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族群之早期再極化(early repolarization - TSOC · 察並評估early repolarization...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101 年 1 月�

醫學新知

正常族群之早期再極化(early repolarization)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楊宗霖 醫師

早在西元 1947 年就已發現某些健康族

群,他們的 ECG 表現出 ST elevation 但卻沒

有急性心肌梗塞;這種現象到了 1951 年開始

稱作“早期再極化(early repolarization)”。

這種“正常變異”主要特徵為 QRS 終端 ST

段上升伴隨明顯的小凹(J wave)。Kambara

以及 Phillips 發現變異在年輕男性以及黑種

人較常出現,典型位置為 lateral leads,而較

不常出現在 inferior leads。此種 ST 段上升被

認為是良性的。

早期再極化存在於正常族群中約佔百

分之二到五。ST 段上升的程度、形態學

(morphology)以及位置可能有許多變化。

ST 段通常顯現出凹向上形態,多在胸前導

極 V3 至 V6 出現。雖然 ST 的變化也有可能

表現在肢導極,但有早期再極化的人,約只

有百分之五十在肢導極出現 ST 變化。

類似早期再極化的 ST 段變化也可能

出現在心包膜炎(廣泛性變化)或是早

期心肌梗塞〔常有對應性變化(reciprocal

change)〕。

之前有報導指出,early repolarization 與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有關,但其研究設計

不使用傳統 ST 段上升之定義而專注於 R 波

形態學。Haissaguerre 回顧性觀察 206 位自

發性心室振顫病人(無結構性心臟異常),

其有較高比例之 J wave 以及 QRS 下降段

屈曲(slurring)。此後,流行病學的調查歸

納, 具 有 J wave 或 inferior leads QRS 下 降

段屈曲者,心因性死亡率高出兩倍。因此,

有些細胞生理學家認為,early repolarization

應被歸類為 J-wave syndrome 或 ST-elevation

channelopathies。

如果以上假設正確,將為運動界投下震

撼彈,為數龐大的運動員必須在參加比賽前

作 ECG 測試,而可能其中有一大群人將不

能出賽。

為了釐清這些矛盾,近來有研究,觀

察並評估 early repolarization 的流行率以及

預後,史丹佛研究團隊回溯性觀察 1987 年

至 1999 年 45829 位 門 診 病 患 之 ECG。 把

PR interval 定義為基準線,J wave 定義為有

意義之 ST 段上升≧ 0.1mV,屈曲(slur)

定義為 QRS 下降段之傳導遲滯(conduction

delay),且必須符合同群組導極(inferior

lead: II, III, aVF; lateral: I, aVL, V4-V6;

anterior: V1-V3)連續兩導極有異常。

45829 位 求 診 者, 排 除 ACS、AF/

AFL、QRS duration>120ms、paced rhythm、

ventricular pre-excitation 以及 AMI,有 29281

位發現有符合定義之 ECG 異常,依照其位

置群組導極再分成 inferior lead ST 段上升、

lateral lead ST 段上升以及 anterior lead ST 段

上升。除了 inferior lead ST 段上升組病人的

年齡較長,心率較快、男性較多,其他基本

參數值無顯著差異。

醫學新知

101 年 1 月�

主 觀 察 終 點(primary outcome) 為

追蹤至心臟血管性死亡率(cardiovascular

mortality)。經過平均 9.1±3 年的追蹤,分

析結果顯示,early depolarization,不管是

ST 段上升、J wave 產生或是有 QRS 下降段

屈曲(slur),與心臟血管性死亡率無明顯

統計學上之相關。值得注意的是,在 lateral

lead ST 段上升≧ 0.1mV、在 inferior 或

lateral leads ST 段上升≧ 0.1mV 併 J wave 或

是屈曲(slur)、或廣泛性 ST 段上升者,似

乎死亡率有較低之趨勢(雖然統計學上無顯

著差異)。

醫學新知

Figure 2. The (a) line represents the group with ST-segmentelevations in lateral leads >1 mm (0.1 mV); the (b) line belowis the survival curve for all others.

Figure 4. The (a) line represents the group with ST-segmentelevation >1 mm (0.1 mV) in inferior or lateral leads with a Jwave or slur; the (b) line below is the survival curve for allothers.

Figure 3. The (a) line represents the group with ST-segmentelevations in inferior leads >1 mm (0.1 mV); the (b) line belowis the survival curve for all others.

Figure 5. The (a) line represents the group with globalST-segment elevations, in all lead distributions, >1 mm; the (b) line below is the survival curve for all others.

(a)

(b)

(a)

(b)

(a)

(b)(a)

(b)

醫學新知

101 年 1 月�

關於早期再極化與心臟死亡率的關係,

此研究是目前我們所知規模最大的論文。

在一般健康大眾裡,早期再極化可以被認

為是良性的發現。ST 段上升,不論 J wave

的有無,也可在低體溫、缺氧以及 Brudaga

症候群看到。低體溫時的 J wave,也被稱

為 Osborn wave,比起其他情況更為明顯。

Brugada 症候群當中的 ST 段上升常出現在

右側胸前導極,而其常與離子通道異常相

關。

雖說一般健康大眾的 early depolariza-

tion 與心血管死亡率無明顯相關性,但在臨

床操作上,若是發現求診者有 ST 段上升,

還是要以求診者的症狀、過去病史、家族

病史,以及其他輔助性實驗室數據加以判

斷。

醫學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