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旅 旅 旅 旅 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

《 旅 游 经 济 学 》 第 十 章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 旅 游 经 济 学 》 第 十 章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教 学 预 览 [ 主要内容 ] 1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概述(概念、类型、特征等)。 2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分析(判断依据、整体特征、区域差异等)。 3 、国内外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分为世界、中国两个层面)。 4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旅游发展观、主要影响因素及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前瞻等) 。. [ 目的要求 ] 1 、正确认识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2 、了解战后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征,趋势及对世界经济的作用。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 旅 游 经 济 学》

第 十 章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教 学 预 览[ 主要内容 ]1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概述(概念、类型、特征

等)。2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分析(判断依据、整体

特征、区域差异等)。3 、国内外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分为世界、中国

两个层面)。4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旅游发展观、主要影响

因素及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前瞻等)。

[ 目的要求 ] 1 、正确认识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

征。 2 、了解战后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征,趋

势及对世界经济的作用。 3 、认识不同类型旅游发展观及其指导下的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4 、掌握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因素

以及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涵义、制定的依据及取得的成效。

[ 重点难点 ] 1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内涵及中国旅游

经济发展模式的整体特征与区域差异。 2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前瞻。 [ 课时安排 ] 计划授课 6 课时。其中讲授 4 课时,课堂讨

论 2 课时。讲授的 4 课时分配如下:第一节: 1课时;第二节: 1 课时;第三节: 1 课时;第四节: 1 课时。全章小结在讨论课中进行, 0.5 课时。

教 学 要 点第一节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

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 (一)经济模式 1 、定义——经济模式是指在经济发展或运行

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和相对稳定性的各种经济形式、经营方式、调节机制、分配形式等等的总体的理论抽象或理论概括。又可称经济发展或运行的总体方式。

2 、正确认识几个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 1 )经济模式与经济模型。 ( 2 )经济模式与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 (二)旅游经济模式 1 、定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

内旅游产业发展或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和相对稳定性的各种经济形式、经营方式、调节机制、分配形式等的总体理论抽象或概括,又可称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式。

2 、决定不同模式差异的主要因素 ( 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2 )经济制度和经济模式。 ( 3 )旅游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或阶段。二、世界各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一)超前型与滞后型 1 、超前型模式 ( 1 )定义——指旅游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超越了国民经

济总体发展的一定阶段,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中与其相关联的其他产业和地区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 2 )必备条件 拥有足以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 在境外存在对其旅游资源的市场需求并有相应必要的

外部投资。 政府给予大力支持,这是采取这种模式的前提条件。 2 、滞后型模式( 1 )定义——又称自然发展模式,它是指国民经济发展到

一定阶段后,旅游产业便自然而然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发展模式。

( 2 )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国民经济全面发展。 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旅游需求与供给对称式发展。 (二)市场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 1 、市场主导型模式 ( 1 )定义——指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的发

展模式。 ( 2 )特点 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旅游产业内部的自行调节和自行均衡。 政府主要通过市场参数间接地调节旅游经济运行。 国家产业政策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侧重于市场的需求。

2 、政府主导型模式( 1 )定义——指以各个时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或通过

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来实现其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2 )主要发生的国家(地区) 具有政府干预和控制经济的历史传统的国家(地区)。 需要在短时期内推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地

区),即所谓的“赶超型国家(地区)”。

(三)延伸型与推进型 1 、延伸型模式( 1 )定义——指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国内旅游为前导,在

国内形成旅游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最终实现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全方位发展的模式。

( 2 )特点 它的发展是由境内向境外延伸; 它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

2 、推进型模式 ( 1 )定义——是指先以发展入境旅游为主,在由入境旅游形成旅

游产业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发展国内旅游,最终实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适度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发展模式。

( 2 )特点 以先发展入境旅游来推动其他类型旅游的发展。 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但政府的作用

不可忽视。 此外,在以上理论类型基础上,还可以从国别(或实践)角度

划分不同的模式类型(参见田里主编《旅游经济学》 P282——284 ):

     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模式(简称“美国模式”)。 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旅游业发达国家模式(简称“西班牙模

式”) 以印度为代表的不发达国家模式(简称“印度模式”)。 以斐济为代表的岛国模式(简称“斐济模式”)。 三、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一)旅游学角度的比较 1 、发达国家具有市场主导的延伸型发展模式形成、发展的基础

和条件。 2 、发展中国家则只能首先形成和发展政府主导下的推进型旅游

发展模式。 3 、因此从旅游学角度比较,上述两种不同模式在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必然表现为不同旅游类别(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等)发展的先后顺序上的差异。

(二)经济学角度的比较 1 、市场主导下的延伸型模式和政府主导下的推进型模

式各自形成、发展的基础不同。 2 、上述两种模式形成、发展的动力也不同。 3 、上述两种模式具有不同的运行特点。 四、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概括性 1 、什么是概括性?——指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一个

国家(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原则和方式的高度理论概括和理论抽象。

2 、为什么说具有概括性?——因为它全面而精炼地体现了旅游产业在一定时期发展的主导思想和本质特征。

(二)阶段性 1 、什么是阶段性?——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

方向和本质特征在特定时期内的持续存在及不同时期的变化。 2 、为什么会具有阶段性?——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阶段

性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也不例外。

(三)相对稳定性 1 、什么是相对稳定性?——指在特定时期内,旅游经济的发

展模式一旦确定,其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和方向维持相对不变这样一种状况。

2 、为什么会具有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来源于阶段性。或者说,阶段性决定了相对稳定型。

(四)特指性 1 、什么是特指性?——指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应根据一

个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模式、历史发展进程及自然环境状况来确定。.

2 、为什么会具有特指性?——因为从理论上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整体模式、历史发展进程、自然环境状况是决定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因素。从实际来看,旅游经济发展不同的模式之所以存在差别,正是由于特指性造成的。

第二节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判断中国旅游经济发模式的依据 (一)中国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1 、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 、具有广阔的旅游市场。 3 、具有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4 、具有优越的社会制度。

(二)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 、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生活尚不富裕。 2 、“重生产、轻消费”的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

旅游业发展。 3 、 20 世纪 70年代以前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1 、必须从现实的经济技术基础状况出发。 2 、必须以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为前提和动力。

3 、中国选择了政府主导下的、超前的、推进型旅游经济

发模式,这不是纯主观的偶然的选择,而是客观必然的选择。它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二、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整体特征(一)以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为先导,然

后向中心城市以外及中西部地区逐渐推进。(二)旅游产品由以观光旅游为主向多种旅游产品推进。(三)旅游形式由团队旅游为主向散客旅游居优势、团队旅

游与散客旅游相结合的方向演进。

(四)旅游设施建设以高等级为主,由高等级向中、低等级推进,最终形成以中等级为主体的高、中、低等级相结合的设施体系。

(五)旅游产业一直得到政府大力扶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由主要进行微观支持与管理向主要进行宏观调控方向演进。

三、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域差异(待补充)

第三节 国内外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征(一)旅游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二)旅游经济产值不断增长。(三)旅游产业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强。 二、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趋势(一)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将持续快于全球经济的增长。(二)旅游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 GDP增长趋势,但与其

他产业相比,其增长速度呈减缓趋势。

(三)旅游产业为全社会提供的就业人数呈增长趋势,但每百万美元 GDP创造的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

(四)在世界旅游产业中,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旅游收支在过去十多年中保持顺差并呈逐步增加趋势,发达国家的国际旅游收支也逐步由逆差转为顺差。

(五)欧洲、北美和东亚太地区国际旅游收入增加量位居前列,南亚、非洲国际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最快。

三、中国旅游经济发展趋势 (一)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二)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 1 、从产业地位来看。 2 、从旅游总收入在国民经济总收入中的比例来看。 3 、从旅游业对就业机会的贡献来看。 4 、从旅游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来看。 5 、从旅游业对贫困地区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作

用来看。

(三)生态旅游将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潮流 1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旅游业追求的永恒

主题。 2 、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四)旅游将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 1 、什么是生活方式? 2 、未来的旅游将不再只是一种偶然的享受,而将成为

人们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第四节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一、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观 (一)经济动力型发展观 1 、含义——指从经济或产业角度出发,国家或企业将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置于首位的发展观念。

2 、经济动力型发展观指导下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1 )旅游业的发展以入境国际旅游为主。 ( 2 )政府主导下的超常规发展。 ( 3 )外延型的数量扩张。

(二)双重动力型发展观 1 、含义——指从经济和社会相结合的角度,既考虑旅

游业发展的经济功能,又考虑其社会功能的发展观。 2 、双重动力型发展观指导下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 )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由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的。 ( 2 )旅游业的发展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 ( 3 )旅游业发展的规模较大,速度相对较低,但质量

高、效益好。

(三)可持续发展观 1 、含义——指旅游业的发展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领域协调的角度出发,确保旅游发展可资利用的资源能用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满足今后各代人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观念。

2 、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旅游业发展的特征( 1 )政府主导下的循序渐进发展。( 2 )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发展。( 3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二、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一)什么是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1 、定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旅游产业的发展所作

的长期谋划和指导原则。 2 、内容: ( 1 )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 2 )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 3 )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步骤(阶段) ( 4 )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措施)。

3 、层次——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

国家、地区和企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其中,全国战略居统帅地位。

(二)决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 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 、 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与开发潜力。 3 、旅游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 4 、其他因素(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

市场需求、国际环境等等)。

三、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一)适度超前战略 1 、含义——包含三层含义。首先是指在

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在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旅游业的发展速度略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其次,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水平适度超前。再次,是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整个阶段的适度超前,并不排除个别年度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的情况。

2 、内容: ( 1 )发展速度超前。 ( 2 )发展水平超前。 ( 3 )人才培养超前。 ( 4 )超前要适度。即要在旅游业与相

关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超前,是总体超前而并非所有地区一律超前。

3 、必要性与可能性(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战略)?( 1 )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它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3 )它是以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已有设施为基础的。

( 4 )它是以广阔的客源市场需求为外部条件的。( 5 )它是以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为重要条件

的。

4 、成效( 1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 )旅游产业地位逐步提升。( 3 )旅游产业为效益稳步提高。( 4 )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二)政府主导战略 1 、含义——指各级政府按照旅游业自身的特

点和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在以市场为主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促使旅游业更快发展的战略。

2、必要性( 1)旅游业自身的特点要求采取政府主导型战略。( 2)旅游业的激烈竞争要求采取政府主导型战略。( 3)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了政府主导战略的有效性。 3、内容( 1)观念主导——各级政府首先要树立自身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观念。( 2)政策主导——优惠政策能争取到是好事,但政策主导的倾斜面和着力点应当是争取政策的公平,即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 3 )管理主导——对旅游业的管理是政府的职责,即使是行业组织进行的行业管理,实质上也是政府管理的一部分。所以管理主导是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最直接的体现。

( 4 )资金主导(导向)——政府投入在旅游投资中虽是有限的,但运用得当可以发挥很强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使用,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巨大杠杆效应。

4 、措施( 1 )建立和完善旅游法制体系。

( 2 )提高旅游管理部门的地位,建立高层次旅游协调机制。

( 3 )开征旅游税,为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奠定资金基础。

( 4 )加大政府旅游促销的投入。

(三)旅游强国战略

1 、含义——指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旅游发展质量和旅游服务质量,目标是大幅度持续增强中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2 、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质量战略、价格战略、品牌战略、人才战略等。

3 、可能性(实施的条件) ( 1 )过去 20多年中我国旅游业始终

以超前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的势头发展。今后较长时期内有望保持这一势头。

( 2 )经过 2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已有巨大提高,为旅游业进一步大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 3 )中国拥有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资源条件和市场潜力。( 4 )中国已成为 WTO 成员国。( 5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 4 、措施( 1 )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 2 )宏观管理法制化。( 3 )行业管理规范化。( 4 )经济运行有序化。( 5 )旅游消费普遍化。

4 、实施旅游强国战略的措施

( 6 )旅游产品系列化。

( 7 )旅游促销多样化。

( 8 )服务质量标准化。

( 9 )技术配备高度化。

( 10 )产业组织集团化。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

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有三个要点:一是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无论穷国、富国、穷人、富人,都有生存权和发展权 ) ;二是要不危害后代人的满足,即达到代际之间的公平;三是要使发展建立在环境和资源可以承受的基础上。

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

它是指以适应自然演化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依为前提,以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为目标,适度开发可再生资源,重点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发展战略。其核心是旅游业发展中“三效”的统一,基础是资源的永续利用。

3 、为什么要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 1 )这是我国基本国策的要求。( 2 )这是旅游业自发展的需要。( 3 )这是国际旅游业界的共识。 4 、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 1 )坚持“三效”统一原则。( 2 )加强全社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教育。

( 3 )健全完善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4 、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

( 4 )建立健全旅游业高效运作的协调管理机制。( 5 )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国际合作。( 6 )加大旅游科研投入力度。 以上所述的适度超前战略、政府主导战略、

旅游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简称为速度战略、主导战略、质量战略和效益战略,它们互相融合和集中,构成了一个“四位一体” 的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速度是保证,主导是手段,质量是基础,效益是目的。

[ 本章小结 ]

1 、主要概念: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 2 、主要内容:( 1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概述和具体分析。( 2 )国内外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3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分析与实务探

讨。 3 、主要原理:( 1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原理。( 2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原理。

[ 参考文献 ]

1 、赵晓燕主编《旅游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年 1月版。

2 、王大悟、魏小安主编《新编旅游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 10月第 2版。

3 、马勇、周霄 / 著《WTO 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科学出版社 2003年 8月版。

4 、 [美 ]威廉 ·瑟厄波德主编,张广瑞等译《全球旅游新论》,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年 1月版。

[ 参考文献 ]

5 、陶伟 / 著《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年 6月版。

6 、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河北科技出版社 1997年版。

7 、 [美 ]迈克尔 ·波特 / 著《竞争战略》(中译本),华夏出版社 1997年版。

[ 复习题目 ]

1 、什么是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有哪些类型,它们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 、确定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依据是什么?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有哪些主要特征?

3 、什么是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它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是什么?

4 、 21 世纪初叶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体系是由哪些战略构成的,彼此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000年世界主要地区游客人数统计表(百万)

地区游客人数(百万) 增长(%)

 

1999年 2000年 1999/1998 2000/1999

全球 649 .9 698 .3 +3 .8 +7 .4

非洲 26 .5 26 .9 +6 .1 +1 .5美洲 122 .3 130 .2 +2 .3 +6 .5

东亚太地区 97 .6 111 .7 +10 .8 +14 .5

欧洲 379 .8 403 .3 +1 .7 +6 .2

中东地区 18 .1 20 .0 +18 .1 +10 .2

南亚地区 5 .8 6 .3 +10 .7 +9 .0

1998年中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构成

收入总额(亿美圆) 占总收入比重( % )

总计 126.02 100

长途交通 民航 铁路 汽车 轮船 游览 住宿 餐饮 商品销售 娱乐 邮电通讯 市内交通 其他服务

31.85

22.37

3.33

3.27

2.88

5.48

17.37

15.48

25.91

8.10

5.02

4.42

12.39

25.3

17.8

2.6

2.6

2.3

4.3

13.8

12.3

20.6

6.4

4.0

3.5

9.8

各地区饭店人员配备情况

地 区 平均每间客房职工数(人)

全世界平均 1.02

欧洲 0.85

亚洲 1.5

美国 0.48

南美洲 1.14

非洲 1.92

各地区国际旅游接待量在全球总量中的份额( % )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1998

2000

全球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欧洲 66.4

72.5 70.5

66.0

62.6

60.0 57.6

美洲 29.6

24.1 23.0

21.3

20.4

19.3 18.6

东亚太 0.8

1.0 3.0

7.3

11.4

13.6 16.0

非洲 2.1

1.1 1.5

2.5

3.3

3.9 3.9

中东 0.9

1.0 1.4

2.1

1.6

2.4 2.9

南亚 0.2

0.3 0.6

0.8

0.7

0.8 0.9

世界国际旅游接待人数排序( 2002)

名次 国家 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万)

比上年增长( % )

占世界市场份额( % )

1 法国 76.7 2.0 10.7

2 西班牙 51.3 2.4 7.2

3 美国 45.4 -0.1 6.4

4 意大利 39.5 1.0 5.5

5 中国 36.8 11.0 5.5

我国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单位:万人)

排序 国家 2000年 2001年 2002

1 日本 220.15 238.45 292.55

2 韩国 134.47 167.70 212.43

3 俄罗斯 108.02 119.58 127.16

4 美国 89.62 94.88 150.96

5 马来西亚 44.10 46.85 59.24

6 新加坡 39.94 41.50 49.71

7 蒙古 39.91 38.71 45.3

8 菲律宾 36.39 40.28 50.86

9 英国 28.39 30.08 34.3

10 泰国 24.11 29.83 38.63

旅游业:国民经济新增长点( 2001年)

假日旅游发展机遇

“ ”黄金周 旅游数据比较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99“ ”十一 00“ ”五一 00“ ”十一 01“ ”五一 01“ ”十一 02“ ”五一

旅游

人次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旅游

收入

旅游人次 旅游收入

  2001年我国星级饭店规模及经营状况

  饭店数(家)

客房数(万间)

床位数(万张)

营业收入(亿元)

客房出租率( % )

五星级 129 5. 03 7. 77 149. 66 65. 12

四星级 441 10. 61 19. 13 180. 61 64. 96

三星级 2287 32. 74 60. 56 282. 96 60. 34

二星级 3748 29. 47 58. 17 140. 12 53. 35

一星级 753 3. 77 7. 68 9. 97 46. 33

合 计 7358 81. 63 153. 31 763. 32 58. 45

B A

C

D

E

接待容量饱和域

探查 参与

发展

巩固

停滞复苏

游 客

时 间

旅游地生命周期

前十位客源国的范围和排序

排序 1981 1988 1991 1993 1995 2001

1

2

3

4

5

6

7

8

9

10

日本 美国 英国澳大利亚 菲律宾 法国 新加坡 德国 泰国 加拿大

日本 美国 英国 德国 菲律宾 泰国 新加坡 法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美国 前苏联 英国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新加坡 德国 泰国 法国

前苏联 日本 美国 新加坡 韩国 英国 泰国 菲律宾 德国 法国

日本 韩国 美国 俄罗斯 蒙古 新加坡 马来西亚 菲律宾 英国 泰国

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

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蒙古英国泰国

2 、入境外国旅游者的国别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整理

国内旅游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年鉴、中国旅游网旅游统计频道

总人次数(亿人次)

出游率 ( % )

总花费(亿元)

人均花费(元)

2000 全国合计 7.44 59.1 3175.54 426.6

城镇居民 3.29 104.4 2235.26 678.6

农村居民 4.15 44.0 940.28 226.6

2002 全国合计 8.78 67.5 3878 441.80

城镇居民 3.85 125.3 2848 739.70

农村居民 4.93 51.0 1030 209.07

需要 紧张 动机 目 标导 向

目标行 动

需要满足 紧张解除

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

部分解释旅游动机与需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