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A12 古画中的三伏天“避暑方案”epaper.dbcsq.com/html/1/2017-08/21/A12/20170821A12_pdf.pdf · 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A12 专刊部主办 电话:0972-8689538 邮箱:hdsbzkb@163.com

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专刊部主办 电话:0972-8689538责编 / 马正艳 版式 /马正艳 时报/视野

三年前,近 400 岁的明代湘峪古堡人去堡空、房屋破败。如今,它以另一种形式“活”起来。

湘峪古堡位于山西省沁水县,中空的古城墙、绿莹莹的护城河、中西合璧的民居、全国罕见的

“双插花院”,让它显得格外神秘。明代末年,流寇四起,但是沁

河流域繁荣富庶,为了保家护院,皇家“工程师”孙鼎相把自己的家乡建造成了一座防御式古堡。孙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孙氏三兄弟曾同朝为官。老三孙鼎相曾任工部营缮司主事,主要负责皇家工程的建造和修缮。古堡建成于1634年。

远看近瞧,高10米至25米的城墙气势恢宏。神奇的是,它由一孔孔窑洞组成,东西贯通,成中空结构。堡内古民居高大古朴、中西合璧。最高的民居“瞭望楼”有5层25米高。

然而,由于人口增加、产权复杂、交通不便等原因,村民逐渐自发搬离了古堡。千余人的村庄只剩下 70余口老人、小孩居住,古建筑年久失修。

变化始于 2014 年。自从湘峪古堡被列入全国首批古村落保护利用试点后,至今已争取国家资金 4000余万元,修缮了官宅、帅府、延秀院、天绘图院等 14处

重要院落。古堡内最独特的民居“双插

花院”就是其中一处。该院的正房呈中间高三层、两侧高四层的奇特外形,并且一侧房屋是两开间,另一侧为单开间。与中国古代双插花官帽形式相仿,故称“双插花院”。

“不知道老祖宗为啥要建成这个样子,谁也解释不清。”78岁老人樊维理激动地说,“房屋终于修好了,我也有了盼头,日夜想着搬回老宅住呢。”

为了使古堡重焕生机,村里拆掉了私搭乱建的烟房、旱厕、猪圈,开展了基础设施改造、荒山绿化、垃圾处理等工作。

“走上了柏油路、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煤层气、有专人倒垃圾……”70岁的张小扁和老伴儿仍住在古堡内,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用她的话说,“公路绕山转,吃水扭开关”。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目前古堡已是 3A级景区,建有3个停车场、12家农家乐,日接待能力千余人。

随着旅游业发展,古堡内 20余户村民已从中看到商机。56岁的任米凤卖当地小吃,一年能赚六七千元,而她自家五亩地一

年毛收入才 3000元。“地没耽搁种,还有了额外收入。”说着,任米凤爽朗地笑了。

徜徉在古堡的大街小巷,不时看到游人的身影。清华美院的李家骝教授和学生们、祁县职业中学的 20 余名师生前来写生。他们有的站着,有的坐在石墩上,有的席地而坐,虽然一阵阵地下雨,但难挡他们的热情。

“古堡非常有气势和节奏感,不虚此行!”中学教师赵永刚说,3天时间他已创作十余幅水墨画。

如今,村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70 岁的韦满富多年来义务为游客讲解。他说,自己不图名不图利,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湘峪古堡走向世界

(来源:新华社)

400岁神秘古堡“复活”

曾由明末皇家“工程师”建造□ 王学涛

恐龙脚印化石是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在浙江省义乌市,古生物学家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在当地发现了距今近 1 亿年的世界罕见的恐龙脚印化石群,从而让这些曾经称霸地球的古代爬行动物露出“龙脚”。

这一恐龙脚印化石群位于义乌市江东街道观音塘村后岩头山,后岩头山面积约 3万平方米,在义乌市和东阳市的交界地带,绝大部分由义乌管辖。2007年,化石群首次被发现。从2014年起,浙江自然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这里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发现了 20多处含有恐龙脚印化石的层位和80多处恐龙足迹。

发现恐龙脚印化石的地层属于金华组地层,这一地层在浙江中部的金衢盆地广泛分布,其地质年代属于晚白垩世早期,距今有近 1亿年历史。2007年,东

阳市境内的金华组地层就曾出土了“中国东阳龙”。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金幸生博士说,通过地质分析,后岩头山的岩体属于河—湖相的沉积岩,而当时这里的气候是周期性的炎热潮湿。

古生物学家发现,这些脚印化石的主人可谓五花八门,有翼龙,也有兽脚类恐龙和蜥脚类恐龙,还有鸟脚类、甲龙等鸟臀类恐龙,甚至还有鸟类。一些蜥脚类恐龙的脚印化石长度可达 1米,而大多数兽脚类恐龙的脚印化石长度不到 20 厘米,大多数脚印化石是单独出现的,但是也有一些鸟脚类恐龙的脚印化石成双成对。

后岩头山周边地区曾出土过大量的恐龙脚印化石,以及恐龙蛋碎片和骨骼碎片的化石。目前的发现只是冰山一角,但是它已经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大、世界罕见的恐龙脚印化石

群。恐龙脚印化石可以提供恐龙骨骼化石所无法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人们研究当时的生物多样性、生物迁徙、生物行为,以及古生物进化和古代环境。他认为,这一化石群将会是重要的地质遗产,也可以成为重要的科普基地。

恐龙蛋化石研究与展示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举行,多国学者实地勘察了后岩头山化石群,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有专家建议,这一化石群资源丰富,周边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交通便利,今后可以建设成恐龙足迹的主题公园。

近年来,浙江省屡屡有恐龙新种和新蛋种化石出土,全省已有 82处恐龙化石产地和 316个化石点,现已正式命名 6 种恐龙,已经发现的恐龙蛋 24 种以上。

(来源:光明网)

1亿年前恐龙脚印长啥样儿

历史故事历史故事

考古趣闻考古趣闻

来源于网络来源于网络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气温似乎格外热,很多人不得不整夜开着空调才能入眠。在中国古代,没有现代化制冷设备的古人是如何对付高温高湿的三伏天的?小编从古代画卷中整理出一套“避暑方案”,看看“大暑赏荷”“浸伏”等避暑方法。

从史料来看,古人强调调整心态,以“顺四时,适寒暑”,那么到了一年中气温最高、最难熬的三伏天,古人是如何“顺时”的?

“心静自然凉”——调整心态先秦时,人们便总结出了一套办法,《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中是这样说的:“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显然,这里的“使志勿怒”是其核心: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动辄生气发怒。“内经”这句话,也是后人过夏天的一大行为准则,通俗说来,就是“心静自然凉”。

元代养生家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称,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说白了就是通过调整心态,修身养性,做到心静自然凉。

“大树底下好乘凉”——蔽日遮阳“心静自然凉”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唐代文学家柳宗元

便直言做不到。他在被贬到湖南永州时,夏夜酷热难忍,无法入眠,半夜索性起来登楼纳凉,曾写下《夏夜苦热登西楼》诗:“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意思是,想要我以心静战胜炎热,实在毫无希望。

为了适应炎热,古代民间首先提出了“纳凉”概念。“纳凉”,又叫“乘凉”。如何纳凉?不同时代有不同选择,但蔽日遮阳,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降低体表温度是最普遍的方法。如唐代,人们喜欢搭凉棚以避暑。尽管凉棚并不是唐代的发明,早已有之,但长安人在用凉棚避暑上更有创意。明高濂《四时幽赏录》记载了不少古人的“夏时逸事”,

“避暑凉棚”说的就是当时京城人的纳凉现象:“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

“避暑会”,有点像现代的户外“纳凉晚会”,到宋代依然很流行。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是月巷陌杂卖”条,北宋“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但“避暑会”应该是古代“有钱人”的纳凉方式,民间则大多是在树下搭个简单的凉棚,或到洞穴等阴凉、低温处避暑。俗话所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正是古人避暑的经验总结。“大暑赏荷”——亲水避暑

“亲水”,是现代人纳凉避暑的首选之一,古人也不例外。古代南方人最亲水,如明清时的苏州人,便喜欢水上纳凉。清顾禄《清嘉录》“乘风凉”条称:“纳凉,谓之乘风凉。或泊之胥门万年桥洞,或舣棹虎阜十字洋边,或分集琳宫梵字水窗冰榭,随意流连……”

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六月”条,时临安(今杭州)人,有六月初六到西湖边集体纳凉的风俗:“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

古人水边纳凉还往往与赏荷结合起来,而“大暑赏荷”更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夜泛西湖》中所描述:“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到明代,大暑赏荷之风则以苏州为盛,盖过了杭州。苏州人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当成荷花的生日,这一天坐船赏荷最为壮观。据《清嘉录》“荷花荡”条记载,荷花生日那天,“画船萧鼓,竟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

(来源:人民网)

古画中的三伏天“避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