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 。” · 8 120 ,“ 。” ”。 99 80 86 。” CT 。“ ?” 。“ 。” 15%。” 99 ,“ 80 ”。 46 30 ”。 。” ……” ,“ 。” ,“ 。” …… ,“ 。” …… :“ 。” CT ? ”“ ! ”“ ? ”…… 。“ 。” 88 67 。“ ”, 。” ”, 。“ 。” wwwhb.cn 2019 8 16 8 / 5G 2019 ”) 60 1500 》。 ”。 。“ ”, 700 3D 700 3D 700 · A. 2016 3D 3D 3D 3D 8 13 70 3D 2 · A. 3D 200 ”, 3D 30 40 ,“ ”。 30 ”, 150 ICU…… 。“ 。” ,“ 。” ”, ”, ”“ 10084 8 13 ,《 9 1 30 ”, 14 20 …… 1 2 ”, 8 》, 218 5 19220 32976 100000 3 19220 329 1040 3 346 6 173

毁了孩子 - dzb.whb.cndzb.whb.cn/imgPath/2019-08-16/80816.pdf围着家长玩耍,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不 料,林巧手气不佳连输了几把,抬眼见到 不停疯闹的孩子,气不打一处来,她顺手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毁了孩子 - dzb.whb.cndzb.whb.cn/imgPath/2019-08-16/80816.pdf围着家长玩耍,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不 料,林巧手气不佳连输了几把,抬眼见到 不停疯闹的孩子,气不打一处来,她顺手

别让“心情式育儿”毁了孩子心理学家指出,良好家庭关系的构建先要从情绪管理做起

原本想着暑假在家可以每天睡到

自然醒,可早晨七点刚过,妈妈便向读

三年级的小威唤道:“小宝贝,快点起床

吃早饭啦。”几声温柔的呼唤后,妈妈发

现小威还没动静,一股无名之火涌上心

头:“你怎么整天像个瞌睡虫,做事磨磨

蹭蹭的,一点好习惯都没有!”妈妈一边

吼着,一边掀起小威的毛巾毯,拉他起

来洗漱……暑假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在

妈妈的吼叫和小威的哭声中拉开序幕。

前一秒开心地拉着孩子又亲又抱,

后一秒稍不顺心, 就对着孩子大吼大

叫……暑假里,这样的“心情式育儿”不

时上演, 慈爱的父母转眼成为身边的

“定时炸弹”, 让不少孩子心生恐惧,莫

名委屈。亲子之间的相处真能这样随心

所欲吗? 心理学家指出,良好家庭关系

的构建,首先要从情绪管理做起。

家里好像都是“雷”,

不知什么时候就炸了

和班上一些天天奔波于补习班、暑

托班的同学相比,呆在家里由爸妈轮流

照顾的小威实属幸福。 可一个半月下

来,他却开始盼着早点开学了:因为一

直呆在家里, 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爸

妈时常因为小威的生活习惯等琐事突

然间大发雷霆,阴晴不定的情绪让小威

感到害怕。“家里好像处处是‘雷’,不知

什么时候就炸了。 ”小威说。

记者调查发现,像小威这样战战兢

兢过暑假的孩子并不少,除了日常生活

中的小事,家长还会不自觉地把工作和

人际交往中的负面情绪转嫁到孩子身

上。 一个周末,林巧(化名)带着一对子

女, 连同几家关系较好的朋友外出旅

行。大人们围坐在一起打麻将,孩子们则

围着家长玩耍,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不

料,林巧手气不佳连输了几把,抬眼见到

不停疯闹的孩子,气不打一处来,她顺手

拉住疯跑的儿子, 狠狠朝着屁股打了几

下,孩子哇哇大哭,家长们不欢而散。 事

后,林巧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失态,连

忙搂着儿子又亲又抱……

如果说,平时孩子上学时,家长们

更多扮演的是“陪读者”的角色,每天不

忘“作业写完了吗”“考试了吗”“成绩怎

么样”的“灵魂三问”,亲子相处倒也简

单;到了暑假 ,父母则成了 “24 小时保

姆”,全方位的亲子陪伴愈加考验情绪和

耐心,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活习惯等细微

日常一不小心就成了情绪爆发的导火

索,温馨的家庭氛围瞬间被撕得粉碎。

情绪化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也将成为一个情绪化的人

“高兴了怎么都行,月亮也能摘下

来给你; 不高兴了一言不合就又打又

骂。”生活中,“心情式育儿”的父母常常

有这样的“神逻辑”:“你是我生的,就要

听我的”“我说的话不论对错,都是为了

你好,听话才是好孩子”。

对于这种普遍存在的 “心情式育

儿”, 静安区家庭教育中心主任陈小文

直言,过于情绪化的育儿方式,会给孩

子留下心理阴影。 “孩子不是宠物,而是

具有独立意识和想法的个体, 是与成年

人一样的小小人儿。”许多孩子长大后不

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 其实都源于儿时

与父母关系疏离,没有感受到真正的爱。

因为坏情绪更容易传染,在情绪化

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一个

情绪化的人, 天生缺乏把控情绪的能

力。 当父母带着负面情绪与孩子相处,

孩子非但不能明白道理,也许还接受了

“以暴制暴”。

真正成熟的父母,应给予孩子持久而稳定的爱

作为生来就是“情绪化动物”的人

类, 父母究竟该如何与孩子和谐相处?

陈小文认为,家长首先要明白,情绪化

的表达和言语上的说教往往是最无用

的教育方法。 家长若发现孩子有睡懒

觉、做事拖拉的坏习惯,可通过自己的

行为示范,给孩子做出榜样,从而督促

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

学院应用心理系教授崔丽娟看来,担负

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家长也是“普通人”,

当控制不住情绪时,家长也要向孩子道

歉, 用行动引导孩子要懂得管理情绪,

努力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沪上一位特级校长表示,亲子之间

的相处其实也要有明确的规则,而规则

的设定应从有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

发,兼顾孩子的年龄特点,并且得到孩

子的认可,而不是根据家长个人的判断

和喜好。

真正成熟的父母给孩子的爱应该

是持久而稳定的。“你犯了错,我会平和

地接纳你的错误。我会要你为自己的行

为负责,但我还是爱你。并且‘我永远爱

你’,跟我的情绪无关。”网络上,一位爸

爸的反思道出了亲子相处的真谛。

■本报记者 李晨琰

■本报记者 张鹏

暑期调查·那些亲子的尴尬⑥

“小老人”照顾“老老人”考验医者耐心

炎炎夏日,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室里老年患者扎推

上午 8 点半,一辆 120 救护车呼啸而至,送来了一位老

伯。他躺在平床上浑身不停地抖动,“多上去几个人扶住他,

别让老人摔下来,赶紧测量生命体征。”一旁,护士长有条不

紊地指挥着。

这是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室的一幕夏季日常,

不大的一方天地里挤满了各色人群。每到高温天,这个医院

“最危急的地方”都会迎来一波就诊高峰。 在这家以老年疾

病为诊疗特色的医院,医护人员不仅要承受高温的挑战,也

默默承受着与高龄病患及家属沟通的隐形“压力”。

前几天 , 抢救室里患者平均年龄 99

岁,80 岁以下尚属年轻

被救护车送来的郑老伯今年 86 岁,患有罕见的亨廷顿

舞蹈症,浑身不受控制地抖动。 这天上午,妻子刚走开一会

儿,郑老伯便从床上摔了下来,左手不能动弹。

“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华东医院急诊科

护士长殷晓菁对此驾轻就熟, 她麻利地为郑老伯进行简易

包扎,医生开出了 CT 检查单,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 可由

于郑老伯浑身颤抖,不能自主拍片,女儿年纪也大了,力气

又比较小,只能由陪送工人穿着铅衣帮他一起拍片。

紧接着,救护车又送来了一位张阿婆,正在路边散步的

她,不小心被电瓶车撞倒了。 “阿婆,感觉怎么样,哪里疼

呀? ”外科医生立刻上前,询问病情。 “现在到医院了,放宽

心。 ”老伴在一旁安慰着。

入夏以来, 华东医院急诊就诊量较平日上涨了近 15%。

短短一上午,救护车来去匆匆。 不一会儿,急诊室便摆满了九

张床,医护人员只能侧着身子从缝隙间穿过,步履匆匆。

记者发现, 送至华东医院急诊的病患以老年人居多。

“夏日里,摔伤、高热、心梗、脑梗的老年患者多了起来。 ”急

诊内科主任医师丛燕告诉记者,前几天,住进抢救室的四位

患者平均年龄 99 岁,“在我们这里,80 岁以下的都算小弟

弟、小妹妹”。

玩笑归玩笑,丛燕特别提醒,高温天气对患有心脑血管

疾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影响较大,体质虚弱的老

年人尤其要当心。

半日行万步,不怕出汗,最怕冒冷汗

相比人声鼎沸的急诊大厅,抢救室内安静不少,各种仪

器的运作声、患者的呻吟声、医护的叮嘱声,在这方小小天

地里交织混杂着。

护士吴蔚已经在急诊科工作了六个年头。 今年 46岁的

她,在这个平均年龄不到 30岁的护理团队中堪称“高龄”。

“到急诊工作的医生护士,不论之前性格如何,不知不

觉间都会变得雷厉风行。 ”吴蔚笑着说,急诊面对的现实摆

在眼前,大厅里每天围满了病患,抢救室又不停送来重症患

者,由不得你慢。

“医生,快点快点……”一位建筑工人扶着工友走进了急

诊,“他刚被马蜂蛰了,浑身抖得不行。 ”听闻情况,医生立刻冲上前为患者检查,“病人出

现过敏性休克,先静滴生理盐水,辅以抗过敏药物,持续观察。”接到指令,吴蔚立刻将其

推进了抢救室。

这边刚处理好新病患,那边老患者的心电监护仪又叫了……忙前忙后,虽然急诊大

厅里的空调制冷强劲,可吴蔚的鼻尖依旧微微冒汗,“我们不怕出汗,最怕冒冷汗。 ”

她笑着告诉记者,平时走路用小跑、中午吃饭十分钟、一连八小时没上厕所……大

热天,这样的工作节奏对她们来说已是常态。

才一个上午,吴蔚的计步器显示,她已经走了将近一万步,虽然辛苦,却很满

足:“看到病人生命体征日趋平稳,还是觉得很幸福。 ”

并不年轻的陪护,病人和家属一起抢救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当医护人员面对众多老年病患时,也多了一份“甜

蜜”的烦恼。

“请问,CT 室怎么走? ”“医生快来看看,我的心率怎么高了! ”“护士,我的病历

本去哪儿了? ”……急诊室里,询问声不绝于耳,忙着治病救人的医护人员,往往还

要分出一股精力照顾病人家属。“患者八九十岁,他们的子女也都六七十岁了,大家

都不年轻。 ”殷晓菁感慨,不久前,抢救室来了位 88 岁的心梗患者,67 岁的儿子在

旁陪了两天,不想高血压犯了,最后两人一起抢救。

老龄化社会的背后牵出一个现实问题:父母老了,子女也老了。 “小老人”照顾

“老老人”,在这里并不少见。

“老人家记忆力不好,医生说过的话,转头就忘,还会怪医生没说清楚;有时轮流

照顾病人的几位子女之间没有全部嘱咐到位,也会弄得大家不开心。 ”对此,殷晓菁都

表示理解,毕竟送到急诊的患者病情都不轻,家属的焦虑也会在此时集中涌来。

夏日里的急诊室,医护人员不仅要承受高温的挑战,还要承受“高压”,但他们

也练就了一个本领,思路清楚、手脚麻利,说话却缓慢而又耐心。“对我们来说,病人

的理解就是最好的清凉解暑剂。 ”丛燕说。

教科卫 公告 www.whb.cn

2019 年 8 月 16 日 星期五8 责任编辑/何轶君

真正成熟的父母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 给孩子做出榜样, 从而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报记者 袁婧摄

上海科博会下周五开幕立体版《梁祝》将应用多种新科技与观众见面

本报讯 (记者沈湫莎)想看沉浸式

戏剧《梁祝》吗?想“看到”音符跳动吗?想

听听 5G 电话的声音吗? 下周五,由中国

科协指导, 上海市科协、 市文化和旅游

局、市科委、上海科技馆和静安区政府共

同主办的 2019(第六届 )上海国际科普

产品博览会(简称“科博会”)将在上海展

览中心举行。本届科博会以“科技让生活

更美好,艺术让生活更精彩”为主题,展

现科艺融合,贴近市民生活。

今年是《梁祝》首演 60 周年,本届科

博会将 1500 平方米的展览大厅打造成

沉浸式剧院, 展会期间将上演一场集听

觉、 视觉、 触觉等五感于一体的立体版

《梁祝》。 通过多媒体技术、 虚拟现实技

术、增强现实技术、三维实境技术、多通

道交互技术、 机械数控装置等新科技在

舞台上的应用, 演出打破了旧式舞台与

观众的关系以及对观众观演的限制,创

造出观众主导的零距离观赏模式。 小提

琴协奏曲 《梁祝》 作者陈钢也将亲临现

场,探讨科学与艺术的“二重奏”。

同济—朱哲琴声音实验室与市科委

合作的“声音造物展”也将亮相科博会。

该科技艺术装置集算法生成、声音纹理、

声学材料、数字工艺于一身,让你“看到”

声音的律动。“互动体感粒子”展品,则让

观众进入微缩世界, 漫步在独具风情的

欧洲小镇,亲眼见证“庞贝末日”,寻找迪

士尼城堡的原型“新天鹅堡”等。

“700岁”欧洲医院迎来中国医生上海医生受邀完成瑞士首例 3D 单孔胸腔镜支气管重建术

本报讯 (首席记者唐闻佳) 拥有

700 年历史的欧洲医院日前迎来中国医

生, 展示高难度手术技艺: 上海市胸科

医院胸外科副主任 、 气管亚专科主任

姚烽日前受邀赴瑞士首都伯尔尼大学

附属小岛医院进行学术交流 , 访问期

间 , 姚烽被授予客座教授称号 , 并完

成了瑞士首例 3D 单孔胸腔镜支气管重

建手术。

小岛医院是瑞士最富盛名的综合性

医院之一, 有着近 700 年历史, 综合实

力位列瑞士前茅。 该院胸外科主任拉尔

夫·A.施密特教授担任瑞士外科学会主

席、 瑞士胸外科学会主席, 是瑞士乃至

欧洲较早开展单孔胸腔镜和达芬奇机器

人手术的专家。

2016 年 , 姚烽在国际上率先开展

3D 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 将世界最先

进的 3D 胸腔镜技术与单孔手术进行深

度融合。 目前, 姚烽累计完成超过千例

3D 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 是中国完成

此类手术最多的医生。 近年来, 姚烽又

不断探索 3D 胸腔镜下复杂手术技术 ,

将微创支气管重建技术做到极致。

瑞士当地时间 8 月 13 日, 姚烽为

一位 70 岁、 患有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

的瑞士病人进行了 3D 单孔胸腔镜右肺

上叶袖形切除及支气管重建手术。 手术

仅用时 2 个半小时, 姚烽不仅为这名瑞

士病人彻底切除了长在右肺上叶 “树

干 ” 上的肿瘤 , 还展示了在极致微创

(单孔胸腔镜) 条件下娴熟的支气管吻

合技术, 完美保留了患者右侧两叶肺的

功能。

在小岛医院, 这类复杂的支气管重

建先前只有少数开胸大切口手术的经

验, 瑞方医生对姚烽精湛的手术技术大

加赞赏, 纷纷表示想来上海进一步交流

和学习。 据拉尔夫·A.施密特教授介绍,

这例手术也是整个瑞士首例 3D 单孔胸

腔镜支气管重建手术。

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气管亚专科

是中国气管外科的发源地, 开创了中国

气管外科治疗先河, 首创了中国气管外

科的大部分术式。 目前, 该科室年手术

量近 200 例, 覆盖所有气管、 隆突、 主

支气管和叶支气管重建手术, 手术数量

和技术均处国际领先水平。

气管外科手术复杂 , 普及率低 ,

胸科医院始终致力于在中国推广气管

疾病治疗的 “上海胸科模式”, 近年来

更致力于将气管手术微创化 , 在国内

率先开展 3D 单孔胸腔镜和达芬奇辅助

下的气管与支气管重建手术 , 惠及大

批患者。

整改落实,让群众看到真变化真改进(上接第一版)

李强在调研中指出 ,开展 “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解决人

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让老百姓有实实

在在的获得感。 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

确的思路 、更精准的举措 ,创新方式方

法,拓展平台渠道,尊重群众首创,充分

动员群众,共同努力推进旧区改造和城

市更新。

与旧区改造相似,老公房加装电梯

也是老小区居民、尤其是老人们关心的

痛点。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有 30

个小区 40 台加装电梯投入使用。 老公

房加装电梯工作已在全市全面铺开,加

装电梯数量将快速增长。 消息传来,“悬

空老人”和家属们纷纷点赞,表示“有盼

头了”。 这同样是主题教育的成果。

在主题教育中,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

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成立了一支以 30余名

党员为主体的专家志愿者队伍,分区域与

电梯监管部门、居民社区、街道、房办等建

立联络机制,主动参与社区综合治理,为

加装电梯事务提供政策、技术咨询服务,

推动项目进程, 并将老公房加装电梯检

验与本市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活动

特种设备检验一并纳入绿色通道。

医患关系,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

点。 如何让患者与医生加深互信,增进

了解?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主题教育

中举办“市民体验日”,邀请 150 多位市

民、 学生代表深入医院抢救室、ICU、手

术室等区域深度体验。

参观中,温暖,敬佩,理解……成为

参观者们共同的感受。 “我的家人也曾

在重症监护室接受过治疗。 ”来自虹口

区华师大一附中的小黄说,“至今依然很

感谢当时照顾我家人的医护人员。 ”市

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运告诉记者,

医学亦是“人学”,注定有“人”的温度,这

不仅是医者的初心,也是党员的初心。

前几天台风过境,上海科技馆给了

市民游客一个巨大的意外:风大雨大,馆

内居然满员了!不过让家长们惊喜的是,

虽然人多,但排队入馆时间却比以往大

大减少,馆内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原来,

在主题教育推动下,今年暑期上海科技

馆的服务悄然升级,不仅推出场馆门票

“全网售”, 还通过增加现场自助取票机

数量、馆外设置购票二维码引导牌和入

馆标识、安排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为

游客提供在线购票咨询服务等方式,缩

短公众排队购票和入馆时间。 科技馆还

推出“遇见科学家”“未来生活展”等特色

活动,暑假期间有 10084 场活动接连登

场,大大增强了参观者的获得感。

谋划发展,书写传奇8 月 13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

本市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的若干

意见 》出台 ,将于今年 9 月 1 日开始实

施。这 30 条主动适应跨国公司发展新趋

势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新变化的“若干

意见”,将鼓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进一步

集聚上海。

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的应有之义。 如何加快实

现新旧动能转换,书写上海新时代发展

新传奇?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

动力。 市科技工作党委、市科委坚决落

实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聚焦科创中心主

战场,按照市委书记李强提出的“山一样

的崇高信仰、海一样的为民情怀、铁一样

的责任担当、火一样的奋斗激情”要求,

着力提升能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以

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实实在在举

措,切实增强主题教育成效。

扩大科研单位自主权,制定实施细

则办法,明确科研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人

事管理 、薪酬激励 、科研项目与经费管

理、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成果转化等自主

权下放细则;同时试点科研项目经费使

用包干制,在 14 家科研机构的 20 个基

础研究自然基金项目开展科研项目经费

使用“包干制”改革……一系列措施,释

放了科研工作者的激情与活力。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这是

上海未来发展的软环境,也是提升城市

能级和竞争力的硬指标。 为了打通“开

业慢”的症结,市市场监管局通过主题教

育开展,在“1 天领照,最快 2 天营业”的

基础上,主动研究“证照联动”,在“开办

饭店”等 8 个与民生紧密相关审批事项

中探索流程革命性再造,实现许可证与

营业执照联动审批,进一步方便企业。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化妆品企业求快、求新、求好的意愿十分

迫切,但物流成了一大短板。为此,市药品

监管局将解决化妆品企业 “异地设仓”问

题作为主题教育调研课题,深入企业了解

痛点堵点,起草形成《关于加强本市化妆

品生产企业外设仓库管理工作的指导意

见》,创新监管模式,建立外设仓库登记和

企业承诺制度, 为降低化妆品企业成本、

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提供了有力帮助。

目前,全市第一批参加主题教育的

218 家单位正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 ,

深入广泛听取意见,聚焦问题整改落实,

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完成好对口援藏任务(上接第一版)

吴英杰代表自治区党委、 政府和全

区各族人民对上海市代表团赴藏考察表

示欢迎, 对上海市长期以来给予西藏的

无私支援表示感谢。 吴英杰简要介绍了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后说, 在西藏发

展的各个历史阶段, 上海市都为推进西

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藏

各族人民深知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

怀, 离不开包括上海市在内的全国人民

的大力援助, 无不为有党中央的特殊关

怀而倍感温暖, 无不为有祖国大家庭的

特殊厚爱而倍感振奋, 无不为有全国人

民的鼎力支持而倍受鼓舞。

吴英杰衷心希望上海市委、 市政府

和全市人民一如既往关心支持西藏各项

事业发展, 在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产

业发展、 创业就业、 科技创新、 经济合

作等方面多支持、 多倾斜, 帮助西藏把

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自治区党委、 政府

将倍加珍惜上海市的援助, 切实把上海

市支援资金使用好、 项目落实好, 为上

海援藏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提供有力保

障。 将一如既往理解、 关心、 支持上海

援藏干部人才, 努力为上海市援藏干部

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更好条件。

上海市领导于绍良、 诸葛宇杰, 西

藏自治区领导刘江 、 陈永奇出席座谈

会, 自治区副主席、 日喀则市委书记张

延清在会上介绍了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

展和受援工作情况。

排列 5 第 19220 期公告中奖号码: 3 2 9 7 6

每注奖金 100000 元

排列 3 第 19220 期公告中奖号码: 3 2 9

直选每注奖金 1040 元

组选 3 每注奖金 346 元

组选 6 每注奖金 173 元

体彩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