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46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撰文/薛雅菁、編輯部 攝影/黃鼎翔 勞動力發展 服務大躍進 透過行動科技提供主動服務 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統計,去年 台灣使用行動上網的門號數已超過 2,059萬,市場調查公司也發布2011 年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為4 8,800 萬台,而個人 電腦銷售量則為4 1,500 萬台,顯示智慧型手 機銷售量首次超越個人電腦;加上近年來平板 電腦的勃興,行動載具的普及化將成為必然趨 勢,應之而起的行動化服務亦將不可避免。 職訓局為因應此一發展,故建置了「勞動 力發展行動服務平台」,其所提供的電子書及 相關訊息除能由個人電腦閱讀外,亦支援iOSAndroidWindows7 系統規格的行動載具, 載具使用者只要到各系統的 App 市集( App storeGoogle playWindows Marketplace下載及安裝免費的「TwtalentApp後,即可享 有多元化的研發創新知能、職業訓練、技能檢定 和就業服務等相關電子書與推播資訊,「如此一 來,只要民眾或企業留下真實資料,透過行動載 具便可無論何時何地均能接收到職訓局所主動發 出的訊息服務。」勞委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 練中心助理研究員楊健裕如此表示。 結合研、訓、檢、用精神 促動勞動力開發、提升和運用 在「人才等於資本」的觀念下,「職業訓 我們常聽到別人說:「我剛剛用手機傳資料給你了,收到了嗎?」,「某App真實 用」,「平板電腦輕巧又方便,使用上很流暢」,「某電子書櫃可以下載到好看的小 說和雜誌」,「你可以用手機上網查一下資料」,沒錯,這些訊息代表著行動科技已 漸融入你我的生活中,而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以下簡稱「職訓局」)亦體 察此一發展趨勢,在以研、訓、檢、用的精神促動勞動力開發、提升和運用的政策理 念下,於201112月完成了「勞動力發展行動服務平台」的建置,正式宣告勞動力發 展行動服務時代的來臨。。

Talent No.18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Talent No.18

Citation preview

46

COVERSTORY封面故事

撰文/薛雅菁、編輯部 攝影/黃鼎翔

勞動力發展服務大躍進

透過行動科技提供主動服務

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統計,去年

台灣使用行動上網的門號數已超過

2,059萬,市場調查公司也發布2011年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為4億8,800萬台,而個人電腦銷售量則為4億1,500萬台,顯示智慧型手機銷售量首次超越個人電腦;加上近年來平板

電腦的勃興,行動載具的普及化將成為必然趨

勢,應之而起的行動化服務亦將不可避免。

職訓局為因應此一發展,故建置了「勞動

力發展行動服務平台」,其所提供的電子書及

相關訊息除能由個人電腦閱讀外,亦支援iOS、

Android和Windows7系統規格的行動載具,載具使用者只要到各系統的App市集(App

store、Google play或Windows Marketplace)下載及安裝免費的「Twtalent」App後,即可享有多元化的研發創新知能、職業訓練、技能檢定

和就業服務等相關電子書與推播資訊,「如此一

來,只要民眾或企業留下真實資料,透過行動載

具便可無論何時何地均能接收到職訓局所主動發

出的訊息服務。」勞委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

練中心助理研究員楊健裕如此表示。

結合研、訓、檢、用精神促動勞動力開發、提升和運用

在「人才等於資本」的觀念下,「職業訓

我們常聽到別人說:「我剛剛用手機傳資料給你了,收到了嗎?」,「某App真實

用」,「平板電腦輕巧又方便,使用上很流暢」,「某電子書櫃可以下載到好看的小

說和雜誌」,「你可以用手機上網查一下資料」,沒錯,這些訊息代表著行動科技已

漸融入你我的生活中,而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以下簡稱「職訓局」)亦體

察此一發展趨勢,在以研、訓、檢、用的精神促動勞動力開發、提升和運用的政策理

念下,於2011年12月完成了「勞動力發展行動服務平台」的建置,正式宣告勞動力發

展行動服務時代的來臨。。

Talent 47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勞動力發展創新中心所提供的平台服務,由一群熱衷於行動科技的年輕人共同打造而成。

練」將朝向「勞動力發展」(發展意謂著與時俱

進),由此可知政府對於未來人力質量提升的重

視與決心。故職訓局的業務焦點將從先前單純的

輔導就業轉化成人才養成、產業服務和創新研

發。楊健裕說:「為凸顯勞動力發展行動服務平

台不同於一般書城之功能並展現職訓局本身之特

色,其將採研、訓、檢、用之精神進行內容之提

供與整體服務的規畫。」

研發創新、與時俱進

不經意操作手中的平板電腦,看著其所呈現

數量龐大的資訊,楊健裕認為在知識爆炸的時代

裡,產業發展瞬息萬變,唯有不斷創新與研發才

能居於領先的地位,職訓局為因應產業發展之需

求,特邀集產官學專家進行勞動力職能的研討和

開發,目的在為日後產業的人才培養預作準備。

在所出版的《Talent》中,內容涵蓋各項產業趨勢和新知,為瞭解各方意見並彙整共識,故藉著

Web2.0與群族經營的概念舉辦人才發展創新論壇,透過不同專業領域專業群族的討論與激盪,

進而凝聚共同的思維和想法。另外,職訓局在全

國各轄區針對轄區特色舉辦中大型「勞動力發展

創新論壇」,以發掘各轄區產業特色與產業所需

人才。

以上研發創新之相關知能,均經由行動服務

平台發佈成行動電子書或行動影音,並依據平台

會員需求主動進行訊息的推播,提供主動積極的

48

日後職業訓練師資資格篩選的依據,如此「勞動

力發展行動服務平台」將聯結和活化「勞動力發

展數位平台」與「職業訓練師資資料庫系統」,

在勞動力提升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實力驗證、符合實用

技能檢定分成學科與術科,在過去的數位學

習規劃中,其學科試題測驗和術科的數位教材均

需以電腦當成傳遞媒介,在行動化時代來臨後,

除術科採電子書方式進行規劃製作外,學科測驗

將朝App方向設計。楊健裕談到,試想,只要我們利用生活上零碎的時間,必能運用行動載具檢

視術科的操作重點與不斷進行學科的模擬練習,

如此一來其方能真正達到「任何時間、任何地

點」均能隨時提供主動服務之機制。

另外由於台灣新住民(或稱外籍配偶)已達

46萬人,在文化與生長背景的隔閡下,使其在台灣的職場上相對處於弱勢,如此不但浪費人力

資本;亦無法發揮其本身所具有的特色與專長。

在行動載具興起後,智慧型手機已成為其唯一較

有可能接觸且負擔得起的資訊工具,在洞悉此情

況下,輔助新住民勞動力發展的行動服務就此展

服務機制,各行各業的勞動力皆能獲得與時俱進

的最新趨勢和新知,以協助勞動力的開發。

有效訓練、訓練有效

訓練一直是職訓局的核心業務之一,為擴大

訓練幅度和容量,於2008年建置「勞動力發展數位平台」,並依據研發結果和職訓需求設計製

作與租賃各系列「專業技術」數位教材;免費提

供民眾進行線上學習,進而提升其職場知識與能

力。為讓「動力發展數位平台」上的系列數位教

材能適合行動載具觀看,職訓局從去年開始便逐

步將其轉製為行動電子書,讓需求者能運用行動

載具進行搜尋與學習。

此外職訓局亦積極辦理職業訓練數位師資培

訓課程,目的在提升職訓師資具備訓練教學專業

知能,並能設計與自製電子書的觀念與能力。將

各行各業的職業訓練教材轉成數位內容,將這些

珍貴的數位資料,提供學員隨能時隨地充實與提

升自己的勞動力。如此,不但能使「勞動力發展

行動服務平台」內容更具特色,也更能大幅提升

國家勞動力整體競爭力。而完成相關培訓的職訓

師資將登錄在職業訓練師資資料庫系統中,以為

因應現代人廣泛使用行動載具,中心所推廣的學習平台提供隨時隨地都能學習的功能。

透過不斷的討論與調整,數位平台及行動服務平台逐漸成型。

Talent 49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且方便資訊的流通,其將運用行動科技推播之技

術隨時提供主動服務,故目前著手規劃與產業和

學校合作之可行性,換言之「勞動力發展行動服

務平台」將定位成行動服務之橋樑,建置專區供

企業和學校申請使用,如此產官學的整合不但能

落實研、訓、檢、用精神促成勞動力開發、提升

和運用的理念,更能協助大專生最後一哩計畫並

蒐集相關有效資訊供未來勞動部決策之參考,對

「青年就業」問題未雨綢繆,而最終目標係在提

升我國的人力資本與國際競爭力。

楊健裕表示,為順應數位學習潮流的趨

勢,勞動力發展創新中心致力推動行動

數位平台。

開。除逐年將「勞動力發展數位平台」上新住民

學習專區的美容、美髮、中西餐飲、烘焙等課程

轉製成多國語言電子書或勞動力發展行動影音

外;更預計運用智慧型手機App模式開發多國語言類的技能檢定學科模擬測驗,今年度更將規劃

製作生活應用類數位教材與電子書,因為新住民

檢定問題之主因不在專業知識與技術不足,而是

在文字的隔閡。由此可知勞動力發展行動服務的

規劃將能夠透過行動載具協助新住民甚至民眾開

發與提升其職場就業力。

所習所用、所用所長

楊健裕強調,透過縝密的勞動力發展研發所

定下來的內容,再經規劃後設計成合宜的訓練與

研習課程並檢定成效;以助勞動力的提升之後的

人才運用方是最後成敗之關鍵。

故職訓局除將針對職缺媒合方面結合「就業

e網」設計專屬App以利雇主和民眾運用外,本年度亦將著眼「創業」部分,例如將台灣小吃創

業系列數位教材轉製成電子書,搭配知識、影音

與相關數據的呈現讓讀者除能獲得完整知識內容

外;亦能利用行動載具的特色快速學得其所預知

的重點,相信在熟悉食材衛生、烹飪技巧、經營

管理等內容後,能培育更多勇於創業的業主,進

而提高職缺;促成就業機會的增加。除此之外,

並將提供就業相關數位內容,協助民眾習得求職

所需的「軟實力」,如此行動服務在勞動力運用

一環,將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整合產官學界 提供完整性的行動服務網絡

承前所述,「職業訓練」已朝向「勞動力發

展」,可見未來產業人力的培養與提升,是職訓

局責無旁貸的任務。楊健裕認為,為免閉門造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