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6 值班总编:卢海容 值班编辑:吴采净 值班校对:王泽文 天涯时评

    (本版言论只代表个人观点)

    本报时评

    本版“读者来论”互动专区欢迎读者赐稿。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八面来风

    读者来论

    大家@说

    行业组织评职称要评出公信力

    深圳市近年来探索进行人才评定机制改革,在职称评定上不再由政府大包大揽,而是把评审权下放给有条件的行业组织,由行业结合市场需要和行业发展来对申报人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这一工作在今年得到切实推进,截至目前,深圳共有 33 家行业组织承接了 57 个评委会、114个专业的评审组织工作。

    应该说,这一改革值得肯定。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专门就改革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提出了明确意见。各地的职称评定改革都在进行。

    职称评定权的下放,对于行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都具有示范意义。当前,一些行业协会组织松散、制度不健全、行为不规范的情况较为突出,下放职称评定权,给了行业组织更实际的权力,但这也使职称评定的规范性成为让人担忧的问题。这就要求行业组织接受政府主管部门更为严格的审核、检查和社会的监督,从而促使行业组织更健全地发展。此次职称改革,深圳市人保局加强对行业组织的指导,对承接机构有严格的监管和考评标准,以确保行业组织接得住,接得稳,是转型时期的稳妥举措。

    要推动行业组织进一步发展,短时间内 的 规 范 和 监 管 问 题 并 不 值 得 特 别 忧惧。但应注意的是,行业组织运行的独立性应该得到保障,这样,权力的下放才具有实际意义。

    希望行业组织善用职称评定权,评出行业协会的公信力,也由此评出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只有这样,行业组织与政府部门的权力改革才能成为可能,行业组织也才能在整个社会的转型发展中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人民日报 刘国强)

    一省追讨欠薪35亿喜耶悲耶?

    据报道,截至目前,河北省共为 35.5万农民工追讨工资 35 亿元,有效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015 年下半年,河北在全省范围内部署预防和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系列措施。较快取得如此“政绩”,了不起。

    不过,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领取薪酬,是许多年前,中央对各级地方政府下达的“军令状”,地方各级政府年年月月都在 郑 重 承 诺 。 河 北 何 至 于 欠 薪 如 此 严重?国家有治理欠薪的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没有认真依法履职显然是一大原因!追讨 35 亿元欠薪的“成绩”背后,蕴含多少农民工的艰辛、无奈、悲哀和血泪?报道说“去年以来,全省共处理群体讨薪等突发事件 1167 件”。这意味着什么,不难想象。说“全省治理欠薪工作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令人感到不是滋味。

    报道介绍:“河北已逐步构建起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牵头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组织领导体系,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三金’(工资保证金、工资预储金、欠薪应急周转金)、‘三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一入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制度机制。”既然防范如此周全严密,为什么欠薪现象还这么严重?

    遏制农民工欠薪,需要相关执法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切实履职,把卓有成效的措施落到实处,坚决兑现,而不是“作秀”,源头卡死,防患未然。事后“追讨”,无异于

    “戴罪赎过”,无论成绩如何辉煌,其中也难免失职渎职的瑕疵。(京华时报 石飞)

    塑胶跑道如何不伤人?随着夏天到来,户外气温攀升,疑似塑

    胶跑道“释毒”伤人的事件不断见诸媒体。近日,北京西城区某小学部分孩子身

    体不适、出现流鼻血症状,有人认为新翻修的塑胶跑道是罪魁祸首。而在稍早一段时间,浙江温州、四川成都、江苏常州等地,也曝出疑似学校塑胶跑道因质量瑕疵释出刺激性气体伤人的事件。

    作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重要标志的塑胶跑道,在一些地方何以成为环境隐患?这,还得从塑胶跑道的成分构成和铺设工艺说起。

    目前学校操场铺设的塑胶跑道,多含有甲苯二异氰酸酯,这种工业聚氨酯材料在炎热或强光作用下容易释放出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气体。塑胶跑道的另一个环保隐患,是施工过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一些不法承包商为了节约成本,施工时使用重金属催干剂铅盐和有毒塑化剂,目的是让劣质跑道完工时在稳定性、弹性等方面达到验收标准。由于塑胶跑道的铺设工艺是现场合成的,即便送检的样品合格,也不一定能保证现场铺设的成品合格。而且,由于这些化工材料的毒性释放与环境温度、空间大小密切相关,在低温、开阔环境下验收合格的跑道,随着夏天气温升高、学生密集频繁的活动,以次充好的塑胶跑道很可能就会毒性大发。

    可见,塑胶跑道的铺设,是个专业门槛高、对施工监管要求很严的工作。遗憾的是,目前塑胶跑道建设的招投标过程以及环保监管,都还相当粗放。

    因此,确保塑胶跑道使用安全,必须将环保要求细化、落实到跑道建设的全过程。 (人民网 智春丽)

    王琳:笔者按图索骥,一一查验了有关法条,并未发现有“禁止民众拍摄执法”的具体规定。《刑法》首先可以排除。援引“袭警罪”的规定,实在与民众拍摄执法八竿子打不着——除非拍摄者不但在围观拍摄,还以手机或拍摄设备为凶器,对警察实施了暴力!“平昌公安”官微解释称:如果警察根据现场情况认为拍摄人员属于无关人员,且认为拍摄行为干扰了民警的正常执法,如果不服从警察命令,继续拍摄,那么就是恶意拍摄行为,就涉嫌触犯《人民警察法》第 35 条规定,属于妨碍执法民警依法执行职务。此外,“平昌公安”官微还引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的规定称:人民警察可以根据警情需要,要求在场无关人员躲避。强调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对现场有控制权,这没问

    题。但警方对现场的控制,指向的就是对 违 法 行 为 的 控 制 ,对 公 共 秩 序 的 维护。民众围观执法并拍摄,源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这是一项宪法性权利。从遵宪行宪护宪的角度看,拍摄执法的民众岂能被认定为“无关人员”?警察执法,与行政相对人是一组法律关系;民众拍摄执法,与执法者是另一组法律关系(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拍摄者自愿履行宪法权利,就是这组监督法律关系的“相关者”。但是,民众也应该注意围观拍照应该有边界意识。拍照不能影响警察的正常执法行为,另外,拍摄的视频也应力求客观,尤其是将视频传播到媒体或网上,要对事实和真相负责,也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小蒋:落实“阳光执法”,就应公开执

    法过程,接受社会与群众监督,一方面敦促执法公平公正,另一方面确保法治的公信力。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警方执法时为何被要求使用执法记录仪,在嫌疑人接受警方审讯时,也要全程视频记录。全程视频与声音记录,旨在时刻提醒执法者依法执法,防止不当执法甚至刑讯逼供的发生……既然群众有权监督执法,那么围观警察执法就很正常,如果亲眼看警察执法合理合法,拍摄一下怎能算“违法”?在自媒体时代,很多人都有随手拍并上传网络的习惯。一些拍摄者确实存在猎奇心理,这种心理会使另一些人觉得不屑与反感。但是,只要拍摄与发帖者不违背公序良俗、不触犯法律法规,犯不上小题大做。不可否认,确有某些拍摄者恶意剪辑视频,试图歪曲事实、误导舆论。对于这种不良行径,社会理当唾弃,应按照有关法规惩处。但是,不能因噎废食,个别人的图谋不轨不能成为执法者反群众监督的理由。当然,警方有权维持执法现场的秩序。但是,“干扰执法”不是筐,不能把什么都往里面装,一味驱散群众、阻止群众拍摄的做法,是不妥当的。

    记 者 从 浙 江 绍 兴 警方获悉,绍兴越城区公安成功破获一起特大销售制造假减肥药案,一举摧毁了利用互联网销售、制造假药的犯罪网络,抓获主 要 犯 罪 嫌 疑 人 10 名 。当警方顺藤摸瓜远赴广东寻找假药来源时,发现这些包含有害成分的假药竟然是在一家正规药厂生产的。

    新华社发 翟桂溪 作

    今年 4 月 1 日起全国省以下市县乡三级公车改革在各地陆续启动。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上下班“打的”“乘公交”已渐成基层干部新习惯。然而,明叫好暗叫屈、无车不下基层等懒作为的歪风也逐渐滋生。如何防止“车轮腐败”变种“车轮懒政”已成公车改革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公车改革在市县乡三级推行以来,过去上下班“专车接送”、下基层“专车来往”的干部,开始适应“自驾行”“打的行”或者从机关车辆服务中心“叫车”,但一些地方干部“车轮上的懒政”逐渐显露。工作需要用车时要到车就办,要不到车就等;到基层检查调研派车就去,不派车就缓行;坐等上门多起来,电话办公、文件传达、会议部署多起来。如此种种,把公车改革的好经念歪了。

    “车轮上的懒政”暴露出一些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上的问题。有人把公车当待遇、把车补当福利,有待遇有福利就干活,没待遇没福利就观望,这种观念和做法背离了组织要求。

    “车轮上的懒政”也与一些地方执行公车改革政策“一刀切”有关。中央部委、省区市、地市、县区、乡镇各层级的行政事权不同,对公务用车的保障需求也不同,“一刀切”地机械贯彻落实改革方案,导致一些地方单位的实际公务用车难以保障,比如直接面向乡村群众的乡镇简单取消公务用车,容易造成偏远山区干部下基层难。

    消除“车轮上的懒政”,首先需要消除公车情结,树立干部的公仆意识。其次,公车改革还需要各地在推进中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基层差异化需求,用创新的办法和更细化的措施,让改革符合实际情况,更接地气。

    消除“车轮上的腐败”成效初显,改革正效应已经显现。此时,应把工作着力点放在革除“车轮上的懒政”上,拿出新办法,让不想为、不作为的歪风无处遁迹。

    端午佳节来临之际,为确保公众在端午节期间安全食用粽子,海南省食 品 安 全 委 员 会 办 公 室(以 下 简 称

    “省食安办”)关于发布今年第 7 号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切勿购买“三无”(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预包装粽子。(6 月 7 日《南国都市报》)

    又到了一年粽叶飘香的节日,相关部门及时发出预警,提醒公众在购买粽子时的注意事项。这不仅是部门的职责所在,也很好地契合了公众的关切。要知道,生活当中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并没太在意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食品安全的意识还很薄弱,这让那些不法商家钻了空子。食品安全部门的适时提醒,尽管并不能彻底消除市场上存在的问题食品,但对于食品安全而言,消费者提高警惕、提高辨别问题食品的能力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众 所 周 知 ,“ 三 无 ”产 品 危 害 着

    “舌尖安全”,加深了公众对食品安全 的 焦 虑 和 不 安 情 绪 。 这 些 年 ,在经历了“苏丹红”、“地沟油”、“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后,公众的神经日 益 脆 弱 ,有 关 食 品 安 全 的 每 一 个事件都会引来高度关注。而每一起食 品 安 全 问 题 的 发 生 ,都 会 强 化 公众对日常食品环境的“代入感”,进而 形 成 身 边“ 食 品 安 全 环 境 越 来 越差”的错觉。以个案替代整体,以局部 放 大 全 局 ,这 是 一 些 人 在 食 品 安全上常见的认知偏差。从好的方面来说,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人们开始 从 关 注 吃 饱 向 吃 好 转 变 ,吃 得 健康 被 摆 在 了 更 加 重 要 的 位 置 ,对 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而在另一方面 ,这 也 说 明 了 我 们 的 食 品 安 全 环境 仍 然 是 严 峻 的 ,问 题 食 品 仍 然 没有得到禁绝。

    实际上,再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对于守护食品安全都不为过。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让一些不法商家看

    到了商机却丢失了诚信和良心。在巨大经济利益诱惑下,不惜在食品安全上动起了手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再加上,一些执法部门的缺位,加剧了食品安全环境的恶化。可喜的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对问题企业及时查处。同时,随着食品安全立法日趋严格和完善,食品安全环境得到了很大的净化。而每到节假日,相关职能部门也会发出食品安全预警和提示,为公众选购食品多加了一道安全锁。这些举措在无形当中,也增加了公众对食品环境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当然,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对于守护食品安全是必要的,但更为关键的是执法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通过严格监管、严厉处罚,对食品安全“零容忍”,让不法商贩不敢以身试法。再 辅 之 以 有 奖 举 报 、选 购 提 示 等 措施,全民共治守护食品安全。

    沙 滩 是 三 亚重要的海岸防护屏 障 和 旅 游 资源 ,它 的 清 洁 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 形 象 。 6 月 5

    日上午,今年第 45 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由天涯区志愿者协会主办、市志愿者协会等单位和各高校协办的“筛筛三亚湾,晒晒我骄傲”沙滩卫士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在三亚湾开展。(6 月 6 日《三亚日报》)

    就在同一天,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组织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海底世界酒店等 50 余名志愿者开展

    沙滩净滩、海底净滩及珊瑚礁保护的宣传。

    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各种倡导环境保护的活动陆续开展,并且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不管是沙滩、珊瑚礁,还是保 护 动 物 ,人 们 关 注 的 领 域 越 来 越 广泛。与此同时,参与这类活动的志愿者人数不容小觑,而且媒体报道显示,来自省外的“候鸟”志愿者也参与其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势头,因为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携手参加环保活动,不但会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力,同时也在于人多力量大,后续的活动效果会更令人满意。

    对于像三亚这样的城市而言,生态环境保护之重要性自不待多言。当前正值

    “双修”“双城”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之际,

    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把三亚建设得更加美好,打造成旅游精品城市。在这一背景下,各种环保公益行动无疑也在助力城市建设,为维护和提升三亚环境质量

    “添砖加瓦”。我们常常会谈及提高环保意识,而如何才能表明大家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一方面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作出判断,例如乱吐槟榔汁的现象比以前少了、随手乱扔垃圾的人少了等等,都 可 以 视 为 环 保 意 识 提 升 的 一 个 风 向标;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一些领域更大的环保活动上看出来,例如有更多的环保公益活动开展,关注环保包括关注环保活动的人比以前多了等等,都可以证明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因为人们要么以行动亲身参与其中,要么愿意把注意

    力转移到环保话题上,都是一种明显的体现,最终会影响到每一个个体与自然环境相处的方式。

    尽管如此,我们还可以从媒体报道中发现其他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例如在活动中进行筛沙比赛,并将自己的筛沙成果拍成照片或小视频发到朋友圈内集赞,作为其中成绩的内容之一。这种细节的意义在于,即便开展环保活动意义重大,但也可以采用多种令参与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而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喊口号。像发朋友圈集赞这样的方式,更切合当下人们的生活,在融合教育意义和有趣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朋友圈扩大影响力,使一些没有直接参加活动的人了解到活动的意义。这本身也可看做是环保理念的推广以及提高环保意识的途径之一,在今后的其他环保活动中,人们都可以思考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来促使更多的人了解环保,进而以各自的方式参与环保。

    开展环保活动要切合当下人们的生活,在融合教育意义同时,采取更有趣的形式,让参与者印象深刻,更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

    “筛筛三亚湾”筛出环保新意□ 张雪锋

    以“全民共治”守护食品安全□ 孙显炬破解“车轮上的懒政”

    要有新办法杨玉华

    “想不到”

    法律真不允许“拍摄执法”吗?背景:近日,一段“太原警察打人”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后经查明,这

    是一起因停车纠纷而引发的妨害公务案件。针对这一事件,四川平昌县公安局官方微博“平昌公安”予以声援:“遇到警察执法,请不要随意拍摄,因为法律不允许!”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