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绿色村镇翠江南 - xsrb.xsnet.cn的萧山村镇,在新型城 市化之路上,它们率先 启航,先人一步。发挥 自己独特的资源与禀 赋,形成了中心镇、小城

萧山进行时系列述评之三

■文/记者 龚洁 徐文燕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印象中,江南总是绿色,绿色总分布在古镇古村落。今天的萧山,仍然秉承着江南古风,迈入一些村庄,仍可以看到水墨江南的现实场景。

绿色村镇,是把“绿色”真正融入江南风情的萧山村镇,在喧嚣的现实社会,它们依然有着小桥流水一样的寂静,一泓碧水、两岸青山,养身养心皆适宜,忘情于天地间。无论是美丽乡村还是山间民宿,令人流连忘返。这,是绿色生态中的萧山。

绿色村镇,也可以是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的萧山村镇,在新型城市化之路上,它们率先启航,先人一步。发挥自己独特的资源与禀赋,形成了中心镇、小城市,成就了特色小镇的

“特色”。在大杭州都市圈中,它们灿若星辰,流光溢彩。这,是绿色发展中的萧山。

绿色村镇发展方兴未艾,将给“三生融合”的美丽萧山,多一分底气,也会给江南增一抹翠色。

深读 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首席编辑:何学仁 版式:李健 校对:肖燕封二

(一)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记》,文中所述的“桃花源”原型究竟在什么地方?其实,真正的桃花源也许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不经意走进萧山的一个小村,也许就敲开了通往“桃花源”的那扇大门。

桃北新村,像一个婉约秀美的江南女子伫立在浦阳江畔。眼前是白墙黛瓦,庭园花圃,村中溪流潺潺,小桥相连,灵动和秀美在这里展现无遗。

随意走进一户农家精致小院,门口有块自留地,种着许多时令蔬菜,绿意盎然。敲开这户村民的房门,一位老人正在书案前挥毫泼墨,走近观看,原来在抄写家谱,休闲舒适。这户家庭住着两位老人,80多岁的许大伯和老伴。许大伯说分配这幢房子时,两老人还住在百年的祖屋里,祖屋年久失修,已成危房,现在的居住环境不知比原来的好多少倍,还远离老屋隔壁厂房喧嚣的吵声。许大伯说现在居住环境改善了,身体好,心情也好,每天抄抄家谱、练练字放松心情。

这样充满闲情逸致的小村何止桃北新村。

那只是萧山421个行政村的其中之一,那只是农村环境变化的缩影之一,那只是农民幸福生活的样本之一。

我区农村量大面广,农村美不美、靓不靓,关系着美丽萧山建设的全局。

但是,萧山地域广阔,村庄众多,如何让每个农民在家门口享受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绿色”福利?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坚持现代村居与传统文化的统一,不搞大拆大建,尽可能在原有形态上改善居住条件。农民的居住环境新了!

推进沿江沿河沿湖沿路环境整治和景观带打造,形成特色鲜明、生态优美、设施配套、文化深厚的乡村风情带和精品区块。农民的居住环境绿了!

以最清洁城乡工程为抓手,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突击整治和长效管理,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环境品质,更好地展现萧山美丽乡村的传统文化特色、山清水秀的江南风光。农民的居住环境美了!

变新、变绿、变美,这是对萧山农村人居环境的期望,希望“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貌在这里尽情舒展。

(二)

追寻过往的足迹,享受慵懒的时光,放眼尽收青山碧水,是很多城里人向往的生活。

在萧山就有这样一片沃土,这里青山绿

水,这里田园野趣,这里文化深厚。唤醒萧山南部乡村,努力把“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正是萧山着手在打造的。

在戴村镇尖山下村,农户顾满琴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把自家的四层楼房装修一新,打造了一处土色土香又不失雅致的特色民宿,并于去年下半年正式开门迎客。在这里,没有穿着制服的接待人员,却有能陪你谈天说地、推开窗便能感受乡村的婉约动人,晚上枕着沙沙的树叶声入眠,早上伴着清脆鸟鸣醒来,令人心驰神往。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顾满琴打造的民宿地理位置处于萧山南部山区,但每到天气好的周末或者遇上小长假,总是“一铺难求”。

无独有偶,在河上镇东山村,每到周末,都会迎来上海或杭州的游客,品尝农家菜,体验老底子打年糕的年味儿,聆听古村落

“活金死刘”的人文故事。如今,东山村在“乡村一日游”的基础上留客人过夜。一簇簇颜色艳丽的玫瑰花相拥的东山玫瑰园就是该村民宿发展的第一步,山野的氛围与星级酒店的舒适性在这里完美地融合。

多年来,萧山旅游不断培育市场,坚持转型升级新引擎,试水把村落打造成旅游产品,让隐秘在山水之中的乡村拥有自己的旅游造梦空间。可喜的是,我们已经在萧山的南部乡村看到了民宿“生根发芽”的一个个缩影。

这也正是萧山出台《鼓励发展农村现代民宿经济的实施意见》,发展乡村民宿经济的初衷和目的。

在萧山区“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也可看出,南部的旅游建设将以“生态休闲、体验自然”为主题,通过区域旅游开发,体现浦阳江生态经济区内各类特色“生态旅游小镇”的建设,并以“响天竹风”、“桃源烟雨”、“十里香雪”等特色旅游品牌为重点,将其打造成为杭州生态旅游发展的新兴区域。

(三)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新的历史起点,亦必有新的时代使命,

自然也要有更多的付出与担当。江南小城要华丽转身为现代化新城,这大棋局上关键一步,便是新型城市化。

新型城市化无疑是萧山当下最重要的工作,如果你的眼光能放远到二十年后,你会看到,一旦新型城市化的“核心难题”破解,那么其他难点困点的工作都会次第纾解。

城市带给人梦想,城市实现人的梦想。新型城市化就必须跳出“大拆大建”“种

楼种房”的陈旧套路,新型城市化必然是产业提升、产城融合、节能环保的城市化。

一言以蔽之,萧山的新型城市化应当是也必须是绿色的城市化。

开启新型城市化的绿色征程,不仅有利

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内生动力,建设开放高地,还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统筹城乡发展,还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

萧山的新型城市化,主城区势将勇挑重担,簇拥着城区的小城市、中心镇,也将闪耀自己的光芒。

作为新型城市化的弄潮先锋,萧山的视线聚焦瓜沥、临浦、河上等小城市、中心镇,随着一张张含金量十足的金名片纷纷落户,这里正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行驶在瓜沥主干道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欣欣向荣的发展图景。车水马龙的商业街上,处处透着热闹与繁华;一个个项目建设工地,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瓜沥,这座氤氲着千年灵气的古镇,省级小城市的亮丽新姿已露雏形。而三镇合一,又使新瓜沥从传统集镇向现代小城市跨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区划调整调出活力,调出战斗力,调出竞争力,让小城市建设有更多文章可做。

和瓜沥一样,临浦,这个浙江省首批中心镇,也呈现出快速的发展势头。对接萧山主城区的快速通道已经建成,一大批项目陆续投产……在萧山城镇化建设这幕大戏中,这里绝对是南部的一颗明珠。当地民众亲眼见证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亲身感受着从农村村民到小镇居民的幸福转身。

加快小城市、中心镇建设,最终的落脚点,是让老百姓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如今,在临浦、瓜沥等镇,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住进亮堂堂的新农居,就业、看病、读书、养老等保障体系不断扩面完善,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新型城市化建设带来的成效正在逐渐显现,但敢于争先的萧山人并没有囿于一隅,止步不前。

走出一条全面城市化的发展道路,需要坚持城市带动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现萧山升级发展;走出一条特色小城市的发展路子,需要既同大城市相协调,又与发达中心镇相衔接,体现出小城市的特点;走出一条小城市管理的发展路子,需要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注重小城市交通问题,坚持精细化管理,做好城市洁化、美化工作。

随着小城市、中心镇建设的进一步推进,萧山的城市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将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变成市民,城乡之间将进一步统筹协调发展,美丽萧山的蓝图也将更为壮美!

(四)

今年有关浙江的热词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叫“特色小镇”。

小城镇是有大梦想的。浙江的新型城市化之路成就了特色小镇,萧山的新型城市化之路发掘着特色小镇。

这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载体,这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化思路。

当马云主导的“梦想小镇”在余杭扬帆,也有越来越多的萧山市民在问,我们的“小镇”在哪里?

省长李强在调研特色小镇建设时曾表示,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的主体,制造类小镇必须是特色小镇的主体。要把制造类小镇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之成为稳增长、调结构、强创新的新生力量。

萧山的答案在这里!作为工业经济发达区域,萧山的经济始

终紧跟时代潮流,在“中国制造2025”以及“互联网+”的双重语境下,萧山主动适应智能制造趋势,加快智慧应用步伐,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四换三名”工程,积极布局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信息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这一背景下,位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块的机器人小镇建设正风生水起。

在这个规划面积2.37平方公里的朝阳区域,全球机器人领军企业ABB和安川设立了生产基地,凯尔达公司生产的机器人配套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兆丰机电公司成功运营无人车间……

主力发展工业机器人,鼓励发展服务机器人,积极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这个“小镇”的一切几乎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但又注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力求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目前已呈现一定集聚效应,先后引进了一大批优质项目入驻。

一个支点效应,也许能撬动一个区域。省长李强寄予厚望,期待萧山积极推进机器人小镇建设,为整个浙江提升装备制造水平作出贡献。

其实,萧山的后发优势还远不止这些。视线从企业林立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转移到风景优美的湘湖畔,一场金融创业和创新力量正在不断聚势。

当经济进入新常态,以金融输血实体,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成为各级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方式。浙江是全国金融改革创新的前沿要地,杭州是领航城市,萧山区传统产业力量强,无疑在发展金融创业和创新中空间巨大。

已经开始启动建设的湘湖金融小镇,东侧有“周朝胜迹,越代名山”之称的越王城山,南侧有8000年历史的跨湖桥遗址。穿越历史的层层积淀,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给了这个未来金融小镇厚积薄发、锐意进取的信心。未来,这里将集聚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不仅成为湘湖旅游度假区又一处集旅游、产业、文化于一体的休闲胜地,而且是湘湖发展中的一颗耀眼新星!

梦不止,路亦不尽。萧山的大门,亦为追梦者开启!

绿色村镇翠江南

省级小城市瓜沥新姿亮丽。 见习记者 丁毅 摄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