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0505学中文

朋友朋友,,你还记得自己高考那年的作文题吗你还记得自己高考那年的作文题吗??在许多在许多人关于高考的记忆中人关于高考的记忆中,,曾经读过的阅读理解曾经读过的阅读理解、、演算过的演算过的习题习题、、背诵过的考点大多渐渐淡忘背诵过的考点大多渐渐淡忘,,唯独高考作文题唯独高考作文题,,偶然间提起偶然间提起,,则能一下子唤醒那个年代的记忆则能一下子唤醒那个年代的记忆。。

苦心命题苦心命题 匠心独运匠心独运

自自 1977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作文题形式不断变作文题形式不断变化化。。上世纪上世纪7070年代末年代末、、8080年代初年代初,,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发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生了许多变化,,各行各业的秩序在快速重建和恢复各行各业的秩序在快速重建和恢复,,高高考作文既是人才选拔考试考作文既是人才选拔考试,,又与国家政治形势有着密不又与国家政治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分的联系,,使得那时的作文题目有着鲜明的时代特使得那时的作文题目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征::19771977年北京的作文题目是年北京的作文题目是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81978年的作文题目是年的作文题目是《《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高考作文题也在悄然改变高考作文题也在悄然改变着着。。19801980年高考作文题年高考作文题《《读读““画蛋画蛋””有感有感》》一出一出,“,“画蛋画蛋””成为当成为当时的热门词汇时的热门词汇;;19831983年看漫画年看漫画,,以以《《这下面没有谁这下面没有谁,,再换个地再换个地方挖方挖》》为题写说明文和议论文为题写说明文和议论文;;19851985年给年给《《光明日报光明日报》》编辑部编辑部写封信的应用文写封信的应用文;;19881988年放开文体限制年放开文体限制((除诗歌外除诗歌外),),以以《《习习惯惯》》为题作文为题作文;;19991999年以年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的话题作为题的话题作文……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更加多元的形式和内容文……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更加多元的形式和内容。。

现在现在,,高考语文科目总分高考语文科目总分 150150 分分,,作文占作文占 6060 分分,,其其权重之大无需多言权重之大无需多言。。

然而好命题和好作文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呢然而好命题和好作文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呢??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唐正大提出了一个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唐正大提出了一个““口口袋理论袋理论”:”:作文命题只是个口袋作文命题只是个口袋。“。“你带着自己准备的购你带着自己准备的购物袋去超市买东西物袋去超市买东西,,别人不会根据这个袋子判断你所买别人不会根据这个袋子判断你所买商品的品商品的品质和成色质和成色。”。”作文命题这个作文命题这个““口袋口袋””的设计颇有讲的设计颇有讲究究,,袋子口设计得太小袋子口设计得太小,,或者不容易找到或者不容易找到,,装东西的时候也装东西的时候也会有些难度会有些难度,,或容易装偏或容易装偏。。在唐正大看来在唐正大看来,,今年上海卷的今年上海卷的

““造就和谐自我造就和谐自我””貌似就是这种类型貌似就是这种类型。“。“造就和谐自我造就和谐自我””的命的命题立意和提示题立意和提示,,应该是不落俗套应该是不落俗套,,直击灵魂深处直击灵魂深处,,但这种关但这种关于于““坚硬坚硬””和和““柔软柔软””的情感体验往往建立在一定的社会阅的情感体验往往建立在一定的社会阅历历、、世情阅历之上世情阅历之上,,而这恰恰是高中学生较为缺乏的而这恰恰是高中学生较为缺乏的。。开开口比较大口比较大,,通体透亮通体透亮,,色彩和倾向暗示比较少的色彩和倾向暗示比较少的““购物袋购物袋”,”,是他对于高考作文命题的期待是他对于高考作文命题的期待。。

热议话题热议话题 全民关注全民关注

随着社会进步随着社会进步,,作文题目的设置也紧跟时代作文题目的设置也紧跟时代,,不断不断创新创新。。有人称有人称,,这是一个作文这是一个作文

命题命题““百花齐放百花齐放””的时代的时代,,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作文命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作文命题风格总能让人眼前一亮题风格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北京卷自北京卷自 19771977年年““我在这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斗的一年里””到到20062006年年““北京的符号北京的符号”、”、20112011年年““如何看如何看待乒乓球赛中国夺冠待乒乓球赛中国夺冠”,”,再到今年的再到今年的““假如我与心中的英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雄生活一天”、“”、“深入灵魂的热爱深入灵魂的热爱”,”,其中时代的烙印清晰其中时代的烙印清晰可见可见,,始终贯穿着对现实的关怀和关注始终贯穿着对现实的关怀和关注。。

在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作文与社会的互动更为密作文与社会的互动更为密切切,,考题一出考题一出,,便在第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便在第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全民围观全民围观高考作文题已成为一道独特的社会风景高考作文题已成为一道独特的社会风景。。有网友认为有网友认为,,高考作文剑走偏锋的个性命题很高考作文剑走偏锋的个性命题很““任性任性”,”,也有网友吐槽也有网友吐槽命题老师都成了网络命题老师都成了网络““段子手段子手”,”,比如今年天津卷的比如今年天津卷的““范范儿儿”,”,浙江卷浙江卷““文章和人品文章和人品””等都被网友们创造性地联等都被网友们创造性地联想想,,变成了大众娱乐话题变成了大众娱乐话题。。

对此对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苗笑武老师指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苗笑武老师指出,,在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动互联网时代,,高考作文引发的更广泛的社会互动高考作文引发的更广泛的社会互动,,总总体上有利于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传播体上有利于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传播,,但也要加强引但也要加强引导导,,否则会失之偏颇否则会失之偏颇,,削弱其文化熏陶功能削弱其文化熏陶功能。。苗笑武还苗笑武还建议建议,,应开展类似应开展类似““我写高考作文我写高考作文””这样的活动这样的活动,,鼓励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并且在网络上进行评选社会公众参与并且在网络上进行评选,,给出令人信服的给出令人信服的评判理由评判理由,,推出优秀作品推出优秀作品,,促使高考作文与社会的互动促使高考作文与社会的互动能更添几分真正的文化内涵能更添几分真正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大家茶余饭后而不仅仅是大家茶余饭后消遣的消遣的““段子段子”。”。

重温旧题重温旧题 如品人生如品人生

有人把每年高考第一天的语文考试日称为有人把每年高考第一天的语文考试日称为““全民作全民作文日文日”。”。在在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高考微作文高考微作文””板块板块,,无数人用无数人用140140个字个字,,写出他们当下的心声写出他们当下的心声。。已经毕业十几年已经毕业十几年,,现已是现已是公司部门主管的颜丽说公司部门主管的颜丽说:“:“好像是一种习惯好像是一种习惯,,每年到了此每年到了此时时,,我就特别关心高考作文题目我就特别关心高考作文题目,,自己也会挥笔应景写自己也会挥笔应景写上一篇上一篇。。只是只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比之当年参加比之当年参加高考时高考时,,文字越来越沉重文字越来越沉重,,心情也复杂了许多心情也复杂了许多。”。”还有那还有那有才的网友将几年来的作文题编成了一首小诗有才的网友将几年来的作文题编成了一首小诗:“:“那本那本

《《旧书旧书》,》,写满了对你的写满了对你的《《情有独钟情有独钟》。》。为什么我要为什么我要《《拒绝拒绝平庸平庸》?》?也拒绝了你也拒绝了你??好在好在,《,《时间在流逝时间在流逝》,《》,《一切都会一切都会过去过去》。《》。《总有一种期待总有一种期待》,》,能和你能和你 《《回到原点回到原点》。》。不如我不如我们重新来过们重新来过?”?”

19771977 年参加高考的林老师在北京年参加高考的林老师在北京度 过 小 学 和 初 中 阶 段度 过 小 学 和 初 中 阶 段 ,,后 随后 随

父母迁居内蒙古父母迁居内蒙古。。他说他说,“,“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当年高考作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当年高考作文题目文题目,,一个是一个是‘‘在红旗下在红旗下’,’,另一个是另一个是‘‘谈实事求谈实事求是是’,’,两者之中选一个两者之中选一个。。我从小学就开始参加新中国建立我从小学就开始参加新中国建立初期涉及小朋友和青少年的各种活动初期涉及小朋友和青少年的各种活动,,真正是真正是‘‘在红旗在红旗下下’’长大的长大的。。我就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原原本本地我就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原原本本地写了下来写了下来,,由于是真实体验由于是真实体验,,所以写得流畅所以写得流畅,,我的作文我的作文得了高分得了高分。”。”

小邓现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小邓现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对于前年的四川省对于前年的四川省高考作文高考作文““过一种平衡的生活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她仍记忆犹新她仍记忆犹新。。这看这看似平实的题目似平实的题目,,要写成一篇饱含思辨色彩的优秀议论文要写成一篇饱含思辨色彩的优秀议论文其实并非易事其实并非易事。。小邓说小邓说,,她最感谢的是备战高考时受她最感谢的是备战高考时受到的系统的议论文写作训练到的系统的议论文写作训练,,这种训练使她认识到议这种训练使她认识到议论文必须思路明确论文必须思路明确、、逻辑严密逻辑严密。。经过这种训练经过这种训练,,她的她的思维水平获得了明显的提升思维水平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对外经贸大学教师湘宁参加高考已经是十几年对外经贸大学教师湘宁参加高考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前的事了,,她坦言关于高考的回忆已然尘封许久她坦言关于高考的回忆已然尘封许久,,但当每年的高考作文题再次出现在眼前但当每年的高考作文题再次出现在眼前,,那些与高那些与高考有关的篇章段落立刻又涌现脑海考有关的篇章段落立刻又涌现脑海。。她当年的高她当年的高考作文主题是考作文主题是““自豪与平凡自豪与平凡”,”,1818岁的她当时并岁的她当时并不真正理解这个题目不真正理解这个题目,,觉得自豪好像只应该来觉得自豪好像只应该来自成功自成功、、出名出名、、做大事做大事。“。“经历了大学经历了大学、、考考研研、、工作工作、、结婚结婚、、生子……才发现每个人的生子……才发现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生活都是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只要带着对只要带着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热爱,,每一天都值得自豪每一天都值得自豪。”。”她对她对于当年的高考作文有了全新的感悟于当年的高考作文有了全新的感悟。。

高考作文是参加过高考的人的集高考作文是参加过高考的人的集体记忆体记忆,,它深藏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它深藏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处,,像陈年老酒像陈年老酒,,愈久弥香愈久弥香,,不不时散发出阵阵醇美时散发出阵阵醇美。。高考年高考年年有年有,,参加者各不同参加者各不同。。希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并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并保留一段关于高考保留一段关于高考作文的美好回作文的美好回忆忆。。

考试时最吸引人们眼球 多年后仍挑动记忆神经

那些难忘的高考作文题刘 菲 陈笑雪

考试时最吸引人们眼球考试时最吸引人们眼球 多年后仍挑动记忆神经多年后仍挑动记忆神经

那些难忘的高考作文题那些难忘的高考作文题刘刘 菲菲 陈笑雪陈笑雪

前不久有机会参加作家梁晓声与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的高端对话会,主题是“能力与未来:中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又到一年高考时,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一出,迅速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可见,无论是专家还是民众,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作文的关注度还是蛮高的。

古人对于文章历来有“言之有物”、“文以载道”的要求,可现在的中小学作文训练中,存在着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实际的倾向。在这种作文训练下,常出现一些可笑的情况。如,老师布置写一篇励志题材的作文,在一个班里就有多名学生马上

“遭遇”母亲、父亲亡故的悲惨情况。其实,写出真情实感是一篇好文章的基础。小孩子说大人话,说和年龄不相称的词,明显地超出了他们的生活体验,并不是他们的真实情感。老师的评分是指挥棒,这样的作文得了高分,就会产生不好的示范效应。更糟的是,养成这种写作习惯,再要求他写真情实感他也不会写了。梁晓声说,中小学作文教学要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展开,要鼓励孩子说真话,说实话,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尤其强调对想象力的培养。想象是人类的本能,在小学阶段尤强。小学作文应该多出鼓励想象的题目。

识字、造句,再到作文,中文学习的过程缓慢而扎实。在这个过程中,中小学教育功不可没。遗憾的是,中文写作训练

往往止步于高考,除了中文等相关专业,在大学阶段,大多数大学生都没有了中文写作课。这一点美国的做法值得借鉴。在美

国上大学,无论什么专业,都必修写作课学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知识群体,理应不断内省自身、关注社会,而写作就是一个有效

方式。梁晓声建议,要打通小学、中学、大学的写作教育训练通道,让受教育者养成提笔写文章的习惯,让大学为社会不断输送既有文

化思想的人才。当今互联网碎片式的信息发布和评论对于中文写作也造成了不小

的冲击。微博、微信、各种论坛跟帖,字数寥寥,多以宣泄情绪为目的,少见完整表达观点的小文。有人调侃,现在的“拇指一族”,甭说写

文章,就是读一篇稍长点文章的耐性都没有了。因此,提笔忘字、提笔错字、词不达意等现象频出也就不足为奇了。习惯成自然。提笔写作就要求笔者思考。养成写作习惯,也会养成思考的习惯。希望结束了中小学作文训练的年轻人能够留出点时间,静下心来写写日记,写封家书,评论下社会现象,抒发下内心感悟,从而达到提高认识世界水平、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的目的。

写作应是终生课刘 菲

点 点

滴 滴

点 点

滴 滴

去 年 8月 , 我 成 为

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来到韩国启

明大学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把我安排到了大邱

TBC 电视台上课。SBS 是韩国三大电视台之一,素以制作

精 良 的 韩 剧 出 名 , 而 大 邱 的TBC 就 相 当 于 SBS 的 地 方 合 作

社。一想到要去久仰大名的电视台上课,我难掩内心的紧张激动,上课

的前一天晚上竟然有点失眠。TBC 的教室是设备齐全的会议室,

学生是电视台的记者、编辑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毕业于首尔大学等

名校,还有一些人曾常年驻外学习、工作。听了学员情况介绍,再看到几位已经两鬓斑白的

大叔级学生,我更紧张了,怯生生地把准备好的“同学们好”换成

了“ 大 家好 ”。 那 一 刻 我 才 明

白,我面对的不是一群调皮捣蛋的高中生,不用扯着嗓子维持课堂秩序,

不用再用糖果点心哄着学生去学习。我面对的是一群学识、资历远远高于我的韩国社会精英,我要做的是要把课备充分,把课讲好,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开始的几节课,就在互相摸索、互相适应的过程中过去了。虽然跟学生们用韩语交流无障碍,但我尽量用汉语授课。很多韩国人从小学习汉字,几位年纪比较大的学生更是写得一手漂亮的繁体字,所以他们对学拼音、学简体字感到非常不解,甚至向我提出疑义。本来面对他们就觉得紧张,一遇到问题更是不知如何是好。冷静下来以后,我想起了自己学韩语的经历——我们也是从韩语的辅音、元音开始学的,相当于汉语的声母、韵母。只有学会了拼读,才能更快地掌握汉语。在讲解拼音的过程中,我也会穿插介绍一些日常用语。为了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我教学生下载了拼音输入法,让他们有问题就给我发信息。很快,信息的内容从最简单的“你好”到“我今天不能去上课了”,这样的进步让他们打消了疑虑,同时也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们越来越热衷于给我发信息了。

但有时候学生的问题也会把我问倒。他们都是电视台工作者,有一位理事以前还是

SBS常驻北京的记者,因此他们对中国的新闻格外敏感。上课之前,

他们会问我很多问题,比如:“刘老师,以韩国人的眼光

看,像 《来自星星的你》这样的韩剧并不如我们以前韩剧的水准,可是为什么在中国那么火,能说说原因吗?” “三星手机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不断下

降,中国国内品牌华为、小米在迅速崛起,您觉得理由

是什么呢?”一开始,我面对学员们理性而

又充满逻辑的提问感到非常紧张,生怕

措辞不当,产生“跨文化交际”的大问题,但他们那真诚的眼光让我平静下来。于是,每天的课前几乎成了即兴采访,我跟学员的交流越来越顺畅。看到他们对中国的误会渐渐减少、对中国的兴趣渐渐提高,我也会有一丝成就感。

在TBC上课的过程中,一些熟读经典的学生也会常常在休息时间“咏叹”一些古文,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类的。当他们用韩语吟诵出这些句子时,作为中国人的我更多的是惊讶——他们对中国经籍的了解,甚至多过了我这个中国人。事后我也会反省自己——若不是恰巧对古典文学多了些兴趣,万一被学生问倒,岂不是很丢人?所以在TBC授课期间,我加紧学习语言学、文学,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闻,不断地充实自己。

渐渐地,和学员们熟悉了,我发现他们不仅接受能力强,而且和蔼可亲,甚至颇有老顽童的气息。他们会在课堂上做一些只有高中生才会做出的略显幼稚的事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另一方面,他们对我关怀备至。由于启明大学离TBC电视台很远,从第一节课开始,几位年纪较大的学生就尽心尽力地为我规划好回家的交通路线,并安排一位学生把我送到地铁站。

在TBC的授课已经结束了,但我还跟学生们保持着联系。前不久,TBC的一位大叔学生带着自己的女儿来到孔子学院,希望女儿在孔子学院继续学习汉语。而另一位学生马上要去上海、南京出差,他期待着这次来之不易的

“汉语实习”机会。这些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荣幸和鼓励。回首在 TBC 授课的那 3 个月时光,我常想,如果自己更努力地备课、更努力地思考当下的中国、更努力地积累文学知识,会不会能让学生们收获更多?现在,更多的遗憾已经变成了动力,激励我继续坚定地走下去,朝着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迈进。

(寄自韩国)((本文作者系韩国启明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本文作者系韩国启明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

师志愿者师志愿者))

在韩国电视台开汉语课

图为本文作者图为本文作者 ((右二右二)) 与与TBCTBC部分学生聚餐部分学生聚餐。。

日前,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将中国儿童节目“三个和尚”送到丹麦华人总会中文学校。

随着远处传来的钟声和木鱼声,序幕拉开。一个身穿红僧衣的小和尚来到舞台上,

他的精湛表演博得了阵阵掌声和笑声。接着,3 个和尚在舞台上斗闹打趣,把孩子们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剧情之中。台下一个5 岁的孩子看到小和尚找不到水桶,急得他

连喊带叫地说:“在这儿呢,在这儿呢!”一个两岁的孩子边看演出,边不停地咯咯笑。一位扮演和尚的演员事后说:“我险些被她逗得笑场。”

全场演出演员的台词不多,整个剧情都由 3 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用肢体语言来表演,十分适合生长在海外的华裔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水平。

“三个和尚”走进中文学校,将中国文化带到了海外。演出结束后,学生和家长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围着老师说:“太好看了,太好看了!”一些家长对中文

学校老师说:“希望你们以后多组织这类活动,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其中蕴含的哲理。”

(俞 露)

我从哪里来?我从北京胡同里的牵牛花而来,我从后海水上天鹅形状的电动船而来,我从柳荫街上忙碌的人力三轮车而来,我从吆喝着卖咸鸭蛋的那些只闻其声不见其容的陌生人而来。我从哪里来?我从深圳的瓢泼大雨而来,我从国际象棋前那静坐中的激战而来,我从钢琴上跳跃的手指尖而来,我从月光下偷读的小说而来,我从一个我可以视作家的地方而来。我从哪里来?我从纽约30层高的公寓而来,我从被妹妹涂鸦过的白色书柜而来,我从刻画着我身高的那个门框而来,我从床头柜里藏着的童年秘密而来,我从后院里的蔷薇和牡丹而来。我从哪里来?我从妈妈每天晚上跟我说的晚安而来,我从爸爸的幽默和丰富知识而来,我从妹妹蹦蹦跳跳的憨态而来,我从姥姥家后院的枣树而来,我从姥爷自行车上的微风而来。我从哪里来?美国——中国——美国,8所学校,4座城市,9栋房子……,纽约——北京——深圳——达拉斯,我从美国来,我从中国来。 (寄自美国)

我从哪里来田 田(13岁)

“3个和尚”走进丹麦

观看观看

表演

丽娜是我的邻居,也是我最好的朋友。由于她的父母在外地工作,所以她几乎天天都来我家跟我玩儿,我们一起长大。

丽娜是德中混血儿,今年14岁,她有着模特般的身材和漂亮的脸蛋,一双又大又圆的眼睛,高高的鼻子,白白的皮肤,还有一头咖啡色的长卷发。

丽娜多才多艺,不管是唱歌、弹琴、画画,还是骑马、打球、烧饭,她样样都会,也很乐于教别人。我们俩一起逛街,一起学习,还一起唱歌、弹琴、看电影、吃饭、说悄悄话。每当我在学习或者其他事情上遇到困难时都会

去找她,她会跟我一起想办法,给我提些建议,她也常常逗我发笑。

丽娜最讨厌别人撒谎,所以也要求我不撒谎。如果我有不

对的地方,她会批评我。我们有时会为一点小事争吵,但过不了几天我们就又和好了。

由于我和丽娜不在同一所学校,所以随着年级升高学习越来越紧张,我们平时没有太多时间碰面。但我们还是会每天在微信上问好,也争取每周见面一次。

能遇到丽娜,并成为她的好朋友,我特别开心。因为在她面前,我完全没有压力。我笑,她跟我一起笑;我哭,她跟我一起难过。只要她在我身边,我就什么都不怕,因为我知道,她会全力帮助我。 (寄自德国)

好友丽娜詹凯怡(12岁)

责编:刘 菲 邮箱:[email protected]责编:刘 菲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