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anji.gov.cn · 建设项目所在河段基本情况 河道河段 名称...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 目 名 称 报福镇景溪村石门洞公厕南侧景观提升项目

建 设 单 位 安吉县报福镇景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法 定 代 表 人 黄大伟 联系电话 13735128979

建设单位联系人 黄大伟 联系电话 13735128979

建设单位地址 安吉县报福镇景溪村

设 计 单 位 浙江景然山地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立项审批(备案)部门 安吉县发展和改

革局 文号 2020-330523-78-03-

121669 建 设 地 点 安吉县报福镇景溪村

计划工期 3 个月 计划开 工日期

2020 年 4 月 计划完

工日期 2020 年 7 月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位于安吉县报福镇景溪村大坦上自然村,景溪河道东侧。为积

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把

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的要求,更好地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进一

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村委会决定在石门洞(大坦上自然村 37 号)对面,

村公共厕所南侧进行景观提升,建设内容包括停车位、游步道、长廊及绿化

等。项目占地面积 438m2,其中长廊面积 174 m2,游步道面积 36 m2,车位

面积 45 m2,绿化面积 183m2。

项目区位置图

项目平面布置图

建设项目所在河段基本情况

河道河段

名称 景溪河道大坦上段

河道基本

情况

1、流域概况

安吉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境内主要河流为西苕溪。西苕溪

从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县,几乎汇聚境内全部溪流,形成叶脉幅聚

状单一水系。西苕溪在安吉县境内流域面积为 1806 km2, 占全县

总面积的 95.7%,县境内全长 108.3km,其中干流长 50.2km。主

要支流有南溪、西溪、大溪、浒溪、西港、昆铜港、浑泥港等。

景溪河道位于安吉县西南部,是南溪的一级支流,南溪发源

于章村镇长潭村海拔高程 1587m 的龙王山,主流长 48.3km,河道

平均坡降 24.4‰,流域面积 383.7km2。在老石坎村,现有 1 座大

(2)型水库--老石坎水库,集水面积 258km2,总库容 1.15 亿

m3。

景溪河道发源于报福镇石岭村高岭头,主流长 15.75km,河

道平均坡降 37.6‰,流域面积 45.85km2。景溪自南往北流经报福

镇石岭村、景溪村和报福村,在报福野猪湾注入老石坎水库。老

石坎水库是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

(2)型水库,集水面积 258km2,总库容 1.15 亿 m3,正常库容 0.54

亿 m3。

景溪中游建有罗家费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的小

(1)型水库,集雨面积为 34.6km2。水库于 1969 年 3 月动工兴

建,1979 年 12 月竣工。水库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总库容 214

万 m3,正常库容 131 万 m3。水库按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500 年一

遇洪水校核。

本项目位于景溪河道桩 1+847 段右岸。

2、项目涉河涉堤基本情况

项目所在河道现状宽度为 62m 左右,是南溪河道的一条主要

支流,河道底高程为 160m 左右,河道左岸为平地,有一条堤防顶

路,右岸为镇级道路报石线,左右岸均无堤防但均有护岸;右岸

岸顶高程为 166.8m 左右。

项目断面处 10 年一遇洪水位为 163.78m,20 年一遇洪水位为

163.97m。

项目所在河道断面图

项目区现状照片

3、建设项目防洪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和批准的《安吉县西苕溪

报福镇景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项目区属于乡村防护区,人

口小于 20 人,耕地面积小于 30 万亩,防洪标准为 10 年一遇。

4、水文情况

拟建项目位于景溪河道的右岸,项目区以上集雨面积

F=42.87Km2,主流长 11.63Km,河道平均坡降 37.6‰。景溪中游

建有罗家费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的小(1)型水库,

集雨面积为 34.6km2。水库于 1969 年 3 月动工兴建,1979 年 12

月竣工。水库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总库容 214 万 m3,正常库

容 131 万 m3。水库按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500 年一遇洪水校核。

经洪水分析计算,项目区以上 10 年一遇洪峰流量为 180.4m3/s,

20 年一遇洪峰流量为 216.6m3/s。

5、相关水利规划

(1)《安吉县水域保护规划修编》(2018)

根据《安吉县水域保护规划修编》(2018),项目区河道属于

非重要水域。

(2)《安吉县河道整治规划》(2003)

镇村级河道规划基本保留现有规模,防洪标准采用 5-10 年

一遇,对河道卡口及狭窄地段进行拓浚或退堤。对没有堤防的河

段按照防洪标准新建堤防或护岸,对堤防标准低或者严重破损的

堤防进行加固。

(3)《安吉县域美丽河道综合规划》

在防洪方面,突出保障行洪通畅、实施适度设防、提升堤岸

生态等综合功能。通过改造阻碍行洪的桥梁、清除影响行洪的厂

房和民宅等建筑物、拆除或改造明显影响行洪安全的堰坝、河道

清淤疏浚等措施实现行洪通畅。在山丘区采取护岸修复为主、适

当加高加固堤防、部分河道以堤岸分离的方式防止洪水快速归槽

下泄等措施实现适度设防。采取拓展堤岸空间、适度防冲、以透

水结构代替混凝土、降低堤岸的刚性、恢复堤岸生态适宜性等措

施提升堤岸生态等综合功能。

在河道堤岸线划设方面,强调尊重国土资源紧张的现实,在

实现适度设防的基础上灵活布置堤岸,部分河道采取堤岸分离的

方式保障国土空间的综合利用需求。

6、河道影响评价

(1)阻水分析

拟建项目位于景溪河道大坦上段的右岸,占用河道管理范围

面积 438m2,不在行洪断面内,故不存在阻水情况。

项目所在河段水利红线图

(2)壅水分析

拟建项目位于景溪河道大坦上段的右岸,仅占用河道管理范

围,不在行洪断面内,故不存在阻水情况,不存壅水情况,壅水

高度为 0。

(3)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拟建项目位于景溪河道大坦上段的右岸,仅占用河道管理范

围,不在行洪断面内,故对河道的冲刷与淤积均无影响。

(4)行洪能力分析

拟建项目位于景溪河道大坦上段的右岸,仅占用河道管理范

围,不在行洪断面内,故不对行洪能力造成影响。

(5)河势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位于景溪河道大坦上段的右岸,仅占用河道管理范

围,不在行洪断面内,故不对河道的河势造成影响。

(6)占用水域分析计算

拟建项目位于景溪河道大坦上段的右岸,不在行洪断面内,

故不占用河道水域,但占用河道右岸的管理范围。

根据《浙江省涉河涉堤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占用水域面积指涉水建筑物垂直于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面

积之和。水域容积的计算上边界采用计算水位,下边界采用所在水

域的底高程,水域容积计算公式如下:

V 水域=S 水域×h 水深 (式 6)

式中:V 水域——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水域容积;

S 水域——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水域面积;

h 水深——建设项目所在水域的水深。

根据《浙江省涉河涉堤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 对于工程管理范围,原则上经确权过的管理范围应计

入水域面积。本次占用的管理范围,尚未确权,故不计入水域范

围。

(7)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过程中和项目建设后,均无新增污染源和新增污染物

排入河道内,对河道的水环境影响不大。

(8)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不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占用景溪河道管理范

围,项目所在断面附近无大型取水口及船埠、码头,不影响第三方

的水事权益。该项目建成后不壅高河道水位,不对河道两岸防洪安

全造成影响。

虽然项目占用了河道管理范围,但其无建筑物,构造物为通

透的长廊,而且项目区紧邻报石线,项目建设不会对防汛抢险造成

影响,不会影响防汛车辆、物资和人员的通行。

(9)防治与补救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虽然不占用河道水域,但占用了河道右

岸的管理范围,根据《浙江省水域保护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建设

项目占用水域的,建设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浙江

省河道管理条例》、《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规定办理工程建设方案审批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功能补救措

施方案或者等效替代水域工程方案进行水域占补平衡论证。建设项

目占用水域的,应当符合水域保护规划和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

范,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损害生态

环境。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的,应当根据被占用水域的面积、容积和

功能,采取功能补救措施或者建设等效替代水域工程。采取功能补

救措施或者建设等效替代水域工程应当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同步

验收,其费用列入建设项目工程概算。

根据上述的分析,本项目的实施会占用河道管理范围,但其无

建筑物,构造物为通透的长廊,而且项目区紧邻报石线,项目建设

不会对防汛抢险造成影响,不会影响防汛车辆、物资和人员的通

行。因此业主无需采取工程补救措施。

结论与建议

结论:

通过占用水域分析、水文水利计算、防洪影响及水环境影响评价,

可知本工程项目对占用河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本项目为非基础设

施工程,所涉及景溪的水域属于非重要水域,二是由于项目的建设,占

用了河道的管理范围。综合上述分析,具体的结论如下:

(1)项目涉及的景溪河道属非重要水域,该河道堤防(护岸)对保

证河道沿岸的防洪具有重要作用,有效地保证了沿河两岸的防洪安全,

并减低了沿河洪涝灾害程度,确保了沿河村庄的防洪安全。

(2)根据《报福镇景溪村石门洞公厕南侧景观提升项目》,项目建

设虽然不占用行洪断面,但占用了河道的管理范围 438m2。项目建成后不

对河道的行洪、河势稳定、冲刷等带来影响,也未对河道的防汛抢险及

管理带来影响,总体来说对河道影响较小。

(3)本项目建设时未对现有河道护岸的安全造成影响,不会影响现

有河道护岸结构的安全。 建议:

(1)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报福镇、景溪村、县水利局等各部门、各

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尽量减少矛盾,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加强工程建

设管理,争取把工程建设对河道及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各部位加强监管,满足工程施工规

范的要求。

(3)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污染物的控制,避免对河道水质

造成影响。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