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古古古古古古 古古古古古 古古古古

古代汉语一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古代汉语一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古代汉语一

古代汉语导论

大学语文第一课的漫谈

Page 2: 古代汉语一

大学与中学的区别

你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有什么

样的期望?

大学的学习生活与中学应该

有什么样的不同?

你对大学老师的精神面貌抱

有什么样的期待?

踏入大学的大门,也算半个

知识分子了。知道什么是知

识分子?怎样才算一个真正

的知识分子吗?

Page 3: 古代汉语一

教育是这样克隆吗?

Page 4: 古代汉语一

教育的目的与价值何在?不能把人当作强制接受什么的容器。孩子是成长中的自由主体,教育的目的是呵护他们的自由成长。

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真实信息、文化教养、职业技术或专业智能。

告之前辈经历过的痛苦和快乐、挣扎和奋斗、风险和焦虑、绝望和希望……

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自我同时有益社会。

Page 5: 古代汉语一

什么叫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人的最重要的素

质是什么?是人格精神!

真正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

学生的人格独立和精神健全,

这是万业之本、创造之源,也

是人类发展的目的。

学习的乐趣,奋斗的幸福,创

造的成果,人生的意义,就在

于自己发现自己,自己完善自

己,自己为自己开辟繁华似锦

的精神天地和物质财富。

不要做社会、知识和人生的奴

隶,而要做其主人。

Page 6: 古代汉语一

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2006 年 10月,耶鲁大学校长在中外校长论坛上的演讲: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应是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要让大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习惯。

芝加哥大学校长说:大学之所以名大学,只有一个理由,即他必须是批判的中心。

为什么要独立思考?为什么要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人类进步及其社会发展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你思考过吗?

Page 7: 古代汉语一

台湾学者殷海光

《怎样才算是知识分

子》

一个知识分子不止是一个读书多

的人,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必须

有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

知识分子必须是他所在的社会之

批评者,也是现有价值的反对者。

批评他所在的社会而且反对现有

的价值,乃是苏格拉底式的任务。

一个知识分子为了真理而与整个

时代背离不算稀奇。有时为此,

他得付出生命的代价。

Page 8: 古代汉语一

为什么还要学古汉语?中学不是学过了吗?大学我又不学汉语专业,为什么还要读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文科的学习工具,是把握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工具。

任何一门文科学科 都需要了解自己的历史,有关学科的发展史,工具是基础。

而要 掌握这门工具又 相当艰难,中国古代的主要学问几乎都凝聚于此,古人将这门学 问搞得相当神秘、晦涩。

Page 9: 古代汉语一

充满模糊概念的文字体

系儒家学说的“

仁”

、“

仁政”

理”

道家学说的“道”、“

气”

、“

极”

墨家学说的“

天”、“天志”

、“

鬼”

法家学说的“

法”

、“术”、“

势”

阴阳家学说的“

阴阳”

、“五行”

以上术语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理

念,如何把握这些理念是相当困难的,

或者说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基

础,就无法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Page 10: 古代汉语一
Page 11: 古代汉语一

不理解中国的昨天, 就不会看懂中国的今天中华 五千 年历史一脉相承,文化的发展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近代所谓的变革,非常痛苦。往往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其遗传基因的顽固程度,决非“革命”理论所能解释。

中国现代化道 路之艰难,主要可从传统文化的历史中得到解释,也必须 从中得到一定的突破。

Page 12: 古代汉语一

而今迈步从头越

许多人把考进大学,作为学业

成功的标志,自以为是天之娇

子,已经学业登顶。

其实,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尤其是学文科的同学,记住中

学的文科基础几乎大部分理论

问题都在扯蛋,许多基本问题

需要重新思考,许多基本理论

需要重新清理。

一句话:而今迈步要从头越。

这就非常需要古代汉语这一工

具,同时对这一工具中的许多

问题,也需重新审视。

Page 13: 古代汉语一
Page 14: 古代汉语一

能看懂鲁迅的《灯下漫笔》吗中国教科 书“咱们向来就很好”,“实际上,中国人 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 至多不过是奴隶, 到现在还是如 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 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中国历史分期: “一想做奴隶而不 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

“所谓中国文 明者,其实不过是 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 赞颂者是可悲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

Page 15: 古代汉语一

文学实为“

人学”

“人”概念的中西比较

一个文明的层次高低,就看其

核心价值中对人的看法:人是

什么样的一种生命?其生存的

意义何在?

为什么西方很早就有“人权”

人格权”

诸概念,而中国传

统文化中却根本不见其踪影,

甚至连最基本的“

权利”概念

都是不存在的。这种语言概念

的差异反映出中西社会两种文

化的天壤之别,你看得到吗?

Page 16: 古代汉语一

从古文字中窥探“人”的观念臣:《说文解字》 :牵也, 事君也, 象

屈服之形。郑注:臣谓囚俘。由战俘奴隶发展为一 般官员的称呼,说明什么?

宰: 《说文解字》 :罪人在屋下执事。辛,罪也。 后为“宰相”,何意?

妻:是手、头发、女子的 组合。可见妻子在 很古的时代,地位就非常下贱。

狱:用二犬禁锢言说者, 此字的甲骨文,说明商 代已开始管 制言论,或者说在如此之上古时期, 言论权就被剥夺了。

Page 17: 古代汉语一
Page 18: 古代汉语一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

学》

权利、自由这种观念不但是他心目

中从来所没有的,并且是至今看了

不得其解的。…

于是他对于西方

人的要求自由,总怀两种态度:一

种是淡漠的很,不懂要这个作什么;

一种是吃惊的很,以为这岂不乱天

下!…

中国人不当自己是一个立

身天地的人,他当他是皇帝的臣民。

他自己一身尚非己有,哪里还有什

么自由可说呢?皇帝有生杀予夺之

权,要他死他不敢不死,要他所有

的东西,他不敢不拿出来。民间的

女儿,皇帝随意选择成千的关在宫

里。

Page 19: 古代汉语一

梁漱溟继 续说:他们本不是一个 “人”,原是皇帝 所有的 东西,他们是没有“自己”的。必要有了 “人”的观念,必要有了“自己”的观念,才有所 谓“自由”的。

中国文化的最大 缺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 点上,一个人 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 场说话的机会。

Page 20: 古代汉语一
Page 21: 古代汉语一

建筑在忠、孝道德关系

基础上的个人地位

严格地说,在中国文化当中,

孤立的或纯粹的个人是没有意

义的,因为它的内核是空虚的,

没有内容的,即没有经过定义

的。只有当他与他人或社会发

生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被定

位(所谓“

礼”

) ,获得某种

人伦或社会角色时,他才会获

得自身的属性和意义。

中文“

私”

字往往是贬义的,

中国文化中个人缺乏独立性,

私人状态始终不发达。

Page 22: 古代汉语一

缺少独立意识的文 字诠释中国人 首先在五种 关系中接受 定义: 君臣、父子、 夫妇、兄弟、朋友 儒家 所谓“五伦”、“三纲五常” 。在他人的评判下进行活动: 耻:从耳从止,听到他人议论而停止。也或 从耳从心,听到后心中有 感觉。

德:从彳,从十、目,从心。街道上 十目注视你心, 使人坦诚无私。

Page 23: 古代汉语一

陈独秀《敬告青年》

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

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

称颂功德,奴隶之文章也;

拜爵赐第,奴隶之光荣也;

丰碑高墓,奴隶之纪念物也。

以其是非荣辱,听命他人,

不以自身为本位,则个人独

立平等之人格,消灭无存。

基一切善恶行为,势不能诉

之自身意志而课以功过,谓

之奴隶,谁曰不宜!

Page 24: 古代汉语一
Page 25: 古代汉语一

西方 自由主义的基本立 场人的存在本身就是目的, 任何人都不是

任何政府、组织或别人的 手段、工具。易言之,个人本 身即一不可化约的价值,每个人 都具有人的尊 严,所以人人是平等的。人的尊严蕴含 了对他人的尊重,也赋予 个人的自由。个人自由 指人的自主性、隐私权与自我发展的 权利 。个人自由当然不包括使别人 没有自由的 “自由”,所以自由不是 放纵,而是 行使法治下的个人 权利 。

Page 26: 古代汉语一

知道什么叫普世价值?

Page 27: 古代汉语一

理解古文的内涵,

需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

孔子说过:“

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孔子也说过:“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

并时常大骂非礼者

大逆不道”

如何理解这一前后矛盾的话

语态度:前者似乎懂得应该

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后者

却完全是强权政治的思维模

式。

Page 28: 古代汉语一

不要望文生义,

要细致把握时代背景

《荀子·大略》谓:“

天之生民,

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

也。”

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

立君

为民”

?我们不也说:“

为人民服

务?”

《老子·

六十五章》说:“民之难

治,以其多智也。故以智治国,国

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智”

字何解?愚民政策可以理解,

而“

不以智治国”

难道希望统治者

也愚昧,这样能统治国家吗?

Page 29: 古代汉语一

五种 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 是普遍的历史规律吗?

马克思说:“关于西欧资本主义 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 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 ,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路”。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 ,同时也会 给我过多的侮辱”,“因为极为相似的 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 环境中出现就 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

1877年 11月《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

载《马恩全集》 19卷 130页。

Page 30: 古代汉语一

古汉语的“

封建”

何义?

何谓“封建社会”

语言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元素,

没有一定的学识素养,不了解有

关概念的确切涵义,实际上是无

法进行科学意义上的学习的。

同时,相关的历史知识也是思考

问题的基本功。在一定意义上讲,

西方中世纪的“

封建社会”和中

国的“

封建社会”

是根本不能使

用同一概念的两种社会结构模式。

可悲的中国御用文人为了迎合所

谓的马列历史规律理论,长期将

其混为一谈,贻笑大方。

Page 31: 古代汉语一

中华文 明史如何分期 原始社会:至三皇五帝传说时期 上古社会:夏、商、周(宗法封建 社会) 第一次转型期: 春秋战国(三、四百年) 自动转型的悲剧色彩( 人的丧失) 中古社会:秦汉—明清(集权专制社会) 第二次转型期:清末至今(尚未完成)

被迫转型的痛苦旅程(人的追回) 现代社会:希望早日到来

Page 32: 古代汉语一

中华文明较有活力时期

第一次转型期出现百家争鸣

的文化现象,成为中国文化

的鼎盛时期,后人难以超越。

第二次转型期出现的新文化

运动,促进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

两个时期都涌现出一批文化

巨人。同时也出现了经济腾

飞与政治改良的发展趋势。

可谓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机遇?

不过,两次机遇同样存在种

种局限,留下重大遗憾。

Page 33: 古代汉语一

了解重要概念涵义的古今演变共和:古汉语本义为何?以现代 涵义而 言,共和国能搞专政吗?

民主:古汉语本义与现代 涵义的天 渊之别,最可笑的是“人民民 主专政” 之概念 。

权利 :古义是 因权势 而求利 ,与现代 涵义同样有天 渊之别。或者说,中国古代 没有现代意义上的 “权利”概念 。

自由:古义有 “自作主”的意思,而 没有西方 的涵义, 近代日本翻译时附会。

Page 34: 古代汉语一

重要概念的中西差异

法:中文:刑、令、禁止

西文:正义、权利、契约

国:中文:囗加或,或由戈和口

组成,意思为用武器管制人口,

划出权势范围,便是一国。同时,

国是家的放大,所谓“国家”

西文:古希腊、罗马的城邦

是由不同阶级间的契约组合而完

成的国度,所以有契约论的说法。

其国是不同的家族、集团的组合,

所以国与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Page 35: 古代汉语一

词语翻译中严重误导皇帝 :中国 皇帝 与罗马皇帝 ,其权力的

来源、与 法律的关系、权力的结构、国家的形态、乃至私生活 状况……都存在极大的区别, 然而都用“皇帝 ”的称呼。

党:古文组合:尚黑,贬义结党营私。近代东方出现革命党(列宁、孙中山),特点:组织严密,手续严格,效忠严厉。而西方出现的议会两党,无组织关系,无严格手续,随时可改变,只在选举时颇为热闹,选毕一哄而散。

Page 36: 古代汉语一

甄别不同历史背景特定

词组的不同涵义

现在所用许多概念其实来自外来

文化,当它用汉字词语表达的时

候,往往转换了该词的本义;或

者有些词仍携带着它本来的灵魂,

又输入一些外来的血液,以一个

不伦不类的面目进行自我表述。

如何甄别不同历史背景下,特定

词组的不同涵义,这是大学语文

需要训练的基本功,古汉语的主

要任务是把此词语的本义先搞清

楚,再认识其古今、中西的区别。

Page 37: 古代汉语一

许多 词组的中西涵义差别很大,在文化上是很难翻译的。由于中 西方 文化的差异 ,许多 表示 重要社会、政治概念 的实际内容差异 是极大的,然而我们 却用同一个 概念 翻译。如此翻译的结果,就造成了似 乎西方 有什么,中国也同样有什么的历史 错觉,产生人类不同 种族文明的社会结构和发展逻辑似乎都相差不多的感觉,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理论也建立在这样的思维 逻辑和文化翻译之上。

Page 38: 古代汉语一

种群文化差异是极大的

全世界只有西方文明自觉走向近

代资本主义社会模式,其他文明

走向近代都是被迫的,当然被迫

的程度、前进的速度和模式都有

相当的区别,反映出各个地区文

明的不同特质。

同样,中国如果没有西方列强把

大门轰开,决不可能自觉的近代

化;没有世界形势的逼迫,也不

可能提出现代化。那么,为什么

会如此?差异究竟何在?

Page 39: 古代汉语一

鲁迅这样说:外国用火药造炮弹御敌,中国 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 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 却拿来当饭吃。

自己明知是奴隶,挣扎 着想摆脱镣铐,即使暂时失败了,他 却不过是 单单的奴隶。如果 从奴隶生活中 寻出“ 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 劫不复的奴才了。

Page 40: 古代汉语一
Page 41: 古代汉语一
Page 42: 古代汉语一

敢于提 出问题 ,思考问题为什么中国上古社会要 走向如此专制的

政治体制?且影 响深远 ?如何评价秦始皇统一的历史进程?统一就代 表进步吗?

为什么中国传 统文化没有“人权”概念 ,或者说 权利 意识 非常淡漠 ?

为什么中国有 数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到近代却如此愚昧 落后而挨打?

美国为什么要 指责中国人 权问题 ?为什么不 将其提 案翻译出来 ,让人们看看美帝国主义是如何 反华的?

Page 43: 古代汉语一

秦始皇的风采,你如何评价这位暴君?

Page 44: 古代汉语一

大学主要是培养自学能

力大学与中学的差别:学习决不

是背诵教课书上的所谓重点或

标准答案,而是要独立思考有

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有

所谓:中学求同,大学求异!

或者说,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你

熟悉已有的成果,更要你怀疑

已有的成果,能提出自己对它

的解读。

这就要求你掌握自学的能力,

其中文字功底应该说是最基本

的一种能力。

Page 45: 古代汉语一

一定要抛弃传统教育观

Page 46: 古代汉语一

文科课题没 有正 确答案教师讲课的目的 并不是 将所谓的正确答案灌输给学生,让学生 听之,背之。相反,教师只是把自己对 问题的看法,或者如何 研究得出 其观点的过程告诉同学,让同学 得到一定的启发,同时又不 满足,于是进 行补充、完善,以 训练 研究方法 ,培养创造性的能 力。

同样,学生不能只知 从老师 那里获 得一个所 谓结论,要自己去探索,要从独立的思考中获得学业的进步。

Page 47: 古代汉语一

要敢于怀疑一切!

马克思的座右铭:怀疑一切!

人们习惯于接受答案而不去辛苦

地考虑其答案的探索过程,尤其

是这结论是否存在真实的根据?

于是其所谓“知识”不但肤浅,

甚或是伪知识。

所以要获取大量的各类信息,认

真思考这些信息,尤其是不同观

点的信息。

然后是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和教育

模式强加给我们的思维定式,打

开探索欲望的突破口。

Page 48: 古代汉语一

中国人 缺乏深遂的思想信仰犹太作家赫斯说过:中国人与 犹太人是

两个不幸 民族 的典型例子,前者只有 躯体没有灵魂 ,后者只有 灵魂 没有躯体。

西方 人重视灵魂 而轻视肉 体,灵魂 的核心是信 仰与理智, 它主宰其他 方面。

中国人 虽也有 “灵魂 ”概念 ,但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 它只指一股生命之气,一种虚化的身和飘游的意识,不具有信仰、理智、主体方面的自 定义功能,总体上仍属肉体范畴。

Page 49: 古代汉语一

和为贵与稳定压倒一切

和为贵的倾向,使中国人在政治

方面只要求安定,而不是为自己

的权利奋斗。因此,一个政府只

要能够维持安定的局面,中国人

就可以让它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

上,可以由它来代表自己的利益

而感到不关痛痒。

西方那种在平等基础上,每个人、

每个团体都为自己权利而斗争,

不能容忍一个一元化的权力结构

压在众人头上的文化表现,对中

国人来说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

Page 50: 古代汉语一

中国人的人格 结构以实用为主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重 视感观享受,讲究实惠,最重 视“吃” 。

中国 数千年悠久的文化中,最发 达的是实用的政治统治术和一些生活技 艺,最缺乏的是一 种超验的彼岸信仰追求,由是跪拜在现实的 权力脚下。知识者主要在 权力的指挥下,运作自己的思维。

中国人不理 解西方 人:“若为自由 故,两者(生命与爱情)皆可抛”的精神文化。

Page 51: 古代汉语一

孙隆基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

构》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趋向于“

结”

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喜欢

整自己人的民族。

在中国人的政治斗争中,双方都

将自己打扮为整体利益的代表者,

都将“

搞分裂”、“破坏团结”

的罪名加予对方。

在保持“

面和心不和”的状态下,

彼此的斗争在“

团结”

的形式下

进行。这种大家分不开但又必须

互相整来整去的情形,就好象大

家庭中的婆媳、妯娌斗法一般,

彼此变成虐待狂与被虐待狂。

Page 52: 古代汉语一
Page 53: 古代汉语一

深入解剖中国文化基 因 是研究 社会科学的基础从有关人的 观念,从各类经 济的运作,

从社会团体的结构,从专制政权 的形态,从法律文化的传统……各方面入 手,而古汉语肯定是最基本的工具。

同时 更需要用现代的 普世价值观(自由、平等 、民主、人权、法治等) 作为研究工作的目的,自觉进入艰苦的文化基因转型的社会现代化历 程。

Page 54: 古代汉语一
Page 55: 古代汉语一

台湾学者殷海光

《文化的展望》

如果权力决定其他成年人只能知

道他许可知道的,只能阅读他许

可阅读的,只能发表他许可发表

的,如果有这样的事情,那么这

是对人类全体的侮辱。

任何人有追求自认为是真理的自

由,也有表述自认为是真理的自

由。那种只许他人知道片面消息,

造成民众井蛙之见,观念坐牢,

这是虐政中最虐的一种。

Page 56: 古代汉语一

本课 程的学习方法 与要 求主要阅读课文的篇目每篇课文的时代背景 ,有关文化传 统。弄通每个字、词的涵义,读 懂课文,并能翻译词、句、段落。(不讲 求语法)

从所读课文中得到什么 启迪,或者有什么思 想方面的 收获。

主要培养对文 字的把握功底 ,对文化 遗产的独立思考能 力,理解中国传 统社会的文化特质及对 今天的 深刻影响。

Page 57: 古代汉语一

勇于发言,畅谈思想

继承蔡元培先生的办学传统: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遵循伏尔泰的名言:你说的话,

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我要拼

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

同学们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畅谈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平等

的态度与老师争论,存在不同

观点是非常正常的,不要屈服

于老师,也不要盲从权威,而

要在学习中找到自我。

Page 58: 古代汉语一

如何对待不同的思想观点有种革命 逻辑声称: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 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 拥护。——你同意吗?

这是一 种极 其简单化的低级思维定式,它看不到事物的 复杂而丰富的 内涵 。更为恶劣的是,人们会由 此养成对不同意见持敌 视态度 的思维习惯,似 乎只有观点一致才算正 常,它使 人们心胸狭隘。尤其是 掌权人的偏执,不但许多无谓 的争执和错误由此产生, 更导致许多 人间悲剧残剧的发生。

Page 59: 古代汉语一

要学会宽容!

智力非常发达的人才宽容。

不宽容实际上是一种软弱的

表现,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的

知识,又要维护自己的权威

地位时;当一个人并没有掌

握真理,而又要以真理的化

身自居时;当一个人固守陈

腐的教条,而拒绝历史进步

时;当一个人目空一切,自

作井底之蛙时,这个人必然

是不宽容的。房龙《宽容》

Page 60: 古代汉语一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

shiqun2007.blog.sohu.com

我的电子信 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