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琴足以撑起一座博物馆 - Scdaily.cndzb.scdaily.cn/pdf/2017/1013/2017-10-13-14.pdf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唐代古琴堪称稀世珍宝

本次航展中,拉脱维亚波罗的海蜜蜂特技飞行表演队首次亮相中国,6架黄色和蓝色相间的飞机排成箭头形状在空中飞行,团队的招牌动作是“疯狂蜜蜂”——飞机时而跃升盘旋,摇摆着副翼和升降舵直冲云霄,时而忽左忽右顺机鼻俯冲直下。它们与西班牙阿隆索、美国空中动力、美国杰出飞行者等世界级飞行表演队共同为观众上演了精彩的空中“舞蹈”,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当记者问到飞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时,来自中国、拉脱维亚、美国等国家 7 位飞行员不约而同地说:“自由。”“一眼望去视线毫无遮挡。”波罗的海蜜蜂飞行表演队成员瓦雷里·索伯列夫说。“哈哈,天空不堵车啊。”全国民航系统定向培训的首批女子直升机飞行员谢曦垚笑着补充道。

蔚蓝的天空中,5架的范斯飞机像精灵一样在空中上下翻飞,机尾拉出的烟雾划破长空。然后,两架飞机在机场上空画出一个

“心”形,另外一架飞机从中间穿过。这是美国空中动力飞行表演队表演的“一箭穿心”,把这份“空中的浪漫”送给中国观众。

成立于 2002 年的美国空中动力特技飞行队,共有6名成员,平均年龄 53 岁,其中 5 名年龄都在50岁以上。除了一名成员曾经是专业飞行员,其他成员都来自

各行各业,有退休通信工程师,也有就职于华尔街的投资银行职员,还有软件工程师,他们因为对飞机的热爱集结在了一起。他们除了常规特技表演队所呈现的特技飞行和编队飞行之外,还可展示独一无二的点阵喷气图案表演。

责任编辑简霞 编辑王向华 版式编辑 高钰松

新闻热线:028-86968835 四川在线http://www.scol.com.cn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14 ·城事

这把曾被耶律楚材珍藏的古琴,身价半亿

一琴足以撑起一座博物馆在四川博物院馆藏的 30 把古琴

中,国家一级文物 1 件,28 件三级文物,还有 1 件残品。这些古琴实物,不仅是中国历代古琴艺术的见证,其造型、铭文等也无不浓缩着中国古人的诗意生活和精神境界。

当刚接管这批文物时,陈静就被“竹寒沙碧”“醉玉”“浮香”等诗情画意的名字吸引。她发现不仅古琴的清和淡雅让文人雅士视为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其琴名,同样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竹寒沙碧”,这张宋代古琴造型秀丽清雅,民国时期著名的古琴演奏家、收藏家裴铁侠取杜甫诗作《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中的一句“竹寒沙碧浣花溪”,为其命名。在琴背两侧,裴铁侠让他儿子裴墨痕刻录了为琴取名的原因:“杜陵抱稷,契之怀,老无所施,将赴成都,指点浣溪,寄情幽独,大有终焉之志。余筑琴堂于沙堰,治溪绿竹丛茂,亦足以畅叙幽情,而此琴修葺适

成,因名以志之。”陈静说,抗日战争爆发后,裴铁侠

为避轰炸,在草堂不远的沙堰修筑琴堂。以杜甫诗作为琴命名,是后代文人遥寄思慕之情的典型之举。

宋代古琴“醉玉”,取自南朝《世说新语·容止》中,对嵇康醉酒后的描写。一句醉玉,形容其醉酒也如玉山之将崩,别具风采。陈静说,宋代文人雅士皆博古好学,“醉玉”之名,寄托了对魏晋名士风度的追慕;元代著名斫琴大师朱致远,以北宋诗“暗香浮动月黄昏”,为自己所斫的一把古琴命名为

“浮香”;明代古琴“太古希声”的琴身背后,阴刻了“质以云门调以广陵,一唱三叹千古希声”两行行书,以《道德经》中的“大音希声”形容此琴琴声之美;在清代蕉叶式古琴背后,道光庚戌年间的秋兰士主人,以杜甫《秋兴八首》中的诗句“碧梧栖老凤凰枝”,为古琴取名“碧梧栖凤”,并刻隶书:“以雅以南,其桐其椅。怀我好音,子孙保之。”

散文漫画精品集《此生多珍重》出版

用丰子恺的生活哲学驱散现代人的焦虑

□文莎 本报记者 肖姗姗

“人生海海,努力自爱,多加珍重!”这是一代文艺大师丰子恺对世人的暖心叮咛。日前,青年畅销书作家午歌和苏辛做客成都购书中心,围绕“在复杂世界里笃定地活:文艺大师丰子恺懂你的生活焦虑”这一主题进行对谈,并向读者推荐丰子恺的散文漫画精品集《此生多珍重》。“大师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尤其是丰子恺,他整个的思想非常丰富。”两位作家一致表示,自己深受丰子恺作品的影响。

《此生多珍重》由丰子恺女儿丰一吟授权天地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丰子恺《送阿宝黄金时代》《学画回忆》《怀李叔同先生》《艺术三昧》等40篇散文佳作和漫画经典代表作。他的散文兼有平易纯朴之风,宽仁隽永之意;他的漫画既有中国画风格的萧疏淡远,又不失西洋画法的活泼酣恣。朱自清曾评价,“一幅幅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而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说,“丰子恺是最懂中国的人。”还有巴金、朱光潜、郁达夫、林清玄等著名作家,都对丰子恺的文章和漫画赞誉有加。

作为《此生多珍重》的责任印制,苏辛介绍,岂止是写作和绘画,丰子恺还曾在翻译、教育领域留下足迹,而且成就不凡。他曾经和同学一起办过一个师范专科学校。这个学校除开设常规课程外,还增设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所以他是一个美术教育家,也是一个音乐教育家。另外他还是一个翻译家,因为他在日本留学过,把日本古典文学作品《源氏物语》翻译成了中文。

活着本来单纯,但现代人却迷失在时代的喧嚣中。在做《此生多珍重》这本书时,让苏辛感触最深的是,丰子恺一生的经历和他的心路历程,是能够治疗这个时代的焦虑症的。“不畏将来,不念过往。”苏辛说,丰子恺这种淡然、笃定的生活态度,把对过去的愤懑、对未来的迷茫统统转化为当下的努力,这就是治疗焦虑的一剂良药。

对此,午歌颇为赞同,吟诵起丰子恺的一首七言诗:“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草中。羡他村落无盐女,不宠无惊过一生。”他认为,诗句巧妙运用了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一片无瑕玉”说的是《警世通言》里的杜十娘,是美女的代名词,而“无盐女”则说的是齐宣王后钟离春,常用为丑女的代称。而在丰子恺眼里,屡遭命运捉弄的杜十娘远不及安稳度日的无盐女幸福。

“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兴许就是丰子恺的人生观。”

“中国富爸爸”汤小明回川分享理财心得

□本报记者 肖姗姗

近日,风靡世界的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20 周年修订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第一位将该书引进中国,并且自己亲身实践,真正成为了一名“中国富爸爸”的图书策划人汤小明回到家乡四川,分享了该书修订后的精彩内容和自己独到的理财心得。

20 年前,罗伯特·清崎写出《富爸爸穷爸爸》,该书后来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数年之久。2000年,图书策划人、北京读书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小明首次将《富爸爸穷爸爸》引进中国,即登上当年财经书排行榜榜首,一年的销量超过 100 万册。此后十多年,《富爸爸穷爸爸》中文版不断再版加印,罗伯特·清崎创作的

“富爸爸”书系也不断被引进。目前这本书已经被超过109个国家出版,有超过4000万读者取经于该书。而汤小明自己,本身就是最大获益者,他将书中的“富爸爸理论”实践于自己的创富过程。谈及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汤小明强调“财商”的重要。“智商、情商、财商一个都不能少。”

20 年过去,这次汤小明携手四川人民出版社对该书进行了修订。他说:

“新书的内容越来越贴合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风起云涌的经济大潮,我们在十几年的财商教育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国内大众群体的

‘MBW’财商理论体系,即从创富动机、创富行为习惯、创富路径三个方面培养学员的财商,增强大家和财富打交道的积极意识,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10月4日晚,在四川博物院举行的“高山流水明月夜”中秋音乐会,让公众享受到了古琴带来的清风明月好琴韵。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四川博物院,珍藏着30把从唐代至民国时期的传世名琴。这批上世纪50年代开始抢救性征集的古琴价值连城,仅其中一把“石涧敲冰”的唐代古琴,就被文物专家誉为“一琴足以撑起一座博物馆”。

从唐、宋至明清时期的历代古琴,除了其自身造型雅致值得品玩之外,琴身背后的铭文,更镌刻出不同的琴痴故事。

古琴,因其音色深沉、余音悠远,一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虽然古琴诞生已有 3000 多年历史,但至今存世的古琴中,尚无一把唐代以前的实物。目前海内外公私收藏的唐琴,也不过20余张,其中包括故宫的

“九霄环佩”“大圣遗音”琴,湖南省博物馆的“独幽”“鹤鸣秋月”,浙江省博物馆的唐代雷琴和四川博物院的“石涧敲冰”等等。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副研究员陈静告诉记者,存世唐琴若论市价,至少上千万元人民币一把。而“石涧敲冰”曾为元代中书令耶律楚材所拥有,更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历史人文价值。

在四川博物院文物库房,“石涧敲冰”被专门放置在一个长方形的盒子中。琴身周围,用泡沫严丝合缝包裹。打开琴盒、取出棉布罩,紫栗色的古琴便呈现眼前。这是一把典型的灵机式七弦琴,形制浑厚古朴,虽然边角处漆皮因年代久远已斑驳掉落,但后来布好的琴弦,在上个世纪末还能弹拨出纯正圆润的声响。当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以后,“石涧敲冰”已不允许弹拨。在琴身背面,上刻“石涧敲冰”4字,凤召下方则是一枚“玉泉”的方印。根据四川博物院文物资料显示,此琴 1951 年由一位叫蓝敬礼的藏家出售给博物馆。

“石涧敲冰”一直被认为是一张北宋古琴。但是故宫博物院古琴研究专家郑珉中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就曾专门赴川博看琴。经过十多年的研究,郑先生通过这枚“玉泉”印章,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耶律楚材大字诗卷中的印章对比,得出了“石涧敲冰”古琴曾为耶律楚材收藏的结论。

耶律楚材曾在元朝初出任中书令。当年正是他向成吉思汗建议,才减少了对汉人的杀戮。这位著名的政治家平生最大的爱好却是古琴,不仅善弹《广陵散》,自称有“琴癖”,还爱收藏名琴,家中遗产“唯名琴数张,金石遗文数百卷而已”。耶律楚材曾经居于北京西郊别墅玉泉山庄,因此在他珍藏的这把古琴上刻下“玉泉”方印。而“石涧敲冰”,则喻其可发金石之声。

1991年,“石涧敲冰”曾被选送至新加坡“丝绸之路——唐代文物精华展”,引起轰动。这个无可争议的国家一级文物,被业内认为价值半亿也毫不为过。

随着研究深入,陈静发现这批古琴收藏者的故事,更为文物增色不少。

明代古琴“引凤”,一把典型的百衲式七弦琴。它最大的特点,便是琴面和琴底均以六边形竹片拼接,形似龟背。因其工艺,称之为百衲琴。陈静介绍,百衲琴是古琴中比较罕见的形制,创始于唐代。因为竹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因此唐人开始尝试用竹装饰古琴。在“引凤”龙池左侧,其旧时主人裴铁侠题写了铭文:“唯竹与桐,高人所倚。并美兼收,相为表里。古意千年,九雷之比。”唐代,四川雷氏是最负声望的斫琴世家,裴铁侠对这把琴无比喜爱,认为此琴要有九个雷氏才能造出。

陈静认为,这不仅旨在夸奖“引凤”之精美,还在于此琴镌刻了裴铁侠与夫从沈梦英的一段琴缘佳话。

沈梦英的父亲沈靖卿是四川印坛声名卓著的篆刻家,曾与林思进、向项楚等学者交好。精于鉴赏的沈靖卿秘

藏了一把相传为五代的百衲琴(后被文物专家鉴定为明代古琴),极为珍视。他的女儿沈梦英在其熏陶下,也能操得数曲。沈靖卿在去世之前曾留下嘱托:若有识货之人,且能弹奏,就是我的女婿了。恰好裴铁侠当时丧偶 4年,闻之心动,遂前往观琴并弹奏。不久之后,裴铁侠请媒通聘,沈梦英果然携琴相嫁。至于取名“引凤”,则是他因琴而娶妻,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如出一辙,犹如现代版的“凤求凰”。

据了解,四川博物院收藏的古琴中,有 4 把均由裴铁侠和儿子无偿捐赠。

有意思的是,川博所藏古琴中有一把明代“席月”古琴,圆形龙池内刻楷书称由万历中后期太监李凤斫造。原来因明代宫廷教育文化影响,宫廷宦官学琴成一时之风,同时也涌现出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宦官琴家。和李凤一样,嘉靖、万历时期太监冯保也精通斫琴。

特技飞行员:和蓝天一辈子的约定9 月 29 日,2017 四川国际航空

航天展览会在德阳市广汉机场开幕。现场飞行表演中,亮红、蓝黄等色的小飞机忽地跃上云层,排成纵队在蓝天轻盈穿梭,然后失重般做垂直自由落体下行,或者以点阵喷气图案画出“WELCOME TO SI-CHUAN AVIATION EXHIBI-TION 2017”(欢迎来到2017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5支世界一流的特技飞行队的表演让观众直呼过瘾。

“你们为这次表演准备了多长时间?”记者问。“The whole life(一辈子)!”美国空中动力队成员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本报记者 吴晓铃

能如此自如地驾驶飞机,瓦雷里·索伯列夫说除了操练,还是操练。

谢曦垚一开始学习驾驶直升机,就遇到了“拦路虎”——悬停。所谓

“悬停”,指直升机等在半空中停留的飞行状态,由于飞机对微弱气流都十分敏感,因此保持这种看似“相对静止”姿势,需要不断调试和预判气流信息。她开始练习悬停时,操作杆一到手里,直升机就失去了稳定性,一直摇摇晃晃。“练习也没有什么窍门,就是要胆大心细,对操纵杆的操作量一定要小。”谢曦垚说,练习悬停,从开始到能够停稳,一共花了4个多小时。

为了完成完美的空中队形,成立于2008年的波罗的海蜜蜂飞行表演

队每天练习 2-6 小时左右,“花样一点点走样都要重来。”瓦雷里·索伯列夫说。

而表演特技时,飞行员也常常会因为高难度动作和飞机颠簸,脸部要忍受在头盔中几乎要挤到变形的“保护”,或者适应快速空间变换带来的血压和心脏的不适感。

此外,“飞行表演更是一场‘脑力运动’。”空中动力特技飞行表演队成员约翰·霍恩贝克解释,完成上一个飞行动作的时候要思考下一步的飞行动作,后面的飞行员必须要准确判断前面两架飞机的航迹,如果判断不准很有可能会穿越航迹,从而让表演没这么好看,所以这个动作的难度非常大。

□李婷 本报记者 何浩源

表演 在空中自由“舞蹈”

练习 花样一点点走样都要重来

琴名寄寓文人凌风傲骨

﹃引凤﹄背后镌刻一曲﹃凤求凰﹄

“石涧敲冰”。

“引凤”。

“竹寒沙碧”上的俊秀铭文。本文图片由四川博物院提供

空中动力飞行表演队。受访者供图

波罗的海蜜蜂飞行表演队成员瓦雷里·索伯列夫。李婷 摄

谢曦垚。受访者供图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