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單元三 人物描寫 人間掠影 《補鞋匠》 杜杜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重點解說 引入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補鞋匠

  • Upload
    ken1470

  • View
    2.305

  • Download
    1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補鞋匠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補鞋匠

單元三 人物描寫

人間掠影

《補鞋匠》 杜杜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重點解說 引入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Page 2: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引入

還記得《販夫風景》中的人物嗎?文中賣腸粉、棉花糖、炒栗子的小販,有甚麼地方令人難以忘記 ?

瘦小的中年人,黝黑的臉,老戴頂窄邊草帽,聲如洪鐘。露在短褲下的腿乾巴巴的,走路時叭叭叭像鴨子。

腸粉小販

有個胖胖圓圓的妻子,常常被他責罵。

外表

行動

Page 3: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頭髮盡白了,蓄平頭,一髭髭短樁子在腦勺上砌梅花樁、卻有一張四十多歲的臉孔。

棉花糖小販

行動

外表

非常喜歡小孩,逗得他們咯咯的笑,叫人想起童話裏的善心老藝人。

還記得《販夫風景》中的人物嗎?文中賣腸粉、棉花糖、炒栗子的小販,有甚麼地方令人難以忘記 ?

引入

Page 4: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是個年輕小伙子。通常都赤著肩膊,大北風中也只一件單衣。

炒栗子的小販

行動

外表

人老老實實的,不和人搭訕,要多少給多少。

還記得《販夫風景》中的人物嗎?文中賣腸粉、棉花糖、炒栗子的小販,有甚麼地方令人難以忘記 ?

引入

Page 5: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在《補鞋匠》一文中,作者描寫補鞋匠的工作環境和他工作時的舉動,從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描繪出一個敬業樂業的補鞋匠。

引入

Page 6: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2) 語言描寫:寫人物所說的話,以及說話時的語氣、語調、態度等。語言描寫能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

重點解說

(1) 肖像描寫:描寫人物的外部特徵,例如容貎、神情、身材、姿態和服飾等。肖像描寫可以重現人物的外貌,更可藉着外貌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1 人物描寫:以人物為描寫對象,展現人物的外貌形態和性格特徵,就是人物描寫。常用的人物描寫方法有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和行動描寫。

(3) 行動描寫:對人物的行為和動作的描寫。有時候行動描寫足以顯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內心世界 。

重點解說

Page 7: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重點解說

2 間接描寫:又稱側面描寫,借助其他人物或周圍的環境烘托出描寫對象的特質。間接描寫可分為人物烘托和環境烘托兩種。

(1) 人物烘托:借助與描寫對象相關的人的言語、行為、外貌、神態、心理等,烘托出描寫對象的特點。

(2) 環境烘托:借助描寫對象身處的環境,如地域、社會狀況、環境氣氛、場所擺設等,烘托出描寫對象的特點。

重點解說

Page 8: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課文分析

作者怎樣形容補鞋匠工作的地方?

寫了「根記」兩個紅字,中間是直寫的兩個小字「補鞋」,上面又寫著鞋匠的名字:蘇暖。

有傾斜天花板的小室,隱祕如山穴內的翠鳥巢居。

Page 9: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專注地敲打或打磨反轉的鞋子,有如醫生在施行重大的手術。

半蹲半坐在一張矮凳上,身子微微前傾,左腳半跪在鐵鞋木座上。

那集中而自得的神態,像剛吃完銀魚的翠鳥。

補鞋匠工作時的神態怎樣?

課文分析

Page 10: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那集中而自得的神態,像剛吃完銀魚的翠鳥。

這是哪種人物描寫方法?

半蹲半坐在一張矮凳上,身子微微前傾,左腳半跪在鐵鞋木座上。

行動描寫

專注地敲打或打磨反轉的鞋子,有如醫生在施行重大的手術。

肖像描寫

課文分析

Page 11: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四處都是補鞋的工具:鞋跟膠底、鞋帶、蜜蠟和磨石。

補鞋匠小室內的設備怎樣?

鞋架上、下層分別整齊排列著女裝和男裝鞋,掛有圓形的塑膠牌子。

課文分析

Page 12: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四處都是補鞋的工具:鞋跟膠底、鞋帶、蜜蠟和磨石。

間接描寫:側面烘托

通過描繪補鞋室的環境,烘托補鞋匠認真專注的形象。

課文分析

鞋架上、下層分別整齊排列著女裝和男裝鞋,掛有圓形的塑膠牌子。

Page 13: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作者為甚麼寫保暖杯和曲奇餅?有甚麼作用?

作者說沒見補鞋匠飲水和吃曲奇餅,表現鞋匠工作時的專注。

課文分析

Page 14: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這是哪種人物描寫手法?

行動描寫

作者說沒見補鞋匠飲水和吃曲奇餅,表現鞋匠工作時的專注。

課文分析

Page 15: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在新的膠底上塗上膠水,膠水半乾時把膠底貼上鞋跟。

先把快要鬆掉的膠底鉗掉。

鞋匠替作者補鞋時的工序是怎樣的?

將鞋跟打磨平滑,用沙紙加工,再塗上膠水。

把六顆釘子釘在鞋跟上,最後用錘子敲兩下,使釘頭陷在膠片內。

削去膠片突出於鞋跟的地方。

用沙紙打磨。

在鞋跟四周塗一層染液。

課文分析

Page 16: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四處都是補鞋的工具:可見他用的物料豐富多樣,絕不敷衍。

鞋架上整齊排列著鞋子:可見他態度認真,妥善處理客人的鞋子。

在作者的筆下,補鞋匠有甚麼特質?

雖然矮桌子上堆了曲奇餅罐,但他工作時卻沒有吃曲奇餅和喝水:可見他專注工作,敬業樂業。

補鞋時精神集中、細心、手法純熟,富有經驗。

課文分析

Page 17: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為甚麼作者穿上修補好朗朗的鞋子後,有了「新的珍惜」?

因為作者親眼看見了補鞋匠細心修補鞋子的複雜過程,對他工作的態度感到敬佩和感動。

課文分析

Page 18: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課文朗讀

普通話

Page 19: 補鞋匠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課文分析 課文總結 課文朗讀 重點解說 引入

補鞋匠的小室環境

小室隱祕如山穴的鳥居。

神態集中而自得。

鞋架上整齊排列鞋子,四處都是補鞋的工具。

半蹲半坐,身子前傾,左腳半跪在鐵鞋木座。

工作時的神態和動作

課文總結

仔細而專注地修補鞋子。

補鞋過程

補鞋匠的形象

間接描寫

環境烘托

直接描寫

肖像描寫

行動描寫

專注而敬業樂業的補鞋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