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第第 :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 、、

6 Public Opinion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6 Public Opinion

第六章 :政治文化、政治社會化、民意

Page 2: 6 Public Opinion

政治文化 (political culture)

政治體系內的成員,對於政治所抱持的態度與價值取向。例如: 對現有政治體制的態度? 是否尊重民主政治的原則? 是否能容忍不同的意見?

Page 3: 6 Public Opinion

政治社會化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定義:在一個政治體系內,將政治文化傳承給下一代的方法與過程。

類型:1. 認知社會化 (cognitive socialization)

2. 情感社會化 (affective socialization)

3. 評價社會化 (evaluative socialization)

Page 4: 6 Public Opinion

政治社會化的管道 (agents of socialization)

1. 家庭2. 同儕團體3. 學校4. 社會團體5. 大眾媒體

Page 5: 6 Public Opinion

民意 定義:公民對當前特定議題或事件的看法? 例如: 贊不贊成政府出手接管救中華職棒?

贊不贊成開放美國牛內臟、牛絞肉進口?

Page 6: 6 Public Opinion

民意的特徵 政府經常是塑造民意而非遵從民意 民意經常被利益團體影響與塑造 任何政府都會畏懼民意 (vulnerable to

public opinion) 民意不完全理性 民意常常是在資訊不足的情境下形成的 民意有穩定的也有善變的

Page 7: 6 Public Opinion

談論民意時必須注意事項 民調是否有刻意塑造民意之嫌 媒體是否有刻意創造假民意,讓民眾誤以為真進而遵從

民調可以作為政策制訂的依據嗎? 誰使用民調?其目的為何?值得信任嗎?

Page 8: 6 Public Opinion

影響民意的因素 階級:例如勞工階級支持民主黨 教育:高教育程度者於非經濟議題

(noneconomic issues)較容忍,但於經濟議題則較為保守。

區域 :南北差異、城鄉差距、首都 vs邊陲。 宗教 年齡 性別 族群:例如WASPs (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s)通常是保守的共和黨員。

Page 9: 6 Public Opinion

民意的分佈類型 偏斜 (Skewed):又稱 J-curve (J曲線),比較不具爭議性的問題即會出現此類型。

雙峰分佈 (bimodal distribution):又稱 U-curve ( U曲線),民意呈現兩極化。此型最易使民主瓦解。

鐘型曲線 (bell-shaped curve):又稱單峰分佈(unimodal distribution),多數人的意見趨於中間。此型乃是民主社會的常態,也是民主正治的必要成分。

Page 10: 6 Public Opinion

民意測量方式、民意調查(survey/polls)如何以少數樣本 (sample)來預測大的母體

(population)?涉及抽樣調查技術,有三步驟:一、選擇樣本 (selecting the sample),例如:

隨機抽樣、機率抽樣 (random sampling/probability sampling) 簡單隨機抽樣 (simple random sampling):以抽籤或電腦亂數選出

系統抽樣 (systematic sampling):先隨機選出第一個樣本,之後依照間隔區間選出樣本。

分層配額抽樣 (stratified-quota sampling):依照社會組成(例如階級或地區)的比例抽樣

Page 11: 6 Public Opinion

二、接觸樣本 (reaching the sample):越便宜的方法通常越不精確。 郵件寄送 電話訪談 面對面訪談

三、開始問問題 (asking questions):用字遣詞會影響到問題之回答,要避免引導式問題 (leading questions)。

Page 12: 6 Public Opinion

代表性 (representative)比樣本大小 (sample size)重要

 In 1936, The Literary Digest, predicted that Alf Landon would beat Franklin D. Roosevelt in that year's election by 57 to 43 percent.  The Digest mailed over 10 million questionnaires to names drawn from lists of automobile and telephone owners, and over 2.3 million people responded - a huge sample. At the same time, a young man named George Gallup sampled only 50,000 people and predicted that Roosevelt would win.  Gallup's prediction was ridiculed as naive.  After all, the Digest had predicted the winner in every election since 1916, and had based its predictions on the largest response to any poll in history.  But Roosevelt won with 62% of the vote. 

1948 年 Gallup預測出錯(事實上,杜魯門贏杜威),乃因錯估未決定者之比例。

Page 13: 6 Public Opinion

民意調查的可靠性?只要遵守隨機抽樣的科學原則,是具有某程度可靠性,但是有以下限制:

民意如流水 (volatile):民意不是長久不變的。

全國性的調查發現不見得適用特定社會類別:因為其樣本數可能太低,以至缺代表性。

Page 14: 6 Public Opinion

誰關心政治議題?根據 Gabriel Almond的分類,有三種: 一般民眾 (general/mass public):只關心與自己切身相關的議題。

關注政治的民眾 (attentive public):會注意到一般人所不關心的政治議題,例如外交政策,佔 15%左右。

意見領袖 (opinion elite):對政策的產出具有高度影響力。

Page 15: 6 Public Opinion

選舉民調公平嗎?民調不只是調查民意現狀而已,很多時候會塑造民意,進而扭曲選舉結果。

例如,民調較低的候選人可能會因媒體民調而選情更加低迷,包括政治獻金不投入、原先支持者與中間選民失去信心、候選人自成心理 (self-fulfillment)

Page 16: 6 Public Opinion

大眾媒體對民意的影響 長時期暴露在媒體的影響下 電視媒體的畫面效果、點火 (priming)效果

媒體的議題設定 (agenda setting) 民眾對媒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