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企16秋02班 許萬全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企16秋02班 許萬全

Page 2: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架構:思惟五取蘊苦分二

① 廣說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Page 3: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 可能引發心理感覺(受 ), 及一些過去相關經驗的聯想(想 ), 並記憶這些新經驗(想 ), 剛剛經驗和過去經驗比對(想 ), 較明顯的想法(判斷-行), 將驅使自身開始行動(行 )。 最後再將此一經驗深植於八(識)

Page 4: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熟文: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

謂是當成眾苦之器,

及依已成眾苦之器,

是苦苦器,是壞苦器,是行苦器。

於此諸苦當數思惟。

廣說

Page 5: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五取蘊(色受想行識)有五種苦義:

①是能生眾苦之器;(色:身)

②是依五蘊生就成有眾苦的器;(色:病老死)

③是苦苦器之故;(受 想:惡業果)

④是壞苦器之故 (受 想:善業果)

⑤是行苦性之故。(行 識:惑業苦流轉)

對這些苦應該不斷思惟。

消文

Page 6: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熟文:

其中初者,謂依受此取蘊,能引來生以後眾苦。

第二,謂依已成之蘊,為老病等之所依止。

廣說

Page 7: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第一,五蘊是生苦之器:

依靠受此五取蘊結生的生命 ,由造集有漏惡業便

能引生後世眾多痛苦。

如:依蘊而生之身會起貪欲--造殺業—受地獄之苦;

起競爭心--人爭鬥—引修羅之苦等等

消文

Page 8: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第二,現在已經形成的五取蘊結生,又成為衰老、

疾病等痛苦的依託之處。結生色身必定受時間影響

而有衰退

所以中國古聖老子曾說:“吾所以有大患者,唯吾

有身,假吾無身,吾有何患?”

消文

Page 9: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熟文:

第三、第四,謂彼二苦粗重隨逐,能生彼二。

第五,謂初成取蘊,即便生為行苦自性,

以一切行為宿惑業他自在轉,是行苦故。

於三苦時,此當詳說。

廣說

Page 10: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身是苦本,老病死等痛苦依五取蘊身而有,所以五取蘊是苦器。

既然苦器,苦苦與壞苦的粗重種子(認知)如影隨形的緣故,而能

產生苦苦與壞苦。

第五,五取蘊一經生成,就具有行苦的自性。因為一切行都是被過

去的煩惱和業所支配著,所以是行苦。

下文講述三苦時,將詳細說明行苦的自性。

消文

Page 11: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熟文:若於生死取蘊自性,未能發起真實厭離,則其

真實求解脫心,無發生處。

於諸有情流轉生死,亦無方便能起大悲。

故隨轉趣大小何乘,然此意樂極為切要。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Page 12: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如果對生死取蘊的自性不能發起真實厭離,那麼,真實的求解脫心就無

從生起,而且對有情流轉生死,也無法引生大悲。所以,不論是趣向大

乘還是小乘,這個厭離的意樂都極為關鍵。

修行人,但如果沒有通達苦諦,希求解脫的真實信願就無從生起,也不

可能真正產生希望救拔他們脫離苦海的悲智雙運。

消文

Page 13: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熟文:發生此者,亦隨當從無垢聖語 、如量解

釋 ,先正尋求清淨瞭解,次須長時觀 擇 修習,

引發其心猛利變動。

故薄伽梵令知苦諦生死過患、宣說八苦所有密

意,如聖無著極善決擇而為宣釋。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Page 14: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若要對取蘊自性發生厭離 方法有二:

1.應當依從經 論,首先尋求正確無誤的瞭解,

2.然後長期不斷地觀察 思維 修習,引發自相續巨大的改變。

因此,佛陀為了讓眾了知苦諦的生死過患而宣說八苦的所有

密意,在無著菩薩的《瑜伽師地論》 中所做的極其圓滿的

宣說和解釋。

消文

Page 15: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中有兩層道理:

第一,對於生苦和取蘊苦必須依賴了達經論的意義之後,反覆串習,才

有能力去思惟。

而對於其他六種苦(老 病 死 怨憎會 愛別離 求不得)的內容,即便是

不瞭解經論內涵的人,依靠自身的經歷也能理解、思惟。

第二,其他六種苦,都是因生苦和取蘊苦而有,是一切輪迴痛苦的根本。

解脫道修行重點放在止息結蘊相續上。

再進一步說明

Page 16: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熟文:如博朵瓦云:“於六趣中,隨生何趣,其

後發生病痛死等眾苦惱者 ,是病者病,是死者死,

非彼不應,忽爾而起。

是生死相,或生死性,住生死時,必不能越。”

感受生起之量

Page 17: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就如博朵瓦尊者所說:“在六趣(六道)當中,不論轉生到哪

一趣中,都會產生的病痛、死亡等眾多苦惱,

該病的病,該死的死,不是本來不應如此而忽然憑空產生的。

這是生死本來的相狀,或者是生死的自性,住在生死期間,必

定不可能超越。”

消文

Page 18: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熟文:“我等 於此若起厭離,須斷其生,此須斷因。”

當於前說生老病死等已生眾苦,如是思惟。

感受生起之量

Page 19: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我們如果對此生起了厭離,就必須斷除輪迴轉生,而要斷除轉生,

就必須斷除轉生的因——業和煩惱。

一旦瞭解到生死唯一是苦因苦果,便知生死之中不可能有真正的安樂,

這時內心就會有所轉變,而開始真正步入尋求解脫法的修行之路。

對於前文所說生老病死等已經產生的眾多痛苦,應當按照這樣來思惟。

消文

Page 20: 企 秋 班 許萬全 - RORY · ② 教誡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③ 感受生起之量 . 五蘊就是將身心運作的過程 當眼(根 )和環境(境 )相緣, 產生視覺經驗(識

報告完畢

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