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脱贫攻坚 TUOPINGONGJIAN 责编/白永林 编辑/王婷 张三林 美编/延杨红 校检/王涛 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5 我原来是很阳光的青年,2010 年前是一名汽车修理工,深得老板的 喜爱和同事的尊重。正当我憧憬未 来美好生活的时候,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在我身上应 验。2010年正月,我背部感觉疼痛 难忍,经过多番就医被诊断为硬脊膜 外脓肿,医生建议尽快做手术。可等 我在西安交大附属二院手术后醒来 时,发现自己双下肢没有任何知觉, 瘫痪在床。 当时我心里实在难受,自己受罪 还连累了父母,我抱着爸爸妈妈痛哭 了一场。手术前后家里花了十几万, 父母还要把房子卖了给我继续治病, 我坚决不同意。我给父母说:“爸妈 养育了我,我不但不能尽孝,反倒让 二老欠下一大笔债,如果再连住的地 方也没有了,养我这个儿子还有啥 用,还不如死了。”最后爸妈只好同意 我出院。 我带着沉痛的心情和残疾的身 体回到家。正当绝望之际,政府给 我送来500元的救济,残联主任给 我送来了300元的慰问金,让我特 别感动,又让我对生活充满向往和 信心。看着爸妈整天愁眉苦脸,我 告诉自己,不能就此一蹶不振,必须 站起来! 我开始锻炼,妈妈用肩膀扛着 我,爸爸用头顶着我的膝盖,用手拉 我的腿,后来用绳子拉我的腿练习迈 步走路。爸妈有时忙,我就让他们把 我绑在树干上或三轮上练站立,记不 清摔倒过多少次,跌倒爬起来再继 续。自强终于战胜了怯懦,我开始能 拄双拐行走,现在还学会了开车。 2016 年 ,我 家 被 识 别 为 贫 困 户。我总觉得,当贫困户不是光彩的 事,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养活自 己,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驻村工 作队的帮扶下,我开始接触微商,把 村里收的红枣、小米、手工挂面等土 特产品经过筛选、分级、包装后在网 上卖。我为自己定下了营销原则:诚 信为本,质量第一,诚实做事,踏实做 人。做微商以来,我从来没有把自己 当成一个残疾人来对待,我的客户更 不是靠可怜和怜悯得来的,靠的是我 的产品质量和努力换来的。2017 年,我的网上销售纯收入6000多元, 2018 年达到 2 万多元。于是,我主 动提出了要脱贫,摘去了贫困的帽 子,感觉一身轻松。 无论何时都要靠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 福的生活。我们不能为贫困找借 口,应该为致富找出口。我开过出 租车,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吃多了上 厕所不方便;我卖过衣服,一个星期 没有卖出去一件,但是我没有放 弃。贫穷并不可怕,命运掌握在自 己手上,我都能做到,相信更多人也 都能够做到。 我家地处白于山区腹地,是靖边 海拔最高的地方,特殊的地理条件制 约了家乡的发展,打深井水源平均都 在 600 米以上,农业产业落后,村民 靠天吃饭和靠养殖为生。 我家里有八口人,爷爷、父母和 我们姊妹 5 个。2015 年,命运的不 幸降落在我家里,爷爷查出患有胃 癌,父母用光家庭全部积蓄,并在民 间借高利贷6万多元。当时,我们5 个孩子都在上学,每年学费、生活费 支出就得3万多元,父母被沉重的 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想过辍 学打工,挣钱供哥哥姐姐完成学业, 为家分忧。可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 对:“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念 完书。” 天无绝人之路。2015年年底, 党中央开展了精准扶贫,镇政府和村 委好几个人到我们家调查情况。 2015 年 12 月 26 日,这一天我记得很 清楚,父亲接到电话,得到了将我们 家纳入精准扶贫的消息,母亲激动地 流下了眼泪。 纳入精准扶贫后,当地政府根据 我们家庭实际情况,给予我们教育扶 贫,先后通过政策扶持、学校帮扶、社 会帮扶、助学贷款帮扶上学生活费 2.2 万元,解决了后期学费负担;给予 产业扶持和免息小额贷款 5.5 万元, 扶持我家发展了圈舍养羊、特色小杂 粮种植;给予易地搬迁扶持,在县城 落实了一套楼房;帮助父亲在县城找 到了稳定务工机会,实现了每年2万 余元的稳定务工收入;享受了政府每 年1.87万元的低保救助,大力减轻 了家庭负担。 在党和政府的帮扶和自身的不懈 努力奋斗下,我们家于2017年顺利脱 贫!这归根于国家的扶贫好政策。让 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得到了走出大山、 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们会牢记“滴水之恩涌泉相 报”的道理,绝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浓 浓真情和爱心。我真心地感谢党,扶 贫政策不只改变了我和我的家庭,更 是改变了千千万万个困难家庭的命 运;真心地感谢扶贫工作人员,是你 们不辞劳苦的走访,一遍遍的确认, 让精准扶贫政策落到了实处。 感谢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扶 贫暖我心,真心谢党恩! 扶贫暖我心 真心谢党恩 靖边县东坑镇三岔渠村脱贫户 李花 五年前,父亲由于一次意外事 故重伤大脑失去意识。那时候家里 还有爷爷、奶奶、姥姥三个老人需要 赡养,两个弟弟还正在读书。事情 一发生,家里乱成一锅粥。以至于 这么些年来,我都不知道是如何撑 过来的。 困难选择了我,我必须选择坚 强。当时还在上高中的我,面临家 庭的突然变故,上大学已经是一件 非常奢侈的事情。2016年,我家被 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责任 人了解到我家情况后,告诉我有教 育扶贫政策帮助,无需为学费担 忧,他的话如同雪中送炭一般温暖 了我的心,我立志一定要考上大 学。当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 一刻,我喜极而泣、感慨万分。当 时,慈善协会资助了我 5000 元,学 校每年资助6000元,让我圆了大 学梦。 2017 年,父亲被送到高新医院 进行康复治疗,慢慢站了起来,我 家原本塌下的天被重新撑了起 来。母亲被安置为村级保洁员,每 个月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家里 还申请产业扶持资金搞起了养羊, 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发展到40多 只,一跃成为了村里的养殖大户。 此后,政府还相继为我家实施了一 系列的帮扶,让我们重燃了对生活 的希望。 每逢节假日,帮扶干部都会来家 里,有时送来一些生活用品,有时送 来一些学习资料,更多的则是鼓励我 们,脱贫要先励志,一定不要放弃,生 活总会好起来的。最令我记忆犹新 的一个场景是,爷爷握着帮扶干部的 手,满眼泪花,嘴里还喃喃道:“党和 国家好啊!” 如今,父亲身体状况大有好转, 精神面貌也有所改善,母亲也不再 是一脸愁容,弟弟们仍在努力学习,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地过好 生活。 如今,我的心里又埋下一颗种 子,我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像那些帮 助过我的人一样,不辜负自己,不辜 负经历,用双手创造出生活最好的 模样。 我出生在一个残疾人家庭,父母 均为聋哑人。8岁干活时,铁锹把儿 戳伤了左眼,因为家贫,最终导致左 眼失明。童年,在我印象里,如同失 明的左眼,一片暗淡。 15 岁那年,我退学去打工,在工 地干了三个月,因工作强度太大,休 息不足,导致左眼伤残加重,右眼视 力模糊,工地老板听说后,不敢要我, 辞退了我。就这样,东奔西走,我干 过很多种工作,当过服务员,卖过袜 子、凉皮,摆过地摊……生活忙碌着, 却也迷茫着。 2015 年,我家被评为贫困户,帮 扶干部多次鼓励我要振作起来,“是 啊,一个人志向贫穷了,精神枯萎了, 再多的物质帮助也是于事无补。” 2016 年,通过朋友,我了解到了 生产空心挂面的这个项目,经过实地 考察,我认为收入比较可观,而且还 不算重体力活,很适合我们全家创 业。经过两个月学习,我购买了设 备,带着父母开始创业。 第一次生产失败了,第二次也失败 了,第三次还是失败了,损失了16袋面 粉,我有些垂头丧气,父亲也比划着手 势告诉我:我们就是穷命,认命吧。 可是,我不想认命!我要活出个 样儿来!我再次来到师傅家虚心求 教,白天跟着生产,晚上熬夜试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生产出了高 质量的空心挂面! 今年是我生产挂面的第四年,从 最初的3人,到现在的15名生产工 人;从最初的只有两间80平方米的 生产间到如今二层 1500 平方米的厂 房;从起初拿着挂面免费送人,到今 天每天 400 斤,每月 6 吨的产量,畅 销省内外。 如今,经常有人问我: “你身体残 疾,家里又穷,咋敢干呢?”我回答他: “被定为贫困户时,我穷的只剩下残 缺的身体,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试, 从扶贫政策落实到我家起,我觉得我 的机会来了,有这么好的政策扶持, 我怕什么,难道还有比现在更糟糕的 结果吗?” 吃水不忘挖井人 。“7·26”子洲 特大洪灾期间,我带了 20 袋面、8 桶 食用油、800 多斤挂面,为受灾群众 和抗灾一线官兵免费提供爱心餐,发 放手工空心挂面。筹集 8000 多元捐 赠给受灾最严重的镇。2017 年我被 评为第五届“榆林好人”,那一刻,我 觉得自己无上光荣,觉得自己是一个 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立志在未来5年,带领全镇残 疾户发家致富,让手工空心挂面走到 千家万户的碗里,我要让大家共同致 富,共同光荣! 我的挂面人生 子洲县何家集镇苗家坪村脱贫户 苗小鹏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家 的变化。 五年前,我家住在定边县最南端 的一个小山村,四方静卧的矮山把我 家整整围了一个圈儿。 童年的记忆中,我家最缺的是 水。最难忘的时光便是每天早起和 父亲拉着驴,到距家三公里外的小山 沟里去驮水,寒来暑往,周而复始。 驮回来的水先洗菜、再洗锅,洗完锅 再喂猪,简直是滴滴贵如油! 童年的记忆中,日复一日不变的 是父亲早出晚归的农耕生活,然而父 亲起早贪黑挣来的钱对我家来说却 是杯水车薪。为了给两位叔叔完婚, 为了给奶奶看病,父亲不断地借钱。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时因贫困而羞恨 的窘迫,也不会忘记父亲借钱时百般 讨好的无奈神情。 正当父母一筹莫展时,扶贫攻坚 政策像温暖的春风一样吹进了我家, 父亲申请的精准扶贫通过了审核,从 此解决了我们多年的困扰。“安全饮 水工程”最先落户我家,村子里的爷 爷说:“小小水窖、大大效益,既能每 年节省两千多元吃水费用,同时也解 放了驮水的人。” 精准扶贫真正扶在老百姓的心 坎里,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我们喝到 了;扶持发展养殖业,我们得到了;助 学资金,我们收到了;移民搬迁的安 居房,我们住到了。父亲的干劲更足 了,家里也有存款了,我看到了生活 在变化,希望在升腾。 精准扶贫不仅仅让我家发生 了变化,我们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村子里修通了水泥路,一 直通到了我家,雨天出行再也不担 心道路的泥泞了;家门口安装了路 灯,晚上出门不再担惊受怕;我那 孤寡的二太爷也住进了村部的“幸 福院”。 家乡旧貌换新颜,人们的生活蒸 蒸日上。但我那位“扶贫叔叔”对我 们的关怀始终如一。“扶贫叔叔今天 送来了课外书籍,鼓励你好好学习。” 父亲说话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让我 不禁热泪盈眶。 我骄傲,我生于一个伟大的祖 国,给予我前行的力量、奋斗的勇 气;我感恩,政府永远不会忘记每一 个劳苦的人民,向他们施以援手,让 他们更有信心地在生活中前行。我 将永记党和国家的恩情,倾尽自己 的力量,走好读书路,奉献给我亲爱 的祖国! 家的变化 定边县姬塬镇徐阳湾村脱贫户徐海飞女儿 徐瑞娜 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六 岁的时候,母亲患病不幸离世,父亲 由于受到过度刺激患上了重度精神 病,生活无法自理。悲惨的家庭变 故,让从小体弱多病的她不得不寄居 在两个姑姑家,尽管姑姑们对她都很 关心,但依旧无法抹去她童年内心的 伤痛。 她在姑姑们的资助下顺利读完 高中,可是,当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 书的那一刻,却泪如雨下。她是激 动地哭,因为她没有辜负姑姑和老 师们的期望;同时,她也是绝望地 哭,因为她心里清楚,大学学费很 高,姑姑们根本没有条件再供她上 大学。站在人生最关键的岔路口, 又是两位姑姑给予了她继续前进的 希望,她们说:“孩子,你借不来钱, 姑姑借钱供你上学。” 对,故事里的小姑娘就是我,任 桥桥。 我顺利读完大学学业,除了感谢 和妈妈一样的两位姑姑,还要归功于 国家的好政策,从义务教育阶段的“两 免一补”到大学期间享受贫困学生每 年 2500 元生活补助以及四年 1.2 万元 的民政补贴,这些补助都是我心里藏 着的对党和国家的“欠账单”。 早些时候,在当地政府的特别关 怀下,父亲享受着低保政策、临时救 助等,可以勉强维持生计。自从 2016 年起,我家被评为贫困户,全面 享受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政策,两 个哥哥也相继成了家,以务工为生, 我刚毕业的时候在西安打工,兄妹们 共同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2017 年,我家顺利实现脱贫。 我常常在想,自己真的是个幸运 儿,能生活在这么好的新时代下,虽 然吃过苦、受过累,但苦难造就自强 者,今后我不会害怕任何挑战。 2017 年 12 月,清涧县公开在建 档立卡贫困户里招聘公益性岗位,通 过考试,我有幸获得这份工作,成为 一名基层扶贫干部。 我所包的村叫前进村,随着扶贫 政策的不断落实,村里的住房,交通、 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得到稳步提升,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扶贫路上,我见 证了无数贫困群众沐浴政策暖阳、凭 借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的历程,他 们用自己脱贫蜕变的故事告诉整个世 界,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我脱贫, 我光荣!我是基层扶贫干部,我帮 扶,我骄傲! 破茧重生 梦想起航 —榆林市第二届“幸福扶贫·光荣脱贫”讲故事比赛决赛演讲摘登(二) 轮椅上的人生也精彩 佳县峪口便民服务中心谭家坪村脱贫户 刘建贵 你们撑起一片天 榆阳区芹河镇天鹅海则村脱贫户 杨金霞 扶贫不忘初心 清涧县下廿里铺镇政府干部 任桥桥 (本版文稿由本报记者魏丽娟整理,照片由高波、贺智利提供) 刘建贵 任桥桥 徐瑞娜 苗小鹏 杨金霞 李花

TUOPINGONGJIAN 5 破茧重生 梦想起航 - ylrbszb.ylrb.com/page/1/2019-08/27/A5/20190827A5_pdf.pdf我们会牢记“滴水之恩涌泉相 报”的道理,绝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浓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脱 贫 攻 坚 TUOPINGONGJIAN责编/白永林 编辑/王婷 张三林 美编/延杨红 校检/王涛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5

    我原来是很阳光的青年,2010年前是一名汽车修理工,深得老板的喜爱和同事的尊重。正当我憧憬未来美好生活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在我身上应验。2010年正月,我背部感觉疼痛难忍,经过多番就医被诊断为硬脊膜外脓肿,医生建议尽快做手术。可等我在西安交大附属二院手术后醒来时,发现自己双下肢没有任何知觉,瘫痪在床。

    当时我心里实在难受,自己受罪还连累了父母,我抱着爸爸妈妈痛哭了一场。手术前后家里花了十几万,父母还要把房子卖了给我继续治病,我坚决不同意。我给父母说:“爸妈养育了我,我不但不能尽孝,反倒让二老欠下一大笔债,如果再连住的地方也没有了,养我这个儿子还有啥用,还不如死了。”最后爸妈只好同意我出院。

    我带着沉痛的心情和残疾的身体回到家。正当绝望之际,政府给我送来500元的救济,残联主任给我送来了300元的慰问金,让我特别感动,又让我对生活充满向往和信心。看着爸妈整天愁眉苦脸,我告诉自己,不能就此一蹶不振,必须站起来!

    我开始锻炼,妈妈用肩膀扛着我,爸爸用头顶着我的膝盖,用手拉我的腿,后来用绳子拉我的腿练习迈

    步走路。爸妈有时忙,我就让他们把我绑在树干上或三轮上练站立,记不清摔倒过多少次,跌倒爬起来再继续。自强终于战胜了怯懦,我开始能拄双拐行走,现在还学会了开车。

    2016 年,我家被识别为贫困户。我总觉得,当贫困户不是光彩的事,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养活自己,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我开始接触微商,把村里收的红枣、小米、手工挂面等土特产品经过筛选、分级、包装后在网上卖。我为自己定下了营销原则:诚信为本,质量第一,诚实做事,踏实做人。做微商以来,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残疾人来对待,我的客户更不是靠可怜和怜悯得来的,靠的是我的产品质量和努力换来的。2017年,我的网上销售纯收入6000多元,2018年达到2万多元。于是,我主动提出了要脱贫,摘去了贫困的帽子,感觉一身轻松。

    无论何时都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我们不能为贫困找借口,应该为致富找出口。我开过出租车,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吃多了上厕所不方便;我卖过衣服,一个星期没有卖出去一件,但是我没有放弃。贫穷并不可怕,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我都能做到,相信更多人也都能够做到。

    我家地处白于山区腹地,是靖边海拔最高的地方,特殊的地理条件制约了家乡的发展,打深井水源平均都在600米以上,农业产业落后,村民靠天吃饭和靠养殖为生。

    我家里有八口人,爷爷、父母和我们姊妹5个。2015年,命运的不幸降落在我家里,爷爷查出患有胃癌,父母用光家庭全部积蓄,并在民间借高利贷6万多元。当时,我们5个孩子都在上学,每年学费、生活费支出就得3万多元,父母被沉重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想过辍学打工,挣钱供哥哥姐姐完成学业,为家分忧。可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念完书。”

    天无绝人之路。2015年年底,党中央开展了精准扶贫,镇政府和村委好几个人到我们家调查情况。2015年12月26日,这一天我记得很清楚,父亲接到电话,得到了将我们家纳入精准扶贫的消息,母亲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纳入精准扶贫后,当地政府根据我们家庭实际情况,给予我们教育扶

    贫,先后通过政策扶持、学校帮扶、社会帮扶、助学贷款帮扶上学生活费2.2万元,解决了后期学费负担;给予产业扶持和免息小额贷款5.5万元,扶持我家发展了圈舍养羊、特色小杂粮种植;给予易地搬迁扶持,在县城落实了一套楼房;帮助父亲在县城找到了稳定务工机会,实现了每年2万余元的稳定务工收入;享受了政府每年1.87万元的低保救助,大力减轻了家庭负担。

    在党和政府的帮扶和自身的不懈努力奋斗下,我们家于2017年顺利脱贫!这归根于国家的扶贫好政策。让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得到了走出大山、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们会牢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绝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浓浓真情和爱心。我真心地感谢党,扶贫政策不只改变了我和我的家庭,更是改变了千千万万个困难家庭的命运;真心地感谢扶贫工作人员,是你们不辞劳苦的走访,一遍遍的确认,让精准扶贫政策落到了实处。

    感谢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扶贫暖我心,真心谢党恩!

    扶贫暖我心 真心谢党恩靖边县东坑镇三岔渠村脱贫户 李花

    五年前,父亲由于一次意外事故重伤大脑失去意识。那时候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姥姥三个老人需要赡养,两个弟弟还正在读书。事情一发生,家里乱成一锅粥。以至于这么些年来,我都不知道是如何撑过来的。

    困难选择了我,我必须选择坚强。当时还在上高中的我,面临家庭的突然变故,上大学已经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2016年,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责任人了解到我家情况后,告诉我有教育扶贫政策帮助,无需为学费担忧,他的话如同雪中送炭一般温暖了我的心,我立志一定要考上大学。当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喜极而泣、感慨万分。当时,慈善协会资助了我5000元,学校每年资助 6000 元,让我圆了大学梦。

    2017年,父亲被送到高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慢慢站了起来,我家原本塌下的天被重新撑了起来。母亲被安置为村级保洁员,每

    个月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家里还申请产业扶持资金搞起了养羊,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发展到 40 多只,一跃成为了村里的养殖大户。此后,政府还相继为我家实施了一系列的帮扶,让我们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

    每逢节假日,帮扶干部都会来家里,有时送来一些生活用品,有时送来一些学习资料,更多的则是鼓励我们,脱贫要先励志,一定不要放弃,生活总会好起来的。最令我记忆犹新的一个场景是,爷爷握着帮扶干部的手,满眼泪花,嘴里还喃喃道:“党和国家好啊!”

    如今,父亲身体状况大有好转,精神面貌也有所改善,母亲也不再是一脸愁容,弟弟们仍在努力学习,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地过好生活。

    如今,我的心里又埋下一颗种子,我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像那些帮助过我的人一样,不辜负自己,不辜负经历,用双手创造出生活最好的模样。

    我出生在一个残疾人家庭,父母均为聋哑人。8岁干活时,铁锹把儿戳伤了左眼,因为家贫,最终导致左眼失明。童年,在我印象里,如同失明的左眼,一片暗淡。

    15岁那年,我退学去打工,在工地干了三个月,因工作强度太大,休息不足,导致左眼伤残加重,右眼视力模糊,工地老板听说后,不敢要我,辞退了我。就这样,东奔西走,我干过很多种工作,当过服务员,卖过袜子、凉皮,摆过地摊……生活忙碌着,却也迷茫着。

    2015年,我家被评为贫困户,帮扶干部多次鼓励我要振作起来,“是啊,一个人志向贫穷了,精神枯萎了,再多的物质帮助也是于事无补。”

    2016年,通过朋友,我了解到了生产空心挂面的这个项目,经过实地考察,我认为收入比较可观,而且还不算重体力活,很适合我们全家创业。经过两个月学习,我购买了设备,带着父母开始创业。

    第一次生产失败了,第二次也失败了,第三次还是失败了,损失了16袋面粉,我有些垂头丧气,父亲也比划着手势告诉我:我们就是穷命,认命吧。

    可是,我不想认命!我要活出个样儿来!我再次来到师傅家虚心求教,白天跟着生产,晚上熬夜试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生产出了高质量的空心挂面!

    今年是我生产挂面的第四年,从最初的3人,到现在的15名生产工人;从最初的只有两间80平方米的生产间到如今二层1500平方米的厂房;从起初拿着挂面免费送人,到今天每天400斤,每月6吨的产量,畅销省内外。

    如今,经常有人问我:“你身体残疾,家里又穷,咋敢干呢?”我回答他:

    “被定为贫困户时,我穷的只剩下残缺的身体,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试,从扶贫政策落实到我家起,我觉得我的机会来了,有这么好的政策扶持,我怕什么,难道还有比现在更糟糕的结果吗?”

    吃水不忘挖井人。“7·26”子洲特大洪灾期间,我带了20袋面、8桶食用油、800多斤挂面,为受灾群众和抗灾一线官兵免费提供爱心餐,发放手工空心挂面。筹集8000多元捐赠给受灾最严重的镇。2017年我被评为第五届“榆林好人”,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无上光荣,觉得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立志在未来5年,带领全镇残疾户发家致富,让手工空心挂面走到千家万户的碗里,我要让大家共同致富,共同光荣!

    我的挂面人生子洲县何家集镇苗家坪村脱贫户 苗小鹏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家的变化。

    五年前,我家住在定边县最南端的一个小山村,四方静卧的矮山把我家整整围了一个圈儿。

    童年的记忆中,我家最缺的是水。最难忘的时光便是每天早起和父亲拉着驴,到距家三公里外的小山沟里去驮水,寒来暑往,周而复始。驮回来的水先洗菜、再洗锅,洗完锅再喂猪,简直是滴滴贵如油!

    童年的记忆中,日复一日不变的是父亲早出晚归的农耕生活,然而父亲起早贪黑挣来的钱对我家来说却是杯水车薪。为了给两位叔叔完婚,为了给奶奶看病,父亲不断地借钱。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时因贫困而羞恨的窘迫,也不会忘记父亲借钱时百般讨好的无奈神情。

    正当父母一筹莫展时,扶贫攻坚政策像温暖的春风一样吹进了我家,父亲申请的精准扶贫通过了审核,从此解决了我们多年的困扰。“安全饮水工程”最先落户我家,村子里的爷爷说:“小小水窖、大大效益,既能每年节省两千多元吃水费用,同时也解放了驮水的人。”

    精准扶贫真正扶在老百姓的心

    坎里,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我们喝到了;扶持发展养殖业,我们得到了;助学资金,我们收到了;移民搬迁的安居房,我们住到了。父亲的干劲更足了,家里也有存款了,我看到了生活在变化,希望在升腾。

    精准扶贫不仅仅让我家发生了变化,我们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里修通了水泥路,一直通到了我家,雨天出行再也不担心道路的泥泞了;家门口安装了路灯,晚上出门不再担惊受怕;我那孤寡的二太爷也住进了村部的“幸福院”。

    家乡旧貌换新颜,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但我那位“扶贫叔叔”对我们的关怀始终如一。“扶贫叔叔今天送来了课外书籍,鼓励你好好学习。”父亲说话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让我不禁热泪盈眶。

    我骄傲,我生于一个伟大的祖国,给予我前行的力量、奋斗的勇气;我感恩,政府永远不会忘记每一个劳苦的人民,向他们施以援手,让他们更有信心地在生活中前行。我将永记党和国家的恩情,倾尽自己的力量,走好读书路,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家的变化定边县姬塬镇徐阳湾村脱贫户徐海飞女儿 徐瑞娜

    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六岁的时候,母亲患病不幸离世,父亲由于受到过度刺激患上了重度精神病,生活无法自理。悲惨的家庭变故,让从小体弱多病的她不得不寄居在两个姑姑家,尽管姑姑们对她都很关心,但依旧无法抹去她童年内心的伤痛。

    她在姑姑们的资助下顺利读完高中,可是,当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却泪如雨下。她是激动地哭,因为她没有辜负姑姑和老师们的期望;同时,她也是绝望地哭,因为她心里清楚,大学学费很高,姑姑们根本没有条件再供她上大学。站在人生最关键的岔路口,又是两位姑姑给予了她继续前进的希望,她们说:“孩子,你借不来钱,姑姑借钱供你上学。”

    对,故事里的小姑娘就是我,任桥桥。

    我顺利读完大学学业,除了感谢和妈妈一样的两位姑姑,还要归功于国家的好政策,从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到大学期间享受贫困学生每年2500元生活补助以及四年1.2万元的民政补贴,这些补助都是我心里藏着的对党和国家的“欠账单”。

    早些时候,在当地政府的特别关怀下,父亲享受着低保政策、临时救助等,可以勉强维持生计。自从2016年起,我家被评为贫困户,全面享受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政策,两个哥哥也相继成了家,以务工为生,我刚毕业的时候在西安打工,兄妹们共同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2017年,我家顺利实现脱贫。

    我常常在想,自己真的是个幸运儿,能生活在这么好的新时代下,虽然吃过苦、受过累,但苦难造就自强者,今后我不会害怕任何挑战。

    2017年12月,清涧县公开在建档立卡贫困户里招聘公益性岗位,通过考试,我有幸获得这份工作,成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

    我所包的村叫前进村,随着扶贫政策的不断落实,村里的住房,交通、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得到稳步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扶贫路上,我见证了无数贫困群众沐浴政策暖阳、凭借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的历程,他们用自己脱贫蜕变的故事告诉整个世界,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我脱贫,我光荣!我是基层扶贫干部,我帮扶,我骄傲!

    破茧重生 梦想起航——榆林市第二届“幸福扶贫·光荣脱贫”讲故事比赛决赛演讲摘登(二)

    轮椅上的人生也精彩佳县峪口便民服务中心谭家坪村脱贫户 刘建贵

    你们撑起一片天榆阳区芹河镇天鹅海则村脱贫户 杨金霞

    扶贫不忘初心清涧县下廿里铺镇政府干部 任桥桥

    (本版文稿由本报记者魏丽娟整理,照片由高波、贺智利提供)

    刘建贵

    任桥桥

    徐瑞娜

    苗小鹏

    杨金霞

    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