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教教教教 1. 课 2. 课课 - 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 - 课课课课 - 课课课课课 - 课课课 教教教教教教 1. 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 2. 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 3. 课课课课课课 3. 课课课课课课 4. 课课课课课课 5. 课课课课课课 课课 ,, 课课课课课课 “课课课课” 教教教教教教 1. 课 课课 ,,-课 体, 课课课课课课课课 2. 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 - 课课课课 - 课课课课 - 课 课课课课课课 - 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 教教教教教教 课课 1. 课课课课 2. 课课课课 课课 1. 课课课课课课 2. 课课课课课课课 课课 3. 课课课课课课课 课课课课课 课课 1. 课课 - 课课课课 2. 课课 - 课课课课课课课课 - 课课课课课课课课 课课课课课 3. 课课 - 课课课课课课课课 4. 课课 - 课 课课 ,, 课课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识字和阅读教材的选择与编写 2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识字和阅读教材的选择与编写 2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识字和阅读教材的选择与编写 2

教材定义

1. 课本,课外读物教学使用的教材2. 特点 - 人类适应生活行为的方法

- 经验精华- 不限于知识

- 不限于书本

编选教材原则

1. 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的2. 符合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原理3. 富有教育意义3. 适合学生兴趣4. 适合本地需求5. 符合时代精神

据个别差异,学生程度, 不同难度教材“因材施教”

识字教材编选

1. 易到难,简到繁,独文字-合 体字, 笔画简单到笔画多2. 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

- 集中力量- 巩固识字- 重视表达能力训练,丰富儿 童词汇与知识

- 内容与形式生动-直观形象

编写阅读教材

需求

1. 变更次序2. 补充教材

种类

1. 补充课文不足2. 满足优等生增广

读物3. 补充较落后学生 的辅导教材

方法

1. 创作 - 新鲜材料2. 修改 - 铲除不良思想意识 - 修改过于深奥词句 与复杂内容3. 摘录 - 剪裁摘录重要部分4. 翻译 - 易读,易掌握,易 记忆

识字和阅读教材的选择与编写

Page 2: 识字和阅读教材的选择与编写 2

形式

1. 制作观点- 自行编写- 出版商编印

2. 形式- 课本- 阅读卡片

- 补充读物

内容原则

1. 激励向上向善2. 培养高尚品德3. 大马风俗与文化4. 华裔创业故事5. 国家原则与政策

内容6. 生活常识7. 科技知识

原则

文字原则

1. 应用 标准华语- 注意词汇,语法和语音 的规范化

2. 使用规范化简体字,正 确发音标上汉语拼音3. 文字简洁易懂,流畅优

美,顺口自然,合乎现代汉语规律

4. 章法层次井然,结构完 整,段落分明5. 体裁具体化,亲切感6. 若摘取自各名

著, 要剪裁精警部分7. 阅读教材句子简

短,不超过 14 字

插图原则

1. 插图与课文比例 - 年级低,插图多

- 年纪高,插图少2. 插图大小 - 中低年级:半页

- 高年级:四分之 一

3. 插图清晰美观 - 低年级:色彩鲜 艳,符合实物颜 色 - 高年级:黑白无 妨4. 插图配合教材内容 - 突出教材精彩部 分

编写练习

1. 由浅入深,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系 统安排,内容与课文联系,又有自身独立性。

年级 重点一,二 巩固识字,进行词句练习三 词句练习,连句成段,极端成篇,标点符号四 句子训练,篇章结构五,六 篇章结构,练习写作2. 启发心智内容

- 相近字词- 句的比较

3. 运用方式启发思考 - 看图说话,看图作文,句型练习,扩写,缩写,造 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