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Psychologica Psychologica l dimension l dimension 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 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 台 台 台台台 台 台 台台台

第三章 心理層面 Psychological dimension 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張 紉 副教授

  • View
    238

  • Download
    3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第三章第三章心理層面心理層面 PsychologicPsychologic

al dimension al dimension 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張 紉 副教授張 紉 副教授

心理功能心理功能• 心理狀態、功能是抽象概念,人類致力於

尋找( p.76 )– 人的行為特性,一個人與別人有何不同,什麼

因素形成人格?– 人類共通的需求與情緒是什麼?如何記憶、學

習、動機。– 此章在探討心理功能的層面,幾個理論提供人

類行為的解釋

重要理論重要理論• 心理動力論( Psychodynamic theory )• 心理社會理論( Psychosocial theory )• 學習理論( Learning theories )• 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process(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process

ing)ing)

• 認知心理學處理三個過程– 感覺( sensation )、知覺( perception )、

認知( cognition )( p:81 )•感覺( sensation ):個體在各處接收器所偵測到

內外刺激•知覺( perception ):對於感覺解釋•認知( cognition ):從外在環境、過去經驗,及

其他心理活動去獲得、去組織,及運用感覺及知覺的訊息。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Piaget’s 結構認知理論( structural appr

oach to cognition )( p.81 ) – 對兒童如何運用智力感興趣,相信人發展成熟

就會具邏輯感,而非學習而來。– 認為人理解現實的過程是一種與生俱來( inbo

rn )、非變異( invariant )過程。這些過程稱為適應( adaptation )及組織( organization )。 (p:82)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Piaget’s 結構認知理論( structural appr

oach to cognition )( p.82 ) – 適應( adaptation )及組織 (organization )

是 Piaget 認知發展理論的關鍵要素。– 一個人會使用基模( schema ,指一個人所擁

有之訊息單位)來適應或組織其所生活的世界。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Piaget’s 結構認知理論( structural appr

oach to cognition )( p.82 ) – 適應( adaptation )

•人處理與外在世界的關係,以及改變或適應的能力•包括同化( assimilation )

– 將訊息吸收入原有基模,改變我們所認知(改變解釋方式)

•調整( accommodation )– 改變既有思考,將既有思考去符合所看到的。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Piaget’s 結構認知理論( structural appr

oach to cognition )( p.82 ) – 組織( organization )

•將任何得到的訊息整理出一個系統。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Piaget’s 結構認知理論( structural appr

oach to cognition )– 認知發展的階段( p.82 )

•感覺動作期 the sensorimotor period ( birth-2yrs )

•前運思期 the preoperations period (2-7 yrs )

•具體運思期 the concrete operations period (7-11 yrs )

•正式運思期 the formal operational period(11 yrs 以上)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Piaget’s 結構認知理論( structural appr

oach to cognition )( p.83 ) – 應用於兒童的評估或處遇工作時,需要考慮兒

童認知發展到哪一個階段•例如性虐待預防,要孩子辨認”好”或”壞”碰觸

( good or bad touch ),這種預防策略對於學齡前兒童並不適當

•其餘如 ”爆炸、死、離婚、戰爭… .”等創傷事件的處遇,也一樣要注意。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訊息處理(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 指人如何意識到內外在刺激且形成某些反應– 過程包括理解( uptake )、選擇( selectio

n )、編碼( coding )、儲存( storage )訊息

– 如 fig3-3 p:84– 近年來研究認為人腦內訊息處理過程並非如上述的「電腦隱喻」,人腦是以事件單元的連結性做為記憶及知識建立的基礎。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訊息處理

– 意識與定向( p.85)•Consciousness

– 對於內外在刺激的覺知,包括對於自我、他人、及物理空間不同層面的覺知。一般人對生活或活動可以有廣泛的覺知。

•Orientation– SWr可詢問一個人的時間、地點,或是測試人對不同刺激

的反應來確知意識狀態。某些狀態下(如熟睡)處於意識低,影響認知功能的發揮,稱為失定向狀態( disoriented states )。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訊息處理

– 知覺( perception )• 對於感官訊息輸入的詮釋。兩個理論來說明( p.

85 )• 擴大理論( enrichment theory )

– 感官接收的訊息是不成形的,我們會擴大破碎訊息,而整理成有意義,例如: fig3.5

• 區辨理論( differentiation theory ) ( p.87 )– 所有我們所需要的訊息都已經包含在感官中,因此我們

的工作只是對於已存在的刺激予以分辨。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訊息處理

– 注意力( attention ) p:87• 指專注於某種刺激而不會被其他無關的刺激所分

心的能力,可以評估• 警覺( vigilance ),個人可以維持對於外在環境

的注意力一段時間。• 過度警覺( hypervigilance ),過度注意外在環

境的因素• 專注( concentration ),一個人能夠維持內在

心理運作而不受干擾。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訊息處理

– 學習,( p.88 )源自於連結論,包括三個基礎因素:• 持續( continuity ),兩個事件一起發生,或許

是空間或時間的相連• 相似( similarity ),一起發生的事件或想法有相似性

• 重複( repetition ),這些想法或事件又經常一起發生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訊息處理

– 記憶:( p.88 )• 記憶有四個階段處理訊息

– 紀錄( registration )– 複習( rehearsal )– 保留( retention )– 回憶( recall )。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訊息處理

– 記憶:( p.88-90)• 三種記憶

– 即時記憶( immediate memory )維持十秒的訊息– 短期記憶( short-term memory )維持 20-30 秒,如經練習可維持 5-10 分鐘( p:89)

– 長期記憶( long-term memory )訊息保留從幾天幾個月到幾年,有無限空間可以儲存訊息。

– 其過程見 fig3.6 ( p.90)。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訊息處理

– 記憶:( p.91 )• 清楚記憶( explicit memory )

– 能清楚記得你從來不曾想過的事件• 隱含記憶( implicit memory )

– 能根據過去經驗做出正確行為,但是卻無法記起為何會如此做

• 上述兩種記憶是心理學、哲學及神經科學界想要了解,一個人並沒有想到任何事時,該事情的訊息到底跑到哪裡去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訊息處理

– 記憶• 近期記憶( recent memory )

– 需要保留行使每天功能的訊息– 例如:上班路線、每天行程

• 遠端記憶( remote memory )– 過去幾週或幾個月的訊息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訊息處理

– 理解力( comprehension )( p.91 )• 與表達有關,影響因素包括• 長期記憶的訊息數量( storage )• 可以想起來的訊息數量( retrieval )• 長期記憶被組織化的程度( organization )• 運用的能力( capacity of apply to problems )。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訊息處理

– 理解力( comprehension )( p.92 )• 中風、阿茲海默疾病、腦傷會引起理解力受損• 失語症( aphasia )是一種理解力或語言表達有缺陷的疾病。包括兩種:– 感官失語症( sensory aphasia ),大腦接收訊息機制產生問題而造成語言缺陷。

– 動作失語症( motor aphasia ),無法透過語言表達想法,所以是一種表達障礙。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訊息處理

– 推理與判斷( reasoning and judgment )( p.92 )

– 問題解決的障礙因素• 固著( rigidity )

– 持續用一種固定的反應方式( a response set )– 僅使用一種認知觀點( a perception set )認知問題

• 另一種障礙是使用無關訊息來思考問題。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訊息處理

– 推理與判斷( reasoning and judgment )( p.93 )• 嘗試錯誤( trial and error )是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

• 抽象能力( abstraction )有能力了解象徵性意義。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認知發展與訊息處理 • 訊息處理

– 溝通( communication )( p.93 )• 包括口語、書寫、非語言及其他形式的訊息交換。• 人的溝通包含五個要素:

– 來源(訊息形式)– 訊息(轉碼 encoding )– 管道( channel )– 接收(解碼 decoding )– 回饋( feedback)

態度與情緒態度與情緒• 態度( attitude )( p:96 )

– 學習而來的一種評估性的反應,針對特定對象,是一種持久性狀態,、會影響或促使一個人針對該對象做出某些行為。

態度與情緒態度與情緒• 態度( attitude )( p:96 )

– 態度與其他心理結構如價值( values )及信念( beliefs )的區別( p.96 )。•價值是指一種沒有特定對象或參考點的抽象目標,

例如對於美、自由、健康的抽象判斷。•信念則是對於某種對象品質的觀察。

– 例如:相信抽菸有害– 有信念,未必會產生行為(仍會抽菸)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s )– 是你相信重要他人對於某些事情的看法。

態度與情緒態度與情緒• 態度( attitude )( p:96 )

– 行為意圖( behavioral intention )•主觀評估人對於特定行為的處理方式。

– 人的態度代表一個人行為的內在影響,主觀規範則代表社會或外在影響。兩者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意圖,但是態度的影響力比主觀規範影響力大。

態度與情緒態度與情緒• 情緒( emotion )( p.99)

– 早期是指生理感覺的移動或騷動,後來則指一種激發的心理狀態。

– 對於情緒的研究非顯學,•William James & Carl Lange ( p.96 )認為先有身體的反應,才有情緒 perception to bodily change →emotion

•其他有人認為先有 perception to emotion →bodily expression ,仍在爭議。

– Table3.10( p:100)情緒摘要表。

態度與情緒態度與情緒• SWr 能運用的( p.101 )

– 分辨Mood (情感、情緒),指長期情緒狀態與 Affect (心情):立即短暫性狀態,並了解適當表達之時機,場合。

社會認知(社會認知( social cognitionsocial cognition ))及規範(及規範( regulationregulation ))

• 社會認知– 對於自己及其他人的思考及知識,包括人與人

之間的社會關係、習俗、團體、制度。( p:101 )

– 研究著重在了解自我系統( self-system )對於人類認知所扮演角色•自我系統指與一個人自我意識( sense of self )相

關的所有感覺、思考及其他要素

社會認知(社會認知( social cognitionsocial cognition ))及規範(及規範( regulationregulation ))

• 社會認知的重要成分是人的行為是由內在想要控制外在環境的需求所驅使( p:102 )

• 此種動機形成能力感( competence )– 一個人能有效與環境互動能力– 擁有此種感覺會讓一個人產生自我效能( self-

efficacy )– 社會工作對於受助者的工作焦點

社會認知(社會認知( social cognitionsocial cognition ))及規範(及規範( regulationregulation ))

• 一個人要學會認知到內在及外在因素,用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及行為,這是自我管理( self-regulatory competence )的能力

自我與認同自我與認同(( self and identityself and identity ))

• 我是誰– 對於自己認知及思考的有系統的結構– 表 3.11 是一種測試自我認知的的方法( p:104)

•自我的結構或成分– 略(各家理論的探討)

•自我認同的重要性– 使自己知道與別人不同之處,同時能管理這種差異( p:106 )

自我與認同自我與認同(( self and identityself and identity ))

•自我與認同的過程是普遍性嗎?– 自我與認同理論源自西方,目前此問題有人探

討仍未有一致結論– 例如人類學者曾提出不同觀點

•獨立與互賴的自我概念化過程( independent vs. interdependent conceptualizations of the self )( p:109)

自我與認同自我與認同(( self and identityself and identity ))

•獨立與互賴的自我概念化過程– 見圖 3.12 ( p:109)– 獨立自我概念

•社會化過程中強調個人是獨特、要表達自己、要了解及實現內在自我、要促進個人目標

– 互賴自我概念•非西方國家中強調個人需要調整自己適應其附隨的

關係或是歸屬的團體,要能解讀別人的心思、要能和諧、要從事及扮演被認定的角色、以及要有合宜適切的行為舉止

自我與認同自我與認同(( self and identityself and identity ))

•獨立與互賴的自我概念化過程– 獨立自我概念

•自我特性與周圍環境的相關人是分離的概念– 互賴自我概念

•自我特性與周圍環境的相關人是相關聯的概念