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A04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dzb.jmrb.com:8080

破解融资难

编者按

昨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千人大会上,10家企业成功兑现了技改、诚信绿卡、产业共建、珠西装备、高企奖励的政策支票。据统计,我市2017年全年各项减负措施为企业减负合计约98.9亿元;今年1—11月,各项减负措施已为企业减负合计约97.9亿元,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超过100亿元。

广东海亮铜业有限公司获得了1210万元的支持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引进和落地建设扶持资金,是10家政策支票兑现企业中额度最大的一家。

该公司总经理党建龙告诉记者,这笔资金奖励对项目的支持非常及时。“非常给力,力度比较大,极大减轻了融资困难。“党建龙表示,这为企业下一步项目的再建提供了足够的保障和支持。

党建龙介绍,海亮铜业来自浙江,落地江门看重的就是当地的营商环境。“政府会主动到企业了解情况,给予服务,献计献策做好帮扶。主动上门为企业解决问题,让企业来得了、落的下,能够正常发展。”党建龙介绍,海亮铜业第一期项目耗时9个月便投产,今年第二期项目耗时8个月也投产了,这么短时间内落成投产,也是政府务实、亲民的体现。

除了这些,党建龙还提到,3年时间,海亮铜业在政府的帮扶下已经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技术中心、市级技术中心。“这些技术中心是企业确实需要的,为企业今后的产业布局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支撑。“党建龙表示,企业获得的相应奖补,已经全部投放到研发上面,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我们每年的产值实现了翻番,第一年是2.3亿元,去年是12.8亿元,

今年将达到26亿元。”党建龙表示,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

江门江益磁材有限公司获得诚信绿卡 骨 干 企 业 扶 持 资 金 专 题 扶 持123.1898万元,该公司总经理徐志文告诉记者,今天公布的措施以及一些奖项,给企业带来了许多方便,让企业在经营上能够做出快速抉择,最重要的是能让企业愿意加大投资,尤其是招聘更加高层次的人才,如博士。“我们2019年将加大材料研发,投入自动化,使企业更有竞争力,使得企业做出来的产品和国外的差距减小。”徐志文介绍。

江门市华源工业品开发有限公司获得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扶持金100万元。“内地在各种政策支持方面比香港好很多,江门的发展机会更大。”该公司项目总监李忠勇表示,比赛

扶持金能够帮助华源公司把产品变成一个商品,同时也非常感谢政府提供的平台对接,帮助企业进一步发展。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从用工、用地、用电、用气以及进出口费用等方面,提出更加有力的举措,降低企业资源要素、制度性交易等运营成本,消除民营企业的转型压力。比如,用地方面,针对用地保障、用地价格优惠、项目审批等,提出新的扶持政策,进一步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标准;用电方面,一般工商业电度电价统一降低8.06分,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基金降低25%;交通运输方面,对使用高速公路“粤通卡”的合法装载货运车辆,试行高速公路通行费八五折优惠等。据测算,新修订的政策措施出台后,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合计超过100亿元。 (胡涛)

一直以来,排队等待用地指标、项目建设审批流程慢且繁琐等都是企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老大难”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营商环境已成为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能够放心落户,安心发展?我市正通过政策的不断优化和制度的不断变革,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在昨日的千人大会上,广东鸿特精密技术(台山)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占义顺利拿到了位于台山市一块面积约200亩工业用地的不动产权证,这块地是该公司通过官方交易平台竞拍得来,前后用时仅3个月,刘占义告诉记者,原以为等待用地指标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拿到了。“在整个竞拍和手续办理过程中,政府有专人负责跟进,主动跟我们对接手续所需材料,

免去了很多麻烦。”根据日前我市正式实施的“实体经

济新十条”,我市将支持工业企业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允许制造业企业工业物业产权按幢、层等固定界限为基本单元分割。同时,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在工业用地、仓储用地上对工矿厂房、仓储用房进行改建、扩建和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容积率、建筑密度的,不再征收土地价款差额。

盘活土地资源,节省出更多的工业用地用于新项目的发展,用地难问题将得到缓解。减少土地使用税,减轻企业用地负担,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也将有所下降。

项目落地的另一个“痛点”是报建审批过程的漫长和繁琐。经过一年实践探索,今年9月我市印发了《江门市进一步深化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方案》,探

索投资项目新型管理模式。改革前,由企业按照项目建设计划,提出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批;改革后,主管部门制定承诺标准,给项目建设行为划定范围,企业只要不越过指定范围即可自主建设。

在恩平市帝都温泉旅游区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闫超武看来,这一改革对企业来说非常有利。“我们在制度允许范围内自行建设,可以打造出独有的特色,省去了审批环节,我们也能够有条不紊地按计划施工建设,这对企业来说确实是一大红利。”闫超武告诉记者,帝都温泉是最近才进驻华南地区的,“好几个项目同步申报审批,江门的这个是最快的,不到两个月时间,我们已经拿到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这让我们的开发建设十分顺利。当然,这有赖于政府对我们的帮助和配合。”

筑好巢引凤来。我市“民营经济十条”实施方案目前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其中,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突出的审批难、准入难、维权难、恶性竞争等营商环境的问题,我市不仅提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还提出了加强财产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成立专项法律服务团等措施,营造出更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让民营企业放心干事创业。

为了进一步释放投资项目承诺制的改革红利,我市还配套出台了容缺审批等多项措施。容缺审批允许项目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时,在主要材料齐备,次要材料存在部分缺失的情况下先审批、后按承诺的时限和标准补齐,这项举措的出台让多个项目开工时间大大提前。

(傅雅蓉)

“恩平电声产业特点是中小微企业多,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资金瓶颈,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显得很重要。”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千人大会上,恩平市仙笛音响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虹云作为10家获得银行授信额度的企业代表之一,现场接受了银行机构的授信。

移走“融资的高山”,这对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吴虹云对此深有体会。“近年来,多家金融机构进驻恩平,深入企业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创新金融产品,提升便企服务水平,这让企业在创业和生产经营等阶段,及时得到资金支持。”吴虹云告诉记者,他与顺德农商银行已有长达5年的合作。

未来,还将有更多恩平中小企业受惠于金融创新,进一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譬如,企业需要扩建用地,可以通过银行融资扶持购买土地,后续需要建设厂房也可以通过银行融资获得支持。”吴虹云所说的此类金融产品,记者

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千人大会现场,可以从各大银行机构的宣传摊位上详细了解到。

譬如说,顺德农商银行推出的“置业易”,可以满足企业新建、扩建、改造等资金需求,具有贷款成功率高、期限长的特点;建设银行的“云税贷”是专门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的“以税获贷”的纯信用贷款,最快只需3分钟。

近年来,江门聚焦“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譬如说,搭建税银互动平台,以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结果作为银行信贷担保,帮助企业以“信”换

“贷”等创新性举措,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融资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以来,我市银行机构已对民营企业授信1181亿元,贷款余额达到909亿元。2019年,全市30多家银行预计向民营企业授信超过1600亿元,授信户数超过1.5万户,支持

力度比2018年进一步加强。“江门金融创新对中小微企业发展

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希望,未来民营企业可以享受更多扶持措施,贷款利率尽量优惠、放贷手续尽量简化。”健威家具装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冼文伟说。鹤山德兴环球电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其彬也希望,“政府可以采取贴息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在鼓励金融机构探索新产品、新模式的同时,记者了解到,我市“政银保”信贷项目是全省首个全面面向中小微企业,由“政府+银行+保险(担保)”三方共担企业信贷风险的中小微融资平台。由政府出资1.1亿元设立风险金池,撬动银行放大30倍作为企业增信融资。

据统计,今年1—11月,“政银保”信贷项目累计放贷资金17.33亿元,放贷1389笔,效果显著。不仅如此,江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打出的是金融创新的“组合拳”。

这包括,加快推进全国小微企业信用

体系试验区建设,推广第三方信用评级应用。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市已有1551家中小微企业与评级机构签订协议,其中974家企业完成评级,获得贷款295.92亿元,减轻企业利息负担11221万元;

由省市共同出资1.7亿元组建江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截至2018年10月,累计发生担保贷款23户28笔,担保累计发生1.2亿元;

在全国首创“研发贷”,并出台《支持上市企业、上市后备企业、股权挂牌企业和信用良好级企业开展研发融资的奖补办法》。截至2018年三季度,江门市辖区银行机构共向48家企业发放研发贷,贷款合同总金额为13.70亿元;

成立全省首家小微企业信贷保证保险服务中心,由保险公司对小微企业获得的纯信用贷款提供全额保险。截至目前,共有97家以上小微企业通过小微企业保证保险贷款达7500多万元。

(唐达)

民营企业一直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民营经济一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积极推动去费减负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大力开展金融创新缓解民企融资难,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目的就是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这些政策举措在落地过程中,实实在在给到了广大民营企业实惠,切实增强了民企获得感。

我市打出金融创新“组合拳”

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助政策落地 我市扶持企业发展有实效,兑现技改、诚信绿卡、高企奖励等政策支票

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超100亿元

促项目落地 我市通过政策不断优化和制度不断变革,致力优化营商环境

让民营企业放心干事创业

2018年12月11日星期二

A04时政新闻部主编责编/唐华 美编/皇鑫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

江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

专题研讨班第二期开班江门日报讯(记者/谌磊 黎禹君)昨日,江

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第二期在市委党校开班,邀请天津大学颜晓峰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申明浩教授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全市领导干部共计1000多人在市委党校参加了学习。

颜晓峰以《四十不惑——改革开放的回顾与展望》为题,围绕“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因、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的主要经验、改革开放的崭新征程”五个方面,生动讲述了40年来改革开放的辉煌发展进程和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主要经验。申明浩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内涵与战略机遇》为题,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内涵与功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湾区比较”等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深度对比,对其建设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深度探讨,这些观点对我市抢抓发展机遇、找准角色定位、明确发展思路、推动各项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通过学习,全市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刻学习领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实质、精髓要义,有利于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新使命。

我市召开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会议

迅速开展重点整治工作江门日报讯(记者/傅雅蓉)本月,省文明

办将到我市开展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为此,昨日我市召开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把各项迎检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以最佳状态迎接测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惠红参加会议,蓬江、江海、新会三区代表在会上发言,介绍今年以来的创文成果和创文日常工作。

周惠红要求,要针对我市薄弱环节,往年丢分、失分比较严重的短板,迅速开展重点整治工作,一是全面做好环境保洁工作,如老旧社区的楼道、集贸市场、商业大街、国省道、建筑工地、城区周边的乡镇等重点区域;二是全面整治公共秩序,包括停车、交通、商业及校园周边秩序;三是大力整治市民不文明行为,包括公共场所、乘车、旅游等不文明行为。

周惠红强调,在接下来的创文迎检工作中,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做好迎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对标、精准、务实迎检,全民动员做好迎检工作形成合力,确保在测评中取得优异成绩。

我市12个项目工地扬尘整治不力被曝光

江门日报讯(记者/胡涛 通讯员/张霓虹)裸土未覆盖、出入车辆未冲洗、泥水污染场外道路……昨日,市住建局公开曝光蓬江区滨江碧桂园等12个项目工地扬尘整治不力。

据了解,市住建局加大市区在建工地扬尘治理专项督查力度,随机抽查发现部分工地扬尘防治措施落实不力,为此公开曝光江门蓬江区滨江碧桂园、联发·悦澜山、江侨路[原北环路(江沙路—江门大道)]改造工程、江门市南山路(江海路—五邑路)工程、东海路(金瓯路—礼睦路)改造工程、星悦湾、江海嘉御花园、江海嘉瀚花园、新会区碧桂园九期工程、悦泰·珠西商务中心、合景天峻华府和江门市江海区明泰三路(永康路—东海路)等12个项目工地。这些项目工地大多存在土方未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部分裸土未覆盖;洗车设施不规范,泥水污染场外道路等等问题。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两级住建(城管)部门对工地扬尘违法案件立案84宗,其中市住建局提级执法或直接查处40宗。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进一步强化督查措施,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违法违规单位加大处罚力度,并将其行为纳入建筑市场不良记录按规定扣除诚信分,对整改不到位的工地责令停工,经复查合规才能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