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编辑/史祎 美编/路虓辉 责校/罗晶 青春已逝 摇滚未老 我 …epaper.ynet.com/images/2015-07/28/B04/bjqnb20150728B04.pdf · 为闷热的一天。以这样的天气配上LinkinPark

LINKIN PARK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B4聚光灯编辑/史祎美编/路虓辉责校/罗晶

7月26日,大暑后的周日,绝对是今年北京入夏以来最为闷热的一天。以这样的天气配上Linkin Park的火爆现场,不能更应景了。眼见如潮的人流涌入工人体育场,人行横道上铺满了

印有乐队logo的T恤、帽子、贴纸等配套产品。从未有机会进京的他们,想必目睹如此盛况也会相视一笑吧。

与2007年在上海的现场邀请了暖场嘉宾不同,本次帝都场在19:30准时开始。出乎我意料的是,LP竟然没有选择新专辑《The Hunting Party》(狩猎派对)的曲目开场,而是以他们首张专辑劲爆的《Papercut》(剪纸)拉开整场演出的序幕。才一曲演罢,哪曾想Chester直接拿出了他的“杀手锏”——那首他嘶吼长达17秒的《Given Up》(放弃),这么早就祭出来了!已是第二次听这首歌的现场,爆发力冲击力与8年前无异,甚至连耳膜都感到微微震颤,听演唱会能有这种体感,除了LP的Chester之外也真是没谁了。

或许是首次进京开演唱会,不知道受众群对乐队曲目究竟熟悉到什么程度,因此开场的《Points of Au-thority》(权威理论)、《One Step Closer》(疯狂边缘)、《From the Inside》(倾尽所有)以及稍晚些的《Runaway》(逃亡)和《Breaking the Habit》(打破习性),全都是前两张专辑中的名曲。果然,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应程度来看,老歌迷还是不在少数,情绪在第一首《Papercut》之后便被点燃了。若说现场效果,也还真是前两张专辑的强劲鼓点节拍与暴力贝斯扫弦听起来过瘾。随着几首火爆程度稍逊的《Wastelands》(荒芜之地)、《Castle ofGlass》(玻璃城堡)和《Leave Out of the Rest》(到此为止)演罢,继开场之后又一轮高潮,丝毫不给观众任何的喘息之机——两首《变形金刚》的主题曲《Iridescent》(彩虹光芒)和《New Divide》(新的鸿沟)共同上演,穿插着 D 团员 Joe Hahn 的炫技打碟与野性十足的《Victim-ized》(受害),彻底引爆全场。

若评价LP的现场音效,那可是远近闻名的“原音重现”。主唱Mike的说唱嘴皮子自不必说,像Chester那样巡演中几乎两天吼一场的频率实在是太费嗓子了。说良心话,即便他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瑕疵我都丝毫不会怪他,因为歌星也是人,像我这铁杆粉丝在台下跟着他唱半个小时嗓子都失声了,更何况是他这种声嘶力竭的咆哮。然而,无论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两次现场,还是我通过CD、DVD听到乐队的现场录音,Chester的嗓音就从未出现过状况,甚至比唱片听起来还要真实、震撼。现如今做歌手出唱片很容易,连五音不全的人进了录音棚都有办法纠正过来,可以在现场演唱会达到绝不输于唱片原声(不是假唱),印证了全球顶级摇滚天团真正的硬实力。

LP在演唱会中依旧保持了他们的多元化传统——与Steve Aoki最新合作的电音单曲《Darker Than Blood》(暗血);主唱Mike串烧了他那“兼职”组合《Fort Minor》(黑暗堡垒)十年前的大热单曲首单《Remember the Name》和刚刚发行的二专首单《Welcome》(欢迎)。当然,更免不了那首本就经典,在与Jay-Z合作之后达到双剑合璧效果的《Numb/Encore》(麻木/返场)。这首旋律优美、传唱度极高的歌曲待钢琴前奏响起便引来整场听众山呼海啸的呐喊声,直接引发首次全场大合唱。而整个工人体育场在那一刻亮起的手机屏幕,宛如星空般璀璨,与当晚若即若离的月色遥相呼应,能在聆听LP现场感受到如此浪漫的氛围,却也是演出前不曾想象的。必须承认,尽管他们首次进京献唱,但从整晚观众的反应可以明显感觉得到,帝都听众对他们6个人确实是有着深厚感情的。而二位主唱Chester和Mike也在演出的不同节点抛出他们稍显蹩脚的中文与现场观众友好地做着互动。帝都初体验,观众兴奋,想必他们也是开心的。

演出的第二个高潮,没错,就是那首令我无可救药爱上他们的那首《In The End》(结局)。已数不清我听过多少次这首歌,它本身就像是一个记录我青春期不同阶段成长历程的移动硬盘,无论何时放出来听,想找哪段特殊时光的回忆,都能从旋律与词曲中找到踪迹。

尽管唱完了《In The End》,演出却远未到结束之时。随着尖锐的小提琴和急促的鼓点响起,LP的铁粉们都清楚,另一首更为血脉贲张的《Faint》(昏厥)如约而至了。这首将乐团两位主唱“优势最大化”和乐队暴力美学浓缩到3分钟内的野性疯狂作品就像无数颗燃烧弹扔进工体一般。尽管喷薄而出的能量转瞬即逝,舞台灯光就此熄灭,音乐也在整个体育场沸腾至顶点时戛然而止,但我确信,他们6个还会出来返场的。别的不说,《变形金刚》三首主题曲还缺一首呢,没唱全就撤,合适么?

果不出所料,现场热情的掌声与呐喊声“迫使”6个人再度返场站上舞台。一曲《Waiting for the End》(等待结局)之后,Chester终于唱响了《变形金刚》第一部的主题曲《What I’ve Done》(直到失去),全场第三次上演大合唱。在Mike与Chester真挚的感谢声中,乐团带来了最后一曲《Bleed It Out》(沸腾)。所谓歌如其名,这首贝斯弦都要扫断了的曲子当真是让在场观众挥汗如雨地尽全力跟着一起沸腾。那一刻,我敢肯定现场所迸发出的热量肯定要高于本就炎热的气温了。

走出工人体育场,衣服已透嗓子已哑。虽青春已逝,但摇滚不死,我心亦未老。

完美契合青春期的首秀时光调回到15年前。身在英国留学的我在

MTV电视台偶然看到一个MV:特效背景恍如世界末日般寸草不生的荒漠之地;融合了埃及与哥特等黑暗元素;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亚裔说唱歌手与一位耳钉唇环、嗓音兼具张力、爆发力与破坏力的白人主唱为首的乐队嘶吼咆哮着。毫不夸张地说,这首名为《In The End》(结局)的歌给我带来的冲击力是前所未有的。15年过去了,那个瞬间依旧刻骨铭心。

LP的首张专辑《Hybrid Theory》(混合理论)诞生于Nu-Metal(新金属)大热的千禧年。当时最火爆的乐队当数Limp Bizkit(软饼干),那张名为《Chocolate Starfish and the Hot Dog Fla-vored Water》(巧克力海星和热狗香料水)的唱片由于拥有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2》主题曲《Take look around》(四处看看)而席卷全球唱片市场。但LP愣是以摇滚新军的冷门姿态成功突围杀入了欧美主流乐坛。除了强劲的鼓点和略显暴力的贝斯扫弦之外,有别于Limp Bizkit乐队主唱Fred Durst基本“光说不唱”的脏话连篇,LP以正面干净的词曲探讨青春的迷茫躁动,宣泄已逝的真挚情感以及竭尽全力之后的释然,因此受到乐评及不同年龄段乐迷的广泛推崇,权威的《滚石》杂志甚至称这张专辑为“12首包裹着另类金属、嘻哈舞曲、电子艺术,火焰般炽热歌曲的艺术品”。专辑不仅诞生了如《Papercut》(剪纸)、《Crawling》(伺机而动)、《One Step Closer》(疯狂边缘)等多首经典单曲,更在发行短短一年内便狂销超过一千五百万张,为他们未来的辉煌拉开了完美序幕。而对我个人而言,这张专辑为我整个躁动的青春期提供了一个发泄的窗口,孤身一人身在异乡求学的我,无药可救地爱上了他们的音乐。

对于绝大多数音乐人来说,第一张专辑的大热并不代表前途一片光明,过分火爆的首秀往往导致听众对下一张专辑期待过高,稍有偏差反而

容易导致一蹶不振。显然,乐团对此有着充分的准备,因此他们并不急于乘胜追击趁热打铁,仅是在两年后推出了《Hybrid Theory》的“孪生兄弟”专辑《Reanimation》(颠覆混合理论),请来诸多当红制作人操刀重新编排混音上张专辑,在摇滚之外融入了说唱、电音、舞曲等多样元素,使得重获新生的20首作品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听觉享受。而音乐之外,专辑的封面设计更是将乐团本身的多元化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两位亚裔团员Mike和Joe Hahn将貌似日本机动战士高达的造型作为唱片封面,更凸显了整张专辑在混音之后工业化的机械感,也为乐团今后为《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主题曲创作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首张专辑《混合理论》已将乐团多元化的音乐理念展现给世人的话,那么当2013年,时隔3年后推出的第二张专辑《Meteora》(流星圣殿),则是他们“混搭”音乐精神最完美的延展。在第一张专辑单纯地表达年轻人的失落、愤怒、恐惧和迷惘之外,乐队试图通过新创作的音乐更完整地展现人性。正如主唱Chester所说:“整张专辑的调子仍然十分低沉,但乐观向上的精神明显有所增强,我们还是原来的自己,但这回在黑暗的深处,你会看到光明。”专辑中既有如《Somewhere IBelong》(我的归属)、《Faint》(昏厥)这样将二位主唱的特点发挥到极致的暴力彪悍作品,也包含了更多探讨情感的主题——《From the Inside》(倾尽所有)将直面谎言发誓绝不重蹈覆辙的态度昭然若揭,而诉说被感情束缚深感麻木不仁试图挣脱的《Numb》(麻木)则更是LP经典中的经典。这张《Meteora》不仅是LP巩固并延续其音乐风格的绝妙之作,更彻底奠定乐团在欧美主流乐坛的地位。

对于当时身在英国就读本科的我而言,也算亲眼见证了偶像通过3年时间从异军突起到红遍欧美的全过程。一首首熟悉又火爆的歌曲就在我记忆力最佳的青年时光如纹身般永远刻在了脑海中,时至今日,那份激情仍未褪色。

随《变形金刚》红遍全球自2007年起,导演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

三部曲将80后一代童年梦想中的机器人战士成功搬上了大银幕,演唱三部影片主题曲的LP也打响了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

第一部影片选自乐队2007年专辑《MinutesTo Midnight》(末日警钟:毁灭·新生)中颇具普世价值观思考的《What I’ve Done》(直到失去);2009年为第二部影片量身定做重金属风格《New Di-vide》(新的鸿沟);到2011年第三部影片从乐队第四张录音室专辑《A Thousand Suns》(烈日千阳)中选出逆境中期盼希望的《Iridescent》(彩虹光芒)作为主题曲,LP俨然成为了变形金刚精神的代名词。和前辈Limp Bizkit因为唱响《碟中谍2》主题曲进而红遍全球一样,借着《变形金刚》三部曲的大热,乐队也被国内听众熟识,庞大的粉丝群使得此次内地五城巡演变为可能。

与此同步的,是LP悄然转型的音乐风格。主唱Chester标志性的暴力嘶吼日趋减少,说唱元素逐渐削弱,歌词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一些全球性问题。曾主打音乐多元化的六位青年人正逐步演变成一支兼具感官冲击力与哲学理性思考的成熟摇滚乐队。第三张专辑《Minutes To Mid-night》聚焦核武、战乱、天气异常及环境污染等令人深省的尖锐问题;第四张专辑《A ThousandSuns》则重申了乐团的反战态度,除了在曲目间穿插进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实录

“Wisdom,Justice,And Love”(智慧,正义和爱)之外,整张专辑充斥着身处战火燎原的情绪中挑战独裁统治的不屈精神,将乐团对人类自相残杀的残酷现实而感到痛心疾首、期盼世界和平的深切体悟呈现给听者。对于我们这些与LP音乐共同成长的乐迷来说,从学校毕业步入职场,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丰富,乐团这种更具深刻内涵,传递正能量的“进化”显然比起青春期单纯的情绪宣泄更能引人深思,耐人寻味。虽然,我仍旧怀念Chester在《Given Up》(放弃)中那17秒“简单粗暴”、撕心裂肺的野性咆哮。

成功跨界却又回归重金属在强调音乐哲学性与精神性的同时,LP从未

放弃其对音乐多元性的尝试。在录音室专辑中致力于传递乐队关注的社会现象与立场,在与其他艺人的跨界尝试中则极尽“混搭”之能事,将乐队自身风格与其他音乐类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2004年与纽约“说唱之王”Jay-Z合作的《Colli-sion Course》(冲击理论)混音专辑堪称是这一理念的绝佳注解。这张将乐队与Jay-Z多首热单整合后混合编排的迷你专辑通过6首歌将摇滚与说唱无缝衔接,十余年后的今天翻出来听依旧酣畅淋漓。

近年来,乐队对电子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给了本就DJ出身的团员Joe Hahn完美的发挥空间。于 2013 发行的混音专辑《Recharged》(电能补给)不光将第五张专辑《Living Things》的所有作品悉数“电子化”,还促成了与全球十大DJ 之一 Steve Aoki 的经典合作《A Light ThatNever Comes》(未来之光)。此次摇滚与电音两大领域跨界尝试的异常成功,促使兴致不减的LP在Steve Aoki的个人专辑中“投桃报李”,再次合作了一首《Darker Than Blood》(暗血)。与其他音乐领域顶尖制作人的合作,也间接丰富并活跃了乐团的创造力,使其在坚守摇滚路线的同时,仍旧可以源源不断地给老乐迷们带来新惊喜,也给更多不同年龄层,聆听不同曲风的听众提供了接受他们的可能性。

自 2012 年第五张专辑《Living Things》(生命·进化·原点)开始,乐团在沿袭了人性化的音乐精神之外,从《Lost in the Echo》(迷失在回声之中)、《Victimized》(受害)等作品中我已经依稀嗅到了乐队回归他们最擅长经典风格的趋势。果不其然,去年乐队第六张专辑《The Hunting Par-ty》(狩猎聚会)的发布,曾使我们情不自禁地爱上这支乐队的标签式重金属风格最终回归。与说唱歌手Rakim合作的《Guilty AllTheSame》(同样有罪),携手老牌吉他乐手 Page Hamilton 的《AllFor Nothing》(一场空),两位主唱重演乐队拿手好戏的《Rebellion》(叛乱)都将我们带回了那个

“初恋”LP的年代。而《Final Masquerade》(最后的化装舞会)极富诗意的词句却又将乐团音乐中的硬核属性呈现出一丝细腻与感性。

盼了这么多年,终于,Linkin Park(林肯公园乐队,以下简称LP)站在了帝都家门口的工体舞台上。数年前,我已经攥在手中的内场第二排演出票,翘首以盼他们6人的帝都首秀。然而主唱Chester

意料之外的背伤却使得演出被迫取消。那份失落,至今仍不能释怀。再往前算,2007年专程“打飞的”前往魔都上海观看乐队中国首演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阴冷潮湿

的11月,站在露天的八万人体育场内场第四排座椅上,跟着Chester和Mike振臂高呼声嘶力竭地吼了一个半小时直至失声。经历过那次近距离极致的血脉贲张,我便暗下决心,亲历LP现场,此生绝不会仅此一次。青春已逝青春已逝

摇滚未老我心亦未老

林肯公园:如纹身刻下成长记忆音乐,是带有记忆的。Linkin Park对我而

言,等同于人生中那段最灿烂鲜活、疯狂不羁的青春。而手中这张两月前就抢到的演出票,其意义,远大于一场摇滚演唱会。

◎王加

◎王加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