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JIANTANSUO 5 共筑诚信 人人有责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实 践 探 索 SHIJIANTANSUO

责编/白永林 编辑/王婷 美编/贺晓瑜 校检/冯莉2016年6月8日 星期三 5

市场经济最讲公平,法治社会最讲正义,公平正义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文明的主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中全会决定建立完善法治社会。让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达到完美结合,并使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在规定的法治轨道运行。

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巨大权益关系,需要法治予以公正公平的调整。因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等一系列市场经济的基本导向,只有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才能保障。在现代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公正司法。所谓公正司法,就是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一定要受到制裁和惩罚。

前几年,榆林经济高速发展,对资金产生巨大需求,民间借贷异常活跃,由于金融监管不力,出现了一些资质不够的小额贷款公司,骗取了许多老百姓的血汗钱,产生了一大批“失信人员”“老赖”。后来发展到有钱人也耍赖,榆林金融市场遇到空前危机,恶意欠债、私下转移财产、有能力但拒不还款,债务人成了大款,吃香的喝辣的,风风光光有本事;债权人低三下四,好话说尽,依法维权维来一张空头支票。

究其原因,企业违法失信成本太低,诚实守信成本太高,个别领导把个别企业当花来栽,有花就有政绩,有花就有GDP,不停地拿纳税人的薪水浇这盆花,使这盆花外表看光彩夺目,内心空虚无力,迷惑了更多的投资人。长期以来,对人民权利侵害最直接也最大的,往往是公权力。当前,领导干部自觉学法用法的意识大大增强,并已成为一种新的执政风尚。但不可否认的是,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旧习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导干部中仍有残余。从“谁耽误嘉禾发展一阵子,就让他难受一辈子”的雷人口号,到信奉“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强制、暴力拆迁事件,野蛮拆迁背后是官商巨额利益勾结,该赔的不陪,不陪的乱赔,工程项目是他们掠取老百姓的主要手段。在他们眼里,法律只不过是治理百姓的工具,而自己权力在手、“真理”在握,依长官意志执政天经地义。

法律的公信力来自于不可动摇的普遍效力。培育法治基因,必须遏制“变通”思维,真正尊重遵守法律规范,褒扬诚信经营、诚信生产、诚信纳税等企业“红名单”,曝光失信企业“黑名单”,同时做好诚信“红黑榜”新闻发布会的宣传报道工作。“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倾向性执法”伤害的是法律公信力。近年来,滥用自由裁量权、同事不同罚、处罚畸重畸轻,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执法问题。所谓自由裁量权,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出自由选择。这种权力不受约束,很容易在变通中变味,在变味中变质,成为“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的挡箭牌。法律的实施水平,检验着一个国家的法治成色。

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法律底线,欠债还钱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人格底线,一个社会失去这两条底线,要走

向文明、法律、繁荣那是很困难的。人以诚立身,你失去诚信,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对有钱不还的“老赖”,使他在经济上破产、精神上破产、人格上破产,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一辈子爬不起来。

建立诚信榆林,必须建立诚信政府,政府以诚暖心,诚信政府在建立诚信榆林中起引领示范作用;建立诚信榆林,必须建立法治榆林,诚信榆林必须在强大的法治环境下建立,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一定要受到制裁和惩罚。离开法治,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大谈高尚,要建立诚信榆林那也是一句空话。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榆林的发展离不开守法守信,诚信榆林是榆林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榆林文明的曙光。

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两学一做”与司法作风建设相结合,要求党员干警学与做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力争把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改进司法作风的实际效果上。

深化对司法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各支部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学习文件和专题讨论相结合等形式,认真学习了党章党规、系列讲话以及“两学一做”相关讲话、文件实施方案等,让干警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无小事。司法作风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加强司法作风建设,实质是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间的血肉联系,其核心是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关注民生利益,服务于民。司法作风的好坏是检验一个法官精神风貌、水平素质的试金石。作风散漫,不仅影响法官形象,更影响法院形象。司法作风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法院司法公正、执法为民的风向标。作风优良,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法律权威的认可度和司法的公信力。作风不良,将为腐败的滋生提供温床,进而引发司法腐败,损害司法公正,降低司法公信力。

改进司法作风要从“心”开始。法官干警要时刻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衡量自己工作的得失,充分发挥法官干警的主观能动性,从“心”开始,从思想深处认清“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通过深入

“内省”“照镜子”认清自己,看自己办案是否切实维护了司法公正、是否从当事人利益出发、是否以群众利益为重、是否依法裁判、是否廉洁自律;自己的言行是否背离“司法为民”宗旨、是否脱离了群众。要通过自查整改,

“内正其心”,“外正其形”。要立足于小我,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抓起,通过狠抓个案公正,实现司法的整体公正。

改进司法作风要重视制度、机制建设。加强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化对法院党风廉政建设的专题学习与研究,进一步提升院党组对加强法院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与决策水平。完善机关干部学习制度,利用党员大会、支部会议、法

院网、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多形式开展学习教育、帮教谈话、集中培训、心得交流,引导全体干警自觉增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强化对年轻干警的培养教育,通过开设道德大讲坛、青年法官论坛和举行演讲比赛及上党课等方式,力促年轻干部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和司法作风。不断健全作风制度,通过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作风制度体系,让干警有规可守。有效督促干警自觉遵守规范,树立良好的司法作风。让各项作风规范上网、上刊、上手,将作风制度透明化,让管理有规可依。拓展民情沟通机制,深化审判“五进”和征询旁听庭审公民对案件裁判意见建议工作,使“下基层、访民意、听民声”“法院开放日”“集中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回应社会关切;深入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为树立法官干警亲民形象、巩固干群关系、强化基层法制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严抓司法作风日常巡查管理机制建设,重点抓好各部门对规章制度、庭容风纪、司法礼仪以及履职规范遵守执行情况的明察暗访,确保审执工作程序合法、管理到位、优质高效;大力开展流程监管、定期听庭、质量评查、办案回访、执行听证、投诉核查等工作,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舆论媒体听庭、座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坚持亮证上岗,对于涉法信访投诉,认真做好答疑

与反馈工作,力争取得最好社会效果;积极贯彻司法公开原则,对办结案件实行法律文书上网,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构建作风建设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政治部、监察室联合成立检查小组,以平时督查、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等形式,对干警的行为规范、窗口单位接待规范、业务庭庭审规范等进行检查。

以﹃两学一做﹄促司法作风建设

郭敏

共筑诚信 人人有责康泰山

赵德仁同志退休后,担任榆阳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分管老年门球协会工作。这是一项为老年人门球爱好者服务的工作。在广大门球队员的支持下,他在制度建设、培养教练和裁判员、组织竞赛活动、场地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组织建设方面,设置了门球协会主席、秘书长,加强了18个门球竞赛队的建设,亲自拟定了门球队员守则,保证了文明有序的门球健身活动。裁判是门球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多次组织培训门球裁判员,有19名裁判员通过了裁判员等级标准,其中国家一级门球裁判员2名、国家二级裁判员16名。为了满足老年门球爱好者的精神需求,他跑单位、找企业,求人说好话,为了门球比赛跑赞助、拉

经费,从来不怕碰钉子、不怕遇尴尬,确保每年举办4—5次门球比赛活动。2005年以来共收到赞助累计10多万元。门球战术在门球运动中至关重要,是决定胜负的重要方面。为提高老年门球战术水平,他又举办了教练员训练班,编印了3万余字的教练训练材料。榆林市区门球场地建设十分落后,世纪广场的两块门球沙土场地破烂不堪,为了有一个合格的门球场,他多次写报告作请示协调有关部门,最终在两位副市长的关怀下,投资40多万元,在世纪广场重建了两块人造草坪门球场。

赵德仁,男,1941年6月出生,陕西澄城人,中共党员,原榆林县体委退休干部。

鞠躬尽瘁为门球

退休后的朱怀兴凭借着自己的才干和能力,2015年当选为榆阳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在协会没有活动经费的情况下,他想尽一切办法,带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向区委、区政府建言献策、反映民意,为榆林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鱼河寺伙沟引进实验牧草新品种“大叶速生槐”,是发展畜牧业、解决饲草的有效途径之一。他承担榆阳区科技局富硒水稻示范推广工作,使有机硒含量达到250微克/公斤以上,创国内领先水平,在鱼河进行富硒大米示范推广。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他组织协会部分会员去府谷哈镇抗战纪念馆参加活动,组织教育、卫生分会进行文艺汇演和抗战图片展览。为了打好榆阳区南部山区经济林建设

基础,他组织部分会员去子洲万亩山地核桃基地、万亩山地苹果基地、陕西三丰油脂加工厂考察学习;考察佳县有机红枣生产及加工、千年枣园基地建设。他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广大群众对城市建设需解决的问题的建议》;组织协调区教育分会和卫生分会部分会员参与修编《榆阳区卫生志》和《榆阳区教育志》;组织部分会员向榆阳区委、区政府递交《关于对我区东南部山区村级卫生组的调研报告》《镇川中学教师缺额问题亟待解决》《农村学校的图书室应该发挥作用》3份调研报告。

朱怀兴,男,1955年10月出生,陕西榆林人,榆阳镇农技站原站长,高级农艺师。

退而不休 心系农林

清晨,在高新区沙河口市场的市政府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内,一群老干部或读书,或练习书法,或唱歌、或跳舞,一派热闹欢乐的景象。在这里,有一位老人一会帮忙搬器材,一会打电话联系活动事宜,一会与老干部交流听取意见,忙前忙后,他就是张志兴老人。从事机关服务工作近30年的他,“服务”二字铭刻于心。退休后他说:“我虽然退休了,但还要继续奉献力量。我要找一个新岗位,一个为大家服务的岗位,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全部投入到新岗位上。”2014年,在他的多方努力下,市政府办公室批准成立了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为众多机关退休老干部开展活动搭建了阵地和平台。活动中心成立后,他千方百计想办法、筹资金,阅览、书法、体育、文艺等活动室逐步完善。在市政府办

的资助下安装了乒乓球桌,购置了“文房四宝”、羽毛球拍、象棋等文体用品,活动中心所需基础设施逐步配齐。他征订了《榆林日报》《参考消息》《每周文摘》《华商报》《老年报》《健康杂志》等报刊,供老干部们随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老干部活动中心建立以来,每天约有50多名老干部前来学习、活动、娱乐,使活动中心成为退休老干部的“温馨之家”。在不断完善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基础上,他又以“聚焦陕北特色、丰富文化生活、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组织老年朋友成立了老干部艺术团。艺术团成立以后,编排了陕北民歌、道情、碗碗腔、小品、民乐等具有陕北特色和红色文化的系列节目,先后成功编导了3台节目,受到了专业人士和群众的称赞。

在榆林市星元小学的家属院里,人们总能见到一位精神抖擞的老人,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他就是杜宇老师。退休以来,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真诚待人,以饱满的精神绘制着自己的晚年生活。他最大的贡献是在社区修路过程中义务担当调解员,使得修路工程顺利完成。在社区活动中,他义务为书法爱好者讲解书法知识。他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生活点滴做起,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邻居修理电路、水管等,谁家生活中遇到小麻烦总能见到他的身影。小区里没有天然气,他就上下协调、到处联系,终于为小区接通了天然气。邻居们高兴地说:“我们能用上天然气,全是杜老师的功劳啊。”他回之

一笑:“一家人怎能说两家话,为大家做点实事,大家方便了我高兴。”在退休后的这段日子里,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时时想着别人,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为了方便和帮助他人,真正体现了“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的为民情怀。

杜宇,男,1955年2 月出生,陕西榆林人,榆林市星元小学退休教师。

退休教师 情暖社区

郝亮同志常说:“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但是工作的思想和劲头不能退。”在她风风火火的40年基层事业奋斗之旅中,曾荣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劳模”“先进工作者”等多项殊荣,从一个农家女子成长为非同凡响的县级干部,是个“铁娘子”。退休后的她仍不停歇,担任榆阳区老干部协会副会长一职,后又受聘于市创建办,担任市创建办专家组组长、主任助理等职,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谱写着辉煌的夕阳颂歌。她主要负责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后期巩固工作。她虽然退休,但对创建工作的热情未减,常常奔波在创建工作疑难工作的最前沿,协调相关部门协商解决方案,夯实

责任落实。为了保障创建工作的长期稳定,在她的建议下,将街边闲置的邮局书刊亭改为环卫工人的临时休息场所,她还为环卫工人的早点问题四处奔波。她自己积极支持创建,在家里的阳台上种植了60多盆花卉,将阳台装扮成了花海,自己被邻居称为“养花达人”,她养花的经历被电视台多次报道。她还是榆阳区老体协的会长,有着一切为老年人健康和老体事业努力奋斗的决心。她经常组织老干部参加体育活动,开展适宜于老年人的门球、太极拳等比赛。她每天坚持慢走十多里,使自己的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还积极向身边的老年人宣传体育锻炼的好处。

郝亮,女,1954年6 月出生,陕西榆林人,中共党员,榆阳区人大原调研员。

退而不休放光彩

2015年度榆林市五好老干部(党员)先进事迹选编(三)

张志兴,男,1953年1月出生,陕西子洲人,中共党员,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机关事务中心原主任。

退休之花别样红

王丽同志退休后任榆阳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兼老科协教育分会会长。上任伊始,她就开始着手制订各类规章制度、修订计划,本着发挥老教育工作者余热的宗旨,使教育分会的会员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她主动与主管局联系,参与城乡调研30多次,积极与老同志商榷调研课题,明确调研提纲。确定两所民办幼儿园为实验园,探讨研究“如何在幼教中提高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与素养”等课题;对农村中学教学仪器、图书阅览室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对城乡少队工作进行专项调研,与校领导及教师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她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重阳节与幼儿园小朋友联欢,“七一”讲党课,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组织

全体会员与卫生分会联合举办了“回眸抗战历史,展示夕阳风采”联欢活动。由于她在教育分会中资历较浅、年龄较小,对20多位教育界的老前辈恭敬谦让、热情服务。在外出下乡时,她细心照料老同志们的饮食起居,保证他们的出行安全。为了节约开支,她经常让爱人开着自家的车为工作跑前跑后,从无怨言。她将教育分会的各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形式多样,既能使这些教育战线的精兵在退休后仍然奉献教育,又丰富了老同志们的退休生活。

王丽,女,1960年10月出生,陕西神木人,中共党员,榆林市榆阳区第一幼儿园原园长。

发挥余热 乐于奉献

中 共 榆 林 市 委 组 织 部中共榆林市委老干部工作局

新华社发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