月十五D 农历每月初九

32. 文中的第二段主要说明什么?A 关上钱塘江大潮的时段多,潮景也多B 在中秋节前后,钱塘江的游客最多

Page 40: Set 1.docx

C 在钱塘江可以观赏到三种潮景D 大潮是钱塘江最具魅力的景观

33. 文中的第三段主要说明什么?A 潮汐是自然现象B 潮汐不止出现在海边C 钱塘江的大潮是十分罕见的D 中秋节前后,世界各地的潮水高涨

34. 哪项是导致钱塘江大潮特别汹涌的原因?I 外宽内窄的河水II 河床突然缩小III 河流的流水速度和潮水几乎相等IV 东南风助长潮水A I、II和 III

B I、III和 IV

C II、III和 IV

D I、II、III 和 IV

35. 哪项有关钱塘江的说明是不正确的?A 观潮的最佳时机是在中秋节前后

Page 41: Set 1.docx

B 潮水把河水推进大海,迫使潮头壁立C 另一个能与它媲美的大潮位于亚马逊河D 大潮最壮观的地方也是观潮最危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