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胃病诊疗指南

Preview:

DESCRIPTION

中医胃病诊疗指南. 延边医学会 朴 日 二 0 一一年六月. 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转归的认识也日益深入。基于新信息与新技术的临床规范化诊疗指南越来越受到重视与青睐。 《 中医胃病诊疗指南 》 能为广大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提供有效地指导临床,规范诊疗,提高学术水平。常见的胃病 10 种,按概述、诊断、分证论治、中成药应用举例、疗效判定标准等。. 急性胃炎 ( acute gastritis,AG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中医胃病诊疗指南

延边医学会 朴 日 二 0一一年六月

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转归的认识也日益深入。基于新信息与新技术的临床规范化诊疗指南越来越受到重视与青睐。《中医胃病诊疗指南》能为广大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提供有效地指导临床,规范诊疗,提高学术水平。常见的胃病 10种,按概述、诊断、分证论治、中成药应用举例、疗效判定标准等。

急性胃炎( acute gastritis,AG ) 急性胃炎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和损伤,病变大多仅局限于黏膜层,特殊情况下可穿过肌层达浆膜层。

临床表现以上腹不适,上腹痛,恶心,呕吐最为多见,也可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或无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酒精、药物、应激、感染、胃黏膜缺血缺氧、食物变质、不良饮食习惯、腐蚀性化学药物以及放射损伤或机械损伤等。

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呕吐”范畴。

1. 诊断 1.1 疾病诊断 1.1.1 临床表现 ( 1)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是急

性胃炎的常见症状,其病不像消化性溃疡那样具有明显的节律性,疼痛的性质也不一样,或胀痛,或刺痛,或隐痛,或灼痛,或疼痛起病较急且痛势较剧烈。

( 2)消化不良:除上腹部疼痛外,急性胃炎还可见恶心,呕吐,喛气,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呕吐物多为胃液、食物残渣等,部分病例可见发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腹泻。

( 3)急性腐蚀性胃炎:可见口腔或咽部急性腐蚀性损伤,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喉头水肿所致),呕吐物中有坏死的胃黏膜组织,胸骨后及上腹部剧烈疼痛,严重时可发生食管或胃穿孔。

急性化脓性胃炎一般呕吐频繁伴有寒战和高热,呕吐物恶臭,呈胶冻样或脓样。严重时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如脓肿向胃壁肌层侵蚀,可形成胃穿孔。

( 4)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对急性胃炎的诊断意义不大。一般可见上腹部或脐部轻度压痛,肠鸣音活跃或亢进。严重的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合并胃穿孔时,还有急腹症的体征出现。

( 5)并发症: 急性单纯性胃炎一般无并发症出现。 急性糜烂性胃炎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为糜烂面侵蚀到黏膜下血管所致,一般情况下出血量不大,表现为少量呕血,黑便。

严重的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可出现穿孔的并发症导致急性腹膜炎,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突然加剧,腹部呈板样,有明显的压痛及反跳痛,肝浊界及肠鸣者消失,腹部 X 线透视见膈下游离气体,患者多呈休克状态。

1.1.2 发病特点 起病急骤,常多发于夏、秋之季。 本病是一种短暂的自限性疾病,病程短,通常可以在短期内痊愈。

1.1.3 诱发因素 有进食化学、物理刺激物及含微生物、细菌毒素食物的历史,常于 24 小时内发病。

1.2 证候诊断 1.2.1 饮食伤胃证主症:( 1)胃脘疼痛;( 2)喛腐反酸;( 3)舌苔厚腻。

次症:( 1)恶心或呕吐不消化食物;( 2)脘腹胀满;( 3)厌食;( 4)脉滑实。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2.2 湿热中阻证主症:( 1)胃脘疼痛;( 2)口苦黏腻;( 3)舌质红,苔黄腻;( 4)脉滑数

次症:( 1)灼热滿闷;( 2)恶心呕吐;( 3)便秘或溏垢不爽。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2.3 外邪犯胃证主症:( 1)胃脘及头身疼痛;( 2)舌苔白腻。

次症:( 1)突然呕吐;( 2)恶寒发热;( 3)时腹泻稀水便;( 4)脉濡缓。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2.4 脾胃虚弱证主症:( 1)胃脘隐痛;( 2)纳差便溏。

次症:( 1)恶心呕吐;( 2)脘腹痞闷;( 3)神疲乏力;( 4)舌质淡,舌苔薄白;( 5)脉细弱。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2. 分证论治 2.1 饮食伤胃证 治法:消导行滞,和胃止痛。主方: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味。 药物:焦山楂 10g,神曲 10g,莱菔子 9g,半夏 10g,陈皮 9g,茯苓 15g,连翘 10g,,木香 6g,厚朴 9g。

2.2 湿热中阻证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痛。主方:三仁汤(《温病条辨》)加味。 药物:杏仁 6g,白蔻仁 6g(后下),薏苡仁 15g,滑石 20g(包),通草 4g,竹叶 6g,清半夏 10g,厚朴 9g,茯苓 15g,甘草 6g。

2.3 外邪犯胃证 治法:疏邪解表,芳香化浊。主方: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加减。

药物:藿香 9g,紫苏梗 9g,白芷 10g,半夏 10g,陈皮 9g,茯苓 15g,厚朴9g,大腹皮 9g,桔梗 9g,鸡内金 15g,神曲 10g。

2.4 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止痛。主方: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加减。

药物:党参 15g,茯苓 15g,白术 10g,黄芪 15g,山药 15g,莲子肉 15g,砂仁 6g(后下),桔梗 10g,甘草 9g,薏苡仁 15g,扁豆 10g,陈皮 6g,木香 6g。

3 中成药应用举例 三九胃泰颗粒剂 每次一袋,每日 2次。适用于湿热内阻,气滞血瘀证。

气滞胃通冲剂 每次一袋,每日 3次。适用于肝郁气滞证。

越鞠保和丸 每次 6g,每日 1~2次。适用于气郁停滞证。

温胃舒冲剂 每次 1~2袋,每日 2次。适用于脾胃虚寒证。

养胃舒冲剂 每次 1~ 2袋,每日 2次。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4. 临床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全部症状、体征消失。 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 有效:主要症状、体征稍微减轻。 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或反而恶化者。

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 atyophic gastris, CAG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之一。临床以长期反复发作或间断发作上腹部隐痛,腹胀,进食后加重为主要表现,伴喛气、恶心、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等,也有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

西医学认为部分可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故引起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可成为萎缩性胃炎的致病因素或加重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吸烟、十二指肠液反流、免疫因素、遗传因素、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滥用非甾体类药物等,其他如一些重金属元素的刺激、缺铁性贫血、慢性肝病、年龄因素等均与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有关。

本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约占胃镜受检患者的 13.8%,在胃癌高发区可达 28.1%,胃癌病例 50%以上有萎缩性胃炎病史,本病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者,胃癌发生率高达 9%~ 10%。

本病属中医“痞满”、“胃痛”、“嘈杂”等病证范畴。

1. 诊断 1.1 疾病诊断 1.1.1 临床表现 本病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不一致,大多数患者常无症状或者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部分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患者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1.1.2 发病特点 本病起病缓慢、反复发作、不易治愈;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往往体检中才发现,常有家族集中发病趋势,可能与遗传有关;因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1.3 诱发因素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绪波动、先天禀赋等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1.3 证候诊断 1.3.1 肝胃不和证主证: 1胃脘胀痛; 2嗳气频作; 3嘈杂反酸; 4脉弦。

次症: 1胸闷; 2 食少; 3 大便不畅; 4 舌质淡,苔薄白。 证候确定:主症第 1项加其他主症 1项或次症 2项以上。

1.3.2 脾胃湿热证主症: 1胃脘胀满或胀痛; 2 口苦口干; 3 恶心呕吐; 4舌质红,苔黄腻。

次症; 1 胃脘灼热; 2 口臭; 3尿黄; 4胸闷,脉滑数。 证候确定:主症第 1项加其他主症 1项;或主症第 1项加次症 2项。

1.3.3 湿浊中阻证主症: 1胃脘痞满或隐痛; 2 恶心呕吐清水或酸水; 3 不思饮食,食后胀甚; 4舌质淡红,苔白腻。

次证:( 1)身倦乏力;( 2)脉濡 证候确定: 主症 2项或主症 1项加次症 1项。

1.3.4 胃络瘀血证主症:( 1)胃脘胀满、刺痛;( 2)痛处拒按、痛有定处;( 3)舌质黯红或有瘀点、瘀斑。

次症:( 1)黑便;( 2)面色黯滞;( 3)脉弦涩。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1项。

1.3.5 脾胃虚弱证主症:( 1)胃脘隐痛,胃痛喜按喜暖;( 2)食后闷胀,痞满;( 3)纳呆少食;( 4)大便稀溏;( 5)舌质淡,边有齿痕。

次症:( 1)肢软乏力;( 2)气短懒言;( 3)呕吐清水;( 4)脉细弱。

证候确定:主症第 1项加其他主症 1项或次症 2项。

1.3.6 胃阴不足证主症:( 1)胃脘胀满、灼痛;( 2)胃中嘈杂,饥不知食;( 3)舌红少津,苔少。

次症:( 1)食少干呕;( 2)大便干燥;( 3)口干;( 4)脉细。

证候确定:主症第 1项加其他主症 1项或次症 2项。

2. 分证论治 2.1 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主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柴胡 9g,香附 9g, 川芎 9g,陈皮 9g,枳壳 9g,炒白芍 15g,甘草 3g,厚朴 9g,苏梗 10g,鸡内金 9g.

2.2 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化湿,和胃健脾。主方:芩连平胃散(《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黄芩 10 ,黄连 3g, 陈皮 6g,苍术 9g,厚朴 9g,半夏 9g,茯苓 15g,草豆蔻 3g,山栀 9g,泽泻 10g。

2.3 湿浊中阻证治法:芳香化湿,健脾和胃。主方:藿朴夏苓汤(《医原》)加减。

药物:藿香 9g,厚朴 9g,半夏 10g,茯苓 10g,杏仁 9g,生苡仁15g,蔻仁 3g(后下),猪苓 15g,泽泻 9g。

2.4 胃络瘀血证 治法:活血化瘀,和胃止痛。主方:丹参饮(《时方歌括》)合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紫丹参 10g,檀香 3g(后下),砂仁 3g(后下),川芎 10g,当归 10g,白芍 10g,桃仁 10g,红花 6g,沙参 15g,炒白术 10g,玉竹 15g,半枝莲 15g。

2.5 脾胃虚弱证 治法:补气健脾,消痞和胃。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医方集解》)加味。

药物:党参 10g,炒白术 10g,茯苓 12g,法半夏 6g,陈皮 6g,木香 6g,砂仁 3g(后下),炒白芍 15g,炙甘草 6g。

2.6 胃阴不足证 治法:养阴益胃,缓急止痛。主方:益胃汤(《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南北沙参各 15g,生地 10g,麦冬 12g,玉竹 12g,石斛 15g,天花粉 15g,炒苡仁 15g,仙鹤草 12g。

3 、中成药应用举例温胃舒胶襄 每次 3粒,每日 2次。适用于脾胃虚寒证。

虚寒胃痛冲剂 每次 1袋,每日 3次。适用于脾胃虚弱证。

养胃舒胶襄 每次 3粒,每日 2次。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胃乐宁 每次 4片,每日 3次。适用于气血不足证。

4.1 临床疗效标准参考 2002年 9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太原会议制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辩证治疗、疗效判定标准意见。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病理组织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

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 2个级度。

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 1/2 以上;病理组织检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 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

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一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以中上腹部疼痛或上腹部胀满不适、早饱、喛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经过内镜、影像学及生化检查排除了可以解释其症状的气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

本病发病机制不甚清楚,可能与胃运动障碍、胃电异常、胃窦及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 Ⅲ期缺失、内脏神经敏感性增强、迷走神经功能异常、胃肠激素紊乱、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心理异常等有关。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病,各国患病率在 20%~ 40%,占消化门诊的 50% 左右。该病预后良好。

本病属于中医“痞满”、“胃痛”、“呕吐”等范畴。

1 诊断 1.1 疾病诊断 参照罗马Ⅱ标准制定。 1.1.1 临床表现:在过去的 12个月内,间断或连续存在以下症状至少 12周;集中在上腹部的疼痛或不适,包括上腹饱胀、早饱、喛气、恶心、呕吐等;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存在的证据(包括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无证据表明消化不良与排便有关,即不是肠易激综合征。

溃疡型以上腹痛为主要表现,空腹加重;动力障碍型以上腹胀、不适、餐后早饱、喛气为主要表现,餐后加重;不定型可兼而有之。

部分患者可有中上腹压痛,但绝大多数患者无特殊体征。

1.1.2 发病特点: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1.1.3 诱发因素:部分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1.2 分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溃疡型、动力障碍型、不定型三种。

溃疡型以上腹痛为主要表现,空腹加重;动力障碍型以上腹胀、不适、餐后早饱、喛气为主要表现,餐后加重;不定型可兼而有之。

1.3 证候诊断 1.3.1 肝胃不和证主证:( 1)胃脘胀满;( 2)喛气、恶心或呕吐。

次证:( 1)胸闷善太息,常因情志因素而加重;( 2)攻窜作痛,痛连两胁;( 3)大便不爽;( 4)苔薄白;( 5)脉弦。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1.2 脾虚气滞证主症:( 1)胃脘痞闷;( 2)胸胁胀满。

次症:( 1)喛气,食欲不振,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 2)伴腹痛即泻,泻后痛减;( 3)舌淡红,苔薄白;( 4)脉弦细。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1.3 饮食停滞证主症:( 1)脘腹痞闷;( 2)喛腐吞酸。

次症:( 1)恶心欲吐;( 2)喛气厌食;( 3)矢气臭秽,大便挟不消化食物,气味腐臭;( 4)舌苔白厚腻或腐腻;( 5)脉弦滑。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1.4 痰湿中阻证主症:( 1)脘腹痞满;( 2)闷塞不舒;( 3)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 4)脉沉滑。

次症:( 1)胸膈满闷,头晕目眩;( 2)头重如裹,身重肢倦;( 3)恶心呕吐,不思饮食;( 4)口淡不渴。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1.5 脾胃湿热证主证:( 1)脘腹痞满;( 2)食少纳呆;( 3)舌质红,苔黄腻;( 4)脉滑。

次证:( 1)口干口苦;( 2)身重困倦;( 3)恶心呕吐;( 4)小便短黄。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1.6 寒热错杂证主症:( 1)胃脘痞满;( 2)嘈杂反酸。

次症:( 1)遇冷加重;( 2)口干口苦;( 3)肢冷便溏;( 4)喛气纳呆;( 5)舌淡,苔薄白;( 6)脉弦数。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1.7 胃阴不足证主症:( 1)胃脘嘈杂;( 2)痞满;( 3)舌质瘦红,苔薄黄或舌光无苔;( 4)脉虚细而数。

次症:( 1)胀闷不舒,或隐痛灼痛;( 2)食欲不振,似饥不饥;( 3)口干舌燥,手足心热;( 4)纳呆干呕,形体消瘦;( 5)大便量少而燥。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1.8脾胃虚寒证主症:( 1)胃痛隐隐或痞满,绵绵不休;( 2)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

次症:( 1)泛吐清水;( 2)神疲纳呆,四肢倦怠;( 3)手足不温,大便溏薄;( 4)舌淡苔白;( 5)脉虚弱。

证侯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2. 分证论治 2.1 肝胃不和证 治法:理气解郁,和胃降逆。主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柴胡 9g,香附 9g,川芎 9g,陈皮 9g,枳壳 9g,白芍 12g,甘草 5g。

2.2 脾虚气滞证 治法:健脾疏肝,理气消胀。主方:四逆散(《伤寒论》)、痛泻要方(《丹溪心法》)合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加减。

药物:炙甘草 5g,柴胡 9g,枳实 10g,白芍 10g,炒白术 10g,陈皮 9g,防风 10g,党参 15g,茯苓 20g。

2.3 饮食停滞证 治法:消积导滞,和胃降逆。主方: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味。 药物:山楂 15g,神曲 10g,炒莱菔子 20g,半夏曲 10g,陈皮 9g,茯苓15g,连翘 10g,鸡内金 9g,白术 15g,厚朴 9g。

2.4 痰湿中阻证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宽中。主方:二陈汤(《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合平胃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加减。

药物:清半夏 9g,陈皮 9g,茯苓 10g,生姜 10g,苍术 10g,厚朴 9g,陈皮9g,甘草 3g。

2.5 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主方:三仁汤(《温病条辨》)加味。 药物:杏仁 9g,白蔻仁 6g,薏苡仁 10g,滑石 15g,通草 5g,竹叶 10g,法半夏 9g,厚朴 9g,炙甘草 5g。

2.6 寒热错杂证 治法:清热散寒,调中和胃。主方: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黄连 5g,黄芩 10g,干姜 10g,半夏 9g,党参 10g,甘草 10g,大枣10g。

胃阴不足 治法:滋阴益胃,和胃健脾。主方:沙参麦门冬汤(《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沙参 10g,麦冬 10g,玉竹 10g,炙甘草 5g,冬桑叶 10g,生扁豆 10g。

2.8 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主方: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饴糖 30g,黄芪 30g,桂枝 10g,酒炒白芍 15g,生姜 5g,大枣 10g,炙甘草 5g。

3 中成药应用举例 气滞胃痛冲剂 每次 5g,每日 3次。适用于肝气郁滞证。

藿香正气胶囊 每次 3~4 粒,每日 2~3次。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养胃舒胶囊 每次 1~2粒,每日 2次。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香砂养胃丸 每次 9g,每日 2次。适用于脾胃虚寒证。

4.1 临床疗效标准 4.1.1 溃疡型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 显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短期无复发。

有效:腹痛及其他症状减轻。 无效:症状未见改善。

4.1.2 动力障碍型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 显效:痞满及其他症状消失,短期无复发。

有效:痞满及其他症状减轻。 无效:症状未见改善。

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 ,PU )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 gastric ulcer ,GU)和十二指肠溃疡( duodenal ulcer ,DU),因溃疡形成与胃酸或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不同于糜烂。

流行病学研究提出本病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明确联系:吸烟、遗传因素、个性方面、幽门螺杆菌感染。

本病是全球性常见病,约 10%的人口一生中患过此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年最为常见,胃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而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中老年,后者发病高峰比前者约迟 10年;男性患病比女性较多;临床上胃溃疡比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两者之比约为 3: 1,但有地区差异,胃癌高发区 GU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

1 诊断 1.1 疾病诊断 1.1.1 临床表现 ( 1)疼痛:上腹部疼痛是其主要症状。 大约有 10%的溃疡病患者可无疼痛。典型的溃疡性疼痛常呈节律性和周期性。 疼痛的部位和性质:常位于上腹中部、偏左或偏右。

溃疡性疼痛可表现为隐痛、钝痛、刺痛、烧灼样痛或者胀痛。

疼痛的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常在饥饿时和夜间出现,进食后可以缓解。

胃溃疡疼痛多出现于餐后 1小时左右。

( 2)消化不良:溃疡病除上腹疼痛外,尚可有上腹饱胀、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减低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病程较长的患者因影响摄食和消化功能而出现体重减轻,有些患者可能因慢性失血或营养不良而出现贫血。

( 3)体征:缺少特异性体征。 多数患者有上腹部轻度压痛,少数患者因出血、贫血、而有面色、唇甲苍白或心率增快。

部分患者因幽门梗阻而体质瘦弱,呈慢性病容。

1.1.2 发病特点 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特点。 1.1.3 诱发因素 情绪波动、气候变化、饮食不节、劳累过度、非甾体类药物等均为诱发因素。

1.3 证候诊断 1.3.1 肝郁气滞证主症:( 1)胃脘胀痛,两胁胀闷;( 2)遇情志不遂则加重;( 3)喛气或矢气则舒。

次症:( 1)胸闷食少;( 2)泛吐酸水;( 3)舌苔薄白;( 4)善怒,喜叹息;( 5)脉弦。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2 肝胃郁热证主症:( 1)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 2)食入疼痛无明显缓解,或食入易痛;( 3)口干而苦。

次症:( 1)喜冷饮;( 2)吞酸,嘈杂;( 3)烦躁,易怒;( 4)便秘;( 5)舌红,苔黄;( 6)脉弦或数。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3 胃阴亏虚证主症:( 1) l胃脘隐隐作痛,空腹时加重;( 2)似饥而不欲食,口干不欲饮;( 3)舌红少津,有裂纹,少苔或无苔。

次症:( 1)口干舌燥,纳呆干呕;( 2)大便干结;( 3)手足心热。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4 脾胃虚寒证主症:( 1)胃痛隐隐,喜温喜按;( 2)每遇冷或劳累发作后加重;( 3)空腹痛重,得食痛减,食后腹胀。

次症:( 1)倦怠乏力,神疲懒言;( 2)畏寒肢冷;( 3)大便溏薄;( 4)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苔薄白;( 5)脉沉细或迟。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5 气滞血瘀证主症:( 1)胃脘痛如刺如割,痛处不移;( 2)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

次症:( 1)疼痛剧烈,可痛彻胸背,肢冷,汗出;( 2)呕血或黑便史。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2 、分证论治 2.1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主方:柴胡疏肝散 《景岳全书》加味。 药物:柴胡 6g,香附 9g,川芎 9g,陈皮 6g,枳壳 9g,白芍 15g,炙甘草 5g,广木香 6g。

2.2 肝胃郁热证 治法:疏肝泻热,和胃理气。主方:化肝煎《景岳全书》加味。 药物:陈皮 6g,青皮 6g,芍药 15g,栀子 9g,黄连 3g,吴茱萸 2g,香橼9g,佛手 9g,象贝母 9g,泽泻 9g。

2.3 胃阴亏虚证 治法:养阴益胃。主方:一贯煎(《续名医类案》)加味。

药物:生地 10g,沙参 9g,麦冬 10g,当归 10g,枸杞子 10g,川楝子 9g,白芍 15g,炙甘草 3g,百合 12g,玉竹 10g。

2.4 脾胃虚寒型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主方: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加味。

药物:黄芪 20g,白芍 15g,桂枝 6g,炙甘草 3g,高良姜 5g,香附 9g,党参 10g,白术 10g,茯苓 15g,陈皮 6g,乌贼骨 15g,白及 10g。

2.5 气滞血瘀症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方:失笑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合丹参饮(《肘后方歌括》)加味。

药物:生蒲黄 10g,(包 ),,五灵脂 10g(包 ),丹参 15g,檀香 5g,砂仁 3g(后下),当归 10g,赤芍 15g,白芍15g,川芎 9g,香附 10g,党参 10g,延胡索 9g,乌贼骨 30g,甘草 5g。

3. 中成药应用举例 胃苏冲剂 每次 1包,每日 3次。适用于气质证。

气滞胃痛冲剂 每次 1包,每日 3次。适用于肝郁气滞证。

荜灵胃痛冲剂 每次 1包,每日 3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证。

温胃舒胶囊 每次 3粒,每日 2次。适用于脾胃虚寒证。

4.1 临床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症状消失,溃疡及周围炎症全部消失。

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溃疡消失,仍有炎症。

有效:症状减轻,溃疡面缩小 50%以上。

无效:症状无改善,溃疡面缩小不及 50%。

上消化道出血(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emorrhage )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腺和胆道的出血。

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如大量出血常伴有血容量减少而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在我国普遍人群中,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以消化道溃疡占首位,其次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和肿瘤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的胃出血也日益增多。

本病是临床常见急症,占内科住院病例的 2.4%10.3%,好发于冬春两季,男性多于女性,中青年多见。

本病属于中医学“吐血”、“便血(远血)”范畴。

1.1 疾病诊断 1.1.1 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出血前机体的状况及血红蛋白水平。

( 1)呕血与便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症状。一般来说,幽门以下出血易致黑便,可呈典型柏油样便,而幽门以上出血可致呕血。

(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可致急性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其程度与出血量的大小、失血速度的快慢及代偿机能是否完好有关。

临床可见头晕、心悸、恶心、口渴、黑朦或晕厥,皮肤由于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白、湿冷,按甲床后苍白,体表静脉往往瘪陷;进一步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反应迟钝,意识模糊,尿量减少或无尿。

( 3)发热:在中等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于 24 小时内可有发热,一般不超过 38.5℃。可持续 3~ 5天,随后自行恢复。

( 4)体征:少量出血可无明显体征,中、大量出血可见血压下降,脉搏快速而细弱反应迟钝,甚至意识模糊,皮肤苍白、湿冷,或有上腹压痛,肠鳴音亢进,肝、胆疾病患者还可出现黄疸、腹水征象。

1.1.2 发病特点 本病起病较快。 1.1.3 诱发因素 上消化道出血常因暴饮暴食、酗酒、劳累过度以及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而诱发。

1.3 证候诊断 1.3.1 胃中积热证主症:( 1)吐血紫黯或咖啡色,甚则鲜红,大便黑如漆;( 2)口干口臭,喜冷饮。

次证:( 1)胃脘胀闷灼痛;( 2)舌红苔黄;( 3)脉滑数。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2 肝火犯胃证主症:( 1)吐血鲜红或紫黯;( 2)口苦目赤,心烦易怒。

次症:( 1)黄疸,胁痛;( 2)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3 脾虚不摄证主症( 1)吐血黯淡,大便漆黑溏薄:( 2)病情反复,面色苍白。

次症:( 1)头晕心悸:( 2)神疲乏力;( 3)纳少;( 4)舌淡红,苔薄白;( 5)脉弦细。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4 气虚血脱证主症:( 1)吐血倾盆,大便漆黑甚则紫黯;( 2)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

次症:( 1)眩晕心悸;( 2)烦躁口干;( 3)神志恍惚,昏迷;( 4)舌淡红;( 5)脉细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2. 分证论证 上消化道出血,失血量大者,可危及生命,应及时给予处理。

胃镜下止血治疗为首选措施,可根据条件实施;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 H2 受体拮抗剂控制胃酸浓度,口服或静脉酌情使用止血药物为基本措施;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2.1 胃中积热证 治法:清泄胃热,凉血止血。主方:三黄泻心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生大黄 610g,黄芩 9g,黄连5g,生地黄 15g,茜草根 9g,白及 12g,牡丹皮 6g,紫珠草 9g。

2.2 肝火犯胃证 治法:清肝泻火,和胃止血。主方:丹桅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

药物:柴胡 9g,当归 10g,白芍 12g,丹皮 10g,栀子 9g,茯苓 12g,黄芩9g,龙胆草 6g,生地黄 15g。

2.3 脾虚不摄证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止血。主方: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合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药物:黄芪 30g,党参 15g,白术 12g,当归 10g,白及 12g,阿胶 9g(烊化),仙鹤草 12g,陈皮 6g,甘草 6g。

2.4 气虚血脱证 治法:益气摄血,回阳固脱。主方:参附汤(《正体类要》)加减。 药物:党参 15g,熟附子 10g,煅龙牡各 30g,炙黄芪 30g。

3. 中成药应用举例云南白药 每次 0.5~1.0g,每日 4 次。适用于各种证型。

紫地宁血散 每次 2瓶( 8g),每日3~4 次,适用于胃中积热证。

参附注射液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可首剂静脉推注 10~20ml,继之每日 20~100ml加入 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4.1 临床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 1周内吐血或黑便停止,大便潜血连续 3天阴性,出血伴随症状明显改善。

显效: 1周内吐血或黑便停止,大便潜血连续 3天阳性,出血伴随症状有所改善。

有效: 1周内吐血或黑便减少,大便潜血连续 3天阳性,出血伴随症状略有改善。

无效:治疗一周,出血不止,重度出血经治疗 24 小时后无好转或加重,出血伴随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胃癌( carcinoma of stomach ) 胃癌是起源于胃上皮的恶性肿瘤。胃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其发病机制具有多因素及多阶段过程。

其中以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及遗传为主要因素。

我国每年约有 16万人死于胃癌,男女比例 2.3~3.6: 1,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 23.03%。

中晚期胃癌 5年、 10年生存率分别只有 9.9%和 1.4%。近 10年来晚期胃癌化疗水平有明显进步,近期客观有效率进一步提高,单药达 20%以上,两药 30%以上,三药在 40%以上,但中位生存期仍在 810个月。

对于术前、术中放疗或术后辅助性放疗可否增加生存期尚无明确结论。

胃癌属中医“反胃”、“噎嗝”、“积聚”、“胃脘痛”等范畴。

1.1 病名诊断 1.1.1 临床表现 ( 1)症状:早期胃癌中 70%以上无症状、根据发病机制可将晚期胃癌症状分 4个方面。

1)因癌肿增殖而发生能量消耗与代谢障碍,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消瘦、贫血等,晚期呈恶病质状态。

2)胃癌溃烂所致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穿孔等,表现为呕血、黑便、贫血。约 30%的胃癌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3)胃癌的机械性作用引起的症状,如胃充盈不良而引起的饱胀感、沉重感等;肿瘤位于贲门可引起进食梗阻;幽门或胃窦肿瘤造成梗阻可引起呕吐,且呕吐量大,内有大量宿食。

4)癌肿扩散转移引起的症状,如腹水、肝肿大、黄疸及远处器官转移而引起的相应症状。

( 2)体征:早期胃癌可无任何体征,中晚期胃癌以上腹部压痛最常见。

1∕3患者可扪及上腹部肿块,晚期转移可扪及肝肿大且表面不规则、黄疸、腹水、左锁骨上及左腋下淋巴结转移等。

胃癌的癌旁综合征包括血栓性静脉炎、黑棘病和皮肌炎等,可有相应的体征。

1.1.2 发病特点初发病时常无明显症状,当出现典型症状时,病情则发展快,预后不良。

1.1.3 诱发因素 吸烟、饮酒、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1.3 证候诊断 1.3.1 肝胃不和证 主症:( 1)胃脘胀痛,痛无定时(或饥饿性作痛或饭后疼痛);( 2)两胁胀满或胀痛。

次症:( 1)情志抑郁,善太息;( 2)不欲食,或时有呕吐呃逆;( 3)吞酸嗳气;( 4)胃脘嘈杂;( 5)舌苔薄黄或薄白;( 6)脉弦或脉细。

证候确定:主症 2项,或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2 痰湿阻滞证主症:( 1)胃脘痞闷;( 2)呕吐痰涎;( 3)进食噎阻不利。

次症:( 1)纳呆;( 2)大便时结时溏;( 3)进食噎阻;( 4)舌苔白腻;( 5)舌体胖大有齿痕;( 6)脉滑。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或主症第 1项加次症 2项。

1.3.3 瘀血内结证主症:( 1)胃脘刺痛,疼痛剧烈拒按;( 2)上腹肿块;( 3)呕血、便血。

次症:( 1)肌肤甲错;( 2)上腹饱胀;( 3)进食噎阻;( 4)舌苔薄白或薄黄;( 5)舌质紫黯或有瘀斑;( 6)脉沉细或涩。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或主症第 1项加次症 2项。

1.3.4 胃热阴虚证主症:( 1)胃脘隐痛灼热;( 2)口干喜冷饮;( 3)饥不欲食;( 4)舌质红少津。

次症:( 1)胃脘嘈杂;( 2)大便干结;( 3)五心烦热;( 4)舌苔黄或少苔、剥苔、无苔;( 5)脘痞不舒;( 6)脉细数。

证候确定:主症 3项,或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5 脾胃虚寒证主症:( 1)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食生冷加重;( 2)呕吐清水;( 3)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

次症:( 1)纳呆;( 2)大便溏薄;( 3)面色晄白;( 4)四肢不温;( 5)神疲乏力;( 6)舌苔白滑;( 7)舌体淡胖;( 8)脉沉细或沉缓。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或主症第 1项加次症 3项。

1.3.6 气血两虚证主症:( 1)面色无华;( 2)神疲乏力;( 3)心悸气短。

次症:( 1)消瘦;( 2)自汗;( 3)懒言;( 4)头晕;( 5)舌苔薄白;( 6)舌质淡,边有齿痕;( 7)脉细数无力或虚大无力。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或主症第 1项加次症 3项。

2. 分证论治 2.1 肝胃不和证 治法:舒肝和胃,降逆止痛。主方: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药物:柴胡 6g,当归 10g,白芍 12g,茯苓 12g,白术 9g,甘草 6g,郁金 9g,元胡 12g,川楝子 9g,淡竹茹 12g,生赭石 9g(先煎),鸡内金 9g,白石英 15g,藤梨根 30g。

2.2 痰湿阻滞证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散结。主方: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药物:法半夏 9g,陈皮 9g,茯苓 12g,枳壳 12g,郁金 12g,浙贝母 12g,全瓜蒌 12g,炒薏苡仁 9g,炒莱菔子12g,山慈菇 12g,淡竹茹 12g,白豆蔻 9g。

2.3 瘀血内结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方: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生地 12g,五灵脂 9g,川芎 9g,桃仁 12g,赤芍 12g,甘草 6g,香附 5g,红花 9g,枳壳 12g,柴胡 6g,川牛膝 12g,蒲黄 9g(包煎),干蟾皮9g,白屈菜 30g,藤梨根 30g,山楂15g,仙鹤草 15g。

2.4 胃热阴虚证 治法:清热养阴,益胃生津。主方:竹叶石膏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淡竹叶 9g,生石膏(先煎) 18g,半夏 9g,麦门冬 12g,太子参 18g,南北沙参各 12g,天花粉 15g,玉竹 12g,陈皮 9g,知母 9g,藤梨根 30g,白花蛇舌草 30g。

2.5 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主方:理中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党参 12g,白术 12g,干姜 9g,炙甘草 6g,吴茱萸 6g,半夏 9g,陈皮 9g,高良姜 9g,荜苃 9g,龙葵 18g,茯苓 12g,炒薏苡仁 18g,焦楂曲各 15g,丁香 3g,厚朴 10g。

2.6 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气养血。主方: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药物:党参 15g,茯苓 12g,白术 12g,熟地黄 12g,白芍 12g,当归 12g,川芎 9g,炙甘草 18g,肉桂 6g,丹参 18g,炒杏仁 15g,陈皮 9g。

3. 中成药应用举例 参莲胶囊 每次 6粒,每日 3次。适用于气血瘀滞、热毒内阻而致的胃癌患者。

平消胶囊 每次 48粒,每日 3次。适用于痰瘀内结型胃癌,在早中期术后抗转移复发,晚期延长生存期均可应用。

华蟾素片 每次 34 粒,每日 34 次。适用于各种早期肿瘤的抗转移复发治疗,中晚期肿瘤的祛邪治疗。

4.1.1 肿瘤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解( CR):肿块完全消失持续4周。

部分缓解( PR):肿块缩小 50%以上,时间不少于 4周。

稳定( NC):肿块缩小不及 50%或增大未超过 25%。

进展( PD):肿块增大 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

4.1.2止痛疗效评定标准 0度:疼痛未缓解。 1度:轻度缓解(疼痛减轻约 25%)。 2度:中度缓解(疼痛减轻约 50%)。 3度:明显缓解(疼痛减轻 75%以上)。

4 度:完全缓解(疼痛消失)。

胃下垂( gastroptosia ) 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悬力不足,胃膈韧带、胃肝韧带及胃脾韧带松弛,或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站立时胃下缘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脊连线以下所致。

临床表现为脘腹痞满,嗳气不舒,胃脘胀痛,大便不调,肠鸣漉漉等胃肠功能失调的症状。

本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原因尚不明确,多与重力因素、胃肌张力减退、膈肌松弛等因素有关。

该病多见于女性、瘦长无力体形者,长期站立工作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伴腹肌张力低下,长期卧床少动者和慢性消化性疾病的患者。

本病属于中医“胃缓”、“胃痞”、“嗳气”等范畴。

1 诊断 1.1 疾病诊断 1.1.1 临床表现 ( 1)症状: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表现为胃肠功能低下、胃肠动力减弱和分泌功能紊乱。

患者常出现上腹不适、易饱胀、厌食、嗳气、便秘、腹痛等症状,有时可觉乏力、心悸、头晕及昏厥等。

此外,也可伴随有其他脏器如肝、肾、结肠下垂的表现,患者常有消瘦、乏力、低血糖等表现。

( 2)体征: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消瘦,肋下角常小于 90o;进餐后叩诊,胃下极可下移至盆腔。

上腹部可有压痛,且常因卧位与立位变化而使压痛点改变,上腹部易触到明显的腹主动脉搏动,胃区可有振水音。

1.1.2 发病特点 起病缓慢,腹胀常于餐后、站立过久和劳累后加重,平卧后常可减轻,腹部疼痛呈隐痛或胀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

1.1.3 诱发因素 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因素。

1.2 证候诊断 1.2.1 中气下陷证 主症:( 1)脘腹重坠作胀;( 2)食后、站立、或劳累后腹胀益甚,平卧可减轻;( 3)神疲乏力;( 4)食少纳呆。

次症:( 1)头晕气短;( 2)形体消瘦:( 3)大便溏薄;( 4)脱肛、崩漏、肾下垂;( 5)舌淡,有齿痕;( 6)脉缓弱或濡细。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或主症第 1项加次症 3项。

1.2.2 肝胃不和证主症:( 1)胃脘胀满疼痛,连及两胁;( 2)心烦易怒;( 3)遇情绪波动加剧;( 4)失眠多梦。

次症:( 1)口苦口干,或咽似物梗;( 2)胸闷食少; (3)嗳气呃逆;( 4)大便不爽;( 5)舌淡红,苔薄白;( 6)脉弦。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2.3 胃阴不足证主症:( 1)舌红无苔少津;( 2)胃脘胀满,隐隐灼痛;( 3)手足心热;( 4)口干咽燥。

次症:( 1)饥不欲食;( 2)寐差多梦;( 3)胃中嘈杂;( 4)大便干燥;( 5)脉细数。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2.4 脾肾阳虚证主症:( 1)脘腹冷痛,喜温喜按;( 2)遇冷或劳累后加重;( 3)畏寒肢冷;( 4)得食痛减,食后腹胀。

次症:( 1)倦怠乏力;( 2)食欲不振;( 3)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 4)腰膝冷痛;( 5)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 6)脉沉细或迟。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2.5 痰饮停胃证主症:( 1)呕吐清水稀涎;( 2)胃脘胀满,有振水声;( 3)肠鸣漉漉。

次症:( 1)头晕目眩;( 2)胸闷心悸;( 3)神疲气短;( 4)大便溏薄;( 5)恶心食少;( 6)舌淡胖,苔滑腻;( 7)脉弦滑。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2.6 瘀阻胃络证主症:( 1)舌质紫黯,舌有瘀斑,舌下青筋迂曲;( 2)胃脘坠胀刺痛;( 3)呕血或黑便。

次症:( 1)久痛不已;( 2)痛处拒按;( 3)痛有定处;( 4)入夜痛甚;( 5)面色晦暗;( 6)肌肤甲错;( 7)苔白;( 8)脉弦涩。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2. 分证论治 2.1 中气下陷证 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强胃。 主方: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合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黄芪 15g,人参 15g,白术 10g,炙甘草 6g,陈皮 6g,当归 10g,升麻 3g,柴胡 3g,饴糖 20g,桂枝 6g,白芍 12g,生姜 6g,大枣 15g,枳壳 9g。

2.2 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主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柴胡 9g, 香附 9g,川芎 9g,枳壳 9g,白芍 15g,炙甘草 6g,陈皮 9g,黄芪 15,白术 10g。

2.3 胃阴不足证 治法:滋阴润燥,健脾养胃。主方:益胃汤(《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生地 12g,麦冬 10g,北沙参 10g,玉竹 15g,石斛 10g,太子参 15g,怀山药 15g,佛手 9g,枳壳 9g,鸡内金 9g。

2.4 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散寒,补益脾肾。主方:理中汤(《伤寒论》)合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干姜 9g,白术 12g,炙甘草 6g,熟地黄 15g,山茱萸 12g,山药 15g,桂枝 5g,炮附子 5g,泽泻 9g,茯苓10g,丹皮 10g。

2.5 痰饮停胃证 治法:温胃化饮。主方:苓桂术甘草汤(《伤寒论》)合小半夏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茯苓 15g,桂枝 9g,白术 10g,甘草 6g,姜半夏 9g,生姜 6g,苍术10g,泽泻 9g,砂仁 6g,枳壳 9g。

2.6 瘀阻胃络证 治法:行气化瘀。主方: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五灵脂 10g,当归 10g,川芎 9g,桃仁 9g,赤芍 10g, 红花 6g,乌药 9g,延胡索 9g, 香附 9g,枳壳 9g,甘草 6g,黄芪 15g,白术 10g。

3. 中成药应用举例 补中益气丸 每次 6g,每日 2~3次。适用于脾胃气虚证。

逍遥丸 每次 6-9g,每日 1—2次。适用于肝郁血虚证。

桂附地黄丸 每次 9g,每日 2次。适用于肾阳不足者。

理中丸 每次 9g,每日 2次。适用于中虚有寒证。

六味地黄丸 每次 9g,每日 2次。适用于肾阴亏虚证。

4.1 临床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自觉证候消失,上消化道钡透复查,胃角切迹已回升到两髂嵴连线水平以上者。

显效:自觉证候明显减轻,上消化道钡透复查,胃角切迹已回升< 6cm但尚未治愈者。

有效:自觉证候减轻,上消化道钡透复查,胃角切迹已回升 15cm者。

无效:自觉证候无变化,上消化道钡透复查,胃角切迹回升< 1cm者。

胃术后并发症( postgastrectomy sequelae ) 胃术后并发症指胃肿瘤、消化性溃疡、胃出血、胃憩室、胃损伤等疾病而行胃部分或全胃切除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包括餐后综合征、盲袢综合征、残窦综合征、吻合口溃疡、胃切除后胆汁反流性胃炎、吻合口梗阻、输入袢梗阻、输出袢梗阻、术后胃出血、残胃癌、胃切除后的营养不良以及术后胃瘫综合征等。

发生原因与手术术式与手术损伤、饮食习惯、药物等因素有关。

发病率国内报道一般为 5%15%。 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痞证”、“便血”、“呕吐”、“泄泻”等范畴。

1. 证候诊断 1.1 气滞证 主症:( 1)胃脘胀痛,攻窜两胁;( 2)呕吐时作时止;( 3)泄泻或伴腹胀。

次症:( 1)遇恼怒复发或加重;( 2)胸胁胀闷;( 3)嗳气,矢气后减轻;( 4)善怒喜太息;( 5)反酸、吐酸;( 6)舌苔薄;( 7)脉弦。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2 肝胃郁热证主症:( 1)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 2)食如即吐;( 3)吐血或柏油样大便。

次症:( 1)口干口苦,喜冷饮;( 2)心烦易怒,反酸嘈杂;( 3)尿黄便干;( 4)舌红苔黄;( 5)脉弦数。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 胃肠积热证主症:( 1)脘腹绞痛,痛势急迫;( 2)呕吐频繁。

次症:( 1)大便秘结;( 2)腹胀拒按:( 3)烦渴引饮;( 4)舌苔黄燥;( 5)脉滑实。

证候确定:( 1)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4 瘀血证主症:( 1)胃脘痛,痛处固定,如刺如割;( 2)大便色黑。

次症:( 1)入夜痛甚;( 2)或痛彻胸背 ;( 3)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点;( 4)脉涩。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5气虚证主症:( 1)胃脘隐痛,得食痛减;( 2)大便呈柏油样;( 3)泄泻,每因稍进油腻食物而诱发。

次症:( 1)神疲气少;( 2)纳少,便溏;( 3)面色萎黄,自汗;( 4)舌质淡;( 5)脉细弱。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6 脾胃阳虚证主症 :(1)胃脘隐痛,喜温喜按;( 2)呕吐,饮食稍有不慎则诱发;( 3)大便紫黯呈柏油样;( 4)泄泻,完谷不化,或不能自禁。

次症:( 1)形寒肢冷;( 2)口干不渴;( 3)小便清长,便溏;( 4)舌苔润,舌淡胖;( 5)脉沉迟。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7胃阴亏虚证主症( 1)胃脘疼痛,空腹时加重;( 2)干呕;( 3)舌苔少或无苔,舌红少津。

次症:( 1)嘈杂口干;( 2)知饥不欲食;( 3)手足心热或大便干结;( 4)脉细数。

证候确定 :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2. 分证论证 2.1 气滞证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主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味。

药物:柴胡 9g,制香附 9g,川芎 6g,陈皮 10g,枳壳 9g,酒白芍 15g,甘草 3g,法半夏 9g,茯苓 12g,木香 6g(后下)。

2.2肝胃郁热证 治法:疏肝泄热,理气和胃。主方:化肝煎(《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青皮 6g,陈皮 6g,酒白芍 15g,丹皮 10g,栀子 5g,泽兰 10g,贝母9g,佛手 9g,蒲公英 15g,甘草 5g。

2.3 胃肠积热证 治法:清热散积,通腑降浊。主方:大承气汤(《伤寒论》)加味。主方:大黄 10g(后下),芒硝 10g(冲服),厚朴 9g,枳实 9g,大腹皮 9g,炒莱菔子 6g,木香 6g(后下)。

2.4 瘀血证 治法:活血通络。主方:失笑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合四逆散(《伤寒论》)加减。

药物:生蒲黄 9g(包),炒五灵脂 10g(包),柴胡 9g,酒白芍 15g,枳壳 9g,甘草 3g,丹参 15g。

2.5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主方:异功散(《小儿药证直决》)加味。

药物:党参 10g,炒白术 10g,茯苓 15g,陈皮 10g,炙甘草 3g,丹参 15g,枳壳 9g,蒲公英 15g。

2.6 脾胃阳虚证 治法:温中健脾。主方:理中汤(《伤寒论》)加味。 药物:干姜 6g,人参 6g,炒白术 10g,炙甘草 5g,丁香 3g,白蔻仁 6g,制附子 6g,蒲公英 15g。

2.7胃阴亏虚证 治法:养阴益胃。主方: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沙参 9g,麦冬 10g,玉竹 10g,甘草 3g,冬桑叶 10g,花粉 15g, 扁豆 10g,酒白芍 15g,百合 12g,佛手9g。

3. 中成药应用举例 木香顺气丸 每次 69g,每日 23次。适用于湿浊阻滞气机证。

舒肝止痛丸 每次 44.5g, 每日 2次。适用于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证。

荜铃胃痛冲剂 每次 1包,每日 3次。适用于气滞瘀血证。

香砂养胃丸 每次 9g,每日 2次。适用于脾胃虚寒证。

补中益气丸 每次 6g,每日 23次。适用于脾胃气虚证。

4.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主症与次症全部消失,相应的主要理化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

显效:主症与次症均有明显改善,相应的理化检查好转。

有效:主症与次症均有改善,相应的理化检查改变不大。

无效:主症与次症均无变化,相应的理化检查无改变。

幽门螺杆菌感染( infection of heliobacter pylor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由于幽门螺杆菌定植于上消化道等部位所导致的一类疾病。

幽门螺杆菌是从人胃黏膜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弯曲状杆菌,现已确认它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并且与胃癌和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 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一般认为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的口 -口或粪 -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经济落后、居住环境差及不良卫生习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呈正相关。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最高,可达 80%90%,其次是复合性溃疡、胃溃疡、慢性胃炎等。

本病属于中医“胃痛”、“纳呆”、“痞满”、“吞酸”、“嘈杂”等范畴。

1 诊断 1.1 疾病诊断 1.1.1 临床表现 幽门螺杆菌感染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疼痛最为多见,部位常为上腹部,疼痛性质可为隐痛、钝痛、胀痛、刺痛、冷痛、灼痛或绵绵作痛,程度可轻可重,还可见腹胀、早饱、嗳气、反酸、烧心、恶心等。

体格检查对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意义不大,可有上腹轻压痛,也可无明显阳性体征。

1.1.2 发病特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部位在上消化道,如胃、十二指肠和食道下端,主要定植于胃型上皮,如胃黏膜、十二指肠黏膜的胃型上皮化生区、食管的胃型上皮化生区( Barrett食管)。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具有家庭聚集倾向,症状的出现或加重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1.1.3诱发因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流行病学的资料显示该病与不洁饮食密切相关,与环境因素及因劳累过度或情绪波动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目前尚缺乏可靠证据。

1.3 证候诊断 1.3.1脾胃湿热证 主症:( 1)胃脘胀满或灼痛;( 2)口苦,口黏,口臭,口渴不欲饮;( 3)头身重着;

( 4)舌红,苔黄腻或黄厚;( 5)脉弦滑或滑数。

次症:( 1)症状食后尤甚;( 2)喛气,纳差;( 3)吞酸,嘈杂;( 4)大便不爽或秘结。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2 肝胃郁热证主症:( 1)胃脘灼热,痛势急迫;( 2)烦躁易怒;( 3)嘈杂反酸;

( 4)口干口苦。次症:( 1)面红目赤;( 2)大便秘结;( 3)舌红苔黄;( 4)脉弦或数。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3 肝气犯胃证主症:( 1)胃脘胀痛,攻撑两胁;( 2)每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或加重;( 3)喛气或矢气则舒;( 4)心烦易怒,喜太息。

次症:( 1)胸闷食少;( 2)大便不畅;

( 3)舌红苔薄白;( 4)脉弦有力。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4 胃络瘀血证主症:( 1)胃痛如刀割或针刺,痛有定处;( 2)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 3)脉涩。

次症:( 1)痛势较剧,痛彻胸背;( 2)按之痛甚,食后痛甚,夜间为甚;( 3)呕血或黑便史。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5 脾胃虚寒证主症:( 1)胃痛绵绵,喜温喜按;( 2)遇冷或劳累后发作或加重;( 3)空腹痛甚,得食痛减,食后腹胀。

次症:( 1)纳少便溏;( 2)倦怠乏力,神疲懒言;( 3)畏寒肢冷;( 4)口淡流涎;( 5)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 6)脉沉细弱。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1.3.6:胃阴亏虚证主症:( 1)胃脘隐隐灼痛,或胃脘嘈杂,饥时较甚;( 2)似饥而不能食,口干不欲饮;舌红少津,舌面有裂纹,苔少或无苔。

次症:( 1)口燥咽干;( 2)纳呆干呕;( 3)手足心热,身体消瘦,大便干燥;( 4)脉细数。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

2 、分证论治 2.1 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主方:三仁汤(《温病条辨》)合连朴饮(《霍乱论》)加减。

药物:杏仁 9g,白蔻仁 6g,生苡仁 20g,滑石 9g,通草 4g,竹叶 6g,川朴 6g,半夏 9g,黄连 5g,石菖蒲 9g,栀子 9g,芦根 30g。

2.2 肝胃郁热证 治法:疏肝和胃,清热解郁。主方:化肝煎(《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青皮 9g,陈皮 9g,白芍 15g,丹皮 12g,栀子 9g,浙贝母 6g,泽泻 9g。

2.3肝气犯胃证 治法:舒肝理气,和胃止痛。主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柴胡 9g,香附 9g,川芎 9g,陈皮 9g,枳壳 9g,白芍 15g,广木香 6g,甘草 6g。

2.4胃络瘀血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方:失笑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合丹参饮(《伤寒论》)加减。

药物:五灵脂 10g(包布),生蒲黄 9g(包布),丹参 15g,檀香 5g,生大黄 6g,三七粉 3g(冲服)。

2.5 脾胃虚寒证 治法:益气健脾,温中止痛。主方: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合理中丸(《伤寒论》)加减。

黄芪 15g,桂枝 9g,白芍 15g,干姜9g,炙甘草 6g,延胡索 9g,白术 12g。

2.6胃阴亏虚证 治法:滋阴益胃,和中止痛。主方:一贯煎(《续名医类案》)合芍药甘草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生地 15g,沙参 15g,麦冬 12g,当归 12g, 白芍 15g,炙甘草 6g,枸杞子 12g,川楝子 9g。

2.7寒热夹杂证 治法:和胃开痞,条件寒热。主方: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黄芩 9g,黄连 3g,干姜 9g,半夏 9g,党参 9g,甘草 9g,大枣 12枚。

3. 中成药应用举例 以下中成药对 Hp 均有一定的灭杀作用,但疗效尚不十分肯定,需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加味左金丸 每次 69g,每日 23次。适用于肝胃不和证。

牛黄清胃丸 每次 2丸,每日 23次。适用于心胃火盛证。

摩罗丹 每次 1丸,每日 3次。适用于郁热阴伤,气滞络瘀之胃脘痞闷、胀满、嗳气烧心等。

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即幽门螺杆菌根除(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停药至少 4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形态学阴性;尿素酶依赖性实验阴性。用于临床目的选作一项即可;用于科研目的,需两项均阴性。

需取活组织检查者,用于临床目的取胃窦和胃体粘膜。

显效:即幽门螺杆菌清除(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停药后立即复查),指标同上。

有效:幽门螺杆菌形态学检测,用高倍镜观察,按( +)、( ++)、( +++)分级,级别减低但仍然有菌或尿素酶依赖性实验定量测试数值明显降低但未达阴性值。

无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停药至少四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形态学阳性;尿素酶依赖性实验阳性。

上述两项中任何一项符合者,则幽门螺杆菌阳性,治疗无效。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因胃次全切除术并行胃 -空肠吻合术后,或幽门功能失调,以致胆汁反流而引起的胃炎。

长期随访发现,胃切除术后残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中,患者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率可达 95%,几乎所有胃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存在胆汁反流;

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患者胃镜检查 36%67%合并胆汁反流性胃炎;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有 51%89%伴胆汁反流性胃炎。

其他因素引起幽门功能不全而致胆汁反流的占 1.5%。

近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年龄、性别与发病无关。

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嘈杂”范畴。

1. 诊断 1.1 疾病诊断 1.1.1 临床表现 ( 1)疼痛:多为中上腹烧灼痛或胀痛,无规律性,多为持续性,或晨起明显,或餐后加重,服抑酸或灭菌药物无效。

( 2)呕吐:胆汁性呕吐为其特征性表现。伴恶心,呕吐物中常有食物。

( 3)可有贫血、消瘦、食欲不振、口苦等症状。

( 4)如为幽门功能失调者,还常有原发病的症状,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胆石症、胆囊炎等。

1.1.2 发病特点 胃切除术后 125年内发生,临床表现明显有特异性;幽门功能失调者无特异性,症状的出现或加重常与嗜烟酒、精神因素及原发病有关。

1.1.3诱发因素嗜烟酒、情绪波动、气候变化、饮食不洁、劳累过度等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1.3.2 脾胃湿热证主症:( 1)胃脘胀痛;( 2)呕恶;( 3)食欲不振;( 4)尿黄而少;( 5)舌红苔黄腻;( 6)脉濡数。

次症:( 1)体倦身重;( 2)厌恶油腻:( 3)大便溏泄不爽;( 4)身热,渴不欲饮;( 5)口苦。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或主症第 1项加次症 3项。

1.3.3脾胃虚寒证主症:( 1)胃脘冷痛,喜温喜按;( 2)每遇凉或劳累后加重;( 3)进食后腹胀;( 4)舌淡胖嫩,有齿痕,苔白润。

次症:( 1)肢体困重,神疲懒言;( 2)四肢不温;( 3)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4)脉沉迟。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或主症第 1项加次症 3项。

1.3.4胃阴虚证主症:( 1)胃脘隐痛,空腹明显;( 2)饥而不欲食;( 3)口燥咽干;( 4)舌红少苔或无苔;( 5)脉细数。

次症:( 1)脘腹胀闷;( 2)干呕纳呆:( 3)嘈杂;( 4)大便干结。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或主症第 1项加次症 3项。

1.3.5气滞血瘀证主症:( 1)胃脘胀痛或刺痛,拒按,痛有定处;( 2)呕吐、呃逆;( 3)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 4)脉弦涩。

次症:( 1)疼痛剧烈;( 2)呕血或黑便;( 3)性情急躁。

证候确定:主症 2项加次症 2项,或主症第 1项加次症 3项。

2. 分证论证 2.1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解郁。主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味。

药物:柴胡 9g,香附 9g,川芎 9g,陈皮 9g,枳壳 9g, 白芍 15g,甘草 6g,半夏 9g,茯苓 15g,白术 10g,厚朴9g,莪术 9g。

2.2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主方:茵陈蒿汤(《伤寒论》)加味。 药物:茵陈 10g,栀子 9g,大黄 6g,柴胡 9g,枳实 9g,蒲公英 15g,白花蛇舌草 15g,半夏 9g,白芍 15g,茯苓 10g,甘草 6g。

2.3 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主方:理中丸(《伤寒论》)加味。 药物:干姜 3g,党参 12g,白术 10g,黄芪 15g,桂枝 5g,香附 9g,半夏 9g,枳壳 9g,当归 10g,茯苓 10g,陈皮 9g,甘草 6g。

2.4胃阴虚证 治法:养阴益胃,健脾和胃,活血化瘀。

主方:益胃汤(《温病条辨》)加味。 药物:沙参 9g,麦冬 12g,生地 15g,党参 12g,白术 10g,白花蛇舌草 15g,甘草 6g。

2.5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解郁,活血化瘀。主方: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当归 10g,川芎 9g,桃仁 9g,赤芍 10g,乌药 9g,甘草 6g,香附 9g,红花 9g,枳壳 9g,柴胡 9g,白花蛇舌草 15g。

3. 中成药应用举例 胃苏冲剂 每次 1包,每日 3次。适用于气滞者。

气滞胃痛冲剂 每次 1包,每日 3次。适用于气滞者。

胃舒康冲剂 每次 6g,每日 3次。适用于脾胃虚寒、气滞血瘀者。

荜铃胃痛冲剂 每次 1包,每日 3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养胃舒胶囊 每次 3粒,每日 3次。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复习题 1.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诊断依据、论治方法是

2.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是 3. 上消化道岀血,脾虚不摄证的诊断依据、论治方法是

4. 胃下垂,中气下陷证的诊断依据、论治方法是

5.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络瘀血证的诊断依据、论治方法是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