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版 兵团网: “春”入校园 情暖学子 心中有梦想epaper.bingtuannet.com/.../06/44c7e978-795e-4590-b8bb-a43bb258f4c5.pdf · 图木舒克5月5日讯(通讯员 翟明伟)4月24日,三师五

3版客户端教育特刊

新闻线索邮箱:[email protected]年5月6日 星期日

责任编辑:刘云月 版式设计:石磊

电话:0991-5509362兵团网:www.bingtuannet.com

春风送暖,大地吐绿。4月19日至20日,为了提高班级凝聚力,为即将到来的高三生活作准备,兵团第二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们在该校高中部礼堂开展2018年主题班会展示活动。

“梦想是一双轻盈的翅膀,让我们飞向高空;梦想是冰凉的月光,虽然遥远,但并不刺眼;梦想是一杯香醇的美酒,滋润我们的心灵……”4月20日,兵团二中高二年级(4)班的同学们在主题班会上朗诵诗歌《梦絮星空》。

随后,同学们还自导自演了话剧《我有一个梦》。“该话剧讲述了一个热爱音乐的高中生在音乐梦想和社会现实之间挣扎、徘徊的故事,以此引出了一场以‘梦想遇到挫折’为主题的班级讨论。”学生曾子昂告诉记者,大部分同学在讨论中表示,当梦想遇到挫折时应该勇敢追梦,绝不轻言放弃。

“事实上,我也是一个热爱音乐的高中生,我喜欢弹吉他,也爱唱歌。但我从不因为喜爱音乐而对学习有丝毫懈怠,平时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发展这些爱好。我认为音乐爱好和我的学业并不冲突。”曾子昂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

“我在香港理工大学等你。”“我在清华大学等你。”“我在北京林业大学等你。”高二年级(2)班的主题班会上,一段名为《山河虽远,长梦未央》的视频吸引了学生。这个视频是班主任胡新菊联系兵团二中2016级已经顺利毕业,并成功考上理想大学的学长、学姐们为高二年级(2)班学生录制的。

“看到学长、学姐们在全国各地著名高校内为我们加油打气,我的心中充满了动力。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踮起脚就能够到的梦想就是拼尽全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未来的一年里,我会为了这个梦想努力奋斗。”高二年级(2)班学生马荷雨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夜来春风绿莽苍,红雨含笑,夜色茫茫。韶华作酒梦为裳,星月作伴,且行且唱。回首来处是故乡,少年意气,不知恓惶。料峭春寒岂可挡?山河虽远,长梦未央。”在主题班会即将结束时,马荷雨为同学们朗诵了自己原创的词《一剪梅·追梦者》,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国古诗词之美。

“主题班会展示活动是我们的一项传统,每个班的主题班会全部由学生‘自导自演’。从准备工作到正式‘演出’,许多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个班级的凝聚力、团队精神都有所提高。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让高二年级学生自信、勇敢地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三生活。”兵团二中副校长鲁亚峰说。

心中有梦想

脚下有力量

——

兵团二中主题班会展示活动小记

●兵团日报记者

谌慧

兵团近百名教师齐聚华山中学开展教学大比武库尔勒5月5日讯(通讯员 孔德懿) 4月26日,兵团2018

年高中政治课大赛和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学展评活动在二师华山中学举行,来自兵团各学校的高中、初中政治课教师近100人参加。

据了解,此次政治课大赛和教学展评活动由二师教研室协办,华山中学承办,分高中和初中两个学段,分别在华山中学高中部和义务部两个校区举行。这次教学大赛和展评活动代表着兵团中学政治学科的最高教学水平,大赛和活动内容切合教学改革热点,让参赛教师和观摩教师收获颇丰。

兵团第一中学参赛教师马丽雅说:“这次教学展评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教学技巧,开阔了我的视野。以后,我会将兄弟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和做法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

五○团二中

成立剪纸社团 弘扬传统文化图木舒克5月5日讯(通讯员 翟明伟) 4月24日,三师五

○团二中“小百花艺术剪纸社”的学生在聚精会神地学习剪纸。学生王香怡说:“剪纸让我领略到了中华文化之美,我看到自己剪出来的漂亮图案,非常开心。”

近年,五○团二中坚持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剪纸艺术”为教学理念,成立剪纸艺术社团“小百花艺术剪纸社”,每年吸纳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40余人学习剪纸;培养专职剪纸教师,自编校本教材《跟我学剪纸》。截至目前,“小百花艺术剪纸社”已累计培养学生剪纸爱好者500多名。

该校剪纸教师刘英说:“我们学校成立剪纸艺术社团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弘扬我国传统民间文化。此外,剪纸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石河子实验幼儿园

为南疆小朋友捐赠图书4123册石河子5月5日讯(通讯员 李婷 周国福) 4月23日,石河

子实验幼儿园开展为南疆小朋友捐书活动,该园小朋友石心怡高兴地说:“这是我为南疆小朋友捐赠的3本书,其中一本是我和妈妈一起挑选的《唐诗三百首》,希望南疆的小朋友和我一样喜欢古诗。”

据了解,此次捐书活动由该园党支部发出倡议,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积极响应。家长纷纷带着孩子前往书店挑选书籍,有些家长和孩子还一起为南疆幼儿园的小朋友制作了爱心书签,并写上祝福寄语,表达了自己的美好祝愿。

据统计,此次活动共收到爱心图书4123册。这些书籍将被送到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共青团镇中心幼儿园、三师五十一团第四小学幼儿园和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塞里木镇中心幼儿园。

石河子实验幼儿园副园长薛新芝说:“我们希望这些书籍能让南疆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在我们幼儿园孩子的心中播下爱心、友善的种子。”

“把新疆籍大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2017年秋季开学,张春和1722名教师一起,被自治区教育厅选派到内地高校担任服务管理教师。这是张春第三次负责这个特殊的工作,2009 年至 2012年,她在华中师范大学担任新疆内派服务管理教师,一待就是 3 年;2013 年到2017年初,她又在天津大学担任新疆内派服务管理教师,一待就是 4 年;这一次,她又奔赴西南民族大学,继续负责她熟悉的工作。

如何做好新疆籍大学生的服务管理工作?怎样才能让学生们认可自己?张春有自己的“秘诀”。

“其实,我的‘秘诀’就是付出真心爱他们,爱会拉近孩子与你的距离。”张春的回答很简单。然而,这简单话语的背后,却是她多年来无私的付出和奉献。

“您给了我一个拥抱,好温暖啊!”“您就像父母一样关心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我希望未来也能成为像您一样的好老师。”这些都是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玉素普·麦麦提发给张春的短信内容。至今,他仍记得上大学期间张春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

刚进大学时,玉素普·麦麦提家里遭遇变故,他的情绪很低落。张春得知后,一直劝慰和鼓励他,还帮助他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从此,玉素普·麦麦提一直称呼张春为“张妈妈”。

新疆内派服务管理教师的工作期限是两年,然而,无论是在华中师范大学,还是天津大学,两年期满后,张春都被学校和学生挽留,她也选择继续留下来陪伴学生们。

“春妈”“姐姐”“张妈妈”……这些是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的新疆籍大学生们对张春的爱称。

“学生在哪,我就在哪”

“偌大的校园,要尽快和所有的新疆籍大学生建立联系,并深入交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张春说。

刚开始在华中师范大学担任新疆内派服务管理教师时,张春为了及时掌握所有新疆籍大学生的情况,经常满校园漫无目的地四处寻找新疆籍大学生。然而,新疆籍大学生分散在大学的各个学院,所学专业不同,上下课时间也不一致,和他们见面成了难题。思来想去,张春发现了一个好地方——清真食堂。

那时候,张春经常一大早就去清真食堂,等待新疆籍大学生的到来。见到学生走进食堂,张春就迎上前去介绍自己,然后坐下来和学生聊几句。午餐和晚餐时间,别的老师都下班去吃饭了,而张春却开始“上班”。就这样,张春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认识了解了所有的新疆籍大学生,并和他们建

立了联系。除了清真食堂,学生宿舍也是张春经常

“光顾”的地方。“食堂、教室、宿舍都是我的‘办公室’。学生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张春说。

张春对学生的关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我看你脸上长了几颗痘痘,是不是最近压力比较大啊?”在校园里,看到一名女生,张春关心地问道。原本脚步匆匆的学生停下来说:“谢谢老师关心,我最近学习压力是有点大。”张春趁机和她攀谈起来,一边走一边聊,帮助她疏解压力。等女生走到图书馆的时候,她俩已成了无话不聊的朋友。

看到有的学生打饭的量减少了,张春会关切地询问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学生感冒了,她总是叮嘱学生及时去看医生,好好休息;看到学生焦虑,她像妈妈一样陪伴在学生身边,安慰他们。这些看似很小的举动,让新疆籍大学生倍感温暖。渐渐地,遇到什么事,学生们都很乐意把心里的话告诉张春。

“刚开始,我对张老师有点抵触,后来慢慢发现,她对我们的关心都是发自

内心的。”一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说,“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张老师。”

“我爱这些可爱的孩子,舍不得离开他们”

“快过年了,我想给我亲戚家的孩子送一套新衣服,他的身高胖瘦和你差不多,你可以帮我个忙,去商场试一试衣服吗?”2016年的一天,张春向天津大学一名新疆籍大学生寻求帮助。

看“张妈妈”找他帮忙,这名学生愉快地答应了。他来到商场,帮助“张妈妈”挑选了一套衣服。

然而,没过多久,张春又拿着这套衣服找到这名大学生说,自己亲戚家的孩子已经有这样的衣服了,所以这套衣服就留给这名大学生穿。

其实,这是张春的一个善意的谎言。“这名学生是个孤儿,我怕直接送给他衣服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所以撒了这个谎。”张春说。

笔者再三追问,张春始终没有说出这名学生的名字。“这样身世特殊的学生,需要我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张春就是这样,像妈妈一样呵护着一批又一批新疆籍大学生。

在张春工作过的内地高校,哪些学生是孤儿,哪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哪些学生的家在农村牧区,哪些学生的父母患病,张春都清清楚楚。

新疆籍大学生昆杜斯说:“张老师不仅是一名服务管理老师,更是我们的‘生活老师’,她做了很多本职工作之外的工作。她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帮助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张老师。”

校园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张春和学生交流聊天的身影,张春在不知不觉间就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学生心里。“公平公正是主线、人格尊严勿伤害、共情同理多理解、人文关怀不间断……”在8年多的内派服务管理工作中,张春总结出了一套“张春工作法”。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是新疆籍孩子的‘妈妈’,新疆内派服务管理教师这个工作我是‘金不换、银不换’,我要干一辈子。”张春说,

“我爱这些可爱的孩子,舍不得离开他们。”

4 月 23 日,十师一八三团中学校园书声琅琅。

一八三团中学成立于1959 年,目前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国家 、兵 团 累 计 投 入 资 金6000 多万元,使该校教学环境不断优化、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建校以来,一八三团中学持续吸纳周边乡镇的学生入学,其中一半以上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学生。就读于该团中学四年级(2)班的哈萨克族学生吉别克·阿依肯的家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角沙特村。“我们和团场的同学一样,住在学校新建的宿舍楼里。”吉别克·阿依肯高兴地说。

家距学校5公里以上的学生,学校都安排寄宿。地方学生除了享受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外,还与团场的学生享受相同的伙食补贴和营养餐等优惠政策。该校八年级哈萨克族学生沙丽·塔娜提说:“学校就像家一样温暖,有什么困难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帮助我,在这里上学我觉得很开心。”

一八三团中学实行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教学,各学科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课上多关注、课后耐心辅导、课余勤入户走访,采取一对一的慢语速、反复讲、多练习、细讲评等教学措施;学校还设立家长开放日,对少数民族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密切家庭与学校联系。

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达布勒哈特村村民、37 岁的加尔恒别克·沙尔合特拜是一八三团中学的毕业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加尔恒别克·沙尔合特拜在当地经营牛羊育肥生意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如今,他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说:“现在,我女儿也在一八三团中学上学,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我希望她打好基础,将来考上理想的学校。”

十师北屯市教育局局长张玉新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巩固全师 12 所学校和地方学校结成共建学校的成果,扎实推进兵地各族师生交往交流。”

“春”入校园 情暖学子——记石河子大学新疆内派服务管理教师张春

●蒋夫尔

张春(右边跳舞者)和新疆籍大学生一起欢度节日(资料图片,由石河子大学提供)。

校园盛开团结花●甄世新 陈洋 文/图

4月13日,一八三团中学各族学生在学校食堂吃午餐。该校地方乡镇学生和团场学生享受同样的伙食补贴政策。

4月16日,一八三团中学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学生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月12日,一八三团中学各族学生一起学习地理知识。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带着一颗爱孩子的心。新疆籍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张春说。

前不久,笔者在西南民族大学的校园里见到了张春。作为石河子大学新疆内派服务管理教师,张春在内地各高校工作已有8年多时间。这期间,她远离新疆,先后赴湖北、天津、四川,只为关心帮助内地高校新疆籍大学生,当好他们的“妈妈”。

张春(中)和新疆籍大学生聊天 交 流(资 料 图片,由石河子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