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教教教教教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 E-mail: [email protected]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教育心理学.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主讲人:辛勇 E-mail: [email protected]. 引言. 有关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并以此推断品德发展的特点的理论统称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这种理论最早是由皮亚杰提出,其后由科尔伯格、吉利根、艾森伯格等进一步发展深化的 (本节主要介绍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理论)。.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一)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品德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 2~5 岁) 权威阶段( 6~8 岁) 可逆性阶段( 8~10 岁)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主讲人:辛勇E-mail: [email protected]

Page 2: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 http://www.swust.net.cn

有关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并以

此推断品德发展的特点的理论统称为道德认知发

展理论。这种理论最早是由皮亚杰提出,其后由

科尔伯格、吉利根、艾森伯格等进一步发展深化

的(本节主要介绍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理论)。

引言

Page 3: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 http://www.swust.net.cn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品德

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 2~5岁) 权威阶段( 6~8岁) 可逆性阶段( 8~10岁) 公正阶段( 11~12岁)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

Page 4: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 http://www.swust.net.cn

自我中心阶段( 2~5岁)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例如,儿童在打弹弓游戏中总是自己玩自己的,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

Page 5: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 http://www.swust.net.cn

权威阶段( 6~8岁)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例如,该年龄段儿童对于老师的教导总是非常顺从的。

Page 6: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 http://www.swust.net.cn

可逆性阶段( 8~10岁)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例如,儿童在做游戏时会互相讨论游戏的规则。

Page 7: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 http://www.swust.net.cn

公正阶段( 11~12岁)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例如,儿童对于考试成绩的讨论,认为凡是在过去基础上有所提高都应得到奖励。

Page 8: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 http://www.swust.net.cn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主张品德发展

具有固定顺序的六个阶段(见

后表)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

Page 9: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 http://www.swust.net.cn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种水平 发展阶段

一 前习俗水平( 9岁以下)

1 避罚服从取向

2 相对功利取向

二习俗水平( 10~20岁)

1 寻求认可取向

2 遵守法规取向

三后习俗水平( 20岁以上)

1 社会法制取向

2 普遍伦理取向

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

Page 10: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 http://www.swust.net.cn

科尔伯格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经典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偷药救妻”。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Page 11: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 http://www.swust.net.cn

海因茨偷药救妻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

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 200元,但销售价却要 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 1000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Page 12: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 http://www.swust.net.cn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种水平 发展阶段 关于“海因茨两难”的道德推理

一 前习俗水平( 9岁以下)

1 避罚服从取向 偷东西会被警察抓起来,受到惩罚

2 相对功利取向 如果妻子一向对他好,海因茨就应关心妻子,为救她的命去偷药

二 习俗水平( 10~20岁)

1 寻求认可取向 做贼会使自己的家庭名声扫地,给自己的家人 (包括妻子 )带来麻烦和耻辱

2 遵守法规取向 偷东西是不对,可不这样做的话,海因茨就没有尽到丈夫的义务。

三后习俗水平( 20岁以上)

1 社会法制取向 海因茨不得不偷药救命,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话,需要改正的是现行的法律

2 普遍伦理取向 对于任何一个有道德理性的人来说,人的生命最可贵。

儿童道德两难推理的判断过程举例

Page 13: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 http://www.swust.net.cn

该理论认为,认知失调是态度发生变化的先决条件。

二、认知失调理论

吸烟?

不吸烟?

Page 14: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 http://www.swust.net.cn

为了克服这种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二、认知失调理论

改变态度 增加认知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减少选择感 改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