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关于编制 2022 年“一上”预算 和2023 2025 年支出规划的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1—

东大财字〔2021〕42号

东北大学关于编制 2022 年“一上”预算

和 2023—2025 年支出规划的通知

各部门:

根据《教育部关于编制 2022—2024年支出规划和 2022年部门

预算的通知》《东北大学预算管理办法(修订)》《东北大学项目支

出预算管理办法(修订)》等文件的相关规定,为做好我校 2022 年

度“一上”财务收支预算和 2023—2025 年支出规划编制工作,现

将有关事项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2022年,国家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 2022

年度财务收支预算和 2023—2025 年支出规划编制工作,以习近平

东 北 大 学 文 件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

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增强预算法制意识和中期财政规划理

念,结合学校“十四五”期间事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一流大学建

设目标,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厉行

节约办一切事业,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科学、合理编制 2022 年度

财务收支预算和 2023—2025年支出规划。

二、2022年预算编制原则

2022年学校预算编制坚持“收支平衡、突出重点、资源统筹、

讲求绩效”的总原则,继续实行“基本支出定额标准预算、项目支

出零基预算”。

(一)坚持收支平衡,强化开源增收

强化全员理财理念,压实预算收支责任。各部门要加大增收节

支、开源节流力度,主动挖潜、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开拓增收渠道,

努力实现收入增长。预算编制应做到稳妥可靠,量入为出,校、院

两级预算各自平衡;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支出预算要全面考虑,

不漏项。

(二)坚持突出重点,优化预算分配机制

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将过紧日子作为部门预

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强化运用零基

预算理念,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建立完善能增能减、

—3—

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重点保障民生、保障平台建设、团队

建设等事业发展,严控一般性支出,消减与学校事业发展及学校中

心工作关联度不高的低效无效支出,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要可压

尽压、应压尽压。

(三)坚持资源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盘活各类存量资源,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预算安排要充分

考虑结转结余资金情况,加大结转资金与年度预算、财政拨款与其

他资金、财政专项间的统筹力度。加强存量资产管理,努力盘活长

期低效运转、闲置的各类资产。

(四)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全面做实项目库

将项目作为预算管理的基本单元,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各部门应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加强项目论证,规范项目立项,

完善项目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具备可实施条件;细化充实项目信息,

清晰反映项目内容、具体活动和支出需求,科学设置绩效目标和指

标,做到细化量化、可监控、可评价、可公开,提高项目预算编

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完善项目决策机制,落实项目编制和审核责

任。

(五)坚持绩效管理导向,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牢固树立绩效管理理念,持续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

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型财务管理

模式,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建立绩

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提升资金整体使用绩

—4—

效。

三、2022年“一上”财务收支预算编制内容及要求

(一)基础数据表编制

研究生院、教务处、国际教育学院应按要求填报学生人数、课

时数等数据;人事处、组织部按要求填报机关部处、直属部门各级

别人员编制数与在岗人数等数据。以上数据截止日期为 2021 年 9

月 30日,具体编报内容及要求详见附件 1。

(二)收入预算编制

机关部处、直属部门及学院(部、实验室)应编制全口径收入

预算,主要包括学校各类财政拨款、科研事业收入、学宿费收入、

各类创收收入(包括:本科生教育类收入、研究生教育类收入、继

续教育收入、考试费收入、国际教育收入及仪器设备共享服务收

入)、其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医疗收

入、体育场馆收入、出租出借收入、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及其他收入

等)、后勤服务收入(包括:浴池服务、幼儿园、食堂及后勤其他

服务收入)等预算,具体编报内容及要求详见附件 2。

(三)支出预算编制

2022 年“一上”支出预算编制全口径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

出预算、事业发展性支出预算、科研支出预算及基本建设支出预算。

1.基本支出预算编制

(1)机关部处、直属部门支出预算内容

机关部处、直属部门负责编制职责范围内的校级经费安排的人

—5—

员经费支出预算(包括: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学生人

员经费、临时工及集体职工人员经费和医疗费预算)、涉及全校性

业务费预算、中央其他部门和地方政府拨款支出预算、后勤运行支

出预算、国际交流支出预算、行政(教学)设备家具购置预算。有

创收收入的需编制部门创收经费支出预算。

(2)学院(部、实验室)支出预算内容

学院(部、实验室)负责编制学校定额拨款、专项补助经费安

排的教学支出预算、学生活动费支出预算、学生奖助学金支出预算

及职责范围内的涉及全校业务费预算;国际教育学院负责编制来华

留学经费支出预算;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编制继续教育经费支出预

算。有创收收入的需编制院级人员经费、运行经费支出预算。具体

编报内容及要求详见附件 2。

2.事业发展性支出预算编制

为统筹协调学校事业发展,避免重复安排预算,提高资金使

用效率,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方案,2022年学校将以任务和目标为导向对一流大学建设专项、

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

等专项经费进行统筹,重点支持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

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支撑条件等建设支出。

各归口管理部门应根据“十四五”规划及“双一流”建设方案

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对专项经费进行细化,并编制项目支出预算。项

目支出预算应清晰反映项目建设内容、支出需求以及绩效目标,具

—6—

体编报内容及要求详见附件 3。

一流大学建设专项支出预算的编制还应统筹考虑上报教育部、

辽宁省双一流建设项目库的实际,在已评审入教育部的项目库和上

报辽宁省的“双一流”建设项目任务清单中选择可执行的项目编制

2022 年支出预算,细化可执行的项目,经排序后编制项目支出预

算。

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和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支出预算的编制,由

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学校确定的建设目标、任务细化可执行的项目并

进行排序后编制项目支出预算。

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由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学校确定的目标、

任务综合考虑项目急需程度,在评审入教育部的项目库中选择可执

行项目,优先安排 2021 年已启动的跨年度项目,重新排序后编制

项目支出预算。

除新引进人才相关专项等特殊业务外,事业发展性专项原则上

应一次性细化完毕;项目支出预算经学校审定后原则上不予调整,

特殊情况确需调整时,应按照校内预算调整程序执行。

3.科研支出预算编制

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科研支出预算编制。

4.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编制

基建管理处负责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编制。

(四)政府采购预算

各部门编制的支出预算中凡涉及到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支出

—7—

的,均应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并将采购预算细化到具体项目,具体

编报内容及要求详见附件 4。

(五)预算编制要求

1.收入预算编制应涵盖学校所有收入,各部门应统筹考虑国

家政策变化、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学校事业发展状况、部门工作

计划和目标任务等,抓住百年校庆契机,科学谋划各项工作,确

保学校各项收入全部编入年度预算,做到应收尽收,足额或超额完

成收入任务。

2.支出预算编制应与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新一轮“双一

流”建设方案、各部门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紧密结合,有较为详细

的预算说明,包括 2022 年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预期效果、预算的

测算依据、本年度预算与上年预算相比变动的原因,对因政策变化

或工作职能发生较大调整等影响预算编制的情况应重点说明。其

中,事业发展性支出预算应一次性报送完整的细化排序后的项目库

及预算。

凡涉及新增重大政策及重点项目应进行事前绩效评估,重点对

设立必要性、目标科学性、实施方案可行性、资金需求合理性等进

行论证,并形成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3.各部门在校级预算中申报的校内人员经费预算及全校性

业务费和专项业务费预算中涉及校内人员酬金预算的,应按照学

校规范津补贴要求执行,没有文件规定的应单独报人事处审核,

审核通过后根据学校财力情况安排预算。各部门按照《东北大学

—8—

教育服务收入分配办法(修订)》编制的院级人员经费预算,应

将部门制定的人员经费分配办法报人事处审批通过后方可列入

2022年预算。

4.各部门申报的收入、支出预算应当以万元为金额单位,并

保留至小数点后 1 位。

四、2023—2025年支出规划编制内容及要求

支出规划是学校争取中央财政拨款和重大项目预算安排的

重要依据,而项目库是编制三年支出规划的基础,各部门要根据

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前做好项

目储备工作,加强项目论证,规范项目立项,细化充实项目信息,

清晰反映项目内容、具体活动、支出需求、绩效目标,提高项目

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执行性,完善项目立项决策机制。为

了更好的完成 2023—2025 年支出规划的编制工作,高质量完成

项目库储备,现提前启动 2023—2025年支出规划编制工作。

(一)2023—2025年支出规划编制内容

支出规划编制内容主要为学校事业发展性专项资金 2023—

2025 三年支出项目库,包括:一流大学建设专项、教育教学改革

专项、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基本建设等

专项资金项目库。

(二)支出规划编制实行归口部门负责制

1.一流大学建设专项资金支出规划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一流大学建设办公室)牵头负责学

—9—

校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的申报、评审与论证,编制三年支出项目库。

2.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支出规划

教务处、研究生院、创新创业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部

门根据《东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文件规定,

牵头负责涉及分管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评审与论证,编

制三年支出项目库。

3.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支出规划

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的申报、评审

与论证,编制三年支出项目库。

4.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支出规划

教务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基建管理处、

公安处、图书馆、体育场馆管理中心、信息化建设及网络安全办

公室等部门按照《东北大学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项目及资金管

理办法(试行)》文件规定,牵头负责涉及分管的改善基本办学

条件项目的申报、评审与论证,编制三年支出项目库。

5.基本建设专项资金支出规划

基建管理处负责学校基本建设项目的申报、评审与论证,编

制三年支出项目库。

(三)2023—2025年支出规划编制要求

2023 年的项目应具备科学性、可实施性,体现急需,预算

内容要具体、详尽,绩效目标应科学合理、可细化量化、可考核,

由归口管理部门组织论证和评审,按轻重缓急排序后形成 2023

—10—

年项目库;2024—2025 年项目为规划内容,预算内容要尽量符

合实际需求并具有可持续性,是学校事业规划的参考依据。支出

规划具体编报要求和内容详见附件 5。

五、“一上”财务收支预算和支出规划编报时间安排

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本部门

2022年度“一上”预算编制的各项工作,要求预算内容全面完整、

预算安排重点突出、预算材料报送及时。

(一)10月 25日前,各职能部门上报基础数据表。

(二)11 月 10 日前,各部门完成全面预算系统预算数据填报

并提交审核。

(三)11月 25日前,各预算审核部门完成全面预算系统预算

数据审核。各预算申报部门将审核通过的 2022 年“一上”预算纸

质版和报表说明报送计划财经处。

(四)12月 5日前,各专项项目归口管理部门报送 2022年专

项项目细化预算(附件 3)。

(五)12月 10日前,计划财经处进行预算调研、论证、汇审,

形成 2022 年度学校财务收支预算草案,提交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审

议,形成 2022年度学校财务收支预算建议方案。

(六)12 月 31 日前,将学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的 2022

年度学校财务收支预算建议方案上报学校党委常委会决策。

(七)2022 年 1 月 7 日前,计划财经处下达各部门学校批准

的 2022年度财务收支预算。

—11—

(八)2022年 2月 28日前,各部门根据学校下达的财务收支

预算编制“二上”细化预算。

(九)2022年 4月 15日前,各专项项目归口部门应按照支出规

划编制要求,组织全校各单位进行专项项目的申报、评审、论证,

完成 2023—2025年支出规划的编制,并将项目库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报送计划财经处。

六、报送要求

2022 年学校“一上”预算相关表格及填报要求电子版可从计

划财经处网站下载。各部门须报送纸质报表一份(含预算封面、部

门收支预算说明、收入预算申报表、支出预算申报表、项目概况表

及预算相关附件),报表全部用 A4纸打印,封面必须加盖部门公章,

部门负责人、经办人签字并盖章。报送地点:计划财经处计划管理

科(主楼 406室)。

联系人:郭娟、包蕴涵、陈夏,联系电话:87504、89995,邮

箱:jccjhk@mail.neu.edu.cn

七、秦皇岛分校、佛山研究生院需根据学校要求编制并报送收

支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及预算编制说明。

附件:1.2022年预算编制基础数据表

2.2022年度预算申报要求

3.2022年专项经费预算申报表

4.政府采购预算申报表及填报说明

—12—

5.2023—2025年支出规划申报表(套)及编制说明

东北大学

2021年 10月 9日

东北大学校长办公室 2021年 10月 9日印发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