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八十年代談論反戰、反核和環保意識的《風之谷》與《天空之城》;到九十年代初描繪人與 人、與自然間溫馨共融的《龍貓》;轉至九十年代末強烈要求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用和平與愛 重建世界的《幽靈公主》;再到廿一世紀提倡返璞歸真,重投大自然懷抱的《千與千尋》。數十年 來,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致力向不同時期的人們發出關愛環境、尊重生命的信息。儘管他的作品大 多有美好的結局,但實際上他對人與自然間的結局不存盼望,認為人類最終難逃大自然的懲罰。面 對日漸失衡的地球,教會與信徒抱著何種態度?而基督信仰可有給予我們倡議環保、顧惜大地的支 點? 我們相信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神,是創造和維繫萬有的主宰,祂喜悅自己的創造 並委身其中。我們相信神在起初,在萬有當中建立起公義的關係;我們是按著上帝形象所造的,蒙 召去服事及愛護別的受造物,並作個向神負責的管家。 創世記二章15節:「耶和華神將那人(亞當)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當中的希伯 來文「修理」(AVAD)及「看守」(SHAMAR),譯作「服事」(serve)及「保存」(preserve更為貼切。因著愛,神創造和維繫萬有,並指派人類服事和保存世界。可是,我們遺忘了世界的守 護者的身分,自視為世界的主人,為了自我滿足和發展,不斷濫用自然資源,污染和破壞環境,扭 曲了神的創造,終究引致環境與氣候的危機。 去年十二月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舉行前夕,呼籲人類把握最後機會「拯救地球」之聲不絕於 耳。然而,我們認信,真正帶來拯救的是世界的創造主。上帝救恩的應許是人與萬物得與祂和好, 萬民獲得救贖,萬物得著更新和醫治。而我們作為世界的守護者,當持著救恩的盼望,省察和悔悟 固有生活對大自然所造成的破壞,重拾世界守護者的身分,盡心服事和保存上帝所創造的世界,等 候全人類和萬物皆歸入基督的統轄下,彼此合一相和,同心頌讚神的榮耀與大能。 因此,我們相信,顧惜萬有是信徒敬拜和順服創造主的舉動。 (曾於201027日第1171期《時代論壇》刊載,網址:http://christiantimes.org.hk 顧惜大地.關愛貧窮 「顧惜大地.關愛貧窮」系列 Photo: Julius Mwelu/IRIN

顧惜大地‧關愛貧窮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顧惜大地‧關愛貧窮」系列之一:面對日漸失衡的地球枚會與信徒抱著何種態度?而基督信仰可有給予我們倡議環保、顧惜大地的支點? http://bit.ly/cedar_carbonfast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顧惜大地‧關愛貧窮

  由八十年代談論反戰、反核和環保意識的《風之谷》與《天空之城》;到九十年代初描繪人與

人、與自然間溫馨共融的《龍貓》;轉至九十年代末強烈要求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用和平與愛

重建世界的《幽靈公主》;再到廿一世紀提倡返璞歸真,重投大自然懷抱的《千與千尋》。數十年

來,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致力向不同時期的人們發出關愛環境、尊重生命的信息。儘管他的作品大

多有美好的結局,但實際上他對人與自然間的結局不存盼望,認為人類最終難逃大自然的懲罰。面

對日漸失衡的地球,教會與信徒抱著何種態度?而基督信仰可有給予我們倡議環保、顧惜大地的支

點? !

  我們相信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神,是創造和維繫萬有的主宰,祂喜悅自己的創造

並委身其中。我們相信神在起初,在萬有當中建立起公義的關係;我們是按著上帝形象所造的,蒙

召去服事及愛護別的受造物,並作個向神負責的管家。!

  創世記二章15節:「耶和華神將那人(亞當)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當中的希伯來文「修理」(AVAD)及「看守」(SHAMAR),譯作「服事」(serve)及「保存」(preserve)更為貼切。因著愛,神創造和維繫萬有,並指派人類服事和保存世界。可是,我們遺忘了世界的守

護者的身分,自視為世界的主人,為了自我滿足和發展,不斷濫用自然資源,污染和破壞環境,扭

曲了神的創造,終究引致環境與氣候的危機。!

  去年十二月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舉行前夕,呼籲人類把握最後機會「拯救地球」之聲不絕於

耳。然而,我們認信,真正帶來拯救的是世界的創造主。上帝救恩的應許是人與萬物得與祂和好,

萬民獲得救贖,萬物得著更新和醫治。而我們作為世界的守護者,當持著救恩的盼望,省察和悔悟

固有生活對大自然所造成的破壞,重拾世界守護者的身分,盡心服事和保存上帝所創造的世界,等

候全人類和萬物皆歸入基督的統轄下,彼此合一相和,同心頌讚神的榮耀與大能。!

  因此,我們相信,顧惜萬有是信徒敬拜和順服創造主的舉動。!

(曾於2010年2月7日第1171期《時代論壇》刊載,網址:http://christiantimes.org.hk)

顧惜大地.關愛貧窮!「顧惜大地.關愛貧窮」系列

Photo: Julius Mwelu/I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