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杨明洁 组版 吴 婷 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 战疫一线...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看无锡

发布厅 健康专刊 编辑 杨明洁组版 吴 婷

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

08

近日,新吴区委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共产党员进行通报表扬,硕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薛峰赫然在列。薛峰一家,除了他本人外,妻子和儿子也都是医务人员。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家三口从早到晚难得见面,或匆匆见了一面后三人就又奔赴各自的岗位战疫,真正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

近日,无锡市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基地——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的医护人员走进青山高中,为100多名新疆班的学子提供视力筛查和健康咨询服务。

受疫情影响,自今年1月21日起,青山高中新疆班的学生就一直没离开过学校。假期中,孩子们

“停课不停学”,继续上网课、做作业。一个超长假期后,不少学生反映视力下降明显,有的需要复查视力,有的需要重新配镜。4月 12日,江大附院把“健康直通车”开进学校,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为同学们检测视力。筛查现场,除了查视力、验光以外,医生们还用带来的

手持式裂隙灯、眼底镜等专业设备给同学们进行眼部疾病及斜视、弱视的检查。

作为无锡市唯一的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基地,江大附院眼科开展了“为EYE点亮,与爱同行”主题系列活动,一年多为3万名青少年儿童提供视力筛查和近视防控指导,同时,还与澳大利亚华柏恩视光中心、北京同仁医院、江南大学医学院在预防近视发展方面建立紧密的技术、科研合作,率先引入5度精准验光、3D镜框打印、儿童智能可穿戴近视防控眼镜等新技术新项目,全方位织密青少年儿童视力健康“防护网”。 (杨敏燕 图文报道)

织密青少年视力健康“防护网”

近期,一名男性患者右侧肩背部反复出现疼痛3月余,生活工作颇受影响,遂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三院院区)疼痛科就诊。核磁共振及B超检查后发现:肩关节右侧冈上肌腱鞘周围积液,冈上肌局部水肿,出现一团囊性液体,诊断为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最常发生于腕背横纹处,较少出现在肩关节。肩关节腱鞘囊肿临床上通常表现为疼痛和力弱症状,囊肿内液体增多压迫肩胛上神经导致冈上肌和冈下肌疼痛。一般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切开手术、关节镜下手术、关节镜联合切开手术等。保守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及外用膏药。

由于囊肿位置较深,口服药物及外用膏药难以起效,如果不能完成囊肿抽液就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眼下当务之急就是在超声引导下抽取囊肿内积液。平时积液穿刺通常选择10厘米的穿刺针,但考虑到患者肩痛时间久,囊肿内积液时间较长,液体会

变得黏稠,一般的穿刺针可能难以抽取。疼痛科方明主任经过综合评估和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决定采用腰硬联合穿刺包中的硬膜外穿刺针。

治疗过程中,方主任很快就将穿刺针穿入到达囊肿位置,但是穿刺针刺入囊腔后回抽却没有任何积液流出。凭借多年超声引导下的穿刺经验判断,穿刺针没有真正刺破囊壁。面对棘手的诊疗,方主任果断利用“腰硬联合穿刺”技术,将细长的腰麻针以“针中针”的方式穿入粗针中,细针的锐利尖锋能有效突破厚实的囊壁,粗针可以顺势滑入囊内。这时候立即有了明显的“突破感”——穿刺针刺破囊壁!随之而来的便是6毫升左右黏稠的黄色积液。

穿刺结束后,患者不久就欣喜地发现疼痛消失了,他连连竖起大拇指,说:“3个多月的肩痛居然一针搞定,见效真是太快了!”随后患者来院复诊,告知肩痛感消失,其他一切恢复正常。 (孙燕)

江大附院

“针中针”穿刺速解患者肩痛

1岁3个月的明明(化名)出生后,在新生儿期就有房扑、房速发作,体检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动脉导管未闭4.3毫米。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独立为患儿完成了介入手术。

手术前,医院组织心胸外科、心超室、麻醉科等多学科进行术前讨论,围绕患儿年龄小、动脉导管较粗、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充分论证。该院心血管内科专家用 10-8毫米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进行

封堵,封堵器固定良好,不影响肺动脉、主动脉流速,无残余分流,心脏杂音消失,手术成功。术后次日患儿即治愈出院。

自2003年起,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依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已成功完成近500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仅2019年就完成近60例,比往年有明显增长。截至4月17日,该院已独立完成2例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和1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标志着儿童医院心脏介入治疗再上新台阶。(刘婷、华琦)

市儿童医院首次独立完成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

◆耐心解答,提高用药依从

“我是来看皮肤问题的,为什么你们的医生给我开氨甲环酸注射液?我在网上查了,说这是止血药。是你们配错了还是医生开错了?”一大早,无锡二院的药师小徐接起电话,就听到一位患者怒气冲冲的指责声。她立即跟患者解释氨甲环酸的治疗作用,并告诉患者,这个药搭配仪器对她的皮肤问题效果很明显。听了她的解释,患者虽然仍然不明白药物作用原理,但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小徐不放心,又耐心地嘱咐:“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

类似的电话,药房每天都能接到。在许多人的眼里,药师就是发发药,其实不然,药师需要了解每一种药物的作用机理、禁忌证以及配伍禁忌等,并严格审核临床开出的药方,和为患者答疑解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人习惯在看病前和用药前先上网查看,一旦发现有与医嘱不相同的地方,会首先怀疑是医生开错药或药房配错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解答,许多患者会随意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或自行买药搭配服用,导致病情加重

或延误。因此耐心解释,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成为他们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成为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渠道之一。

◆反复叮嘱,保证药品药效

“注意这两个药不能同时服用,要间隔两个小时。千万记得啊!”药师发药时虽反复叮嘱,但许多患者并没有放在心上,导致用药效果不佳。60多岁的刘先生因骨质疏松来无锡二院就诊,吃了两个月的阿仑磷酸钠,效果不明显,而认识的病友吃这个药都很管用,于是刘先生产生怀疑。经过仔细询问,二院药师注意到患者的用药清单上还配有一瓶碳酸钙D3片,而钙剂会影响阿仑磷酸钠的吸收。经过提醒,刘先生想起了医生和药师的确都反复交代过不能同时用药,但因为年纪大搞不清、图方便,将两种药同时服用了。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虽然每次配药都会有用药清单,但很多患者并不会认真去看,因此出现了很多错误用药的情况,如有患者白天服用了本应在睡前服用的特拉唑嗪(高特灵),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将本该放置于冰箱的药品置于室温保存,造成药品失效;将不可掰开服用的硝苯地平控释片掰开服用,导致药效不佳等。通过小小的发药窗口,药师们的“念叨”使许多患者达到了临床治疗效果。

◆参与临床,保障用药安全

除了在药房发药、审核药方,无锡二院的药师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参与交班、查房、抢救和病例讨论等临床工作,给患者用药安全又增添了一份保障。老胡是心内科的老病人了,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和临床药师挺熟悉。一次闲聊时提到,最近刷牙

时总是容易出血。临床药师经过详细询问发现,老胡最近检查出了高血脂,正在服用非诺贝特,而非诺贝特能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临床药师立即联系医生,专门为老胡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用药方案。老胡非常感激,“多亏有药师发现了我的问题,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药师参与临床工作,联合临床医生对患者“量体裁衣”合理用药,极大地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过去患者出院,往往由护士将药统一拿到病房分发,患者拿回家后可能会忘记药物用法。无锡二院药学部设置了出院带药药房,患者办理出院后到出院带药药房,由药师发药并为每位出院患者提供一对一用药指导,详细讲解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及时答疑解惑,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去年,二院药学部还开展了个体化药学服务项目,对氯吡格雷、华法林、他汀类、伏立康唑等药物相关基因进行检测,临床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的基因差异,权衡用药的利弊,制定个性化的给药方案,以最大限度地使药物发挥作用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蒋欣 杨慧玲)

一扇小窗后的健康“守门人”——市二院临床药师把关用药安全背后的故事

2020年4月15-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倡导:要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可见,除了常规体检,还要重点关注防癌体检。哪些是防癌体检的高危人群?省干疗养院沈振海主任医师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是看年龄。癌症发病的第一高危因素是年龄。随着年龄增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一般来说50岁以上可以进行防癌体检。但是女性乳腺癌筛查和吸烟者肺癌筛查要提前至40岁。

第二是判断属于哪种癌症的高危人群。根据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特点和以往肿瘤筛查工作经验,以下6类人群为我国常见癌症高危人群。

1.肺癌高危人群 包括:①长期吸烟者,尤其烟龄在20年以上、每天吸

烟20支以上者;②有肺癌家族史;③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建议: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 CT筛查,如果检出肺内结节,复查间隔时间应服从医嘱。此外,做好戒烟,做好职业暴露危险的防护措施,有呼吸系统疾病也应尽早正规治疗。

2. 肝癌高危人群 包括:①年龄40岁以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②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史;③肝硬化病史。

建议: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此外,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减少饮酒、油腻和发霉食物的摄入。

3.胃癌高危人群 包括:①体检发现:胃蛋白酶原Ⅰ和(或)Ⅰ/Ⅱ比值下降、胃泌素G17升高、同时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②以往患有慢

性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史。

建议:定期胃镜检查。此外,注意戒烟戒酒,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腌渍、霉变和亚硝酸盐的摄入,积极防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4.宫颈癌高危人群 包括:①早婚、多产、多性伴侣;②患有宫颈病变并未及时治疗的;③曾患有人乳头瘤病毒(HPV);④家族中母亲或姐妹患有宫颈癌;⑤长期吸烟的妇女。

建议:应用三阶梯技术是筛查、诊治、管理宫颈癌的基本原则。①细胞学(TCT)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②阴道镜检查;③病理学检查。

5.乳腺癌高危人群 包括:①直系亲属中有得过乳腺癌;②患有乳腺囊性增生、未生育及未哺乳者;③年龄大于35岁的初产妇;④月经初潮小于12岁,行经大于42年的妇女。

建议:30 岁以后每年 1 次乳腺超

声检查。另外由医生决定是否钼靶或磁共振检查。此外,远离烟酒、保持健康的体重,适时生育,母乳喂养,营养均衡。

6.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包括:①大便隐血试验阳性;②40岁以上有大便习惯、形状、性质改变者;③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家族成员;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⑤肠血吸虫肉芽肿患者。

建议:50 岁以上没有症状的人群,最好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检测,每5年1次肠镜检查。另外,腺瘤内瘤变的肠镜,间隔时间要服从医嘱。此外,要戒烟戒酒,适当运动,避免肥胖,增加粗纤维和新鲜水果的摄入,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总之,防癌体检要有针对性和个性化,高危人群要根据年龄、家族史和生活习惯等进行筛查项目选择;要选择专业的医疗体检机构和合适的体检间隔时间。 (沈振海)

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6类高危人群如何防癌,听专家来支招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薛峰的儿子薛铠城也选择了从医。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他,目前是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的一名航医。民航作为公共运输行业,承载着公共交通疫情防控的重要安全责任。薛铠城连日来也奋战在民航抗疫前沿。作为公司的医疗卫生安全保障岗位的一员,他始终把责任刻在心里、担在肩上,每天负责保障空勤人员的健康安

全,进行体温、血压等医学检测,仔细询问机组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像陀螺一样不停运转。每一次检测、每一个数据,他都严谨对待、一丝不苟,他深知每一个细节都是一场重要的战斗,只有这样,才能守卫好身后的数千名公司员工、数万名旅客和他们的家庭,更好地保障每一趟航班的旅客平安出行,筑起疫情期间旅客健康安全的钢铁防线。

(赵瑜、陈敏杰)

航医筑好旅客健康安全的钢铁防线

薛峰的妻子周燕敏在硕放溇金村卫生服务站从事护理工作,疫情袭来,平常看似娇小柔弱的她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到防疫高速卡口战疫。她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为往来人员检测体温,仔细核查人员身份,不管刮风下雨,始终坚守在“外防输入”的最前线。卡口撤销后,

她又主动要求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检分诊台工作,对前来门诊大厅的所有患者以及陪同人员进行锡康码查询、体温检测,并进行询问登记,引导患者合理有序就医。在防护衣、护目镜下,患者看不清她的脸,但依然能感受到她眼神中传递出的温暖与坚定。

娇小柔弱也要报名到“最一线”工作

“我们坚决做到一切行动听党指挥,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全身心投入抗击疫情的各项工作……”1月31日,硕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党员先锋队成立,薛峰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作为该中心防疫总指挥,薛峰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在他的带领下,中心120余名职工主动取消春节假期和周末,不谈条件、不计报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薛峰深知,一线防控仅靠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口罩、防护

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一个都不能少。在疫情前夕物资稀缺的困境下,薛峰紧急行动,多方位、多渠道筹措防疫物资,确保防护到位,避免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给疫线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白天,薛峰要处理各类应急事件,对上沟通对接、对下指导保障,事无巨细,下班后,他还要与同事们动态分析疫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商讨进一步的应对措施。疫情以来,每天电话一个接一个,有时实在累得扛不住打个盹,醒来发现手机还攥在手里。

再累也要当好战疫“领头雁”

战疫一线活跃着这样一个三口之家

到医院看病,患者最期待的是能和医生多说几句,而拿药时,则往往是拿起便走,很少会有人和药师交流。殊不知,他们也是健康的“守门人”。他们没有临床医师冲锋一线的惊心动魄,也没有救治病人的争分夺秒,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认真细致审核每一张处方,用专业的功底把好患者用药的最后一道关口,用温情的服务让每一张处方变得“温暖”,默默守护着患者的用药安全。

图说新闻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