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御疫有书香szb.westking.com/smxrb/images/2020-03/03/06/smxrb...2006/03/03  · A6 读书 2020年3月3日 星期二 责编/卢姣姣 责校/张勤才 Email:xbcf3b@163.com 书

读书A6 2020年 3月 3日 星期二

Email:[email protected]责编/卢姣姣 责校/张勤才A6

书 单书 单

荐 书荐 书

1 月,本应是书籍寒假和春节销售高峰,但北京开卷《2020 年初“新冠”疫情下图书零售专题分析》表明,样本书店 2020 年春节后第一周销售不足 2019 年节后第一周的 10%。书业人曾锋收回的 350 多份有效调查问卷显示 ,因 为 新 冠 肺 炎 ,86% 的 书 店 曾 停 业 。73.94%的书店认为,即使恢复营业,收入也会至少减半。因为在疫情彻底解除前,过去作为主营收入之一的场地租赁和活动肯定大受影响。

但生活还要继续。众多实体书店积极自救,通过网店、微店、小程序、社群、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业务。

“开店时都没有做的众筹,现在不得不推出了。”2 月 3 日,北京东城区远东科技文化园内的码字人书店推出“读书打卡比赛”和“书店众筹计划”。这是一场以比赛读书方式进行的书店保卫战,每人 30 元团费,用游戏规则督促参与者完成一周读完一本书的预定目标。

2 月 10 日前,他们一边对全店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让书店保持安全舒适的环境;一边在微店推出包括《健康鸿沟》《年轻人,请忍受一下》《鼠疫》《昨日世界》在内的“忍冬”书单,推荐选购。

码字人书店负责人李苏皖说:忍冬是双关。一方面是说我们要坚忍地度过冬天,另一方面,忍冬本身就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材之一——金银花。

快速反应

还记得初闻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时的情形吗?面对未知的疾病,大众还在慌乱的时候,出版机构作出了快速反应。

1 月 23 日,全国第一本抗击疫情的图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广东省疾控中心组织编写,详细介绍该病可能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自我保护办法、公共场所注意事项及防治误区等内容,对科学防控疫情、普及新冠肺炎相关知识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出版及时,春节前后加印了 50 万册。非典、禽流感、汶川大地震、儿童手足口、口蹄疫、非洲猪瘟……每次公共卫生事件,广东科技出版社都冲在前面。

他们第一时间启动出版程序,成立项目攻坚团队,做好部门分工,倒排工期,通宵达旦,连续奋战 48 小时。1 月 23 日,该书与读者见面。截至 2月 10 日,订单数达 150 万册。

处在疫情中心的湖北出版人也交出答卷。1 月 23 日,由湖北科技出版社紧急编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网络试读版,刷屏微信群、朋友圈。

各地出版社紧随其后,纷纷组织经验丰富的传染病防治专家、病原生物与免疫专业研究学者撰稿,紧急出版——陕西人民教育出 版 社 的《新 型 冠 状 病 毒 肺 炎 防 护 知 识 读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的《协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手册》……其中不少图书在学习强国、新华书店网上商城、咪咕阅读、喜马拉雅等网络传播平台和数字阅读平台上线并免费传播,对病毒的传播、症状、预防及诊疗等进行权威、通俗的解读。截至 1 月 29 日,点击阅读量已超千万。

“少出门,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知识带来了应对的手段,也带来了心理的安定。

为了给恐慌和焦虑中的群众缓解心理压力,提供心理援助和支持,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积极指导民众以理性态度和健康心态抗击疫情。

免费开放

“商务印书馆抗疫行动:向社会免费开放1300 余种电子书资源。”2 月 5 日,这条信息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转发。

抗击疫情期间,商务印书馆将人文社科知识服务平台上 1300 余种电子图书资源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登录 www.cp.cn 或下载

“商务印书馆”APP 即可免费阅读商务印书馆线上所有电子书。有读者留言“天降宝藏”,还有读者说,已经读了几本,感觉太值了。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表示:“看到很多被迫宅在家里的人每天忙于追剧、刷手机,我却感觉这正是网上学习和阅读的好时机。正逢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发起倡议,我说,我们不要空洞地讲理念、喊口号,看看能实实在在地做点什么。”

电子 书 属 于 另 一 个 体 系 ,涉 及 会 员 制端 口 和 技 术 设 置 。 前 期 工 作 完 成 后 ,商 务印书馆马上向全社会发布了电子书免费开放信息。

于殿利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学理性较强。从他们推荐的书单(《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

《致死的疾病》《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可以看出,疾病是人类文明的伴随物,历史上人类已经历多次疫病,没必要过分恐惧,要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免费开放线上资源,一是鼓励读

者对学术图书的阅读,二是坚定大家的信心,疫情黑云压城,但我们的精神不能垮,要用精神的力量战胜压抑、焦虑和恐惧。

这也是图书出版、数字出版机构普遍的共识。

1 月 26 日,掌阅宣布为武汉读者提供 100万份掌阅 APP 月卡 VIP(价值 1800 万元人民币),可一个月免费畅读 VIP 书库中的 20 万册图书。

1 月 29 日,国家图书馆宣布,从这天开始,全国乃至全球读者都可以登录国图官网,免费享受其丰富的资源和服务。

1 月 30 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声店铺“人文读书声”推出免费畅听活动,为读者提供

《围城》《红星照耀中国》《简·爱》《牵风记》《穗子的动物园》等优秀经典名著有声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整个 2 月期间,对广大专家学者及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中国社会科学文库”。

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等数字出版机构也向大众免费开放知识服务资源。

北京开卷《2020 年初“新冠”疫情下图书零售专题分析》报告指出,不需出门、不需物流支持,数字内容成为特殊时期读者获取内容的最便捷途径。而数字内容平台也因此得到社会和用户的肯定。春节前后,新增用户数量普遍增长 20%,最多的超过 3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电子版全网免费下载,点击阅读量超过 3000 万。对此,广东科技出版社社长朱文清说:“社会效益第一 ! 抗 击 疫 情 时 ,也 是 彰 显 出 版 人 责 任 之时。让防护知识传播到每一个读者,这才是出版的价值。”

(张稚丹)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作者:[美] 理查德·普雷斯顿译者:姚向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这是一本“人命关天”的书,艾滋病、SARS、埃博

拉、寨卡,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这不只是一个病毒的故事,它关系着人类的无知、贪婪、勇气和牺牲,以及面对大自然时的敬畏。真实,远比想象更令人震惊。

《鼠疫》

作者:[法]阿尔贝·加缪译者:李玉民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鼠疫》是 加 缪 最 具 影 响 力 和 社 会 意 义 的 作 品

之一。北非城市奥兰突发鼠疫,主人公里厄医生在危急

时刻挺身而出,救助病人,并领导一大批人奋起反抗可怕的瘟疫,最终使疫情得到了控制。

加缪以十分平静的笔调,赞扬了直面惨淡境况的真正勇者,表达了对生命的无限渴望与激情。

《梦幻花》

作者:东野圭吾译者:王蕴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错综交织的悬案,揭开百年的谜团。年轻夫妇的身体被武士刀贯穿,仅有年幼的女儿

生还;一见钟情的初恋女孩,却在几天后人间蒸发;大学生跳楼身亡,桌上摆着半杯可乐;独居老人疑被入室强盗杀害,丢失的财物却是一

盆鲜花……“梦幻花”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旦追寻就会自取

灭亡?(综合)

《最美逆行者》出版

《我和我的新疆朋友》讲述了作者陈锐军作为援疆干部,在援疆期间亲身体验的西域风土人情,以及援疆结束后不断结交各界、各民族的新疆朋友,相互真诚交往,为了共同精神家园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共同追梦的真实故事。在书中,可以看到故事性强、最能反映南疆风土人情的小故事,还可以看到作者和他所结交的新疆朋友在共同追梦的过程中结下的深厚友谊,穿插其中的还有援疆干部对于新疆相对滞后地区出人出力出谋的事迹,展现了援疆干部付出的努 力 和 对 新 疆 未 来 发 展 的 信 心 。正如作家、诗人艾克拜尔·米吉提

所说,这本书“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读者更具吸引力,是当下关于新疆题材难得的优秀作品集”。

本书作者陈锐军,曾作为第六批援疆干部,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党委常委、副师长,援疆期间 荣 立 二 等 功 ,获 评 优 秀 援 疆 干部。他在援疆及回京工作期间,利用 业 余 时 间 创 作 了 大 量 散 文 、诗歌、歌词和摄影作品,表达对新疆、兵团的热爱及对援疆工作的理解与思考。

据悉,《我和我的新疆朋友》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英文版、阿文版和维文版也正在翻译和编

辑中,将成为海外读者了解中国新疆的生动读本。 (新华)

公共灾难的文学书写,切记“生命至上”法则。

在公共灾难中,歌颂的对象一定是那些拯救生命、维护生命的人或事。因此,那些挺身而出冒死救治的医护人员,那些在前线奋战、枕戈待旦的公职人员和武警官兵,那些提出预警、研发药物、提供救助

的专业人士,那些奉献爱心、坚守岗位的普通群众,都是应该被真诚歌颂的。

在《鼠疫》中,加缪赞颂了那些反抗荒诞、坚持真理和正义、保持沉静和谦让的勇者。在《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中,阿列克谢耶维奇也以一种悲怆的方式赞颂了承担苦难的勇气。可见,灾难背后,除了痛和恶,还有爱和善。而且,天空越是黑暗,越是能让人看到人性所闪耀出的熠熠生辉的光芒。对于这些光芒,应该去歌颂,去传播,以激发和鼓舞更多的人绽放光芒,化悲痛为力量。因此,歌颂是公共灾难的文学书写中趋近真善美的合理表达方式。但歌颂不是煽情的美化、盲目的乐观和虚假的谄媚,应建立在悲悯和反思的基础之上。

悲悯意味着心怀同理心,遵从“最小伤害”原则。公共灾难,尤其是重大公共灾难发生时,很多的家庭正在承受哀痛,此时不宜以话语狂欢的方式进行歌颂。在一个文明社会,扶助弱者、同舟共济、同情同悲是一种美德,“灾民或余悲,他人却

欢歌”是一种冷漠,尤其当这种欢歌进入到公共的舞台上展示时,很可能会成为一 种 残 酷 的 参 照 。 公 共 灾 难 的 文 学 书写,要避免“灾难美学”,避免对灾难的阴霾进行美化,避免“抽象的歌颂,具体的冷 漠 ”,要 对 受 难 者 的 个 体 苦 难 心 怀 悲悯。而这种悲悯必须是真诚的,而不是表演式的煽情。

人民日报公众号近期分别推送了名为《脸》和《手》的两篇文章,文字叙述较少,也很克制,更多的是通过一张张令人疼惜的图片向白衣天使致敬: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后,脸上布满勒痕,手上长满红 斑 ,但 他 们 贴 上 创 可 贴 继 续 冲 锋 陷阵。文章让我们明白,逆行者们的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双膝颤抖却依然前行;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歌颂背后真诚的悲悯打动了无数网友,推送被网友争相转发。

前段时间,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赞了武汉:“一个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

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他说这番话时,几度哽咽,眼里闪着泪光,因为他心怀悲悯,深深懂得疫情播报的每个数字都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人,一具具正在受苦的肉身,一个个焦灼难安的家庭;他对这座城市的人们和关心着这座城市的人们为这场灾难承担了什么、奉献了什么感同身受。也正因这样,他对武汉的称赞感动了中国。

因此,在公共灾难万家哀伤的凝重气氛中,歌颂一定要保持清醒与冷静,避免陷入到一种盲目的激情和天真的乐观当中。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如果没有这个环节,我们会很容易陷入“割伤—包扎—歌颂—再割伤—再包扎—再歌颂—再再割伤”的死循环。反省有助我们远离谄媚,远离歌颂的习惯性反射,明白谄媚对于歌颂而言,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公共灾难沧海横流的悲鸣中,在英雄本色的衬托下,谄媚越发显得浮夸、虚伪、价值观错乱与人格渺小。

(王焱)

作家雪漠近日为读者带来他的第八部长篇小说《凉州词》。该书以 44 万字的篇幅,徐徐展现了清末民初西部民间武人的日常生活和江湖传奇。

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小说由一代宗师畅高林的临终回忆拉开序幕,随着主人公董利文的神秘出场,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武林之斗、马匪之斗、情仇之斗如电影画面般展现;同时展现的还有清末凉州武人习武、谋生的日常,哥老会不为人知的秘密,西北马帮的大漠历险,凉州史上有名的一次武人义举等。

雪漠说,他自幼跟随外公习武,曾拜凉州著名拳师贺万义为师,数十年间遍访名师、苦修武术。《凉州词》不仅是他隐秘悠长的武侠梦的释放,更是他半生习武生涯的厚积薄发。

对此,该书责任编辑陈彦瑾说,在泛娱乐化的环境下,读《凉州词》这样的小说,会感受到一种久违的雄浑苍劲之风。“读《凉州词》有点像读惯了婉约词的人忽然读到盛唐边塞诗,边塞诗中折射的忧患意识、报国情怀、担当精神,体现出的昂扬自信、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都能从小说中感受到。”

(路艳霞)

近日,北京出版集团组织编写并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防控指南(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自我防护手册》(最新修订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基本知识、公众防护和居家防护的基本措施进行了科学解读,两书均可线上免费阅读。

北京出版集团还推出《新冠肺炎防控青少年心理咨询百问百答——来自 12355 的声音》。该书精选团中央直属

“12355 青少年服务台”在疫情期间开展的咨询问答,以 100个代表性案例,分析讲解疫情期间青少年的心理变化、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学习工作生活等问题,帮助青少年、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科学认识和应对疫情,减轻心理干扰及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 (张鹏禹)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鲁敏短篇小说集《铁血信鸽》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

该作收入《小流放》《铁血信鸽》《企鹅》《盘尼西林》《在地图上》《种戒指》《当我们谈起星座》

《今日忌有情》等短篇小说。每一部短篇,文字浓淡相宜,情感不嗔不怒,它们聚集在一起,清

晰地呈现出鲁敏看世界的视角,对世界的认知和观感。

《铁血信鸽》的第一篇《当我们谈起星座》中有一个名叫大林的人物,他活着的时候,是人群中的润滑剂,但是他死亡以后,大家哀叹几天,很快就忘记了。作家阿乙说:“鲁敏的作品往往能够反映现代人的生活,甚至有预言的意味。”

鲁敏的小说写作和生活联系紧密。鲁敏说,《铁血信鸽》中的《小流放》,灵感来源就是她租的房子,房子里有很多以前的住户留下的生活痕迹,她觉得很有意思。

“70 后”作家鲁敏曾在邮电局做柜员,《大红灯笼高高挂》上映后,她和来邮电局买邮票的作家苏童相识,从而走上了写小说的道路。鲁敏二十年笔耕不辍,获 得 了 鲁 迅 文 学 奖 、郁 达 夫 文学 奖 等 奖 项 ,其 早 期 的 作 品 有很 浓 重 的 乡 土 色 彩 ,伴 随 着 生活 环 境 的 改 变 ,她 笔 下 的 作 品也在改变,出现了很多都市题材的作品。

(路艳霞)

翻开《先 生 们》,可 以 看 到 一连串熟悉的名字:冰心、沈从文、巴 金 、黄 永 玉 …… 李 辉 在 讲 述 他与 这 些 先 生 交 往 时 除 了 传 统 的回 忆 、记 录 外 ,更 多 地 着 墨 于 先生 们 为 人 、为 学 的 态 度 和 精 神 。书 中 还 刊 有 李 辉 私 藏 的 珍 贵 照片和手札。

据介绍,1987 年秋天,李辉来到人民日报担任副刊编辑,开始与

老先生们接触。对他而言,最重要的经历莫过于采访不同的老先生,听他们谈自己经历的往事,这也最终开启了他从事文化人物传记写作的历程。

在与这些老先生们长达四十年的交往中,李辉一直得到诸多先生的关怀与教诲,他说:“每念及于此,温暖常在心中。”

2017 年,李辉曾在某杂志上开

设《先生们》专栏。《先生们》将一些文章收录其中,并对书稿进行了修订,融入更多丰富的细节。

据了解,《先生们》一书是李辉为回忆前辈学人的风范所写。他表示,所写先生,交往或深或浅,不同侧面,不同印象,“于我而言,他们的身影,在历史场景中依然清晰如初”。

(上官云)

御疫有书香——出版界紧急集结推出主题读物

为弘扬广大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以反映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最美逆行者》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电子书也已率先上线免费供读者阅读。

该书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与人民出版社联合策划编辑,内容分为逆行·出征、抗“疫”·战斗、誓言·心声三部分。通过一系列感人故事与描写,多个视频片段,为读者勾勒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医务工作者的英雄群像,其中既有钟南山、李兰娟等著名医学专家,也有诸多默默无闻的医护工作者。全书生动展现了他们的初心使命、铁的担当与家国情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新华)

北京出版集团推出3种防疫科普图书

雪漠新长篇小说展现西部江湖传奇

鲁敏推出短篇小说集《铁血信鸽》

公共灾难的文学书写原则

李辉新书《先生们》出版记录冰心等人风范

《我和我的新疆朋友》:

援疆干部讲述真实的新疆风土人情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