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 1 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2 中中中中 2.1 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 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 中中中中 中 中中 ,一。, 中中中 中中 中中 12 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 18中中中中 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956 中 中中 1101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1230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一。, CIM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一,。一 ,、、,、 、,。,一 12中 中 中 ,、。 1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建筑设计任务书

1 项目名称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建筑设计

2 项目概况2.1 项目背景

天津生态城作为中新两国政府合作的旗舰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国

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截止目前,生态城已开发建设近 12年,从

最初的盐碱荒滩逐步发展成为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建成区面积约 18平

1

Page 2: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方公里,累计竣工建筑面积 956万平方米,在建建筑面积 1101万平方

米,累计开工绿化面积 1230万平方米,已取得初步成效,积累了一系列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同时,生态城在绿色建筑、CIM城市建设、海

绵城市、盐碱地绿化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果,总结了先进经验。由

于生态城自建区之初一直秉承“三和三能”理念,即人与人、人与经济

活动、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需要对多年

积累的重要经验进行复制推广。因此,需规划建设一处生态城市经验推

广中心向世人展现生态城 12年发展经验及成果,并为其他城市提供可

推广、可复制的宝贵经验。为了进一步落实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作为

城市整体形象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天津

生态城的规划理念和建设成就。同时,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还能够作

为绿色建筑、海绵城市、无废城市、盐碱地绿化技术、被动式建筑、可

再生能源等领域的交流场所和展示窗口,也可以成为市民全面了解、参

与、监督生态城规划建设与绿色理念实施的最直观、生动的场所。2

Page 3: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基于上述背景,为了展示天津生态城 12年的宝贵发展经验,打造

生态城形象的亮丽名片,管委会决定在生态城合作区中部片区 37地块

内建设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为了更好的开展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

的建筑设计工作,促进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现编制《生态城市经验推

广中心建筑设计任务书》作为项目的设计依据。2.2 中新天津生态城背景

项目缘起: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背景下,彰显中新两国

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在中国快速而大规模城镇化背景下,探索城市持

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新路;在中新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取得巨大成

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合作方式、深化合作领域。落户天津:天津选址方案符合中新两国领导人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原

则—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的示范意义;符合新方选址意向—

“京津走廊沿线的两市管辖范围内”;新方在天津有投资项目和开发经

验;中新两国领导人及牵头部委的指导支持和协调推动;天津市充分准

备、积极争取;中新双方紧密互动、沟通顺畅。

3

Page 4: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发展定位:新方基于自身城市建设经验提出生态城应实现“三和三

能”,即“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

存,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中方则表述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社会和谐。双方都认同生态城的核心内涵是“可持续发展”,中新通过

框架协议明确:生态城要为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板。2013年,

中国国务院批准生态城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明确生态城要建设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区、绿色思想

文化的策源地”,进一步深化拓展了生态城发展使命。区域定位:生态城《总体规划》关于区域定位的描述是,综合性的

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平

台,国家级生态环保培训推广中心,现代高科技生态型产业基地,“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宜居示范新城,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建设的交

流展示窗口。2.3 用地范围

该项目的选址位于生态城合作区中部片区的 37地块内,中新友好

4

Page 5: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花园西南处,用地性质为文化设施用地。项目选址东至华三路,南至新

二街,占地面积约为 2公顷。

选址位置示意图2.4 场地条件

“九通一平”: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力、

电信、热力及有线电视管线;土地地貌自然平整。

3 设计任务和要求3.1 设计任务

1.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总平面规划设计2.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单体建筑设计

5

Page 6: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3.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绿色建筑设计(含海绵城市设计)4.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室外景观设计5.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室内设计6.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夜景设计7.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标识设计

3.2 设计方案总体要求1.建筑前瞻性:落实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建筑设计方案要体现

“生态+智慧”的特点,既要有实用性又要有前瞻性。不仅要满足现时

需要,更要考虑到将来的发展需求。建筑风格应为现代建筑,与周边建筑和公园景观相融合,并体现国

际化特点,立面设计避免大面积玻璃幕墙,造型设计避免奇形怪状的形

体。2.环境协调性:建筑设计方案在保证专业性、实用性、国际性、原

创性的条件下,要充分考虑建筑的艺术效果,使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

城市风貌协调统一,相得益彰;建筑夜景设计方案应与中新友好花园的

夜景设计统一规划,形成整体。6

Page 7: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3.内外互动性:合理布置展览流线,室内展区与室外展区衔接,室

外设置生态城实景成果展示,并考虑中新友好花园中景观节点的互动项,

串联到展陈流线中。建筑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地块周边及内部的交通规

划,特别是与中新友好花园交通规划的对接;4.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节能环保,以“绿

色建筑”为指导思想,从整体布局到平面功能、空间组织、交通流线、

建造材料等方面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特点,达到高效、完善、实用、环保、

节能、舒适、现代化的效果。应采用浅层地热技术、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

率。建筑类型应为装配式建筑,并考虑满足低能耗建筑要求。应采用绿

色建筑主动或被动式技术,建筑达到国家三星级绿建标准,作为生态城

绿色节能示范技术的展示平台。5.科技性、智慧性:采用三维立体、多维互动、虚拟现实等数字动

态展示手段,体现生态城的科技和示范引领作用。6.实用性、使用弹性:建筑设计方案要考虑节约投资、维护和使用

7

Page 8: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成本等要求。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估算,并充分考虑

部分展厅的灵活弹性利用。3.3 建筑退线与限高

该项目建筑退线在满足《天津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技术标准(试

行)》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上位规划的相关规定。按照相关要求,新二

街北侧绿化带宽度为 8米,建筑应退绿化带不小于 5米,华三路西侧绿

化带宽度为 12米,建筑应退绿化带不小于 5米;建筑限高 40米。3.4 外部交通

项目东侧华三路是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南侧新二街是城市次

干道,双向四车道。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

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

华三路红线宽度为 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 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

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 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设计需合理设置地块交通出入口位置和进出方式,处理好地块与中

新友好花园、城市道路的交通联系。在外围道路功能基础上,结合生态

8

Page 9: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城市经验推广中心交通特征、运营要求等方面合理组织客运、货运及慢

行交通。处理好目的性交通与过境交通的关系,提出交通组织方案。3.5 内部交通

处理好地块内部各类交通之间的关系,协调道路交通设施与建筑群

体、公共空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绿色交通环境,提出人车分流的规划

方案,并实现该区域绿色交通的目标。结合交通管控方案合理规划内部

道路系统和场站设施,以及依据中新友好花园规划的内部景观动线、疏

散流线,提出人行、货运、客运、停车等交通组织方案。VIP参展流线可通往室外展区或中新友好花园中,室外展区与室外

临展空间与室内展厅理念相结合,共同形成生动的参展流线。参展流线

的终点可通往户外空间,并考虑停车动线的合理性。在场地出入口、建筑内外部流线设计中,应按照《天津市无障碍设

计标准》的要求,使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的无障碍设施率达到

100%。3.6 轨道交通

9

Page 10: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应充分发挥生态谷轨道交通优势,结合城市设计和轨道交通站点,

对于该交通节点予以优化设计并细化分析,通过轨道交通进一步优化对

外交通组织,体现绿色出行的城市特征。3.7 步行交通

建立便捷、舒适的慢行系统,处理好地块内部开敞空间与中新友好

花园、生态谷和周边商业金融业用地之间的步行交通联系。3.8 配建停车泊位

在停车设施方面,应根据各地块的使用功能和使用时间特点,充分

考虑对地下停车场的错峰利用,并处理好本项目地下空间与中新友好花

园地下空间之间的联系。停车位数量应满足《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

场(库)标准》要求,合理安排组织地上停车与地下停车、外部停车与内

部停车的关系。配建机动车停车设施 350个,全部采用地下停车;地上

设置一定数量的访客车位、大型旅游车位及出租车位(共 10个小客车

停车位,10个大客车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位结合景观设计综合考虑。3.9 总平面要求

10

Page 11: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在参考上位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城中部片区的城市设计方案,

对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功能设计进行合理分析,同时,处理好与中新友

好花园的关系,考虑中新友好花园中景观节点的互动项,并串联到展陈

流线中。总平面布局应涉及环境保护、消防安全、车辆停放等问题,需按照

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3.10 建筑要求

目前,中新友好景观工程现已全面开工建设,中新友好温室工程预

计 2021年 12月底竣工,中新友好花园景观工程(西区)预计 2020年

12月底竣工,中新友好花园景观工程(东区)预计 2021年 12月底竣

工。故建筑设计风格、内部景观动线、疏散流线等方面应统筹综合考虑。结合生态城建设要求、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场地内集散广场、交通

设施、环境景观等的空间需求及规模,确保集约合理的利用建筑基地;

此外,适度考虑地上地下空间的综合、高效利用,使地上地下空间趋于

整体化,联系方便、快捷、合理。

11

Page 12: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绿化景观环境设计应与主体建筑同时设计。对城市设计的地下空间规划予以优化,结合该馆地上建筑,合理组

织该建筑群地下空间,提出高效快捷的地下交通体系。

周边项目位置示意图

4 设计规模和所需功能4.1 设计规模

该地块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限高等技术性指标应符合规划

条件,设计单位应以节地为基本原则根据控制性指标合理设计该项目。

同时,应根据占地面积综合考虑场地交通、消防、绿化等方面要求。场

地规划设计除满足以上要求,还应满足生态城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等有

12

Page 13: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关内容。

地块编号 用地性质 占地面积

(公顷)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

绿地率(%)

建筑密度(%)

限高(米)

37 文化设施用地 2 15000 ≥10 ≤50 ≤40

4.2 功能指标该项目地上应包含独立完整的展览展示功能,兼顾办公及配套餐饮、

商业、接待、应急等功能;地下应结合中新友好花园设置相应的机动车

停车泊位,并组织好机动车行车流线。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 3.3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 1.5万平

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 1.8万平方米。功能分区 功能名称 建筑面积(平方米)

一、序厅及公共空间(共计2000平方

米)

序厅(门厅、临展空间) 1000VIP接待室、大小休息室 500

咖啡厅 200礼品店 200

商业(弹性预留) 100

二、总体概况(共计2000平方

米)

建设历程生态文明思想 150合作机制 150开发历程 150开发模式 150

总体规划

指标体系展厅 500发展定位 150发展目标 150

生态城总体规划及模型展厅(1:1000) 500

互动展区/室外展区 100

13

Page 14: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三、生态城市展区(共计4000平方

米)

品质生活(人与人)

三级居住体系 300社区事业 300民生配套 300

绿色家园(人与环境)

环境记忆(生态环境) 300盐碱绿化

(盐碱地绿化技术展厅) 300

海绵贡献(海绵城市) 200滨水而居(无废城市) 200便捷出行(绿色交通) 200绿色生活(绿色建筑) 200绿色动能(可再生能源) 200

新城崛起(人与经济)

全域旅游 300产城融合 300精品项目 300产业发展 300

互动展区/室外展区 300

四、智慧城市展区(共计2500平方

米)

智慧框架 智慧城市整体框架(1+3+N) 100

智慧特色

指标引领(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500

集成整合(CIM平台) 500产品导向

(6大应用模块) 600

应用至上(应用场景) 400

智慧样板 智慧创新示范 100未来愿景展示厅 100

互动展区(世界生态城环游等)/室外展区 200

五、会议办公(共计2500平方

米)

绿建院办公区域(包含 4间单间办公室,3间小会议室及 3间中会议室) 1700

市长培训班(1个 270座多功能会议室,3个小会议室,2个中会议室,会议区考虑使用弹性) 800

六、辅助服务(共计2000平方

米)

食堂 150管理及物业用房 650设备用房 1200

 地上部分合计 15000

5 成果要求

14

Page 15: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最终提交设计成果应包括:设计说明及图纸、汇报演示文件、模型、

动画、展板及数据光盘。5.1 设计说明

1.规划设计说明书(反映出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与中新友好花园、

中部片区、滨海新区、天津市的关系,并反映总图分区、空间流线、消

防节能等方面问题);2.建筑设计说明书(包含建筑、景观、夜景、结构、设备外,还应

特别对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的设计加以说明);3.工程造价估算书。

5.2 设计图纸(1)建筑总平面图;(2)总体规划概念分析图;(3)总平面功能分区分析图;(4)对外交通组织示意图;(5)内部交通组织示意图及车行流线图;(6)建筑各楼层平面图;

15

Page 16: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7)交通重要节点的组织示意图;(8)建筑设计剖面图;(9)建筑设计立面图;(10)建筑相关专业设计图;(11)总体空间形态分析图;(12)区域整体鸟瞰图;(13)基地主入口及建筑单体效果图;(14)建筑室内各个主要展览空间的效果图;(15)VIP参展流线及其他参展流线图;(16)反映主体建筑结构形式的相关图纸;(17)反映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的相关图纸;(18)反映海绵城市设计内容的相关图纸;(19)建筑景观设计示意图;(20)景观夜景设计示意图。规格为A3彩色本册,印刷 15套。注:各单位在满足以上图纸的基础上,可根据情况自愿增加其它设

计图纸,以反映设计意图为准。16

Page 17: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5.3 汇报演示文件汇报演示文件为 PPT 格式(可编辑),图文并茂。并提供一段

1000字左右方案简介。5.4 模型

比例为 1:500的单体模型 1个,要求能够清晰表达建筑体型、立

面、色彩、外檐肌理等要素。应在模型上反映出生态城市经验推广中心

的建筑体型。5.5 展板

各设计部分图纸须装裱在外边框尺寸为 900mm*1200mm轻质板

上,展板数量 15块左右,横竖一致,用阿拉伯数字在图板的右下角排

序编号。应包括总平面图、主要效果图、平立剖面图以及其他设计师认

为能够表达设计理念的图纸。5.6 动画

针对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的展示动画制作(反映设计方案的设计

理念、总图关系、建筑外观、内部空间关系等,展示动画时间 3-5分

钟)。17

Page 18:   · Web view两条城市主次道路中央分隔带仅在道路交叉口处断开,道路两侧地块项目的交通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华三路红线宽度为41米,新二街红线宽度为34米。东侧生态谷内规划有轨电车,该电车将与滨铁2号线(新区轨道z4线)换乘。

5.7 数据光盘以上内容的全套电子文件刻录 2张光盘一并提交。包括设计说明

(word 格式)、设计图纸( jpg 格式,图象文件的长边不小于

4000pixels,采用最高质量压缩)、各CAD文件、PPT文件。注:图册与展板中的所有文字均应采用简体中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